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包括方式

edi包括方式

發布時間:2025-02-12 08:24:39

❶ EDI專網要不要聯接互聯網,還是有自己專用網路。

EDI專網一般有幾種方式:
1、VPN,即通過互聯網直接和EDI夥伴之間建立傳輸通道;
2、VAN(增值網),通過第三方的EDI服務商,傳輸EDI報文,類似於我們使用的電子郵件。VAN一般是收費的,可以用VPN或FTP/S、AS2等安全協議傳輸數據;
3、直接與客戶進行AS2、FTP/S的連接。AS2需要雙方都是固定IP

所以,一般還是會需要互聯網支持的。

❷ 浠涔堟槸EDI錛熷畠鏄浠涔堬紵

EDI鎸囩殑鏄鐢靛瓙鏁版嵁浜ゆ崲錛圗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錛夛紝鏄涓縐嶈$畻鏈洪棿浜ゆ崲鏍囧噯鍖栧晢涓氭枃妗g殑鏂瑰紡錛屼篃鍙浠ヨ存槸涓縐嶇數瀛愬晢鍔$殑褰㈠紡涔嬩竴銆傞氳繃EDI錛屼紒涓氫箣闂村彲浠ュ疄鐜頒俊鎮鐨勫疄鏃朵紶閫掞紝鍖呮嫭璁㈠崟銆佸彂紲ㄣ佷粯嬈俱佽繍杈撶瓑絳夈傜浉杈冧簬浼犵粺鐨勪漢宸ュ勭悊鏂瑰紡錛孍DI鍙浠ユ洿蹇閫熴佹洿鍑嗙『銆佹洿楂樻晥鍦板畬鎴愬晢鍔′氦鏄擄紝鍚屾椂涔熼檷浣庝簡鎿嶄綔椋庨櫓鍜屾垚鏈銆
EDI鐨勬牳蹇冩濇兂鏄浠ョ數瀛愬寲鏂瑰紡浠f浛綰歌川鏂囦歡鐨勪紶閫掞紝閫氳繃鏍囧噯鍖栫殑鏍煎紡錛屽疄鐜扮郴緇熼棿淇℃伅鐨勪氦鎹㈠拰鍏變韓銆侲DI鍙浠ラ噰鐢ㄤ笉鍚岀殑閫氫俊鍗忚鏉ヤ紶杈撴暟鎹錛屽俈AN銆丗TP銆丠TTP絳夛紝鍚屾椂涔熷彲浠ラ噰鐢ㄤ笉鍚岀殑鏍囧噯鏉ユ弿榪版暟鎹錛屽侫NSI X12銆丒DIFACT銆乀RADACOMS絳夈侲DI鐨勫簲鐢ㄨ寖鍥村緢騫挎硾錛屽挨鍏跺湪渚涘簲閾劇$悊鍜岀墿嫻侀嗗煙涓寰楀埌騫挎硾搴旂敤錛屽彲浠ュぇ騫呭害鎻愰珮浼佷笟鐨勭$悊鏁堢巼鍜屼笟鍔℃按騫熾

❸ EDI的工作方式有哪些

1.有工作流抄程形成的EDI工作方式:包括:生產EDI平面文件、通過翻譯軟體生產EDI標准格式文件、通訊、EDI文件的接受和處理。
2.有功能模型形成的EDI工作方式: 點對點方式(PTP);增值網(VAN)方式;MHS方式。

❹ 物流edi連接方式

您問的是物流edi連接方式有什麼嗎。有直接聯結和第三方網路聯結。
物流edi的連接方式分為直接聯結和第三方網路聯結。直接聯結分為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聯結。
EDI全稱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

❺ EDI的軟體結構中包含哪些模塊(edi系統是由什麼基本功能模塊組成)

