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人是怎麼開采水銀的
丹砂礦業是巴人在彭水的一項重要的礦冶業,丹砂開采是巴族壟斷了的手工業,烏江流域巴人祖先稟君所居的鄂西武落鍾離山的赤穴,就是一個丹砂礦穴,後來遷入盛產硃砂的郁山(即今彭水郁和黔江相鄰一帶)。巴人一邊查鹽,一邊採掘丹砂。早在石器時代就開始用丹砂作顏料或塗料,後來又被用於醫療方面,丹砂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之葯,醫療范圍很廣,內服可以鎮靜養神,益氣明目,通血脈,上煩盪,殺魅邪惡,除中惡,腹病,毒氣等疾病,亦可用於外治。所以古代社會各階層都需要丹砂。《逸周書·王會篇》就提到有人問周成王貢獻丹砂之事。同時熱丹砂可以提煉出汞——水銀,而水很又是道教丹鼎派煉丹術的必須物品。葛洪在《抱朴子·仙葯》中說:「仙葯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所謂「仙葯」即「長生不死之葯,從荊王,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直到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派人尋找「不死之葯」。《山海經·海內西經》所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葯以拒之。」表明早在商、周之際,巫巴山地諸巫已經掌握並施用「不死之葯」——丹砂了。由此可見,丹砂的開采利用,在巴族具有十分悠以的歷史,巴人立國以後,丹砂的主要產地——涪陵,成了巴國的重要市鎮,丹砂的開發、利用也成了巴國百姓的一項重要產業,由此,不少古籍中稱丹砂為巴砂。
晉人徐廣注《史記》,在「丹穴」下註:「涪陵出丹」,《後漢書·郡國志》記敘全國1000餘縣,所記產丹之縣只有兩個:除涪陵外,便是貴州北盤江的談指(今貞豐縣北);《圖經》更明確地說:「丹砂出自符(涪)陵山谷中。」
涪陵產丹的歷史最早見於周初。《逸周書》載:「成周之會……卜人以丹砂」。王應注卜即濮也。濮人在古代散居西南各地,被稱「百濮」。何當岳《南蠻經流》認為,濮與涪音近,「涪江、涪陵,當因濮人所居而得名。」
涪陵出產的丹砂是從鬱江入烏江再轉入長江外運銷售的。所以,烏江古名「丹涪水」《華陽國志·巴志》。唐代詩人杜甫在敘事詩《覆舟二首》中,記述了巫覆舟事,中有「丹砂同石句」。可見,直到唐代,仍有丹砂經此水路外運。
西漢在今郁山建涪陵縣,轄今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石柱南部,武隆東部及貴州的道真、正安、沿河、務川、印江、德江、思南等地。如今的重慶市涪陵區那時還叫枳,不叫涪陵。東漢時期,枳才被涪陵之名所取締一直到如今。
《史記一貨殖列傳》說:「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始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
這段文字透出的信息較多,一是寡婦巴清是靠採掘丹砂致富的,而且富得滴油,富得「用財自衛,」用錢養了一支龐大的軍隊,足以保護丹砂的開采和運輸;二是秦始皇對巴清寡婦格外關照,秦國滅了巴後,始皇為什麼對一個巴族寡婦如此厚愛呢,原因也許是秦始皇尋找不死之葯——丹砂,需要清寡婦支持。再就是丹砂煉成的水銀,為傳統的屍體防腐劑,皇帝墓中多灌水銀。有文獻記載,山東的齊桓公墓,成都的蠶從氏墓及西安的秦始皇陵都灌有水銀。齊桓公死於公元前643年,那時,丹砂已被用來提煉水銀了。山東、成都、西安均不產丹砂,他們墓中所用,主要為涪陵所產,《史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這樣規模大的水銀墓是需要多少水銀?難怪秦始皇那麼禮遇巴人遺孀,也就不難理解了,還為她築懷清台。
唐人蕭德言等在《括地誌》中認為,懷清台在長壽縣懷潛山,即貞女山。張守節《史記正義》及《辭源》等文史工具書也取其說。清代嘉慶《四川通志》在援引上說後,稱「皆無所考」仍為歷史懸案。
1942年,郭沫若在其歷史劇《高漸離》中,兩次借劇中人之口提出巴寡婦的籍貫,說她是涪陵人,歷史劇是文學作品,允許虛構,但作為歷史學家郭沫若,說巴寡婦是涪陵人是有根據的。
