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處理菌種繁殖太快怎麼辦

污水處理菌種繁殖太快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3-11-03 00:03:49

1. 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池怎樣培菌最好

在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中常用培養活性污泥(菌種)的方法為: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時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並注意水溫。

2. 按風機操作規程啟動風機,鼓風。
3. 向好氧池投加經過濾的濃糞便水(當糞便水不充足時,可用化糞池和排水溝內的污泥補充。),使得污泥濃度不小於1000mg/L,BOD達到一定數值。
4. 有條件時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種,加快培養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養運行工藝對反應池進行曝氣、攪拌、沉降、排水。
6. 通過鏡檢及測定沉降比、污泥濃度,注意觀察活性污泥的增長情況。並注意觀察在線PH值、DO的數值變化,及時對工藝進行調整。
7. 測定初期水質及排水階段上清液的水質,根據進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濃度數值的變化,判斷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優勢菌種的情況,並由此調節進水量、置換量、糞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內時間分布情況。
8. 注意觀察活性污泥增長情況,當通過鏡檢觀察到菌膠團大量密實出現,並能觀察到原生動物(如鍾蟲),且數量由少迅速增多時,說明污泥培養成熟,可以進生產廢水,進行馴化。
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
1. 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准備進水。
2. 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 達到較好處理後,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後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並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後上清液。
4. 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於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後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並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調試期間的監測和控制
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測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處理達到最佳效果。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整個工藝處理的主要環境因素,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生長。生化處理的溫度范圍在10~40℃,最佳溫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於最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最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最好,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
3、營養物質
廢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經過分解代謝(異化作用)使復雜的高分子物質或高能化合物降解為簡單的低分子物質或低能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通過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謝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質,轉化成自身的細胞物質;同時將產生的代謝廢物排泄到體外。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BOD5∶N∶P=100∶4∶1的比例補充氮源、含磷無機鹽,為活性污泥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
4、懸浮物質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通過預處理懸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氣時會形成浮渣層,但不影響系統對污水的處理。
5、溶解氧量DO
好養的生化細菌屬於好氧性的。氧對好氧微生物有兩個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②在醇類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且只有溶於水的氧(稱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
在活性污泥的培養中,DO的供給量要根據活性污泥的結構狀況、濃度及廢水的濃度綜合考慮。具體說來,也就是通過觀察顯微鏡下活性污環保泥的結構即成熟程度,測量曝氣池混合液的濃度、監測曝氣池上清液中CODCr的變化來確定。根據經驗,在培養初期DO控制在1~2mg/l,這是因為菌膠團此時尚未形成絮狀結構,氧供應過多,使微生物代謝活動增強,營養供應不上而使污泥自身產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養成熟期,要將DO提高到3~4mg/l左右,這樣可使污泥絮體內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根據污泥培養情況逐步提高DO。
特別注意DO不能過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正常的生長規律將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而同時對DO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這樣正常的生化細菌培養過程將被破壞。
6、混合液MLSS濃度
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MLSS的數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對高濃度有機污水的生物處理一般均需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本工程調試運行期間MLSS范圍在:4.4~5.6g/l之間,最佳值為4.8g/l左右。
7、進水CODcr濃度,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對處理影響很大。
8、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活性污泥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各類微生物也呈現出不同的比例。細菌承擔著分解有機物的基本和基礎的代謝作用,而原生動物〈也包括後生動物〉則吞食游離細菌。污水調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有細菌、綠藻等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原生動物有太陽蟲、蓋纖蟲、累校蟲等,後生動物出現了線蟲。調試運行後期混合液中固著型纖毛蟲,如累校蟲的大量存在,說明處理系統有良好的出水水質。
9、污泥指數SVI,正常運行時污泥指數在801/mg左右。

2. 污水處理的菌種用什麼方法 不讓它生長

污水處理的微生物都需要加入營養物質讓其生長,如甲醛、乙醇等有機物,微生內物需要在PH和水含氧量一定的環境容里繁殖,好氧生物需要瀑氣,厭氧生物需要使其PK高於8,只要不滿足其生長和繁殖條件,自然會停止生長,再適當滿足其條件,就會緩慢生長,直到找到合適條件使其保持原狀。

3. 污水處理中的活性污泥如何培養

一般活性污泥的培養,有自培菌和接種培菌兩種方法。自培菌是直接進水並曝氣,在好氧池中形成活性污泥的過程。接種培菌是通過接種其他公司的污泥,投放到好氧池,通過曝氣後形成適應本公司污廢水的活性污泥。

4. 污水處理菌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一、將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進水與出水關閉,並保持曝氣狀態,PH值調適到6.5-7.8之間較佳。
二、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將菌劑一次性全部均勻投入曝氣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況適量增減。
三、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四、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微生物之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3,第二天打開2/3,第三天即可全開。如進水量設計偏小,則可一次性全開。
五、監測與調適系統運行,約30天後若系統穩定,則無需再添加菌劑。

