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產水硅超標

edi產水硅超標

發布時間:2024-06-23 02:06:22

A. EDI模塊主要的損壞原因有哪些

造成EDI模塊故障的原因分為以下幾點:

(1)EDI運行電壓過高,電流無法調節增大:進水硬度過高EDI內部結垢、EDI進水壓力長期過高、EDI運行常有水錘現象。

(2)EDI流量過低水質變差,壓差增大:進水余氯、硬度、硅含量過高。進水前無保安過濾器。

(3)EDI進水正常,壓力正常而水質過低:樹脂性能下降,可高電流再生。

(4)EDI模塊漏水:進水壓力過高,螺栓松動

(5)EDI模板硬體變形:在高電流低流量下運行,在通電不通水狀況下運行。

(6)EDI水流竄水:內部膜片穿孔,導致膜片穿孔原因進水硬度高、EDI被干燒。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B. 水處理edi整流運行是什麼意思

整流變壓器空載運行溫度很高的原因:1、內部原因(1)存在內部損耗變壓器在運行中鐵芯和線圈中由於鐵芯的磁滯損耗、渦流損耗和線圈的銅損轉化為熱量,使溫度升高,熱量向周圍以輻射、傳導等方式擴散,當發熱和散熱達到平衡狀態時,各部分的溫度趨於穩定。鐵損(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是基本不變的損耗,是變壓器結構有關,所以在運行中無法減少或消除;而銅損(線損)隨負荷變化而變化。(2)分接開關接觸不良變壓器運行中分接開關由於彈簧壓力不夠,接點接觸小,有油膜、污穢等原因造成接點接觸電阻增大,接點過熱最為常見(接點過熱導致接觸電阻增大,接觸電阻增大,接點過熱增高),溫度不斷升高。特別在倒換分接接開關或變壓器過負荷運行時容易使分接開關接點接觸不良而過熱。而分接開關接觸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有接觸點的壓力不夠;動靜觸點間有油泥膜;接觸面有燒傷或定位指示與開關接觸位置不對應等。(3)繞組匝間短路變壓器繞組相鄰的幾匝因絕緣損壞或老化,將會出現一個閉合的短路環流,使繞組的匝數減少,短路環流產生高熱量使變壓器溫度升高,嚴重時將燒毀變壓器。變壓器繞組匝間短路時,短路點處出現弧光使其各部位和絕緣、冷卻油受熱,沸騰時能聽到發出「咕嚕咕嚕」聲音,使變壓器溫度急劇上升。(4)鐵芯局部過熱鐵芯是有絕緣的硅鋼片疊加成的,變壓器運行中由於外力損傷或絕緣老化以及穿芯螺絲絕緣老化,絕緣損壞使硅鋼片間絕緣損壞,渦流增大,造成局部發熱,輕者一般觀察不出變壓器油溫上升,嚴重時使鐵芯局部過熱,油溫上升;空載損耗增加,絕緣下降。(5)變壓器缺油或散熱管內阻塞變壓器油是變壓器內部的主絕緣,起絕緣、冷卻、滅孤的作用,如果缺油或散熱管內阻塞,油的循環冷去速度下降,導致變壓器運行中溫度升高。2、外部原因(1)變壓器冷卻循環系統故障電力變壓器除用散熱管冷卻散熱外還有強迫風冷、水循環等散熱方式,一旦冷卻散熱系統故障或散熱條件差將造成運行中的變壓器溫度上升(尤其在夏日炎熱季節)。(2)變壓器室的進出風口阻塞或積塵嚴重變壓器的進出風口是變壓器運行中空氣對流的通道,一旦阻塞或積塵嚴重,變壓器的發熱條件沒變而散熱條件變差了,不能及時向周圍空氣散熱,導致變壓器運行中溫度上升。

