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曲阜簡介
基本概況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西南距濟寧45公里。北依泰岱,南瞻鳧嶧,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1′-117°13′,北緯35°29′-35°49′。南北最大縱距35.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5公里,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 「東方聖城」曲阜由於是先秦時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後人祭祀之地,因此被列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曲阜是儒學之源,儒教之根, 是儒學開山的開山之地,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資源豐富、交通發達,是魯中南的一塊寶地。
曲阜是古代東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地區,亦是周代東方的禮樂之邦,孔子誕生於尼山,成長於闕里,設教於杏壇,出仕於魯都,歸葬於泗上,在曲阜留下了眾多活動遺跡。
春秋時期,魯國文化發達,人才輩出, 國都定位曲阜。曲阜是周代東方的禮樂之邦,這就為儒學的產生於此,提供了豐厚的基礎。在這禮樂得天獨厚環境熏導下長大的孔子,勤學好思,孜孜不倦,治學嚴謹,身體厲行。初周遊列國14年,後潛心治學,聚徒講學,冊《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全面整理了中國古代文獻,並培養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七十二人,積畢生之功力,在曲阜創立並傳播了儒家學說。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范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以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
作為孔子的故鄉曲阜素以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文物豐富、及古建築雄偉稱譽世界。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300多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 處。其中「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最為著名,已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近年來曲阜城市建設基本形成了以明故城為中心,東工、西文、南新、北林的十字花瓣型城建格局。舊城城牆重新進行了修復,保持了傳統的風貌和和諧的環境,新城向南新區、火車站方向發展。市區大街小巷全部建成瀝青或水泥路面,各主要街道栽植了以國槐為主的行道樹,道旁增建了綠籬、綠地,對大沂河公園、327國道城區段、京福高速公路出口均進行了重點綠化美化。 城區面積已達13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33、8%,主要街道保潔率100 %。昔日古老的舊城已變成道路寬闊、樓房林立、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全的新興旅遊城市。 區位交通曲阜位處中國經濟的區域中心,輻射國內經濟最大市場的前沿和腹地。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京滬經濟帶和新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上,位列山東省綜合實力30強。
曲阜位於山東省重點發展的三大區域經濟中心之一的濟寧中心。
曲阜是山東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之一濟寧都市圈的核心。
曲阜魯西南最具發展優勢的地區,連接華東與華北、沿海與內陸的重要通道。
曲阜周邊地區擁有國內最廣闊的市場。以曲阜為半徑的500公里范圍內包括了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山東半島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等中國經濟最有潛力的區域。
曲阜所在的山東及毗鄰的江蘇、河南、安徽等省為中國華東地區經濟強省和人口大省。
曲阜具有內陸和沿海城市的雙重優勢,京滬高鐵的建設將給曲阜帶來一個空前的機遇。
公路:中國南北大動脈104國道、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和東西大動脈327國道、日菏(日照—菏澤)高速公路在曲阜境內縱橫交叉,連接成網。
鐵路:中國經濟大動脈京滬(北京—上海)鐵路通過曲阜;兗石(兗州—日照)鐵路通過曲阜,向西與隴海線相連,直達中國西部、中亞、西亞與歐洲。
高速鐵路:我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滬高鐵在境內穿過並設中心站,預計2008開工建設。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後,從曲阜乘高速列車2小時可達北京,2.5小時可達上海。
航空:曲阜到濟南遙牆國際機場1.5小時,到建設中的濟寧機場1小時,到徐州觀音機場1.5小時。
港口:曲阜距日照港240公里,距青島港420公里,距京杭大運河重要河港濟寧港40公里。 地理位置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位居北京至上海中心,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西南距濟寧45 公里。北依泰山,南瞻鳧嶧,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北最大縱距35.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5公里,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境內百餘座山頭綿亘在東、北、南三面邊境線上,群山內側散布著幾十個大小不等的阜丘,中西部為大片的肥田沃土。山丘與平原之比為3:7, 構成了東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勢。最高點是北部的鳳凰山,海拔548.1米, 最低點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區中心海拔60.5米。
