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河道底泥如何回用

河道底泥如何回用

發布時間:2025-04-23 07:32:09

『壹』 河道清淤底泥處置規范

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河道主管機關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河道主管機關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由防汛指揮部責令設障者在規定的期限內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部組織強行清除,並由設障者負擔全部清障費用。

『貳』 河道淤泥 如何處理

1.水下清淤: 抓鬥式清淤、 泵吸式清淤、 普通絞吸式清淤

水下清淤一般指將清淤機具裝備在船上,由清淤船作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設備將淤泥開挖,並通過管道輸送系統輸送到岸上堆場中。水下清淤有以下幾種方法。

a.抓鬥式清淤:利用抓鬥式挖泥船開挖河底淤泥,通過抓鬥式挖泥船前臂抓鬥伸入河底,利用油壓驅動抓鬥插入底泥並閉斗抓取水下淤泥,之後提升迴旋並開啟抓鬥,將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駁泥船中,開挖、迴旋、卸泥循環作業。清出的淤泥通過駁泥船運輸至淤泥堆場,從駁泥船卸泥仍然需要使用岸邊抓鬥,將駁船上的淤泥移至岸上的淤泥堆場中。

抓鬥式清淤適用於開挖泥層厚度大、施工區域內障礙物多的中、小型河道,多用於擴大河道行洪斷面的清淤工程。抓鬥式挖泥船靈活機動,不受河道內垃圾、石塊等障礙物影響,適合開挖較硬土方或夾帶較多雜質垃圾的土方; 且施工工藝簡單, 設備容易組織, 工程投資較省,施工過程不受天氣影響。 但抓鬥式挖泥船對極軟弱的底泥敏感度差, 開挖中容易產生「掏挖河床下部較硬的地層土方, 從而泄露大量表層底泥, 尤其是浮泥」 的情況; 容易造成表層浮泥經攪動後又重新回到水體之中。 根據工程經驗[3-5] , 抓鬥式清淤的淤泥清除率只能達到 30% 左右, 加上抓鬥式清淤易產生浮泥遺漏、 強烈擾動底泥, 在以水質改善為目標的清淤工程中往往無法達到原有目的。

b.泵吸式清淤:也稱為射吸式清淤,它將水力沖挖的水槍和吸泥泵同時裝在1 個圓筒狀罩子里, 由水槍射水將底泥攪成泥漿, 通過另一側的泥漿泵將泥漿吸出, 再經管道送至岸上的堆場, 整套機具都裝備在船隻上, 一邊移動一遍清除。 而另一種泵吸法是利用壓縮空氣為動力進行吸排淤泥的方法, 將圓筒狀下端有開口泵筒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水底, 陷入底泥後, 在泵筒內施加負壓, 軟泥在水的靜壓和泵筒的真空負壓下被吸入泵筒。 然後通過壓縮空氣將筒內淤泥壓入排泥管, 淤泥經過排泥閥、 輸泥管而輸送至運泥船上或岸上的堆場中。

泵吸式清淤的裝備相對簡單,可以配備小中型的船隻和設備,適合進入小型河道施工。一般情況下容易將大量河水吸出,造成後續泥漿處理工作量的增加。同時,我國河道內垃圾成分復雜、大小不一,容易造成吸泥口堵塞的情況發生。

c.普通絞吸式清淤:普通絞吸式清淤主要由絞吸式挖泥船完成。絞吸式挖泥船由浮體、鉸絞刀、上吸管、下吸管泵、動力等組成。它利用裝在船前的橋梁前緣絞刀的旋轉運動,將河床底泥進行切割和攪動,並進行泥水混合,形成泥漿,通過船上離心泵產生的吸入真空,使泥漿沿著吸泥管進入泥泵吸入端,經全封閉管道輸送(排距超出挖泥船額定排距後, 中途串接接力泵船加壓輸送) 至堆場中。

