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住宅區位過濾論

住宅區位過濾論

發布時間:2023-12-22 23:09:30

㈠ 城市住宅區位互換論和過濾論的異同

「過濾論」
過濾論是在20 世紀20 年代初, 由伯吉斯( E·W·Burgess)在解釋芝加哥住宅區位格局時最早提出的。
芝加哥在19 世紀迅速發展, 城市不斷擴展, 越是新的住房, 離市中心越遠, 那些收入最高的家庭遷移到了離市中心最遠的最新的住房中, 留下從前的住房由那些收入較低的家庭來居住, 最貧窮的家庭則居住在最靠近市中心的最老的住房中。這樣依次類推, 直到城市中心那些最陳舊的住房, 由於那些最貧窮的家庭向外遷移至稍新一點的住房中而被騰空, 然後這些住房被拆毀, 由擴展中的「中心商業區」的管理機構和商店所取代。這樣, 住宅區位的格局就由「過濾」來說明了。
過濾論是從新舊住宅替代的角度來研究住宅區位格局形成的原因的。過濾論暗含的前提是:新住宅只能建立在舊住宅的外圍, 並只允許高收入家庭建造或購買居住, 中低收入家庭只能居住最高收入家庭留下來的舊住宅, 最貧窮的家庭只能居住中低收入家庭替換下來的舊住宅。

「互換論」
互換論是20 世紀50 年代時由溫哥和阿朗索最早研究的, 後來由墨思(R1F1Muth) 、伊文思(A1W1Evans) 進一步發展的住宅區位理論。
互換論建立在如下的基本假設上: 在位於沒有地形特點的平原上的一個大城市中, 交通系統以相同的效率運送所有工作者到唯一的市中心上班, 房屋都適合
居住, 並且不考慮住宅密度等其它外界事物。一個家庭在選擇居住區位時, 是在隨著城市中心距離的延長而趨於下降的住宅費用與趨於增加的交通費用之間進行「互換」, 並挑選住宅綜合費用最低的位置。阿朗索提出的區位平衡理論認為: 一個家庭的固定收入將用於住宅消費、交通費用和購買其它商品, 其數學模型為:
Y = Pz ·Z + P( t) ·G + K( t)
式中: Y ———收入;
Pz ———其它商品單價;
Z ———其它商品數量;
P( t) ———距市中心t 處單位面積的地價;
G ———住宅佔用土地數量;
K( t) ———距離市中心t 處的交通費用
區位平衡的前提是家庭總開支不超過總收入的約束。通過住房消費、交通費用、購買其它商品的調節, 使個人的滿意程度達到最大化。互換論是從城市交通費用和住房費用相互關系的角度研究住宅區位的, 認為促使家庭挑選住宅區位的經濟力量是住宅費用的差異和交通費用的差異。

閱讀全文

與住宅區位過濾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清洗ro膜 瀏覽:872
用吸奶器回堵奶么 瀏覽:944
樹脂熔接方法 瀏覽:982
樹脂字和亞克力字發光字 瀏覽:386
水垢菏澤 瀏覽:504
澳士頓凈水器怎麼安裝 瀏覽:860
凈水器中盟多少錢 瀏覽:655
貼牆磚為什麼要用純水泥 瀏覽:563
廚房凈化器電源怎麼接線 瀏覽:30
管式超濾膜循環壓力低 瀏覽:732
做離子術去痘坑 瀏覽:194
反滲透膜怎麼密封保存 瀏覽:908
西安地下室污水泵哪裡買 瀏覽:390
力帆車機油濾芯合什麼車通用 瀏覽:882
去除水垢的小蘇打是蘇打水嗎 瀏覽:297
水凈化器什麼品牌 瀏覽:656
濾芯裡面的油怎麼清洗 瀏覽:980
超濾膜的生產工藝 瀏覽:712
沈陽超濾設備 瀏覽:270
超濾機口感不好怎麼解決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