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CN
③ >(2分)、 = (2分)
『貳』 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的事故簡介
本次的事故,僅僅是因為「暴雨造成」,還是一個因為壓低成本而帶來的惡果?不可否認的是,此次污染事件,對當地生態環境、居民的健康來說,都是一場不容忽視的災難。氰化鈉煉金:一半黃金,一半污水
「紫金礦業」是一個傳奇。上世紀90年代,地質工作者陳景河(紫金礦業董事長) 冒險用氰化鈉溶液提煉黃金,使原先沒有開采價值的低品位礦具有了開采價值,龐大的紫金礦業帝國也就此崛起。紫金礦業的采礦成本低在行業中是出了名的。2007年,紫金礦業每克礦產金的成本只有57.64元,僅為國內平均水平的45%。然而,紫金礦業創造的這一低成本奇跡,卻使自己陷入污染的泥潭,不能自拔。
靠低成本開挖金礦發家 1993年,地質工作者的陳景河 (紫金礦業董事長) 下海,試圖開發紫金山的金銅礦。不過當時局面頗為尷尬:在專家可行性論證報告中,紫金山金礦卻被給予品位低、投資大、風險高、開發價值極小的結論。設計部門估算紫金山金礦一期開發投資至少要2900萬,但陳景河只爭取到了350萬銀行貸款。已做過小規模試驗的陳景河,開始了平生第一次冒險:將傳統上只在北方乾旱、平坦地區使用的黃金提煉工藝「堆浸法」引入多雨的紫金山區,用氰化鈉溶液噴淋破碎後的金礦石,再收集含金溶液提煉黃金。這一嘗試,不僅急劇降低成本,使原先沒有開采價值的低品位礦,從石頭變成了寶貝,具有了開采價值。而龐大的紫金礦業帝國也就此崛起。 但使用這一方法,黃金在提煉過程中,會產生含劇毒氰化鈉的廢水和含金屬的毒污水,通常要集中處理,否則就會嚴重污染環境。
減少環保投入 污染事故早有「前科」 有相關人士指責紫金礦業在環保方面捨不得投入,盡量壓低成本。最好的例子是2007年,紫金礦業收購湖北鑫豐礦業。鑫豐礦業主要利用氰化工藝和提純工藝進行金礦冶煉。紫金礦業介入之後,很快停掉了上述兩個工藝,將其工藝改為浮選,即根據不同的礦物特性加入不同葯物,使所需礦物質與其他物質分離開。這一做法,正是為了減少環保投入。但是,含有大量殘余水分的尾礦渣,卻成為新的污染隱患。 事實上在在紫金礦業發家史上,污染事件卻也如影隨形。2006年底,位於貴州省貞豐縣境內的紫金礦業貞豐水銀洞金礦發生潰壩事故。尾礦庫中約20萬立方米含有劇毒氰化鉀等成分的廢渣廢水溢出,下游兩座水庫受到污染。 2008年2月,紫金礦業便因存在不良環境記錄而成為首批「綠色證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過或暫緩通過」的企業之一;2009年4月底,紫金礦業下屬的、位於河北張家口崇禮縣的東坪舊礦尾礦庫回水系統發生泄漏事故,引起部分當地居民呼籲堅決取締;同年年底,福建龍岩市環保局連收到兩封投訴信,稱「紫金礦業污染武平下村村礦區水源非常嚴重,連池塘的魚都死了」。今年5月,因為存在嚴重環保問題尚未按期整改的情況,紫金礦業再次被國家環保部點名批評。
事故背後:排污系統因何失效
事故發生後,紫金礦業試圖將污水池發生滲漏的直接原因歸咎於6月份以來的持續強降雨。然而近年來的世界氣候劇烈變化,「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澇幾乎年年都能遇到。特別是紫金山銅礦所在的福建省,年代並不久遠的紫金礦區排污系統建造時理應考慮到這一點——這不得不讓人擔憂,企業在設計和施工時是否為了遵循「減少環保成本」而造成某些隱藏的漏洞。
失效的「三大溝」排污系統 此前,紫金礦業在礦區通往汀江三大溝(同康溝、二廟溝、下田寮溝)中構築了防洪體系,使外圍匯水不進入排土場、堆浸場、堆碴場等工業場地。對礦區水污染防治的環保方面,紫金也建立了「三大溝」的環保處理系統:在源頭設置污水攔截設施,中端設置廢水處理設施,實行工業水閉路循環,在末端設置污染物排放監控設施。此外,紫金還對排污口設置廢水自動化檢測監控系統,並與福建省環保自動監控中心聯網,實現遠程、連續和實時監控。然而,這一防治監控體系,未能遏止此次污染事故。
一場導致滲漏暴雨
據企業公告,經省、市專家初步核查,本次紫金礦業滲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6月份以來的持續強降雨致使溶液池區域內地下水位迅速抬升,地下水量急劇增大,局部底墊下的黏土墊層被掏空,導致污水池防滲底墊多處開裂,含銅酸水通過污水池下方的排洪洞口流入汀江。紫金礦業內部負責人也表示,該公司廢水處理系統能力為5000立方米/天,不足以處理本次特大暴雨情況下新增的廢水量,試圖將事件歸咎為自然不可抗力。然而紫金山銅礦所在的福建省,「持續強降雨」年年都有,在年代並不久遠的紫金礦區排污系統建造時理應考慮到這一點——這不得不讓人擔憂,企業在設計和施工時是否為了遵循「減少環保成本」而造成某些隱藏的漏洞。
被污染的汀江水:「對人無害」?