普通絞吸式清淤適用於泥層厚度大的中、大型河道清淤。普通絞吸式清淤是一個挖、運、吹一體化施工的過程,採用全封閉管道輸泥,不會產生泥漿散落或泄漏; 在清淤過程中不會對河道通航產生影響, 施工不受天氣影響, 同時採用 GPS 和回聲探測儀進行施工控制, 可提高施工精度。 普通絞吸式清淤由於採用螺旋切片絞刀進行開放式開挖, 容易造成底泥中污染物的擴散, 同時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回淤現象。 底泥清除率一般在 70%左右。 另外, 吹淤泥漿濃度偏低, 導致泥漿體積增加, 會增大淤泥堆場佔地面積。

2. 環保清淤

環保清淤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以水質改善為目標的清淤工程,另一方面則是在清淤過程中能夠盡可能避免對水體環境產生影響。環保清淤的特點有:①清淤設備應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和挖掘精度, 防止漏挖和超挖, 不傷及原生土;②在清淤過程中,防止擾動和擴散, 不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 降低水體的混濁度, 控制施工機械的噪音,不幹擾居民正常生活;③淤泥棄場要遠離居民區, 防止途中運輸產生的二次污染。

環保絞吸式清淤是目前最常用的環保清淤方式,適用於工程量較大的大、中、小型河道、湖泊和水庫,多用於河道、湖泊和水庫的環保清淤工程。環保絞吸式清淤是利用環保絞吸式清淤船進行清淤。環保絞吸式清淤船配備專用的環保絞刀頭,清淤過程中,利用環保絞刀頭實施封閉式低擾動清淤,開挖後的淤泥通過挖泥船上的大功率泥泵吸入並進入輸泥管道,經全封閉管道輸送至指定卸泥區。

環保絞吸式清淤船配備專用的環保絞刀頭具有防止污染淤泥泄漏和擴散的功能,可以疏浚薄的污染底泥而且對底泥擾動小,避免了污染淤泥的擴散和逃淤現象,底泥清除率可達到95% 以上; 清淤濃度高, 清淤泥漿質量分數達 70% 以上, 一次可挖泥厚度為 20~110 cm。 同時環保絞吸式挖泥船具有高精度定位技術和現場監控系統, 通過模擬動畫,可直觀地觀察清淤設備的挖掘軌跡; 高程式控制制通過挖深指示儀和回聲測深儀, 精確定位絞刀深度, 挖掘精度高。

淤泥固化技術處理

清淤泥漿的初始含水率一般在80% 以上, 而淤泥的顆粒極細小, 黏粒含量都在 20%以上, 這使得泥漿在堆場中沉積速度非常緩慢, 固結時間很長。 吹淤後的淤泥堆場在落淤後的兩三年時間內只能在表面形成 20 cm 左右厚的天然硬殼層, 而下部仍然為流態的淤泥, 含水率仍在1. 5 倍液限以上, 進行普通的地基處理難度很大。 堆場表層處理技術則是利用淤泥堆場原位固化處理技術, 人為地在淤泥堆場表面快速形成一層人工硬殼層, 人工硬殼層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 滿足小型機械的施工要求, 可以進行排水板鋪設和堆載施工, 從而方便對堆場進一步的處理。 人工硬殼層的設計是表層處理技術的關鍵, 主要考慮後續施工的要求, 結合下部淤泥的性質, 通過試驗和模擬確定硬殼層的強度參數和設計厚度, 人工硬殼層技術又往往和淤泥固化技術相結合形成固化淤泥人工硬殼層, 也可以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 顆粒形成輕質人工硬殼層則效果更佳。

最新的清淤技術目前有以下幾種:

a. 高濃度原位環保清淤方法。由於目前常用的環保清淤方法清淤出的淤泥濃度在15%~20%左右, 水分子的體積要遠大於土顆粒的體積, 清淤泥漿的體積大約為顆粒的4~5倍。這些高含水泥漿往往需要較大的堆場進行放置, 很多清淤工程因為堆場場地的問題而受到嚴重製約。 高濃度原位環保清淤能夠降低清淤過程中泥漿的增容率, 在中間輸送過程中可以使泥漿含水率得到降低, 將淤泥直接變成可以用於填土的土材料使用。 因此, 為了節省佔地和降低整個清淤和淤泥處理的成本, 高濃度原位環保清淤技術已經成為未來