境內地下水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4條,主要有泗河、沂河、蓼河、嶮河4條河流。泗、沂兩條主幹河流自東向西橫貫全境。 河流總長度245.9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8044萬立方米,年平均徑流深201.4毫米, 年平均實際可利用水資源總量23087萬立方米。全市有水庫塘壩270座,總庫容15516 萬立方米。其中:水庫62座,主要有尼山水庫、河夾店水庫、梨園水庫、胡二東水庫、白塔水庫、吳村水庫、韋家莊水庫等。 氣候特點曲阜屬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為豐沛,具有春季多旱、夏季多雨、秋季乾旱、冬季乾冷少雪的氣候特點。境內年平均太陽輻射熱量120千卡/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日照時數2433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3.6℃,常年降雨量666.3毫米,常年無霜期199天,年平均風速2.4米/秒。 生物資源全市生物資源繁多。糧食作物15種,115個品種,主要有小麥、 玉米、高梁、穀子、綠豆、地瓜、大豆、水稻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等。常種的蔬菜、瓜果類作物有40餘種。各類花卉135種,其中:蘭花為「市花」。 葯材120餘種。林木有喬、灌、花木140種及變種。經濟樹主要有蘋果、桃、杏、梨、山楂等29種。觀賞樹有檜、柏、銀杏、雪松、丁香等49種,其中:檜柏為「市樹」。水生植物26種。畜禽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雞、鴨、鵝、兔等。各種鳥類29種,其中:鷺鷥為「市鳥」。還有野生獸類10餘種,昆蟲類30餘種。水生動物主要有魚類、蝦類、貝類等。 礦產資源境內礦產主要有煤炭、石灰岩、耐火粘土、磷、混合花崗岩、花崗石、磷礦、耐火黏土、地熱礦泉水河沙等。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約為10億噸,石灰岩儲量16.6億噸。 歷史沿革公元前249年楚滅魯始設魯縣,596年初定縣名為曲阜。「曲阜」二字,始見於《禮記.明堂位》中:「成王以周公有勛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爾雅》釋名說:「大陸曰阜。」東漢應劭詮釋說:「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這就是「曲阜」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曲阜,是中華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發祥地,殷商故都,周、漢魯國都城,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她以其悠久的歷史文明和燦爛的東方古文化而蜚聲中外,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是人們心中的聖地名城,被西方人士譽為「東方耶路撒冷」。
早在上古時代,人類祖先就在曲阜一帶生息勞作,開拓了早期的物質文明,文物發掘中發現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間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據古籍記載,在四、五千年前,這里即是炎帝神農氏營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杜預注釋中說:「大庭氏,古國名,在魯城內,魯於其上作庫。」.....《帝王世紀》記載:「神農氏,姜姓也,...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今淮陽),復徙魯。」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前後,曲阜屬上古堯舜時代九大部洲之一的徐州域。公元前十六世紀後的商代,曲阜為奄國國都,並一度成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將其胞弟、王國宰輔周公旦封於故奄地曲阜,立國為「魯」。
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是當時除周王朝首都鎬京外全國文化最發達的城市。特別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魯國聚徒講學,魯國儼然成了全國的教育中心。魯國文化高度發達,所以,人們至今仍用「魯」作為山東省的簡稱。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魯縣入於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始實行郡縣制,魯薛郡,郡治設在曲阜,隸徐州部。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劉啟改封皇子、淮南王劉余為魯王,以魯縣為國都。魯王在魯南宮泮水以北周魯故宮廢址上興建規模龐大、雄偉豪華的魯王宮建築群,為在擴大王宮的面積,在拆除闕里孔子舊宅中發現孔鮒所藏《尚書》、《論語》、《詩經》《儀禮》等古文經書竹簡,得以使孔子思想流傳推廣。
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詔改魯縣為「汶陽」,自魯國滅亡改為魯縣,至是年止,曲阜以「魯」為縣名,歷時長達833年。開皇十六年,詔改縣名為「曲阜」,「曲阜」一名,作為地理名詞歷數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五代之時,曲阜雖不再是魯南的行政中心,但因其為「聖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視。通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曲阜的文化、經濟也空前發達。晚唐之際,僅孔家就出了六位狀元和十四名進士。
宋仙源縣城是曲阜有史以來繼周、漢魯城之後的第三座古城。由於宋王朝崇儒重道,致使朝拜少昊、周公、孔子的文武大臣和學者絡繹不絕,文化氣氛十分醇濃。期間賜孔廟文宣王殿名為「大成殿」,於孔子墓前造立石儀。大修少昊陵,立「萬人愁」石碑。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入侵,將北宋王朝在曲阜建造的仙源縣治及宮觀、廟宇等建築群及大批珍貴書籍化為灰燼,仙源縣淪入金人統治之下,並恢復曲阜縣舊名。
