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可以做有機肥 嗎
可以。
山東濰坊市聯合環境保護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採用「板框壓濾脫水+好氧發酵堆肥+資源化利用」工藝,通過動態連續運行模式,實現自動進料、混料、輸送、布料,生產全過程採用全封閉式負壓除臭,每天最多處理污泥550噸左右,經過處理之後生產出有機肥200噸左右。
城市生活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會分離成中水和污泥,中水會再利用,或通過地下管網排入城市內河,而剩下的大量污泥因含有重金屬等物質,不能直接利用,則被送進污泥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
沉澱的污泥經過計量後倒入卸料池,經稀釋和加葯調制後,由板框壓濾脫水後變成泥餅。粉碎後,將其輸送進發酵池,通過添加適量輔料、嗜熱菌種進行高溫發酵殺菌,並進一步降低含水率至40%製成營養土。
最後再適當添加氮、磷、鉀等營養元素深度加工,就形成了顆粒狀或粉狀的肥料,滿足農用泥質、改良用泥質、園林綠化用泥質等標准,可用於農林綠化、土壤改良等。
(1)污水區用鋸末有什麼好壞擴展閱讀:
2016年6月,濰坊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順利通過國家第一批試點城市驗收,是通過國家驗收的6個城市中的唯一一個地級市。
濰坊市污泥無害化處置項目的建設,解決了周邊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處置問題,實現市政污泥穩定化、無害化、減量化及資源化的處置目標。濰坊市開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以來,已在各縣(市、區)建立了12個收運中心,收運范圍基本覆蓋整個城市。
2.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石油化工工業是一個「三廢」排放量大、容易產生污染、危害環境的工業產業。石油化工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其污染的普遍性和復雜性,因此,在加快發展石油化工工業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污染防治工作,這對石油化工工業可持續數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石油化工廢水的特點
1. 1廢水處理難度大
石油化工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一般可概括為烴類、烴類化合物及可溶性有機和無機組分。其中可溶性無機組分主要是硫化氫、氨化合物及微量重金屬;可溶解的有機組分,大多數能被生物降解,也有少部分難以被生物降解或不能被生物降解,如原油、汽油、丙烯等。
隨著油田開采期的延長,尤其是油田開發的中後期,原油含水雖越來越高,但無水開采期則越來越短,目前我國大部分油田原油綜合含水率己達80%,有的甚至達到90%,每年採油廢水的產生量約為4 .1億t,成為主要的含油污水源。含油污水中的石油類主要由浮油、分散油、乳化油、膠體濟解物質和懸浮固體等組成。含油廢水中的浮油是以一個連續相的形式浮於水而,這類污染物一般可通過機械或物理的方法去除。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通常只有兒個毫克每升。去除水中的溶解油需要根據其化學性質決定其處理方法。
1 .2廢水排放量大
石油化工生產工藝過程較為復雜,產生的廢水量變化范圍大.如石油煉制,隨其加工深度不同,l k噸原油在生產過程中廢水的排放量變化很大,在0.69-3.99 m3之間,平均值為2.86 in';生產侮噸石油化工產品的廢水排放量為35.81-168.86 m3,平均值為117 m3生產每噸石油化纖產品的廢水排放量為106.87 -230.67 m3,平均值為161.8 m3生產侮噸化肥的廢水排放量為2.72-12.2 m3,平均值為4.25 m3:生產每噸合成橡膠的廢水排放量平均值為3.31 m3.當生產不正常或開停工、檢修期間,廢水排放量變化更大。
1.3廢水中污染物組分復雜
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石油化纖、化肥及合成橡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除含有油、硫、酚、知臍),COD,氨氮、SS酸、鹼、鹽等外,還含有各種有機物及有機化學產品,如醉、醚、酮、醛、烴類、有機酸、油劑、高分子聚合物(聚酷、纖維、塑料、橡膠)和無機物等。當生產不正常或開停工及檢修刻間,排放的廢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變化范圍更大,往往造成沖擊性負荷。
2石油化工廢水的治理原則
2.1控制工藝過程盡量少產生水污染
增強生產工藝過程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改進技術及設備,選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產工藝、設備及薯亮喚原材料,極大限度地降低排污量及廢水排放量。
2.1.1控制生產過程
石油加工過程採用千式減壓蒸餾代替濕式減壓蒸餾,用重沸器代替蒸汽汽提。產品粘制採用催化加氫工藝代替酸鹼洗滌。
2.1.2選用適當的生產方法
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用低鹼醉解法代替高鹼醇解法生產聚丙烯醇,採用裂解法工藝代替脫氫法工藝生產烷4苯。在石油化纖生產過程中,採用直接酷化法代替酷變換法生產聚酷熔體和切片,採用干法紡絲代替濕法紡絲生產丙烯睛.