的發展趨勢。

b. 堆場淤泥快速排水技術。目前大多數內河清淤的淤泥都在堆場中堆放。淤泥堆場經過地基處理,解決其長期沼澤狀態的問題後可用於建設、景觀、農田利用的土地。而這一地基處理過程就是淤泥固結排水的過程。淤泥黏粒含量高,透水性差,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結時間長,自重固結後的強度低。淤泥的快速排水固結問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軟黏土地基使用的真空預壓法和堆載預壓法,對於淤泥往往難以發揮良好的效果。淤泥含水率極高,處於流動狀態,顆粒之間的有效應力非常低,在高壓抽真空的狀態下淤泥顆粒會和間隙水一起流動,從而使排水板出現淤堵而無法排水。如何解決排水系統的淤堵問題成為淤泥快速排水的關鍵。堆場淤泥快速排水技術是在淤泥內鋪設多層多排水平排水通道,其層間距、排間距都在60~80 cm左右, 以形成高密度泥下排水網路。將該網路與地面密封的水平排水管密封連接, 再與射流排水裝置連接後抽氣抽水, 可加快淤泥的排水速度。 目前這一技術開發和其中的關鍵問題尚處於探索的初期階段。

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

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包括把淤泥製成磚瓦的熱處理方法。熱處理方法是通過加熱、燒結將淤泥轉化為建築材料,按照原理的差異又可以分為燒結和熔融。燒結是通過加熱800~1 200℃,使淤泥脫水、有機成分分解、粒子之間黏結,如果淤泥的含水率適宜,則可以用來制磚或水泥。熔融則是通過加熱1 200~1 500℃使淤泥脫水、有機成分分解、無機礦物熔化,熔漿通過冷卻處理可以製作成陶粒。熱處理技術的特點是產品的附加值高,但熱處理技術能夠處理的淤泥量非常有限,比如普通制磚廠1年大概能消耗淤泥5萬m3, 不能滿足目前我國疏浚淤泥動輒上百萬立方米發生量的處理需求, 從淤泥的大規模產業化處理前景來講, 固化、 干化、 土壤化的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是具有生命力的, 若與堆場處理技術相結合則更能顯示出效益。


使用美邦環保的污泥脫水機,能有效的降低淤泥含水量,降低後期烘乾成本,淤泥進來,泥餅+清水出來,清水能養魚!國家高科技企業認證,產品技術信得過,市場認可,口碑良好,是你河道清淤的明智之選!

『叄』 河道淤泥怎麼處理

1、就地處理:不將底泥疏浚出來,直接在水下對底泥進行覆蓋處理或者排干,上覆水體後進行脫水、固化或物理淋洗處理。
2、資源化利用:淤泥屬於工程廢棄物,按照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把淤泥加熱、燒結將淤泥轉化為建築材料。
3、鈍化處理:根據淤泥中的重金屬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活性狀態,添加相應的化學材料使淤泥中不穩定態的重金屬轉化為穩定態的重金屬,減小重金屬的活性,降低污染。
4、堆場淤泥處置:從初始的吹填階段開始,使淤泥快速促沉、快速固結,並結合表層處理技術,將淤泥堆場周轉使用或達到淤泥堆場的快速復耕。
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屬於水利工程。通過機械設備,將沉積河底的淤泥吹攪成混濁的水狀,隨河水流走,從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淤積己日益影響到防洪、排澇、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項功能的正常發揮,為恢復河道正常功能,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發展,進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過治理變深、變寬,河水變清,群眾的生產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達到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

