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最有名的畫家都有誰
王 冕
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放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人。出身農家,幼放牛,家貧,但好學如痴,讀書不倦。常晚至寺院長明燈下讀書,學識漸深。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當時會稽一個讀書人韓性,韓收他為學生,教他讀書、畫畫。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於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於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絕士途。他曾到過杭州、金陵,又渡長江,過淮……
夏圭
夏圭作品 夏圭,字禹玉, 活動於西元 1180~1230 年前後, 浙江錢塘人。擅長畫山水、人物,只隨手畫畫,奇特突出。山水構圖喜歡大膽剪裁,突破全景而僅畫半邊之景,時人稱為「夏半邊」。善長卷鋪陳。其作品有《溪山無盡圖卷》、《溪山清遠》、《松溪泛艇圖》、…等。作品中畫面空白的部分比馬遠更多,更有遼闊平遠的氣勢。 ……
藍瑛
藍瑛作品 藍瑛(1585-1664),一作(1585-約1666)明代傑出畫家。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工書善畫,長於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畫假沈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晚年 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有人許其與文徵明、沈周並重。其作品有:《漁樂圖》,仿梅花道人,……
徐渭
徐渭作品 徐渭字文清,號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漁隱、青藤老人、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晚年號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 徐渭中年以後開始學畫,擅長畫花鳥,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寫意,氣勢縱橫奔放。特長於水墨大寫意花卉,工畫殘菊敗荷,皆古樸淡雅,別有風致。現藏南京博物院《雜花院》,全畫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 13 種。情意所至,氣勢豪放。發揮了高度的藝術……
仇英
仇英作品 仇英(約1509-1551)明代傑出畫家。字實父,號十洲。太倉(今屬江蘇)人。長期住蘇州。初為漆工,後改學畫,師周臣。以賣畫為生,精於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圖黃紙,落筆亂真。善畫人物、鳥獸、山水、樓觀、舟車之類,皆秀雅鮮麗。他以廣泛的題材和工整細麗的風格,適應當時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長人物畫,創歷史風俗的新格。畫風流麗纖巧,為當代人物畫的師范。畫山水,喜設大青綠色,用筆蕭疏,意境簡遠,工巧入神。他臨摹的古畫……
唐寅
唐寅作品 晉昌唐寅 伯虎 子畏 六如居士 明 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舉應天解元.後應進士試,因科場案而被革黜。賦性疏朗,任逸不羈。嘗鐫其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於桃花塢,曰桃花盦,日飲其中。其學務窮研造化,於應世文字詩歌,不甚措意。奇趣時發,或寄於畫。畫法沉鬱,風骨奇峭,刊落庸瑣,務求濃厚。連江疊巘,灑灑不窮。信士流之雅作,繪事之妙詣。其畫遠攻李唐足任偏師,近交沈周可當半席。自……
倪瓚
倪瓚(1301--1374),江蘇無錫人。初名廷,字元鎮,號雲林子、幻霞子、荊蠻氏等。家豪富。元末賣去家產,浪跡江湖。平生好學,工詩、書、畫。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學荊、關,作品多取材於太湖一帶景色,意境簡率荒寒。他的畫風對明清文人山水畫有較大影響,與王蒙、黃公望、吳鎮並列「元季四大家」。書風簡淡清逸,有《淡室詩》、《自書詩稿》等多種書跡存世。 ……
燕文貴
燕文貴 北宋畫家。文貴-作貴,吳興(今屬浙江)人。擅畫山水、屋木、人物。太宗(976-997)時游汴京(今河南開封),於天門道上賣畫,為待詔高益所見,薦畫相國寺壁,遂入圖畫院(一說大中祥符(1008-1016)初補圖畫院祗侯)。所作山水,極富變化,人稱「燕家景緻」。相傳其曾繪《七夕夜市圖》,摹寫汴京繁華景象,頗為精備。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檣、帆、槔、櫓及舟人指呼奮踴之狀,風波浩盪,島嶼相望,有咫尺……
黃公望
黃公望 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工書法,通音律,精山水畫。首創淺絳山水,自成一家,後世尊為南宗畫壇圭臬。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家」,在中國繪畫史上有深遠影響。《富春山居圖》為其代表作。 ……
范中立
范中立作品 北宋畫家。字仲立,因性情寬和,人稱為「范寬」,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常往來汴京、洛陽,天聖(1023-1032)中尚在。山水初學李成,繼法荊浩,後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因移居終南山、太華山,對景造意,不取繁飾,自成一家。所作落筆雄健凝煉,喜用狀如雨點、豆瓣、釘頭的皴筆畫山,皴筆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見有勢,山頂多植密林,水邊置大石,屋宇籠染黑色,表現出秦隴間峰巒渾……
董源
董源 (?-約 962 年 ) 五代南唐畫家。源-作元,字叔達,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亦稱江南人。中主時任北苑副使,人稱「董北苑」。擅畫水墨及淡著色山水,喜用狀如麻皮的皴筆表現山巒,上多礬頭(山頂石塊)苔點,多畫叢樹繁密,丘陵起杖,雲霧顯晦和溪橋漁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後人稱其所作平淡天真,為唐代所無。也有設色濃重之作,山石皴紋甚少,景物富麗,近於 李思訓 格調,而較放縱活潑。兼工龍、牛、虎和人物。 巨……
顧閎中
顧閎中作品 顧閎中五代南唐畫家。江南人。元宗、後主時任待詔。工畫人物,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善於描摹神情意態。存世作品有《韓熙載夜宴圖》卷,繪寫南唐中書侍郎韓載夜宴 ……
荊浩
荊浩作品 五代後梁畫家。字浩然,沁水(今屬山西)人,隱居太行山洪谷,號洪穀子。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所作雲中山頂,能畫出四面峰巒的雄偉氣勢。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雙林院作有壁畫。是中國山水畫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之一。所著有《筆法記》。存世《匡廬圖》,相傳為 ……
巨然
吳道子的生卒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動時期在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吳道子出生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幼年失去雙親,生活貧困,為了生計,向民間畫工和雕匠學習,由於他刻苦好學,才華出眾,20歲時,就已經很有名氣。唐玄宗把他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師,為他改名道玄。 ……
米芾
北宋米芾(1051一約1108),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史傳說他個性怪異,喜穿唐服,嗜潔成癖,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他六歲熟讀詩百首,七歲學書,十歲寫碑,二十一歲步入官場,確實是個早熟的怪才。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贊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
現代著名畫家很多先列舉10位。
吳昌碩
齊白石
潘天壽
黃賓虹
林鳳眠
李苦禪
徐悲鴻
張大千
吳作人
豐子凱
B. 從1996年~2007年有多少老藝術家辭世(著名)
無法統計,但10個中劉海粟和啟功應名列其中...
