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鍩庡競鎺掓按璁稿彲綆$悊鍔炴硶
鍩庡競鎺掓按璁稿彲綆$悊鍔炴硶鏄涓轟簡瑙勮寖奼℃按鎺掓斁琛屼負鍜岄槻娌繪按奼℃煋錛屽帢瀹氭帓姘翠富浣撹矗浠伙紝淇濇姢姘寸幆澧冨拰姘戜紬鍋ュ悍鑰屽埗瀹氱殑娉曡勩
鍩庡競鎺掓按璁稿彲綆$悊鍔炴硶鏄鎴戝浗涓轟簡鍔犲己鍩庡競奼℃按鎺掓斁綆$悊錛屼繚鎶ゆ按鐢熸佺幆澧冨拰灞呮皯鍋ュ悍錛岃勮寖奼℃按鎺掓斁琛屼負鑰屽埗瀹氱殑娉曡勩傝ョ$悊鍔炴硶瀵規薄姘存帓鏀懼崟浣嶇殑璁稿彲鐢寵風▼搴忋佽稿彲鐢寵峰唴瀹廣佽稿彲棰佸彂涓庣洃鐫g$悊絳夋柟闈浣滃嚭浜嗚﹀敖瑙勫畾錛屽苟涓斿帢瀹氫簡鎺掓斁鍗曚綅鐨勪富浣撹矗浠匯佹按奼℃煋闃叉不鎺鏂界瓑鏂歸潰鐨勪箟鍔°傚叿浣撹岃█錛屽煄甯傛帓姘磋稿彲綆$悊鍔炴硶涓昏佸寘鎷浠ヤ笅鏂歸潰鐨勫唴瀹癸細涓鏄鏄庣『鎺掓按涓諱綋璐d換錛屽嵆鎺掓斁鍗曚綅搴斿綋渚濇硶灞ヨ屾帓奼¤稿彲鐢寵楓佹姤鍛婂囨堛佹帓奼″彛鐧昏扮瓑鏂歸潰鐨勪箟鍔★紱浜屾槸瑙勮寖鎺掓薄琛屼負錛屽寘鎷鎺掓薄鍙g殑璁劇疆鍜岀$悊銆佹薄姘村勭悊宸ヨ壓鍜岃炬柦鐨勮佹眰絳夛紱涓夋槸鏄庣『鎺掓薄璁稿彲璇佺殑棰佸彂鍜岀$悊鏂瑰紡錛屼互鍙婂規帓奼″崟浣嶇殑鐜板満媯鏌ャ佺洃鐫g$悊絳夎佹眰銆傞渶瑕佹敞鎰忕殑鏄錛屽煄甯傛帓姘磋稿彲綆$悊鍔炴硶鏄鎴戝浗鐜澧冧繚鎶ら嗗煙鐨勯噸瑕佹硶瑙勪箣涓錛屽叿鏈夊箍娉涚殑閫傜敤鑼冨洿鍜岀ぞ浼氬獎鍝嶅姏銆傜﹀悎鏉′歡鐨勬帓奼″崟浣嶅簲褰撲緷娉曠敵璇鋒帓奼¤稿彲錛屽苟鎺ュ彈鐩稿叧鐨勭幇鍦烘鏌ュ拰鐩戠潱綆$悊銆
浠涔堟槸鍩庡競奼℃按緇煎悎娌葷悊錛熷煄甯傛薄姘寸患鍚堟不鐞嗘槸鎸囦互鍩庡競奼℃按澶勭悊涓烘牳蹇冿紝閲囩敤澶氱嶆妧鏈鎵嬫靛拰綆$悊鎺鏂斤紝瀵瑰煄甯傜敓浜х敓媧繪薄姘磋繘琛屾敹闆嗐佽繍杈撳拰澶勭悊錛屾渶緇堝疄鐜板噣鍖栧拰璧勬簮鍖栧埄鐢ㄧ殑榪囩▼銆傚煄甯傛薄姘寸患鍚堟不鐞嗘棬鍦ㄦ彁鍗囧煄甯傛按鐜澧冨搧璐錛屾敼鍠勫眳姘戠敓媧繪潯浠訛紝淇冭繘緇忔祹鍙鎸佺畫鍙戝睍銆
鍩庡競鎺掓按璁稿彲綆$悊鍔炴硶鏄閲嶈佺殑姘存薄鏌撻槻娌繪硶瑙勶紝鏄淇濋殰浜烘皯緹や紬鍋ュ悍鍜屼績榪涚粡嫻庡彲鎸佺畫鍙戝睍鐨勫熀鏈淇濋殰銆傚湪鏃ュ父鐢熸椿鍜屽伐浣滀腑錛屾垜浠閮介渶瑕佽ょ湡閬靛畧鐩稿叧娉曡勶紝鍚堟硶鍚堣勫湴寮灞曟帓奼℃椿鍔錛屽叡鍚屽畧鎶ゆ按璧勬簮鍜岀敓鎬佺幆澧冦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婂煄甯傛帓姘磋稿彲綆$悊鍔炴硶銆嬬鍗佷笁鏉 鎺掓按鍗曚綅搴斿綋瀵瑰叾鎺掓按鍙h劇疆銆佽繍琛屾椂鐨勬薄鏌撶墿鎺掓斁鎯呭喌榪涜岃嚜琛岀洃嫻嬶紝騫跺悜鐜澧冧繚鎶よ屾斂涓葷¢儴闂ㄦ姤鍛婂綋鍦扮幆澧冪┖姘斾笌姘存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鍙婃湰鍗曚綅鑷琛岀洃嫻嬩俊鎮錛屽簲褰撴帴鍙楃幆澧冧繚鎶よ屾斂涓葷¢儴闂ㄧ殑鐜板満媯鏌ャ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於污水排放的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關於污水排放的規定具體如下:
1、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應當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2、第三十三條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鹼液或者劇毒廢液。
禁止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3、第三十四條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向水體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規定和標准。
4、第三十五條向水體排放含熱廢水,應當採取措施,保證水體的水溫符合水環境質量標准。
5、第三十六條含病原體的污水應當經過消毒處理;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後,方可排放。
6、第三十七條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應當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2)污水處理廠排污許可證核發規范擴展閱讀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第六章明確規定,排水戶未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補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可以處5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提出了5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如下:
1、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或者辦理批准文件的,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條例履行職責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後不實施監督檢查的,對核發許可證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3、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或者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不予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將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相互混接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5、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或者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人民網—《國務院:無許可證向城鎮排放污水者處50萬以下罰款》
『叄』 污水處理證怎麼辦理
法律分析:
1、書面申請(說明排水地點、水質情況)。
2、規劃部門審批文件。(規劃許可證和規劃總平面圖)
3、廠區或小區排水平面布置圖,雨、污管線的縱斷圖或者斷面圖。排水出口與市政管網連接圖,註明比鄰道路及周圍環境名稱。廠區牆外與市政檢查井之間設置已備取樣和安裝流量計檢查井。註明管道(渠)管徑(尺寸)及管底標高。
4、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及平面布置圖。
5、生產產品種類、主要原材料(僅限於工業項目)。
6、環境評價或者環境評價批復。
7、申請人身份證及法人委託書。
8、環保局頒發的試生產許可或者水質驗收報告。
9、《城市排水許可許可申請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應當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衍生問題:
排污水證到哪個部門辦理
屬於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或者排污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審批部門應當受理。對材料的完整性、規范性進行審查,按照下列情形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台上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排污許可證申請的決定:1、依照《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不需要取得排污許可證的,告知排污單位不需要辦理;2、不屬於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排污單位向有核發許可權的部門申請;3、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告知排污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可以當場更正的,允許排污單位當場更正;4、屬於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或者排污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作出受理決定;5、未在收件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收到一次性告知不正材料的,從收件之日起視為受理。
『肆』 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准
法律分析:
1. 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准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標准。