2.2節約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排水量
根據煉油、化工、化纖、化肥生產過程對水溫、水質的要求不同,採取一水多級串聯使用、循環使用、廢水處理後再回收利用等方法,減少生產過程的廢水排放量。
2.2.1一水多用
將鍋爐使用的一次性水,先用於工藝過程的冷凝、冷卻,升溫後送化學水處理進行脫鹽,再送到除氧器脫氧供給鍋爐使用。將丁二烯精餾塔、脫水塔冷卻水串級使用鍵肢之後送循環水廠做補充水用。
2.2.2循環使用
對工藝過程的冷凝、冷卻應濘先選擇空冷或增濕空冷代替水冷。對必須用水冷卻的工藝,則採用循環水進行冷卻。改進水質,加強水質穩定處理,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從而降低循環水的補充用水量,減少循環水的排污量。
2.2.3廢水回用
開源節流,利用中水系統進行廢水回用。如將煉油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含硫含氨冷凝水,經汽提脫H2S氨、氰後的凈化水回用作為電脫鹽的注水。將冷焦水、切焦水經隔油、沉澱、過濾後閉路循環使用。將洗槽廢水經隔油、浮選、過濾後「自身」循環使用。將二級廢水處理後的排放水,作為廢水處理濾池的反沖洗用水及瓦斯罐、火炬水封罐的補充水。
2.3加強分級控制,搞好污染源的局部預處理和綜合回收利用
石油化工工藝過程產生的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大多數為生產過程流失的物料及有用的物質。因此,治理廢水要從加強污染源控制,實行廢水局部預處理及綜合回收利用人手,回收廢水中有用的物料,降低消耗,變有害為有利。這是消除廢水中污染物、減輕對環境污染的有效辦法。
3石油化工廢水處理的技術和方法
3.1吸附
吸附法就是利用吸附劑的多孔,比表而積大而且表而疏水親油的特性,使油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吸附在表面或空隙內,從而達到除油的目的。一般吸附劑以煤灰、礦渣、果殼、鋸末、粘土等為原料,經過炭化、活化或有機改性來擴大空隙,增加比表面積和提高表面親油性。一般吸附劑分成粉末狀和顆粒狀兩種類型,粉末狀直接投加到水中,而顆粒狀則以吸附柱的形式應用。
3.2膜技術
近幾十年來,膜分離技術發展迅速。在國外,膜技術己廣泛應用於含油污水中乳化油、溶解油的去除和脫鹽的研究與工業化試驗。微濾(MF)S f 1]超濾(Fu)技術處理含油污水的特點是:不加葯劑,是一種純物理分離,不產生污泥,對原水油份濃度的變化適應性強,需要壓力循環污水,進水需嚴格與處理,膜需定期殺菌清洗。簡單的除油機理是乳化油基於油滴尺寸大於膜孔徑被膜阻止,溶解油則是基於膜和溶質的分子問的相互作用,膜的親水性越強,阻止游離油透過的能力越強,水通量越高。含油污水中油的存在狀態是選擇膜的首要依據,若水體中的油是因有表面活性劑的存在,使油滴乳化成穩定的乳化油和溶解油,油珠之間難以相互粘結,則須採用親水或親油的超濾膜分離,為此超濾膜孔經遠<10,而且超細的膜孔有利於破乳或有利於油滴聚結。
3.3高級氧化技術
水處理的高級氧化技術是近20年興起的新技術。它通過化學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直接氧化成無機物,或轉化為低毒的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在制葯、精細化工、印染等有機廢水處理中有廣泛應用研究,主要有化學氧化、濕式氧化、光氧化、催化氧化合生物氧化等技術。
結語
由於煉油、化工、化纖和化肥等廠的生產性質不同,產品品種差別很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種類又較多,水質差異很大,因此,排水系統應主要根據廢水的水質特徵和處理方法來確定。只有科學合理地劃分系統,才有利於清污分流、分級控制及分別進行局部預處理和集中處理,確保廢水達標排放。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3. 污水井內部怎麼收光水泥怎麼收光
只說後續工序及注意事項吧:
1、水泥地面的壓實收光一般分為3遍,第一遍隨鋪隨拍實,抹平;第二遍壓光應在水泥初凝後(以人腳踩上去有腳印但不下陷為宜)立即進行;第三遍收光必須在水泥終凝前完成(以人踩上去腳印不明顯為宜);
2、面層收光24h後,應用濕麻布、濕鋸末或草簾子覆蓋,每天灑水2次,養護不少於7d;
3、面層完成後應避免上人走動或對方重物。
詳細: 混凝土攤鋪振搗
3.4.1在設置好的標高桿間均勻鋪放混凝土,用鐵鍬初步鋪設平整,虛鋪厚度要根據現場坍落度而定,振搗後如局部混凝土仍高於或低於標高桿下口,應及時鏟平或補平。