曲阜城在歷史上曾有四次大的變遷。最後一次是在明代中期。正德六年(1571年)河北劉六、劉七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數百,縣治為墟」。明武宗朱厚燳令山東巡撫於魯故城西南隅--以孔廟為中心重築新縣城,即現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與明代略同。清皇帝累計10餘次到曲阜「朝聖」,學者騷人竟相蒞臨曲阜,為曲阜留下難以勝紀的文化遺存。
新中國成立後,曲阜迎來新的時代,1953年,曲阜改屬濟寧專署,1958年與滋陽合並,仍命名曲阜縣,1962年,曲、滋分治,恢復原建制,1983年,濟寧專署改為省轄市,曲阜仍隸屬濟寧市。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制,改為省轄縣級市,始稱「曲阜市」,屬濟寧市代管。 風土人情臘八 臘八的一切活動圍繞臘八粥: 熬粥與喝粥。熬粥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來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臘八粥分兩種:一種粗的,給當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人還給一斤饃饃;一種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這樣的粥是內宅,本族和上供用的。佛堂樓有成千上萬尊神和佛,每尊佛神面前都要供一碗粥。孔府外的香火院,都在臘八這天派尼姑來要粥,要「盆頭米」。
蒸壯 「蒸壯」是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就是為過年蒸各種饅頭、包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采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除夕 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綵帶。午後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後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壓歲錢」,裝在紅紙袋裡,上寫「長命百歲」放在枕邊,每人備一個景泰藍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 除夕夜晚衍聖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又稱「九套間」)擺供,祭拜白鬍子老神仙,據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鬍子老神仙管。
元旦 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上擺神的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天地樓」旁,立「朝天竿」,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點半個月。元旦早晨醒來,先不說話,用手摸摸食盒裡的東西和壓歲錢。起床後拜廟、拜祠堂、接受僕人拜年,本家來孔府拜年。下午當地「龍燈會」的獅子舞等進孔府表演,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燃放焰火。
端午節 端午節日以雄黃酒為兒童抹前額。抹酒時,為幼年衍聖公在額上寫一個「王」字,為女孩只橫著抹幾道。
七月七 在前堂樓院子里,桌上迭桌子,迭好幾層,最上面一張擺香爐,供巧果,巧果用模子扣出,有各種七巧形,油炸而成。
接北斗 傳說孔子是天上的魁星下凡,孔府里有七座樓擺成北斗星的形狀,稱為「明七星」,表示孔府和天上的北斗星相接。每年農歷八月初四日,衍聖公都要祭北斗星,名為「接北斗」,以示孔府與天上的聯系不斷,確保孔府「同天並老」。「接北斗」的儀式極神秘,只有衍聖公帶一個「接線人」參加。在內宅前堂樓的牆上,有個玻璃罩子,裡面放著一隻小表,小表裡放著一團線。八月初四晚「接北斗」時,衍聖公和「接線人」,悄悄取出這一團線,到佛堂樓,擺五碗供,燃一股香,將七盞油燈擺成北斗形,名為「七星燈」。擺完供,看著佛堂樓的人出去,衍聖公先叩頭,「接線人」再叩頭,然後把那一團線拿出來,那是好多根不同顏色的斷線,有黃、白、黑、綠、紅五色,表示黃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接線人」依次將幾段線接上線頭,就算孔府和天上的北斗接通了。 經濟概況曲阜市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增量拉動日益增強。2003年,全市限額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5.89億元,利稅3.52億元,利潤1.39億元。日產2500噸旋窯水泥熟料、新型剎車片、變頻調速器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物晶元、星村煤礦、5萬紗綻紡織擴能等一批項目進展順利。錦綉紡織、金皇活塞、天博汽配、華能電氣等一批企業發展迅速,成為推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迅速增長,規模企業顯著增加。
堅持量的擴大和質的提高並重,民營經濟規模、檔次有了新的提高。2003年實現營業收入68.07億元,入庫稅金2.31億元,民營經濟戶數達到14702戶,從業人員達到75276人。市造紙廠、聖旺集團、天幕集團、遠大工程等骨幹企業發展勢頭良好,魯抗澱粉糖、鑄造材料等一批企業發展壯大。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園區經濟亮點凸現。2003年共簽訂招商引資項目192個,其中投資過億元的項目10個,完成合同引資8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1.3億元,外向型經濟實現新突破,全市完成出口創匯2030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04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97萬美元,超額完成了濟寧市下達的任務目標。濟寧海關曲阜辦事處和監管場站投入運營,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按照拓展兩翼、整體推進的思路,規劃啟動曲阜工業園,加快建設經濟開發區,拉開了曲阜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框架。開發區一期規模全面實施,二期規劃已經啟動,全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5.3億元,利稅1.5億元,入庫稅金1億元。 行政區劃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西南距濟寧45公里。北依泰岱,南瞻鳧嶧,東連泗水,西抵兗州。