今彭水境內有硃砂窩,硃砂硐等地名,當為古代采丹砂的遺址。1987年文物普查時,在含鄉「銀洞中」發現有煉制水銀的罐子100多個,為古代采丹煉水銀的遺物。有「巴巴台岩口」,為通酉陽的要道。解放前有人曾在這條古道旁邊發現有立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指路碑」上刻「上至巴寡台岩口」字樣。蔡盛熾認為這就是秦始皇為巴寡婦清所築的「女懷清台」當地其附近。據他說還有清姓人家,這為巴寡婦後家無疑,這里離郁山不到40公里,鬱江碼頭不到30公里,西漢屬涪陵縣,東漢屬盛產丹砂的丹興(黔江)縣。為古代陸運丹砂的重要孔道之一,且其地高峻,為築台的理想場所。只是苦於難找到遺物,不足證明之。
東漢時,曾在盛產丹砂的今黔江另置丹興縣,三國時,由於丹興縣的丹礦衰竭而廢置但烏江人采丹活動並未中止,而是治著武陵山脈向東開采。南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還有開采硃砂,煉水銀的記載。《嘉靖思南府志》載:當地人們「采砂為業」,「務川有板場,木悠,岩前等坑,砂產其中,坑深約十五六里。居人以皮為帽,懸燈於額,入而采之,經宿乃出。所得如芙蓉箭鏃者為上,……砂燒水銀,居人指為生計,歲額水銀一百六十斤入貢,而民間貿易,往往用之,比於錢鈔焉。」
就連明·永樂十一年(1413)一月,朱元璋等革職建辦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借口便是「因爭務川砂坑,相互仇殺,不聽朝近調處,」為名。
可見巴人開采丹砂歷史之悠久,獲利之大。對烏江文化影響之深。
Ⅱ 秦國時期皇陵內的大量水銀是從哪來的當時的科技如何提煉出的
秦始皇陵墓中用水銀做成可以流動的百川歸海的形象,雖然載之史乘,但長期來人們還是懷疑它的真實性。現在通過對汞量用測量的手段所獲得的結果,則給了人們以肯定的答復。 經測定,陵冢內的汞異常范圍達12000平方米(約占封土堆的9.53%),汞含量平均值為205個PPb,而最高可達到1500PPb。相反,在陵冢以外的地方的汞含量卻很低,僅在5~65PPb范圍之內變化[1]。這就是說,在始皇陵墓中存在有大量水銀的科學根據。它也再次證明司馬遷關於「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 的記載不虛(《史記·秦始皇本紀》),而且墓內的水銀時過兩千年也並沒有滲入更深的地層中去或是蒸發殆盡。 在始皇陵墓中為什麼要埋藏大量的汞呢?我們不能以為這是貪圖希奇的一種行為。實際上它是秦代人,對汞性能研究和應用的又一個創舉。根據現代科學知識,汞的熔點為—38.87℃,是在常溫下唯一的一種呈易流動狀的銀白色液態金屬。無怪古人把它叫做「水銀」。盡管汞的內聚力很強,卻是蒸氣壓最高、揮發性最強的金屬,所以它就具備了較好的絕熱性能。秦代也許不懂驅熱降溫冷藏的道理,但根據長期經驗,則選擇了把汞作為冷凝劑,以便在地宮之內形成一個密閉的隔熱層,從而達到屍體不腐的目的。同時,汞的主要作用還在於汞蒸氣有劇毒,具有殺菌的作用,這恐怕就是長期保存屍體經驗的總結吧! 單質的汞,在自然界中是極為罕見的。至於游離態的汞,都是在丹砂礦床中由氧化而蒸出的(HgS+O2→Hg+SO2)。這種自然汞的產量是很少的,絕對不敷製作「百川江河大海」模型的需用,又怎麼能使機械推動水銀的流轉呢!那麼,秦始皇陵墓里大量的水銀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態(HgS和Pb304)存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丹」。天然產的紅色的硫化汞,稱作「丹砂」。湖南辰州產的丹砂最有名,專稱「辰砂」。由於丹砂具有升華、還原等特殊性質,所以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其《淮南萬畢術》一書中就有「丹砂為澒(汞)」的話。東漢後期人魏伯陽,在其《周易參同契》中有「河上奼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將欲制之,黃芽為根」(「河上奼女」指汞、「黃芽」指硫黃)、「汞白為流珠」的記載,說明丹砂受熱分解後得到的汞具有揮發性,也不易沾附其他物質。