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滲透產水量下降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反滲透產水下降有下列原因:
1、反滲透膜組件堵塞,常見現象炒作壓力升高,前後壓差大於3公斤,濃水流量產水流量都減少。解決辦法,根據廠家的清洗方法進行化學清洗。
2、反滲透膜組件性能下降,常見現象膜組件前後壓差不大,濃水沒有異常現象。建議更換。
3、反滲透膜組件密封圈或者連接器密封圈脫落。常見現象濃水排放增大,產水降低水質很差。解決辦法更換新的密封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B. 清洗反滲透的要點
,一般清洗程序如下:
•檢查清洗罐、連接管道、
保安過濾器
。如果有必要,請清洗罐和連接管道,安裝新的保安過濾器濾芯。
•向清洗罐注入適量高品質RO產品水或
去離子水
。
•按稀釋比例緩慢向清洗罐中注入計算的加葯量,用清洗泵循環混合溶液,徹底攪拌。
•檢查溶液溫度,如果溶液溫度低於推薦值,調節
溫度控制器
將混合溶液加熱到膜製造商所規定的最佳溫度,需注意不要超過40℃。
•檢查溶液pH值,溶液pH應在本產品規定的范圍內,或由膜製造商推薦。
將調配好的
清洗液
在系統中以進水方向循環清洗30分鍾~1小時(或預先設定的時間)。
•清洗時,泵的壓力應足夠低,以使清洗期間不產生
滲透液
。
•清洗壓力及流量應按照膜製造商或系統製造商的推薦值
•對於嚴重的
膜污染
情況,清洗時需要進行浸泡,以保證最優效果。即先將膜循環清洗1小時後,將系統停機,使膜靜置浸泡於清洗液中1~2小時,然後再次開機循環清洗30分鍾。
•如果污染嚴重,請徹底排空第一批清洗液,以防止污染物重新附著在膜表面,然後重新配置清洗液。
•為達最佳效果,對於多段系統,每一段都必須單獨清洗。
•清洗過程中,如果清洗液變渾濁或pH及溫度超出了推薦值范圍,則應重新配製清洗液或補充清洗劑。
•清洗完畢後,排盡清洗罐的清洗液,向清洗罐中充滿干凈的產品水,並用泵將產品水從清洗罐打入壓力容器中,對
膜系統
進行低壓循環沖洗,至少30分鍾。
•將系統產品水及濃水的排放閥門打開,用原水對
反滲透系統
進行大流量低壓沖洗(最大壓力為0.42Μpa),時間為1小時(註:切勿打開
高壓泵
)。
•系統重新投入運行後,打開產品水的排放閥運行反滲透系統(高壓泵狀態為開),前15~30分鍾的產品水要排放掉,直到產品水清潔、無泡沫或無清洗劑,以確保產品水水質。
如果自己清洗不放心,可以找專業的清洗公司清洗
C. 制葯用水中的反滲透膜消毒熱水的溫度是怎樣要求的。
陶氏膜的一些要求發給你參考一下
HSRO熱消毒卷式元件在首次使用前熱水進行熱穩定處理,合適的熱穩定步驟如下:
● 在低壓低流量條件用適當質量的凈化水沖洗;
● 在很低壓力下用熱水作循環處理,水溫小於等45℃,溫水循環,最大壓力45psi(3bar),膜兩側壓差必須小於25psi(1.7bar)
● 將熱水輸入系統中,直至溫度升至80℃;
● 當使用水溫為45℃或高於45℃的溫水或熱水時,膜兩側的壓差必須小於25psi(1.7bar)
● 保溫60-90分鍾;
● 讓系統將溫度降到45℃以下;
● 在很低壓力下用適當質量的凈化水沖洗,最大壓力45psi(3bar),膜兩側壓差小於25psi(1.7bar)
操作指南
在啟動、停機、清洗或其他過程中,為防止潛在的膜破壞,應避免卷式元件產生任何突然的壓力或錯流流量變化。啟動過程中, 我們推薦按照下述過程從靜止狀態逐漸投入運行狀態:
● 給水壓力應該在30-60秒的時間范圍內逐漸升高
● 升至設計錯流流速值應該在15-20秒內逐漸達到