根據有關部門對汀江水的檢測結果顯示,潰壩的確對河水造成了污染。相關負責人聲稱,雖然河水受到污染,但其中不含劇毒物質,「對魚有毒對人無毒」,不會影響居民健康。理論上汀江水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後PH值和含銅量基本回復至國Ⅲ標准以內,然而以往危害環境的事故卻一再讓人們認識到,事故也許不會直接對人類產生危害,但長期來看,環境的污染最終將會影響人類。
福建省環保廳發布的《污染事件汀江水質監測結果》,此次事故滲漏廢水主要為酸性廢水(主要含銅、硫酸根離子),沒有劇毒物質。而外界對水質污染的擔憂,亦主要集中在PH值的含銅量兩項指標。 PH值依然偏酸 不利身體酸鹼平衡
7月4日,汀江上杭段多處水質監測出現PH值的范圍在4.34-6.33之間,已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准限值(6-9),不宜飲用。而在泄漏事故得到控制後,汀江上杭段各斷面水質逐步改善,PH值回升至6.65左右,符合地表水Ⅲ類水質標准,但屬性依然偏向酸性。
然而醫學證明人體大多適宜喝弱鹼性的水(PH值在7-8之間)。長期喝酸性水對調節身體酸鹼平衡很不利,容易造成胃酸過高引發各種疾病。美國科學家Burton曾分析美國100個大城市的飲用水,喝偏酸性的水比較容易引起心血管病,癌症死亡率亦明顯偏高。而日本的科學家早在1957年就已證明,中風死亡率與飲用水中的酸度密切相關。
銅具有「累積效應」 長期攝入或慢性中毒
污水含銅是汀江魚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魚對水中銅含量的要求比較高,當達到0.1mg/L時,魚就會出現中毒甚至死亡的現象。而根據《監測結果》數據顯示7月12日(事故得到控制後),汀江上杭段各斷面銅濃度仍在0.039-0.109mg/L(毫克每升)之間。而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規定,Ⅲ類水銅離子含量不得超過1.0mg/L。也就是說,汀江經過一定程度的治理後,水質已達到國Ⅲ類水標準的含銅量要求。根據《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准》規定,國Ⅲ類水是可用為飲用水源的最低標准。因此,如果福建省環保廳發布的檢測結果屬實,目前汀江水理論上是「可以飲」的,但仍不能養魚。
上杭縣防疫站副站長傅衛國聲稱,即便飲水中的銅超過1.0毫克每升,也僅僅會令水出現一點點顏色,還不會引起人的中毒。但銅作為一種重金屬,在人體內很難代謝,具有很強的「累積效應」,因而長期飲用銅元素超標的水,攝入銅過量,有可能造成中毒,包括急性銅中毒、肝豆狀核變性、兒童肝內膽汁淤積等病症。事實上位於紫金山腳下的武平縣中堡鎮下村村患癌症的人逐漸增多,便可能與居民長期飲用金屬含量偏多的水有關。
『叄』 重金屬包括哪些
重金屬包括金、銀、銅、鐵、汞、鉛、鎘等。
1.金
金是一種金屬元素,化學符號是Au,原子序數是79。
金的單質(游離態形式)通稱黃金,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貴金屬,在很多世紀以來一直都被用作貨幣、保值物及珠寶。在自然界中,金以單質的形式出現在岩石中的金塊或金粒、地下礦脈及沖積層中。黃金亦是貨幣金屬之一。金的單質在室溫下為固體,密度高、柔軟、光亮、抗腐蝕,其延展性僅次於鉑。
金是一種過渡金屬,在溶解後可以形成三價及單價正離子。金與大部分化學物都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侵蝕。金能夠被水銀溶解,形成汞齊(但這並非化學反應);能夠溶解銀及鹼金屬的硝酸不能溶解金。以上兩個性質成為黃金精煉技術的基礎,分別稱為「加銀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銀分離法」(parting)。
2.銀
銀(Argentum),為過渡金屬的一種。化學符號Ag。銀是古代就已知並加以利用的金屬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貴金屬。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於銀礦石中。銀的理化性質均較為穩定,導熱、導電性能很好,質軟,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極高,可達99%以上。有許多重要用途。
3.銅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並用獲取的銅製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銅是一種存在於地殼和海洋中的金屬。銅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0.01%,在個別銅礦床中,銅的含量可以達到3%~5%。自然界中的銅,多數以化合物即銅礦石存在。
4.鐵
鐵(iron)是一種金屬元素,原子序數26,鐵單質化學式:Fe。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熔點1538℃、沸點2750℃,能溶於強酸和中強酸,不溶於水。鐵有0價、+2價、+3價和+6價,其中+2價和+3價較常見,+6價少見。
鐵在生活中分布較廣,佔地殼含量的4.75%,僅次於氧、硅、鋁,位居地殼含量第四。純鐵是柔韌而延展性較好的銀白色金屬,用於制發電機和電動機的鐵芯,鐵及其化合物還用於制磁鐵、葯物、墨水、顏料、磨料等,是工業上所說的「黑色金屬」之一(另外兩種是鉻和錳)(其實純凈的生鐵是銀白色的。
鐵元素被稱之為「黑色金屬」是因為鐵表面常常覆蓋著一層主要成分為黑色四氧化三鐵的保護膜)。另外人體中也含有鐵元素,+2價的亞鐵離子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用於氧氣的運輸。