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1′-117°13′ 北緯35°29′-35°49′。
Qufu Shi
0537
370881
273100
市人民政府駐魯城街道
曲阜市轄1個經濟開發區,2個街道、5個鎮、4個鄉:曲阜經濟開發區(時庄鎮)、魯城街道、書院街道、吳村鎮、姚村鎮、陵城鎮、小雪鎮、南辛鎮、時庄鎮、王莊鄉、董庄鄉、息陬鄉、防山鄉。共41個居委會、355個村委會,483個自然村。 文化古跡曲阜市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12處,被稱為中國書法藝術寶庫的孔廟、"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另外,黃帝出生地壽丘、中國金字塔少昊陵、後聖顏廟、元聖周公廟以及尼山古代建築群、九龍山漢墓群等,也都聞名遐邇。新建的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孔子精華苑等新景點也成為世人所景仰、所嚮往的旅遊勝地。游覽曲阜,可以裝載進背包的古城特殊印記就是曲阜三寶了:碑帖、楷雕、尼山硯。
在曲阜每年舉行的主要旅遊活動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的舉行時間是每年的9月26日至10月10日。 城市建設【交通條件】曲阜地處交通要津,鐵路縱橫交錯,公路四通發達。京滬鐵路斜掠西北,兗石鐵路橫跨東南,兗南鐵路環繞腹地。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縱貫南北,327國道、日東高速公路直穿東西。市鄉村均有公路相連,全市公路總里程900公里。
【通訊手段】全市郵電局、支局14處,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到2.5萬門,開通了移動通訊通訊業務。進入了國內國際通訊網。全市13個鄉鎮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達到了村村通電話。郵電系統全面實現了電話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農村支局樓房化,業務處理微機化。
【市政建設】城市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城區面積20公里,城區人口15萬人。城市布局形成了以明故城為中心、東魯(魯國故城遺址)、西文(曲阜師范大學)、南新(新城區)北林(孔林)的十字花瓣型。城市主幹道由六橫五縱和外環路組成。供水能力為6.5萬立方米/日;建有供氣能力為8萬立方米/日的管道煤氣廠一座,城市氣化率達到80%;日處理污水4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加緊建設;城市熱電廠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電力供應】曲阜電力供應方面,開成了以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四個電壓等級構成的布局合理、運行經濟、安全可靠的電網結構。現有22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5座。
【發展目標】未來幾年,曲阜將立足於資源、區位優勢,以旅遊業為龍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技術進步為動力,以建設「東方聖城」特色的經濟強市的著力點,構築現代化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學研究中心、生態式旅遊城市的框架。
【文化產業】曲阜已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
【新項目有】曲阜新汽車站,09年年底投入使用,孔子商品交易城 名優特產曲阜盛產的曲阜香稻、果旦杏、礦泉水被譽為「曲阜三寶」。生產的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毛地毯、龍頭手仗和尼山石硯被譽為「魯中五絕」。
【孔 府 宴】是當年孔府接待貴賓、襲爵、祭日、生辰、婚喪時特備的高級宴席,是經過數百年不斷發展充實逐漸形成的一種獨具風味的家宴。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國各地的烹調技藝而逐漸形成的。數百年來孔府宴不斷翻新,留傳至今。
【孔府糕點】也象孔府宴一樣,是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一種獨具風味糕點。特別是明、清兩代,孔府糕點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點好得多。孔府的糕點講究現吃現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
【楷 雕】是曲阜獨有的一種工藝產品,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樹。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圓雕立像,相傳是子貢為孔子守墓時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傳統產品是手杖和如意。楷木木質堅實而柔韌,有直性無橫性,刻製成杖,不會暴折;折枝為杖,天然屈曲,狀似龍蛇,古雅可愛。楷木紋細,色呈金黃,刻制的如意,玲瓏剔透,如絲不斷,曾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獎。
【碑 貼】是從碑石上用紙和墨捶拓而成的。曲阜是我國碑貼的主要產地之一。因為這里碑貼資源豐富,存有西漢以來歷代碑刻5000餘塊,是我國石碑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曲阜拓碑的技法很多,但不外乎擦拓和撲拓兩種,而且是以撲拓為主,其拓本清細精美,深受人們喜愛。
