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鑽井設備有哪些
鑽井設備由提升系統、旋轉系統、循環系統、傳動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鑽機底座及輔助設備等八大系統組成。鑽井設備按功用分旋轉、提升、循環、動力與傳動、控制等系統:
1、旋轉系統主要設備是裝在鑽台井口上的轉盤,轉動時,通過方鑽桿帶動鑽柱和鑽頭旋轉鑽進。當採用井下動力鑽具帶動鑽頭旋轉時,轉盤用來承受反扭矩。
2、提升系統由絞車、井架、天車、游動滑車、大鉤、鋼絲繩等組成的一套起重設備。絞車主要用於起下鑽具、下套管和鑽進時控制鑽壓。井架用於安放天車和懸掛游動滑車、大鉤等提升設備與工具,以及起下、存放管柱。天車與游動滑車是一套復滑輪裝置,用以減少絞車鋼絲繩上的張力,大、中型鑽機復滑輪的鋼絲繩數一般為8~12股。
3、泥漿循環系統由泥漿泵、高壓泥漿管線、水龍帶、水龍頭、鑽柱以及泥漿固控設備等組成。
4、固控設備用以清除井中返出的泥漿中的無用固相顆粒。常用的設備有振動篩、除砂器、除泥器、除氣器和離心分離機等。70年代末期,開始使用自動配製泥漿系統,與井控裝置聯用,可對井筒隨時進行可靠控制,自動保持泥漿比重恆定。在出現井噴預兆時,能自動調節泥漿比重及其他性能。
5、動力與傳動系統 包括動力機及傳動機組。動力機主要用柴油機、電動機或燃氣輪機。傳動機組有鏈條、皮帶、齒輪等機械傳動、液壓傳動和電傳動幾種,把動力傳遞給絞車、轉盤、泥漿泵等工作機。
6、控制系統 使各機組按照鑽井工藝需要,協調地進行工作。包括對動力機、絞車、轉盤、泥漿泵等的啟動、停車、調速、並車、換向等進行控制,方式有機械、氣壓、液壓、電控制等,並向電子計算機控制方向發展。
7、井控設備是用於油氣鑽井中保證安全鑽進的重要設備,包括防噴器、阻流管匯、壓井管匯、泥漿-氣體分離器等。防噴器用以防止井內泥漿和油、氣、水的噴出,防噴器有閘板防噴器、旋轉防噴器和萬能防噴器等類型,安裝在鑽台下的井口處,分別用於封閉鑽柱與套管之間的環隙或全部井口。此外,還有鑽柱內防噴器,用於封閉鑽柱內部空間。近代鑽井設備都配備數套不同類型的防噴器,組成井口防噴器組,用以控制不同的鑽井情況。
㈡ 鑽孔灌注樁施工的鑽孔機械設備有哪些
目前常見的鑽孔機械有全葉螺旋鑽孔機、回轉鑽孔機、潛水鑽機、鑽擴機、全套管鑽機。
(1)全葉螺旋鑽孔機。全葉螺旋鑽孔機由主機、滑輪組、螺旋鑽桿、鑽頭、滑動支架、出土裝置等組成,適用於地下水位以上的黏土、粉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人工填土土層的成孔,成孔的孔徑為300~800mm、鑽孔深度為8~12m。配有多種鑽頭,以適應不同的土層。
(2)回轉鑽孔機。回轉鑽孔機由機械動力傳動,配以籠頭式鑽頭,可以多擋調速或液壓無級調速,以泵吸式或氣舉的反循環或正循環泥漿護壁方式鑽進,設有移動裝置,設備性能可靠、雜訊振動小、鑽進效率高、鑽孔質量好。該機的最大鑽孔直徑可達2.5m,鑽進深度可達50~100m,適用於碎石類土、砂土、黏性土、粉土、強風化岩、軟質與硬質岩石等多種地質條件。
(3)潛水鑽機。潛水鑽機適用於黏性土、黏土、淤泥、淤泥質土、砂土、強風化岩、軟質岩層,不宜用於碎石土層中。這種鑽機以潛水電動機作動力,工作時動力裝置潛在孔底,耗用動力小,鑽孔效率高,電動機防水性能好,運轉時溫升較低,過載力強,鑽架對場地承載力要求低,可採用正循環、反循環兩種方式排渣。其缺點是:鑽孔時採用泥漿護壁,易造成現場泥濘;採用反循環鑽孔時,如土體中有較大石塊,則容易卡管;容易產生樁側周圍土層和樁尖土層鬆散,使樁徑擴大、灌注混凝土超量。
(4)鑽擴機。鑽擴機是鑽孔擴底灌注樁成孔機械。常用鑽擴機是雙管螺旋鑽孔機,它的主要部分是由兩根並列的開口套管組成的鑽桿和鑽頭,鑽頭上裝有鑽孔刀和擴孔刀,用液壓操縱,可使鑽頭並攏或張開。開始鑽孔時,鑽桿和鑽頭順時針方向旋轉鑽進土中,切下的土由套管中的螺旋葉片送至地面。當鑽孔達到設計深度時,操縱液壓閥使鑽頭徐徐撐開,邊旋轉邊擴孔,切下的土也由套管內葉片輸送到地面,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為止。
(5)全套管鑽機。全套管鑽機是由法國貝諾特公司首先開發研製而成的,故又稱為「貝諾特鑽機」,它在成孔和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完全依靠套管護壁。鑽孔直徑最大可達2.5m,鑽孔深度可達40m,拔管能力最大達到5000KN。全套管鑽機施工具有以下優點:除岩層以外,任何土層均適用;挖掘時可確切地分清持力層土質,因此可隨時確定混凝土樁的深度;在軟土中,由於有套管護壁,不會引起塌方;可鑽斜孔,用於斜樁。其不足之處是:機身龐大沉重,套管上拔時所需反力大,由於套管的擺動使周圍地基擾動而鬆散。
