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什麼叫污水處理概念版

什麼叫污水處理概念版

發布時間:2023-07-29 01:21:11

1. 污水處理的意義

水處理的意義:將污水進行處理之後,可以對其進行循環使用,為我國的生產減少水資源的消耗。水處理技術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凈化,使其可以繼續使用,所以污水處理極為重要。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

一類是自然污染;另

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

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1)什麼叫污水處理概念版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一級處理後的廢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還須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一般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處理法。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2. 如何理解「污水處理概念廠」

經過30多年特別是近10多年來的高速發展,中國城市污水處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回望過去,輝煌毋庸置疑,但一路走來,中國污水處理事業也不乏遺憾和隱患.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踐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缺位,導致行業的短視、粗放、混亂,甚至劣質,與經濟、社會對污水處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相比,已經呈現了多種不適應,未來挑戰依然嚴峻.
從世界范圍看,污水處理正處於重大變革的前夜,城市污水處理廠將由單純污染物削減,轉變為資源、能源工廠,相關政策、標准、技術、實踐等正在廣泛而深刻地變革.而這些,正是中國污水處理未來發展必須重視的新方向.
當量的積累腳步放緩,尋求質變的努力開始了.中國污水處理事業急需在立足國情和自身需要的基礎上,進行一次面向未來的系統探索,以期尋找到再出發的方向.為此,我們提出「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這一命題,希望以此融通各方智慧和共識、啟迪創新和創造,引領中國污水處理事業的升級發展.
1.使出水水質滿足水環境變化和水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的需要
出水水質標准無疑是污水處理廠建設者的首要考慮.我們認為應包含面向水環境保護需求和面向水資源可持續循環利用的兩類標准.其中,第一類是指根據當地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而需達到的出水水質標准,應在頂層設計、長遠規劃的基礎上提出.第二類是完全滿足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標准,使污水從根本上實現再生,這類標准應考慮對包括新興污染物在內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深度去除,對缺水地區的水生態安全發揮保障作用.
2.大幅提高污水處理廠能源自給率,在有適度外源有機廢物協同處理的情況下,做到零能耗.
如前所述,發達國家污水處理能耗已佔全社會能耗的3%左右,是節能降耗的重要領域.當前,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普遍粗放低效,節能空間更為巨大.污水中的有機物富含能源,合理利用通常能滿足污水處理廠能耗的1/3到1/2;另一方面,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以及運營方式也有廣泛的節能效果.污水處理廠的大面積佔地也為太陽能利用提供了可用空間.合理集成以上方面,概念廠將實現在目前污水處理耗能基礎上普遍節能50%以上,在具備有機物外源時做到能源自給.沿著概念廠的方向,有望為整個社會減少1%的能耗.
3.追求物質合理循環,減少對外部化學品的依賴與消耗
[2]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物質(污泥)最終需走向社會或自然.概念廠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城市長遠發展視角下選擇合理處置方式,使污泥最終達到無害化、資源化的目的.化學品的使用間接地增加了污水處理廠資源消耗,也提高了污水排放的生態風險.因此,概念廠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對外部化學品的依賴與消耗,在更廣意義上減少對社會總體資源與能源消耗,並降低化學品的引入對污水處理廠出水、出泥帶來的環境風險.
4.建設感官舒適、建築和諧、環境互通、社區友好的污水處理廠
[3] 首先要做到出水、出料、出氣等所有的排出物對生態環境安全,並用多種方式展示和溝通這種安全狀態.在此基礎上要追求感官舒適、建築和諧、環境互通,從而做到和周邊社會的心理互信.土地是我國最寶貴最緊缺的資源,但是,我們認為未來的污水處理廠最重要的並不只是多麼注意它本身的節約用地,而是必須做到不影響周邊土地的使用功能,這可能比它的投資節省效益重要十倍,乃至百倍.
為實現以上追求,我們首先應該徹底跳出現有污水處理技術工藝框框,系統地認真地研究目前國際上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的研究與應用進展,預判未來數年可能實現的突破,為城市污水處理做一次重新的系統勾畫.作為現代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污水處理廠也不應只是技術專家和工程師考慮的事情.為未來城市污水處理廠探尋和構建有整體共識的範式.

