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龍江墾區標准化奶牛場建設與管理規范(試行)
黑龍江墾區標准化奶牛場建設與管理規范
(試行)
本規范以黑龍江墾區規模奶牛場為對象,提出標准化奶牛場建設及飼養管理技術規范,以指導墾區規模奶牛場標准化創建工作,全面提高墾區奶牛養殖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
一、必備條件
1.生產經營活動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場址不得位於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禁養區。
2.在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兩年內無重大疫病和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按照農業部《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要求,建立養殖檔案。
3.生鮮乳生產、收購、貯存、運輸和銷售符合《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奶牛場衛生規范》(GB16568-2006)。
4.設有生鮮乳收購站的,有《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生鮮乳運輸車有《生鮮乳准運證明》。
5.應用TMR飼喂技術及DHI測定技術。
6.飼養規模及生產水平:奶牛存欄50頭以上,泌乳牛年均單產6000千克以上。
二、奶牛場建設
(一)選址與布局
1.場址選擇
(1)奶牛場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向陽避風、無工業和其它畜牧場污染和沒有發生過任何傳染病的地方。奶牛場距村鎮工廠500m以上,場址遠離主要交通道路200m以上。遠離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
(2)奶牛場水源要充足,應設專門排水系統,以便及時排除雨、雪水和奶牛場污水,避免將污水沖入管理區和生產區內。水質要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的規定。
(3)奶牛場電力供應方便,交通便利得,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場。
2.場區規劃
(1)奶牛場分設生活管理區、輔助生產區、生產區、病畜管理區和糞污處理區。生活管理區設在奶牛場上風和地勢較高地段,並依次為生產區、輔助生產區、病畜管理區和糞污處理區。場區與外環境隔離,在飼養區人員、車輛入口處設消毒池和防疫設施。
(2)奶牛場凈道與污道完全分開,凈道位於上風向處,污道位於下風向處。
(3)糞污處理區設在生產區下風向,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m衛生間距。
(4)奶牛場排污遵循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原則。
(5)生活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獸醫防疫及育種有關的建築物,與生產區嚴格分開並距離50m以上。
(6)生產區設在下風向位置,大門口設門衛傳達室、人員消毒室和更衣室以及車輛消毒池。
(7)病牛區便於隔離,單獨通道,便於消毒,便於污物處理。
(8)輔助生產區包括草料庫、青貯窖、飼料加工車間並有防鼠、防火設施。
(二)設施與設備
1.牛舍
牆壁與屋頂堅固結實、抗震、防水防火,保溫隔熱,抵抗雨雪、強風且便於牛舍通風。
奶牛場犢牛舍、育成牛舍、泌乳牛舍、干奶牛舍、隔離舍完全分開並分群飼養。
牛隻站立位置冬季溫度保持在-5℃以上,夏季高溫季節保持在30℃以下,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面積之比應不大於1﹕12,牛舍建築面積6m2/頭以上。運動場面積每頭不低於25m2。有遮陽棚。
2.擠奶廳
擠奶廳布局方便操作和衛生管理,有與奶牛存欄量相配套的擠奶機械。
在擠奶台旁設有機房、牛奶製冷間、熱水供應系統、更衣室、衛生間及辦公室。
擠奶位數量充足,每次擠奶不超過3h,有待擠區,寬度大於擠奶廳。
儲奶室有儲奶罐和冷卻設備,擠奶2h內冷卻到4°C以下。