C. 說說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流派
在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畫家在藝術、文化傳承中往往形成群體藝術個性,形成流派,而流派的形成與發展,又有利於畫家藝術個性的進一步凸現和完善,對於畫家與流派的整體辨析,有助於更為深刻地理解中國山水畫史的豐富性、生動性,更為清晰地梳理其發展脈胳、衍生路徑。
對於畫家與流派的整體辨析,可以發現在中國山水畫的演進過程中,有親緣傳承、師徒成脈、流派衍生,確切地說,有時是三者互融共生。南朝畫家宗炳在山水畫方面垂名畫史,宗炳之孫宗測「傳其祖業,志欲游名山」(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亦善畫山水。唐代李思訓對青綠山水畫的發展有重要貢獻,他一家五人並善丹青,其弟思誨任朝散大夫、揚州參軍,死後贈禮部尚書。侄李林甫官至中書令,子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孫李湊,初任廣陵倉曹,天寶中貶明州象山縣尉,五人中除李湊擅長綺羅人物,其他四人都是山水畫家。李昭道的山水畫「變父之勢,妙又過之」,創海圖之妙,畫風工緻,與李思訓並駕齊驅,欲稱「二李」。李昭道雖官不至將軍,因其父李思訓曾任左羽林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父子並稱大小李將軍。在五代山水畫史上,關同繼承發展了荊浩畫風,共同奠定北方畫派。而當時的南方畫派則是董源、巨然,巨然又是董源的學生。據傳與巨然同時的尚有劉道士,畫風也師法董源,巨然與劉道士不同的是,在山水點景人物中「巨然畫則僧在主位,劉畫則道士在主位,以此為別。」(米芾《畫史》)北宋山水畫家許道寧學李成,在李成傳派中成就卓著,他擅畫林平野水、山巒峰崖,山水中多點綴漁樵行旅等山野生活,頗有特色。北宋李成畫派興盛,翟院深、李宗晟皆屬這一畫派,有此一說:「許道寧得成之氣,李宗晟得成之形,院深得成之風。」米芾、米友仁父子並稱為「二米」,以墨點作山水,運用簡率的潑墨表現煙雲迷漫的境界,拓展了新的表現方法。在南宋山水畫家中,劉松年師承張敦禮,而張又師承李唐。馬遠進而把李唐山水畫派推到新的局面,尤其推進了李唐的水墨山水畫。馬麟為馬遠之子,亦待詔畫院,在畫風上緊隨其父。夏圭與馬遠並稱「馬夏」,夏圭之子夏森,亦能運用筆墨、調遣山水。趙伯駒、趙伯驌兄弟的青綠體山水畫在南宋山水畫中也佔有一席之地,趙大亨、衛松當時為二趙研朱調粉,也能駕馭筆墨、營造山水。元代大家趙孟頫在畫史上有「一門三代眾多畫家」之稱。其妻管道升「翰墨辭章,不學面能」,趙孟頫畫《楓林撫琴圖》,她補寫水墨新篁坡石,她的佳作《竹林泉繞圖》今藏故宮博物院(《故宮書畫錄》名為《煙雨叢竹圖》)。次子趙雍的山水畫師董源清遠之作,又子趙奕「日以詩酒自遣,書畫都不脫家法」。孫趙鳳亦能把握藝術傳承之鏈。孫趙麟也畫山水。弟趙孟亦增趙家藝術之風。外甥崔彥輔畫風雅逸,頗具清趣。外孫王蒙便是聲名赫赫的「元四家」之一。孫女婿崔復,傳有設色絹本《吳興清遠圖》,系趙孟頫與他「合卷」。當時受趙孟頫及其一家影響的畫家很多,陳琳、王淵、雷青成、朱禹玉、鄭禧等都在畫史上留有其名。明清山水畫也是流派紛呈,頗多傳承。明初宮廷繪畫,多臨摹南宋馬夏一派,形成浙派。明代中葉以後,「元四家」再起,吳派矚目。清代畫派活躍,有王時敏、王鑒、王原祁與婁東派;王翚與虞山派,在王翚的子孫里,家學傳承者有十多位,如子王疇、孫王復祥、曾孫王大椿、王玖、王玖長子王廷元和次子王廷周等,王翚的弟子及其傳人見於畫史記載的竟有近80人。從親緣傳承、師徒成脈中,可以更深入地考察流派衍生的淵源及其機制;在流派衍生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剖析親緣傳承和師徒成脈,又能對中國山水畫的家學特徵、師徒模式、演進途徑等有更為深刻的解讀。
對於畫家與流派的整體辨析,有時具有大時空意義。謝稚柳先生在《謝稚柳談藝錄》(張春記編,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6月版)中對類型與流派作了大時空覽讀式的研究,對中國山水畫中的畫家與流派作了一次高屋建瓴的整體辨析:山水畫,在唐代李思訓、李昭道、吳道子、鄭虔、王維之後,進一步發展的是五代的荊浩、關同。而李成、董源、范寬這三家在北宋初期是劃時代的人物,後學所仰望的宗師。後來的畫派,有「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之勢,都是從這幾個畫派流衍而來。當時在北方,李成的畫派聲勢大,江南是董源的領域,李成從荊浩出來,而董源的畫筆,據北宋米芾說是「平淡天真,一片江南景」,是「唐無此品」的。可是,當金人入侵,宋王朝逃難到了臨安,北宋的畫派也隨著湮沒了下去,此時勃興的山水畫完全與北宋的分道揚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豪縱簡括的風貌,以李唐為首的畫派影響了南宋一百四五十年的畫壇。歷史所稱的劉(劉松年)、李(李唐)、馬(馬遠)、夏(夏圭),實際都是李唐畫派的繼承者,當時在畫壇上旗鼓稱雄的健將,這是南宋畫派的主流。當臨到南宋最末的時期,這一盛極一時的流派,開始遭遇到逆風,波瀾壯闊的畫格被視作粗野,北宋的規范又開始抬頭,它講求內容繁復的結構,講求以圓筆中鋒為主的藝術修養,紙本水墨畫進入到新的天地,以趙孟頫為首的元代山水畫派開始形成。元代的畫派,通過趙孟頫的四圖,明顯地可以認清它的淵源與愛尚。如《百尺梧桐軒圖》,工整著色,是超越了近幾百年間的規模而更吸收了唐人的風格的。他的《江岸望山圖》、《秋林遠岫圖》、《江深草閣圖》與《百尺梧桐軒圖》,形體、風骨都判然二致。這三圖的情意偏重於董源和巨然的一面,是從董、巨規范中所煉化出來,這正是他影響所及的元代畫派所走的道路的一端。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盛懋等,都是從他的這條路子修行成果的。