㈢ 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設施有哪些,地下排水的特點是什麼
一、路基常用的地下排水設施
1、暗溝
暗溝是設置在地面以下引導水流的溝渠,其本身不起滲水、匯水的作用,因此暗溝的主要作用是把路基范同內的泉水或滲溝所攔截的水流,排到路基范圍之外暗溝一般根據地下排水需求合理設置,其斷面一般採用矩形,多採用砌石蓋板結構,板頂填土不小於50cm。
暗溝底部應保持一定縱坡以利排水,防止淤塞。
2、滲溝
滲溝主要用來降低地下水位,匯集和攔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並將其排出路基范圍之外?它是公路路基最常見的一種地下排水溝渠,尤其適用於地下水埋藏不深、滲透量不大和土層不夠穩定的地段。
根據地下水位分布情況,滲溝可設置在邊溝、路肩、路基中線以下或路基上側山坡適當位置,但滲溝溝底必須設在不透水層。
滲溝由碎(礫)石或管(洞)排水層,反濾層和封閉層所組成。根據排水層的形式,滲溝可分為三種:填石滲溝、管式滲溝和洞式滲溝。滲溝走向應盡可能與地下水流相互垂直。滲溝出口必須排水通暢。
3、滲井
滲井屬於立式地下排水構造,當地下存在多層含水層,其中影響路基的上部含水層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滲溝難以布置時,可採用立式豎向排水,設置滲井,穿過不透水層,將路基范圍內的上層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層中去,以降低上層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除。
滲井直徑一般多為0.5~0.6m,距離路基坡腳不小於10m。
二、地下排水設計的特點
(1)在地下水危及路基穩定(包括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或者嚴重影響路基強度的情況下,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攔截、旁引、排除含水層的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或疏干坡體內地下水等措施。
(2)進行地下水排水設計前,應進行野外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調查、勘探和測試,摸清地下水的類型和補給來源、地下水的活動規律以及有關水文地質參數。
(3)在排除地下水的同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滲而造成對地下水的補給,也不允許將地表水排放人地下排水設施內。
(4)地下排水溝管應盡可能採用較大的縱坡,在出水口端應加大縱坡坡度.其最小縱坡坡度一般不宜小於0.50% ;條件困難時,主溝的最小縱坡不得小於0.25% ,支溝的最小坡度不得小於0.20% 。
(5)地下排水溝管的出水口間距不宜大於300m,並應妥善處理出水口的排水通道,防止出現漫流或沖刷山坡坡面。可以允許將地下水排放到路界地表排水系統中,但出水口處的地下水必須處於無壓狀態。
(6)地下排水溝管的上游端頭應設置45°傾角與地面清掃、疏通井管;在中間段的管道交匯處、轉向處、管徑或坡度變換處,應設置豎直的檢查井管,其最大間距不得超過150 m。
(3)大型地下橫向鑽水加氣設備擴展閱讀:
地面排水結構物:
地面排水設施是用來匯集路基范圍之內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並把它排泄出路基范圍以外,防止其漫流、滯積或下滲的排水構造物的總稱。
1、邊溝
邊溝一般沒置在路塹、矮路基、零填零挖路基以及陡坡路基邊緣外側或坡腳外側,主要用來匯積和排泄路基及其邊坡表面的自然降水。
2、截水溝
在路塹或挖方路基坡頂以外的自然坡面上,為了攔截自然坡面的徑流,使其不致沿著邊坡流入路塹或挖方路基內,必須設置與絕大多數地表水流方向垂直的水溝,稱為截水溝,截水溝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挖方邊坡和填方坡腳不受流水沖刷。
3、排水溝
排水溝的主要作用是引水,是將路基范圍內各種水源的水流(如邊溝、截水溝及取土坑和路基附近積水等),引至橋涵或路基范圍以外的指定地點。
4、跌水和急流槽
在陡坡或深溝地段設置的溝底為階梯,水流呈瀑布狀自由跌落式通過的溝槽稱為跌水:其作用是在較短的距離內,降低水流流速,消減水流能量 在陡坡或深溝地段設置的坡底較陡、水流不離開槽底的溝槽稱為急流槽,其作用是將上下游水位差較大的水流引至橋涵進口或路基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