5.汞
汞是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稱水銀。還有「白澒、奼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元素符號Hg,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鎵(符號Ga,31號元素)和銫(符號Cs,55號元素)在室溫下(29.76℃和28.44℃)也呈液態)。
汞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酸也不溶於鹼。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汞使用的歷史很悠久,用途很廣泛。在中世紀煉金術中與硫磺、鹽共稱煉金術神聖三元素。
參考資料網路-汞
網路-鐵
網路-銅
網路-銀
網路-金
網路-重金屬
『肆』 煉金廠的廢水中含有CN-有劇毒,其性質與鹵素離子相似,還原性介於I-與Br-之間,HCN為弱酸.下列說法不正
A、HCN為弱酸,根據強酸制弱酸規律可知,CN-可以和稀硫酸反應生成HCN,故A正確;
B、由於CN-的還原性介回於I-與Br-之間,則Cl2可氧化CN-而生答成(CN)2,故B正確;
C、因F-的還原性弱於CN-,故(CN)2與F-不反應,故C錯誤;
D.氰化鈉是強鹼弱酸鹽,CN-易水解而使其溶液呈鹼性,故D正確;
故選:C.
『伍』 金礦開採的污染及危害
1 工作環境污染
采選工作環境是礦山企業污染最嚴重的地方 , 生產中產生的粉塵 、噪音熱害 、 放射性輻射、 有毒有害氣體和采場周圍的地質災害直接威脅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 全 , 長期 在 采 選 工 作 崗 位 工 作 的工 人 易患 重 金 屬 中 毒 、 呼 吸道 疾 病、 心 臟 病 、 聽 力下降等職 業病 。 目前鉛 、 鋅礦山多 採用浮選工藝 , 球磨機產 生的噪音嚴重影響工人身心健康 。
2. 「 三 廢 」 排放污 染
1) 大氣污染
礦山生產過程中, 由於大量使用炸葯、採用柴油機作為設備的動力等 , 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 。 生產 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和有毒物質,也是礦區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此外,尾礦堆積產生的揚塵對礦區及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大風天氣還易形成沙塵暴。廢氣和粉塵對農業生態環境也構成一定的破壞,影響植物光合作用,以及引起土壤板結。
2) 礦山廢水
礦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礦山廢水主要有選礦廢水、礦坑水、廢石場淋水以及尾礦池廢水等。礦山廢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酸鹼、固體懸浮物及各種選礦葯劑,個別礦山廢水中還含有放射性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和其他動植物的生存。
3 )礦山固體廢棄物
礦山固體廢棄物的危害,突出表現在對土地的佔用和破壞上。2002年我國產生工業廢棄物9.45億噸,其中尾礦2.65億噸,煤矸石1.3億噸,冶煉廢渣1.07億噸。我國因固廢堆存佔地近6萬hm2,礦山固體廢棄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長期堆放於露天場所極易氧化分解,使得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水體和土壤,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3 地質災害
礦山開采容易引起的地質災害有:地面沉降與塌陷、滑坡、泥石流與尾礦庫潰壩、礦井涌水與透水等。在我國,因采礦導致的地質災害有許多,如銅陵地區因采礦形成采空區塌陷20餘處,影響面積422hm2,發生突水30多起。
4 環境資源破壞
礦山開采對環境資源破壞嚴重,由於亂采濫挖、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易棄難,還有綜合回收利用率低和伴生礦部分開采,導致礦產資源破壞。礦山開采還導致土地資源破壞、水資源破壞、地表景觀破壞、大氣污染與微氣候擾動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等。
『陸』 煉金廢水中含有絡離子[Au(CN) 2 ] + ,其電離出的CN — 有毒,CN - 與H + 結合生成HCN時,其毒性更強。回
(1)HCN [Au(CN)] 2+ +CN - ; (3)5ClO - +2CN - +2OH - =2CO 3 2- +N 2 ↑+5Cl - +H 2 O; (4)在酸性條件下CN - 與H + 結合生成毒性很強的HCN,對人體造成危害。
與煉金廢水含什麼重金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垢
發布:2025-01-28 03:20:20
瀏覽:461
洗澡間除垢劑
發布:2025-01-28 02:17:37
瀏覽:36
要素蒸餾研究比
發布:2025-01-28 02:04:55
瀏覽: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