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遵循一系列嚴格的原則,以確保環境和公眾健康。首先,實施全程式控制制,對污水的產生、處理和排放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監控。
其次,堅持減量化原則,醫院內部建立嚴格的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實行清污分流。生活污水和病區污水分別收集,避免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流入下水道,確保環境衛生。
就地處理是另一關鍵措施,醫院污水需在產生地進行初步處理,防止在輸送過程中造成污染。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類型、規模、污水排放需求和地域差異,提供個性化的處理策略。
同時,醫院污水處理兼顧達標排放和風險控制,綜合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的特殊需求,強化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管,以應對可能的突發情況。
最後,生態安全是污水處理的底線,通過有效的處理技術,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減少消毒副產物產生,嚴格控制余氯,確保處理後的水體對生態環境無害。
醫院污水是指醫院(綜合醫院、專業病院及其它類型醫院)向自然環境或城市管道排放的污水。其水質隨不同的醫院性質、規模和其所在地區而異。每張病床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約為200-1000L。醫院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為:病原體(寄生蟲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機物、漂浮及懸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未經處理的原污水中含菌總量達10^8個/mL以上。
② 醫院的廢水怎麼處理
處理凈化後排放。
醫院里的廢水含有多種致病菌,直接排放會引起地下水或河流的污染,因此要進行合理的處理凈化後,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准,才可以排放。醫院污水處理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粉(醫院污水處理專用),含量有10%和48%兩種。配合污水處理設備,將粉劑的AB劑分別溶化後,倒入要處理的污水中。可殺滅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
另一種是活性氧消毒粉,又叫做過硫酸氫鉀復合鹽,是專門用來處理醫院污水的。以單過硫酸氫鉀復鹽、檸檬酸、氯化鈉為主要原料的消毒粉,單過硫酸氫鉀含量為:18%-25%,氯化鈉含量為5%-6%,活性氧含量13%±1.3%。可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致病性酵母菌等醫院感染常見細菌和細菌芽孢。
傳染病人(如結核病人)的痰液和檢驗科檢查虛巧後痰液標本、污染廢物,以及各科室病人的引流液、胸、腹水等由產生科室分類收集,用防滲漏的專用桶盛裝,送至化痰室,經高溫煮沸30分鍾或2000mg/L含氯消毒劑混合作用30分鍾後,污水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廢水:醫療生活廢水由排污系統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站。在處理站根據國家差猛鍵要求,使用知首符合國家規定有認證的設備和制劑進行沉澱和去害處理後排出。一般是用二氧化氯對廢水進行處理排出。生產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和化學試劑的廠家是需要認證的,一定要買具備資質的。還有污水處理後應進行檢測,最好是請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公司檢測。
③ 莊稼地被醫院 污水污染了找對方怎麼處理
首先,先收集證據:
①、拍攝醫院污水總排放口;
②、拍攝醫院的排污許可證;
③、拍攝醫院污水處理站近期水質第三方監測報告,是否達到水質相關要求。
④、無污水處理站的,直接向當地生態部門反映,要求現場考察。
了解醫院污水排放方式:醫院的生活污水以及醫療污水有一個總排口,一般來說,直接接到醫院自建的污水處理站,然後接到市政管道的進入市政污水廠的。
這其中少一步都是不允許的,有些醫院在建設期間周邊市政管網不健全的,就會根據規范要求提高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標准並取得排污許可證後方可直接排放,而且排放的水體不能是是農田灌溉渠道。
題外話,一般來說,不會出現醫院污水排放會污染莊稼的,醫院污水的水質趨向於生活污水,除非傳染病醫院,含少量重金屬,而且正規醫院一定會建污水處理站的,這是國家規定的,不建會被生態部門責令建設的,不然無法投入運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四節 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八條 禁止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工業廢水或者醫療污水。
④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 (一)
醫院污水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是根據處理對象而確定的,其處理對象有懸浮物、飄浮物、有機物、放射性同位素、病菌、病毒、酸鹼等。其中危害較大的是病原體,茲分述如後。
( 1 )懸浮物及飄浮物
一般均在病房出口處設置化糞池。污水進入化糞池後,其中比重較大的污染物在池中沉澱分離,發酵消化。在沉降過程中也夾雜一些病毒病菌隨之沉降,故污泥也應作相應處理。化糞池出水仍會攜帶一部分漂浮物和機械雜質進入消毒池,這將影響消毒劑的殺菌效果,因此,污水進入消毒池前應得到充分沉澱和簡單的過濾。
( 2 )有機污染物
醫院污水的有機物一般小於城市污水, BOD5 多在 100 毫克 / 升左右。可以利用水體本身的自凈能力將其消化。但如果直接排入要求較高的地表水體、風景區等時,則對其有機物要進行處理,一般多採用生物處理法。
( 3 )放射性同位素