2. 一級標准進一步分為A標准和B標准。
3. 一類重金屬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4. 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5. 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應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
法律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條規定,水污染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 第二十一條規定,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需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取得排污許可證。
3. 排污許可證應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
4. 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禁止無排污許可證或違反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廢水、污水。
其他規定:
5. 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6.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7.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應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伍』 排污許可證和城市排水許可證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1、依據不同:
城市排水許可證依據《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排污許可證依據《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
2、發放范圍不同:
城市排水許可證發放對象是向城市排水光武及其附屬排放污水的排水戶;排污許可證原則上包括所有向環境直接排放或間接排放污水和廢氣污染物的點源排污單位。
3、排放要求不同:
僅對於城市納管排水戶來說,城市排水許可證對其水量、入網水質做了規定;排污許可證還增加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要求。
排污許可證和城市排水許可證的聯系:
1、城市納管排水戶應同時申領排污許可證和排水許可證。
2、城市納管排水戶排放污水必須同時滿足排污許可證和排水許可證的要求。
(5)污水處理廠排污許可證核發規范擴展閱讀:
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核發城市排水許可證:
1、污水排放口的設置符合城市排水規劃的要求;
2、排放的污水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等有關標准和規定,其中,經由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後不進入污水處理廠、直接排入水體的污水,還應當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或者有關行業標准;
3、已按規定建設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
4、已在排放口設置專用檢測井;
5、排放污水易對城市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正常運行造成危害的重點排污工業企業,已在排放口安裝能夠對水量、pH、CODcr(或TOC)進行檢測的在線檢測裝置;其他重點排污工業企業和重點排水戶,具備對水量、pH、CODcr、SS和氨氮等進行檢測的能力和相應的水量、水質檢測制度;
6、對各類施工作業臨時排水中有沉澱物,足以造成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堵塞或者損壞的,排水戶已修建預沉設施,且排放污水符合本條第二項規定的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排污許可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市排水許可管理辦法
『陸』 2019年甘肅省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全文
《甘肅省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污染源的監督管理,控制和減少排污總量,規范排污許可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甘肅省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排污許可證的核發、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有下列行為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以下簡稱排污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
(一)排放大氣污染物的;
(二)排放工業廢水、醫療污水和餐飲污水的;
(三)運營城鄉污水和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的;
(四)經營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
(五)其他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的行為。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排污許可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排污許可有關的工作。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排污許可管理工作所需經費列入部門預算,予以保障。
第六條排污許可證管理遵循濃度控制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的原則,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第七條鼓勵排污者採取可行的經濟、技術或者管理等手段,實施清潔生產,持續削減其污染物排放強度、濃度和總量。削減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可以儲存,供其自身發展使用,也可以根據環境質量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在確保完成總量控制任務要求的前提下實施有償轉讓。
第二章申請和受理
第八條申領排污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二)污染防治設施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
(三)生產能力、工藝、設備、產品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產業政策要求;
(四)有維持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的管理制度和技術能力;設施委託運行的,運營單位應當取得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五)按規定應當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器設備的排污者,已按照國家的標准、規范安裝自動監控設備並與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
(六)排放污染物符合環境功能區和所在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七)有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和設施、裝備;
(八)有生產經營的合法主體資格、經營資格和資質;
(九)設置規范化的排污口;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申領排污許可證應當填寫申請登記表並提供有資質的法定環境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報告和前款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
