Ⅰ 什麼是污水提升井
污水提升井是為了減少埋深,節約工程預算,將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的工程建內築。由於污水管網中重力自流的容原因,污水管網的埋深不斷增加因此設計污水提升井。
污水提升井中的主要設備是污水提升器,污水提升器是一種排水設備,用於地下室、船舶、車輛等遠離排水立管和排水條件不好的場所,能夠將衛生間的生活用水收集處理。通常為一套整體系統,能夠解決部分特殊場所的公共衛生問題。
污水提升泵井主要設置在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中,在污水處理廠主要是滿足後續處理構築的動力,屬於工藝要求 。污水提升井,主要功能就是提升污水達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是能滿足工藝要求, 一般就是滿足重力自流要求。
Ⅱ 污水提升泵站和提升泵井有什麼區別
我同意樓上的觀點,污水提升泵站是一個整體方案,就好比火車站、污水處理站、核電站等回等。但是,我補充答提升泵井是一個單元操作,好比精餾、吸收一樣的單元操作,是實現某一功能的系統,只包含污水提升泵。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說:「我們的污水提升泵站有三個污水提升泵井,兩個水箱,以及配套自動化處理設施具全。其中每個污水提升泵井含有污水提升泵若干。」
最關鍵的是,之所以稱之為「站」,必須把水、電、儀、暖、排等都包括進去,必須形成一個完備的化工操作間。而污水提升泵井則不需要,至少含有一台可以正常運轉的污水提升泵就可以了。
Ⅲ 污水提升泵井井蓋是什麼材質
井蓋材質可抄分為4類
A.金屬井蓋:鑄鐵、襲球墨鑄鐵、青銅井蓋等;
B.高強鋼纖維水泥混凝土井蓋(水泥基復合材料);
C.再生樹脂井蓋(再生樹脂基復合材料);
D.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檢查井蓋等。
其中以球墨鑄鐵用得最多。
Ⅳ 某污水處理工程進水泵房沉井施工
某污水處理工程進水泵房沉井施工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中達咨詢招投標老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1 沉井簡介
1.1 本工程的進水泵房沉井為鋼筋混凝土方形形構築物,短邊長10.8m,長邊長12.7m,外壁厚0.95m,井內挖方約1600m3。
1.2 沉井總高度為13.70m,其頂面標高為2.90(絕對標高,下同),刃腳底標高為-10.80。對照進水泵房室外地坪的設計標高2.60,沉井的埋置深度為13.40m。
2 工程地質狀況簡介
2.1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2.1.1 擬建場地的地貌單一,屬潮坪區,地形較平坦,無暗浜等不良地質現象。場內自然土平均標高(絕對標高)在1.50m左右。
2.1.2 場內淺層地下水屬潛水類型,受大氣降水和地表逕流補給,地下水位埋深0.4~0.8m,相應地下水位標高為0.38~1.92m。
2.2 地層特徵。與沉井相關的各層土質的特徵見下表所示:
3 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選擇
沉井是用於深基礎和地下構築物施工的一種工藝技術,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內,先製作開口的鋼筋混凝土筒身,待筒身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在井內挖土使土體逐漸降低,沉井筒身依靠自重克服其與土壁之間的摩阻力,不斷下沉直至設計標高,然後經就位校正後再進行封底處理。
沉井方法有多種選擇,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製作、一次下沉和分節製作、分節下沉等。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設計的具體要求,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將作以下選擇:
3.1 沉井方法:採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藝技術。根據對擬建場地的土層特徵、地下水位及施工條件的綜合分析,設計要求本工程的沉井採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
該方法可以在乾燥的條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層中的障礙物便於發現和清除,井筒下沉時一旦發生傾斜也容易糾正,而且封底的質量也可得到保證。
3.2 降水方法:井外真空深井泵與井內明排水相結合。採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術,關鍵是選擇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滿足排水下沉的技術要求。根據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點分析,可供選擇的井外降水方法主要有兩級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及真空深井泵降水等。