3. 污水和污水處理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准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污水和污水處理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污水和污水處理》是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環境和我們》單元中第二部分「對生活用水的研究」中的內容之一,教材的編寫意圖是在學生了解了人們日常生活對淡水資源巨大需求的情況下,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水污染處理的方法,感受凈水的來之不易。教材中設計的活動內容為三個部分,我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三個內容進行了調整,我先上第二部分,讓學生認識到「絕大多數的水污染都是由人類的活動引起的」。接下來再研究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我覺得這樣更自然,讓學生更好理解。能使整個活動自然承上啟下。

本課探究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污染源的討論

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通過查找資料,對水的污染源展開討論。通過討論,意識到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污水最終會影響整個水環境,我們特別要加強對飲用水源的保護。從而增強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

第二部分:觀察比較自來水和生活污水

運用學生已經掌握的觀察方法比較觀察生活污水和自來水,運用沉澱和過濾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比較生活污水和自來水。

第三部分:污水的處理

污水的處理一般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每一個環節中污水得到怎樣的處理,實際使用的是什麼方法。認識到污水的處理是復雜的,污水經過處理,一般可以無害地回歸環境,還有一些污水經過處理後,還是不能作為飲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

這節課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實驗——分析比較——歸納總結」的科學探究過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編寫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2、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過程與方法:做污水凈化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

教學重點:充分認識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增加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

教學難點:做污水凈化實驗,理解污水凈化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作用

教學准備:

教師:收集有關多種水污染的影像資料、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處理的課件

學生:准備用可樂瓶和細沙製作的簡易過濾裝置、生活污水、自來水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重要時期,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心,經過三年半的科學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他們活潑開朗,喜歡質疑。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儲備,這對培養他們的積極探索精神和正確思維活動有積極意義。

四、教法和學法

1、教法: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從內心向探究的活動,組織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並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適當創設一些教學情境,穿插一些講解、示範、點撥、啟發、評價、恰當使用課件等手段,力求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獲得一整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

2、學法: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運用實驗體驗法、分析比較法掌握相關知識。讓學生分組實驗,小組合作交流,思維互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五、教學過程

1、多種水污染源錄像導入,引入課題

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看有關被生活廢水、工業污水等污染環境的錄像,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為新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看完後讓學生討論:看了這些內容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和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知道,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將學生帶入到今天的課題中。接著問: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哪裡呢?自然的將學生引進第二環節。

2、有關污染源的討論

在這里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查找的資料,對水的污染源展開討論。先獨立思考,再組內交流,最後全班匯報,一起完成教材82頁的網狀圖。通過完成的網狀圖歸納出: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水最終會流向河流、湖泊,我們的日常生活污水,最終會影響整個水環境。

3、觀察比較自來水和生活污水

在這個環節里運用沉澱和過濾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比較生活污水和自來水。我出示一杯生活污水和一杯自來水,讓學生觀察比較說說有什麼發現?我們能用什麼方法把污水中的雜質分離出來?討論出過濾方法。這樣的討論讓學生自主發現探究出實驗的方法。然後再參考教材中的實驗方法用自己課前製作的簡易過濾裝置做凈化污水的'實驗。在實驗中我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比較、記錄實驗的情況,然後根據實驗記錄匯報比較凈化前後的水,有什麼區別?原來的污水達到自來水的潔凈程度了嗎?學生們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出這兩種方法只能分離一部分污水中的雜質,凈化前後的水不同,但凈化後的水與自來水還是有較大差別。同時達到了幫助學生解決難點的目的。因此得知,淡水在自來水廠除了沉澱和過濾,還要經過滅菌消毒。由此引入下面的部分。

4、污水的處理

為了保護水環境,污水應該經過處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污水一般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要讓學生了解這些程序用一般的方法比較難,我先讓學生自己閱讀P83的現代廢水處理系統示意圖,然後提問:污水處理一般要經過哪幾道程序?在每一個環節當中,污水得到了怎樣的處理?使用的是什麼方法?通過閱讀和思考,在學生頭腦里有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污水處理過程。為了讓學生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我放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過程的課件,形象地展示了污水處理的一般過程,讓學生能較直觀的理解污水處理的程序和方法。知道了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生物法是污水處理的核心;化學方法方法主要用於消毒。之後,我又讓學生深入討論:廢水經過處理後有什麼用呢?能直接飲用嗎?然後歸納出;污水經過處理,一般可以無害地回歸環境,還有一些污水經過處理後,還是不能作為飲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因此,我們要特別加強對飲用水源的保護,飲用水是否潔凈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5、最後進行課堂總結,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六、教學板書

6、《污水和污水處理》

污水源:生活、工廠、農業

實驗前:自來水污水

實驗後:

污水處理方法:物理:分離

生物:分解

化學:消毒

4. 厭氧污水處理法 概念

原理來就是在厭氧狀態下,源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厭氧細菌分解、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減少。是一種凈化污水有效的生物處理方法。
厭氧處理相對於好氧處理的特點:
1、厭氧處理的耐受性很高,處理的廢水COD濃度都是非常高的,這樣高的COD直接用好氧處理的話,細菌都直接死光光了,所以厭氧處理一般可以作為好氧處理的前處理,為好氧處理創造一個很好的條件。
2、厭氧處理有消減污泥的作用,其污泥產生量較好氧處理少。

