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案
首先,現有的滲濾液處理方法多種多樣,各具特色,因此,運用時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結構、氣象條件以及垃圾成分等因素的差別都會導致滲濾液質和量的差異。如針對北方降雨量少而蒸發量大的特點,滲濾液回灌法就比較經濟有效;而南方溫暖濕潤的氣候就有利於應用土壤-植物法處理滲濾液的開發和應用。
其次,垃圾填埋的穩定化研究也是必要的。促進填埋垃圾的穩定化,不僅可以縮短填埋垃圾的穩定化時間,提高產氣速率,而且可以縮短垃圾滲濾液產生的周期,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改善滲濾液的處理難度。
最後,滲濾液的主要兩大特點和難點就是其氨氮濃度高以及可生化性差。對於其產生機理,目前只是基於一定的定性認識,還缺乏對於其動力學特徵等深層次機理的研究。而這些問題的研究,將有助於對滲濾液處理方法的研究和開發,找出更為經濟有效的處理滲濾液的新方法。
2. 裝修刷牆的步驟是什麼
裝修流程圖:
f.安裝木作
油工進行完之後,施工到了尾聲。之前定製的一些成品類的東西就可以進場安裝,比如衣櫃、門、櫥櫃。
●購買主材時要注意:
在和廠家溝通時得有預估。廠家為了爭取客戶,在報價時會報范圍內比較低的價格。你需要知道廠家會在哪些項目上加價,如果之後的費用你能接受,就不會耽誤雙方的時間。
比如馬桶,廠家前期可能說免費送,但是現場收取上門費、安裝費,包括推銷配件(角閥,軟管)等等。
3. 求脂質體制備工藝的流程圖
1被動載葯法
脂質體常用制備方法主要有薄膜分散法、反相蒸發法、注入法、超聲波分散等。在制備含葯脂質體時,首先將葯物溶於水相或有機相中,然後按適宜的方法制備含葯脂質體,該法適於脂溶性強的葯物,所得脂質體具有較高包封率。
1.1薄膜分散法
此法最初由Bangham等報道,是最原始但又是迄今為止最基本和應用最廣泛的脂質體的制備方法。將磷脂和膽固醇等類脂及脂溶性葯物溶於有機溶劑,然後將此溶液置於一大的圓底燒瓶中,再旋轉減壓蒸干,磷脂在燒瓶內壁上會形成一層很薄的膜,然後加入一定量的緩沖溶液,充分振盪燒瓶使脂質膜水化脫落,即可得到脂質體。這種方法對水溶性葯物可獲得較高的包封率,但是脂質體粒徑在0.2~5μm之間,可通過超聲波儀處理或者通過擠壓使脂質體通過固定粒徑的聚碳酸酯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脂質體的粒徑。
1.2超聲分散法
將磷脂、膽固醇和待包封葯物一起溶解於有機溶劑中,混合均勻後旋轉蒸發去除有機溶劑,將剩下的溶液再經超聲波處理,分離即得脂質體。超聲波法可分為兩種「水浴超聲波法和探針超聲波法」,本法是制備小脂質體的常用方法,但是超聲波易引起葯物的降解問題。
1.3冷凍乾燥法
脂質體混懸液在貯存期間易發生聚集、融合及葯物滲漏,且磷脂易氧化、水解,難以滿足葯物制劑穩定性的要求。1978年Vanleberghe等首次報道採用冷凍乾燥法提高脂質體的貯存穩定性。目前,該法已成為較有前途的改善脂質體制劑長期穩定性的方法之一。