在一脈相承之下,又各有自己的風格,顯示了他們的通變之跡。真正形成明朝一代的風格,要從沈周開始。明代的山水畫,在二百幾十年之中,它的流派大體可分為三類,在畫院,以南宋的畫派為主,雖然也有兼走北宋郭熙的路子的,如宣德畫院中的李在,但是他們卻與元人的風格截然不同,毫無感染,正如元人廢棄南宋的畫派一樣。南宋畫派,經過元代將近百年間的湮沒不彰,至此又大為風行起來;還有一類是徐端本、郭詡,他們的畫筆,雖從南宋的風格出來,但又配合了元人筆墨荒率的情意,禿筆狂舞,亂頭粗服,是一種脫略形跡的體制。這一派的影響在當時並不大。此外就是歷史上所稱為正宗的沈(沈周)、文(文徵明)、唐(唐寅)、仇(仇英),其實這四人之中,不完全是一系,文徵明完全接受了沈周的傳統與信仰,唐寅接受了一半,仇英完全皈依南宋工細與豪放的畫派。董其昌是明代後期的一位突出作家,他提倡黃、倪,超越了沈、文的規模。整潔而善於修飾的筆墨,靜穆而秀潤的情意,特別使人另眼相看,他的風格和對於繪畫的論據,是導引清初畫派而成長的。董其昌的繪畫理論,到清初,起了巨大的影響,如王時敏、王鑒,無不以董為依歸,竭力推崇與模仿宋、元,而鄙棄南宋畫派,在當時,南宋的畫派幾乎是「不入賞鑒」之列的。王時敏、王鑒所培養的後起之秀,如王翚、惲壽平、吳歷、王原祁,即後來所稱的「四王惲吳」,都是走董其昌的路線。同時,在此六家之外,查士標亦從黃、倪而來,蹤跡是很明顯的。號稱金陵八家之首的龔賢,說是吳鎮的傳統,卻已完全找不出他本家的面目。梅清專門描繪黃山,但不是刻意的寫實。他經常自稱學元代的哪一家,也已完全是意會,不屬於模擬的范圍,開辟了自己的境界;石濤的畫筆,多少受了他的影響。號稱「四僧」之一的弘仁與髡殘,也是從元人的影響而來。弘仁的畫筆最受稱道的,是他出於倪瓚的體制,情意的整潔,境界的空靈與勁挺而方折的筆勢,是沒有被倪瓚所束縛的新興格調。他還有用王蒙一派的畫筆,卻不及上述一派的那樣有峭拔的風骨。髡殘是豪縱的、粗毛的、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形體,他所用來表達雲光山色的筆墨,是以「破爛」的方式來顯示蒼茫渾厚的藝術性格,是泛濫了元人的筆墨情趣,放浪地發展成那種不衫不履、狂歌醉舞的恣態。謝稚柳先生對於畫家與流派的整體辨析充滿真知灼見。
D. 中國近代山水畫家有哪些
1、黃賓虹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朴存,號賓虹,別署予向。男,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市。
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畫山水,山水畫一代宗師。
代表作品有《山居煙雨》、《新安江舟中作》等。
代表作品有《江山如此多嬌》、《俏不爭春》、《綠色長城》、《長河頌》等。
E. 一張破紙被2塊大洋賣出,轉手被專家10根金條買下,結果怎樣
古詩中提到: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詩人看那幅山水畫就像是真的一樣,遠看這幅畫作里的山,有著真實的模樣。但是走近一看,溪水卻沒有流動的聲音,原來它是以假亂真,只是畫作的靜態而已。自古以來,中國名人畫家留給現代人們的收藏級畫作就有很多。
於是吳湖帆便將自己家中的一些資產進行變賣,換了10根金條,這才將好友手中的山居圖拿下。而這張山居圖也就是前文中所提到浙江博物館所收藏的三居圖前半段《剩山圖》。現在這幅畫作的市場預估價值已經超過了500億,可見當時別人眼中的一張破紙,竟然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F. 謝稚柳的人物生平
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人。早歲從錢振學畫,十九歲時傾心於陳老蓮畫風,後又直溯宋元,1930年起追摹陳洪綬繪畫。
1943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42年與張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藝術,寫成《敦煌藝術敘錄》、《敦煌石窟集》等書。四十年代曾在成都、重慶、昆明、西安、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49年被聘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纂。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後歷任上海文聯秘書長,上海文管會副主席,上海博物館顧問,當選中國畫研究院院委,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美協上海分會副主席。長於中國書畫史及書畫的鑒別。1962年參加國家文物局組織的中國書畫鑒定組,赴京、津、沈等地閱書畫萬餘。1983年任全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組長,次年開始全國性的書畫鑒定工作。兼擅花鳥、山水畫。
《竹籬圖》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蓮塘(脊鳥)鵒》、《茶花山鵲》入選第三屆全國美展。《草原牧歌》等藏於中國美術館。1962年於北京舉辦個展,1981年後多次與陳佩秋聯合舉辦書畫展。出版作品有《謝稚柳畫集》數種;編輯有《唐五代宋元名跡》和《燕文貴、范寬合集》與《董源、巨然合集》及《梁楷全集》,著有《敦煌石室記》和《敦煌藝術敘錄》與《水墨畫》、《鑒餘雜稿》;詩詞集有《魚飲詩稿》和《甲丁詩詞》等。
張大千於1964年的題詩評價謝稚柳作品《槲樹啼猿》:
別來歲歲滋煙塵,畫里啼猿怨未申。
天下英雄君與操,三分割據又何人。