既然兩漢人對丹砂煉汞在理論上作了總結,可見其製作早為秦代人所掌握。盡管我們可以追溯到它同煉丹術發生有密切的關系,而秦始皇則把它引向實用。 秦始皇陵中那明明白白的事實已告訴人們:汞的生產必定有相當的規模。那麼,這巨量的水銀又來自何方?我以為主安采運自兩個地方,即巴蜀和陝南。 首先,《史記•貨殖列傳》有這么一段文字:「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數世,家頗不貲。清寡婦,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始皇帝聞之,以為貞婦而容之。為築女懷清台以旌之」。一位遠在四川名清的寡婦,受到秦始皇如此的青睞,其間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我以為,只有撇開郭沫若先生那戲謔般的描述給人的誤導之外,恐怕同她數世來經營的「丹穴」有關。清之所以「家頗不貲」、「用財自衛」的物質基礎,就是從她先人那裡繼承了開采丹砂礦的這一天然財富。因為丹砂的用途甚廣,除提煉汞之外,早被人們作紅色的礦物質顏料,《詩•蒹葭》中就有「顏如渥丹」的形容之詞。司馬相如《子虛賦》中也有「其土則丹青赭堊」的描述。原始人類還把丹砂粉撒在死者的周圍,從而賦予它以宗教意義。這種作法經過殷、周,一直沿續到春秋戰國時期。那麼,秦始皇陵內大量藏有汞則是傳統思想的沿續與做法的提高而已。當然,我國人民從直接用丹砂粉到提煉汞,有一個過程。而其轉折的時間,很可能就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此可見,秦始皇要用大量的水銀,必定是仰仗了巴蜀寡婦清的支持。 「寡婦清」,確有其人。而前面冠「巴蜀」二字,顯見其控制范圍之大。《史記·貨殖列傳》註:「徐廣曰:涪陵出丹。」 漢涪陵縣的治所,位在今四川彭水縣。《新唐書·地理志》:「溱州土貢丹砂。」唐溱州的治所,在今四川綦江縣東南青羊市。據地質資料知,酉陽縣也產汞。可見在今川東南彭水、綦江和酉陽構成了一個出產丹砂的三角區,其中尤以彭水產丹的歷史為最早,時間也最長。實際上,與之毗鄰的貴州省,汞的儲量、產量,在目前都居全國之首。其中與四川彭水三角區不遠的銅仁、德江、思南、桐梓等縣所產硃砂、水銀也早有記載(《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紀要》等),而其發現和開採的歷史應該更早一些。司馬遷稱寡婦清為「巴蜀寡婦清」一語,我以為是有考究的。這里的「巴蜀」,並非「寡婦清」的籍貫,而是她經營丹砂礦業的范圍。當年的巴蜀,其范圍可把今貴州省的北部也囊括其中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說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銀原料有相當的部分是來自巴蜀的丹砂。巴蜀的丹砂和水銀,當是跨長江、溯嘉陵江而上,沿米倉道或金牛道越過巴山,經漢水,再通過褒斜道、儻駱道或子午道這些「千里棧道」,就源源不斷地運到了關中。 其次,我們再看一下近在陝西的汞礦。 汞、銻礦為陝西的優勢礦種之一。地質資料顯示:秦嶺地區已探明汞銻礦床共計19處,分布上呈帶狀。西經甘肅,直達青海省的同德縣,東至河南省的盧氏縣,共跨4省12縣。范圍長達1100公里、寬60~210 公里以上。陝西省的鳳縣、山陽、旬陽、商州市、丹鳳都有集中的分布。 陝西的汞礦,歷史上早有開采。《宋史·食貨志》:「水銀產秦、階、商、鳳四州,有四場。」又:「硃砂產商、宜二州,富順監有三場。」所列的五州中,涉及陝西的僅商、鳳二州。山陽縣,唐以後屬商州。在縣西南金錢河上游的西坡嶺、丁家山、石家山等地都有汞銻礦,至今仍在開采。鳳縣(古鳳州治)未見有汞的開采,而《元和郡縣志》說:「興州(今略陽縣治)開元貢硃砂」、「長舉縣(今略陽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廢入略陽)接溪山在縣西北五十三里,出硃砂,百姓采之」,歷代不絕。實際上,今日陝西的山陽、旬陽兩縣都有汞礦的存在。另外,從鎮安縣南的青銅關以下,沿旬河至旬陽縣甘溪橋,仍有三條較大的汞礦帶。