3.4.2在混凝土振搗完畢後,把趕平尺擱置在標高桿上口前後拖動,以檢測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趕平尺下口與標高桿下口標高一致),同時進行混凝土表面搓平。
3.4.3混凝土澆築時,先用插入式振動振搗,再用平板振動器拖振。拖動振動器時每次壓痕要壓住上一次壓痕1/3左右振搗時間不宜過長,應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降為止,以免出現泌水和離析。
3.5提漿拍提漿:提漿拍也相當於木抹子,兼有整平作用,混凝土經振搗密實搓平後,即可進行提漿作業,提漿時,應用力均勻,提漿拍應保持水平下落拍擊混凝土表面,每一拍與前一拍應有1/5左右的重疊擊拍,並配備人員隨時進行標高和平整度的檢查以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操作時,沿標風吹草動桿方向由邊向內,由前向後後退操作。左右兩跨均完成拍擊後可拆除該間隔的標高桿,對桿底部分進行補拍,以保證提漿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3.6壓光板壓光:相當於用鐵板第一次壓光,調節好壓光板與操作桿間的角度,使之向前推和往後拉時與混凝土面均能保持一定角度,達到初次壓光的效果。壓光時,先由近及遠勻速向前推送,再沿原線路勻速往回拖拉,推拉時,無需向下用力,應利用壓光板自重完成第一遍壓光,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3.7機械抹光:採用葉片式混凝土抹光機進行機械抹光,機械抹光分粗抹和精抹兩道工序。第一遍壓光完畢,待混凝土完全沉實、表面完全收水、上人有腳印但不下陷時,即可用抹光機進行粗抹。粗抹前,應將抹光楓葉上片與混凝土面角度調到慢速檔,並使壓光要保持平整。抹光時從一邊開始,沿該邊順利施抹形成一個抹光帶,逐漸向後推移,相鄰抹光帶間要重疊半個抹光機葉片寬度。粗抹後1-2h,待表面稍硬、手按有印時,即可進行精抹,此時應重新調節抹光楓葉上片與混凝土面角度,使角度增大,並將葉片轉速調至快速檔,方法與粗抹相同,每個抹光帶應反復1-2次,直至混凝土面光亮為止。粗抹和精抹前,抹光機抹不到的邊角部分,可先採用人工抹光,現實施機械抹光。
3.8養護:粗抹完畢即覆蓋塑料薄膜,3-4小時後覆蓋麻袋並澆水養護7d,以防止混凝土過早失去水分和混凝土內部升溫過快造成表面開裂。
4. 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實驗室污水處理的的方法:
一般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以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化學法主要利用化學反應來處理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法是去除廢水中的膠體和溶解中的有機物質。
5. 有關污泥處置的小知識
1.污泥有哪些處置方法
1、污泥濃縮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含水率高達99%,需要經過污泥濃縮後再對污泥進行後續的處置。
污泥濃縮後含水率為95%左右。 2、污泥脫水干化 含水率95%的污泥含水率較高,不便於污泥後期的處置利用。
所以需要進行污泥機械脫水或污泥干化處理。污泥機械脫水設備有疊螺式脫水機、板框式壓濾機等,可將污泥脫水至80%-85%。
污泥干化設備採用除濕熱泵干化技術和低溫余熱干化技術,可將污泥干化至10%。 污泥干化 3、污泥處置方法 (1)衛生填埋 這種處置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污泥又不需要高度脫水,適應性強。
填埋場產生的氣體主要是甲烷,若不採取適當措施會引起爆炸和燃燒。 (2)土地利用 污泥土地利用投資少、能耗低、運行費用低、有機部分可轉化成土壤改良劑成分等優點,是較有發展潛力的一種處置方式。
(3)焚燒 污泥干化後進行焚燒是較為普遍的處置方法。它能使有機物全部碳化,殺死病原體,可較大限度地減少污泥體積;但是其缺點在於處理設施投資大,處理費用高,設備維護成本高,而且產生強致癌物質二惡英。
(4)污泥堆肥 污泥堆肥農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的過程。
2.污泥的處理方法
污泥處理 污泥濃縮後含水率可降正拆猜為95%~97%,近似糊狀。
濃縮可以達到污泥的減量化。重力濃縮法用於污泥處理是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已舉型有50多年歷史。
機械濃縮方法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此方法佔地面積小,造價低,但運行費用與機械維修費用較高。氣浮濃縮於1957年出現在美國。