C. EDI的應用標志著

你好,下面是其解釋,希望對您有用,望採納謝謝

EDI

目錄

EDI的定義
一.電子數據交換
二.EDI系統的工作過程
水處理系統中的EDI
四.32位CPU變址寄存器EDI。
五.EDI在物流業中的應用
  1. 1.EDI在生產企業的應用
  2. 2.EDI在批發商中的應用
  3. 3.EDI在系統運輸業務中的應用
構成EDI系統的要素展開EDI的定義
一.電子數據交換
二.EDI系統的工作過程
水處理系統中的EDI
四.32位CPU變址寄存器EDI。
五.EDI在物流業中的應用
  1. 1.EDI在生產企業的應用
  2. 2.EDI在批發商中的應用
  3. 3.EDI在系統運輸業務中的應用
構成EDI系統的要素展開編輯本段EDI的定義EDI的定義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但是有3個方面是相同的
1、資料用統一的標准
2、利用電信號傳遞信息
3、計算機系統之間的連接
聯合國標准化組織將EDI描述成「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報文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
EDI與傳統混床的比較

項目EDI混床產水性質15~18MΩ·cm2~10MΩ·cm穩定性水質穩定水質受樹脂交換狀況,再生品質影響大操作性操作簡便,無需專業熟練工再生時對操作人員操作水平要求高環保性無需酸鹼,無任何化學污染需要酸鹼再生,需解決酸鹼儲存與排放的問題連續運行再生時無需停機,邊運行邊再生再生時需要停機再生運行費用低高初期投資較高低拋光混床
採用高交換容量、充分再生、無化學析出的核子級樹脂,去除純水中殘余的微量帶電
離子及弱電解質,使水質達到18MΩ·cm以上。
EDI模塊進水條件

PH值5.0~9.5電導率1~20μs/cm,最佳導電率2~20μs/cm總C02<5ppm硅<0.5ppm硬度以(CaC03計)<1.0ppm進水壓力0.15~0.5MPa典型超純水工藝流程圖
應用領域
超純水常用於微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發電工業和實驗室。
流程1:預處理+單級反滲透+EDI+拋光樹脂
流程2:預處理+雙級反滲透+EDI+拋光樹脂
流程3:預處理+雙級反滲透+混床MB+拋光樹脂
EDI模塊結構特點
1、淡水隔板採用衛生級PE材料
2、EDI膜片採用進口均相膜和國產異相離子交換
3、採用進口EDI專用均粒樹脂和國產EDI專用均粒樹脂
4、EDI電極板採用鈦鍍釕技術
5、壓緊板採用具有硬性的合金鋁軋鑄而成。
6、固定螺絲採用國標標准件
7、膜堆出廠最高試壓7bar不漏水
8、膜堆電阻低、功耗小
9、外觀裝飾板造型美觀結實
10、最大膜堆處理水量3T/H,最小模堆處理水量75L/H
11、純水、濃水、極水通道設計合理,不易堵塞,水流分布均勻、無死角。
進水指標要求
◎通常為單級反滲透或二級反滲透的滲透水
◎TEA(總可交換陰離子,以CaCO3計):<25ppm。
◎電導率:<40μS/cm
◎PH:6.0~9.0。當總硬度低於0.1ppm時,EDI最佳工作的pH范圍為8.0~9.0。
◎溫度:5~35℃。
◎進水壓力:<4bar(60psi)。
◎硬度:(以CaCO3計):<1.0ppm。
◎有機物(TOC):<0.5ppm。
◎氧化劑:Cl2<0.05ppm,O3<0.02ppm。
◎變價金屬:Fe<0.01ppm,Mn<0.02ppm。
◎H2S:<0.01ppm。
◎二氧化硅:<0.5ppm。
◎色度:<5APHA。
◎二氧化碳的總量:<10ppm
◎SDI15min:<1.0。