張大千,吞吐大荒,固然堪稱一世之雄,可是在他心裡,能和自己在畫藝上頡頏雁行,並駕齊驅的,恰恰為這位「柳弟」。三分割據又為何人?放眼望去,沒有人選。在傾蓋相交之間,在生死契約之後,昔年莫高窟前萬里流沙,青城山裡滿目青蔥,映照著他們敲詩聯句、論畫談書身影。大千豪邁、稚柳溫婉、這樣一對、異姓兄弟,平分畫壇的天下。 從黑白印刷圖版中只能依稀窺探出元人的遺韻,真跡一旦赫然在目,難免有種望外愉悅。畫面從左上角縱橫伸開的兩枝樹干,幾組闊葉掩映其間、設色古雅,一絲不苟的、神貌,散發出宋人院體繪畫特有拙樸。一隻黑猿舒展雙臂攀援樹中,是易元吉畫中精靈。深厚繁復點染,凝練沉穩勾勒,似乎比張大千的纖巧更貼近古人靈魂。畫中題雙款,書法已經逐漸脫開陳老蓮瘦硬古拙,變得豐腴與端莊起來。戊子年的題款說的是關先生北游回歸後,特地把此幅贈送的原委,另一種說法是關家弄璋之喜賀禮。自己得意力作,隨贈朋好、活得如此灑脫,人生還有什麼遺憾可言。
從瀟灑謹嚴宋元規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調,徜徉在煙雲懵懂的江南山色,迷戀著霧合煙圍荷塘月影、紅葉經霜和芙蓉沐雨、幽蘭吐芬及梅竹斗寒,典雅溫文的筆調像宋人小詞一樣雋永脫俗,看久了,覺得滿身的塵囂都為其滌盪掃除。
「君子竹,丈人石,題罷還君意不得。此卷長留天地間,從教舉世重顏色。」沈尹默的題詩和他的字一樣,時時刻刻不忘晉唐風規。他真的是畫中解人,似乎早就看到意氣風發的小謝,日後叱吒風雲身影。的確,這位江南煙雨孕育才人,在千載傳承的筆墨里,覓得了典雅蘊藉精魂。
淡墨輕煙寫遠山、蒼茫咫尺相與看。他早年畫作,始終散發著一種幽思情味。對於徐熙落墨法迷戀,使得他畫風一變再變,最後破繭而出,一飛沖天。老作江南落墨人,
步入晚境謝先生水墨越發波瀾盪漾,色彩越發其繽紛濃麗,苦篁齋里清新明媚的小橋流水,變成壯暮堂里爽邁雄健的大江東去。
「少耽格律波瀾細,老去粗豪是本師。"這是老人回顧平生總結,也是其縱覽畫史,參悟造化真知灼見,為後世學人開啟門徑。
1997年6月1日,著名書畫大師謝稚柳逝世。
右圖為謝稚柳的代表風格作品
G. 比較曹衣出水與吳帶當風
1、筆法不同:
曹衣出水: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
吳帶當風: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
2、創始人不同:
曹衣出水:
"曹衣出水"又稱「曹家樣」,是由中亞曹國的北齊曹仲達創造的中國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畫法之一。曹仲達,生卒年不詳。來自中亞曹國(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曾任朝散大夫。擅畫人物、肖像、佛教圖像,尤精於外國佛像。
吳帶當風:
「吳帶當風」是盛唐最傑出的畫家吳道子所創,吳道子(約680~759年)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3、特點不同:
曹衣出水: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撈出之感。
吳帶當風:在用筆技法上,「吳帶當風」採用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蒓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描摹對象的份量感和立體感,突出了人體曲線和自然的結合,這種畫風在後來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響。所畫人物、衣袖、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
H. 謝稚柳有幾個夫人
謝稚柳有一位夫人:陳佩秋
陳佩秋簡介:
陳佩秋1922年12月生,女,河南南陽人。字健碧,室名秋蘭室、高華閣、截玉軒。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擅長中國畫 。作品有《天目山杜鵑》;《水佩風裳》入選第三屆全國美展;《紅滿枝頭》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展 。
人物評論:
1923年,陳佩秋出生於河南南陽,於昆明度過她的青少年時期。她年幼時已愛好藝術,學習成績優異,尤精於數學科。她成長於動盪不安的時局,高中畢業時適逢抗日戰爭,為了響應"科技救國"的呼喚,於1942年入西南聯大。基於對藝術的熱忱始終未滅,陳氏決意轉讀藝術,並於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當時在國立藝專的學生均對西方藝術非常嚮往,憧憬著西方的寫實主義為中國未來藝術發展的唯一途徑。然而,陳佩秋卻不為同輩所影響,她早已醉心於傳統的中國繪畫,專注於鑽研古代大師的藝術,並深信前人的藝術能啟發她的藝術創作。
陳佩秋在國立藝專攻讀時期,潘天壽及黃賓虹均是校內院系的教員,她得以隨潘天壽學習花鳥畫。然而,她認為宋代是中國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故決心仿效前人步履並追隨古代大師之藝術路向。她由宋代花鳥及山水畫開始,無論是工筆或寫意的風格皆細心探究。
1950年畢業後,陳佩秋開始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當時的工作給予她大量機會瀏覽古代畫作,甚至可以借出宋代的花鳥扇畫以便臨摹。《花鳥雜冊》展現了陳佩秋的宋代工筆花鳥畫的技法,而當中所畫的都是宋畫中常見的題材。
在用心揣摩了工筆技巧後,陳佩秋轉向探究較為粗放、寫意的風格。一般來說,畫家的情感和精神較能以寫意畫法表白及發放出來。她汲取明代徐渭概括簡約的造型與富於情感的水墨運用技巧。
數年後,她的潑墨技巧配合了新的技巧組合,她以生動的筆觸和潑墨去描寫大自然的每一景物,而最成功之處莫過於她能夠混合工筆和寫意的技法,令作品更呈儒雅優美。
