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中遇到污泥膨脹怎麼解決,沒有詳細的資料提示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措施A,投葯處理,能夠殺滅絲狀菌的葯劑有氯,臭氧,過氧化氫等,有效氯為10—20mg/l時,就能夠有效殺滅球衣菌,貝代硫菌:高於20mg/l時,可能對絮凝體形成菌產生危害,因此,在使用氯時一定要按投加量的允許范圍合理投加。而臭氧,過氧化氫等氧化劑只有在較高的計量條件下才對球衣菌有殺滅效果。
措施B,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硫酸鋁,三氯化鐵,高分子混凝劑等絮凝劑。
措施C,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實性。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
措施D,加大迴流污泥量,通過這一措施,高粘性膨脹的致因物質,即多糖類物降低了,在多數情況下,能夠解脫高粘性膨脹。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在迴流污泥前進行內源呼吸期,提高了絮凝體形成細菌群攝取有機物的能力和與絲狀菌競爭的能力,絲狀菌性膨脹也能夠得到抑制。在曝氣過程中,可以考慮加入氯,磷等營養物質,這樣可以強化污泥活性。
措施E,使廢水經常處於新鮮狀態,防止形成厭氧狀態,如有條件採取預曝氣措施,使廢水經常處於預曝氣狀態,吹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並避免貝代硫菌加以利用增殖。
措施F,加強曝氣,提高混和液DO濃度,防止混和液缺氧或厭氧狀態,即或是局部的或是一時的呈厭氧狀態,也不利於絮體形成菌的生理活動,而有利於絲狀菌的增殖。
措施G,在有利條件下,可以考慮改變水溫,水溫在15攝氏度以下易於發生高粘性膨脹,而絲狀菌性膨脹則多發生在20攝氏度以上。
措施H,降低污泥在二沉池內停留時間,防止形成厭氧狀態。措施I,調整污泥負荷,運行經驗表明,如果污泥負荷超過0.35kgBOD/kgMLSS.d易於發生絲狀菌性污泥膨脹。
措施J,調整混合液中的營養物質平衡,即保證BOD:N:P=10:5:1的要求,當混和液失去營養平衡時,往往會發生高粘性污泥膨脹。
措施K,控制絲狀菌的增殖,對已產生大量球衣菌屬的活性污泥,用濃度為50mg/l的硫酸銅,保持5mg/l的殘留濃度,能夠抑制球衣菌屬的增殖。
在實際運行中,以上幾類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污泥膨脹發生以後,首先應通過觀察現象,藉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膨脹的種類及發生原因,對症下葯,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 污泥膨脹對活性污泥法的運行有何不利影響如何避免與控制污泥膨脹現象
污泥膨脹對活性污泥法的運行不利影響:一旦發生難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
避免與控制污泥膨脹現象:
1、應急措施
臨時應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葯物增強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殺死絲狀菌。投加鐵鹽鋁鹽等混凝劑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保證沉澱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學葯劑,如氯氣,加在迴流污泥中也可以達到消除污泥膨脹現象。投加過氧化氫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壞絲狀菌的效果。
採用這種方法一般能較快降低SVI值,但這些方法並沒有從根本上控制絲狀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葯,污泥膨脹現象可以又會卷土重來。而且投葯有可能破壞生化系統的微生物生長環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所以,這種辦法只能做為臨時應急時用。
2、改善生化環境
污水廠發生污泥膨脹的時候,一般無法從工藝流程、池型和曝氣方式的改變來解決,只能在正在運行的流程基礎上通過改變生化池內的微生物生長環境來抑制或消除絲狀菌的過度繁殖。在不同的工藝和水質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但生化工藝常遇見的幾種應該注意的問題必須加以注意。
3、污水性質的控制
首先應該檢查和調整pH值,當pH值低於5以下時,不僅對污泥膨脹會有利,而且對正常的生化反應也會有一定的危害,所以當pH值偏低時應及時調整。另外在北方寒冷地區一定應注意冬季時的水溫,若水溫偏低應加熱,因為低溫也會導致污泥膨脹的發生。採用鼓風曝氣能有效地在冬季較高的水溫。
當污水中營養成分不足或失衡時,應補充投加。N、P含量應控制在BOD:N:P=100:5:1左右。
若污水處理生化系統前已有消化現象的發生,產生的低分子有機酸將有利於絲狀菌的生長,這時可以對廢水在調節池內預曝氣來加以改善。一般採用空氣擴散器向3-5米有效水深的調節池曝氣,供氣量可以控制在0.5-1.0m³/廢水立方米·小時。它能使調節池的廢水保持新鮮,並有效防止由於厭氧所會帶來的臭氣。
保持池內足夠的溶解氧對於高負荷的生化系統特別重要,一般至少應控制DO>2毫克/L。
4、沉澱池內的污泥應及時排出或迴流
