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飲用水過濾到多少人喝才健康

飲用水過濾到多少人喝才健康

發布時間:2023-10-03 18:31:00

⑴ tds值多少才是健康的

TDS值一般用於衡量純凈水的純凈度,但TDS值小,並不代表水質好,TDS值高也不代表水質差,TDS值不能准確反映水質。

合格的飲用水標准必須滿足微生物指標(細菌數) 毒理指標(重金屬等離子的濃度) 感官性狀(色 嗅 味 肉眼可見物)和一般化學指標以及放射性指標。健康潔凈的生活用水不得含有病源微生物,水中化學物質 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感官性狀良好。

飲用水中,重金屬離子濃度超標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很大威脅,如鉛 砷 鉻 鎘 汞等允許的安全濃度在1-10毫克/升(1微克等於千分之一毫克)。

TDS值的對應水樣參考:

0~9 純凈水

10~60 山泉水、礦化水

60~100 凈化水

(1)飲用水過濾到多少人喝才健康擴展閱讀:

TDS值不能准確反映水質。TDS檢測值超過1000肯定不符合標准,說明自來水可能受到了污染。但是低於1000,比如檢測值是200和300的水,就不能說200的水比300的水質要好。

因為一方面水中一些人體需要的礦物質也會被TDS檢測出來,另一方面水中對人體有害的大腸桿菌等菌類,卻無法被TDS檢測到。所以單憑國家標准范圍內的TDS值就評判水質是不準確的。

各大水廠對TDS值的內部控制標準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果以地下水作為水源,TDS值就會高一些,因為地下水鈣鎂離子高一些;而以地表水作為水源,TDS值就較低。

⑵ 飲用水 PH值正常多少為最佳

根據我國制定的生活飲用水國家標准,飲用水的PH值在6.5—8.5之間,最佳值為7.5。有益人體健康的理想飲用水必須滿足七條標准,其中必不可少的兩條是:水中含有適量人體所需礦物質、PH值呈弱鹼性(7—8)。

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生活飲用水水質准則》明確規定:符合其31項水質指標的是「安全水」(safewater),安全水就是喝了對人體無害的水。很多專家相對提出了「健康水」的概念,健康水除必須具備安全水的所有條件之外,還必須滿足硬度、總溶解固體、二氧化硅等一系列指標,其中不可忽視的一條就是PH值必須大於7。

拓展資料:人體內的PH值及生理功能

目前在一些有關的宣傳材料和一些企業的廣告中都講到人的體液是弱鹼性,pH值7.35-7.45。其實這樣講是非常不準確的。人的各個組織器官的PH值是不一樣。而人們通常說的pH值為7.35-7.45是指人的血液PH值,而不能理解為人體的pH值。例如:我們胃液PH值為2-3;皮膚:5.5-6.0;大腸:8.4;汗液:6.0;尿液:6:9等等。

人體為了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血液中的氫離子(H+)濃度必須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而氫離子濃度的正常是依靠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使體內的酸鹼達到動態平衡。當代謝產生的酸進入血液時,過多的碳酸由肺部加重呼吸排出二氧化碳(CO2),使pH值保持穩定。當代謝產生的鹼進入血液時,過多的HC03由腎臟的調節降低濃度,使pH值保持穩定。

其實人體就是由各個組織器官組成的一部精密的機器,他有自身維持體內環境穩態的功能。無論身體的那個部位的pH值都能維持在一個恆定范圍內。只有在嚴密的酸鹼平衡調控下,機體的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運行,並維持著人體健康。

⑶ 飲用水質檢測多少為正常

飲用水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對於飲用水的質量檢測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飲用水質檢測指標及其正常范圍:
1. pH值:通常應在6.5-8.5之間,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人體健康。
2. 氨氮:通常應小於0.15毫克/升,過高的氨氮含量會導致飲用水的異味。
3. 總大腸菌群:通常應小於或等於100個/100毫升,超過此值就可能存在污染。
4. 重金屬:扒哪例如鉛、鉻等,通常應小於或等於國家標准規定的限量。
5. 懸浮物:通常應小於或等於10毫克/升,過多的懸浮物會使水質渾濁。
6. 氟化物:通常應正此鉛在0.5-1.5毫克/升之間,過高或過低的氟化物含量都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根據不同地區和飲用水用途的不同,飲用水的質量標准也會略有不同。消費者如果舉好需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飲用水質量情況,可以咨詢當地水務部門或者通過相關網站查詢相關數據。