5. 水處理的概念

水處理設備英文:water treatment
簡單講,「水處理」就是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質的過程。是為了適用於特定的用途而對水進行的沉降、過濾、混凝、絮凝,以及緩蝕、阻垢等水質調理的過程。由於社會生產、生活與水密切相關。因此,水處理領域涉及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應用。
水處理包括:污水處理和飲用水處理兩種,有些地方還把污水處理再分為兩種,即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兩種。經常用到的水處理葯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鐵、鹼式氯化鋁,聚丙烯醯胺,活性炭及各種濾料等。
水處理的效果可以通過水質標准衡量。
為達到成品水(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或可排放廢水)的水質要求而對原料水(原水)的加工過程。
加工原水為生活或工業的用水時,稱為給水處理;
加工廢水時,則稱廢水處理。廢水處理的目的是為廢水的排放(排入水體或土地)或再次使用(見廢水處置、廢水再用)。
在循環用水系統以及水的再生處理中,原水是廢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過程兼具給水處理和廢水處理的性質。水處理還包括對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和污泥的處理及最終處置(見污泥處理和處置),有時還有廢氣的處理和排放問題。水的處理方法可以概括為三種方式:①最常用的是通過去除原水中部分或全部雜質來獲得所需要的水質;②通過在原水中添加新的成分,通過物理或化學反應後來獲得所需要的水質;③對原水的加工不涉及去除雜質或添加新成分的問題。
水中雜質和處理方法 水中雜質包括挾帶的粗大物質、懸浮物、膠體和溶解物。粗大的物質如河中漂浮的水草、垃圾、大型水生物、廢水中的砂礫以及大塊污物等。給水工程中,粗大雜質由取水構築物的設施去除,不列入水處理的范圍。
廢水處理中,去除粗大的雜質一般屬於水的預處理部分。懸浮物和膠體包括泥沙、藻類、細菌、病毒以及水中原有的和在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溶解物質等。溶解物有無機鹽類、有機化合物和氣體。去除水中雜質的處理方法很多,主要方法的適用范圍可以大致按雜質的粒度來劃分(圖1)。由於原水所含的雜質和成品水可允許的雜質在種類和濃度上差別很大,水處理過程差別也很大。
就生活用水(或城鎮公共給水)而論,取自高質量水源(井水或防護良好的給水專用水庫)的原水,只需消毒即為成品水;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先要去除泥沙等致濁雜質,然後消毒;污染較嚴重的原水,還需去除有機物等污染物;含有鐵、錳的原水(例如某些井水),需要去除鐵、錳。生活用水可以滿足一般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但工業用水有時需要進一步的加工,如進行軟化、除鹽等。
當廢水的排放或再用的水質要求較低時,只需用篩除和沉澱等方法去除粗大雜質和懸浮物(常稱一級處理);當要求去除有機物時,一般在一級處理後採用生物處理法(常稱二級處理)和消毒;對經過生物處理後的廢水,所進行的處理過程統稱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如當廢水排入的水體需要防止富營養化所進行的去除氮、磷過程即屬於三級處理(見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法)。當廢水作為水源時,成品水水質要求以及相應的加工流程隨其用途而定。理論上,現代的水處理技術,可以從任何劣質水製取任何高質量的成品水。 採用合理的水處理工藝,配合水的深度處理,處理水可達到GB5084-1992、CECS61-94中水回收用水標准等,可以長時間循環使用,節約大量水資源。
水處理(water treatment )對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質要求的水,採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質的過程。
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有生物化學法,如活化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生物結層法(Fixed Biofilm Processes),混合生物法(Combined Biological Processes)等;物理化學法,如粒質過濾法(Granular Media Filtration),活化炭吸附法(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化學沉澱法(Chemical Precipitation),膜濾/析法(Membrane Processes)等;自然處理法,如穩定塘法(Stabilization Ponds),氧化溝法 (Aerated or Facultative Lagoons),人工濕地法(Constructed Wetlands),化學色可賽思樹脂處理法.納濾膜分離原理