【尼 山 硯】因其石料取於尼山而得名。清乾隆年間修訂的《曲阜縣志》載:「尼山之石,文理精膩,質堅色黃,可以為硯」,可見尼山石制硯已有悠久的歷史了。尼山硯的製作以簡朴大方見長。一方硯石,巧用自然,略加點綴,情趣盎然;而且發墨如銼,舔筆如油,拭不損毫。尼山硯的佼佼者為松花硯,石色褐黃,遍布青黑色松花紋,其硯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狀開墨堂墨池,硯額將松花紋剔成浮雕,雅緻可愛。
【曲阜香稻】色白而略露青頭,米質粘細油韌,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飯,十里飄香」之譽,又因它是進獻皇帝的貢品而名聞遐邇。 市容市貌城市建設基本形成了以明故城為中心,東工、西文、南新、北林的十字花瓣型城建格局。舊城保持傳統風貌和和諧的環境,新城向南新區、火車站方向發展。
市區大街小巷全部建成瀝青或水泥路面,各主要街道栽植了以國槐為主的行道樹,道旁增建了綠籬、綠地,護城河8個橋頭均進行了重點綠化美化。城區面積已達9.2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36.6%,主要街道保潔率100%,城區道路長度97.2公里,道路面積114萬平方米。
昔日古老的舊城已變成道路寬闊、樓房林立、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全的旅遊城市。
❷ 孝婦河的環境污染狀況及建議
山東孝婦河治污的現狀與思考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08:29 淄博新聞網
本報記者 王俊美 通訊員杜玉瑋 王新軍 看慣了孝婦河水的渾濁,2004年初冬,當環保世紀行記者來到孝婦河源頭靈泉的時候,看到泉水汩汩,清澈見底,不僅讓人感慨:如果孝婦河一直這么純凈,沒有被污染該多好呵。順水而下,不遠處有一位老人正在提水,他說,他世代居住在博山,是喝靈泉的水長大的,一直喝了60多年了,去年雨水多,泉水也因此更加豐沛。再沿河往下遊走,有三五個婦女正在河邊洗衣服。原先清清的泉水有白色泡沫,與從電廠出來的污水一起匯入孝婦河。沿孝婦河越走越讓人感到心情沉重。沿途不斷有廢水排入河流,經過博山、淄川、張店、周村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注入,到梅家閘斷面,孝婦河已變得十分渾濁,散發著異味。孝婦河發源於博山鳳凰山南麓,全長108公里,在淄博境內77公里,號稱淄博的母親河。然而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生產和生活污水大量注入,孝婦河遭受了嚴重的污染。近十多年來,我市已發動了數次大規模治理孝婦河的活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沒有徹底解決孝婦河污染問題,到目前,孝婦河已基本喪失了水體功能。造成孝婦河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孝婦河,據2002年的統計,孝婦河全年接納工業廢水1386萬噸,而生活廢水的排入量是2642萬噸,比工業廢水量多了近1倍。在孝婦河流域有66個主要的工業污染源,這些老的污染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而治污設施不斷老化,治污能力嚴重不足,致使偷排偷放現象存在。如某葯業公司的偷排廢水嚴重超標,致使污水處理廠培育的菌種大量死亡,影響了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一些煤礦含鐵廢水未得到有效處理,排入河道氧化後呈黃色,嚴重影響水體景觀。沿河的建陶企業產生的含酚廢水也直排河道。在新項目控制方面,近年來,有的地方又新上了部分能耗高、水耗大的企業,如一些小水洗企業有的無合法手續,有的無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嚴重。加上對水污染企業「三同時」驗收不及時,新的工業污染源外排廢水嚴重超標,加劇了孝婦河污染。為了挽救母親河,2004年市政府啟動了孝婦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計劃到2010年孝婦河變得水清無異味,達到國家要求的五類水體要求,使孝婦河成為我市的景觀河。治理的基本要求是雨污分流,生產和生活污水經處理後方可流入孝婦河。經過1年多的實施,孝婦河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進展。博山區城區段已實行雨污分流,修建污水管道8公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也即將竣工;淄川區污水處理廠已正式建成投運,正在加快污水管網的鋪設;周村區污水處理廠正在進行設備的進一步完善。同時,孝婦河流域的重點工業污染源有28家需進行「治理再提高」工程,有4家已完成了治理任務。孝婦河像我市大部分河流一樣,除大氣降水外無客水輸入,因此河流自凈能力差,各種污染的削減只能通過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各企業的治污來解決。所以,當前解決孝婦河污染的直接途徑是企業加強治污力度,確保達標排放,同時建設污水處理廠,廢水經處理後方可排入河道。要想從根本上達到恢復孝婦河流域生態的目的,還必須從源頭抓起,實施綜合治理。要繼續實施工業結構調整,堅決限制和淘汰排水量大、污染較重的造紙、釀造、印染等企業。要推行清潔生產,達到污染最小化,走循環經濟之路,實現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孝婦河何時望其清?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遙遠。這是百姓的期盼,也是實施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社會調查
———孝婦河污染管理情況
查王小學 四年級 劉程鈺
孝婦河流域內嚴禁新建工藝落後、污染嚴重的造紙 制漿、製革以及國家明令禁止的石棉製品、電有色金屬冶煉、 土硫磺、土煉焦、土煉油、土磷肥等項目;嚴格控制污染嚴重的 紡織印染、食品發酵、化工等工業項目建設;嚴禁污染轉嫁。
對污染嚴重的排污單位,由區(縣)以上人民政府 決定限期治理。經治理仍未達到規定要求的:必須轉產或搬遷,轉產或搬遷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規定。
對孝婦河流域內污染嚴重的行業和污染源實行重點「 治理 」。
(一)造紙行業使用鹼法和亞銨法的企業,必須實現白水的全
部回用,並積極開展黑液和中段水的治理。對廢紙再生的造紙企
業,其廢水應當全部循環利用。
(二)食品發酵、紡織印染、化工和其他行業的重點污染源廢
水經處理後,必須達到排污總量控制目標,降低污染負荷。
第十一條嚴禁向孝婦河流域內的水體、河床、河道傾倒或
排放工業廢渣、建築和生活垃圾、放射性固體廢棄物或含有放射
性物質的廢水。