EDI系統模型

編輯本段一.電子數據交換何為EDI,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交換」。EDI商務是指將商業或行政事務按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文檔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簡單地說,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協議,將商業文件標准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路,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
EDI的發展背景
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特別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猛烈沖擊下,一場高技術競爭席捲世界,使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正在飛速地改變著面貌。國際貿易也空前活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買賣雙方地處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簡單地直接地面對面地買賣,而必須以銀行進行擔保,以各種紙面單證為憑證,方能達到商品與貨幣交換的目的。這時,紙面單證就代表了貨物所有權的轉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紙面單證就是外匯」。
全球貿易額的上升帶來了各種貿易單證、文件數量的激增。雖然計算機及其它辦公自動化設備的出現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減輕人工處理紙面單證的勞動強度,但由於各種型號的計算機不能完全兼容,實際上又增加了對紙張的需求,美國森林及紙張協會曾經做過統計,得出了用紙量超速增長的規律:即年國民生產總值每增加10億美元,用紙量就會增加8萬噸。此處,在各類商業貿易單證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數據是重復出現的,需要反復地鍵入。有人對此也做過統計,計算機的輸入平均70%來自另一台計算機的輸出,且重復輸入也使出差錯的機率增高,據美國一家大型分銷中心統計,有5%的單證中存在著錯誤。同時重復錄入浪費人力、浪費時間、降低效率。因此,紙面貿易文件成了阻礙貿易發展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因素。
另外,市場競爭也出現了新的特徵。價格因素在競爭中所佔的比重逐漸減小,而服務性因素所佔比重增大。銷售商為了減少風險,要求小批量、多品種、供貨快,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而在整個貿易鏈中,絕大多數的企業既是供貨商又是銷售商,因此提高商業文件傳遞速度和處理速度成了所有貿易鏈中成員的共同需求。同樣,現代計算機的大量普及和應用以及功能的不斷提高,已使計算機應用從單機應用走向系統應用;同時通信條件和技術的完善,網路的普及又為EDI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計算機應用、通信網路和數據標准化為基礎的EDI應運而生。EDI一經出現便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迅速地在世界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的應用。正如香港TRADELINK公司的宣傳資料所指出的那樣:「當EDI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在美國首次被採用時,只屬於當時經商的途徑之一;時至今日,不但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國家,以至越來越多的亞太地區國家,均已認定EDI是經商的唯一途徑」。
由於EDI具有高速、精確、遠程和巨量的技術性能,因此EDI的興起標志著一場全新的、全球性的商業革命的開始。國外專家深刻地指出:「能否開發和推動EDI計劃,將決定對外貿易方面的興衰和存亡。如果跟隨世界貿易潮流,積極推行EDI就會成為巨龍而騰飛,否則就會成為恐龍而絕種」。
20世紀60年代末,歐洲和美國幾乎同時提出了EDI的概念。早期的EDI只是在兩個商業夥伴之間,依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
20世紀70年代,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大加快了EDI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也帶動了跨行業EDI系統的出現。80年代EDI標準的國際化又使EDI的應用躍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時至今日,EDI歷經萌芽期、發展期已步入成熟期。英國的EDI專家明確指出:「以現有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EDI已不是技術問題,而僅僅是一個商業問題」。
EDI的概述及分類
1.EDI的概念
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互換」,港、澳及海外華人地區稱作「電子資料聯通」。它是一種在公司之間傳輸訂單、發票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公司與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過程,它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穎的電子化貿易工具,是計算機、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EDI描述成「將貿易(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共認的標准變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信息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而ITU-T(原CCITT)將EDI定義為「從計算機到計算機之間的結構化的事務數據互換」。又由於使用EDI可以減少甚至消除貿易過程中的紙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們通俗地稱為「無紙貿易」。電子數據處理EDP是實現電子數據交換EDI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EDI三種定義
定義一:1995年版的《美國電子商務辭典》(Haynes.E1995)將電子商務定義為:「為了商業用途在計算機之間所進行的標准格式單據的交換。」
定義二:美國國家標准局EDI標准委員會對EDI的解釋是:「EDI指的是在相互獨立的組織機構之間所進行的標准格式、非模糊的具有商業或戰略意義的信息的傳輸。」
定義三:聯合國EDIFACT培訓指南認為,「EDI指的是在最少的人工干預下,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的標准格式數據的交換」。
