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豬場廢水處理工藝
養殖廢水處理工藝、固液分離
無論畜禽養殖場廢水採用什麼系統或綜合措施進行處理,都必須首先進行固液分離,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藝環節,其重要性及意義主要在於:首先,一般養殖場排放出來的廢水中固體懸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達160000mg/L,相應的有機物含量也很高,通過固液分離可使液體部分的污染物負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過固液分離可防止較大的固體物進入後續處理環節,防止設備的堵塞損壞等。此外,在厭氧消化處理前進行固液分離也能增加厭氧消化運轉的可靠性,減小厭氧反應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時間,降低設施投資並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離技術一般包括:篩濾、離心、過濾、浮除、沉降、沉澱、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國已有成熟的固液分離技術和相應的設備,其設備類型主要有篩網式、卧式離心機、壓濾機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轉錐形篩和離心盤式分離機等。
養殖廢水處理工藝2、厭氧處理
由於養殖業廢水屬於高有機物濃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數量的「三高」廢水。因此厭氧技術成為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對於養殖場這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採用厭氧消化工藝可在較低的運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COD去除率達85%~90%,而且能殺死傳染病菌,有利於養殖場的防疫。如果直接採用好氧工藝處理固液分離後的養殖業廢水,雖然一次性投資可節省20%,但由於其消耗的動力大,電力流水消耗是厭氧處理的10倍之多,因此長期的運行費用將給養殖場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目前用於處理養殖場糞污的厭氧工藝很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厭氧濾器(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復合厭氧反應器(UASB+AF)、兩段厭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等。近年來,厭氧消化即沼氣發酵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養殖場廢物處理中,到2002年底我國畜禽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數量已經達到2000餘處,是世界上擁有沼氣裝置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雖然,在我國的沼氣工程建設中也不乏失敗的例子,工程建設成功率僅為85%,但這一技術不失為解決畜禽糞便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問題的最有效的技術方案。畜禽糞便和養殖場產生的廢水是有價值的資源,經過厭氧消化處理既可以實現無害化,同時還可以回收沼氣和有機肥料,因此建設沼氣工程將是中小型養殖場糞便污水治理的最佳選擇。
養殖廢水處理工藝3、好養處理
好氧處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處理養殖廢水的一種工藝。好氧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天然好氧處理和人工好氧處理兩大類。