防止其發生厭氧現象。若發生厭氧現象,產生的各種氣體吸附在污泥上,也會使污泥上浮,沉降性能變差。而且發生厭氧的污泥迴流也會引發絲狀菌的大量繁殖。這種情況時除排泥和清除沉澱池內的死角,並縮短污泥在池內的停留時間外。
還應提高曝氣池DO值,使出入沉澱池的水保持較高的溶解氧。
溶解氧濃度對污泥膨脹的影響
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過程實質上就是對氧的利用過程。溶解氧在活性污泥法的運行中是一個重要的控制參數,曝氣池中DO濃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和活性污泥的生長。低DO濃度一直被認為是引起絲狀菌污泥膨脹的主要因素之一。
絲狀菌由於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較低的氧飽和常數,在低DO濃度下比絮狀菌增殖得快,從而導致絲狀菌污泥膨脹。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反應,DO對於污泥膨脹影響的的臨界值並不確定。
DO濃度的要求是與污泥負荷息息相關的,負荷越高,則對應的臨界值就越大。這一值的確定與工藝選擇、池型及進水類型都有著密切關系,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實驗才可以得出。
3. 污水處理廠出現污泥膨脹怎麼解決
所謂活性污泥膨脹是指活性污泥質量變輕,體積膨大,沉降性能惡化,不能正常沉池下來,污泥指數異常增高達400以上。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運行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其不僅嚴重影響污水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導致出水水質惡化和底物去除率降低,增大污泥的處理和處理費用,甚至可能導致整個工藝過程的失敗。x0dx0a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先明白污泥膨脹的原因才能有對應的措施。x0dx0ax0dx0a活性污泥膨脹,根據誘因可分為:因絲狀菌異常增殖所導致的絲狀菌性膨脹和因粘性物質大量產生積累的非絲狀菌膨脹。x0dx0a對於正常的活性污泥來說,菌膠團和絲狀菌之間有一個適當的比例關系,二者相互交織。如果絲狀細菌過多,則絲狀菌將伸出污泥的絮體之外,使絮體分散,相互間的接觸、凝聚很難,導致SVI很高。此為易發與多發性膨脹,導致產生絲狀菌性污泥膨脹的細菌主要有:球衣菌屬,假單胞菌屬,黃桿菌屬,酶菌屬。x0dx0a非絲狀菌膨脹沒有大量的絲狀菌存在,但含有過量的結合水,使體積膨脹,污泥比重減輕,壓縮性能惡化。這種膨脹使污泥含水率較高,比重降低,難以沉降。x0dx0a引起污泥膨脹的主要因素x0dx0a1、水質(有機物):包括糖類物質、痕量金屬、腐敗和早期消化的廢水x0dx0a2、DO(溶解氧)x0dx0a3、溫度x0dx0a4、PH值x0dx0a5、負荷率x0dx0ax0dx0a控制污泥膨脹的措施:x0dx0a當在活性污泥系統產生污泥膨脹現象時,必須對污泥膨脹的類型、誘因與性質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消除。具體措施如下:x0dx0a1、投加葯劑改善污泥性狀x0dx0a投加葯劑可以對絮凝體形成菌產生危害,抑制其生長;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硫酸鋁、三氯化鐵、高分子混凝劑等絮凝劑,可以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x0dx0a化污泥,可以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實性。x0dx0a2、稀釋進水中有機物濃度x0dx0a穩定曝氣池進水最可行、最經濟的方法是終水迴流,用以稀釋、調節曝氣池進水中的有機物濃度,使其穩定在一定范圍內。加大迴流污泥量,高粘性膨脹的致因物質,即多糖類物降低了,在多數情況下,能夠解脫高粘性膨脹。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在迴流污泥前進行內源呼吸期,提高絮凝體形成細菌群攝取有機物的能力和與絲狀菌競爭的能力,絲狀菌性膨脹也能夠得到抑制。在曝氣過程中,可以考慮加入氯,磷等營養物質,這樣可以強化污泥活性。x0dx0a3、防止形成厭氧狀態x0dx0a使廢水經常處於新鮮狀態,防止形成厭氧狀態,如有條件採取預曝氣措施,使廢水經常處於預曝氣狀態,吹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並避免貝代硫菌加以利用增殖。降低污泥在二沉池內停留時間,防止形成厭氧狀態。x0dx0a4、控制進水溫度在有利條件下,可以考慮改變水溫,水溫在15攝氏度以下易於發生高粘性膨脹,而絲狀菌性膨脹則多發生在20攝氏度以上。x0dx0a5、調整污泥負荷運行經驗表明,如果污泥負荷超過0.35kgBOD/kgMLSS.d易於發生絲狀菌性污泥膨脹。x0dx0a6、調整混合液中的營養物質平衡當混和液失去營養平衡時,往往會發生高粘性污泥膨脹。調整混合液中的營養物質平衡,即保證BOD:N:P=10:5:1的要求,合理投加營養鹽。x0dx0a在實際運行中,處理污泥膨脹的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污泥膨脹發生以後,首先應通過觀察現象,藉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膨脹的種類及發生原因,對症下葯,然後再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 工業污水處理中控制曝氣池活性污泥膨脹的措施有哪些
工業污水處理中控制曝氣池活性污泥膨脹的措施有哪些?