此法固液分離效果較好,應用已越來越廣泛。污泥濃縮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濃縮法、氣浮濃縮法、帶式重力濃縮法和離心濃縮法,還有微孔濃縮法、隔膜濃縮法和生物浮選濃縮法等。
利用重力作用的自然沉降分離方式,不需要外加能量,是一種最節能的污泥濃縮方法。重力濃縮只是一種沉降分離工藝,它是通過在沉澱中形成高濃度污泥層達到濃縮污泥的目的,是污泥濃縮方法的主體。
單獨的重力濃縮是在獨立的重力濃縮池中完成,工藝簡單有效,但停留時間較長時可能產生臭味,而且並非適用於所有的污泥;如果應用於生物除磷剩餘污泥濃縮時,會出現磷的大量釋放,其上清液需要採用化學法進行除磷處理。重力濃縮法適用於初沉污泥、化學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污泥處理 :離心濃縮法的原理是利用污泥中固、液比重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離心力進行濃縮。離心濃縮法的特點是自成系統,效果好,操作簡便;但投資較高,動力費用較高,維護復雜;適用於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生物和化學污泥。
2) 污泥處理穩定處理的目的就御友是降解污泥中的有機物質,進一步減少污泥含水量,殺滅污泥中的細菌、病原體等,消除臭味,這是污泥能否資源化有效利用的關鍵步驟。污泥穩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堆肥化、乾燥、厭氧消化等。
厭氧消化:在污泥處理工藝中,厭氧消化是較普遍採用的穩定化技術。污泥厭氧消化也稱為污泥厭氧生物穩定,它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原污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形式存在的高能量物質,也就是通過降解將高分子物質轉變為低分子物質氧化物。
厭氧消化是在無氧條件下依靠各種兼性菌和厭氧菌的共同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分解的厭氧生化反應,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 :好氧消化污泥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與活性污泥法極為相似。
當外來養料被消耗完以後,微生物靠消耗自己的機體來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這就是微生物的內源代謝階段。
細胞組織在好氧條件下的內源代謝產物為CO2、NH3、H2O,而NH3會在有氧條件下進一步氧化為硝酸鹽。污泥好氧消化的反應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達:C6H7NO2+7O2→5CO2+NO3-+3H2O+H+上式中C6H7NO2為細胞組織的元素組成。
此法降解程度高,無臭穩定,易脫水,肥份高,運行管理簡單,基建費用低。但運行費用高,消化污泥量少,降解程度隨溫度波動大。
:堆肥技術探討始於1920年,堆肥系統可分為三類:條形堆肥系統、靜態好氧堆肥系統和裝置式堆肥系統。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中含有大量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生長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肥效較好,經過堆肥處理可以達到穩定化、無害化及資源化的目的。
堆肥是一個由嗜溫菌、嗜熱菌對有機物進行好氧分解的穩定過程,其特點是自身可以產生一定的熱量,並且高溫持續時間長,不需外加熱源,即可達到無害化。堆肥的一般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前處理,一次發酵,二次發酵和後處理四個過程。
經過堆肥化處理後,污泥的性狀改善,含水率降低(小於40%),成為疏鬆、分散、細粒狀,可殺滅病原菌和寄生蟲(卵),便於貯藏、運輸和使用。石灰穩定技術石灰穩定技術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投加石灰的條件下,保持一定pH值及一定時間,可以殺滅傳染病菌,並防腐與抑制臭氣的產生。
該技術操作簡單、成本較低,處理後較容易脫水。污泥最終處置可採用農用或者衛生填埋。
將污泥發酵成有機肥,如再加入部分牛糞等,就會發酵成優質的有機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加菌。1公斤金寶貝肥料發酵劑可發酵4噸左右污泥+牛糞。