脂質體冷凍乾燥包括預凍、初步乾燥及二次乾燥3個過程。凍干脂質體可直接作為固體劑型,如噴霧劑使用,也可用水或其它溶劑化重建成脂質體混懸液使用,但預凍、乾燥和復水等過程均不利於脂質體結構和功能的穩定。如在凍干前加入適宜的凍干保護劑,採用適當的工藝,則可大大減輕甚至消除凍干過程對脂質體的破壞,復水後脂質體的形態、粒徑及包封率等均無顯著變化。單糖、二糖、寡聚糖、多糖、多元醇及其他水溶性高分子物質都可以用做脂質體凍干保護劑,其中二糖是研究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常用的有海藻糖、麥芽糖、蔗糖及乳糖。本法適於熱敏型葯物前體脂質體的制備,但成本較高。陳建明等[1]以大豆磷脂為膜材,以甘露醇為凍干保護劑,採用凍干法制備了維生素A前體脂質體,復水化後平均粒徑為0.6151μm,包封率98.5%。林中方等[2]採用凍干法制備了鬼臼毒素體脂質體,復水化後平均粒徑為1.451μm,包封率72.3%,但是這種方法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脂質體復水化後粒徑分布不夠均勻。
1.4凍融法
此法首先制備包封有葯物的脂質體,然後冷凍。在快速冷凍過程中,由於冰晶的形成,使形成的脂質體膜破裂,冰晶的片層與破碎的膜同時存在,此狀態不穩定,在緩慢融化過程中,暴露出的脂膜互相融合重新形成脂質體。何文等[3]分別用反相蒸發法、乳化法和凍融法制備了甲氧沙林脂質體。通過研究發現,凍融法制備的脂質體的包封率最高,但是粒徑最大。反復凍融可以提高脂質體的包封率,王健松[4]制備了阿奇黴素脂質體,實驗發現,經3次重復凍融後,阿奇黴素脂質體的包封率從61.4%增加到78%,但是當凍融次數增加到4次,包封率變化很小。該制備方法適於較大量的生產,尤其對不穩定的葯物最適合。
1.5復乳法
此法第1步將磷脂溶於有機溶劑,加入待包封葯物的溶液,乳化得到W/O初乳,第2步將初乳加入到10倍體積的水中混合,乳化得到W/O/W乳液,然後在一定溫度下去除有機溶劑即可得到脂質體。Kim[5]用乳化法製得脂質體的包封率比較高,但是粒徑較大。Tomoko等[6]通過研究發現,第2步乳化過程和有機溶劑的去除過程的溫度對脂質體的粒徑有比較大的影響,較低的溫度有利於減小脂質體的粒徑,通過控制溫度可以製得粒徑為400nm,包封率達到90%的脂質體。
1.6注入法
將類脂質和脂溶性葯物溶於有機溶劑中(油相),然後把油相均速注射到水相(含水溶性葯物)中,攪拌揮盡有機溶劑,再乳勻或超聲得到脂質體。根據溶劑的不同可分為乙醇注入法和乙醚注入法。
乙醇注入法避免了使用有機溶劑,丁麗燕[5]用乙醇法制備了司帕沙星脂質體,通過研究發現慢速注入可製得具有較高包封率的脂質體,其包封率為47%。
乙醚注入法制備的脂質體大多為單室脂質體,粒徑絕大多數在2μm以下,操作過程中溫度比較低(40℃),因此,該方法適用於在乙醚中有較好溶解度和對熱不穩定葯物,同時通過調節乙醚中不同磷脂的濃度,可以得到不同粒徑且粒徑分布均勻的脂質體混懸液[8]。
1.7反相蒸發法