總之,旬陽縣的汞礦儲量首屈一指,竟占整個秦嶺的85.2%! 《明史·地理志》有「洵陽硃砂洞」的記載。而《明一統志》說洵陽縣「水銀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銀硃砂,有洞」。乾隆本《重修洵陽縣志》載:「水銀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南臨蜀河,北連鶻嶺。有硃砂、水銀洞三處,今封閉」。可見旬陽水銀山的汞礦早已在開采,只是在清代中期被官府強行封閉。 旬陽縣汞的保有儲量居全國之首,亞洲第一。它榮膺「中國汞都」之稱,是當之無愧的。公館汞銻礦位於縣城北30公處,50年代秦嶺區調隊已經認識到它成礦遠景廣闊,止1967年已探明旬陽公館南礦的汞儲量達5895噸。1980年又在公館礦床以東7公里處,探明青銅溝汞銻礦床、大槽等3處小礦床,南側還有大寨子、砂銅溝等小型礦床;周圍還分布有13個礦點。探明汞儲量為7257噸、銻儲量為2.57萬噸,汞的平均品位為0.48%,銻為1.67%。公館和竹筒兩鄉相接,竟然是一處長達百餘里的特大汞銻礦床。「公館~回龍汞銻礦田」簡稱「旬陽汞銻礦田」(又稱「公館特大型汞礦田」),是我國四大汞礦基地之一(另三處為貴州萬山、務川木油廠及青海穆黑溝),成為陝西省的骨幹礦山基地。 根據旬陽古礦洞中採集到的遺物判斷,其開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至於山陽、略陽等縣采汞的上限年代,雖不能確證始於秦代,總可以作這樣的推斷:在封建專制時代,通過政權力量,迫使全國交獻丹砂的事實未必都詳錄在案。所以,我們絕不能排除地處秦地、采運均稱便利的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但其中由旬陽提供的可靠性卻是很大的。從公館到兩河關(乾祐河同旬河交匯處),可溯旬河水運到寧陝,後沿子午道抵達長安,再轉秦陵,全程不足300公里。當然,由山陽到商州,本來就有一條古道相通。再走武關道,直驅秦陵,也不過230餘公里。 接下來,人們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秦始皇陵墓中能儲藏多少水銀? 我想:既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其位置必在墓室的底部。據知:已測出汞異常范圍1200m2是一個已知數。而它的厚度,在這里只能暫借假設。若以10cm估算,則水銀的體積為:120,000,000cm2× lOcm=1200000000cm3(即12億cm3) 我們知道:汞在20℃時的密度為13.546g/cm3,那麼,始皇陵內的水銀可摺合16255200公斤,即16255.2噸。 假如這個驚人的理論推導數字能夠成立的話,其所需丹砂數量應按下列反應式進行: 2HgS+302=2HgO+2SO 2↑ 2HgO=2Hg+O2↑ 我們知道:純丹砂提煉汞的比率是86.26%,則始皇陵墓里的水銀就需要丹砂18844.423噸! 固然由硃砂提煉水銀,不算太復雜。古代道家「煉丹」,就是用石榴罐盛以丹砂,通過加熱,使硫氣化從而分解出水銀來的。但是,秦始皇陵內近兩萬噸丹砂要采自「丹穴」——汞礦,再提煉成純汞,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究竟是在當地加工,還是運來丹砂後在陵墓附近提純的呢?這個過程費工費時,暫且不說。而精密的工藝過程、龐大的生產規模、遠途運輸和安全……等等,又都是如何進行的?文獻無載,我們又無實物可憑。擺在人們面前的,無疑地又是一個難於破解的歷史之謎!不知「物理考古」 有甚奈何?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於公元前210年的七月丙寅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西北),九月葬酈山。其間歷時近兩個月,由於秦用顓頊歷,大體相當陽歷的四月到六月節令,正趕上「會署」,屍體已從輼輬車上發出了臭味。那麼,秦始皇直至今日是否還像有的人說「安然無恙」地躺在地宮里嗎?這恐怕有點離譜的「玄」。果真如此的話,那倒是水銀河創造的世界又一大奇跡!