用戶介面模塊

內部介面模塊

報文生成及處理模塊

該模塊有兩個功能:

a.接受來自用戶介面模塊和內部介面模塊的命令和信息,按照EDI標准生成訂單、發票等各種EDI報文和單證,經格式轉換模塊處理之後,由通信模塊經EDI網路發給其它EDI用戶。

b.自動處理由其它EDI系統發來的報文。在處理過程中要與本單位信息系統相聯,獲取必要信息並給其它EDI系統答坦旦復,同時將有關信息送給本單位其它信息系統。

如因特殊情況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經雙方EDI系統多次交涉後不能妥善解決的,則把這一類事件提交用戶介面模塊,由人工干預決策。

格式轉換模塊

所有的EDI單證都必須轉換成標準的交換格式,轉換過程包括語法上的壓縮、嵌套、代碼的替換以及必要的EDI語法控制字元。在格式轉換過程中要進行語法檢查,對於語法出錯的EDI報文應拒收並通知對方重發。

通信模塊

該模塊是EDI系統與EDI通信網路的介面。包括執行呼叫、自動重發、合法性和完整性檢查、出錯報警、自動應答、通信記錄、報文拼裝和拆卸等功能。

除以上這些基本模塊外,EDI系統還必須具備一些基本功能。

a.命名和定址功能

EDI的終端用戶在共享的名字當中必須是唯一可標識的。命名和定址功能包括通信和鑒別兩個方面。

在通信方面,EDI是利用地址而不是名字進行通信的。因而要提供按名字定址的方法,這種方法應建立在開放系統目錄服務ISO9594(對應ITU-TX.500)基礎上。在鑒別方面,有若干級必要的鑒別,即通信實體鑒別,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相互鑒別等。

b.安全功能

EDI的安全功能應包含在上述所有模塊中。它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終端用戶以及所有EDI參與方之間的相互驗證;

數據完整性;

EDI參與方之間的電子(數字)簽名;

否定EDI操作活動的可能性;

密鑰管理。

c.語義數據管理功能

完整語義單元(CSU)是由多個信息單元(IU)組成的。其CSU和IU的管理服務功能包括:

IU應該是可標識和可區肆信銀分的;

IU必須支持可靠的全局參考;

應能夠存取指明IU屬性的內容,如語法、結構語義、字元集和編碼等;

應能夠跟蹤和對IU定位;

對終端用戶提供方便和始終如一的訪問方式。

EDI的操作過程

當今世界通用的EDI通信網路,是建立在MHS數據通信平台上的信箱系統,其通信機制是信箱間信息的存儲和轉發。具體實現方法是在數據通信網上加掛大容量信息處理計算機,在計算機上建立信箱系統,通信雙方需申請各自的信箱,其通信過程就是把文件傳到對方的信箱中。文件交換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在發送文件時,用戶只需進入自己的信箱系統。

EDI可以看做是MHS通信子平台,圖2.2、圖2.3、圖2.4分別表示了EDI在計算機通信網路七層協議中的地位和作用、EDI信箱系統通信和交換原理、以及完整的通信流程。

通信流程中各功能模塊說明如下:

映射(Mapping)—生成EDI平面文件

EDI平面文件(FlatFile)是通過應用系統將用戶的應用文件(如:單證、票據)或資料庫中的數據,映射成的一種標準的中間文件。這一過程稱為映射(Mapping)。

平面文件是用戶通過應用系統直接編輯、修改和操作的單證和票據文件,它可直接閱讀、顯示和列印輸出。

翻譯(Translation)—生成EDI標准格式文件

其功能是將平面文件通過翻譯軟體(TranslationSoftware)生成EDI標准格式文件。

EDI標准格式文件,就是所謂的EDI電子單證,或稱電子票據。它是EDI用戶之間進行貿易和業務往來的依據。EDI標准格式文件是一種只有計算機才能閱讀的ASCII文件。裂宴它是按照EDI數據交換標准(即EDI標准)的要求,將單證文件(平面文件)中的目錄項,加上特定的分割符、控制符和其它信息,生成的一種包括控制符、代碼和單證信息在內的ASCII碼文件。