● 第一小時內的產品水應該放掉不用
通用信息
● 元件一旦潤濕,就應該始終保持濕潤
● 如用戶沒有嚴格遵循貴干設定的操作限值和導則,有限質保將失效
● 系統長期停機時,為了防止微生物滋長,建議將膜元件浸入保護液中。標準的保存液含1.5%的亞硫酸氫鈉(食品級)。
● 元件至少需使用6小時後方可用甲醛消毒殺菌。如果在6小時內使用甲醛,可能導致通量損失。
● 該膜對氯(次氯酸鈉)的短期攻擊有一定抵抗力,但連續接觸會破壞膜,故應避免。
● 用戶應該對使用不兼容的化學葯品和潤滑劑對元件造成的影響負責。
● 任何時候都要避免產品水側產生被壓
D. 史密斯凈水器怎麼調溫度
史密斯熱水器水溫調節的方法:
1.使用熱水器前請確認是否已經注滿水,電源插頭是否已經連接好。
2.當水量調節開關一,因為單位時間通過熱水器的水量是一定的,所有當火力調節開關調節時,水溫隨著火力調大而升高,火力調小而降低。
E. 反滲透膜的操作指南
1)RO裝置開啟之前,必須檢查經預處理來水是否達到RO裝置進水指示,否則設備不得投入運行。
2)在任何情況下,配鎮穗RO裝置周圍環境溫度不能低於5℃和高於40℃,水溫控制在20-25℃為宜。
3)檢查各管路是否按工藝要求接妥,電器線路是否完整,接線是否可靠。
4)注意檢查高壓、低壓控制壓力表上、下限控制指針的位置,高壓泵進口前的低壓壓力表下限指針在0.05-0.1Mpa位置,打開高壓泵進出口閥門,濃水排放閥門,回水閥門,打開壓力表閥門,電導率儀發送閥門,關閉各取樣閥。
5)檢查高壓泵轉動部分是否靈活,如發現異常,需採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處理。
6)開啟RO裝置的總電源開關,開啟電導率儀等儀表的電源開關。
7)檢查各時間繼電器時設定間:第一個時間旅運繼電器為進水延時啟動時間(設定20秒、此時間為RO系統啟動時補充管道水壓,此時RO前置泵工作、進水電磁閥及沖洗電磁閥打開,時間結束後高壓泵啟動);第二個時間繼電器為膜組沖洗時間(設定60秒、此時間為RO系統沖洗膜組時間,此時RO前置泵工作、高壓泵啟動、進水電磁閥及沖洗電磁閥打開,時間結束後沖洗電磁閥關閉,RO系統處於正常制水狀態);第三個時間繼電器為膜組循環沖洗時間(設定3小時、此時間為RO系統工作過程中循環沖洗時間),此時RO前置泵工作、高壓泵啟動、啟動系統啟動開關,打開過濾器的放氣閥門,待放氣閥出水後,關閥門。RO前置泵給水壓力應使精密過濾器出口壓力指示在0.10-0.3Mpa范圍內。
8)利用RO前置泵給水壓力,使水通過高壓泵進入反滲透組件數分鍾,以排除組件及管路的空氣。關閉RO膜進水壓力控制閥。
10)再次確定濃水控制閥是位於打開位置。
11)緩慢地打開進水壓力控制閥(進水壓力低於0.4Mpa)。
12)啟動高壓泵。
13)慢慢地打開進水壓力控制閥,增加進水壓力和進水流量直至設計值,但升壓速度必須低於0.07Mpa/秒,繼續讓所有產水和濃水排入合適的排放水收集處。
14)緩慢地關閉濃水壓力控制閥直至產水與濃水之比接近設計比,但不要超過設計比(即回收率)。檢查系統壓力以確保不超過設計上限。重復步驟9和10直到系統達到設計的產水量和濃水量。
16)本裝置停止時,首先要逐漸打開高壓濃水閥門。逐漸降低工作壓力,注意關機時嚴禁突然降壓,避免卷式反滲透膜元件損壞。關閉所有閥門時,注意讓反滲透膜組件內充滿水。
17)關閉電導率儀儀表的電源和電源總開關。關閉預處理系統各設培卜備。
18)RO系統工作方式:將電源開關處於「開」位置,前置泵開關「自動」位置,高壓泵開關處於處於「開」位置,主機沖洗處於「關」位置,系統自動啟動。在原水水箱低水位或RO純水箱高水位時RO系統自動停止工作,處於待機狀態。恢復後RO系統自動啟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F. 反滲透原理、構造、參數介紹