最初由Szoka提出,一般的製法是將磷脂等膜材溶於有機溶劑中,短時超聲振盪,直至形成穩定的W/O乳液,然後減壓蒸發除掉有機溶劑,達到膠態後,滴加緩沖液,旋轉蒸發使器壁上的凝膠脫落,然後在減壓下繼續蒸發,製得水性混懸液,除去未包入的葯物,即得大單層脂質體脂質體。此法可包裹較大的水容積,一般適用於包封水溶性葯物、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質等。
1.8超臨界法
傳統的脂質體制備方法,必須要使用氯仿,乙醚、甲醇等有機溶劑,這對環境和人體都是有害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是一種無毒、惰性且對環境無害的反應介質。嚴賓等[9]用超臨界法制備了頭孢唑林鈉脂質體,將一定量的卵磷脂溶解於乙醇中配得卵磷酯乙醇溶液,與頭孢唑啉鈉溶液一起放入加入高壓釜中,將高壓釜放入恆溫水浴中,通入CO2。在其超臨界態下孵化30min,制備脂質體。採用超臨界CO2法制備的包封率高、粒徑小,穩定性增強。
2主動載葯
對於兩親性葯物,如某些弱酸弱鹼,其油水分配系數介質pH和離子強度的影響較大,用被動載葯法製得的脂質體包封率低。
主動載葯是利用兩親性的葯物,能以電中性的形式跨越脂質雙層,但其電離形式卻不能跨越的原理來實現的。通過形成脂質體膜內、外水相的pH梯度差異,使脂質體外水相的葯物自發地向脂質體內部聚集。
此法通常用脂質體包封酸性緩沖鹽,然後用鹼把外水相調成中性,建立脂質體內外的pH梯度。葯物在外水相的pH環境下以親脂性的中性形式存在,能夠透過脂質體雙層膜。而在脂質體內水相中葯物被質子化轉為離子形式,不能再通過脂質體雙層回到外水相,因而被包封在脂質體中。主動載葯法廣義上就是指pH梯度法。人們把其細分為:(1)pH梯度法;(2)硫酸銨梯度法;(3)醋酸鈣梯度法。其中硫酸銨梯度法和醋酸鈣梯度法只是pH梯度法的兩種特殊形式。
2.1pH梯度法
pH梯度法通過調節脂質體內外水相的pH值,形成一定的pH梯度差,弱酸或弱鹼葯物則順著pH梯度,以分子形式跨越磷脂膜而使以離子形式被包封在內水相中。
趙妍等[10]用以pH梯度法制備硫酸長春新鹼脂質體,其包封率大於85%,而被動載葯法制備的硫酸長春新鹼脂質體的包封率最高為14.4%。Jia等[11]用pH梯度法內水相pH0.5%外水相pH4.0制備了卡苯達唑脂質體,包封率高於95%。杜松等[12]用pH梯度法制備鹽酸去氫駱駝蓬鹼脂質體,包封率大於80%,研究表明,雖然製得的脂質體沒有加強葯物的抗癌活性,但是大大降低了其毒副作用。
跨膜pH梯度是影響包封率的最主要因素,通常pH梯度越大,載入脂質體內的葯物越多,包封率也越高。制備伊立替康脂質體時[13],當pH梯度≥3.7時包封率達97%以上,當pH梯度<2時,包封率不到5%;Mamyer等[14]在研究中發現通過跨膜pH梯度法制備多柔比星脂質體,pH梯度達到3.5時包封率達98%,降低內水相緩沖液的pH可增大pH梯度,但會加劇磷脂的水解,降低脂質體的穩定性。
此外,葯物自身性質如油水分配系數、膜滲透性等亦可影響包封率。Quan等[15]用pH梯度法制備多巴胺脂質體,由於多巴胺親水性較強,無法直接克服能量壁壘穿過脂質雙分子層進入內水相,但與拉沙洛西(lasalocid)結合形成復合物可暴露出親脂性表面,即可穿過脂質膜進入脂質體,包封率提高到85%。氧化苦參鹼水溶性較大,脂溶性較弱,因此採用pH梯度法制備脂質體包封率只有50%[16]。
希望您能夠採納!!