(1)投加混和劑
用於改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混凝劑有石灰、鐵或亞鐵和鋁鹽等。但投加該類物質會增 加固體負荷。近年來,合成多聚物已取代了傳統的絮凝劑,絮凝效果也很好。但大多數合成 多聚物是以聚丙烯醯胺為基礎物質的,具有一定的毒性,雖可以用化學的方法加以改進,但 成本增加。因此,人們使用微生物衍生的絮凝劑,主要是電解質多糖,這種絮凝劑經試驗證 實是有效的,工業化生產也得到了解決。
(2)投加氧化劑
通過向活性污泥中投加一些氧化劑來殺死絲狀細菌,可控制活性污泥膨脹,最常用的氧 化劑是CI2.目前,國內大多數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都採用投氯消毒,這樣可以利用一套設 備完成兩個任務,非常方便。根據研究,除N/P營養缺乏造成的污泥膨脹外,絕大多數的絲 狀菌都可以通過加氯加以控制。對絲狀菌膨脹投氯10~20mg/L,對非絲狀菌投氯5~10mg/L ,連續投加2周至SVI值正常為止。過氧化氫(H2O2)和臭氧(O3)的適量投加也能夠有效 地控制污泥的絲狀菌膨脹。
(3)工藝調節
控制活性污泥中絲狀菌過度生長的最基本方法是採用適當的工藝措施。溶解氧太低、污 泥缺氧而幅畫是要加大曝氣量、增加供氧:當PH值過高或過低時要向反應器中加鹼或加酸: N、P缺乏時要補加。
(4)生物選擇器的使用
武漢格林環保在污水處理方面有著不錯的工藝和經驗,可以多了解一下。
5. 活性污泥膨脹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一、活性污泥膨脹的原因:
(1)原水中營養物質含量不足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廢)水的過程,就是污泥中的微生物種群不斷地吸收、利用水中污染物,在自身增殖的同時,將污染物加以降解的過程。隨反應的進行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保證其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並維持生物的動態平衡和活動。若微生物的食物不足,會使低營養型微生物絲硫細菌、貝氏硫細菌過度繁殖,在與菌膠團細菌的競爭中占優。
(2)原水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物質含量高
絲狀菌與其它菌種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它對高分子物質的水解能力弱,較難吸收不溶性物質。所以,當廢水中含有較多量的可溶性有機物時,有利於底物中絲狀菌的繁殖。此外,廢水中含過多量的糖類碳水化合物時,諸如球衣菌屬的絲狀菌能直接將葡萄糖、乳糖等糖類物質作為能源加以吸收利用,同時分泌出高粘性物質覆蓋在菌膠團細菌表面,從而大大提高了污泥的水結合率。
(3)硫化物含量高
正常的活性污泥中硫代謝絲狀菌含量不多,若污水中硫化物含量偏高(這種情況多存在於工業廢水中),容易引起諸如硫化菌、021N型菌、貝氏硫化菌等硫代謝絲狀菌的過量增殖,致使引發污泥膨脹。
(4)進水波動
進水波動是指進入活性污泥反應器的原水在流量以及有機物濃度、種類方面的改變。如果曝氣池中有機物濃度突然增加,就會因微生物呼吸迅速致使溶解氧含量降低,此時絲狀菌在爭奪氧中占優,大量繁殖,引起污泥膨脹。
(4)溫度
反應器底物中每種細菌都有自己的最適宜生長溫度,在最適宜生長溫度下,其繁殖旺盛,競爭力強。如果溫度較低,污水中微生物代謝速度較慢,會積貯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類物質,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著水大大增加,SVI值增高,從而可能會引起污泥膨脹。溫度對絲狀菌的影響也是很普遍的,絲狀菌膨脹對溫度具有敏感性,在其它條件等同的情況下,10℃時產生嚴重的污泥膨脹現象;將反應器溫度提高到22℃,不再產生污泥膨脹。這也是大多數活性污泥在冬季時會產生污泥膨脹或者污泥膨脹更加嚴重的原因之一。