第九條新建項目應當在試生產前三十日內申請臨時排污許可證。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時,依法申請排污許可證。
第十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排污者提出的排污許可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且屬於職責范圍的,應當予以受理,出具書面受理憑證,並對排污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對材料不齊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性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需補正的全部內容。對不屬於職責范圍的,應當即時做出不予受理的決定。
第三章審核與發證
第十一條排污許可控制指標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和污染物濃度控制指標予以核定。
第十二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核發下列排污許可證:
(一)燃煤電廠,包括企業自備電廠、煤矸石電廠和熱電聯產電廠;
(二)國家重點監控的排放廢氣、廢水企業以及污水處理廠;
市(州)、縣(市、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核發本行政區域內除上款規定以外的排污許可證。
第十三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排污許可證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依法作出頒發或者不予頒發排污許可證的決定。對符合發證條件的排污者進行公示,公示期七天,公示期間無舉報或者舉報不實的,發放排污許可證。作出不予頒發決定的,應當書面告知並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排污許可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持證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以及營業執照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
(二)排放主要污染物的種類、總量指標;
(三)有效期限;
(四)發證機關、發證日期和證書編號。
副本除載明正本規定事項外,還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排放口的數量,各排放口的編號、名稱、位置,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速率、方式、去向以及其他排放的特殊要求;
(二)污染物排放的執行標准;
(三)有總量控制任務的,還應當載明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削減數量及時限;
(四)產生污染物的主要工藝、設備;
(五)污染物的處理方式;
(六)排污權交易情況;
(七)審驗記錄;
(八)現場執法檢查記錄;
(九)其他應當載明的事項。
第十五條排污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三年。臨時排污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試生產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在排污許可證有效期限內,排污者應當按照許可證的規定排污。
第十六條排污許可證正本應當懸掛於主要辦公場所或者主要生產經營場所。
禁止塗改、偽造、出租、出借、買賣或者以其他方式擅自轉讓排污許可證。
第四章變更與注銷
第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者應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
(一)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發生改變的,應當在發生改變前三十日內申請變更。
(二)排污者發生合並、分立、變更法人名稱、地址或者法定代表人的,應當在變更登記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
第十八條排污者需要延續排污許可證有效期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三十日內向原發證機關提出延續申請。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排污者提出的延續申請進行審查,符合延續條件的,應當在接到延續申請後二十日內辦理延續手續;不符合延續條件的,不予延續,並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後,不予延續:
(一)生產能力、工藝、設備、產品被列入淘汰目錄,屬於強制淘汰范圍且超過了淘汰期限的;
(二)排污者生產經營所在地的土地功能或者環境功能經過調整,不適宜在該區域繼續排放污染物的;
(三)未按期完成總量控制目標任務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排污許可證發生遺失、損毀的,排污者應當在十五日內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補領。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環境監察機構應當通過監測監控和現場檢查等方式,加強對排污者排污行為的監督檢查,並將檢查結果載入排污許可證副本。
第二十二條排污者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於每年三月三十一日前提交上一年度實施排污許可情況的報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二十日內進行核實,並將結果載入排污許可證副本。
第二十三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排污許可證管理檔案,並於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將上一年度排污許可證的審批頒發、撤銷、注銷等情況匯總報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環境保護、發展和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質量技術監督、金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執法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及時通報相關行政許可、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等情況,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將排污者辦理和遵守排污許可證的情況作為監督管理的重要依據。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的或者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載明事項排污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五條排污者有以下行為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按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予以處罰。
(一)未按規定辦理排污許可證變更或者延續手續而繼續排污的;
(二)塗改、出租、出借、偽造或者非法轉讓排污許可證的。
第二十六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二)對不具備申請條件的申請人頒發排污許可證的;
(三)超越法定職權頒發排污許可證的;
(四)違反法定程序頒發排污許可證的。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排污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申請登記表等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格式並監制。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柒』 奼℃按緇煎悎鎺掓斁鏍囧噯2022
奼℃按鎺掓斁鏍囧噯 2022鍥藉舵爣鍑嗭細
1銆佹帓鍏GB3838鈪㈢被姘村煙錛堝垝瀹氱殑淇濇姢鍖哄拰娓告吵鍖洪櫎澶栵級鎵ц屼竴綰ф爣鍑嗭紙鈪㈢被姘村煙:涓昏侀傜敤浜庨泦涓寮忕敓媧婚ギ鐢ㄦ按鍦拌〃姘存簮鍦頒簩綰т繚鎶ゅ尯銆侀奔鉶劇被瓚婂啲鍦恆佹磩娓擱氶亾銆佹按浜у吇孌栧尯絳夋笖涓氭按鍩熷強娓告吵鍖猴級錛