『肆』 河中的淤泥如何利用

1 浙江省河道淤積概況 由於水土流失、堤防缺少護岸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目前全省約 6 萬km 河道淤積總量已達20 億m 3 ,每年平均淤積量1 億m 3 。淤積導 致河道行洪排澇不暢,調蓄容量減少,供水、抗旱能力下降,航運萎 縮,水質污染,水環境狀況日趨惡化。杭嘉湖平原河道平均淤積0.7m, 總淤積量3.94 億m 3 ,佔全省總淤積量20%。在「99.6.30」洪水中, 各水位站最高洪水位均超歷史水位,河道淤積抬高了洪水位,降低了 排泄能力,加重了災情。河道水環境的落後面貌已不能適應全省社會 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以疏浚和堤防硬化綠化為重 點,全面開展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已刻不容緩,成為全省人民的共 識。 「十五」期間全省計劃疏浚河道 1.1 萬 km,疏浚工程量近 5 億 m 3 ,估算投資需76.3 億元,平均每年疏浚2200km,疏浚量約1 億m 3 , 投資15.26 億元。全省目前河道疏浚能力還達不到要求,河道疏浚未 能取得較快發展的原因主要是資金投入不足和淤泥處理困難。河道疏 浚為社會公益性較強的水利項目,各級政府在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的同 時,還要研究推廣各類先進疏浚機械和淤泥處理技術,以降低工程投 資,提高工效,加快河道疏浚步伐。 2 疏浚淤泥若干處理技術的應用 紹興、桐鄉等地在河道疏浚過程中積極探索總結新經驗,研究應 用新技術、新方法,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全省具有借鑒推廣價值。 2.1 直接利用淤泥制磚 磚瓦行業作為一種「夕陽產業」,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土地整 理范圍進一步擴大,可利用的地表粘土資源越來越少,其生存危機將越 來越明顯。直接利用淤泥制磚是一種變廢為寶的處理方法,不但減少了 因堆放而侵佔耕地,同時緩解了磚瓦廠土源緊張和對農田的取土破壞, 社會效益顯著。 紹興市直接利用淤泥制磚經過多次試制,已取得比較成熟的技 術,採用的工藝:挖河泥→堆放→進料→原料土加工→制磚坯→涼曬 磚坯→燒磚坯→製成成品磚→入庫→銷售。 相應設備:挖泥船→運輸鐵駁→提土上岸吊機→三道對輥機→二 道攪拌機→切坯機→運輸設備→磚窯。 摻配原料比例:上岸2 個月後的河泥90%,乾粉2%,煤渣8%。 成品磚兩大面光滑,只有少量雜質凸出,斷磚率控制在1%左右; 尺寸偏差完全控制在國家標准允許范圍內。 桐鄉市通過反復試驗,也總結出河道淤泥制磚生產工藝,其工藝 流程為: 利用挖泥船在水利部門指定的河道里疏浚淤泥 ↓ 將清淤土方裝入帶有4 只漏底型裝泥箱的運輸船中 ↓ 由運輸船將淤泥運到堆泥場碼頭,用吊車將淤泥吊至堆泥地 ↓ 利用鏟車將淤泥平鋪到曬場上進行干曬脫水 ↓ 利用推土機配鏟運斗將曬干後的淤泥運到制磚車間,並入干粘土 ↓ 經過二次攪拌,三道軋骨輪後製成磚坯 干曬脫水,一般正常氣溫下干曬3~4d,夏季高溫干曬1~2d。 粘土中摻入淤泥 60%,製成的紅磚外觀標准和各項技術指標均 達到標准要求。經綜合測算,淤泥從河道挖出通過翻曬到進入泥塘的 成本約 6.5 元/m 3 ,略高於直接從實地取土成本。若按桐鄉市河道淤 積量的50%計算,則有1800 萬m 3的淤泥和130 萬m 3 的動態淤積量可 供製磚;按淤泥摻入量 50%計算,可供全市 50 家磚瓦企業開采 13 年。 