反滲透設備,作為水質處理的高端設備,其主要功能是通過精細過濾清除原水中的雜質、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產出純凈水。這一過程依賴於半透膜的特性,藉助壓力,水從高濃度向低濃度一側流動,實現雜質的分離、提純和凈化。設備通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等預處理裝置對原水進行初步凈化,隨後通過泵加壓,利用反滲透膜進行深度過濾,膜的孔徑微小,僅為大腸桿菌大小的1/6000,病毒的1/300,能有效去除無機離子、有機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雜質。反滲透設備在過濾過程中,膜兩側的壓力差作為動力,水通過膜,實現反向流動,即反滲透過程,從而清除雜質,達到飲用標准。
反滲透設備設計智能化,具備自動供水和斷水功能,方便操作,滿足現代對高品質飲用水的需求。其技術以其高純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廣泛應用於飲用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包括原水箱、原水增壓泵、第一級石英砂過濾器、第二級活性炭過濾器、第三級軟化水設備或加葯裝置、第四級精密過濾器、立式高壓泵、第五級反滲透膜以及控制系統、殺菌裝置等。每一步都精心設計,確保水質達到純凈標准。
陸升反滲透設備具有低壓、高壓保護,水滿自動停止等功能,配有LCD顯示屏,能直觀顯示設備工作狀態。還具備熱過載保護,確保設備安全運行。設備在無水保護狀態下,再生時能同時停止原水泵和高壓泵,對設備和泵起到保護作用。設備還設有旁通閥,調節出水壓力,確保泵的安全運行。設備通過PLC控制系統,可根據客戶需求定製程序,滿足實際功能及指標需求。
原水參數要求嚴格,TDS值需小於600PPM,溫度25℃,濁度小於5FTU,鐵離子含量小於0.3mg/L。設備參數包括整機脫鹽率大於97%,廢水比為純水50%:廢水50%,預處理進水壓力0.25-0.4MPa,反滲透膜前壓力0.8-1.0MPa。
反滲透設備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電力工業、制葯行業、電子行業、化工行業、食品飲料行業、海水淡化、社區凈水以及其他工藝用水。設備執行GB/T19249-2017標准,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
G. 解決反滲透膜進水溫度方法
溫度增加1℃,膜的透水能力增加約2.7%。反滲透膜的進水溫度底限為5℃-8℃,此時的滲濾速率很慢。當溫度從11℃升至25℃時,產30℃時,水量提高50%。但當溫度高於大多數膜變得不穩定,加速水解的速度。一般醋酸纖維膜運行與保管的最高溫度為35℃,宜控制在25℃-35℃之間。
溫度對膜的壓降的影響反應過程是當溫度升高時,水中分子會變得相對比較活躍,從而使得水的粘度變低,壓降隨之減少。當進水溫度升高時,水通量會隨之直線上升,溫度每升高一度,產水通量就會增加百分之二點五到百分之三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透過膜的水分子粘度下降,同時其擴散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