2銆佹帓鍏GB3838鈪ャ佲叅綾繪按鍩熸墽琛屼簩綰ф爣鍑嗭紙鈪ョ被姘村煙涓昏侀傜敤浜庝竴鑸宸ヤ笟鐢ㄦ按鍙婁漢浣撻潪鐩存帴鎺ヨЕ鐨勫ū涔愮敤姘村尯錛屸叅綾繪按鍩熶富瑕侀傜敤浜庡啘涓氱敤姘村尯鍙婁竴鑸鏅瑙傝佹眰姘村煙錛夛紱
3銆佹帓鍏ヨ劇疆浜岀駭奼℃按澶勭悊鍘傜殑鍩庨晣鎺掓按緋葷粺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笁綰ф爣鍑嗭紱
4銆佹帓鍏GB3838鈪㈢被姘村煙(鍒掑畾鐨勪繚鎶ゅ尯鍜屾父娉沖尯闄ゅ)鍜屾帓鍏GB3097涓浜岀被嫻峰煙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竴綰ф爣鍑嗭紱
5銆佹帓鍏GB 3838涓鈪c佲叅綾繪按鍩熷拰鎺掑叆GB3097涓涓夌被嫻峰煙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簩綰ф爣鍑嗭紱
6銆佹帓鍏ヨ劇疆浜岀駭奼℃按澶勭悊鍘傜殑鍩庨晣鎺掓按緋葷粺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笁綰ф爣鍑嗐
鍥藉舵爣鍑嗕笌鍦版柟鏍囧噯鐨勫叧緋伙細
鐪併佽嚜娌誨尯銆佺洿杈栧競浜烘皯鏀垮簻瀵瑰浗瀹舵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涓娌″仛瑙勫畾鐨勯」鐩錛屽彲浠ュ埗瀹氬湴鏂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錛屽瑰浗瀹舵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宸插仛瑙勫畾鐨勯」鐩錛屽彲浠ュ埗瀹氫弗浜庡浗瀹舵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鐨勫湴鏂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鈥濓紝涓ょ嶆爣鍑嗗苟瀛樼殑鎯呭喌涓嬶紝鎵ц屽湴鏂規爣鍑嗐
奼℃按緇煎悎鎺掓斁鏍囧噯涓庢按奼℃煋鐗╂帓鏀劇殑琛屼笟鏍囧噯鐨勫叧緋伙細
奼℃按鎺掓斁鏍囧噯鎸夐傜敤鑼冨洿涓嶅悓錛屽彲浠ュ垎涓烘薄姘寸患鍚堟帓鏀炬爣鍑嗗拰姘存薄鏌撶墿琛屼笟鎺掓斁鏍囧噯銆傘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奼℃按緇煎悎鎺掓斁鏍囧噯銆嬶紙GB8978--1996錛夈婁笂嫻峰競奼℃按緇煎悎鎺掓斁鏍囧噯銆嬶紙DB31/199-1997錛夋槸緇煎悎鎺掓斁鏍囧噯銆傘婇犵焊宸ヤ笟姘存薄鏌撶墿鎺掓斁鏍囧噯銆嬶紙GB3544--1992錛夋槸鍥藉惰屼笟鎺掓斁鏍囧噯銆傚浗瀹舵薄姘寸患鍚堟帓鏀炬爣鍑嗕笌鍥藉惰屼笟鎺掓斁鏍囧噯涓嶄氦鍙夋墽琛屻
緇間笂鎵榪幫紝璇ユ爣鍑嗕簬2022騫2鏈堣搗瀹炴柦錛屾槸涓鍥藉ぇ闄嗛栦釜閽堝規薄姘寸患鍚堟帓鏀劇殑鍥藉舵爣鍑嗭紝鏃ㄥ湪瑙勮寖鍚勭被鐢熶駭鍨嬪拰鍩庡競奼℃按鐨勬帓鏀捐川閲忓拰奼℃煋鐗╂帓鏀鵑噺銆傘婃薄姘寸患鍚堟帓鏀炬爣鍑嗐嬬殑閫傜敤鑼冨洿鍖呮嫭鐢熶駭鍨嬫薄姘村拰鍩庡競奼℃按錛屽瑰伐涓氭帓鏀炬薄姘寸殑鍚勭被闄愬埗鍊煎拰奼℃煋鐗╂帓鏀炬爣鍑嗗仛浜嗘槑紜瑙勫畾錛屽苟鏍規嵁涓嶅悓鐨勬薄鏌撴簮綾誨瀷鍜屾帓鏀懼湴鐐癸紝鍒跺畾浜嗕笉鍚岀殑鎺掓斁鏍囧噯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鐜澧冧繚鎶ゆ硶銆
絎鍗佹潯
鍥藉姟闄㈢幆澧冧繚鎶や富綆¢儴闂錛屽瑰叏鍥界幆澧冧繚鎶ゅ伐浣滃疄鏂界粺涓鐩戠潱綆$悊錛涘幙綰т互涓婂湴鏂逛漢姘戞斂搴滅幆澧冧繚鎶や富綆¢儴闂錛屽規湰琛屾斂鍖哄煙鐜澧冧繚鎶ゅ伐浣滃疄鏂界粺涓鐩戠潱綆$悊銆
鍘跨駭浠ヤ笂浜烘皯鏀垮簻鏈夊叧閮ㄩ棬鍜屽啗闃熺幆澧冧繚鎶ら儴闂錛屼緷鐓ф湁鍏蟲硶寰嬬殑瑙勫畾瀵硅祫婧愪繚鎶ゅ拰奼℃煋闃叉不絳夌幆澧冧繚鎶ゅ伐浣滃疄鏂界洃鐫g$悊銆
絎鍥涘嶮涓夋潯
鎺掓斁奼℃煋鐗╃殑浼佷笟浜嬩笟鍗曚綅鍜屽叾浠栫敓浜х粡钀ヨ咃紝搴斿綋鎸夌収鍥藉舵湁鍏寵勫畾緙寸撼鎺掓薄璐廣傛帓奼¤垂搴斿綋鍏ㄩ儴涓撻」鐢ㄤ簬鐜澧冩薄鏌撻槻娌伙紝浠諱綍鍗曚綅鍜屼釜浜轟笉寰楁埅鐣欍佹尋鍗犳垨鑰呮尓浣滀粬鐢ㄣ
渚濈収娉曞緥瑙勫畾寰佹敹鐜澧冧繚鎶ょ◣鐨勶紝涓嶅啀寰佹敹鎺掓薄璐廣
絎鍥涘嶮鍥涙潯
鍥藉跺疄琛岄噸鐐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鎬婚噺鎺у埗鍒跺害銆傞噸鐐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鎬婚噺鎺у埗鎸囨爣鐢卞浗鍔¢櫌涓嬭揪錛岀渷銆佽嚜娌誨尯銆佺洿杈栧競浜烘皯鏀垮簻鍒嗚В钀藉疄銆備紒涓氫簨涓氬崟浣嶅湪鎵ц屽浗瀹跺拰鍦版柟奼℃煋鐗╂帓鏀炬爣鍑嗙殑鍚屾椂錛屽簲褰撻伒瀹堝垎瑙h惤瀹炲埌鏈鍗曚綅鐨勯噸鐐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鎬婚噺鎺у埗鎸囨爣銆
瀵硅秴榪囧浗瀹墮噸鐐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鎬婚噺鎺у埗鎸囨爣鎴栬呮湭瀹屾垚鍥藉剁『瀹氱殑鐜澧冭川閲忕洰鏍囩殑鍦板尯錛岀渷綰т互涓婁漢姘戞斂搴滅幆澧冧繚鎶や富綆¢儴闂ㄥ簲褰撴殏鍋滃℃壒鍏舵柊澧為噸鐐規薄鏌撶墿鎺掓斁鎬婚噺鐨勫緩璁鵑」鐩鐜澧冨獎鍝嶈瘎浠鋒枃浠躲
絎鍥涘嶮浜旀潯
鍥藉朵緷鐓ф硶寰嬭勫畾瀹炶屾帓奼¤稿彲綆$悊鍒跺害銆
瀹炶屾帓奼¤稿彲綆$悊鐨勪紒涓氫簨涓氬崟浣嶅拰鍏朵粬鐢熶駭緇忚惀鑰呭簲褰撴寜鐓ф帓奼¤稿彲璇佺殑瑕佹眰鎺掓斁奼℃煋鐗╋紱鏈鍙栧緱鎺掓薄璁稿彲璇佺殑錛屼笉寰楁帓鏀炬薄鏌撶墿銆
銆婃薄姘寸患鍚堟帓鏀炬爣鍑嗐
絎鍥涙潯
鎺掑叆GB3838綾繪按鍩(鍒掑畾鐨勪繚鎶ゅ尯鍜屾父娉沖尯闄ゅ)鍜屾帓鍏GB3097涓浜岃嫳嫻峰煙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竴綰ф爣鍑嗐
鎺掑叆GB3838涓璑錛岀被姘村煙鍜屾帓浜篏B3097涓涓夌被嫻峰煄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簩綰ф爣鍑嗐
鎺掑叆璁劇疆浜岀駭奼℃按澶勭悊鍘傜殑鍩庨晣鎺掓按緋葷粺鐨勬薄姘達紝鎵ц屼笁綰ф爣鍑嗐
鎺掑叆鏈璁劇疆浜岀駭奼℃按澶勭悊鍘傜殑鍩庨晣鎺掓按緋葷粺鐨勬薄姘達紝蹇呴』鏍規嵁鎺掓按緋葷粺鍑烘按鍙楃撼姘村煙鐨勫姛鑳借佹眰錛屽垎鍒鎵ц4.1.1鍜4.1.2鐨勮勫畾銆
415GB3838涓1I綾繪按鍩熷拰1綾繪按鍩熶腑鍒掑畾鐨勪繚鎶ゅ尯錛孏B3097涓涓綾繪搗鍩庯紝紱佹㈡柊寤烘帓奼″彛錛岀幇鏈夋帓奼″彛搴旀寜姘翠綋鍔熻兘瑕佹眰錛屽疄琛屾薄鏌撶墿鎬婚噺鎺у埗錛屼互淇濊瘉鍙楃撼姘翠綋姘磋川絎﹀悎瑙勫畾鐢ㄩ旂殑姘磋川鏍囧噯銆
『捌』 廢水排放標准
廢水排放標准如下:
1、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准。排入GB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准。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准;
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准值分為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桐檔凳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應當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第四十條
化學品生產企業以及工業集聚區、礦山開采區、尾礦庫、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的運營、管理單位,應當採取防滲漏等措施,並建設地下水水質監測井進行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應當使用雙層罐或者採取建造防滲池等其他有效措施,並進行防滲漏監測蠢兆,防止地下水局旅污染。
禁止利用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玖』 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准要求
法律分析:分為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一級標准分為A標准和B 標准。一類重金屬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一級標準的A 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 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條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高租可證;城鎮污水集中處理前念啟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證應當明確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慧如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前款規定的廢水、污水。
