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分子分離膜的生產工藝
分離膜的成型方法有流延法、不良溶劑凝膠法、直接聚合法、表面塗覆法和中空纖維紡絲法等。
最初用作分離膜的高分子材料是纖維素酯類材料。後來,又逐漸採用了具有各種不同特性的聚碸、聚苯醚、芳香族聚醯胺(見芳香族聚醯胺纖維)、聚四氟乙烯(見氟樹脂)、聚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苯並咪唑、聚醯亞胺等。高分子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見聚合物)也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制分離膜,使其具有單一均聚物所沒有的特性。制備高分子分離膜的方法有流延法、不良溶劑凝膠法、微粉燒結法、直接聚合法、表面塗覆法、控制拉伸法、輻射化學侵蝕法和中空纖維紡絲法等。
具有分離液-固、液-液、氣-氣等能力的均相或非均相混合物膜。由合成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構成的膜。為區別於無機物組成的分離膜,故又稱為有機分離膜。高分子分離膜能成為相鄰兩相主動或被動傳質的障礙,藉助於這種選擇滲透性,在壓力差、濃度差或電位差的作用下,使流體混合物分離。其分離過程包括微孔過濾)、超過濾)、反滲透(超濾)、氣體滲透分離、滲透蒸發、滲析及電滲析、液膜(促進傳遞)等。高分子分離膜的分離性能由選擇性和滲透性決定。對於需要分離的物質其選擇性和滲透性要求越高越好,而對於需要截留的物質則要求選擇性越高,而滲透率越低越好。其性能表示方法為單位時間內流體通過膜的量和物質透過系數之比。它們必須同時具有較大的數值和保持較長時間不變,才有工業使用價值,高分子分離膜的制備方法主要有相轉換法(phase inversion method),它包括干法相轉換、濕法相轉換、熱凝膠法和聚合物輔助相轉換法、拉伸法和輻照法等。隨制膜條件的改變可得到性能完全不同的分離膜。高分子分離膜的形狀有中空管式、中空纖維式和平板式三類。
❷ 坎普爾集團的團隊領軍介紹
工學博士 徐平
北京坎普爾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1976年天津大學化工系畢業留校任教,198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繼續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留學;1989年獲得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學位後,進入日本著名的膜公司——日東電工公司(美國海德能公司的母公司)研究高分子分離膜,該公司1987年收購了美國海德能公司;1996年回國,任美國海德能公司中國地區首席代表。2010年1月出任北京坎普爾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祝振鑫
1942年1月生,江蘇省無錫市人,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化學系;1965年9月~1976年8月從事核儀器分析和鈾同位素化學分離工作;1976年9月~1980年8月從事地震預報工作;1980年9月~1982年10月從事穆斯堡爾譜學研究工作;1982年11月~1984年9月從事對外技術交流(鈾工藝技術培訓和技術轉讓)工作;1984年10月至今從事膜分離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工作;1988年5月~7月應國際著名膜專家T.Matsuura博士的邀請,到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化學部膜界泰斗S.Sourirajan教授領銜的膜科學與技術研究室,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身份進行短期合作研究,並在多倫多市召開的「反滲透和超濾新進展」國際研討會上作大會報告,論文全文收錄在隨後出版的會議論文集中;回國後即根據S.Sourirajan教授贈與的資料完成了一篇論文,對他提出的反滲透膜表面孔成孔機理進行了修正,並經T.Matsuura博士聯署後以兩人的名字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上;1993年起協助無錫萬達集團公司先後開發成功了超細草酸鈷、金屬鈷粉和電池用氧化亞鈷、氫氧化鈷、球形氫氧化鎳、球形四氧化三鈷和鈷酸鋰等產品,完成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863項目各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並任技術顧問至今;2000年和北京迪克公司的周國雲總工程師等人一起為中國藍星集團公司中藍膜公司設計、建造了一條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組件的生產線;2002年3月從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退休;2003年和周國雲高級工程師等人一起為上海藍景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建造了1條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組件的生產線,並任技術顧問至今;2004年和周國雲高級工程師一起幫助北京格蘭特膜分離設備有限公司設計、建造了4條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組件的生產線,並任技術顧問至今;2006年起參與了北京格蘭特膜分離設備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化工系共同承擔的、北京市科委為提高北京市企業市場競爭力而設立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用熱致相分離法制備PVDF中空纖維微孔膜及其應用」,並與孟廣禎、周國雲一起提出了「復合熱致相分離法」的新概念,設計並建造了二條公司獨創的「復合熱致相分離法制備PVDF中空纖維多孔膜」的生產線。