推廣應用淤泥制磚技術,需要政府積極引導。有關部門要先制定 河道疏浚規劃和粘土開采利用規劃,通過對磚瓦廠地表粘土資源開采 實行配額供給,按年度下達河道淤泥用土計劃指標,達到減少地表粘 土資源開采總量和疏浚河道的目的。把利用清淤土方制磚作為「三廢」 利用之一,由稅務部門嚴格執行「三廢」稅收優惠政策,及時辦理稅 收減免。對在疏浚規劃范圍內取淤泥制磚的,財政可考慮給予適當補 助。 2.2 淤泥臵換田土,田土用於制磚 路橋、溫嶺等地利用市場機制「換土製磚,以土養河」的辦法, 取得很大成功(表1)。所謂「以土養河」是指對河道兩岸堤防外側1~ 3m 范圍內的「留青地」泥土進行招標拍賣給周邊磚瓦廠,規定取土 限於 1m 深,取土後由中標者負責用兩棲式挖泥船將所在地段河道的 淤泥放回填充。 臵換條件是河道兩岸的田泥物理、化學指標能適應制磚,並且附 近有磚瓦廠,田泥能出售;河道兩側沒有道路、房屋、竹木;河道寬 度和深度能適應兩棲式挖泥船作業,棄土能一次送到岸上。 採用以泥換土製磚,由於換土後會給農民耕作帶來一些不便,需 要政府出台相應的土地補償政策與之配套,事先要測算每段河道淤積 方量、清淤方量,才能確定田土開挖方量,田土開挖後組織驗收,以 免少挖或超挖,造成棄土面高低不平,影響恢復生產。 表1 路橋、定海兩地以泥換土製磚情況表 疏浚單價 田土賣價 技術措施 疏浚效益 路橋區 金清鎮 5~6 元/m 3 7~8 元/m 3 挖泥船疏浚,挖河深 2m,挖田土深1m 節省了清淤費用,緩解了磚瓦 廠用土,增加了河道蓄水量, 提高防洪排澇供水能力,減少 了農民投工數量,晚稻等作物 不經施肥獲得增產,促進了農 民增收 定海區 馬嶴鎮 4.5 元/m 3 6.25 元/m 3 機械疏浚,挖河深 1.5m,挖田土深1.2m 2.3 利用淤泥肥田沃土,改良土壤 在雜質較少、富營養化的河段,可用泥漿泵從排乾的河道或泥駁 將河泥稀釋過濾後,輸送到稻田裡,進行土壤改良。泥漿在稻田翻耕 推平後均勻輸入,厚度在 10~12cm,不高於田埂高度,也可以在農 田翻耕後再輸送淤泥,在輸送淤泥過程中,在泥管出口處,應有專人 移管,以保持田面盡可能平整,一般按每隔20~80m 移管一次,在泥 漿出口處應設臵濾網,以便過濾泥漿中的少量雜物。泥漿上田沉實後, 把水排干,再過10 余天插入秧苗。溫嶺市選擇了6000m 2 試驗稻田、 870m 2 對照田進行試驗。在試驗田中不施綠肥,僅施25kg 碳氨;在對 照田上,每 m 2 施 2kg 綠肥、0.05kg 磷肥。插種後,秧苗的生長發育 期沒有明顯差異,在施泥漿的田塊上,秧苗表現出分櫱較快,有效穗 數增加,植株抗倒能力增強,結實率提高等性狀,且早稻產量達 6585kg/hm 2 ,比對照田增產390kg/hm 2 。 採取淤泥肥田的方法,關鍵要把握以下幾點:泥漿厚度不宜過厚, 以 10~12cm 為宜;綠肥田當季不要再施氮素化肥,冬閑田化肥用量 也要適當控制;要待泥漿充分沉實後再插秧苗;秧苗密度要合理,可 適當放寬;要注意擱田和病蟲害防治。 對於含有雜質和有毒物質的淤泥,不能直接送到田裡,必須經過 分離處理後,才能用於改良土壤。日本有一種脫水分離技術值得學習 借鑒,它將淤泥用機械烘乾或摻入脫水劑等方法脫水擰干後進行分 離,分成有毒淤泥和無毒淤泥,對有毒污泥採取填埋方式,對無毒淤 泥送到田裡,增加土壤肥力。 2.4 其他淤泥處理措施 對於沒有條件直接用於制磚的淤泥可以在城鎮建設中用作低窪 地填高或抬高河道兩岸農田高程;在沿江地帶堤防建設、平原河網地 區圩區整治中可利用河道淤泥加高加固堤防;在易洪易澇地區可考慮 設臵堆放場,作防洪搶險備料。 