Ⅲ 秦國時期皇陵內的大量水銀是從哪來的當時的科技如何提煉出的
Ⅳ 一噸硃砂礦可以提煉多少水銀
一噸單汞型礦石(硃砂)能提煉最少2000克水銀,因為汞礦石一般工業提煉要求:工業品位專0.10%,可采厚度≥0.8~1.2m,夾石剔屬除厚度≥2~4m。根據礦石的工業技術要求,汞礦按有用礦物組分劃分的礦石工業類型,主要單汞、汞鈾、汞銻、汞硒、汞金及汞多金屬等類型。供工業利用者,主要是單汞型礦石。
Ⅳ 古代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古人製造水銀一般製法就兩種:其一在封口的容器中加入硃砂和碳酸鈉,也就是鹼燒灼,通過管路將汞蒸汽導入到水箱中冷卻凝固,可以得到金屬汞。
其二是直接在開口的容器中灼燒硃砂,得到金屬汞。這種方法危險性很大,容易中毒。
古代人其實是發現了硃砂礦,這些辰砂類礦物本身就是汞的化合物,比如硫化汞等等。中國本身就是辰砂礦的最大礦床之一,這方面的資源數不勝數。
先民也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開始將辰砂當做紅色顏料使用。多個公元前幾千年的遺址里都發現了辰砂的使用。
對這個東西,中國人並不陌生,雞血石也是這一類。它同時還是我們用了上萬年的顏料,皇帝御筆硃批的紅墨水、鬼畫符的紅顏料、漆器的紅顏色、婦女額頭的妝容等等。
(5)丹砂提純水銀擴展閱讀:
古人保存水銀的方法很簡單,像泡菜那樣,用水密封即可。量大的話整個壇子封閉後沉入水中或比較陰冷恆溫的地窖。
因為汞需要一定溫度揮發,故而保持低溫就能有效控制和保存水銀。古人在這方面的智慧非常值得欽佩。幾千年的發展,對水銀的認識也在不斷加強。
古人很早就明白如何用硃砂製造水銀,又如何用硫磺與水銀一起製造硃砂,這本質也是一種水銀的保存方法。
葛洪那時候已經懂得燒水銀了,而且掌握了水銀結合硫磺變回硃砂的辦法。但他認為水銀是好東西,是吃了能長生的神葯。
Ⅵ 幾噸硃砂能提煉一噸水銀
HgS ==>Hg
229 197
X 1t
X == 229/197 ==1.11t
Ⅶ 水銀在古代叫什麼
水銀學名是「汞」,古時就稱之為「水銀」。秦漢時期從硫化汞(古稱丹砂)中提煉水銀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因其是銀白色液體,俗稱「水銀」。
水銀石是指魔獸世界游戲里虛構的,是由煉金合成的
325轉化,水銀石(用來轉化水星艾曼泰石)=原始大地1+原始生命1+原始法力1
Ⅷ 第十九集中,燕三娘為岳曉梅找解葯,但只說了水銀是從硃砂中提取出來的,水銀是毒葯啊,她是如何找到的
其實我也覺得不科學啊~!! 明明硃砂和水銀一樣都是有毒的,怎麼可能用硃砂解水銀的毒呢。
剛剛網路課一下也沒有這種說法。
硃砂是硫化汞,這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沒什麼效果,可是水銀是極易揮發物質,不小心注入人體,量大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還是要小心,注意安全啊。
所以我不明白,為啥能解毒。。。。。。只能說明這個是劇情的BUG了。
Ⅸ 中國古代如何提煉水銀的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推測,專家初步確定:這些水銀來自當時巴郡一個叫「清」的女人。回
司馬遷記載了這個女答人。
《史記·貨殖列傳》說,秦代的巴郡有個寡婦名叫「清」,數代壟斷丹砂開採的生意,秦始皇曾為她修築了一座豪華的紀念碑———懷清台,以表彰她的「貞節」。《史記》又說:「江南」出丹砂。丹砂是提煉水銀的主要原料。
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北師大教授王子今給了「江南丹砂」一個清晰的概念:從今天了解的中國汞礦分布看,以重慶南部及黔東北、湘西,即烏江左近地區,如酉陽、秀山、務川、銅仁、萬山、新晃、鳳凰等地最為集中。川東南一帶是春秋戰國時汞礦的主要產地。
《漢書·食貨志》也說,巴寡婦清,其家族數代壟斷丹砂經營,成為巨富。秦始皇將其奉為上賓,並為她修建「懷清台」,表彰她為「貞婦」。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說:巴寡婦清坐擁丹砂礦,做成天下第一的大生意。
這樣的記載見於歷朝通史、地理志和文學手記。
以硫化汞為主要成分的丹砂,在古代,除了用作書寫、繪畫和化裝的顏料外,另一個主要用途是用於醫葯或提煉水銀。由於天然水銀非常稀少,當時水銀的主要獲取渠道,就是用丹砂提煉。
搬運內容,向原創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