⑷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生活中每天都離不開水,水是生命之源,人體中所佔的比例高達65%以上,可見水對人體的重要性,我為大家整理好了生活飲用水質量標準的相關資料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1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

1、飲用水類:

飲用水I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質未受污染。

飲用水II類—較清潔,過濾後可成為飲用水。

飲用水III類—過濾清潔後可用作普通工業用水。

2、污水類:

IV類—普通農業用水,灌溉用。

V類—普通景觀用水。

劣V類—無用臟水。

水質的劃分標准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基本項目標准限值單位:毫克/升。

序號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

水溫(℃)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

pH值(無量綱)6~9

溶解氧≥飽和率90%(或7.5)6532

高錳酸鹽指數≤2461015

化學需氧量(COD)≤151520304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

氨氮(NH3-N)≤0.0150.51.01.52.0

總磷(以P計)≤0.02(湖、庫0.01)0.1(湖、庫0.025)0.2(湖、庫0.05)0.3(湖、庫0.1)0.4(湖、庫0.2)

總氮(湖、庫,以N計)≤0.20.51.01.52.0

銅≤0.011.01.01.01.0

鋅≤0.051.01.02.02.0

氟化物(以F-計)≤1.01.01.01.51.5

硒≤0.010.010.010.020.02

砷≤0.050.050.050.10.1

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

鎘≤0.0010.0050.0050.0050.01

鉻(六價)≤0.010.050.050.050.1

鉛≤0.010.010.050.050.1

氰化物≤0.0050.050.20.20.2

揮發酚≤0.0020.0020.0050.010.1

石油類≤0.050.050.050.51.0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0.20.20.30.3

硫化物≤0.050.10.20.51.0

糞大腸菌群(個/升)≤2002000100002000040000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修訂是保證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協調下,由衛生部牽頭,會同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組織衛生、供水、環保、水利、水資源等各方面專家共同參與完成了該項標準的修訂工作。

1985年出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里,飲用水渾濁度的指標是「3-5」,新《標准》則將之提高到「1-3」,也就是說,拋開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標不說,最直觀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將更為清亮。

事實上,濁度不僅是感官指標,低濁度能使細菌病毒裸露於水中,消毒劑才能有效殺滅,讓飲水更健康是新《標准》的核心所在。老的《標准》只有35項檢測項目,其中關於無機污染物的檢測項目居多,涉及的有機污染物、農葯較少,而且其中根本沒有檢測如藻毒素等微生物的指標,這與來我國水污染致使水中有機物大大增加的形勢嚴重不適應。

在新《標准》增加的71項水質指標里,微生物學指標由2項增至6項,增加了對藍氏賈第蟲、隱孢子蟲等易引起腹痛等腸道疾病、一般消毒方法很難全部殺死的微生物的檢測。飲用水消毒劑由1項增至4項,毒理學指標中無機化合物由10項增至22項,增加了對凈化水質時產生二氯乙酸等鹵代有機物質、存於水中藻類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檢測。有機化合物由5項增至53項,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由15項增加至21項。並且,還對原標准35項指標中的8項進行了修訂。同時,鑒於加氯消毒方式對水質安全的負面影響,新《標准》還在水處理工藝上重新考慮安全加氯對供水安全的影響,增加了與此相關的檢測項目。新《標准》適用於各類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也適用於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

特點

新標准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標准中的飲用水水質指標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增加了71項。其中,微生物指標由2項增至6項;飲用水消毒劑指標由1項增至4項;毒理指標中無機化合物由10項增至21項;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由5項增至53項;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由15項增至20項;放射性指標仍為2項。二是統一了城鎮和農村飲用水衛生標准。三是實現飲用水標准與國際接軌。新標准水質項目和指標值的選擇,充分考慮了我國實際情況,並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准則》,參考了歐盟、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飲用水標准。

適用范圍

標准規定了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衛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二次供水衛生要求、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要求、水質監測和水質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城鄉各類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也適用於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誤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註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1]