4. 為什麼現今的污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於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准。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並將其迴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同時污泥在厭氧條件下產生的磷釋放,通過化學除磷消除。這是一種高效市政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滿足了我國現階段,為解決水體富營養化,需要在常規二級污水處理基礎上進一步除磷的要求。
循環間歇曝氣污水處理工藝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各地相差較大,經濟發展滯後的城市還不能拿出很多資金用於污水治理,因此,怎樣利用有限的資金,降低環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臨的問題。在污水處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還採用一級或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技術,出水達不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對除去有機污染物的要求。循環間歇曝氣工藝充分發揮高負荷氧化溝處理效率高的優點,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出水好的特點,保證了系統出水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准在除去有機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污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污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點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污水處理方法。整個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轉軸是唯一的轉動部分,一旦機器出了故障,一般機械人員都可以進行維修。系統生物量會根據有機負荷的變化而自動補償。附在轉盤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當污水中的有機物增加時,微生物隨之增加,相反,當污水中的有機物減少時,微生物隨之減少。所以這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負荷的突然變化和停電的影響。運行費用低,只有其他曝氣污水處理系統耗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佔地面積僅相當常規活性污泥法一半。由於生物系統中生長的微生物種類多,能夠高效處理各種難降解工業污水。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工藝CCAS上獨特的優勢: (1)曝氣時,CCAS污水處理的污水和污泥處於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澱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於完全理想沉澱狀態,使出水懸浮物極低,低的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處理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曝氣生物濾池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採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於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佔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最主要因素。縱觀國內污水處理流程工藝,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葯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於完全依賴於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達到要求。
A/O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於我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於10000噸/日。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於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持續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採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藝
MBFB工藝用於污水深度處理,能在原有污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
,經過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離系統,進一步降低COD、NH-N、濁度等指標,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為RO脫鹽處理的預處理工藝,替代原有砂濾、保安過濾、超濾等冗長過濾流程,同時有機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壽命,降低回用水處理成本,無機陶瓷膜分離系統,是世界第一套污水處理專用的無機膜分離系統,和其它的有機膜、無機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沖、全自動操作等優勢。
編輯本段國外污水處理技術
歐洲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可持續生物除磷脫氮工藝 以控制富營養化為目的的氮、磷脫除已成為各國主要的奮斗目標。無疑,應付日趨嚴格的排放標准,傳統工藝會因上述弊端而雪上加霜。在此情形下,發展可持續污水處理工藝變得勢在必行。所謂可持續污水處理工藝就是朝著最小的COD氧化、最低的CO2釋放、最少的剩餘污泥產量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方向努力。這就需要以較綜合的方式來解決污水處理問題,即污水處理不應僅僅是滿足單一的水質改善,同時也需要一並考慮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問題,且所採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量消耗(避免出現污染轉移現象)、少資源損耗為前提。 發展新穎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依賴於在微生物學及生物化學方面的新發現或新認識。荷蘭研究人員Mulder在10年前發現了厭氧氨(氮)氧化現象。與此同時,南非、荷蘭、日本等國科學家對生物攝/放磷代謝機理重新認識後確定了反硝化除磷新途徑。這兩種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發展可持續污水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推動作用。