第三十七條 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禁止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的可溶性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劇毒廢渣的場所,應當採取防水、防滲漏、防流失的措施。
『拾』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的文件全文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保護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維護與保護,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水與污水處理,以及城鎮內澇防治,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的領導,並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四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應當遵循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導監督全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以下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國家鼓勵採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鼓勵、支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促進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提高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能力。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制全國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明確全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中長期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布局、任務以及保障措施等。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地理、氣候特徵,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明確排水與污水處理目標與標准,排水量與排水模式,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污泥處理處置要求,排澇措施,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規模、布局、建設時序和建設用地以及保障措施等;易發生內澇的城市、鎮,還應當編制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並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
第八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編制,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污染防治規劃和防洪規劃,並與城鎮開發建設、道路、綠地、水系等專項規劃相銜接。
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的編制,應當根據城鎮人口與規模、降雨規律、暴雨內澇風險等因素,合理確定內澇防治目標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提高雨水滯滲、調蓄和排放能力。
第九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將編制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一經批准公布,應當嚴格執行;因經濟社會發展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送審批。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要求,加大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維護的投入。
第十一條 城鄉規劃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用地,不得擅自改變用途。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合理確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標准,統籌安排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以及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利用、雨水調蓄和排放等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
城鎮新區的開發和建設,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建設時序,優先安排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未建或者已建但未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應當按照年度改造計劃進行改造,提高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能力。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城鎮排澇要求,結合城鎮用地性質和條件,加強雨水管網、泵站以及雨水調蓄、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等設施建設和改造。
新建、改建、擴建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應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增加綠地、砂石地面、可滲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對雨水的滯滲能力,利用建築物、停車場、廣場、道路等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削減雨水徑流,提高城鎮內澇防治能力。
新區建設與舊城區改建,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雨水徑流控制要求建設相關設施。
第十四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范圍內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以及需要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相連接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依法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徵求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的意見。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就排水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和相關標准提出意見。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排水設計方案建設連接管網等設施;未建設連接管網等設施的,不得投入使用。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專門機構應當加強指導和監督。
第十五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並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竣工驗收報告及相關資料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竣工驗收合格後,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通過招標投標、委託等方式確定符合條件的設施維護運營單位負責管理。特許經營合同、委託運營合同涉及污染物削減和污水處理運營服務費的,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徵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的意見。國家鼓勵實施城鎮污水處理特許經營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從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和設備;