GB 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GB/T 5750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准

GB 17051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GB/T 17218 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生安全性評價

GB/T 17219 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質標准

SL 308 村鎮供水單位資質標准

衛生部 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

術語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生活飲用水drinking water

供人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

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

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過輸配水管網送到用戶或者公共取水點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設施供水。為用戶提供日常飲用水的`供水站和為公共場所、居民社區提供的分質供水也屬於集中式供水。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

集中式供水在入戶之前經再度儲存、加壓和消毒或深度處理,通過管道或容器輸送給用戶的供水方式。

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農村集中式供水。

分散式供水 non-central water supply

用戶直接從水源取水,未經任何設施或僅有簡易設施的供水方式。

常規指標 regular indices

能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本狀況的水質指標。

非常規指標 non-regular indices

根據地區、時間或特殊情況需要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

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證用戶飲用安全。

生活飲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生活飲用水中化學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

生活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

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生活飲用水應經消毒處理。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表1和表3衛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出廠水中消毒劑限值、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中消毒劑餘量均應符合表2要求。

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質因條件限制,部分指標可暫按照表4執行,其餘指標仍按表1、表2和表3執行。

當發生影響水質的突發性公共事件時,經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可適當放寬。

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3

生活飲用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生活在城市裡的居民,其生活飲用水的來源是由自來水公司集中供給的。

一般而言,水質的好壞決定於集中供水的水質質量,個人是無法選擇的。因此,為了能確保向居民供給安全和衛生的飲用水,我國衛生部頒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它是關於生活飲用水安全和衛生的技術法規,在保障我國集中式供水水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生活飲用水是指人類飲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個人衛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制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是根據人們終生用水的安全來考慮的,它主要基於三個方面來保障飲用水的安全和衛生,即確保飲用水感官性狀良好;防止介水傳染病的暴發;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

控制飲用水衛生與安全的指標包括四大類: 微生物學指標 水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媒介。飲用水中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以及寄生型原生動物和蠕蟲,其污染來源主要是人畜糞便。在不發達國家,飲用水造成傳染病的流行是很常見的。這可能是由於水源受病原體污染後,未經充分的消毒,也可能是飲用水在輸配水和貯存過程中受到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理想的飲用水不應含有已知致病微生物,也不應有人畜排泄物污染的指示菌。為了保障飲用水能達到要求,定期抽樣檢查水中糞便污染的指示菌是很重要的。為此,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規定的指示菌是總大腸菌群,另外,還規定了游離余氯的指標。我國自來水廠普遍採用加氯消毒的方法,當飲用水中游離余氯達到一定濃度後,接觸一段時間就可以殺滅水中細菌和病毒。因此,飲用水中余氯的測定是一項評價飲用水微生物學安全性的快速而重要的指標。 水的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 飲用水的感官性狀是很重要的。感官性狀不良的水,會使人產生厭惡感和不安全感。我國的飲用水標准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也就是說,一般飲用者不應察覺水有顏色,而且也應無異常的氣味和味道,水呈透明狀,不渾濁,也無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異物。如果發現飲用水出現渾濁,有顏色或異常味道,那就表示水被污染,應立即通知自來水公司和衛生防疫站進行調查和處理。

其他和飲用水感官性狀有關的化學指標包括總硬度、鐵、錳、銅、鋅、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硫酸鹽、氯化物和溶解性總固體。這些指標都能影響水的外觀、色、臭和味,因此規定了最高允許限值。例如飲用水中硫酸鹽過高,易使鍋爐和熱水器內結垢並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輕瀉作用,故規定其在飲用水中的限值不應超過每升250毫克。 毒理學指標 隨著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物質對飲用水的污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根據國外的調查,在飲用水中已鑒定出數百種化學物質,其中絕大多數為有機化合物。 飲用水中有毒化學物質污染帶給人們的健康危害與微生物污染不同。一般而言,微生物污染可造成傳染病的暴發,而化學物質引起健康問題往往是由於長期接觸所致的有害作用,特別是蓄積性毒物和致癌物質的危害。只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大量化學物質污染而引起急性中毒。

