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鐵工廠的廢硫酸處理
硫酸在化工和鋼鐵行業廣泛應用,但在生產過程中,硫酸的利用率較低,大量硫酸隨含酸廢水排放。未處理的廢水排放會破壞環境,造成水體或土壤酸化,浪費資源。因此,許多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排放標准,先進的治理技術也在迅速發展。
廢硫酸和硫酸廢水除酸性外,還含有大量雜質。治理方法分為回收再用、綜合利用和中和處理。回收再用方法中,高溫濃縮法和低溫濃縮法是常用技術。高溫濃縮法通過加熱濃縮廢稀硫酸,去除雜質,提高硫酸濃度。低溫濃縮法採用汽液分離技術,蒸發溫度低,費用較低。兩種方法均適用於不同濃度的廢硫酸。
氧化法通過氧化劑將廢硫酸中的有機雜質分解,從而凈化回收。例如,天津染料廠採用硝酸作為氧化劑處理蒽醌硝化廢酸。結晶法適用於廢硫酸中有機或無機雜質較多的情況,通過濃縮、結晶、過濾去除雜質。萃取法則通過有機溶劑與廢硫酸接觸,使雜質轉移到溶劑中,適用於硫酸濃度較低的情況。
廢硫酸及含硫酸廢水的綜合利用可節約資源,減少廢酸排放。例如,利用廢硫酸生產木材防腐液、混凝土、硫酸鋁等。中和處理方法適用於硫酸濃度低、水量大的廢水,採用石灰或廢鹼中和,使其達到排放標准。
綜上所述,針對不同濃度和成分的廢硫酸或含硫酸廢水,應選擇合適的回收或處理方法。對於精細化工行業產生的廢硫酸,處理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以達到投資小、收效大的效果。
㈡ 污水處理過程中發現進水PH偏低如何處理
污水處理過程中,如果PH偏低屬於酸性水,可以加適當的氫氧化鈉,調整PH值,達到6一9之間即可。
㈢ 酸性廢水如何調制PH值
酸性廢水處理絮凝劑的選用需要根據現場處理工業進行選用。對於廢水一般使用陰離子絮凝劑或非離子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澱。那麼酸性廢水如何調制PH值呢下面和裕祥安全網了解下吧。
一般的污水都會偏酸性,要調節pH值只要投加燒鹼(NaOH)或者碳酸氫鈉這類的強鹼或者強鹼弱酸鹽就好了。
接下來看下水污染成因與污水處理方法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除了大家熟知的部分工業生產、農業生產會導致污水排放外,在城市地區,由於地面滲透性差,下雨時,雨水四處橫流,過程中帶走了大量城市污染物。通常這些雨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通過排水管道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同時,城市降雨可能會造成另一個問題——混合污水溢流。混合污水溢流物未經任何處理或僅進行一級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水域里,也會造成水質污染。
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
為了用水安全,建議大家撐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識,同時還可以用水龍頭凈水器保證水的質量,更多相關兒童安全知識盡在裕祥安全網。
㈣ 工業廢水為鹼性,如何調節PH值
調節工業廢水的pH值時,確實可以考慮使用無機酸,但考慮到污水處理站的實際情況,使用片鹼(NaOH)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片鹼作為調節劑,理論上引入的異常元素(如Na+)最少,而且對於酸性過低的情況,使用弱鹼性物質反應效果會更佳。
關於成本的問題,實際使用的量往往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根據我們工廠的經驗,1公斤固體片鹼可以將大約4噸水的pH值調整到11左右。要將pH值從5.5調整到中性,所需片鹼的使用量僅為其十分之一。對於每日處理量為150噸的污水處理站而言,所需片鹼量大約為3.75公斤,這比人工操作的成本要低得多。
在測定pH值時,存在兩個常見的誤區。首先,很多小型企業使用廣泛試紙來測定pH值,但實際上這種方法不夠准確。例如,我們工廠的pH值約為11,但在廣泛試紙上可能顯示為8.9左右。因此,建議使用pH計進行測定,價格相對較低,只需幾千元。
另一個誤區是取樣不準確。由於水量較大,即使有攪拌設備,取樣時間也需要十幾分鍾。如果採用自然擴散的方式,所需時間可能會更長。因此,建議在添加片鹼的工藝段增加攪拌設備,以確保取樣間隔的准確性。
為了延長維持時間,可以在片鹼中加入一定量的純鹼(碳酸鈉),其使用量可為片鹼用量的十分之一。這樣可以有效提高pH值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廢水中的酸性物質為有機酸或弱酸,上述建議可能不再適用。
㈤ 用什麼方法處理酸性廢水
不論是有機酸還是無機酸都可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調節到中性,使廢水的PH值為7或其它需要的程度。
酸性物質與生石灰的主要反應是——
(1)有機酸與生石灰的反應主要是:
乙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乙酸鈣,