(三)有完善的運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技術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經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
(五)有相應的良好業績和維護運營經驗;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章排水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降雨規律和暴雨內澇風險情況,結合氣象、水文資料,建立排水設施地理信息系統,加強雨水排放管理,提高城鎮內澇防治水平。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採取相應的預防治理措施,建立城鎮內澇防治預警、會商、聯動機制,發揮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庫、窪淀、湖泊調蓄洪水的功能,加強對城鎮排水設施的管理和河道防護、整治,因地制宜地採取定期清淤疏浚等措施,確保雨水排放暢通,共同做好城鎮內澇防治工作。
第十八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的要求,確定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建設標准,明確雨水的排水分區和排水出路,合理控制雨水徑流。
第十九條 除乾旱地區外,新區建設應當實行雨水、污水分流;對實行雨水、污水合流的地區,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要求,進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雨水、污水分流改造可以結合舊城區改建和道路建設同時進行。
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建不得將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相互混接。
在有條件的地區,應當逐步推進初期雨水收集與處理,合理確定截流倍數,通過設置初期雨水貯存池、建設截流干管等方式,加強對初期雨水的排放調控和污染防治。
第二十條 城鎮排水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
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不得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
第二十一條 從事工業、建築、餐飲、醫療等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下稱排水戶)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應當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准,重點對影響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事項進行審查。
排水戶應當按照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水。
第二十二條 排水戶申請領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排放口的設置符合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要求;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相應的預處理設施和水質、水量檢測設施;
(三)排放的污水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有關排放標准;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排放口設置以及預處理設施和水質、水量檢測設施建設的指導和監督;對不符合規劃要求或者國家有關規定的,應當要求排水戶採取措施,限期整改。
第二十四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委託的排水監測機構,應當對排水戶排放污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監測,並建立排水監測檔案。排水戶應當接受監測,如實提供有關資料。
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排水戶安裝的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應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將監測數據與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共享。
第二十五條 因城鎮排水設施維護或者檢修可能對排水造成影響的,城鎮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提前24小時通知相關排水戶;可能對排水造成嚴重影響的,應當事先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報告,採取應急處理措施,並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六條 設置於機動車道路上的窨井,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建設,保證其承載力和穩定性等符合相關要求。
排水管網窨井蓋應當具備防墜落和防盜竊功能,滿足結構強度要求。
第二十七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城鎮排澇風險評估制度和災害後評估制度,在汛前對城鎮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責成有關單位限期處理,並加強城鎮廣場、立交橋下、地下構築物、棚戶區等易澇點的治理,強化排澇措施,增加必要的強制排水設施和裝備。
城鎮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按照防汛要求,對城鎮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護、清疏,確保設施安全運行。
在汛期,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應當加強對易澇點的巡查,發現險情,立即採取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在汛期應當服從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的統一調度指揮或者監督。
第四章污水處理
第二十八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簽訂維護運營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以及維護運營合同進行維護運營,定期向社會公開有關維護運營信息,並接受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第二十九條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保證出水水質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不得排放不達標污水。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檢測進出水水質,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污水處理水質和水量、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等信息,並按照有關規定和維護運營合同,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報送生產運營成本等信息。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價格主管部門提交相關成本信息。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核定城鎮污水處理運營成本,應當考慮主要污染物削減情況。