為保障飲用水的安全,確定化學物質在飲用水中的最大允許限值,也就是最大允許濃度是十分必要的,這是自來水公司向公眾提供安全飲用水的重要依據。但是,在飲用水中存在眾多的化學物質,究竟應該選擇哪些化學物質作為需要確定限值的指標呢?這主要是依據化學物質的毒性、在飲用水中含有的濃度和檢出頻率以及是否具有充分依據來確定限值等條件確定的。在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共選擇15項化學物質指標,包括氟化物、氯化物、砷、硒、汞、鎘、鉻(六價)、鉛、銀、硝酸鹽、氯仿、四氯化碳、苯並(а)芘、滴滴涕、六六六。這些物質的限值都是依據毒理學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所獲得的資料而制定的。

放射性指標 人類某些實踐活動可能使環境中的天然輻射強度有所增高,特別是隨著核能的發展和同位素新技術的應用,很可能產生放射性物質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因此,有必要對飲用水中的放射性指標進行常規監測和評價。在飲用水衛生標准中規定了總α放射性和總β放射性的參考值,當這些指標超過參考值時,需進行全面的核素分析以確定飲用水的安全性

⑸ 自來水過濾到什麼程度適合人體飲用

其實使用家用自來水過濾器;並不是看品牌的大小來決定的,而是看你對水了解有多少,我僅提供我所知道的給你個參考建議,希望有用。
由於中國大陸很多城市自來水本身水質要求較寬松,加上自來水在輸送過程中可能存在管道及其他二次污染,所以一般的自來水從水質硬度、化學成份等指標方面不能達到直接飲用的要求,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不利於身體或家庭用具的地方。在經濟相對落地的時期,人們一般沒有精力關注水質對於身體健康及生活品質的影響,隨著
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用水處理系統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但是目前在生活中,人們對於生活用水及飲用水還有著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甚至有很多誤解,相對而言很多時候更多地是廣告或是一些所謂的常識(也有可能是某些廠家或所謂專家的意見)在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從很多年前的礦泉壺、磁化器,直到目前市場上讓很多人都覺得頭暈的家用凈水器、家用純水機,很多時候大家在選擇生活用水的時候處在一定的誤區中
,被不同商家的各種所謂概念所誤導。
目前在國內,很多新奇的概念時時出現,有些名詞有一定的道理,盡管不一定準確,也會漸漸被大家接受(如水家裝、水家電)。而有些新名詞利用普通消費者對技術知識的缺乏進行錯誤的引導,如所謂的「活性水」、「磁化水」、"離子水"等,有些會被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有些慢慢在市場中消亡,你對關於水的知識了解得越多,越能夠准確地購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過濾器主要用來去除水中的雜質、泥砂、發出異味或其他不利於口感的物質。一般說來,城市自來水均已經凈化到足夠的程度,水中常見的懸浮物主要有泥砂或鐵銹等,主要是自備井的供水凈化不夠(近年來在一些相對較遠的小區有不少自備井供水)或是高位水箱、管道輸入中的二次污染造成,也有些是水質硬度造成的水垢等(有時盡管我們用肉眼看不到任何顆粒狀懸浮物,但是如果在家用水龍頭的下方接上一個過濾器,很快就可以看到會有一些污物)。在很多中小城市或鄉鎮,水質不夠潔凈,過濾處理是必要的;對於已經很潔凈的供水,如果要進行超濾反滲透處理,過濾作為預處理也是很重要的。
目前生活中可能用到的過濾處理主要有多介質過濾(砂濾)、濾芯過濾、活性炭及KDF過濾等,其主要作用是:
多介質過濾(一般是砂濾)用於去除懸浮物及部分膠體或鐵離子等,大多數情況都需要;活性炭可以用來去除有機物、膠體、過多的余氯等,
一般情況下都需要;PP棉或其他材質濾芯的超濾可以用來去除大多數的除懸浮物、膠體、有機物(少量)等,屬於較精細的過濾,多數情況下需要;KDF可以用於去除重金屬離子或其他有害物質
,當進水中有可能存在有害物質時需要,高檔配置的系統中為了安全也可能會裝。
目前市場上常見到的家用水過濾設備基本上都是在這個范圍內的,當然也有不少純粹是騙人的(如一個簡單的陶瓷濾芯的水龍頭就開價幾百元,號稱可以有什麼什麼樣的功效),還有不少廠商搞出來很多新奇的概念,讓用戶覺得這東西可以包治百病的樣子,我對這種產品是不歡迎甚至是打擊的。