輸奶管存放良好無存水、收奶區排水良好,地面硬化處理。
(三)環保要求
1.糞污處理
設置專門貯糞場所,貯糞場要有防滲漏和防溢流措施並有防雨棚。
奶牛場廢棄物處理整體狀態良好,糞污處理設施齊全,運轉正常,能滿足糞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要求,達到規定排放標准。
奶牛場廢棄物處理遵循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原則。
2.病死牛無害化處理
病死牛處理要有相應記錄。
病死牛採取深埋或焚燒的方式無害化處理,應符合GB16548的規定。
三、生產管理
(一)技術指標
泌乳牛年均單產大於6000kg。乳蛋白率大於2.95%,乳脂率大於3.2%。
體細胞數小於75萬/ml。
菌落總數小於50萬/ml。
(二)管理制度
1、建立崗位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及崗位的工作職責,以及產品質量的負責機構和人員。
2、建立設備、設施的維護程序。
3、建立各生產崗位的技術操作規程
4、建立飼料、獸葯、疫苗的采購、使用和管理制度。
5、建立衛生防疫制度。
6、建立對病死牛的治療、隔離、處理制度。
7、建立糞便、污水和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制度。
8、建立職工培訓制度,從業人員有身體健康證明。
(三)管理檔案
1、養殖檔案
根據農業部制定的《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建立養殖檔案,內容包括:
(1)畜禽養殖場平面圖。
(2)畜禽養殖場免疫程序。
(3)系譜記錄。
(4)生產性能測定記錄。
(5)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葯使用記錄。
(6)消毒記錄。
(7)免疫記錄。
(8)診療記錄。
(9)防疫監測記錄。
(10)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記錄。
2、生產報表
(1)牛群結構計劃表。
(2)牛群周轉計劃表。
(3)產奶計劃表。
(4)飼料計劃表。
(5)繁殖計劃表。
(6)勞力計劃表。
(7)財務預算表。
(8)奶牛場的年度工作計劃表。
(四)擠奶管理
完全使用機器擠奶,輸奶管道化並有擠奶衛生操作制度。
擠奶廳干凈整潔無積糞,擠奶區、貯奶室牆面與地面做防水防滑處理。
擠奶前後兩次葯浴,一頭牛用一塊毛巾(或一張紙巾)擦乾乳房與乳頭。
將前三把奶擠到帶有網狀柵欄的容器中,觀察牛奶的顏色和形狀,將生產非正常生鮮乳(包括初乳、含抗生素乳等)奶牛安排最後擠奶,設單獨儲奶容器。
輸奶管、計量罐、奶杯和其他管狀物清潔並正常維護,有擠奶器內襯等橡膠件的更新記錄,大奶罐保持經常性關閉;按檢修規程檢修擠奶機,有檢修記錄。
(五)飼養要點
1.不同泌乳階段奶牛飼養技術
泌乳各階段的日糧要求:
(1)圍產後期(分娩後至第15d)
① 分娩後喂給30℃~40℃麩皮鹽水(麩皮約1000g、鹽約100g、水約10kg)。
② 分娩1d~3d日精飼料量可達到4kg左右,青飼、全株玉米青貯10kg~15kg、乾草2kg~3kg,可適當喂給塊根或糟渣。
③ 分娩4d後根據牛食慾狀況逐步增加精飼料、多汁料、青貯和乾草的給量。精飼料每日增加0.5kg~1kg左右,至產後7d達到泌乳牛日糧給料標准。
(2)泌乳盛期(分娩後第16d至100d)
按體重550kg~650kg、乳脂率3.5%的奶牛日糧營養需要計算。
① 精飼料給量標准:日產奶20kg給7.0~8.5kg;日產奶30kg給8.5kg~10.0kg;日產奶40kg給10.0kg~12.0kg。
② 粗飼料給量標准:青飼、青貯頭日量20kg~25kg;乾草4.0kg~6.0kg以上;糟渣類飼料10kg以下;多汁類飼料3kg~5kg。日產奶40kg以上應注意補給高能飼料、維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③ 精粗飼料比60:40~65:35的持續時間不得超過30d。
(3)泌乳中期(分娩後第101d至210d)
按體重600kg~700kg、乳脂率3.5%的奶牛日糧營養需要計算。在此期間,牛隻應恢復到正常體況,每頭日應有0.25kg~0.50kg的增重。
① 精飼料給量標准:日產奶15kg給6.0kg~7.0kg:日產奶20kg給6.5kg~7.5kg:日產奶30kg給7.0kg~8.0kg以下。
② 粗飼料給量標准:青飼、青貯頭日量15kg~20kg;乾草5kg以上;糟渣類飼料10kg~12kg;多汁類飼料5kg。