需按重量比加30-50%左右的牛糞,或秸稈粉、蘑菇渣、花生殼粉、或稻殼、鋸末等有機物料以便調節通氣性。其中如果加入的是稻殼、鋸末,因其纖維素木質素較高,應延長發酵時間。
菌種稀釋:每公斤發酵劑加5-10公斤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拌勻稀釋後再均勻撒入物料堆,使用效果會更佳。 2、建堆:備料後邊撒菌邊建堆,堆高與體積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1.5-2米,寬2米,長度2-4米 2、拌勻通氣。
金寶貝肥料發酵劑是需要好(耗)氧發酵,故應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勻、勤翻、通氣為宜。否則會導致厭氧發酵而產生臭味,影響效果。
4、水分。發酵物料的水分應控制在60~65%。
水分判斷: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水少發酵慢,水多通氣差,還會導致「腐敗菌」工作而產生臭味。
5、溫度。啟動溫度應在15℃以上較好(四季可作業,不受季節影響,冬天盡量在室內或大棚內發酵),發酵升溫控制在70-75℃以下為宜。
6、完成。第2-3天溫度達65℃以上時應翻倒,一般一周內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
如鋸末、木屑、稻殼類輔料過多時,應延長發酵時間,待充分腐熟。 發酵好的有機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長,還可培肥地力等。
污。
3.污水污泥常見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城市污水治理的幾種常用方法活性污泥處理法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中應用最多的就是所謂的活性污泥法,它有處理能力強,處理後水質好等優勢。
其大致組成包括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排放以及迴流等系統。待處理的污水和活性污泥迴流共同進入曝氣池然後混合,然後在其中與空氣接觸使得含氧量增加,發生代謝反應。
經過充分攪拌的混合液變為懸浮狀態,所以其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氧氣能夠與微生物接觸發生反應。接下來進入的是沉澱池,原來的懸浮固體會在其中沉降而被隔離,所以從沉澱池流出的已經為凈化水。
沉澱池裡的污泥一般都會迴流,從而保證曝氣池中的懸浮固體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濃度。在曝氣池裡的反應會使微生物增殖,所以過多的微生物要排出沉澱池以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除需要能夠氧化和分解有機物外,活性污泥還必須有一定凝聚和沉降能力,以便可以使其從混合液中分離,進而在出口得到純凈的水。活性污泥法的缺點在於其基礎建設的成本過高,不易實施。
生物膜處理法所謂生物膜法,就是通過在一些固體物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對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加以處理的方法。它和活性污泥處理方法發展時間基本一致。
所謂的「生物膜」即是附著在固體表面的微生物形象叫法,一般是由非常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等結合一起形成的生態系統。生物膜所附著的固體介質叫做載體或濾料,由此向外生物膜可以分成厭氣層,好氣層,附著以及運動水層。
整個方法的基本運作過程為,先由生物膜吸附水層中的有機物,然後由好氧菌進行分解,再由厭氧菌進行厭氣分解,運動水層通過流動不斷更新生物膜,由此反復實現對污水的凈化作用。一般適用生物膜法的場合為中小規模城市廢水的處理,所用的處理結構是生物濾池或生物轉盤,在我國的南方一般使用生物濾池。
由於材料和技術的不斷革新,生物膜法技術近年來進步很大。因為生物膜法中微生物一般固定在填料上,所以構成的生態系統比較穩定,微生物生活和消耗的能量比活性污泥法中要小得多,其剩餘的污泥也更少。
生物膜法所擁有的高效率高,高耐沖擊性、產泥量低以及運管便利性等優勢使其在各種處理方法中競爭力極大。生物膜法的劣勢在於成本較高且單位處理效率低。
所以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今後生物膜法研究的主要方向。氧化處理法氧化處理法是當今被廣泛使用的一種城市污水預處理方法,有較大的潛力。