天然好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凈化廢水的方法,亦稱自然生物處理法,主要有水體凈化和土壤凈化兩種。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和養殖塘等;後者主要有土地處理(慢速滲濾、快速法濾、地面漫流)和人工濕地等。自然生物處理法不僅基建費用低,動力消耗少,該法對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氮磷等營養物和細菌的去除率也高於常規的二級處理,部分可達到三級處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條件下,該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該法的缺點主要是佔地面積大和處理效果易受季節影響等。但如果養殖場規模小且附近有廢棄的溝塘和灘塗可供利用時,應盡量選擇該方法以節約投資和處理費用。人工好氧生物處理是採取人工強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厭氧/好氧(A/O)及氧化溝法等。就處理效果來講,接觸氧化法和生物轉盤的處理效果要好於活性污泥法,雖然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也很好,但易於出現濾池堵塞現象。氧化溝、SBR和A/O工藝均屬於改進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出水水質好、產生泥量少,也可對污水進行脫氮處理,但其處理的BOD負荷小、佔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SBR法自動化控製程度高,能夠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但其缺點是BOD負荷較小,一次性投資也大。A/O體是一種兼有去除BOD和脫氮雙重作用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其投資雖然偏大,但經該法處理後的水易於達標排放。因此對於那些養殖規模大、廢水產生量多且有較強經濟能力的養殖場可選擇A/O法,而對於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可選擇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工藝。
四川永沁環境
② 「畜禽糞污資源化處理」模式和設備有哪些
豬場科學處理糞污的幾種方式
糞污全量收集還田利用模式
對養豬場產生的糞便、尿和污水集中收集,全部進入氧化塘貯存,氧化塘分為敞開式和覆膜式兩類,糞污通過氧化塘貯存進行無害化處理,在施肥季節進行農田利用。
主要優點:糞污收集、處理、貯存設施建設成本低,處理利用費用也較低;糞便和污水全量收集,養分利用率高。
主要不足:糞污貯存周期一般要達到半年以上,需要足夠的土地建設氧化塘貯存設施;施肥期較集中,需配套專業化的攪拌設備、施肥機械、農田施用管網等;糞污長距離運輸費用高,只能在一定范圍內施用。
適用范圍:適用於豬場水泡糞工藝,糞污的總固體含量小於15%;需要與糞污養分量相配套的農田。
固體糞便堆肥利用模式
以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固體糞便為主,經好氧堆肥無害化處理後,就地農田利用或生產有機肥。
主要優點:好氧發酵溫度高,糞便無害化處理較徹底,發酵周期短;堆肥處理提高糞便的附加值。
主要不足:好氧堆肥過程易產生大量的臭氣。
適用范圍:適用於只有固體糞便、無污水產生的養殖場。
異位發酵床模式
在傳統發酵床養殖基礎上進行改進,墊料不直接與生豬接觸,豬舍免沖洗,糞便和尿液通過漏縫地板進入下層墊料或轉移到舍外鋪設墊料的發酵槽中,進行糞便、尿液的發酵分解和無害化處理,經過一段時間後可直接作為有機肥料進行農田利用。
主要優點:飼養過程不產生污水,處理成本低。
主要不足:大面積推廣墊料收購難;糞便和尿液混合含水量高,發酵分解時間長,寒冷地區使用受限;高架發酵床豬舍建設成本較高。
適用范圍:主要適用南方水網地區,周圍農田受限的生豬養殖場,其中舍外發酵床適用於年出欄1000頭-2000頭的養殖場,高架發酵床適用於規模較大的養殖場。
農盛樂微生物發酵劑發酵豬糞製作有機肥的方法:
1) 發酵原料:如谷糠、雜草、人、畜、禽糞便、(豬,雞,鴨)作物秸稈(切碎)、莖葉、鋸末木屑、食用菌基質殘渣和餅粕等。
2) 工具:攪拌機;塑料容器或水泥池(或者土坑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粉碎機(普通農用型);鐵鍬。
3) 發酵菌:農盛樂微生物發酵劑
4) 配比:谷糠、雜草、人、畜、禽糞便、作物秸稈(切碎)、莖葉、鋸末木屑、食用菌基質殘渣和餅粕等。200公斤材料 :農盛樂微生物發酵劑1公斤
5) 操作規程:
① 將發酵原料按配比准備200公斤,此為發酵原料待用;
② 將1公斤農盛樂微生物發酵劑倒入50公斤水中稀釋攪拌均勻,稀釋用水最好為井水或河水,若為自來水請放置24小時後再用;能夠適當的溶解一些紅糖在裡面效果更佳。
