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魚缸過濾槽裡面,過濾棉長了很多黑色的小蟲,像蛐。請高手幫解答。
過濾棉長期沒清洗導致長蟲子,可用清水清洗過濾棉,建議最好換一張,此蟲對魚沒什麼影響的,以後過濾棉要經常清洗,隔幾天就要用清水沖掉便便,這樣就可以避免長蟲了
2. 為什麼魚缸的過濾棉上會生小黑蟲該怎麼處理
必須換過濾海綿,不然魚就會一天比一天差的,望採納
3. 我家魚缸上的過濾棉上有黑色的小蟲子。
1.黑色的小蟲子是寄生蟲
2.處理辦法
一般寄生在魚身體里的蟲子多是腸道寄生蟲,只要將寄生蟲盡量清除干凈,然後用高溫煮15分鍾,就基本能殺死魚肉內的寄生蟲,便可放心食用。
對於活魚的寄生蟲,可以採用葯物治療的方法。體內的最好用葯餌,腸蟲清、甲硝唑、PPA、慶大、等等,效果很好的;體外的葯也有很多,硝酸亞汞、孔雀石綠、甲基藍、高錳算甲、甲醛、敵百蟲、甲硝唑等對體外的寄生蟲具有效果。對寄生蟲的治療要注意葯的用量及葯浴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日常的管理,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4. 處放黑色過濾棉水變黑過濾的干凈嗎
這個外面看見那個就很不錯的意思。
5. 魚缸過濾棉上黑色的小蟲子
魚缸過濾棉上黑色的小蟲子是水蚤;
水蚤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幹部,具背甲,軀幹部有軀干肢(胸肢)5對,為運動及呼吸器官。其不僅蛋白質含量高,且含有魚類所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及鈣質。水蚤是黃鱔等淡水飼養魚類的優質餌料。培養比較簡便,少量飼養可用瓶、罐、缸等;大量飼養可用土池和水泥池等;
(5)過濾棉上都是黑色的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水蚤有像梳子一樣的冠狀物頭部位置綠色的尖刺狀結構,看見它們,捕食者便沒了胃口。尖刺冠狀物直徑約為200微米,出現於可感受鱟蟲釋放的化學信號的水蚤後代。令外骨骼水蚤自身一些內部組織的熒光暴露在顯微鏡的激光光線下,生成了這樣一幅光彩陸離的景象。
展現低等生物體的這表明,即便是結構簡單的水藻,同樣在也有其吸引力。細胞在穿過細小的受精管時樣子看上去像是變形蟲。春天到初夏時,會游在大海表層,吞食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植物。夏季,這種粗新哲水蚤會游至水深五百至一千五百公尺的深海中休眠,早春產卵後就結束生命。
春夏季一般僅能見到雌體,所產的卵稱「夏卵」,較小,可直接發育為成蟲。這些成蟲多是雌蟲,再進行孤雌生殖。渡過嚴寒或乾燥環境,細胞(已在它們之間形成)。細胞質充滿了液泡,液泡越變越大,釋放出含水物質,令兩個匯在一起的原生質體縮小變成緊湊的休眠孢子。成熟以後,這個二倍體細胞可以經受漫長、劇烈的壓力,然後經過減數分裂,變成新的一代
6. 剛換上的過濾棉為什麼一會就黑了,是養魚的水有問題么
高錳酸鉀沒有非常純凈的,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大鹽的成分為氯化鈉和氯化鎂版,進入水中(魚缸的權水都是弱酸性的)與高錳酸鉀反應,也會生成錳離子,錳離子也會氧化成微量的二氧化錳,二氧化錳是黑色細微粉末且不溶於水,被過濾出來後附著在濾棉上,雖然量少,但是因為濾棉是新的,所以非常顯眼。
而且個人經驗,換水時添加硝化細菌即可,你同時加鹽和高錳酸鉀反而會殺死大量的硝化細菌……
至於高錳酸鉀和粗鹽都是治病用的,沒病根本不需添加。但是如果你養的是汽水魚(比如黑瑪麗)可以定期添加海鹽。
7. 過濾棉上面有黑色的小蟲子,是不是水裡有寄生蟲了
主要是來平時管理不到位,居然自讓上濾里長了蟲子。
我那上濾里的過濾棉都1天1洗,1周換一塊。
孔雀石綠毒性比較大得慎用啊,還是用大鹽、黃粉和甲基藍吧,毒性比較小,效果也非常好,解決一般的小病足以了。
我分析主要是水裡有細菌,導致爛腮。在加上平時管理不到位和孔雀石綠用量過大導致的死亡。
我建議還是主要加強管理。
我的缸大小是800*42*50,使用上濾加桶。上濾里放麥飯石、吸氨沸石、竹炭和過濾棉,主要負責過濾魚BB。桶里放玻璃環,主要培養硝化細菌。
我平時管理方法是:
1、固定時間餵食,食量控制在10分鍾內吃完,每天一次
2、每3天換一盆水(普通臉盆),換水注意曬水和兌溫。
3、每年10月份和4月份放兩次大鹽殺菌
4、每天抽5分鍾觀察每一條魚是否有不正常的反映,魚病還是早發現早治療比較理想。
家裡常備大鹽、黃粉和甲基藍,黃粉我用的是日本上野黃粉,甲基藍是台灣惠弘神奇寶貝。
8. 過濾棉里有很多黑色小蛆怎麼處理
蛾蚋的蛹。經常換棉就沒了。
9. 清洗魚缸過濾棉發現黑色顆粒是什麼
活性炭或飼料
10. 家中養大條錦鯉,魚缸上的過濾棉上有黑色的小蟲子,是什麼怎樣處理
1.黑色的小蟲子是寄生蟲
2.處理辦法
一般寄生在魚身體里的蟲子多是腸道寄生蟲,只要將寄生蟲盡量清除干凈,然後用高溫煮15分鍾,就基本能殺死魚肉內的寄生蟲,便可放心食用。
對於活魚的寄生蟲,可以採用葯物治療的方法。體內的最好用葯餌,腸蟲清、甲硝唑、PPA、慶大、等等,效果很好的;體外的葯也有很多,硝酸亞汞、孔雀石綠、甲基藍、高錳算甲、甲醛、敵百蟲、甲硝唑等對體外的寄生蟲具有效果。
對寄生蟲的治療要注意葯的用量及葯浴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日常的管理,預防為主,治療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