本文以厭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技術為藍本,詳細介紹它們的技術原理、工藝流程以及在歐洲的應用情況;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一個以轉換有機能源(甲烷)、回收磷化合物(鳥糞石)和回用處理水(非飲用目的)為目標的可持續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脫氮技術推薦工藝。 在污水生物除磷實踐中,南非開普頓大學(UCT)研究人員最早發現專性好氧細菌不是唯一對磷的生物攝/放起作用的菌種,兼性反硝化細菌也有著很強的生物攝/放磷現象。反硝化細菌的生物攝/放磷作用被荷蘭代爾夫特工業大學(TUDelft)和日本東京大學(UT)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確認,並冠名為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dephosphatation)。在磷的生物攝/放過程中,反硝化除磷細菌以硝酸氮取代氧作為電子接受體,也就是說反硝化除磷細菌能將反硝化脫氮和生物除磷這兩個原本認為彼此獨立的作用合二為一。顯然,在結合的除磷脫氮過程中,COD和氧的消耗量均能得到相應節省。比較傳統的專性好氧磷細菌去除工藝,反硝化除磷細菌能分別節省約50%和30%的COD與氧的消耗量,相應減少剩餘污泥量50%。在反硝化除磷過程中由於COD需要量的大為減少,過剩的COD因此能被分離,並使之甲烷化,從而避免COD單一的氧化穩定(至CO2)。歸因於曝氣能量的減少,以及過剩COD甲烷化後能量的產生,這種綜合的能量節約最終會導致釋放到大氣的CO2量明顯減少。因此,具有反硝化除磷細菌富集的處理系統可以被視為可持續處理工藝。 傳統上,兩個已得到充分確認的生物途徑,硝化(NH+4→NO3-)與反硝化(NO3→N2)被應用於污水處理的生物脫氮。這種傳統生物脫氮途徑從可持續角度看並不是最佳的,因為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首先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曝氣);其次,還需要有足夠碳源(COD)來還原硝酸氮到氮氣。對這一傳統脫氮途徑的改進可藉助於新近由荷蘭TUDelft研發的一種中溫亞硝化技術——SHARON來實現。在亞硝化/反硝化脫氮途徑中,亞硝酸氮為僅有的中間過渡形態;這一途徑無論對氧化(NH+4→NO2-)還是還原(NO2-→N2)均能起到最小量化的作用,意味著O2和COD消耗量的雙重節約。顯然,亞硝化/反硝化脫氮途徑可以成為一種可持續的脫氮技術。 此外,荷蘭TUDelft研究人員幾乎在同一時期還試驗確認了一種新的氨氮轉換途徑,這使得氨氮以亞硝酸氮作為電子接受體而被直接氧化至氮氣成為可能。這種厭氧條件下的氨氮氧化與亞硝化過程(如SHARON工藝)相結合在工程上能夠實現氨氮的最短途徑轉換,這就意味著生物脫氮過程中能源與資源消耗量的最小化完全可能。污水處理過程中氮的所有可能轉換途徑列於圖1.與傳統脫氮工藝相比較,很明顯,由厭氧氨氧化與亞硝化工藝相結合的氮的完全自養轉換方式是一種最可持續的污水脫氮途徑。
編輯本段中國污水處理近況及未來
概況
我國污水處理產業發展進步較晚,建國以來到改革開放前,我國污水處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業和國防尖端使用為主。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拉動了污水處理的需求。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污水處理需求的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 1990年以來,全球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污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污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污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污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污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占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 從九十年代後期起,我國太鋼、寶鋼以及寶新、張浦等國有和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和技術改造,先後建成了一系列污水處理生產線,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污水處理生產初具規模。污水處理品種結構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污水處理產品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國內污水處理冷軋板增長迅速,2003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170萬噸,首次超過進口量,自給率達到66%;2004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200萬噸,自給率達到70%以上。從2004年底到2005年底,國內冷軋污水處理產能將增加約150萬噸,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2007年,我國將成為污水處理的凈出口國。 從總體上看,我國污水處理正在經歷由規模小、水平低、品種單一、嚴重不能滿足需求到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品種質量顯著提高和初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深刻轉變,污水處理需求將逐步實現自給。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難題
(難題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在我國,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體污染相當嚴重,而且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到2000年底,全國設市的663個城市中有310個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427座,年污水處理量113.6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34.23%。 (難題二)加快發展,急需資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污水處理是從一定量的資金投入開始的。污水處理資金的規模決定著污水處理的規模。污水處理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決定著污水處理發展的速度和污水處理技術進步的速度。現實的污水處理中,技術先進、處理費用低的決策方案通常是預付資金量較大的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越快,污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才能越快,污水處理也才能越快。 (難題三)處理資金,來源困難 1、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採取的是免費使用政策,不僅擴大再生產由財政投資,簡單再生產也需要財政撥款才能完成,財政撥款因此成了污水處理設施維護建設投資的唯一來源。只是在不同時期,來源的名稱不同,但都是以財政為中心的資金循環。經濟體制改革,否定了我國傳統大一統"財政模式,否定了國家作為生產經營者的身份,也否定了生產資料所有者身份和政權行使者合一,要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與此相適應,在國家為主體的統一財政的前提下,我國財政分成公共財政與國有資產管理兩部分。