(5)溶解氧
溶解氧作為構成活性污泥混合液三要素(氣、水、泥)之一,是許多生物降解反應的必要條件。菌膠團細菌和浮游球衣菌等絲狀菌對溶解氧需要量差別比較大,菌膠團細菌是好氧菌,而絕大多數絲狀菌是適應性強的微好氧菌。因此,若溶解氧含量不足,菌膠團菌的生長受到抑制,而絲狀菌仍能正常利用有機物,在競爭中占優。
(6)pH值
pH值較低,會導致絲狀真菌的繁殖而引起污泥膨脹。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pH值低於6.5時利於真菌生長繁殖;pH值低至4.5時,真菌將完全占優,活性污泥絮體遭到破壞,所處理的水質惡化。
(7)BOD-污泥負荷
BOD污泥負荷是設計活性污泥反應池和控制其運行的重要指標。
二、活性污泥膨脹的控制方法:
(1)投加Cl2或漂白粉
控制污泥膨脹採用的傳統氧化劑是Cl2。具有氧化能力的Cl2、HOCl和次氯酸根滲入細胞後,能破壞菌體內的酶系統,導致細胞死亡。絕大程度上說的絲狀菌都可通過加氯氣加以控制。一般投加在迴流污泥中,加氯點的Cl2、濃度應控制在小於35 mg/L,加氯量最適宜控制在10~20 mg/L·d,投加量過大反而會殺死菌膠團菌,造成絮體解體。當SVI值逐漸降低、膨脹不斷緩解時,應逐漸減少投葯量。
(2)投加H2O2
雙氧水在控制污泥絲狀菌膨脹中的應用也相當廣泛。控制絲狀菌的最少投量是0.1 g/kg·d(H2O2/MLSS)時,將會破壞脫磷作用,投加一段時間後(大概10天)脫磷作用會慢慢恢復。H2O2的毒性對脫氮作用只有少量的影響,在檢測中沒有發現氨、氮和硝酸鹽氮有明顯變化。
(3)投加臭氧
投加臭氧也可以控制絲狀菌引起的污泥膨脹,臭氧還能有效地改善硝化作用和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率,臭氧的投加量在4g/kg·d(H2O2/MLSS)左右,一般投加在好氧區。
(4)投加凝聚劑
投加合成的有機聚合物、鐵鹽、鋁鹽等混凝劑均可以通過其凝聚作用來提高污泥的壓密性增加污泥的比重;投加高嶺土、碳酸鈣、氫氧化鈣等也可以通過提高污泥的壓密性來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實踐證明,不設初沉池的污水廠,其SVI值都比較低,所以設有初沉池的污水廠發生污泥膨脹時,將部分污水直接送到曝氣池也是一種控制污泥膨脹的方法。
(5)迴流污泥
此法主要應用在脫氮除磷工藝中,將二沉池排出的迴流污泥排入一單獨設置的曝氣池內進行曝氣,將微生物體內貯存物質氧化,從而使菌膠團細菌具有最大吸附和貯存能力,使污泥得到充分再生並恢復活性,所以可以在與絲狀菌的競爭中獲得優勢,抑制絲狀菌的過量繁殖。
工作原理
活性污泥中復雜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營養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鏈。最先擔當凈化任務的是異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優良運轉的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見的原生動物有鞭毛蟲、肉毛蟲、纖毛蟲和吸管蟲。
活性污泥成熟時固著型的纖毛蟲、種蟲占優勢;後生動物是細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輪蟲、線蟲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時才出現,所以當出現後生動物時說明處理水質好轉標志。其性能指標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 (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污泥體積指數(SVI),污泥密度指數(S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