【產品功效與特點】
1、德豐生物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為德豐29年技術結晶,本土生產,菌種更符合本地,供貨周期更短,價格更優!
2、零污泥污水處理技術,一舉攻堅污水處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3、具備超強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質,有效率達90-95%以上。
4、二沉池出水可直接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或相關標准。
5、一次性投入,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投加菌種,大幅降低治污成本
6、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具備顯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H3、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超強。
7、硝化細菌只需一次投放,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添加菌種
8、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自然進化等特性,一旦出現新的污染化合物,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新的化合物。

注意事項
一、PH值 :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PH的作用范圍為6~8.5之間,更適使用范圍在6.5~7.5之間。
二、溫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溫度的作用范圍在10℃~38℃之間,更適作用溫度為22~35℃。;高於60℃會導致細菌的死亡;低於10 ℃時,細菌生長會受到限制。
三、DO溶解氧:在曝氣池中,溶氧量應保持在3-6毫克/升; 充足的氧氣能提高好氧細菌的降解污染能力。
四、鹽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適用,極限可耐受5%的鹽度。
鹽度小於0.5%直接投放即產生效果,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鹽度0.5%-2%之間約需要2-1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鹽度2%-4%之間約需要10-3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五、抗毒性: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可以較有效地抵抗化學毒性物質,包括重金屬等。當受污染區含有殺菌劑時,應預先研究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
六、儲存方法:應密封貯存於陰涼、乾燥處,不要與有毒物品一起存放。

5. 污水處理新系統啟動菌種培養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首先出水處理中常用的方法就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中存在各種生物菌種,前期啟動菌種的過程中也可以向系統中投加菌種。
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有機物構成活性污泥的揮發性部分(即揮發性活性污泥),它約佔全部活性污泥的70%—80%。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和馴化出來的。培養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值,達到一定的污泥濃度;馴化則是對混合微生物群進行選擇和誘導,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為優勢。其步驟如下:
1 接種菌種
1.1 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1.2 依據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1.3 接種量的大小: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水量的5%。只要按照規范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定范圍正常啟動。
1.4 啟動時間: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在低於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投加比例為10﹪(濃縮污泥,干污泥為8%),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投加後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後,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連續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
1.5 菌種來源:厭氧污泥主要來源於已有的厭氧工程,如啤酒厭氧發酵工程、農村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應拉取當日脫水的活性污泥作為好氧菌種,接種污泥且按此順序確定優先順序。
1.5.1 同類污水廠的剩餘污泥或脫水污泥;
1.5.2 城市污水廠的剩餘污泥或脫水污泥;
1.5.3 其它不同類污水站的剩餘污泥或脫水污泥;
1.5.4 河流或湖泊底部污泥;
1.5.5 糞便污泥上清液。
2  馴化培養
2.1  馴化條件
一般來講,微生物生長條件不能發生驟然的突出變化,常規講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馴化過程應當與原生長條件盡量一致,當條件不具備時,一般用常規生活污水作為培養水源,馴化時溫度不低於20℃,馴化採取連續悶曝3-7天,並在顯微鏡下檢查微生物生長狀況,或者依據長期實踐經驗,按照不同的工藝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觀察微生物生長狀況,也可用檢查進出水COD大小來判斷生化作用的效果。
2.2 馴化方式
2.2.1 馴化條件具備後,連續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採用遞增污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天內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制揮發酸(VFA)濃度不大於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范圍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2.2.2 厭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藝是個復雜的過程,每個過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根據現場條件加以調整。
2.2.3 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3  注意事項
3.1 活性污泥培菌過程中,應經常測定進水的pH、COD、氨氮和曝氣池溶解氧、污泥沉降性能等指標。活性污泥初步形成後,就要進行生物相觀察,根據觀察結果對污泥培養狀態進行評估,並動態調控培菌過程。
3.2 活性污泥的培菌應盡可能在溫度適宜的季節進行。因為溫度適宜,微生物生長快,培菌時間短。如只能在冬季培菌,則應該採用接種培菌法,所需的種污泥要比春秋季多。
3.3 培菌過程中,特別是污泥初步形成以後,要注意防止污泥過度自身氧化,特別是在夏季。有不少廠都發生過此類情況。這不僅增加了培菌時間和費用,甚至會導致污水處理系統無法按期投入運行。要避免污泥自身氧化,控制曝氣量和曝氣時間是關鍵,要經常測定池內的溶解氧含量,及時進水以滿足微生物對營養的需求。若進水濃度太低,則要投加大糞等以補充營養,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間歇曝氣。
3.4 活性污泥培菌後期,適當排出一些老化污泥有利於微生物進一步生長繁殖。 
3.5 如曝氣池中污泥已培養成熟,但仍沒有廢水進入時,應停止曝氣使污泥處於休眠狀態,或間歇曝氣(延長曝氣間隔時間、減少曝氣量),以盡可能降低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有條件時,應投加大糞、無毒性的有機下腳料(如食堂泔腳)等營養物。