從上述EDI定義不難看出,EDI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計算機應用、通信、網路和數據標准化。其中計算機應用是EDI的條件,通信環境是EDI應用的基礎,標准化是EDI的特徵。這三方面相互銜接、相互依存,構成EDI的基礎杠架。EDI系統模型如圖所示。
2.EDI的分類
根據功能,EDI可分為4類。
前面所述的訂貨信息系統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知名的EDI系統了。它又可稱為貿易數據互換系統(TradeDataInterchange,簡稱TDI),它用電子數據文件來傳輸訂單、發貨票和各類通知。
第二類常用的EDI系統是電子金融匯兌系統(ElectronicFundTransfer,簡稱EFT),即在銀行和其它組織之間實行電子費用匯兌。EFT已使用多年,但它仍在不斷的改進中。最大的改進是同訂貨系統聯系起來,形成一個自動化水平更高的系統。
第三類常見的EDI系統是互動式應答系統(InteractiveQueryResponse)。它可應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為機票預定系統。這種EDI在應用時要詢問到達某一目的地的航班,要求顯示航班的時間、票價或其它信息,然後根據旅客的要求確定所要的航班,列印機票。
第四類是帶有圖形資料自動傳輸的EDI。最常見的是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AidedDesign,簡稱CAD)圖形的自動傳輸。比如,設計公司完成一個廠房的平面布置圖,將其平面布置圖傳輸給廠房的主人,請主人提出修改意見。一旦該設計被認可,系統將自動輸出訂單,發出購買建築材料的報告。在收到這些建築材料後,自動開出收據。如美國一個廚房用品製造公司─KraftMaid公司,在PC機上以CAD設計廚房的平面布置圖,再用EDI傳輸設計圖紙、訂貨、收據等。
3.EDI的應用
一個傳統企業簡單的購貨貿易過程:買方向賣方提出訂單。賣方得到訂單後,就進行它內部的紙張文字票據處理,准備發貨。紙張票據中包括發貨票等。買方在收到貨和發貨票之後,開出支票,寄給賣方。賣方持支票至銀行兌現。銀行再開出一個票據,確認這筆款項的匯兌。
而一個生產企業的EDI系統,就是要把上述買賣雙方在貿易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紙面單證由EDI通信網來傳送,並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全部(或大部分)處理過程。具體為:企業收到一份EDI訂單,則系統自動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然後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銷商訂購零配件等;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並給訂貨方開出EDI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單等。從而使整個商貿活動過程在最短時間內准確地完成。一個真正的EDI系統是將訂單、發貨、報關、商檢和銀行結算合成一體,從而大大加速了貿易的全過程。因此,EDI對企業文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的影響是巨大的。
4EDI的有關標准
標准化的工作是實現EDI互通和互聯的前提和基礎。EDI的標准包括EDI網路通信標准、EDI處理標准、EDI聯系標准和EDI語義語法標准等。
EDI網路通信標準是要解決EDI通信網路應該建立在何種通信網路協議之上,以保證各類EDI用戶系統的互聯。目前國際上主要採用MHX(X.400)作為EDI通信網路協議,以解決EDI的支撐環境。
EDI處理標準是要研究那些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各種EDI報文。相互共有的「公共元素報文」的處理標准。它與資料庫、管理信息系統(如MPRII)等介面有關。
EDI聯系標准解決EDI用戶所屬的其它信息管理系統或資料庫與EDI系統之間的介面。
EDI語義語法標准(又稱EDI報文標准)是要解決各種報文類型格式、數據元編碼、字元集和語法規則以及報表生成應用程序設計語言等。
這里的EDI語議語法標准又是EDI技術的核心。
EDI一產生,其標準的國際化就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之一。早期的EDI使用的大都是各處的行業標准,不能進行跨行業EDI互聯,嚴重影響了EDI的效益,阻礙了全球EDI的發展。例如美國就存在汽車工業的AIAG標准、零售業的UCS標准、貨棧和冷凍食品貯存業的WINS標准等。日本有連鎖店協會的JCQ行業標准、全國銀行協會的Aengin標准和電子工業協會的EIAT標准等。
為促進EDI的發展,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促進EDI標準的國際化,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EDI的作用。目前,在EDI標准上,國際上最有名的是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下屬第四工作組(WP4)於1986年制定的《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互換》標准─EDIFACT(,CommerceandTransport)標准。EDIFACT已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接收為國際標准,編號為ISO9735。同時還有廣泛應用於北美地區的,由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X.12鑒定委員會(AXCS.12)於1985年制定的ANSIX.12標准。
EDI標準的發展簡史
1968年,美國運輸數據協調委會(TDCC)首先在鐵路系統使用EDI,並提出用於運輸業的報文和通信結構方面的標准。
1970年,英國貿易工業部(DTI)成了簡化國際貿易程序組織(XITPRO),負責簡化進/出口程序並著手起草文件。
1978年,美國會計研究基金會(ACRF)和TDCC聯合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開發事務處理和信息的數據互換。
1980年,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成立了X.12鑒定標准委員會(ASCX.12),下設10個分委員會,負責開發和制訂美國EDI通用標准。
1981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第四工作組推出了貿易數據元目錄TDED和貿易數據交換指南GTDI。
1985年,ANSI提出X.12系列標准,推廣應用於北美地區。
1986年,ANSI與歐洲標准協會、英國EDI標准組織等單位共同協調全球EDI標准。
1986年,WP4正式提出《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電子數據互換》文件,即EDIFACT標准。
1986年,EXO/TCI54分別通過UN/TDED以及UN/EDIFACT為7372-86《貿易數據元目錄》。
1987年,ISO正式通過《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和運輸的EDI應用語法規則》,即ISO9735-87。
目前的情況是,歐洲使用EDIFACT標准。1991年,歐洲汽車業、化工業、電子業和石油天然氣業已全部採用EDIFACT。此外建築、保險等行業也宣布將放棄其行業標准,轉而採用EDIFACT。北美則使用ANSIX.12,X.12已遍及北美各行業,已有100多個數據交易集。亞太地區使用EDI標準的情況見表1.1,主要是EDIFACT。

