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污水處理廠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設有兩座污水處理廠,其中第二污水處理廠是其中之一,其設計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30萬噸/日。它主要負責處理園區南部地區的市政污水,是國務院「十一五」環太湖流域污染治理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江蘇省內最大的新建污水處理廠,第二污水處理廠嚴格遵循太湖流域污水排放標准,其一期工程的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總投資額為4.08億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市政公用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是該廠的投資者。
一期工程於200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污水處理系統的安全性得到了顯著提升。該項目的建設始於2007年,最初規劃的最終規模為30萬噸/日,一期工程作為先期投入,於2009年9月開始試運行。與園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的管網相連接,兩廠可以互為備份,進一步保障了園區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
㈡ 廢水處理資格證 蘇州在那 辦理 屬於哪個機關發證
在蘇州,如果年齡未滿45歲,且從事污染治理管理或污染治理設施操作工作,但尚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話,可以考慮參加相關培訓。完成規定學時的學習後,需通過理論及實踐考核,考核合格者將獲得污水處理工的《職業資格證書》。
這類證書由特定的機關頒發,具體包括環保局、勞動保障部門等。申請者需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年齡和職業背景等。蘇州地區的相關部門通常會定期舉辦此類培訓課程,以提升污染治理管理及操作工的專業技能。
證書的有效性和含金量在行業中具有一定的認可度,有助於提升個人的職業發展。申請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職業規劃,選擇合適的培訓課程和考核方式。通常,培訓課程會涵蓋污水處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管理等內容,確保學員能夠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蘇州地區對於污染治理管理及設施操作工的培訓和考核非常重視,通過系統的學習和嚴格的考核,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時,這也為申請者提供了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有助於他們在污水處理領域獲得更好的職業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具體發證機關和培訓課程安排可能會有所變化,建議申請者提前咨詢相關部門或機構,獲取最新的信息。同時,也鼓勵申請者積極參與相關的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
蘇州地區的污染治理管理及設施操作工培訓和考核,旨在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目標提供有力支持。通過系統的培訓和嚴格的考核,申請者將能夠在職業道路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㈢ 蘇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條例第一章總則
為了強化城市排水管理,確保城市排水設施的完好和正常運行,防止水污染和洪澇災害,以及改善城市水環境,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蘇州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蘇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條例》。
條例明確,城市排水是指接納、輸送、處理和排放產業廢水、生活污水(統稱污水)以及大氣降水(簡稱雨水)的行為。城市排水設施包括公共排水設施和個人自建排水設施。公共設施涵蓋公共管網、溝渠、泵站和污水處理廠等,而自建設施指產權人自行投資建設的區域排水管道、溝渠、泵站和污水處理設施。
本條例適用於蘇州市建成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鎮以及國家級、省級開發區范圍內的排水管理活動。各級政府需將排水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發展計劃中,明確責任和規劃。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是城市排水的主管機構,負責全面的監督管理工作,而市排水管理機構則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縣級市、區的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則按照許可權負責本區域內的排水監管,業務上接受上級指導。規劃、建設、環保、市政、房管、城管等相關部門也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參與城市排水管理。
公共排水設施的建設資金可通過政府投資和市場融資等多種途徑籌集,管理上逐步推行政企分開、廠網分開、管養分開的運營模式,並傾向於市場化運作。所有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公共排水設施,對違反條例的行為有權制止並舉報,對積極行動的個人或單位,政府和排水行政主管部門將給予表彰和獎勵。
[1]
㈣ 求蘇州新區污水處理廠簡介啊!
蘇州高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前身為蘇州新區污水處理廠,2002年月,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高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聯合收購了該廠,於2003年1月成立了蘇州高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成為隸屬蘇高新集團暨蘇高新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主要經營范圍是污水處理廠的籌建,生活、工業污水的處理、污水泵站的建設與管理。公司下屬五座污水廠(蘇州新區污水廠、蘇州新區第二污水廠、蘇州高新白盪污水廠、蘇州高新滸東污水廠、蘇州高新鎮湖污水廠)。
蘇州新區污水處理廠:位於運河南路、索山橋下,服務區域為華山路以南的蘇州高新區,包括橫塘、獅山街道和楓橋鎮大部,於1993年開工,1996年3月起一、二、三期工程陸續投產,總規模8萬噸/日,採用三槽交替式氧化溝工藝,2004年污水處理總量2159萬噸,日均5.92萬噸,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0萬噸。
蘇州新區第二污水處理廠:位於鹿山路東端、馬運河以北,服務區域為華山路以北、白盪河以南、陽山以東,總規模8萬噸/日,採用AC氧化溝工藝。一期工程4萬噸/日於2002年10月開工,2004年11月進水試運行,目前試運行水量1.9萬噸/日左右。
白盪污水處理廠:位於出口加工區南白盪河邊,服務於包括出口加工區等滸通片區運河以西地區。一期工程4萬噸/日,投資概算6076.6萬元,污水處理工藝採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2004年4月進場、6月正式開工,預計2005年下半年進水調試;遠期總規模12萬噸/日。
滸東污水處理廠:位於大通路龍華塘邊,服務於滸關工業園等滸通片區運河以東地區。一期工程4萬噸/日,投資概算6457.01萬元,採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2004年6月正式開工,預計2005年年底進水調試;遠期總規模8萬噸/日。
鎮湖污水處理廠:位於通安和東渚鎮交界處恩古山以東、滸光運河西岸,服務於鎮湖、東渚以及通安大部。一期工程4萬噸/日,採用循環式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投資概算6541.27萬元,目前已開工,預計2005年底主體基本建成,2006年進水調試;遠期總規模30萬噸/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