③ 如有攪拌機:可以先將發酵原料混合2分鍾後,再倒入發酵劑稀釋液攪拌6分鍾;沒有攪拌機:用鐵鍬攪拌按由少到多的原則,即先將菌液稀釋液倒入少量發酵原料中攪拌均勻,直到沒有團塊,然後再將攪拌好的少量發酵原料倒入剩餘發酵原料中攪拌均勻,直到沒有團塊;(注意:視發酵原料干濕程度增減稀釋用水水量,稀釋的菌液用
水應是發酵原料的40%左右,拌成以手握成團,指縫見水但不滴水珠,鬆手即散為好。注意:水多了易酸,少了發酵不透。如發酵原料較濕,應減少稀釋的用水量。)
④ 將混合後的發酵原料放入塑料容器或水泥池(或者土坑墊塑料薄膜)中,最後裝滿壓實,排去空氣後用塑料薄膜密封,一定要完全密閉,適宜溫度為25-35℃,發酵5-10天(一般夏4天,春秋7天,冬10天),注意溫度和時間的掌握,直到沒有臭味含有酒味即為發酵成功。
③ 中小型豬場的豬糞如何處理較好
方法一:好氧菌堆肥,直接歸田
一般來說,我們中小型養豬戶的豬圈普遍在距離村子相對較遠的非禁養地帶,而且交通相對不是很便利。如果你家的豬圈跟我家一樣的話,周邊都是自己的桑樹園或者是果園,我建議你在豬圈的周圍的地里挖小坑儲存豬糞。小坑挖的深度大約在60公分~1米之間即可,直徑大約在40公分即可。對於挖好的坑我們可以先使用農用地膜在坑的底部和周覆蓋2層,然後再在上面放入一個大的塑料袋,這樣子即可做好一個建議的豬糞儲蓄罐。
由於新鮮的豬糞中含水量高,氨的含量也很大,而且容易揮發,所以適合在收獲葉子的桑樹地里挖坑。新鮮的豬糞在土壤里發酵很容造成燒苗,所以這里建議大家的塑料袋盡量不要弄出孔來,避免把桑樹燒死。我們把豬糞放入後,加入好氧菌堆肥即可。一般來說經過10天的時間豬糞就基本被分解完畢,之後我們把坑中的豬糞挖出撒到桑地裡面即可。一般來說每個坑營養5棵桑樹,切記密度不要太大,避免造成燒苗。我在這里給大家畫一個坑與地面的設計和構造,一般來說坑口要高於地面,避免夏季雨水灌入。
方法二:配料發酵,製作魚飼料
在我們北方的很多地方,使用豬糞製作魚飼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不過製作起來相對的要復雜一點,如果你們周邊的鄰居有養魚的,可以兩家一起合作來養魚。在製作的時候也是需要通過細菌來發酵的。一般來說一畝地配300公斤豬糞即可。首先我們需要將豬糞放到簡易大棚內曬干或者風干,曬干程度在用手碾一把豬糞能成沫的時候即可。把豬糞粉碎之後按照50%的豬糞配合15%的豆餅,25%的糠,5%的魚粉,5%的食鹽調制。之後加入適量水混合攪拌,密封一周。當豬糞呈現黃綠色無臭味而略帶酒酸味時發酵就算完成了。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用這種飼料來喂養草魚、鯉魚、鰱魚、鱅魚等。至於為何生豬糞為何不能直接喂魚,原因是它裡面中含有各種寄生蟲卵及一些有毒物質和病菌可能會引起魚類感染和死亡,所以發酵有利於殺死病毒和細菌,這里晾曬豬糞的地方務必選擇原理村落的地方。
④ 養豬場有2000頭豬用多少立方化糞池
2000頭豬,每天豬糞便3.6噸,每天需要水沖洗20噸,在沼氣池裡厭氧發酵30天,則至少600立方米。
⑤ 養2000頭豬的化糞池怎麼建設好
養2000頭豬的化糞池的容量取決於每頭豬的體重和飼養時間。一般來說,每頭豬每天排泄的糞便量為0.5-0.8千克,養豬場一般飼養3-5個月,因此養2000頭豬的化糞池容量約為300-480立方米(分兩個池建設),如果周邊有足夠的消納土地且經常採用微生物發酵劑快速發酵處理形成全量還田,則只需要兩口100立方的化糞池即可(如下圖)。
以上僅供參考。
⑥ 標准化養豬場排水溝和排糞溝如何設計
1、首先如下:
(1)首先,你要知道水文情況,比如降雨量,集水面積,然後求控制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量,設計標准,然後根據洪水量推求過水面積,根據水力計算公式試算,最優的斷面,流速要滿足不淤積及不沖刷的流速。排水溝的布置需要綜合考慮綠化,水景,場地標高,等等,給排水專業可以作為提資和復核,比如排水是否能滿足要求,哪些地方需要布置排水溝(不光是雨水,可能還有噴淋泄水等,這些是建築不知道的)。
(2)排水溝設計(design of drainage ditch)按照排水系統工程布局和工程標准,確定田間排水溝深度和間距,並分析計算各級排水溝道和建築物的流量、水位、斷面尺寸和工程量。 田間排水網排水溝間距和斷面尺寸由排水要求和機耕要求確定。除澇排水溝的農溝間距一般為100一400米。溝深一般為1米左右。
(3)設計排水溝,一方面要使溝道能通過排澇設計流量,使澇水順利排入外河;另一方面還要滿足控制地下水位等要求。 排水溝的設計水位可以分為排漬水位和排澇水位兩種,確定設計水位是設計排水溝的重要內容和依據,需要在確定溝道斷面尺寸(溝深與底寬)之前,加以分析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