3 結 語 目前,省內對淤泥的處理大部分都採取比較簡單的處理方式,如用於 加固堤防、填高低地,但把淤泥作為一種資源加以回收利用的技術, 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把淤泥工業化後,用作燃料、肥料、建材等先進 技術,在河道疏浚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推介機構名稱 河 海 大 學 技術來源(生產廠商) 日立建機株式會社 國 家 日本 產品型號 SR-G2000 自走式土壤改良機 參考價格 5000 萬日元 主要應用領域 水利、環境、交通 技 術 ( 產 品 ) 簡 介 河湖淤泥固化技術就是通過向淤泥中添加固化材料,通過改性使淤 泥變成可以適應多種用途使用的土材料,不但解決土地快速周轉使用的 目的,又可產生新的土資源,是一項變廢為寶、促進土地高度利用的新 技術。 SR-G2000 自走式土壤改良機是淤泥固化處理中的關鍵設備。該設備 可以將大量淤泥在短時間內與固化材料均勻混合,滿足大量處理的工程 要求。同時,該設備具有移動方便、施工效率高、施工能力強的特點。 主 要 性 能 指 標 全長:12500mm;寬度:2990mm;高度:4355mm;總重:18600kg:接地壓: 58.0kPa;行走速度:5.3,2.5km/h,兩擋切換;爬坡能力:24 度;標准處 理能力:40~135m 3 /h;最大粒徑150mm;動力:99kw/1950min -1 ;最大扭矩 466N·M;混合槽:1040mm×1715mm;固化材料供應能力:13m 3 /h。 國 內 外 已 應 用 情 況 日本於2005 年開發成功後,在河流疏浚築堤工程;開挖軟粘土再利 用工程等方面已有較多的應用實例。設備的機動性、施工效率和廣泛的 適用范圍得到了工程的驗證。 國內尚無類似產品應用。 城市河道淤泥清理與處理技術系統 一、簡介 國內城市河道淤泥的疏浚方法挖掘式與水利式均有採用,但運輸或處置 均是濕態操作(疏浚泥漿), 故對於污染嚴重的淤泥在中間自然干化與最終消納過程中無法控制二次 污染的釋放,且消納佔地面積廣,可能引致大范圍的污染擴散,消納場地的 落實也十分困難;將泥漿直接排入大水體更造成嚴重環境問題的隱患。本系 統由於實現了泥漿的現場脫水並建立了環境安全的處置利用工藝,完全克服 了國內現有技術的缺陷,是首創性的突破。研究成果為系統的技術方案和關 鍵的生產性設備。主要應用於城市河道受污染淤泥的清理與處置。系統解決 的關鍵問題是: 1)有針對性地去出河道淤泥中污染物富集的部分; 2)滿足城市建成區與小型河道狹小的施工場地對淤泥清除施工集成化的 要求; 3)提高疏浚淤泥漿的外運經濟性; 4)控制淤泥疏浚後運輸與消納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二次污染。 通過對清理對象城市河道受污染淤泥特性分析,及清理過程外部制約因 素(施工場地,運輸條件,含污染淤泥的處置環境保護要求)的特性研究。 技術系統所包含的關鍵技術單元及原理為: 1)水力法去除有浮動性的污染富集淤泥; 2)離心沉降使疏浚泥漿造成減量化與固化的效果; 3)固化淤泥(脫水泥餅)按其污染物含量或污染物可浸出性指標及相 關環境保護標准選擇適宜的利用或處置方法。綠化(農用),填埋和制建材; 4)技術系統的中心單元是脫水固化,作用為:a.運輸和場地減量化;b. 淤泥能直接進行處置與利用避免了自然干化會產生且難以控制的二次污染 釋放。 