納濾膜又稱為超低壓反滲透膜,日本學者大谷敏郎曾對納濾膜的分離原理進行了具體的定義:操作壓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認為是納濾膜。納濾膜分離技術已經從反滲透技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介於超濾和反滲透技術之間的獨立的分離技術,己經廣泛應用於海水淡化、超純水製造、食品工業、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成為水處理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
納濾技術原理
溶解、擴散原理:滲透物溶解在膜中,並沿著它的推動力梯度擴散傳遞,在納濾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間的化學平衡,傳遞的形式是:能量=濃度o淌度o推動力,使得一種物質通過膜的時候必須克服滲透壓力。
電效應:納濾膜與電解質離子間形成靜電作用,電解質鹽離子的電荷強度不同,造成膜對離子的截留率有差異,在含有不同價態離子的多元體系中,由於道南(DONNAN)效應,使得膜對不同離子的選擇性不一樣,不同的離子通過膜的比例也不相同。
納濾過程之所以具有離子選擇性,是由於在納濾膜上或者膜中有負的帶電基團,它們通過靜電互相作用,阻礙多價離子的滲透。納濾膜可能的荷電密度為0.5~2meq/g。
納濾膜的分離原理
納濾膜介於RO與UF膜之間,對NaCL的脫除率在90%以下,反滲透膜幾乎對所有的溶質都有很高的脫除率,但納濾膜只對特定的溶質具有高脫除率;
納濾膜主要去除直徑為1個納米(nm)左右的溶質粒子,截留分子量為100~1000,在飲用水領域主要用於脫除三鹵甲烷中間體、異味、色度、農葯、合成洗滌劑,可溶性有機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發殘留物質。

6. 常見污水處理的各項指標和概念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SS、COD、BOD、NH3-N、TP、PH、色度、TS
常見基本概念:厭氧、缺氧、好氧、曝氣、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氣浮、混凝、過濾、沉澱。

7. 污水處理設備是什麼概念

什麼是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對工業或生活產生的有害性廢棄污水進行有效處理的設備,通過技術處理達到地方要求的排放標准,防止有害性污水及其他污染物質直接排放,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推廣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的高效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分類

污水處理設備的類型有很多種,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工業生產或日常活動中產生的污水水質不同由此污水處理的工藝也不相同,所用的污水處理設備也不同,需要根據污水性質「對症下葯」。常用的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有: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離心機、曝氣機、微濾機、機械格柵除污機、刮砂機、刮泥機、消化池污泥拌和設備、沼氣鍋爐、熱交換器、葯液拌和機和污泥脫水機等。

使用注意事項

1. 設備的選擇是最重要的,一台高質量的設備,可以節省後續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對於學校醫務室污水處理設備,最好是選擇一家有專業生產技術的知名廠家。

2. 污水中含有很多葯劑,針劑,傳播性疾病病毒等,操作人員要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操作。不管是正常的檢查還是維護還是修理,都需要佩戴全套的防護服,護目鏡,手套等。

3. 葯劑質量關繫到污水處理的最終效果,要選擇不溶性沉渣較少的葯劑,加葯裝置正常工作時,蓋板要蓋實,防止異物進入葯液箱內。

4. 設備管理人員定期清理葯液箱,一個月或者2個月清理一次葯箱,將葯箱使用化學葯劑進行仔細清洗。

8. 污水是怎樣處理的

污水一級處理又稱污水物理處理。通過簡單的沉澱、過濾或適當的曝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內,調整容pH值及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藝過程。這是污水處理的大步驟。通過一級處理之後的污水暫時還達不到排放標准。
污水二級處理:污水經一級處理後,再經過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氣池及沉澱池的處理,使污水進一步凈化的工藝過程。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污水一般可以達到農灌水的要求和廢水排放標准。但在一定條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體的污染。
污水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細懸浮物、微量有機物和無機鹽等)的工藝處理過程。使用的工藝方法有生物脫氮法、反滲透法、離子交換法等。三級處理後的污水可以達到排放標准。

9. 科普知識:中水處理和污水處理有什麼區別

中水處理也屬於污水處理。
中水處理主要是用於循環利用的,處理的水相對清潔,例如雨水這樣的,循環利用後可以用於景觀、車輛清洗等。
污水處理是針對所有污水處理的一種概念,只要是針對污水的工藝都算污水處理。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污水處理概念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煙廠污水站工作一般做什麼 瀏覽:800
樹脂鞋子的材質優點 瀏覽:786
凈水機廢水排的少怎麼回事 瀏覽:106
核磁共振廢水 瀏覽:136
飲水機過濾桶老是漏水怎麼辦 瀏覽:731
空氣凈化器出現h1是什麼意思 瀏覽:540
凈水機中圓柱形電子元件是什麼 瀏覽:621
索尼a99去半透膜 瀏覽:52
家裡廢水如何排馬桶 瀏覽:335
怎樣去除污水有機磷 瀏覽:618
環氧樹脂應用協會 瀏覽:261
鍋爐除垢劑十品牌 瀏覽:881
蒸餾精餾屬於化工嗎 瀏覽:712
水力澄清過濾 瀏覽:77
反滲透ro膜如何清洗劑 瀏覽:137
直接過濾適用於 瀏覽:951
wireshark過濾進程 瀏覽:806
uf超濾膜凈水器好么 瀏覽:291
軟化是指除垢如何 瀏覽:639
污水檢測標准ss是什麼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