陳佩秋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對周遭的新事情有了新的觀察和感應。除了依舊堅持臨摹古畫,她開始關注西方的藝術。陳佩秋不斷地改變自己的風格,她欣賞馬奈、雷諾阿及德加閃爍的顏色和精煉明確的筆觸,並參照了印象派的用色於中國傳統畫上。在陳佩秋成熟時期的作品中,西方藝術帶來的影響益發明顯見於山水畫和用色方面。
陳佩秋認為藝術創造貴乎「新」和「難」。她本身的藝術根基立足於傳統,她對創新的觀念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舊就沒有新。她細心鑽研國畫的繪畫元素,用精煉的線條和傳統的筆墨,配合啟發自西方繪畫的色彩運用去描繪景象的質感、體積和動感。她認為「新」是要經過知識和技巧的累積,而經驗的累積和駕馭技巧是費時費力的,這曲折艱難的過程就是「難」。
作為一個傳統中國畫的繼承者,她賦予自己一個使命――對傳統國畫在現代藝術發展的貢獻作重新的定位。
I. 中國近現代頂級的國畫大師都有哪些
中國近現代的頂級國畫大師有:
1、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他工筆畫到頂,寫意畫達峰,工寫結合成為大師。為中國畫藝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代表作品有《蝦》、《蟹》、《牡丹》、《牽牛花》、《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齊白石畫冊》多種。
2、傅抱石(1904—1965)祖籍江西新余,生於南昌。是我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傳世作品有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柳下聞吟圖》等。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家。
3、黃賓虹(1865—1955)現代傑出畫家。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巨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並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4、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傳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等。林風眠(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於廣東梅縣。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是中國現代畫壇的藝術大師,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5、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作品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專集有《李可染畫輯》、《李可染畫集》等。
6、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他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潘天壽的指畫也可謂別具一格,成就極為突出。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7、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是我國現其代傑出、著名的畫家、教育家、現代繪畫藝術大師。畫馬為世所稱,筆力雄健,氣魄恢宏,布避設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馬圖》,最為人所喜愛。間作花鳥及貓,亦別具風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呂動》、《初倫傑作》、《悲鴻素描集》、《悲鴻油畫集》、《悲鴻彩墨畫集》等行世。
8、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9、蔣兆和(1904.5.9—1986.4.15)祖籍湖北麻城,生於四川瀘州。是我國現代卓越的人物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創造性的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謹,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國人物畫史上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飾的畫筆表現了20世紀中國人民命運的變化,開啟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人物畫的新風。他創立了中國畫造型基礎課和水墨人物畫教學體系,直接培養或影響了一大批卓有成績的人物畫家,被稱為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他的作品不僅充實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矚目,成為整個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出版有《蔣兆和畫冊》、《蔣兆和畫集》、《蔣兆和畫選》等。發表有《國畫人物寫生的教學問題》、《關於中國畫的素描教學》等論文。誰可為悠悠中華魂?譬如胡適,譬如魯迅,譬如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