6. 如果搞好污水處理中菌種培養

沼氣池建設中的幾個技術問題
一、沼氣池突然不產氣,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原因:1、碳氮比失調,沼氣池正常使用後,大部分農戶以豬糞為主要原料,導致沼氣池中的原料都成豬糞,碳氮比過低,導致沼氣池不產氣。
排除方法:隔一段時間適當加入富碳原料,如牛馬糞,預處理後的秸桿等。
2、沼氣池中進入了農葯、殺菌劑、舊電池等有害物質,殺死了甲烷菌種。
排除方法:嚴禁農戶將這些物質進入池內。
3、沼氣池中原料濃度過大,造成結殼。
排除方法:首先打開「天窗」口攪拌,適當取出部分原料,再加和適量溫水,使其達到正常濃度。在日常管理中,應勤出料,勤加料,加入的原料最好進行預處理。
4、活動蓋被沖開。
5、輸氣管道斷裂或脫節。
6、輸氣管道被老鼠咬破。
7、壓力表或接頭漏氣。
8、池子突然漏水漏氣。
9、用後未關閥門或關不嚴。
排除方法:重新安裝活動蓋,搞好密封,接通輸氣管道,更換破損管道,接頭,壓力表,檢查維修和用氣後關緊閥門。
二、管道安裝不規范導致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沼氣池距灶具應控制在25米左右,室外管道總長度超過25米,會出現供氣壓力不足,火燒較弱。
2、整個管道鋪設如果沒有坡度,管中可能出現集水,導致供氣受阻。
正常鋪設管道應都有0.5%的坡度,方向都朝集水器方向落水。
3、室外管道鋪設過淺,冬季出現受凍現象,導致管道無法正常供氣。
室外管應深埋於凍土層以下,不低於40厘米,以防受凍受壓。
4、室外管道穿牆進入室內,穿牆部位的管道應套鐵管,以防管道受牆體擠壓變形而影響供氣。
5、室內管道距可燃點明火煙筒在0.5米以下,距照明電線、動力線的距離不夠,易發生管道被火燒壞,造成火災等事故。
室內管道距可燃點明火、煙囪要在0.5米以上,與照明電線平等距離為10厘米,距明裝動力線30厘米,與照明電線交叉距離為3厘米,與明裝動力線為10厘米。
三、防止結殼的措施
1、添加原料必須進行預處理
2、勤加料、勤出料
3、所加原料含水量較大,加入池後,不產生漂浮結殼
4、盡量建造旋流布料型沼氣池
5、在底層出料水壓式沼氣池建成後,再在發酵間四周建造四根一米高的大牙交錯的磚柱,利用沼液上下移動過程,起到破殼作用。(此法在沼氣池加料後攪拌較困難)
四、影響沼氣池正常產氣的主要原因及解決辦法
1、原料沒有進行預處理,甲烷菌種富集不夠。原料入池前都要進行堆漚處理,堆集高度為80-100厘米,料堆中央溫度達40度以上,即可進行投料。
2、料液溫度過低,甲烷菌種活動繁殖緩慢,產氣不足。適當加入30-40度熱水,提高料液溫度。
3、料液酸鹼度失調。測定後料液發酸,加入適量草木灰,碳水,使料液的PH值達到6.8-7.5。
4、料液中碳氮比不協調,沼氣池產氣不足。在日常進料時,應注意富碳和富氮原料相互適當配合,達到合適的碳氮比。
5、濃度過高,造成結殼。加入料液的濃度控制在8-12%的范圍以內,濃度不可過大。
6、接種物不足,甲烷菌過少,產的氣體都是廢氣。應在沼氣池中加入充足的接種物,如發泡污水、沼液、沼渣等。

7.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菌種繁殖太快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污水處理大概多少錢 瀏覽:567
朗行發動機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477
廢水監測必測項目 瀏覽:753
碳五樹脂改性做施膠劑 瀏覽:629
盛蒸餾水的桶 瀏覽:523
試紙上的純水是什麼顏色的 瀏覽:35
工業凈化器設備怎麼清洗 瀏覽:380
超濾管要用什麼溶液保存 瀏覽:573
大連凈水路在哪個鄉 瀏覽:573
凈化器機動車不年檢怎麼辦 瀏覽:127
西安反滲透膜采購 瀏覽:805
濰坊門診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12
制葯廢水處理答辯是會問什麼 瀏覽:315
導致ro膜脫鹽率低的原因 瀏覽:130
凈之韻除垢劑 瀏覽:438
哪家氯化銨廢水處理好 瀏覽:715
空氣凈化器怎麼裝活性炭 瀏覽:797
python如何過濾數字 瀏覽:105
溫泉除垢機 瀏覽:492
純水洗棉怎麼樣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