嚴禁在孝婦河流域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有害物質
的車輛和容器。
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利用溝渠、滲井、滲坑、裂隙 和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孝婦河流域的排污單位發生事故或其他突發性事 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危害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減輕或 消除污染,並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同時向環境保 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接受調查處理。
看完這些資料,這使我想了很多。我每天都從孝婦河上路過,以前那清澈的河水不再清澈,而且有許多施工隊在施工。現在有許多樓房拔地而起,但利用的是什麼?是以前那清澈的小河。 同學們,請你想想,假如天空不再藍,水不再清,空氣不再新鮮,那整個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保護環境等於保護生命,讓我們擁有一寸凈土,讓我們擁有一片藍天,讓我們擁有一滴清水!
均轉自網路
❸ 桃子湖的歷史變遷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桃子湖周邊高等學校學生人數的激增,尤其是成人教育的發展,桃子湖附近發生了重大變化,餐飲館、網吧、歌廳、商店形成了一條商業街。可是這條商業街的膨脹與文明城市的創建,尤其是與嶽麓山風景區的體制極不協調。湖兩邊的天馬山和鳳凰山,由於長期以來管理體制不順暢、土地權屬不明晰、規劃體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景區內環境雜亂,臟、亂、差等問題突出。尤其是兩岸青山上,由於亂搭、亂建,造成了青山長了「牛皮癬」的現象。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整體形象和品位。
2008年7月,天馬山景區綜合整治率先啟動。2009年3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提出「要將天馬山景區打造成大學生的公園、大學生的家園」。整治工作在行動,桃子湖在一天天變美。
此次改造,不僅拆除了附近商業街等污染源,桃子湖也實現徹底清淤,湖面拓寬至120畝,比之前還增加了30多畝。湖底全部為用推土機壓實的硬質地面,注水前僅消毒就用了30噸生石灰。為還桃子湖「一泓之清」,工程實現了桃子湖雨水和污水的分流。今後,湖附近的生活污水通過排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而桃子湖則採用自來水和自
然雨水。
整治後,整個天馬山景區「顯山、露水、透綠」。桃子湖湖水清澈,更是引來野鴨戲水。7月20日,桃子湖景區正式對外開放,數千名高校師生和當地市民成為首批遊客。高校學子對 整治後的桃子湖又有了新的說法:「變成這樣漂亮的湖,我們不可能再逃了啊,只能越來越陶醉。」
❹ 延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和經濟發展的復雜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幹部群眾迎難而上、奮力拚搏,全力調結構、保增長、擴內需、惠民生、促發展,全市經濟總體上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實現生產總值660億元以上(現價),增長12%左右(可比價);財政總收入263.14億元,增長32.4%;地方財政收入90.47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557億元,增長37%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3元,增長24.4%,農民人均純收入4268元,增長20.2%。
(一)工業經濟穩步回升。針對工業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及時制定了十一條應對措施,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預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67.7億元,增長11%以上。地產原油886萬噸、加工964.7萬噸,分別增長0.24%和4.6%;長慶油田生產原油628萬噸,增長19.3%。煤炭產量2030萬噸,凈增613萬噸,是歷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生產卷煙34.3萬箱,增長5.1%。機械製造、制葯、電力等也實現較快增長。姚店工業園區完成二、三期規劃,10個縣工業園區被確定為省上重點支持的工業園區,黃陵煤電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子長煤化工園區全面開工建設,安塞、志丹等工業園區已有部分項目入園。
(二)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抓住中省實施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機遇,爭取中央新增投資10.3億元,安排項目480個,部分建成投用。市級10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0億元,增長33.4%。資金到位、在建項目、工程進度均創歷年最好水平,在建項目增長64%,新開工項目增長33.3%,竣工投產項目增長75%。延安卷煙廠技改、延安至吳起等4條二級公路、黃陵粉煤灰磚廠、黃陵礦業果蔬生態中心、陝汽專用汽車廠、2.4萬噸乳化炸葯廠、楊庄河煉化一期、吳起至延煉原油和延煉至西安成品油運輸管線等建成投用,姚店至延長等3條二級公路實現當年開工當年路基貫通,黃陵和子長煤焦化、延長集團裝備製造、國家油氣檢測中心、包西鐵路復線、青蘭高速延安段、延志吳高速、延安新機場、南溝門水庫、750千伏和一批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進展較快,安塞40萬噸天然氣液化、華能延安電廠、市中醫院遷建、市實驗小學、黃延高速第二通道、北高速連接線等項目開工建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拉動經濟增長9.3個百分點,不僅對保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旅遊和消費增勢強勁。