可根據其中氧化劑的種類和反應器類型對其分類為化學氧化法,催化氧化法以及光催化氧化法等。其中,化學氧化法的操作比較簡單,但效果不夠明顯且運行成本較高,所以實際工作中應用不多。
為實現處理效果的提高,降低成本的目標,目前找到了一些其他氧化技術。在這些新方法中的其中一種就是光催化法。
它的特點是所需設備簡單,條件溫和,氧化能力高並且處理效果徹底。在污水處理中受到廣泛歡迎。
光催化反應就是通過光的作用發生的化學反應。反應過程中分子由於吸收特定波長的光波而轉變為分子激發態,進而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新物質,或者變成中間化學產物以促進熱反應的進行。
光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來自於光,把太陽能的中的光能進行光電轉化和光化學轉化加以利用是目前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光催化氧化技術利用光激發氧化將O2、H2O2等氧化劑與光輻射相結合。
所用光主要為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藝,可以用於處理污水中CHCl3、CCl4、多氯聯苯等難降解物質。另外,在有紫外光的Feton 體系中,紫外光與鐵離子之間存在著協同效應,使H2O2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的速率大大加快,促進有機物的氧化去除。
所謂光化學反應,就是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進行的化學反應。該反應中分子吸收光能被激發到高能態,然後電子激發態分子進行化學反應。
光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源於光子的能量。在太陽能利用中,光電轉換以及光化學轉換一直是光化學研究十分活躍的領域。
80 年代初,開始研究光化學應用於環境保護,其中光化學降解治理污染尤受重視,包括無催化劑和有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前者多採用臭氧和過氧化氫等作為氧化劑,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後者又稱光催化降解,一般可分為均相、多相兩種類型。
均相光催化降解主要以Fe2+或Fe3+及H2O2為介質,通過光助-芬頓(photo-Fenton)反應使污染物得到降解,此類反應能直接利用可見光;多相光催化降解就是在污染體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同時結合一定能量的光輻射,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與電子-空穴作用,產生·OH 等氧化性極強的自由基,再通過與污染物之間的羥基加合、取代、電子轉移等使污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礦質化,最終生成CO2、H2O 及其它離子如NO3-、PO43-、S042-、Cl-等。與無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相比,光催化降解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更為活躍。
氧化處理法目前由於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的優勢特點處理方式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另外它在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和不易進行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處理等場合都有不錯的前景,成為了國內外一項活躍的研究。
4.污泥的處理方法
污泥處理 污泥濃縮後含水率可降為95%~97%,近似糊狀。
濃縮可以達到污泥的減量化。重力濃縮法用於污泥處理是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已有50多年歷史。
機械濃縮方法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此方法佔地面積小,造價低,但運行費用與機械維修費用較高。氣浮濃縮於1957年出現在美國。