CaO+2CH3COOH==Ca(CH3COO)2+H2O;
生石灰加水生成熟石灰,CaO+2H2O= Ca(OH)2。
乳酸與熟石灰反應生成乳酸鈣,
2C3H6O3+Ca(OH)2→(C3H5O3)2Ca+2H2O。
(2)無機酸與生石灰的反應主要是:
硫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硫酸鈣,H2SO4+ CaO= CaSO4+ H2O,
硫酸鈣CaSO4溶解度不大,其溶解度呈特殊的先升高後降低狀況。如10℃溶解度為0.1928g/100g水(下同),40℃為0.2097,100℃降至0.1619。
硝硫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硝酸鈣,2HNO3+ CaO= Ca(NO3)2+ H2O,
鹽酸與生石灰反應生成氯化鈣,2HCl+ CaO= Ca(Cl)2+ H2O,
鈣鹽在水溶液中鈣多以陽離子Ca²+的形勢存在;而各種不同的酸根則以不同的陰離子存在如,Cl-,NO3-,SO4 ²-,CH3COO-等等。
廢水處理是環保的需要,那是一項系統工程,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處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和環節。至於到達標排放和再利用的標准尚有許多工作要做,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這始終是個重點難點的問題。
㈥ 污水處理如何投加硫酸
污水處理中投加硫酸的具體操作是先將硫酸稀釋至安全濃度,然後緩慢、均勻地加入廢水中,同時不斷攪拌以確保混合均勻。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投加硫酸的主要目的是調節廢水的pH值,使其達到適合後續處理工藝的條件。由於硫酸是一種強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刺激性,因此直接投加濃硫酸是極其危險的,可能引發爆炸或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因此,投加前必須將硫酸稀釋至安全濃度,一般建議使用重量濃度為15%或更低的稀硫酸。
投加硫酸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防護服和手套,確保個人安全。投加過程中,應緩慢地將稀硫酸倒入廢水中,並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酸度過高對設備造成腐蝕或對微生物處理系統產生沖擊。攪拌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廢水的pH值變化,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硫酸的投加量,確保pH值穩定在目標范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投加硫酸後,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重金屬等會形成不溶性的硫酸鹽沉澱下來,有助於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然而,沉澱後的廢水仍需進行過濾處理,以去除殘留的固體顆粒物。此外,由於硫酸處理後的廢水通常呈酸性,為了達到排放標准,可能還需要進行中和處理,如投加氫氧化鈉等鹼性物質,以調節廢水的pH值至中性或接近中性。
總之,在污水處理中投加硫酸是一項需要謹慎操作的任務。必須確保操作安全,合理控制硫酸的投加量和pH值的變化范圍,以達到最佳的廢水處理效果。
㈦ 酸鹼廢水的治理外排方法
酸鹼廢水是指含有酸性或鹼性物質的廢水。酸鹼廢水的排放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酸鹼廢水建議採用艾柯酸鹼廢水處理機一體化處理。下面是酸鹼廢水的治理外排方法:
1. 中和法
中和法是將酸性或鹼性的廢水噴淋或滴入中和池,加入相應的中和劑,使廢水的pH值達到中性或接近中性。常用的中和劑有氫氧化鈉亂畢或、氫氧化鈣、純鹼等。
2. 沉澱法
沉澱法是將酸鹼廢水中的沉澱物沉澱下來,使水中的酸鹼物質得到去除。常用的沉澱劑有氫氧化鈣、氯化鈣、氯化鐵等。
3.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將廢水中的酸鹼物質吸附下來,實現廢水的凈化。吸附後的活性炭可以通過熱解再生的方式進行回收利用。
4. 反滲透法
反滲透法是利用反滲透膜將酸鹼廢水中的溶解性物質和雜質過濾出來,實現廢水的凈化。反滲透法對廢水中的物質選擇性較強,能夠有效地去除溶解性物質。
5. 電滲析法
電滲析法利用電場將酸鹼廢水中的離子分離數拍,實現廢水的凈化。該方法具有處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等優點,但對設備要求較高。
以上是酸鹼廢水嘩伍的治理和外排方法,不同的方法根據廢水的性質和成分選擇合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