公共財政是以政權行使者身份出現的國家,主要以稅收形式籌集資金,解決市場配置資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滿足公共需要。城市污水處理是公益事業,污水處理資金財政撥款應是公共財政支出。因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在深化中,公共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中央公共財政收入占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目前還不夠合理,城市污水處理資金很難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哪樣絕大多數來自財政撥款或貸款。 2、污水處理借入資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需求巨大,銀行貸款是污水處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銀行貸款分商業銀行貸款與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為居民與企業存款,大多為短期資金,雖然也可作部分中長期貸款,但比重不宜過大;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要求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統一,而污水處理資金的運用和迴流很難與商業銀行資金運用「三性」相吻合。因此,商業銀行很難對污水處理項目進行貸款。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難題的破解
(破解方法一)加大財政撥款力度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還必須由政府給予必要的補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污水處理普遍存在著價格需求彈性較小和政府"壟斷"經營,其收費制定必須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依靠競爭價格來完全地解決設施建設和企業發展問題。2、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性,許多設施的使用難以計算,使其服務收費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實行等價交換,而只能成為公共消費的一部分。3、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外部經濟性,衡量其投資效益時,首先是社會效益。 國家財政對城市污水處理的撥款,在我國主要有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中央財政撥給的專款和地方財政撥款。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分國家預算內和地方自籌兩種。國家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由中央政府確定數額,由財政部交國家計委統一安排。地方自籌基本建設投資,是在國家規定的額度內由地方自籌資金安排的投資。中央和地方財政撥款,一種是根據需要,財政每年撥給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污水處理的專項資金;另一種是按項目定額補助,項目建成,補助停止。 (破解方法二)增加企業自籌強度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污水處理只有在其建設經營活動中把它的價值轉化到周而復始的資金迴流中,才能實現污水處理的再生產。按價值規律的要求,污水處理的投入與產出理順到市場經濟的新秩序中,是加快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客觀要求。污水處理收費,不應是一項臨時性的籌資措施,而是實現污水處理資金補償的市場化方式,同時也是調節污水處理設施合理利用的一種經濟手段。 污水處理的自籌資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按照價值規律制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從營業收入中提取生產發展基金、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和大修理基金。污水處理單位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完成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還要向國家繳納稅費。為此,污水處理的合理收費,必須建立在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潤率的基礎之上。 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成本,一般應包括生產費用、經營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大修理基金、貸款利息等。其中固定資產折舊要有恰當的折舊率,要改變現在折舊年限過長、折舊率較低的做法,以免企業的明盈實虧。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利潤率,是指利潤率的核定既要考慮企業的合理福利和必要的積累,又要考慮污水處理收費需求彈性小、社會服務性強的特點,防止利用其壟斷性追求過高利潤。為防止壟斷強加給用戶的負擔,政府可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對經營者加以限制,使其可能獲得的利潤不超過全社會的平均利潤。 (破解方法三)試行優先股票發行 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表明,發行優先股票吸收國內外私人資本進行城市污水處理,既能滿足污水處理的巨大資金需求,又不喪失政府對污水處理項目的控制權。優先股票是相對普通股票而言的。投資購買普通股票的好處還有投資收益比其他類似證券的投資收益高,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流通性強,交易公平進行等。 優先股票是比普通股票具有一定優先權的股票,主要是優先分得股利和公司剩餘財產的權利。優先股的最大優點是較普通股收益穩定,風險小。但當股份公司經營成績卓著,經營利潤激增時,優先股享受到的收益卻不會增加,而普通股的收益卻可隨著公司經營效益的提高而增加。從這一點考慮,優先股較普通股又缺乏發展性和進取性。 按我國現行做法,股票是根據投資者身份的不同,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和外資股,沒有優先股與普通股的劃分。我國《公司法》中沒有優先股的概念,也沒有做出相應的規定。這是因為我國的股份制企業都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改造而來,因而帶有種種歷史的痕跡,成為歷史遺留問題正待在改革中進一步探索解決。從城市污水處理的實際出發,我們可以進行污水處理股票發行的探索。這就要對現有的污水處理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向國內外私人資本發行部分優先股票,或將部分國有股以優先股的形式轉讓給私人資本,籌措的資金由污水處理企業用於污水處理。這種方式由於是以現有企業的發展業績為基礎,且改造後的企業業績繼續增長,所以集資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希望能夠幫助你哦!污水凈化團隊竭誠為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