以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加大紅色旅遊宣傳力度,市財政投資2000萬元在央視推出了宣傳廣告,安塞千人腰鼓成功參加了國慶表演,與17家媒體聯合舉辦了首屆《陝北風情》音樂會,與央視聯合舉辦了「童心如歌、花開延安」國慶獻禮節目,宣傳投入和舉辦活動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一號工程」全面完成,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建成開放,被評為全國百項經典工程之一。黃帝陵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圓滿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調查,新增文物點5600處。出台了《旅遊營銷獎勵辦法》,開通了至廣州航班,增加了至西安航班,與上海、南京等地簽訂了旅遊戰略合作協議。來延遊客達到1024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53.9億元,均創歷史新高。積極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等工程,聖安麗景家居建材城、紅化三期大型蔬菜超市建成投用;建成農家店1285個,覆蓋所有鄉鎮。住房、汽車、餐飲等持續成為消費熱點,全年新增汽車2.4萬輛,增長67%。拍賣、二手車、二手房等市場趨旺。預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7億元,增長19.6%。新增外貿企業8戶,外貿進出口總額2200萬美元。
(四)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全面豐收,糧食總產77萬噸,創近十年新高。蘋果面積達到280萬畝,總產近200萬噸;紅棗40萬畝,總產4.3萬噸;核桃25萬畝,總產5300噸。洛川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全市生豬飼養量143萬頭,凈增30萬頭,為近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肉、蛋、奶總產分別增長15%、7%和16%。新建高標准大棚6090座,累計達到8.9萬座。安塞與壽光合作的農業生態示範園和農產品物流園區開工建設。新增退耕還林7.2萬畝,完成造林87.6萬畝。新修基本農田3.5萬畝,修復舊壩200座,新建沼氣池1.8萬口。在全省率先解決了農村安全飲水問題,結束了近百萬群眾吃水難的歷史。建成新農村試點村101個。解決了1.5萬人的溫飽問題,7.1萬人脫貧。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啟動,被水利部確定為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
(五)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三山兩河」治理進展順利,搬遷寶塔山、鳳凰山居民500多戶,完成了「三山」綠化、河堤加固、棉土溝滑坡治理,建成了鳳凰山公園,市區水景工程開工建設。延大新校區、方塔新區、黃蒿窪新區、南寨砭小區、城東新區建設加快。建成西環線、西過境、長青路,裕豐橋、杜甫川橋,西溝、南門坡過街天橋,完成中心街、南關街人行道改造和火車站廣場二期工程,中心街舊城改造、西北川公園等項目加快進行。建成紅庄供水復線工程,城區燃氣普及率達到93%,集中供熱面積達到320萬平方米。市區所有公廁免費向公眾開放。啟動了城區周邊10萬畝綠色長廊建設,在城市主幹道移栽大樹1萬余株,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大力緩解城區交通擁堵,集中開展了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城市建設投入和市政項目為近年來最多的一年。完成了所有縣城和建制鎮規劃,各縣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加快,面貌發生很大變化。
(六)改革開放和金融融資工作取得新突破。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獲省上批准,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深入開展,黃龍、黃陵、甘泉、安塞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醫葯衛生體制、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在上海、南京、重慶、深圳等地開展大規模招商引資活動,簽訂項目148個,合同引資231.6億元,到位75.5億元,招商成果和項目落實都是近年最好的。與延長集團、長慶油田、陝煤、陝汽、陝西有色、上海綠地、上海復星、香港華潤、中廣核等大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一批項目落地建設。制定了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預計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00億元以上,增長17%。融資規模不斷擴大,搭建了三個層次融資平台,與10多家金融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立6家小額貸款公司、1家農村合作銀行、1家證券營業部,2家村鎮銀行已獲審批,城投公司債券發行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地方商業銀行籌建工作正式啟動。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02億元,增長23.2%,較年初增加74.8億元,增長1.9倍。融資總額突破300億元,新增76億元,到位22.4億元,均為歷年最多,有效破解了建設資金短缺和資本金注入難題。