第三十條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或者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安全處理處置污泥,保證處理處置後的污泥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對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處置後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並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污泥。
第三十一條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不得擅自停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因檢修等原因需要停運或者部分停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應當在90個工作日前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在出現進水水質和水量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導致出水水質超標,或者發生影響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突發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應急處理措施,並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或者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核查處理。
第三十二條 排水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污水處理費。
向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繳納污水處理費的,不再繳納排污費。
排水監測機構接受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委託從事有關監測活動,不得向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和排水戶收取任何費用。
第三十三條 污水處理費應當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專項用於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和污泥處理處置,不得挪作他用。污水處理費的收費標准不應低於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的成本。因特殊原因,收取的污水處理費不足以支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的成本的,地方人民政府給予補貼。
污水處理費的收取、使用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和水量進行監督檢查。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並將監督考核情況向社會公布。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為進出水在線監測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條件。
第三十五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履行維護運營合同的情況以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和水量的監督檢查結果,核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服務費。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足額撥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服務費。
第三十六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在監督考核中,發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存在未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以及維護運營合同進行維護運營,擅自停運或者部分停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或者其他無法安全運行等情形的,應當要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採取措施,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或者整改後仍無法安全運行的,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可以終止維護運營合同。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終止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簽訂的維護運營合同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安全運行。
第三十七條 國家鼓勵城鎮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築施工以及生態景觀等,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水資源和水環境狀況,合理確定再生水利用的規模,制定促進再生水利用的保障措施。
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指導。
第五章設施維護與保護
第三十八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對窨井蓋等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保障設施安全運行。
從事管網維護、應急排水、井下及有限空間作業的,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設置醒目警示標志,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墜落、車輛陷落,並及時復原窨井蓋,確保操作規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相關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組織編制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應急預案,統籌安排應對突發事件以及城鎮排澇所必需的物資。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搶險裝備、器材,並定期組織演練。
第四十條 排水戶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排放的污水可能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消除危害,並及時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報告。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安全事故或者突發事件發生後,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採取防護措施、組織搶修,並及時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第四十一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劃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保護范圍,並向社會公布。
在保護范圍內,有關單位從事爆破、鑽探、打樁、頂進、挖掘、取土等可能影響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的,應當與設施維護運營單位等共同制定設施保護方案,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第四十二條 禁止從事下列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
(一)損毀、盜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
(二)穿鑿、堵塞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
