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製品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1 廢水來源及排放標准
豆粉生產廢水900
m3/d,濕法無腥速溶豆奶粉生產過程中需要浸泡大豆、燙豆鈍化,產生泡豆廢水、燙豆廢水。糖蜜廢水100m3/d,澱粉經發酵後生成糖蜜,對糖蜜和澱粉漿的混合物進行過濾、提純後得到成品的糖漿,濾布、管道、容器的清洗即形成糖蜜廢水,該廢水濃度很高且變化大,多集中在上午時段排出。
本工程廢水設計水量擬為1 200 m3/d (考慮20%的設計餘量),出水水質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排放標准一級標准。廢水設計水質及排放標准見表1。
2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2.1 工藝流程
豆粉生產廢水和糖蜜廢水分別由暗渠流入格柵中和池,在格柵池中設有粗細格柵,利用粗細格柵攔截一些大的懸浮顆粒物及隨廢水流出的豆粒,攔截下來的物質通過人工定期清理。由於廢水呈弱酸性,所以廢水進入UASB
反應器之前需要調節pH,本工程設計用氫氧化鈉來調節廢水的鹼度,氫氧化鈉的投加由pH
儀和電動閥自動控制。格柵中和池出水進入集水池。豆粉生產廢水經提升進入轉鼓格柵,去除豆粒和細小的豆粉後進入調節池;糖蜜廢水經提升進入氣浮機,利用空氣的浮選去除廢水中的澱粉顆粒,有效降低廢水的難溶有機物濃度後進入調節池。由於各個時段排出的廢水濃度和水量均不相同,故設廢水調節池來調節水質、水量。在廢水調節池中通入空氣攪拌,使廢水混和更加均勻並防止顆粒物沉澱。調節池的後端設計一個加熱池,加熱池中設有蒸汽加熱管,冬天氣溫低時通過蒸汽加熱廢水,保證生化處理系統正常運行時需要的溫度
Ⅱ 豆製品加工廢水採用什麼處理工藝好
豆製品的規模來有多大(日產豆自製品多少公斤)?這個作坊所處的位置(城市還是農村)?是長期干還是再干幾天就不幹了?
因為豆製品生產的廢水cod之比較高,直接排除到地表水體,會引起該水體發黑發臭,必須要進行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否則就是違反環保法。
如果是在農村且規模不大,可以先修一個儲水池,讓農民灌溉使用;若是在城市可以送到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繳納污水處理費);建一座地埋式生物處理池,採用生物處理和過濾的方法進行處理,可以做到達標排放(投資結合實際規模,這種方法比較省錢)。因為該廢水是可溶性物質形成的cod,一般的沉澱方法是難以達到要求的。
Ⅲ 豆腐廢水發臭了怎麼凈化
(1)AF工藝:AF處理豆製品廢水的填料主要採用軟性和半軟性材料,處理規模變化大,對豆製品廢水具良好的去除效果。有研究指出,採用半軟性的盾式填料在處理過程中不易堵塞,生物膜均勻,處理效果優於軟性填料。
(2)AFB:中溫條件下,AFB處理豆製品廢廢水的最大去除負荷率達1810kgCOD•m-3d-1,當COD負荷率保持於1010kg•m-3d-1時,COD的去除效果最好,達90%以上。該工藝對污染物的降解徹底,SS的去除率高,抗pH沖擊能力強,產氣率高。
(3)UASB[12~14]:這種工藝處理豆製品廢水時啟動過程快,易於形成顆粒化的活性污泥;穩定行時,COD去除率保持在80%的最大容積負荷率達20kgm-3d-1,產氣率達到1016m3m-3d-1,生產性規模運行時;在HRT2d,溫度30~32℃條件下,容積負荷率可達515~715kgm-3d-1,COD的總去除率達9715%,其抗沖擊負荷和低pH的能力也很強。UASB處理豆製品廢水有處理效率高、三相分離效果好、污泥沉降性好的優點。
Ⅳ 豆腐廠污水排放標准
豆製品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經過加工製作而得到的產品。豆類製品廢水主要來源於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生產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等。廢水特點是廢水排放量大,有JI物濃度高,成分較復雜。企業生產廢水水量量約30m³/d,為保護環境,消除污染,企業擬建污水處理設施一套,以確保經處理後的外排廢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一級標准要求。
1廢水水質、水量分析
豆製品廢水主要來源於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生產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等,其中黃泔水CODcr高達20000mg/L~30000mg/L,泡豆水的CODcr4000mg/L~8000mg/L,其他廢水CODcr相對較低。
另外,豆製品生產過程屬於間歇生產方式,排水時間較集中,水量水質不均勻;黃漿水SS高達1000~1500mg/L,厭氧條件下易在廢水表面產生浮渣層;高濃度廢水水溫較高,極易腐敗酸化,到達廢水站內時,廢水PH值可達到5左右;豆製品廢水污染物主要是多糖、蛋白質和維生素物等物質所組成總體上可生化性較好,易於生化降解。
2廢水處理工藝的選擇
該次工程所處理廢水總體上可生化性較好。適宜選用生化處理工藝。生化處理工藝具有以下優點:處理效率高、運行費用低、產泥量少,不產生二次污染。由於本工程出水水質要求較高,單純使用生化處理不能達到排放要求,必須增加高層度處理裝置。
Ⅳ 豆製品生產污水處理方法
去網路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蔣先芳
武威市黃羊鎮豆製品加工項目污水處理方案
第一章、項目概述
豆製品加工廢水主要有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生產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生產廠區生活水等,根據機械化程度不同,廢水排放量一般為30~50
m3/噸大豆。豆製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一部分濃度很高,CODCr往往高達2萬~3萬mg/L,水溫在40—50℃,水量較小,約占廢水總排放量的20%;另一部分廢水來自於大豆浸泡、洗滌及工作人員的生活污水,
CODCr在1500
mg/L—2500mg/L,水量約占整個廢水排放量的80%。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還含有少量的食用油、辣椒、食鹽和食品添加劑等。廢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均可以生物降解,BOD
/COD高達0.
6~0.
7,且有毒有害物質很少,除了pH較低外,非常適合污水處理所需微生物生長。
本項目年生產豆製品5000噸,據此可測算年消耗大豆(或黃豆)3000噸左右,日消耗大豆(或黃豆)10噸左右。因此,日污水排放量在300噸左右。本方案即按日污水排放量在300噸進行設計。
第二章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2.1水量、水質及排放標准
處理水量:300m3/d
污水水質見下表:(單位:mg/l)
項目|水量|BOD5|SS|CODcr|NH3-N|PH|溫度|
高濃度污水|60m3/d|12000|10000|25000|50|4.5—6|40—50|
中低濃度污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