D. EDI工業高純水裝置操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般來講EDI高純水設備就是EDI純水設備,選用到合適工業高純水設備以後,為了能夠使設備能夠長期穩定的運行,運行之前操作注意事項以及日後日常維護都必須認真對待,本文針對EDI工業高純水設備操作注意事項專門介紹。

1. 在將進水管道連接到工業超純水系統
EDI摸塊之前,用經過過濾的水徹底沖洗管路然後排放。進水管路未經過沖洗會使安裝管路碎片進入摸塊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2. 用1—2分鍾時間緩慢對模塊增壓以避免水錘造成嚴重損壞。切勿使模塊壓力超過允許范圍。

3. 確保已經有足夠的極水流量,淡水流量,濃水循環流量和濃水排放流量,並確認所有安全保護的聯動裝置正常工作。

4. 檢驗沒有氯或其他氧化劑進入模塊,進水指標必須符合進水的要求。

5.
如果在進水硬度>0.5PPm(CaCO3計)或硅>0.5PPm下運行,或者其它水質指標不符合進水要求而不採取特殊的防範措施,模塊可能會損壞.可能需要採用定期用酸清洗或濃水管路軟化的方法.請與本公司聯系。

6. 對於有加鹽泵的系統,鹽的質量必須加以仔細檢查.鹽的成分必須符合用戶手冊上所列明的指標,否則長期使用會對模塊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壞。