二、主要技術指標 1)疏浚:流量(泥漿含固率)大於等於15%:處理量大於等於200m3/h. 2)脫水:處理量:大於等於15m 3 /h(含固率15%泥漿計);泥餅含水率 〈30%;直減強度〉8kPa;上清液,含固率〈3%;固體回收率〉90%;單項成 本:8.6 元/m 3 泥漿。 3)輸送:泥餅可用一般載重車輛與駁船運輸,無滴液的可能。 4)處置與利用:環保特性,綠化和農用時符合GB4284-84 污泥農用污染 物控制標准;填埋的滲濾水 符合GB8978-88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制燒結建材,成品浸出水質低於 GB5749-85 飲用水衛生標准。 5)總體經濟性(按處置與利用不同分):作城市綠化土時,43.4 元/m 3 水下泥;衛生填埋時,140.4/m 3 水下泥;制建材時,115.4 元/m 3 水下泥。 以上均達到了預期的技術要求。 三、推廣應用前景 本技術的工程實施首先可帶來顯著的社會與環境效益,城市河道整治對 於改善沿線的社區生活及投資環境並由此提高整體的文明成度關系重大,而 整治的體系中必然包含淤泥的清理。本技術使清理過程的不 可行因素減少,對環境消除的不利影響,可以有利地促進河道整治的開 展,減少潛在的環境危害,對於社 會是有貢獻的。技術的經濟效益應有直接與間接兩個方面:間接的表現 在污染量減少損失的避免,城市面 貌的改善,全社會財富的增加方面;直接的主要是淤泥漿運輸費用的節 約。脫水後泥餅的體積為泥漿的16% 脫水單價費用8.6 元/m 3 泥漿,泥漿運輸單價(雙程計)2*0.9 元/m 3 ·Km, 因此當運距大於6km 時,脫水即可取得凈效益,而按市內河道淤泥外運處置 地平均距離40km 計,每m 3 泥漿處理凈效益為67 元。 上海市現有河道數千條,總長度數萬公里,以其中10000km 為重點整治 對象,年新增淤泥7000 多萬m 3 , 以其中1/5 以本系統清理計,本技術推廣 的經濟效益達3 億余元人民幣。推廣價值十分顯著。 因此本技術可重點在上海與國內城市受污染河道淤泥清理工程中推廣, 對於其他水體的底泥疏浚公程 也是適用技術。由於技術本身的效益指標較「硬」,推廣的前景是樂觀 的。 可以採用的促進推廣措施是依託技術建立專業工程隊伍,參與市場競爭, 同時主管部門應採取有利之行動,對於不正當競爭手段(如:向大水體傾倒 淤泥,將重污染淤泥運至農村堆放)予以打擊,則技術的推廣獲得經濟與社 會效益的豐收。

閱讀全文

與河道底泥如何回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皮革污水處理技術規范 瀏覽:778
污水變清有什麼用 瀏覽:280
道爾頓濾芯更換後要放水多少分鍾 瀏覽:600
江鈴凱運廂式貨車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492
污水處理池用什麼流量計算 瀏覽:804
沼氣池污水量怎麼計算 瀏覽:952
廢水中總磷大概為多少 瀏覽:837
凈水機反滲透膜那個牌子的好 瀏覽:458
化學清洗EDI酸鹼配比 瀏覽:546
神剛210提升器6 瀏覽:50
家用純水機工作不停怎麼回事 瀏覽:717
水垢剋星濾芯叫什麼名字 瀏覽:592
污水管排水流量怎麼算 瀏覽:451
污水加多少雙氧水投量 瀏覽:13
海信廚衛冷熱飲水機怎麼安裝 瀏覽:310
水質不好怎麼安裝凈水器 瀏覽:359
直飲水機綠苔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瀏覽:937
蘇州燃氣熱水器除垢 瀏覽:167
原油tbp蒸餾怎麼看 瀏覽:51
保安過濾器在反滲透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