(4)泌乳後期(分娩後第211d至停奶)
① 精飼料給量標准:6kg~7kg。
② 粗飼料給量標准:青飼、青貯頭日量不低於20kg;乾草4kg~5kg;糟渣類、多汁類飼料不超過20kg。
(5)干乳期
干乳期為60d,前45d為干乳前期,後15d為干乳後期(也稱圍產前期)
① 精飼料給量標准:每頭日3kg~4kg,高產牛加喂到6kg。
② 粗飼料給量標准:青飼、青貯頭日量10kg~15kg左右;優質乾草3kg~5kg;糟渣類、多汁類飼料不超過5kg。
③ 干乳後期需增加日糧濃度,降低鈣的給量,以適應產後需要。
2.後備牛飼養技術
(1)犢牛(0月齡~6月齡)
哺乳期50d~60d,全期哺乳量300kg~400kg。
① 奶與精飼料給量標准:哺乳期第1d~第7d喂初乳,7d以後喂常乳及開始訓練吃精、粗飼料,粗飼料選用優質乾草。30日齡後,精料逐步加到1kg左右,6月齡以前增至2.0kg~2.5kg。
② 粗飼料給量標准:5月齡至6月齡,青飼、青貯平均頭日量3kg~4kg,優質乾草1kg~2kg。
(2)育成牛(7月齡~17月齡)與青年牛(18月齡~初產)
① 精飼料給量標准:頭日量分別為2.0kg~2.5kg和3.0kg~3.5kg。
② 粗飼料給量標准:青飼、青貯頭日量分別為10kg~15kg和15kg~20kg;乾草分別為2.0kg~2.5kg和2.5kg~3.0kg。
註:後備牛飼養期間,青年牛應防止過肥,犢牛要注意日糧的鈣磷比例不要超過2:1。
3.TMR日糧飼喂技術
(1)TMR飼料的加工工藝
原料添加的基本原則為:先干後濕、先長後短、先粗後精、先輕後重;原料填加量為:不超過箱體容積的80%;攪拌時間為:最後一種原料添加後繼續攪拌5-8min。水份控制為:45%-55%。
(2)TMR飼料的質量評價
① 感官評價:精粗飼料混合均勻,鬆散不分離,色澤均勻,新鮮不發熱,無異味、不結塊。
② 濱州篩分析:不同生產群日糧有所差異,一般干奶牛群、育成牛群上層所佔比例較泌乳牛群大,以下為泌乳牛群TMR分析數據。
飼料種類 一層% 二層% 三層% 四層%
泌乳牛TMR 15-18 20-25 40-45 15-20
干奶牛TMR 40-45 18-20 25-28 4-9
後備牛TMR 50-55 15-20 20-25 4-7
4.奶牛育種技術
奶牛場統一印製奶牛檔案。使用美加系的進口優秀種公牛凍精,近交系數低於4%。牛場和小區全部參加DHI測定。
5.奶牛專家系統推廣應用技術
推廣應用奶牛專家管理系統,做到統一規范,統一管理。
6.奶牛繁殖技術
(1)發情徵候與最佳配種時間的關系
發情徵候與最佳配種時間的關系
類別 躁動期 靜立強拉絲期 回復期
爬跨 爬跨它牛 靜立接受爬跨、爬跨它牛 拒絕她牛爬跨及爬跨它牛
行為 敏感、鳴叫、躁動多站立與走動,回首眸視、自慰性尾隨 尾隨舔她牛、食慾少、不安、產乳量下降 恢復正常
陰戶 略微腫脹 腫脹、陰道壁腫脹有光澤 腫脹消失
粘液 少而稀薄、弱拉絲性 量多而透明含泡沫、強拉絲性,二指作拉絲可達6~8次,粘絲可呈Y狀 粘稠成膠狀
卵泡 突出卵巢表面無波動0.5~0.75cm 突出卵巢表面有波動感1~1.5cm 泡壁薄而軟、似一觸即破或剛破不久
持續時間 8±2h 18h 12±2h
配種 最佳配種時間16~24h
(2)妊娠診斷
直腸診斷母牛妊娠時的幾個主要技術指標
妊娠時間
直檢部位 未妊娠且不發情時 20d 40d 60d 90d 180d 210d 240d
卵巢 一側上有黃體直徑2.5~3cm無彈性 孕角側有黃體直徑2.5~3cm有彈性 同左 同左孕角卵巢移至恥骨前緣 同左孕角卵巢移至恥骨下方腹腔內 垂入腹腔摸不到 同左 同左
子宮 兩角柔軟觸診引起收縮而有彈性呈綿羊角狀 壁厚而有彈性觸診收縮較有彈性,較彎曲尖部呈圓桶狀 兩角不對稱、孕角稍粗、有波動感、軟、空角角有彈性 孕角已擴大延伸、空角彎曲、孕角大空角二倍、薄軟有波動感 孕角及子宮體形狀如袋、較空角突出、感覺到小子葉如蠶豆大、孕角達恥骨前沿 子宮下沉在腹腔內、只能摸到部分子宮壁薄、軟啪啪似水袋 在腹腔內開始上升、子葉如鴿蛋、胎兒易摸到 上升達骨盆入口、子葉如雞蛋大、胎兒可摸到
闊韌帶中動脈 鬆弛 鬆弛 鬆弛、子宮中動脈直徑0.4~0.6cm 同左 有一定緊張度、中動脈直徑0.5~0.7cm有震顫感 緊張、中動脈0.7~0.9cm、孕角側波動感 不易摸到中動脈、0.8~1cm,孕角脈有流動感 孕角脈搏已明顯,空角弱
妊娠檢查要有記錄。內容包括:妊娠日期、操作人、結果、預產期、停奶日等。
(六)優質粗飼料的加工與應用
1.玉米青貯的製作方法
製作青貯飼料是一項短時間內的突擊性工作,要求收割、切碎、運輸、裝填、壓實、密封連續進行,一氣完成。概括起來就是要做到「六快」,即做到快割、快運、快切、快裝、快壓、快封。
