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氨氮高了怎麼處理,氨氮是怎麼形成的
1. 吹脫法:通過改變氣液平衡,將氨氮從廢水中轉移到氣相中。
2. 沸石脫氮法:利用沸石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去除廢水中的氨氮。
3. 膜分離技術:通過膜的選擇性過濾,實現氨氮的分離和回收。
4. MAP沉澱法:通過添加磷鹽和鎂鹽,促使氨氮形成不溶性沉澱物。
5. 化學氧化法:利用強氧化劑將氨氮轉化為無害的氮氣。
6. 折點氯化法:通過加入氯或次氯酸鈉,氧化氨氮並釋放出氯氣。
7. 離子交換法:使用離子交換劑,將氨氮從廢水中去除。
一、氨氮高了怎麼處理
1. 吹脫法:在鹼性條件下,利用氣液平衡,將氨氮從廢水中轉移到氣相。
2. 沸石脫氮法:應用沸石的陽離子交換能力,處理低濃度氨氮或含重金屬的廢水。
3. 膜分離技術:通過膜的選擇性,實現氨氮的有效分離和回收。
4. MAP沉澱法:向高濃度氨氮廢水中加入磷鹽和鎂鹽,形成沉澱物。
5. 化學氧化法:使用強氧化劑,直接將氨氮氧化成氮氣。
6. 折點氯化法:加入大量氯或次氯酸鈉,氧化氨氮,達到高處理效率。
7. 離子交換法:通過離子交換反應,去除廢水中的氨氮。
二、氨氮是怎麼形成的
1. 氨氮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微生物分解,以及農業活動中產生的氨,隨污水進入處理廠或直接排放。
2. 工業排放的含氨氣體和粉塵,以及汽車尾氣中的氨,在大氣中溶解於水,形成氨氮。
『貳』 去氨氮最好的方法
去除氨氮的最佳方法包括折點加氯法、選擇性離子交換法和氨吹脫法。
1. 折點加氯法通過向廢水中加入氯氣或次氯酸鈉,將氨氮氧化成氮氣,實現化學脫氮。在折點氯化過程中,當氯氣加入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廢水中的游離氯含量最低,氨濃度降至零。超過這個點,游離氯增多。這一特定點即為折點,相應的氯化過程稱為折點氯化。處理氨氮污水所需的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和氨氮濃度。在pH值6~7的最佳反應區間內,接觸時間約為0.5~2小時,每氧化1克氨氮需要9~10毫克氯氣。為去除殘留氯,處理後的水通常需經過活性碳或二氧化硫處理。反氯化過程中,雖然會產生氫離子,但pH值下降通常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毫克殘留氯大約只需要2毫克碳酸鈣。折點氯化法的優點在於,通過控制加氯量和流量均化,可以幾乎完全去除廢水中的氨氮,並達到消毒效果。對於氨氮濃度較低的廢水(小於50毫克/升),這種方法經濟有效。然而,它需要大量加氯,因此常與生物硝化法結合使用,先硝化再去除微量殘留氨氮。氯化法的處理效率可達90%~100%,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尤其在寒冷地區更具吸引力。盡管投資較少,但運行費用較高,且可能產生二次污染。
2. 選擇性離子交換法利用對NH4+離子有強選擇性的沸石交換樹脂去除氨氮。沸石對非離子氨具有吸附作用,對離子氨則進行離子交換,且成本低廉,對NH4+的選擇性很強。沸石的離子交換性能與pH值密切相關,最佳交換區域為pH值4~8。pH值小於4時,H+與NH4+競爭;pH值大於8時,NH4+轉化為NH3,失去離子交換性能。採用離子交換法處理氨氮濃度為10~20毫克/升的城市污水,出水濃度可降至1毫克/升以下。該方法工藝簡單、投資省、去除率高,適用於中低濃度氨氮廢水(小於500毫克/升),但對於高濃度氨氮廢水,由於樹脂再生頻繁,操作可能會變得困難。再生液為高濃度氨氮廢水,也需要進一步處理。
3. 氨吹脫法通過將廢水與空氣接觸,將氨氮從液相轉移到氣相。這種方法適用於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在鹼性條件下,銨離子(NH4+)轉化為分子態氨,隨後通過空氣吹脫去除。吹脫法除氨氮的去除率可達60%~95%,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效果穩定。吹脫出的氨氣可以用鹽酸吸收生成氯化銨,回用於純鹼生產,或用水吸收生產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產硫酸銨副產品。未吹脫盡的氣體可以返回吹脫塔中。但該方法在水溫較低時效率較低,不適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