J. 秋山比秋雪多26個橘子,然後兩人同時摘四個,秋山是秋雪的3倍,問秋山和秋雪各摘
嘉德四季第60期拍賣會,四季書畫部精選推出十一個專場,共計近3065件拍品,邀廣大藏友徜徉藝海,共赴雅集。
「名家墨緣」是嘉德四季以「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為宗旨,一直努力打造的高品質書畫版塊。本期依舊秉承「准、精、新」的標准,遴選推出李可染、齊白石、張大千、王雪濤、黃胄、啟功、吳湖帆、吳昌碩、林風眠等耳熟能詳的近現代名家力作,還甄選推出唐寅、董其昌、王原祁、王鐸、張照、何紹基、左宗棠等古代丹青名手力作,供廣大藏家賞鑒選藏。
Lot 554
李可染 江南春雨
紙本 立軸
69×46 cm
說明:
1、此作品已收錄於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官方網站李可染藝術庫。
2、李越之上款,李越之題簽。
Lot 563
朱朴(明) 聽賢圖
絹本 立軸
134×91 cm
「墨萃琳琅」專場由資深藏家提供的二十餘個同一收藏臻品匯聚而成。其中,著名出版人祖成才舊藏的一批近現代及當代作品值得關注。祖成才曾任新鄉日報社美術攝影部主任編輯、河南新聞漫畫研究會副會長等職,與李苦禪、黃胄、謝稚柳等現當代畫家交誼甚篤,本專輯二十餘件作品可為見證。
Lot 96
周思聰 汲水圖
紙本 鏡心
71×46 cm
Lot 124
黃胄 暢游圖
紙本 鏡心
68×47 cm
展覽:「繼往開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紅色收藏展」,炎黃藝術館,2021年7月2日-7月18日。
出版:
1.《翰墨華章-新中國以來名家書畫文犢集》第186頁,文物出版社,2015年。
2.展覽畫集《繼往開來》第121頁。
「彌珍集」專場甄選推出「漱芳書屋」集珍、「懷玉堂」擷英、「永華堂藏書翰」三個獨具特色的收藏專輯,呈現業內資深藏家多年精心收藏之水準。既有齊白石、王雪濤、祁昆、溥儒、陸儼少、王震、程十發等近現代民國書畫精品,又有趙孟頫、王文治、劉墉、翁同和、梁同書、張廷濟等古代書家精品,值得重點關注。
Lot 304
王雪濤 貓蝶圖
紙本 鏡心
30×36 cm
Lot 311
蔡銑 桃溪育鹿
紙本 立軸
176×46 cm
Lot 284
祁昆 秋山幽居
紙本 鏡心
100×32 cm
「當代風華」當代書畫專場組織推出「妙筆傳神」、「山水造境」、「一花一世界」、「入蜀方知畫意濃」、「至善堂」藏珍、「清心雅趣」等多個特色專題。其中,「妙筆傳神」專題精選呈現何家英、王明明、馮遠、李津、楊之光、林墉等當代人物畫名家力作,呈現畫家們通過高超的筆墨技法傳達畫面人物內在的神韻和特質的頗高造詣。
Lot 706
何家英 暗香疏影伴我讀
紙本 鏡心
50×70 cm
說明:
1、附作者親筆簽名證書。
2、附作者與作品合影及視頻。
「匠心苑」專場精選推出「清壑書屋」藝術集珍、「梨園夢華」、「北京工藝懋隆」出品、「渡海懷古」、「幽然自樂山中趣」等多個特色專題。「清壑書屋」主人解維礎曾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系國畫教研室主任,師承關友聲、黑伯龍等,與李苦禪、謝稚柳、何海霞等近現代畫壇名手交往甚篤,此次精選推出解維礎繪畫作品及藏品百餘件,豐富多彩。「梨園夢華」專題推出「荀慧生先生舊藏」、「費彝民後人舊藏」、「尚小雲後人舊藏」、「張君秋後人舊藏」,呈現晚清民國京劇名伶們對書畫的濃郁興趣和廣泛交遊。
Lot 923
何海霞 西嶽崢嶸
紙本 立軸
69×47 cm
說明:解維礎上款,解維礎題簽。
Lot 1163
荀慧生 源遠流長
紙本 鏡心
119×42 cm
「古音流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共計推出拍品七百餘件,精選推出「只此青綠」 「有明一代」「武英文華-清代宮廷繪畫」等多個特色專題,及多個同一收藏專題。「只此青綠」甄選呈現歷代作品,青綠山水魅力獨具,用礦物質顏料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調,題材上多是以自然山川為主要的描繪對象,以表現色彩蒼翠艷麗的山水景緻,呈現出一派富麗輝煌之氣象。「有明一代」呈現明代繪畫的多彩面貌以及在美術史上承前啟後的歷史作用。明代繪畫有鮮明的階段性,又有繁復的多樣性,畫派林立,對峙中有交融,交替中有重疊。「武英文華-清代宮廷繪畫」專題呈現紀實繪畫、歷史題材繪畫等常見題材,氣息濃厚,格式嚴整,用筆細密繁瑣,色彩浮華富麗。古代書畫專場囊括尋丈巨制、高頭大卷、盈尺小品、袖珍冊頁等,人物、走獸、山水、花鳥等題材無所不包,這些飽經歲月洗禮的古代書畫作品愈加值得藏家們的關注與珍藏。
Lot 1986
藍瑛(款) 觀瀑圖
絹本 鏡心
110×56 cm
Lot 2147
王璞(清) 閬苑仙姑四屏
絹本 四條屏
182×46 cm(每幅)
本期拍賣會還推出五個線上拍賣專場,共計五百餘件作品,其中 「萬象—中國書畫集萃」 「韶華—中國當代書畫」「和鳴—中國當代書畫」三個專場呈現田世光、程十發、於右任、韓美林、江宏偉、陳永鏘等近現代及當代名家力作。「敏行閣藏畫」專場呈現趙叔孺、宋文治、盧光照、趙少昂、趙之謙等歷代佳構。「無聲詩—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精選呈現王學浩、黃山壽、張祖翼、胡鐵梅等丹青名手作品。
Lot 2734
韓美林 人體
紙本 鏡心
55×39 cm
說明:附作者親筆簽名證書。
Lot 2927
田世光 秋葉雙雀
紙本 鏡心
43×58 cm
Lot 3052
趙叔孺 神駿圖
紙本 立軸
64×31 cm
Lot 3074
慈禧(款) 清供四條屏
紙本 四條屏