⑹ 自來水過濾到什麼程度適合人體飲用

滿足如下條件即可:

  1. 不含對人體有毒、有害、有異味的物質;

  2. 水的硬度適中;

  3. 人體所需礦專物質含屬量適中;

  4. 水中的溶解氧及二氧化碳適中;

  5. 水分子團小(〈100HZ);

  6. 水的營養生理功能強(溶解力、滲透力、乳化力);

  7. PH值呈弱鹼性。

⑺ 自來水被過濾後各指標是多少,能不能達到國家飲水新標准

在公眾的認知中,瓶裝水應該比自來水更安全。然而,瓶裝飲用水的國標中,水質指標僅有20項,相比之下,自來水的標准中水質指標有106項;而一些病菌和微生物指標,也被認為瓶裝水的標准寬松於自來水。究其原因,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一切並不是偶然……
5個國標,分類混亂。
目前中國關於飲用水的國標共有5個。除自來水標准外,剩下4個國標均為包裝水標准。其中,從產品分類,有「天然礦泉水」國標和「純凈水」國標,剩下所有包裝水均被納入瓶裝水國標范圍。
缺乏統一的瓶裝水國標
飲用水管理上的標准之亂,已引起了一些部門和專家的關注。
據悉,相關主管部門曾希望通過一個國標囊括市面上能買到的各類主流水種。早於2011年,《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包裝飲用水》徵求意見稿已在業內下發,希望替代瓶裝水國標,並將山泉水、礦物質水等產品納入「包裝水」的定義中一起進行監管。不過,該國標在徵求意見後,目前尚無下文。
重金屬等指標半年檢測一次
瓶裝水出廠前,大多隻檢測感官、微生物等指標,對於重金屬、有機物等更多的指標,往往半年才檢測一次。
只檢測少數標准
便這些企業標准都符合國家規定,出廠的產品能否真正合格,也存有疑問。在記者獲得的多份企標中,關於檢測,大多是類似的情況。不少企業在產品出廠前,只需檢測感官標准、微生物指標等少數幾項。
廣東一家飲料生產企業的品控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多數飲料企業的生產都以「不吃壞肚子」為標准;中國地質科學院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市場上諸如礦物質水,天然水都存在一定質量隱憂。他認為,礦物質水是人為添加礦化劑,能不能添加,添多少,缺少研究。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張書芳,對市場上瓶裝飲用水溴酸鹽(潛在致癌物)含量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礦泉水的合格率僅50%,礦物質水合格率為66.7%,山泉水為71.4%。
拿著手中的瓶裝水,不得不讓人遲疑,自己每天喝的瓶裝水,能保證是安全健康的嗎?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不用再研究國標、化學元素等專業問題。
如果你想實時了解自己的飲水水質,那就請你登錄日日順凈水商城,參與「我家水質我來測「活動,免費申領一隻測水筆,飲水健康就有了保證。

閱讀全文

與飲用水過濾到多少人喝才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住宅北方有污水溝化解 瀏覽:330
進行水蒸氣蒸餾的條件 瀏覽:830
污水管斷裂怎麼處理 瀏覽:27
工業污水用什麼離心機 瀏覽:834
紡織印染廢水治理多少錢 瀏覽:8
超濾十反滲透怎麼處理鹽水 瀏覽:532
污水管埋設做法 瀏覽:405
精油能去水垢 瀏覽:309
小米空調凈化器怎麼連wifi 瀏覽:15
四輪改液壓提升器 瀏覽:934
江鈴全順6座柴油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896
棗庄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57
水墨印刷後污水處理設備管理制度 瀏覽:504
奧克斯飲水機水溫怎麼調 瀏覽:94
保安器過濾器全圖 瀏覽:107
購買飲水機計什麼科目 瀏覽:901
樹脂浮雕背景畫製作 瀏覽:664
寶來燃油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641
2014款威馳用什麼空氣濾芯 瀏覽:168
超濾後的菌落數標准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