經對上述方法的比較與論證,採用井外真空深井泵與井內明排水相結合的降水方法。與其他降水方法相比,採用該方法降水不但施工方便、降水效果好,而且能有效防止③夾粉土層可能發生的流砂或管涌等不良現象發生,以此保證沉井施工的安全和順利進行。
3.3 製作與下沉方法:兩節製作、兩次下沉。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為:一次製作、一次下沉;分節製作、一次下沉;多節製作、分節下沉(製作與下沉交替進行)。沉井過高,施工技術難度較大,而且在下沉時容易發生傾斜,因此應採用分節製作、分節下沉方法。沉井分節製作的高度,應保證其穩定性並能使其順利下沉。根據本工程的特點與設計要求,對沉井應採用兩節製作、兩次下沉的方法。
沉井分節製作與下沉的要求是:第一節沉井高度為7.2m,起沉標高為±0.000(絕對標高,下同);第二節沉井高度為5.2m,接高處(後澆段標高)為+2.500。
3.4 沉井底部地基加固方法:壓密注漿。本工程的沉井持力層處在③夾砂質粉土內。該層土體濕度達到飽和,為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Ps平均值較低,承載強度也相應較低。針對這一不利的地質情況,設計要求對該層土體採取壓密注漿的措施,使地基得到加固,並防止或減少滲透和不均勻的沉降。
4 沉井下沉方法與技術措施
4.1 沉井下沉的作業順序安排。下沉准備工作→設置垂直運輸機械設備→挖土下沉→井內外排水、降水→邊下沉邊觀測→糾偏措施→沉至設計標高→核對標高、觀測沉降穩定情況→井底設盲溝、集水井→鋪設井內封底墊層→底板防水處理→底板鋼筋施工與隱蔽工程驗收→底板混凝土澆築→井內結構施工→上部建築及輔助設施→回填土。
4.2 沉井下沉驗算。沉井下沉時,必須克服井壁與土間的摩阻力和地層對刃腳的反力,其比值稱為下沉系數K,一般應不小於1.15~1.25。井壁與土層間的摩阻力計算,通常的方法是:假定摩阻力隨土深而加大,並且在5m深時達到最大值,5m以下時保持常值。
沉井下沉系數的驗算公式為:K=(Q-B)/(T+R)
式中:K――下沉安全系數,一般應大於1.15~1.25
Q――沉井自重及附加荷載(kN)
B――被井壁排出的水量(kN),如採取排水下沉法時,B=0
T――沉井與土間的摩阻力(kN),T=πD(H-2.5)・f
D――沉井外徑(m)
H――沉井全高(m)
f――井壁與土間的摩阻系數(KPa),由地質資料提供
R――刃腳反力(kN),如將刃腳底部及斜面的土方挖空,則R=0
本工程沉井的驗算的條件為:
沉井尺寸為:12.7×10.8m
沉井全高12.40m,分二節製作、二次下沉,第一節高度7.2m,第二節高度5.20m。第一節沉井自重為43.2×0.95×7.2×25=7387.2kN。沉井總重為43.2×0.95×12.4×25=12722.4kN
井壁摩阻系數為:③夾層土均為12KPa;③夾層土為20KPa, 但5m以上為12KPa;③夾層土為15KPa。第一節沉井下沉系數驗算:K1=7387.2/43.2×(7.2-2.5)×12=5473/4860.72 = 3.03
第一節沉井的下沉系數滿足安全驗算要求。第二節沉井下沉系數驗算:K2=12722.4/43.2×(12.6-2.5)×15=9851.44/8182.2=1.9。第二節沉井的下沉系數滿足安全驗算要求。
4.3 沉井封底後的抗浮穩定性驗算。沉井封底後,整個沉井受到被排除地下水向上浮力的作用,如沉井自重不足於平衡地下水的浮力,沉井的安全性會受到影響。為此,沉井封底後應進行抗浮穩定性驗算。
沉井外未回填土,不計井壁與側面土反摩擦力的作用,抗浮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K=G/F≥1.1
式中:G――沉井自重力(kN)
F――地下水向上的浮力(kN)
驗算條件:
沉井自重為井壁和封底混凝土重量:12722.4+3204=15926.4 kN。
地下水向上浮力:由地質勘察資料得知,驗算浮力的地下水深度按10.8m考慮,則:F=10.8×12.7×10×10.8=14813.28 kN
K=15926.4/14813.28=1.07
根據上述計算可知,沉井封底後如停止降水,沉井自重可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但沉井封底後,井外的深井降水與井內的集水井排水任繼續進行,直到沉井內部結構和上部結構完成後再停止,確保施工安全。
5 使用效果及結論
5.1 使用效果。本沉井工程,自工程開始施工至沉井施工完畢,整個施工過程中,沉井下沉穩定,施工過程中未出現沉井大幅度下沉,沉井施工完畢至上部構築物施工完成,沉井未出現明顯沉降或上浮,其附近建築物均未受影響,效果較好。
5.2 結論。①施工中,沉井四周深井井點降水深度需嚴格驗算,以防止開挖過程中出現管涌等狀況。②沉井施工在開挖過程中,需四周同時開挖,避免單獨挖一面,引起意外傾斜,同時開挖沉井時,沉降觀測隨時進行,以控制下沉速度及下沉深度。③沉井施工完畢至上部結構施工完成中沉降觀測不能中斷,同時做好應急措施。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