對於膜分離中相轉化膜的成膜機理、平板膜的鑄膜機設計與操作、中空纖維超濾膜干-濕法紡絲機的設計與操作、中空纖維多孔膜復合熱致相分離紡絲機的設計與操作、超濾膜的制備、超濾膜組件的研製與應用、超濾膜性能測量及膜生物反應器等擁有很深的造詣。主持的「平板膜鑄膜機的制備及BRI-II型平板超濾組件的研製」通過部級鑒定;在中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關於相轉化法制備的反滲透、超濾和微孔膜其表面孔形成機理的討論」、「影響反滲透和超濾膜不對稱結構的某些因素——表面張力的測量結果」、「用雞蛋清中的卵清蛋白測定常用超濾膜的切割分子量」、「關於推薦使用「切割分子量」一詞的建議」等論文20多篇;擁有「一種適用於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的柱式PAN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一種具有永久親水性的聚碸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製造方法」、「一種超濾裝置及其應用方法」發明專利3項,「復合熱致相分離制膜方法」專利正在申請中。曾任北京市膜學會第一至三屆常務理事、液體分離膜及其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海水淡化和水再利用學會第四屆副秘書長;現任《膜科學與技術》雜志編委,無錫萬達集團公司、上海藍景膜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格蘭特膜分離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的技術顧問。
周國雲
周國雲高級工程師1964年畢業於雲南大學物理系半導體專業,高級工程師職稱。
周國雲高工先後從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研製及生產、膜分離技術的研究工作。承擔過國家重點工程毛主席紀念堂的結型場效應晶體管的研製和生產任務,地質部北京地質局和北京市科委的CMOS集成電路的研製任務,北京市科委的荷電、抗污染聚丙烯腈中空纖維膜的研製工作,與北京工業大學共同承擔了北京市科委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纖維共混膜的開發任務,與祝振鑫研究員在國內首先開發出改性永久親水性聚碸中空纖維膜,負責研製出國內最先進的可同時紡制八股中空纖維膜的紡絲機及其為核心的中空纖維膜生產線,在國內首先開發出細管式中空纖維超濾膜(其內徑分別為1.5mm、2.0mm及2.6mm)。
周國雲高工編著了《場效應晶體管及其集成電路》一書,並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周國雲高工獲膜分離技術的國家專利四項,獲地質部北京地質局先進科學工作者稱號及全國科學大會獎狀。周國雲高工歷任地質部地質儀器廠半導體分廠技術副廠長、廠長,北京迪克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藍星迪克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北京市膜學會監事、常務理事等職。
黃立州
黃立州先生1990年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工程師。黃立州先生曾在北京地質儀器廠曾參加ZSM-3型高精度重力儀的研製工作,該項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參加GS-1型24小時恆溫自動連續大氣采樣器研製工作。參加BK-40采樣泵研發,任機械設計。參加XDJ-1、XDJ-2型空心磁滯同步電機研發,任機械設計。參加DK系列空氣凈化器研製工作,任機械設計。
黃立州先生1994年進入中空心纖維膜生產領域,在北京地質儀器廠迪克公司曾參加聚乙烯熔融牽伸生產線的設計、安裝、調試工作。8股內壓式中空心纖維膜生產線的設計、開發。與北京工業大學共同承擔北京科委項目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纖維共混膜的開發。北京市科委的荷電抗污染取丙烯腈(PAN)中空心纖維膜項目的研製。負責試生產。參與開發改性永久親水聚碸中空纖維膜的開發。
❸ 超濾膜怎麼生產
中空纖維式超濾膜的制備: 超濾膜的制備方法很多,而中空纖維超濾內膜主要採用相轉換法。容 相轉換法主要有浸漬凝膠法、溶劑蒸發凝膠法和溶出法等。目前商品化的中空纖維超濾膜主要採用浸漬凝膠法制備,制膜過程大致可分為七個步驟: (1)將制膜材料溶入特定的溶劑中,並根據需要加入相應致孔添加劑; (2)通過攪拌使膜材料充分溶解,而成為均勻的制膜液; (3)過濾去掉未溶解的其他雜質; (4)脫除溶液中微細的氣泡; (5)在紡絲機中用特製的噴絲頭擠出形成中空狀原纖; (6)使原纖中部分溶劑蒸發; (7)將原纖漬於對膜材料是非溶劑的凝固浴中(通常是水或水溶液),液態原纖立即凝固成固態中空纖維; (8)後處理使中空纖維具備某種固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