通信

這一步由計算機通信軟體完成。用戶通過通信網路,接入EDI信箱系統,將EDI電子單證投遞到對方的信箱中。

EDI信箱系統則自動完成投遞和轉接,並按照X.400(或X.435)通信協議的要求,為電子單證加上信封、信頭、信尾、投送地址、安全要求及其它輔助信息。

EDI文件的接收和處理

接收和處理過程是發送過程的逆過程。首先需要接收用戶通過通信網路接入EDI信箱系統,打開自己的信箱,將來函接收到自己的計算機中,經格式校驗、翻譯、映射還原成應用文件。最後對應用文件進行編輯、處理和回復。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EDI系統為用戶提供的EDI應用軟體包,包括了應用系統、映射、翻譯、格式校驗和通信連接等全部功能。其處理過程,用戶可看作是一個「黑匣子」,完全不必關心裏面具體的過程。

圖2.5是一家貿易公司用EDI通信網路實現報關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EDI的通信服務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EDI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

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

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

EDI信息處理系統由信息傳送代理(MTA)、EDI用戶代理(EDI-UA)、EDI信息存儲(EDI-MS)和訪問單元(AU)組成,見圖2.7。MTA完成建立接續、存儲/轉發,由多個MTA組成MTS系統。EDI在MHS中的傳遞過程見圖2.8。

EDI-MS存儲器位於EDI-UA和MTA之間,它如同一個資源共享器或郵箱,幫助EDI-UA發送、投遞、存儲和取出EDI信息。同時EDI-MS把EDIUA接收到的報文變成EDI報文資料庫,並提供對該資料庫的查詢、檢索等功能。為有利於檢索,EDI-MS將報文的信封、信首、信體映射到MS信息實體的不同特徵域,並提供自動轉發及自動回送等服務。

EDI-UA是電子單證系統與傳輸系統之間的介面。它的任務是利用MTS的功能來傳輸電子單證。EDI-UA將它處理的信息對象分作兩種:一種稱為EDI報文(EDIM),另一種稱為EDI回執(EDIN)。前者是傳輸電子單證的,後一種是報告接收結果的。EDI-UA和MTS共同構成了EDI信息系統(EDI-MS),EDI-MS和EDI用戶又一起構成了EDI通信環境(EDIME)。

EDI與MHS結合,大大促進了國際EDI業務的發展。為實現EDI的全球通信,EDI通信系統還使用了X.500系列的目錄系統(DS)。

DS可為全球EDI通信網的補充、用戶的增長等目錄提供增、刪、改功能,以獲得名址網路服務、通信能力列表、號碼查詢等一系列屬性的綜合信息。EDI、MHS和DS的結合,使信息通信有一了個新飛躍,為EDI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EDI、HS和DS的綜合網路

❻ edi通信的主要方式有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EDI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

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已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

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

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

❼ 什麼是edi方式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EDI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 一、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己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 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 二、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 EDI信息處理系統由信息傳送代理(MTA)、EDI用戶代理(EDI-UA)、EDI信息存儲(EDI-MS)和訪問單元(AU)組成,見圖2.7。MTA完成建立接續、存儲/轉發,由多個MTA組成MTS系統。EDI在MHS中的傳遞過程見圖2.8。 EDI-MS存儲器位於EDI-UA和MTA之間,它如同一個資源共享器或郵箱,幫助EDI-UA發送、投遞、存儲和取出EDI信息。同時EDI-MS把EDI UA接收到的報文變成EDI報文資料庫,並提供對該資料庫的查詢、檢索等功能。為有利於檢索,EDI-MS將報文的信封、信首、信體映射到MS信息實體的不同特徵域,並提供自動轉發及自動回送等服務。 EDI-UA是電子單證系統與傳輸系統之間的介面。它的任務是利用MTS的功能來傳輸電子單證。EDI-UA將它處理的信息對象分作兩種:一種稱為EDI報文(EDIM),另一種稱為EDI回執(EDIN)。前者是傳輸電子單證的,後一種是報告接收結果的。EDI-UA和MTS共同構成了EDI信息系統(EDI-MS),EDI-MS和EDI用戶又一起構成了EDI通信環境(EDIME)。 EDI與MHS結合,大大促進了國際EDI業務的發展。為實現EDI的全球通信,EDI通信系統還使用了X.500系列的目錄系統(DS)。 DS可為全球EDI通信網的補充、用戶的增長等目錄提供增、刪、改功能,以獲得名址網路服務、通信能力列表、號碼查詢等一系列屬性的綜合信息。EDI、MHS和DS的結合,使信息通信有一了個新飛躍,為EDI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❽ edi系統的內涵edi系統三要素