124×29cm(4)
說明:崇奇、徐郙、吳魯、孫家鼐題跋。
瓷器 玉器 工藝品
本期嘉德四季瓷器及古董珍玩部分,匯集2200餘件拍品,組成「結海堂藏瓷」、「御華鈞萃——鈞德堂藏瓷」、「百瓷集韻·掌玩心悅」、「嘉友藏瓷」、「瓷器玉器工藝品」五個專場。其中「結海堂藏瓷」和「御華鈞萃——鈞德堂藏瓷」是本期所推出的兩個私人珍藏專場。這種階段性收藏成果總結式的藏品釋出,不僅對藏家本身調整收藏序列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新進藏家收藏體系的構建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結海堂藏瓷」,本專場雖為中國嘉德全新推出的一個私人珍藏專場,但與結海堂主人已是舊識,結海堂主人對中國古代陶瓷有著濃厚收藏與研究興趣。結海堂美術館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致力於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鑒賞和研究,並且積極傳播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熱心公益事業的私營美術館。長期以來,美術館秉承「結緣天下賞古之士,海納百川收藏之家」的宗旨。專注研究,潛心收藏,勤於交流,經過多年的不斷積累,建立起了不同的藝術品收藏門類,構建並不斷豐富著自身的收藏體系,此次結海堂主人為調整收藏序列而首次集中釋出的藏品,以清代御窯瓷器和明末清初瓷器為主,其封面作品「清乾隆青花穿花應龍紋大盤」,氣勢恢宏,屬乾隆早期唐英奉命燒制的傳辦御窯佳作,品級和檔次不言而喻。
Lot 3956
清乾隆
青花穿花應龍紋大盤
直徑 D 50.5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歐洲私人舊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入藏
倫敦2012年11月8日拍賣會第51號
「御華鈞萃——鈞德堂藏瓷」,鈞德堂主人是一位長期潛心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陶瓷的藏家。其所雅蓄,主要以明清瓷器為主,而且多個品種皆有側重。此次「御華鈞萃」專場,由「御華」和「鈞萃」兩個專題展開,其中,前者集中釋出所藏同治大婚瓷,完美呈現皇家御器之華美,大婚瓷器樣式豐富,亦是當下市場的熱門品類,其中絕大部分可對應清宮舊藏制瓷官樣,對於梳理同治大婚瓷有著重要意義。「鈞萃」部分則展現爐鈞釉色之精萃,爐鈞釉瓷器,器型多樣,質量上乘,尤其本場封面作品「清雍正孔雀翎爐鈞釉缽式案缸」,乃雍正御窯爐鈞釉器,紅、藍、紫諸色交融若孔雀翎羽,燦若雲霞,妙不可言。同時,又承美國Ross Edman教授舊藏,紐約蘇富比1995年釋出,可謂流傳有序,值得關注。嘉德四季58期「鈞德堂藏瓷」專場實現100%成交,可見藏家對於鈞德堂收藏的認可和肯定,此次是鈞德堂與嘉德再度合作,鍾情晚清御窯與單色釉瓷器的藏家,不容錯過。
Lot 3925
清雍正
孔雀翎爐鈞釉缽式案缸
直徑 D 20.6
「雍正年制」款
美國Ross Edman教授舊藏
紐約1995年9月23日拍賣會第435號
北京2003年7月12日拍賣會第770號
「百瓷集韻·掌玩心悅」專場是四季瓷器長期推出的特色夜場部分。其中「百瓷集韻」專場我們依慣例,甄選明清佳瓷百件,分別組成「余韻——清代晚期御窯瓷器」、「氣韻——清代早中期御窯瓷器」、「明韻——明式瓷器」、「色韻——單色釉瓷器」、「意韻——畫意瓷器」以及「新韻——晚清民國瓷器」六個專題進行展開。
近年來,晚清官窯瓷器成為市場寵兒,備受關注,「余韻」專題則十分貼合時下晚清官窯收藏熱這一主題。「意韻」專題主要呈現頗富意趣的歷史人物故事題材瓷器,可讀性、觀賞性兼具,此次更是佳器諸多,值得關注。「氣韻」所呈現以清三代及嘉道時期御窯瓷器為主。本場封面作品「清乾隆青花八仙慶壽圖盤口尊」,堪稱本場扛鼎之作,無論裝飾技法、題材以及器型之碩偉,均體現著濃郁的乾隆宮廷氣息與皇族氣質。其與近年來多件高價成交的唐英榷陶的人物題材佳作,無論題材還是畫工,均十分類似。體量碩大而近未變形,發色純正翠艷,紋飾描繪細致入微,堪稱乾隆御窯大型陳設佳作,頗值關注。
「掌玩心悅」部分,我們則著重為大家呈現一些來源清晰,流傳有序的瓷器及掌上文玩小品。其中名家之選包含郭克禮、利國偉、胡慧春、馬錢特、徐展堂等知名收藏家早年舊藏。此外,其中一件「明末清初銅蚰耳爐」是雜項部分的亮點,其落柳葉篆「南水科甲關先世家」款,是一件器型、皮色、銅質俱佳的私款爐,銅爐收藏之尚選。
Lot 4025
清乾隆
青花八仙慶壽圖盤口尊
高 H 60
來源:國有文物商店舊藏
Lot 4047
清雍正
仿宣德青花纏枝蓮紋骰子碗
直徑 D 29.5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國有文物公司舊藏
Lot 4028
清雍正
青花開光龍鳳紋花口大碗
直徑 D 19.5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紐約1975年3月12日-13日拍賣會第374號
Lot 4013
清雍正
墨地粉彩纏枝花卉紋碗
直徑 D 14.4
「大清雍正年制」款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東方藝術部主任周方(Fong Chow,1923-2012)舊藏,1971年前入藏
紐約2013年3月22日拍賣會第1205號
Lot 4053
清雍正
仿汝天青釉葵口尊
直徑 D 12.6
「大清雍正年制」款
來源:補缺樓高豐先生(1904-1994)舊藏
Lot 4066
明崇禎元年(1628年)
青花群仙祝壽圖獅耳大爐
長 L 34.5
題識:「山東東昌府臨州城南寨張居住奉神,信士蘇文岳、林應首,喜奉香爐一付,在於觀音堂,永遠供奉,福有所歸」、「崇禎元年(1628年)季春月吉日造,祈福信士蘇文岳、林應首,奉神保安,清吉者也」
