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常聽說,天凈管質量到底怎麼樣,用過的告知一下,謝謝,准備裝修了
我自己家就用天凈管,說是抗菌管,可以在管子里放牛奶在太陽底下曬,2-3天不會變質,不抗菌,不收一分錢材料費,可以和其他品牌的管子作比較,日豐,和偉星,對比了下,還真不錯,專賣店是我們本地人,就買了,到現在幾年了,感覺沒什麼問題
B. 空氣凈化器的風是吹出來還是吸入的
空氣凈化器吹風和吸風大致上是相生的,我們都知道風就是空氣的流動,那空氣凈給器本身不製造空氣的,所以空氣凈化器是將污風吸入,經過內部濾網後在排除,根據風扇的功率,濾網的空間安排,如果風力過於強勁,經過濾網後排出的空氣還會是還有污染物質,只有再次吸入空氣,經過濾網,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污染物。在空氣流動,開窗通風的情況下,凈化器的除醛功能基本沒用,很大程度上成了不稱職的吸塵器。因為自然通風,空氣是流動的,說不定吸進入凈化器的空氣,從進化器排出時,就被自然通風的流動性帶出了室外,也就是凈化器的作用歸零。
因此凈化器的功能只有在封閉的空氣流動性差的環境中才會大顯神通。只有那樣,凈化器才能反復的想洗菜一樣,通過濾網清洗空氣。凈化器標榜的99.99%除醛率就是在密閉空間中工作,反復清洗空氣,在一段時間後,甲醛濃度急劇降低。
只有讓凈化器反復清洗同一片空氣,才能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否則一旦處於自然通風的情況下,凈化器清洗的空氣都不是同一片空氣,可能剛清洗的就被送出了室外。也可能濾網過臟,就像洗手的水越來越臟,不更新濾網,凈化器本身就是一個新的污染源!!!
凈化器每次進風出風的凈化效率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來驗證:
就是將天然氣管子對著凈化器,打開放出一些天然氣,讓凈化器吸入,然後在嗅一下排出的氣體。基本上表明凈化器一次的凈化效率是很低的。
需要反復多次。如果空間越大,天然氣在空間中分布得越廣,凈化器的凈化效率就會越低,需要的凈化時間就越長,而對於人而言,是不可能等那麼長時間,還不如開窗通風。
對於室內空氣,依據2013年世界聯合衛生組織《室內空氣質量指南》指出,在歐洲地區,每年至少有400人死於一氧化碳中毒,14%的肺癌患者是由於吸入了居室中的氡造成的。有足夠證據表明空氣中的苯與白血病有著因果關系。室內空氣的污染源主要來自四個方面,比如水泥,塗料、油漆、傢具等建築和建材資料.室內空氣中的化學污染物主要包括苯、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氮、氡、三氯乙烯等九種物質。
在這份報告中,被列在第一位的是苯,苯可以使人致癌,尤其是導致白血病的高發,及其微小的數量就會產生危害,安全環境中不應該有苯存在。
排在第二位的是一氧化碳。安全標準是每立方米空氣中含7毫克,時間限度為24小時,超量的一氧化碳則可能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排在第三位的是甲醛。報告設定的安全標準是每立方米中含量0.1毫克,時間限度為30分鍾,超量或超時則會傷害肺部功能,並可能患上鼻咽癌和白血病。
這份報告明確表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自然通風。
不僅如此,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室內空氣應無毒、無害、無異常嗅味,每人每小時新風量(從室外引入的新鮮空氣)不小於30m3,應經常保持自然通風。
正所謂,真理全世界都通用!
當然了空氣凈化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對於醫院,封閉空間的寫字樓等環境,凈化器反復洗刷同一片空氣的作用就會很好的發揮。不過別忘了經常換濾網,避免二次污染就顯得很重要。
C. 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對鄰居的影響
應該是有一定影響,你想下如果他不裝新風,那麼室內污染空氣將通過各個窗戶等排放口排到室外,但新風設備安裝後,在他不開窗通風靠新風換氣時間,室內污染氣體幾乎全由排風口排出,如果恰好你家只能由該窗戶換氣條件下,那麼進入你家的室外空氣肯定是較差的。
1854年,一個名叫約翰斯·滕豪斯的人在前輩發明的基礎上又取得新進展:通過數次嘗試,他了解到向空氣過濾器中加入木炭可從空氣中過濾出有害和有毒氣體。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開始進行放射性物質研究,他們需要研製出一種方式過濾出所有有害顆粒,以保持空氣清潔,使科學家可以呼吸,於是HEPA過濾器應運而生。
20世紀50、60年代,HEPA過濾器一度非常流行,HEPA是個過濾標准,即針對0.3微米的顆粒物,有超過99.97%的過濾效率,它講求的單次過濾效率。在空氣凈化器中,達到HEPA標準的濾網風阻太高,而並不適用。
20世紀80年代 ,空氣凈化的重點已經轉向空氣凈化方式,如家庭空氣凈化器。過去的過濾器在去除空氣中的惡臭、有毒化學品和有毒氣體方面非常好,但不能去除黴菌孢子、病毒或細菌,而新的家庭和寫字間用空氣凈化器,不僅 能清潔空氣中的有毒氣體,還能凈化空氣,去除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灰塵、花粉、黴菌孢子等。
從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除菌除臭需求增加,空氣凈化器領域掀起了一股「抗菌熱」。空氣凈化器也在1996年採用光催化劑濾芯提高了除菌除臭性能。
在2002年以後,受到SARS的蔓延、新型流感流行等影響,人們對空氣凈化器抗病毒的需求越來越大。開發並為空氣凈化器配備了「流光能」技術。該技空氣凈化器術是利用分解(氧化)濾芯捕捉細菌和病毒。
2008年,在清除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對策之外,為了滿足消除房間乾燥的需求,空氣凈化器又增加了「加濕功能」。
截至2013年,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空氣凈化器,特別是萬元以下的空氣凈化器,其顆粒物濾網都不能稱之為「HE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