(七)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支持的重點,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完成民生八大工程投資33億元,凈增5億元。一是關系群眾利益的一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購買公益性崗位2000個,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再就業安置5300多人,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率先實施了中小學蛋奶工程,並將范圍擴大到非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寄宿學生,19.1萬學生受益。推行了農村計生家庭獎勵、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育齡婦女健康檢查治療政策,並增加了育齡婦女健康檢查科目。實施了55個鄉鎮衛生院改造,建成1890個規范化村衛生室。市財政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甲型H1N1流感防治。8個縣區中心敬老院主體完工,甘泉縣建成投用。建成經濟適用房、廉租房36.4萬平方米、農村安居工程4600多間,解決了1.3萬城鎮居民和1700多戶農民住房困難。新修和改造農村公路2144公里,投放通村客運車輛120輛。解決了10個縣的1014戶遠離電源農戶照明問題。二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全市參保人數達到32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准由80元提高到100元,實現醫保全覆蓋。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完善了城鄉低保、貧困學生救助和醫療救助等制度,城市低保補助標准由每月180元提高到210元,農村低保由每年785元提高到1196元,21萬城鄉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三是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教育「兩免一補」實現全覆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啟動,吳起縣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經驗在全省推廣,「雙高普九」達標縣區佔到全省一半。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延園中學投入使用。子長縣平價醫院建設得到中省肯定,成為衛生部和省上試點縣。推出了《掛紅燈》、《蘭花花》、《九月棗兒紅》等一批優秀劇目,《山丹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舉辦「陝北民歌大舞台」90多場次,正在攝制電視劇《蘋果紅了》、《腰鼓魂》和專題片《延安史詩》。承辦了省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榮獲省十四屆運動會年度比賽金牌第一。四是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完成了市污水處理廠二期改造,第二垃圾場建設加快,各縣垃圾場、污水廠建設全面鋪開,安塞、志丹、吳起3縣建成投運。建成了吳起採油廠、長慶採油三廠等8個石油廢水聯合站和延煉動力鍋爐脫硫回收工程,關閉了子長熱電廠。
(八)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堅持依法行政、民主決策,在重點項目、環境保護、融資等15個方面專題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了工作。召開了第六次市政府與市政協領導聯席會議。高度重視人大、政協組織的各項視察活動,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明確主管領導和責任部門進行逐項研究落實。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4件,政協委員提案345件,辦復率均為100%。定期向老幹部、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通報工作,主動聽取意見,自覺接受監督。進一步轉變作風,嚴肅紀律,強化考核,組織了9次專項督查,對93個重點項目實行「三問」,成立了四個重點工作專項推進小組,一月一分析,一季度一研判,有力促進了工作落實。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監察、審計監督,行政效能不斷提高。 (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堅持開展市縣領導大接訪活動,有效解決了一批信訪突出問題,實現了「一控雙降」目標。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等專項整治斗爭,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居全省第三。認真開展「百日安全」創建活動,加強對道路交通、煤礦、石化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國土、人事、司法、科技、廣電、稅務、工商、人防、氣象、煙草、助殘、老齡、鹽務、方誌、檔案、食品葯品監管、質量技術監督、國家安全、國防動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總體看,去年我市除生產總值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外,其它各項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生產總值沒有達到預期,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地產原油微量增長,結算價格大幅下降,導致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減少108億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諸多困難和不利因素,我市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發展,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強化監督、有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狠抓落實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駐延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❺ 從棲霞到諸城
從棲霞往西走到西城上同三高速(黑龍江省同江市----海南省的三亞市),往連雲港方向跑,到了濟青南線(青島----紅其拉甫高速)往濟南方向跑。到昌城口下,往南(諸城方向)大約20公里,到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