來源:山東私人舊藏
Lot 4103
明末清初
銅蚰耳爐
長 L 16
「南水科甲關先世家」款
來源:蘇州私人舊藏
「嘉友藏瓷」是一場匯集國內外「嘉友」所藏瓷器的盛宴,因不同地區嘉友的收藏偏好各有不同,故嘉友藏瓷所匯集藏品各有特色。本期我們匯集來自北京、天津、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廣州、福建等四十五位嘉友,獻上同一私人收藏明清至民國瓷器九百餘件,拍品數量和規模較往年穩步增長。這些來自國內不同地區的同一藏家集中釋出的藏品不僅品類豐富,品質上佳,而且多具有一定的專題性,對於新藏家的收藏體系構建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本場封面作品「清康熙 青花內海屋添籌圖外群仙祝壽圖大盤」,體量碩大,畫工精湛。通過對比上海博物館及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確認其為江西巡撫郎廷極督陶期間,為康熙皇帝六十萬壽督制的壽禮御瓷,具有極高收藏和研究價值。
Lot 4404
清康熙
青花內海屋添籌圖外群仙祝壽圖大盤
直徑 D 29
「大清康熙年制」款
來源:英國私人舊藏
「瓷器玉器工藝品」是一個包羅明清瓷器、玉器、銅器、竹木器、掐絲琺琅等多個收藏門類的專場。其中瓷器部分時代跨越元明清至民國,大體按照明末清初瓷器、清代官窯瓷器、單色釉小品等多個部分呈現。玉器部分,有兩件翡翠作品,料佳工細,值得選藏。文房雜項部分亦是亮點頻現,開篇的「古色升香——明清仿古風」專題,以明清時期,仿古銅、玉小品構成,品味非凡,值得關注。文房部分,本場的封面作品「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高士奇款老坑端石福祿紋淌池硯」最為突出,此硯為日本古硯研究專家相浦紫瑞舊藏,並附有其親書兩份鑒定書,其中稱此硯「石質卓著,鋒芒密密,名家出品」,又具日本早年兩次著錄,實乃硯林佳作,值得收藏。
Lot 5116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高士奇款老坑端石福祿紋淌池硯
長 L 18.5
邊銘文:「餘霞散,碧落澄。耿耿一痕低玉繩,欲度不度金波凝。自然形質發豐稜,麋丸著處紫煙歕。書竹題石興可乘,捧立須遣童頭鬅。康熙壬午(1702年)暮春,江村高士奇銘」、帶盒、帶日本包裝
來源:相浦紫瑞舊藏
著錄:《文房清供展》,福岡縣高等學校書道教育研究部會,1982年,第52頁,圖165
《文房會報》,第三十一號,東洋文房愛好會,2003年,第31頁
展覽:《文房清供展》,福岡市美術館,1982年11月9日 - 11月14日,編號165
古籍善本 信札寫本
本期拍賣會,古籍善本部精選推出「古籍文獻 金石碑帖 書札寫本 名家墨跡」專場,共匯集了550餘件藏品,精彩紛呈,靜候嘉期。
「古籍文獻 金石碑帖」部分共推出近450件藏品。涵蓋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佛教典籍、篆刻印譜、版畫箋紙等門類眾多拍品,並辟有盧松安舊藏專題。
古籍文獻部分精選如《中庸一卷中庸或問一卷》《佩文韻府一百零六卷》《史記一百三十卷 方望溪評點史記四卷》《集古印譜六卷》《渭南文集五十卷》等明清佳槧,不僅蘊含文獻價值,且收藏價值頗高。
Lot 3324
朱熹 集注
中庸一卷 中庸或問一卷
明嘉靖間刻本
1夾2冊 紙本
14.3×20 cm
Lot 3341
張玉書 等纂
佩文韻府一百零六卷
清內府刻本
95冊附木箱 紙本
11.5×16.5 cm
Lot 3345
古今圖書集成
1934年中華書局出版
4箱808冊 紙本
14×22 cm
Lot 3349
史記一百三十卷 方望溪評點史記四卷
清光緒二年(1876)武昌張氏刻本
20冊 紙本
11.5×15.5 cm
Lot 3438
顧從德 輯
集古印譜六卷
明萬曆間顧氏芸閣刻朱墨印本
1函8冊 紙本
14.5×20.5 cm
Lot 3548
陸游 撰
渭南文集五十卷
明崇禎年間汲古閣精刻本
12冊附箱 紙本
14.5×18.5 cm
Lot 3551
紀昀 評點
蘇文忠公詩集五十卷
清道光十四年(1834)朱墨套印本
12冊附箱 紙本
13×18 cm
金石碑帖部分摩崖石刻、造像銘文、吉金雜拓、漢魏碑等均有嶄露,《蘇東坡雪浪石瓫銘文》《漢武梁祠》《宋拓楷帖四種》《宋故習五郎府君墓誌銘》等金石學家鑒賞收藏之拓更是備受矚目,不僅拓印精美、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Lot 3633
漢武梁祠
民國間拓本
1份51張 紙本
14.5×18.5 cm
尺寸不一
Lot 3691
沈雲沛 魏家驊題跋
宋故習五郎府君墓誌銘
舊拓本
1軸 紙本
54×129 cm
「書札寫本 名家墨跡」部分集合書札、手稿、古今名賢墨寶等多個品類,共計100餘件。其中包含了佚齋東瀛集藏專題,及金石學者端方、傅增湘,京劇演員楊小樓、現代作家茅盾等人的書札墨跡,均神妙各備,為文人墨客書房案頭之佳選。
Lot 3783
楊小樓 書札
清末民國間寫本
2頁 紙本
16.5×27.2 cm
Lot 3826
茅盾 致外文出版社圖編部信札
近代寫本
1頁附封 紙本
13.5×19.2 cm
售收高端書畫,尋找合作高端書畫經紀人、合夥人、大區負責人,性別不限,個人能力高,有深層人脈資源的人士,可以和我聯系:主要運作齊白石、齊良芷、齊良遲、李可染、李苦禪、婁師白、王森然、王雪濤、王漱石、湯發周、李立、等齊白石傳人價值百千萬以上的書畫、印章真跡作品,亦可接受接受NFT、數字藏品、元宇宙操作,歡迎有實力的網路公司競標。(圖文選自: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圖文選自:中國嘉德拍賣、齊白石傳人書畫網)
壬寅年 【虎年】發布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