此法固液分離效果較好,應用已越來越廣泛。污泥濃縮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濃縮法、氣浮濃縮法、帶式重力濃縮法和離心濃縮法,還有微孔濃縮法、隔膜濃縮法和生物浮選濃縮法等。
利用重力作用的自然沉降分離方式,不需要外加能量,是一種最節能的污泥濃縮方法。重力濃縮只是一種沉降分離工藝,它是通過在沉澱中形成高濃度污泥層達到濃縮污泥的目的,是污泥濃縮方法的主體。
單獨的重力濃縮是在獨立的重力濃縮池中完成,工藝簡單有效,但停留時間較長時可能產生臭味,而且並非適用於所有的污泥;如果應用於生物除磷剩餘污泥濃縮時,會出現磷的大量釋放,其上清液需要採用化學法進行除磷處理。重力濃縮法適用於初沉污泥、化學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污泥處理 :離心濃縮法的原理是利用污泥中固、液比重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離心力進行濃縮。離心濃縮法的特點是自成系統,效果好,操作簡便;但投資較高,動力費用較高,維護復雜;適用於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生物和化學污泥。
2) 污泥處理 穩定處理的目的就是降解污泥中的有機物質,進一步減少污泥含水量,殺滅污泥中的細菌、病原體等,消除臭味,這是污泥能否資源化有效利用的關鍵步驟。污泥穩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堆肥化、乾燥、厭氧消化等。
厭氧消化:在污泥處理工藝中,厭氧消化是較普遍採用的穩定化技術。污泥厭氧消化也稱為污泥厭氧生物穩定,它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原污泥中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形式存在的高能量物質,也就是通過降解將高分子物質轉變為低分子物質氧化物。
厭氧消化是在無氧條件下依靠各種兼性菌和厭氧菌的共同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分解的厭氧生化反應,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 :好氧消化污泥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與活性污泥法極為相似。
當外來養料被消耗完以後,微生物靠消耗自己的機體來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這就是微生物的內源代謝階段。
細胞組織在好氧條件下的內源代謝產物為CO2、NH3、H2O,而NH3會在有氧條件下進一步氧化為硝酸鹽。污泥好氧消化的反應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達:C6H7NO2+7O2→5CO2+NO3-+3H2O+H+ 上式中C6H7NO2為細胞組織的元素組成。
此法降解程度高,無臭穩定,易脫水,肥份高,運行管理簡單,基建費用低。但運行費用高,消化污泥量少,降解程度隨溫度波動大。
:堆肥技術探討始於1920年,堆肥系統可分為三類:條形堆肥系統、靜態好氧堆肥系統和裝置式堆肥系統。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中含有大量促進植物和農作物生長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肥效較好,經過堆肥處理可以達到穩定化、無害化及資源化的目的。
堆肥是一個由嗜溫菌、嗜熱菌對有機物進行好氧分解的穩定過程,其特點是自身可以產生一定的熱量,並且高溫持續時間長,不需外加熱源,即可達到無害化。堆肥的一般工藝流程主要分為前處理,一次發酵,二次發酵和後處理四個過程。
經過堆肥化處理後,污泥的性狀改善,含水率降低(小於40%),成為疏鬆、分散、細粒狀,可殺滅病原菌和寄生蟲(卵),便於貯藏、運輸和使用。石灰穩定技術石灰穩定技術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投加石灰的條件下,保持一定pH值及一定時間,可以殺滅傳染病菌,並防腐與抑制臭氣的產生。
該技術操作簡單、成本較低,處理後較容易脫水。污泥最終處置可採用農用或者衛生填埋。
將污泥發酵成有機肥,如再加入部分牛糞等,就會發酵成優質的有機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加菌。1公斤金寶貝肥料發酵劑可發酵4噸左右污泥+牛糞。
需按重量比加30-50%左右的牛糞,或秸稈粉、蘑菇渣、花生殼粉、或稻殼、鋸末等有機物料以便調節通氣性。其中如果加入的是稻殼、鋸末,因其纖維素木質素較高,應延長發酵時間。