7. 塑料的管件和介面請小心對待。

E. EDI連續電除鹽水處理設備的EDI設備進水指標要求

◎通常為單級反滲透或二級反滲透的滲透水
◎TEA(總可交換陰離子,以CaCO3計):專<25ppm。
◎電導率:屬<40μS/cm
◎PH:6.0~9.0。當總硬度低於0.1ppm時,EDI最佳工作的pH范圍為8.0~9.0。
◎溫度: 5~35℃。
◎進水壓力:<4bar(60psi)。
◎硬度:(以CaCO3計):<1.0ppm。
◎有機物( TOC):<0.5ppm。
◎氧化劑:Cl2<0.05ppm,O3<0.02ppm。
◎變價金屬: Fe<0.01ppm,Mn<0.02ppm。
◎H2S:<0.01ppm。
◎二氧化硅:<0.5ppm。
◎色度:<5APHA。
◎二氧化碳的總量:<10ppm
◎ SDI 15min:<1.0。

F. 請問美國Ionpure EDI模塊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有那些

清洗
隨著工作時間的累積,需要對美國Ionpure
EDI模塊進行清洗及消毒,這是因為:
-
硬度或金屬結垢,主要產生在濃水室內;
-
在離子交換樹脂或膜形成無機物污垢(例如,硅);
-
在離子交換樹脂或膜形成有機物污垢;
-
EDI模塊和系統管道及其它部件的生物污垢;
-
以上所有情況一起出現在某些情況下,需要使用一種以上的清洗方法。
高溫消毒
美國Ionpure
EDI模塊可以在高溫(80°C/176°F)情況下進行消毒,消毒說明將同時提供給用戶。
例行的消毒最好使用高溫消毒。低濃度的氧化劑消毒不可用於例行的消毒,只適用於嚴重的生物污堵的消毒,
消毒時先進行低濃度氧化劑消毒,再用高PH清洗。
安全
1)
避免接觸氫氧化鈉,過乙酸,過氧化氫及氯代烴等具有腐蝕性的化學物質,過氧化氫是氧化劑。
2)
將整個管線降壓以避免高壓化學葯劑噴濺。
3)
EDI系統在高電壓下運行,在任何維護工作前,確保整流器不通電並鎖定。
清洗化學品規范
所有化學品應必須達到推薦使用的等級或者更好。
氯化鈉(NaCl),食用級(≥99.80%),
ACS或USP級醋酸(CH3COOOH)以及過氧化氫(H2O2)30%:
ACS級,或達到水系統清洗的商用濃度。鹽酸(HCl)
ACS或技術級氫氧化鈉(NaOH):
球狀,
NF,
ACS或凈化級;
或50%
w/w
溶液。

閱讀全文

與edi產水硅超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士立升凈水超濾機售後 瀏覽:141
淮安五港污水處理 瀏覽:983
深井水冷水會產生水垢嗎 瀏覽:933
c4d材質球如何刪除著色器上的過濾 瀏覽:465
噴碼機過濾器 瀏覽:442
火力發電廠廢水處理及回用 瀏覽:799
污水處理公司好的有哪些 瀏覽:63
陶氏反滲透膜儲運要求 瀏覽:91
日產的機油濾芯和什麼車的一樣 瀏覽:389
好氧池進多少污水的方法 瀏覽:465
lcd光敏樹脂列印機4K 瀏覽:846
安吉爾ro反滲透膜濾芯多少錢 瀏覽:790
帶反滲透膜凈水器不制水 瀏覽:15
免費高清在線觀看 瀏覽:839
次氯酸鈉在水處理中的作用 瀏覽:984
三元前驅體脫氨後廢水 瀏覽:834
實驗室減壓蒸餾的最大負壓 瀏覽:777
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現場 瀏覽:820
角閥怎麼換濾芯 瀏覽:437
聚丙烯離子交換柱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