(1)適時收割
最佳的收割時間為,用「乳線檢測法」即在玉米果穗中剝下幾粒種子,然後將它縱向剖開,在乳線達到1/3-2/3期時為青貯玉米最佳收獲期。
(2)切碎長度
玉米青貯的切碎長度為0.5-2cm,留茬高度控制在5-10cm。
(3)運輸
要隨割、隨運、隨切,及時入窖。
(4)入窖壓實
入窖前,先將窖、壕或地面徹底打掃干凈。底面鋪一層10—15cm的乾草,以便吸收青貯汁液。用拖拉機壓實,壓實密度控制在650-700kg/m3。
(5)密封
嚴密封頂,防止漏氣漏水。當原料裝到超過窖口60cm時,即可加蓋封頂。上層蓋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加土拍實封嚴,覆土厚度30-50cm,做成饅頭形,有利於排水。窖的四周要挖排水溝,同時經常檢查,防止漏氣、漏水。
2.優質紫花苜蓿栽培技術
苜蓿是優質的蛋白質(17%~20%)和維生素飼料,適口性好。苜蓿葉片多,為鮮重的50%左右,葉中粗蛋白質比莖高1~1.5倍,佔全株含量的70%~80%,葉中粗纖維比莖少一半以上,收割時要減少葉的損失。
(1)適時收割:1/10開花之前或頂端開始長出新芽時進行收割。
(2)乾草調制:苜蓿通常用於放牧、青飼和調制乾草、乾草粉、顆粒料以及製作青貯,調制乾草時待含水量降至20%時,打捆垛起。
(3)青貯製作:製作青貯時因苜蓿含蛋白質高,含糖較低,青貯時可添加糠麩使含水量降至60%~65%或摻20%左右的玉米秸稈或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貯,製成青貯飼料。
(4)栽培方法
① 地塊選擇:地形要平坦,雨季無積水;地下水位要適中,有較好的灌溉條件。
② 整地:播種前要對地塊進行耕翻,清除前作根茬和草茬,灌溉提墒,做到地平、土細、墒足。
③ 播種:播種時間5月上旬到7月上旬,播前曬種2-3d或用50-60℃高溫加熱15-60min。
條播行距50-60cm時,畝播種0.6-0.75kg;
行距40cm時,畝播種1.0kg;
行距20-30cm時,畝播種1.5kg。
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做底肥,也可以畝施二銨3.5kg加尿素1.5kg做種肥。播下種肥和種子後,給種子覆土厚1.0-1.5cm,然後鎮壓。
④ 田間管理
防治蟲害:用甲胺磷直接伴種,一般每畝用甲胺磷50-75mL,拌種0.5-1.5kg,防治螻姑、金龜子、草地螟等害蟲。
防治雜草:苜蓿草苗期生長緩慢,出苗後7d左右,用「精禾草」每畝50-75mL兌水15kg進行地面噴霧,控制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生長。當苜蓿長高到10cm左右時,可以進行人工鏟草1-2次,越冬前應中耕培土。
防治病害:常見的有菌核病,主要侵染根頸和根系,播種時可用比重1.03-1.10的鹽水拌種。其它銹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可用波爾多液、多菌靈、托布津等防治。
適時灌溉和排水:適時灌溉可顯著增加刈割次數,提高產量和品質,提高越冬率。冬灌有利於苜蓿越冬,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有積水地區,排水可改善通氣狀況。
(七)衛生與防疫
奶牛場要做好奶牛疾病的預防、監測、控制和撲滅等方面的獸醫防疫工作,奶牛場的環境衛生質量應符合本標准奶牛場(舍)的環境要求。
1.消毒
(1)消毒劑
消毒劑應選擇對人、奶牛和環境比較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和在牛體內不產生有害積累的消毒劑。可選用的消毒劑有:次氯酸鹽、有機碘混合物(碘附)、過氧乙酸、生石灰、氫氧化鈉(火鹼)、高錳酸鉀、硫酸銅、新潔爾滅、松油、酒精等。
(2)消毒方法
① 噴霧消毒,用一定濃度的次氯酸鹽、有機碘混合物、過氧乙酸、新潔爾滅等,用噴霧裝置進行噴霧消毒,主要用於牛舍清洗完畢後的噴灑消毒、帶牛環境消毒、牛場道路和周圍及進入場區的車輛。
② 浸液消毒,用一定濃度的新潔爾滅、有機碘混合物的水溶液,進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膠靴。
③ 紫外線消毒,對人員入口處常設紫外線燈照射,以起到殺菌效果。
④ 噴撒消毒,在牛舍周圍、入口、產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鹼殺死細菌或病毒。