關於edi系統的內涵,edi系統三要素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EDI的三要素,包括:數據標准化、EDI軟體及硬體、傳輸協議。
2、這三個要素需要協同合作,才能構成完整的EDI。
3、首先介紹要素一,數據標准化。
4、數據標准化意味著EDI中的數據需要以標準的格式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進行傳輸。
5、EDI標準是由各企業、各地區代表共同討論制定的電子數據交換標准,現有的國際標准有EDIFACT、X12、VDA等。
6、企業之間需要通過共同認定的標准進行業務數據交換。
7、接下來是要素二,EDI軟體及硬體。
8、要想成功部署EDI系統需要配備EDI所需的軟體和硬體。
9、EDI軟體可以獲取用戶資料庫中的數據,並將其轉換為EDI的標准格式,以便進行後續的數據傳輸交換。
10、EDI軟體由多個功能組成,需要實現數據抓取、標准格式轉換、業務數據處理和EDI報文傳輸等功能。
11、EDI硬體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線(或專線)。
12、最後是要素三,傳輸協議。
13、EDI具有安全可控文件傳輸方式,傳輸協議包括AS2、AS4、OFTP (Odette FTP) V2、SFTP、FTP、SCP等。
14、EDI文件需要在互聯網上進行傳輸,使用上述傳輸協議,可以進行安全可靠的數據交換。
15、以上便是EDI的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之間是如何緊密聯系,並分別在EDI工作流程中扮演哪些角色呢? 以簡單的點對點連接形式為例,EDI的工作方式參考如下圖:上圖描述了EDI的工作方式,文件由企業A發送給企業B。
16、上文所講的要素一,即數據標准化體現在企業A和企業B的EDI軟體以標準的EDI報文格式傳輸業務文件。
17、要素二,EDI軟體及硬體體現在企業A和企業B各自具有如計算機,以及EDI軟體等。
18、如上圖所示,企業A的EDI軟體可以將獲取到的業務數據轉換為標准格式的EDI報文,進行簽名加密後,通過通信網路發送給企業B的EDI軟體。
19、企業B的EDI軟體接收到來自企業A的EDI報文後,先進行解密驗證,並翻譯為企業B可讀的業務文件。
20、要素三,傳輸協議。
21、為了讓兩台計算機交換文件(在內部或通過互聯網),雙方則必須使用相同的傳輸協議。

閱讀全文

與edi包括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少錢 瀏覽:298
氧氣可以製作蒸餾水嗎 瀏覽:528
不飽和聚酯樹脂是風險物質嗎 瀏覽:638
養殖廢水沼氣池產泥量怎麼算 瀏覽:292
美的小廚寶用2年後出水垢 瀏覽:879
污水處理時粗格柵和細格柵之間放泵 瀏覽:803
135度真空蒸餾頭 瀏覽:804
軟化水處理設備屬 瀏覽:732
椰島75度蒸餾酒價格 瀏覽:737
陶氏反滲透膜的結構 瀏覽:516
廣州單臂焊煙凈化器要多少錢 瀏覽:245
鴻芯牌超濾直飲凈水器多少時間更換 瀏覽:646
飯館污水處理 瀏覽:550
20款君威怎麼換空調濾芯 瀏覽:425
污水處理廠勞模怎麼寫 瀏覽:817
什麼叫苦鹹水反滲透膜 瀏覽:546
水瓶水垢能用 瀏覽:354
超濾edi 瀏覽:190
denkmit除垢劑 瀏覽:603
四川省水處理設備製造廠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