菌種稀釋:每公斤發酵劑加5-10公斤米糠(或麩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拌勻稀釋後再均勻撒入物料堆,使用效果會更佳。 2、建堆:備料後邊撒菌邊建堆,堆高與體積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1.5-2米,寬2米,長度2-4米 2、拌勻通氣。
金寶貝肥料發酵劑是需要好(耗)氧發酵,故應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勻、勤翻、通氣為宜。否則會導致厭氧發酵而產生臭味,影響效果。
4、水分。發酵物料的水分應控制在60~65%。
水分判斷:手緊抓一把物料,指縫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水少發酵慢,水多通氣差,還會導致「腐敗菌」工作而產生臭味。
5、溫度。啟動溫度應在15℃以上較好(四季可作業,不受季節影響,冬天盡量在室內或大棚內發酵),發酵升溫控制在70-75℃以下為宜。
6、完成。第2-3天溫度達65℃以上時應翻倒,一般一周內可發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溫度開始降至常溫,表明發酵完成。
如鋸末、木屑、稻殼類輔料過多時,應延長發酵時間,待充分腐熟。 發酵好的有機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長,還可培肥地力等。
5.污泥處理的處理步驟
剩餘活性污泥——污泥濃縮池——污泥消化——污泥脫水——污泥處置
剩餘活性污泥用泵抽到污泥濃縮池進行沉澱,上清液排到迴流管進行污水再處理
經濃縮後的污泥含水率由99.%到下降到94%,如果日處理量2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可考慮污泥消化,日處理量小的污水處理廠消化系統就沒有;
污泥脫水一般採用板框機、帶式壓濾機或離心機進行脫水,由含水率94%進脫水設備處理後干泥餅含水率可達到80%以下。
再由污水處理廠送到廠外填埋、污泥堆肥及焚燒等處置措施。
6.有關於污水處理的知識,詳細點,
現代廢水處理技術按作用原理分為(4類):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
廢水生物處理方法常見的有(5種):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消化法、穩定塘、濕地處理。 好氧處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厭氧處理:各種厭氧消化法。
一級處理:主要通過物理處理法中的各種處理單元如沉降或氣浮去除水中懸浮狀態的固體、呈分層或乳化狀態的油類污染物。
二級處理:主要為生物過程,去除一級除水中的溶解性BOD,並進一步去除懸浮固體物質,某些情況下,還可去除一定量的營養物,如氮磷。
三級處理:處理方法包括化學處理及過濾方法等,主要去除懸浮物、營養物。
7.污泥的處理和處置有什麼不同
污泥的處置指的是給污泥一個最終的歸宿:要麼作為肥料施用到農田、綠化等土壤中,成為土壤的一部分;要麼加以資源化利用,形成有用的材料,如鋪路的渣土、水泥、制磚等;要麼填埋,未加任何利用,且耗費土地資源而棄置。
任何不能達到最終安置的過程,都可以算作處理。比如污泥堆肥,殺滅細菌和熟化後才能產生安全的肥效;焚燒最終還會產生灰燼,這部分的數量要佔到原干物質質量的40%以上,因此還要考慮填埋或利用;干化是為了去掉泥餅中的大部分水份,節約運輸成本,減少佔地,少付填埋費,並為其它的最終處置方案提供減量、衛生化和經濟性條件。
8.污泥處理處置
關於污泥的處理問題,首先要分析污泥的種類。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一般來說有以下處理工序:脫水,污泥干化,碳化,焚燒,熔融,填埋。
目前國內的工藝只做到脫水,物理手段,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脫水機,大部分是靠電能運轉,市政污泥的話通過脫水含水量大約可以降到80%~85%,如果加入大量高分子材料、石灰調和的話含水量有可能降得更低;
干化處理屬於較新領域,通過蒸汽、熱風、煙氣等熱源可進一步蒸發水分降低污泥含水量,一般來說降低到40%以下污泥的臭味可大幅降低,當然也可以降低到20%甚至更少,但是能耗就相對增高;
碳化屬於將熱值高的污泥商品化。有高溫碳化、中溫碳化和低溫碳化技術,當然低溫碳化能耗最低;熱源是化石燃料。不是所有污泥都能碳化的。碳化一般是在干化之後的工序。碳化產品一般能夠作為燃料重新利用。碳化的重金屬固化作用還有待研究。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