⑤ 熱水消毒,用35~46℃溫水及70~75℃的熱鹼水清洗擠奶器管道,以除去管道內的殘留礦物質。
(3)消毒制度
① 環境消毒,牛舍周圍環境(包括運動場),每周用2%火鹼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門口和牛舍入口設消毒池,使用2%火鹼溶液。
② 人員消毒,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更衣和紫外線消毒(3~5min),工作服不應穿出場外。外來參觀者進入場區參觀應徹底消毒,更換場區工作服和工作鞋,並遵守場內防疫制度。
③ 牛舍消毒,牛舍在每班牛隻下槽後應徹底清掃干凈,定期用高壓水槍沖洗,並進行噴霧消毒和熏蒸消毒。
④ 用具消毒,定期對飼喂用具、料槽和飼料車等進行消毒,可用0.1%新潔爾滅或0.2%~0.5%過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如獸醫用具、助產用具、配種用具、擠奶設備和奶罐車等)在使用前後應進行徹底消毒和清洗。
⑤ 帶牛環境消毒,定期進行帶牛環境消毒,有利於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於帶牛環境消毒的消毒葯有:0.1%新潔爾滅,0.3%過氧乙酸,0.1%次氯酸鈉,以減少傳染病和蹄病等發生。帶牛環境消毒應避免消毒劑污染到牛奶中。
⑥ 牛體消毒,擠奶、助產、配種、注射治療及任何對奶牛進行接觸操作前,應先將牛有關部位如乳房、乳頭、陰道口和後軀等進行消毒擦拭,以降底牛乳的細菌數,保證牛體健康。
2.引種檢疫
引進奶牛時按照GB16567進行檢疫。引進的奶牛要隔離30~45d,經獸醫檢疫部門檢查確定為健康合格後,方可供生產用。禁止從疫區引進奶牛。
3.免疫接種
奶牛場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疫病的預防接種工作,並注意選擇適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4.疫病監測
(1)奶牛場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好疫病監測工作。奶牛場常規監測的疾病至少應包括:口蹄疫、結核病、布魯氏菌病。對監測合格的奶牛,由當地獸醫防疫部門加戴健康耳標,發給奶牛健康證,畜主憑健康認證標識交售生乳。除上述疫病外,還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進行防治。
(2)母牛在干乳前15d作隱性乳腺炎檢驗,在干乳時用有效的抗菌制劑封閉治療。
(3)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由動物疫病監測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必要的疫病監督抽查,並將抽查結果通告當地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
5.疫病控制和撲滅
奶牛場發生疫病或懷疑發生疫病時,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時採取以下措施:駐場獸醫應及時進行診斷,應在6h內向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報告疫情,並在12h內逐級上報疫情。確診發生口蹄疫、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時,奶牛場應配合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對牛群實施嚴格的隔離、撲殺措施;發生牛海綿狀腦病時,除了對牛群實施嚴格的隔離、撲殺措施外,還需追蹤調查病牛的親代和子代;發生炭疽時,只撲殺病牛;發生藍舌病、牛白血病、結核病、布魯氏菌病等疫病時,應對牛群實施清群和凈化措施,撲殺陽性牛。全場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病死或淘汰牛的屍體按GB16548進行無害化處理,消毒按GB/T16569進行。
2. 奶牛場的牛奶生產加工設備都需要哪些只做牛奶。
其實1樓已經很全面了,我也自己在做牧場,牛奶採集時候速冷設備還是很重要的,我接觸了這么多都是要有的。推薦揚州的一家,我用了5年了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