由於原子核自發蛻變產生射線,它的存在使污水具有放射性污染,無法人為的改變污水中放射性物質的強度和性能。因此只有用稀釋或濃縮的辦法來降低或避免其危害。對於這種污水可根據放射性物質的種類、半衰期長短來決定其處理方法。對於半衰期短的元素,採用儲存的方法或用稀釋方法進行處理;對於半衰期長的放射性物質可採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法處理,將其先從污水中分離出來。根據調查,目前一般醫院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均系半衰期較短者,而且污水量較少,故通常採用儲存法處理。
( 4 )寄生蟲
寄生蟲卵來源於糞便中,其比重大於糞便污水(約 1.02-1.04 ),故可通過沉澱將其從污水中分離。一般用蛔蟲卵作為寄生蟲的死亡標准,即當蛔蟲卵死亡時,便認為其它蟲卵均已死亡。蛔蟲卵在外界可活 1-5 年,但在發酵環境中,生命期則大大縮短。在堆積的糞便中,夏天能活 7 天,冬天能活 21 天。常採用的化糞池,污泥清掏周期在三個月以上,寄生蟲卵完全可以在池中沉澱,在發酵環境中殺滅。
( 5 )病毒
病毒是一種遠比細菌小的物體,他們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必須在一定的活細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在人類的傳染病中 80% 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一般來說耐冷不耐熱(但肝炎病毒對熱、乾燥和冰凍均有一定抵抗力,如甲型肝炎耐熱 56 ℃, 1 小時以上;乙型耐熱 60 ℃, 4 小時以上),不過所有病毒對高溫煮沸和強氧化劑都很敏感,因此可投一定濃度的氯使其滅活。
( 6 )傳染病菌
傳染病菌的種類很多,但其活動規律則大同小異,一般在 PH 值 5-9.6 范圍內生存,當 PH 值超出此范圍病菌即死亡。在清水中能活一個多月,但在糞便污水中生活時間較短。這是因為: a. 糞便污水中含有自身分解生成的氨,可起殺菌作用; b. 大便分解還能產生某些滅菌素使細菌滅活。另外大部分病菌(除破傷風為厭氧菌外)都是好氧的。利用這一特性,如將水池加蓋密封,一方面由於有機物分解消耗大量氧,另一方面因池子密封補氧困難,導致污水中溶解氧減少,致使好氧病菌在缺氧下自行消滅。
此外,在化驗室、檢驗室中還有鉻、汞等重金屬存在,可用化學方法去除。
綜上所述,醫院污水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體系,因此,採用常規處理方法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
近來發展起來的臭氧水處理技術,在醫院污水處理工程上被廣泛應用,收到了極好的效果,這是因為臭氧比氯、漂白粉、二氧化氯具有更強的氧化能力,可以比氯快 600-3000 倍的速度殺死包括氯不能徹底殺死的所有細菌、病毒等;可將某些重金屬離子 Pb 、 Hg 等氧化沉澱達到分離的目的;另外臭氧還可降低生化耗氧量( BOD )和化學耗氧量( COD )、去除亞硝酸鹽和脫色、除臭等。經此處理的'醫院污水,可大大提高排放標准,甚至可返回作為非飲用水使用。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 (二)
濰坊現代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分享醫院污水處理工藝:醫院污水來源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污染和潛伏污染等特徵,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和嚴重污染源環境。本文主要介紹了MBR工藝處理醫院污水。
一、醫院廢水的特點
醫院各部門的功能、設施和人員組成情況不同,產生污水的主要部門和設施有: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洗印、動物房、同位素治療診斷、手術室等排水;醫院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單身房、家屬宿舍排水。不同部門科室產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洗印廢水、放射性廢水等。而不同性質醫院產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醫院污水來源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污染和潛伏污染等特徵,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和嚴重污染源環境。
二、醫院污水的來源、水量
(一)、醫院污水的來源
醫院排放廢水的主要部門和設施有: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洗印、同位素治療診斷室、手術室等;還包含醫院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宿舍排水。
(二)、醫院污水的水量
設備較全的大型醫院平均日污水量在400-600L/(床。d),K=2.0-2.2
一般設備中小型醫院平均日污水量在300-400L/(床。d),K=2.2-2.5
小型醫院平均日污水量在250-300L/(床。d),K=2.5
K—小時變化系數
三、醫院污水的水質特徵
醫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包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和含放射性污染物三大類。
病原性微生物及其控制指標:
通常把大腸菌群數和糞大腸群數作為衡量水質受到糞便污染的生物學指標。
醫院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經水傳播的疾病主要是腸道疾病,由病毒傳播的疾病有肝炎、小兒麻痹等。
有毒有害物質及水質指標:
pH:醫院的酸鹼污水主要來源於化驗室、檢驗室的消毒劑的使用及洗衣房和放射科等,可對管道造成腐蝕或影響消毒劑的使用效果。
SS:影響水體外觀和氯化消毒滅活效果。
BOD和COD:大部分來自生活系統排水,可生化性能良好,( )但醫院廣泛使用的消毒劑對生物處理是不利的。
動植物油:來自食堂排水,影響水體溶解氧和醫院含菌污水的消毒效果。
總汞:包含有機、無機、可溶和懸浮的汞,可是人體發生全身性的中毒。主要來自於口腔科、破碎溫度計和某些使用汞的計量設備汞的流失。
醫療單位在診斷和治療中用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其衰變過程中產生α、β和γ放射性,在人體內積累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放射性在污水中的濃度以Bq/L表示。放射性液體廢物按其放射性濃度水平分為不同的等級:
第Ⅰ級(低放廢液):濃度≤4×106Bq/L。
第Ⅱ級(中放廢液):濃度為4×106Bq/L~4×1010Bq/L。
第Ⅲ級(高放廢液):濃度>4×1010Bq/L。
醫院放射性污水主要來自同位素治療室,應針對這一部分污水單獨設置衰變池處理,達標後再排入綜合下水道。
四、醫院污水的處理技術分析
醫院污水的處理主要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和處理污水排放去向,進行工藝選擇。醫院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採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其選擇原則如下:
傳染病醫院必須採用二級處理,並需進行預消毒處理;
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必須採用二級處理;
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推薦採用二級處理,對採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
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後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濰坊現代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主營產品:醫療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鄉鎮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衛生院污水處理設備
MBR工藝處理醫葯污水的特點:
採用膜生物反應器作為主處理單元,它具有抗沖擊能力強,出水水質優質穩定,其處理構築物全部置於地下,佔地面積小,布局合理。PLC櫃置於地上控制室內,使管理較為簡單。
MBR工藝由於高效的固液分離作用,出水懸浮物濃度低,細菌和病毒失去了附著或包裹的屏障,易於被滅活,能有效去除SS和細菌。
膜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反應器內保持了較高的生物量,提高了生物處理效率,由於MBR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富集,可使世代周期較長的硝化細菌得以保留和繁殖,從而到達了很好的脫氮效果。
反應器內微孔曝氣,不僅提高了充氧效率,而且優化了反應器的水力條件。微孔曝氣給生物接觸氧化提供了足夠的溶解氧,曝氣系統有助於膜兩側的翻水,強化了氣體對膜的剪切作用,有利於氣液兩相流間的傳質,使處理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
醫院廢水處理產生的剩餘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原微生物,處理不當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維持在高污泥濃度條件下運行,可有效地解決排泥問題。MBR剩餘污泥產量低,並且將剩餘污泥迴流到調節池中,從而達到系統污泥零排放,大大節省了污泥處理的經費問題,有利於污泥資源化管理。
⑤ 醫院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 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醫院污水主要包含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區域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物、病原微生物和病毒。目前,醫院污水僅經過格柵除渣和消毒處理後排放,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雖然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夠達標,但有機物未被有效去除。
2. 污水處理工藝選擇:鑒於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面積有限,且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醫院決定採用具有高有機負荷、佔地少、適應性強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包括:高有機負荷、生物量大、抗沖擊能力強、具有生物降解與過濾雙重功能、無需二沉池、氧利用率高以及運行穩定可靠。
3. 消毒方法:醫院污水處理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
- 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溶於水生成次氯酸根離子,用於消毒殺菌。但次氯酸鈉不穩定,受光照或潮濕條件易分解,消毒能力有限。
- 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產生次氯酸根離子。該方法消毒能力強,價格相對便宜,但液氯為強刺激性有毒氣體,需專用存儲設備。
- 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殺滅多種微生物。但二氧化氯溶於水後,部分轉變為次氯酸根離子和亞氯酸根離子,可能對紅細胞有損害,影響碘吸收,並可能導致血液膽固醇升高。因此,通常採用前兩種消毒方法。
4. 污水處理原則:
- 全過程式控制制: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全過程進行控制。
- 減量化:在污水和污物源頭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實現清污分流。
- 就地處理:醫院內必須就地處理污水,防止運輸過程中的污染和危害。
- 分類指導: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進行分類指導。
- 達標與風險控制結合:確保污水達標排放,同時加強風險控制。
- 生態安全: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控制消毒副產物和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