(三)向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排放、傾倒劇毒、易燃易爆、腐蝕性廢液和廢渣;
(四)向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漿等廢棄物;
(五)建設占壓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六)其他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
第四十三條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不得影響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
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查明工程建設范圍內地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相關情況。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及時提供相關資料。
建設工程施工范圍內有排水管網等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與施工單位、設施維護運營單位共同制定設施保護方案,並採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因工程建設需要拆除、改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制定拆除、改動方案,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審核,並承擔重建、改建和採取臨時措施的費用。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和保護情況的監督檢查,並將檢查情況及結果向社會公開。實施監督檢查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現場進行檢查、監測;
(二)查閱、復制有關文件和資料;
(三)要求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就有關問題作出說明。
被監督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不得妨礙和阻撓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活動。
第四十五條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和保護等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並公布審計結果。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或者辦理批准文件的,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條例履行職責的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排污許可證後不實施監督檢查的,對核發許可證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或者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排水戶不予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將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相互混接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單位和個人,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污水排入城鎮排水設施,或者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區將污水排入雨水管網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排水戶未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補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可以處5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排水戶不按照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水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吊銷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可以向社會予以通報;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因城鎮排水設施維護或者檢修可能對排水造成影響或者嚴重影響,城鎮排水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未提前通知相關排水戶的,或者未事先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報告,採取應急處理措施的,或者未按照防汛要求對城鎮排水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護、清疏,影響汛期排水暢通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檢測進出水水質的,或者未報送污水處理水質和水量、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等信息和生產運營成本等信息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擅自停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未按照規定事先報告或者採取應急處理措施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或者污泥處理處置單位對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處置後的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等未進行跟蹤、記錄的,或者處理處置後的污泥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採取治理措施,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污泥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採取治理措施的,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單位代為治理,所需費用由當事人承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排水單位或者個人不繳納污水處理費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處應繳納污水處理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日常巡查、維修和養護責任,保障設施安全運行的;
(二)未及時採取防護措施、組織事故搶修的;
(三)因巡查、維護不到位,導致窨井蓋丟失、損毀,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從事危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的活動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給予警告;逾期不採取補救措施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關單位未與施工單位、設施維護運營單位等共同制定設施保護方案,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拆除、改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八條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排水戶需要取得排污許可證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核發;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排放污水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罰。
第五十九條 本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