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岩和穩定岩層有什麼區別
基岩:定義上理解"埋藏於天然土層之下的和大片外露於地表的岩體",即可初步知道,基岩基本可分兩大類,一是深埋土中的堅硬岩石,如弱風化及微風化;二是外露於地表的岩體,由於受到外界作用必然風化,可初步判定基岩即從風化岩石算起,只不過須在基岩前加定語,說明是什麼基岩,如強風化基岩.岩層: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的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近。那麼穩定基岩就是岩層在大部分時期內是穩定的岩層,不會出現岩層的移動,比較穩定! 區別在於基岩是會被外力作用的,發生形態變化···
『貳』 不同產狀的岩層圖像特徵
(一)水平岩層
傾角小於5°的岩層是水平岩層或近水平岩層,它們在遙感圖像上呈現某些特有的影像和地形地貌特徵。在平坦地區,由於地形剝蝕,切割輕微,地表通常只出露最上部的層系,因而在遙感圖像上的色調、水系、影紋等影像特徵都顯得單一而均勻;在地形遭受強烈切割的地區,下伏岩層被剝露,較新的岩層分布在山頂或分水嶺上,而較老岩層出露於河谷、沖溝等低窪處,在遙感圖像上表現為不同色調或微地貌條帶圍繞山體或山樑呈封閉的同心環狀、貝殼狀、花邊狀等影紋圖案(圖版43)。差異風化結果,形成階梯狀地形,方山、桌狀山、平頂山發育,深切的河谷,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貌景觀。
水平岩層的影像特徵有時與人工梯田或經剝蝕的褶皺構造的影像特徵相似,解譯時應注意區別。
(二)直立岩層
是傾角大於80。的直立或近於直立的岩層,遙感圖像上的特徵是不同色調或微地貌組成平行的直線狀或弧線狀條帶,這些條帶不受地形起伏的影響,可以穿越溝谷、山系,沿著它自身的走向延伸(圖版44)。堅硬的直立岩層常形成兩坡對稱的平直的山脊或脊壠狀地形;而軟弱岩層則形成平直的槽溝窪地,兩者組合成「肋狀」地形。直立岩層可以直接根據其出露寬度確定其厚度。
(三)傾斜岩層與單斜構造
傾角在5°—80°之間的岩層,為傾斜岩層,它是最常見的岩層形態。由於產狀、地形切割程度不同,可以形成各種復雜的圖形特徵。在地勢平坦地區,因未受侵蝕切割或切割很微弱,傾斜岩層在遙感圖像上表現出與直立岩層相似的影像特徵。很難判斷它的傾向和傾角;在地表遭受強烈切割的地區,傾斜岩層在遙感圖像上表現為由不同色調或微地貌條帶組成的一系列平行折線狀、鋸齒狀、弧線狀等影像特徵(圖版45)。
單斜構造是指在一個地區內向同一方向傾斜,傾角也大致相同的一套傾斜岩層,根據其傾角陡緩和堅硬程度不同,傾斜岩層常常形成單面山、豬背嶺等地形。緩傾斜或中等傾斜的堅硬岩層常順著地形的坡向裸露在山坡表面上形成單面山地形,單面山地形發育區在遙感圖像上可以看到山脊互相平行且延伸很遠,兩側不對稱山脊,順岩層的傾斜方向形成緩坡是順向坡,與岩層傾向相反的方向形成陡坡,稱逆向坡。單面山地區的河流常沿岩層走向發育,河流兩側的支流或沖溝的發育程度有明顯差別,(圖8-1)。順向坡上支流長而稀疏,次級沖溝較少,而逆向坡上支流短而密,且沿著岩層層理方向發育有密集的次級沖溝。
當陡傾的單斜岩層軟硬相間且軟岩層厚度較大時,能形成假單面山地形,即硬岩層組成山脊和陡而窄的順向坡,軟岩層組成寬而緩的逆向坡。此外,在陡傾斜岩層區,中等角度和低角度的斷層面受侵蝕切割後亦很像平緩的傾向坡。因此,在褶皺強烈和斷層發育的地區,利用單面山地形判斷岩層產狀時應注意區別真假順向坡,以免造成錯誤(參閱第五章最後一節)。
圖8-1 傾斜岩層順向坡及遞向坡上水系的差異
『叄』 學習任務岩層產狀、出露特徵及厚度
一、岩層產狀
岩層產狀系指岩層面在三維空間的延伸方向,即地殼中岩層的產出狀態。通常有水平、傾斜、直立、倒轉、原始傾斜等幾種產狀。
(一)水平產狀
水平產狀系指岩層面與水平面近於平行的一種產狀,具有這一特性的岩層稱水平岩層。一般在沉積盆地中心部分或其他比較穩定的沉積條件下,岩層的原始狀態是近水平的,如果這種岩層在成岩期及成岩期後受構造運動比較輕微,或只受到較均勻的升降運動,從而保持原始沉積時的水平(或近水平)狀態,便形成水平岩層。
(二)傾斜產狀
傾斜產狀系指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之間有一定的交角,這種產狀的岩層稱傾斜岩層。它是水平岩層受地殼運動影響產生變化的結果。
(三)直立產狀
直立產狀系指岩層層面與地面(水平面)呈近90°交角,這種產狀的岩層稱直立岩層。直立岩層或傾斜很陡的岩層,大都發育在構造運動強烈的地區。
(四)倒轉產狀
強烈的構造運動還可以使直立狀態的岩層發生翻倒,從而改變岩層的正常層序,在空間上形成老岩層在上面,新岩層在下面的狀態,這種產狀的岩層稱為倒轉岩層。倒轉岩層的產狀可以是傾斜的,也可以是水平的。如倒轉褶皺的倒轉翼和平卧褶皺的倒轉翼就是呈傾斜和水平狀態的倒轉岩層。必須指出,通常所說的水平岩層和傾斜岩層,系指呈正常狀態的岩層產狀而言,不包括倒轉後呈水平或傾斜狀態的岩層。
(五)原始傾斜岩層
在研究岩層產狀時要注意原始傾斜岩層。岩層的原始產狀並不都是水平的,常有一定角度的傾斜,稱原始傾斜岩層。原始傾斜岩層不是由水平岩層受構造變位產生的,而是在沉積過程中,受原始地形的影響形成的。在廣闊而平坦的沉積盆地(如海洋、湖泊)中,一層層堆積起來的沉積岩,其原始產狀大都是水平或近水平的。但在盆地邊緣、島嶼或水下隆起的周圍、河流入口或海溝處的地形都有一定起伏,其上堆積物的產狀也隨著出現傾斜,殘積、坡積、冰川和風的堆積層、生物礁及周圍的沉積岩層或火山錐、火山碎屑熔岩等產狀,都可呈一定傾斜狀態,這種傾斜是沉積時形成的,統稱原始傾斜岩層。它的特點是分布面積較小,與古地貌直接有關。原始傾斜岩層對分析古地理和古構造及尋找近海地帶的沉積礦產、潛山及生物礁油氣藏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水平岩層
岩層層面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狀態,即同一層面上各點海拔都基本相同,這一狀態的岩層稱水平岩層。人們通常將傾角為5°~10°以下的岩層統稱為水平岩層。
水平岩層在許多構造盆地中常有出露,如中國四川盆地中部侏羅-白堊系地層(圖2-17),美國西部著名的亞利桑那州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就可見層層疊疊的水平岩層(圖2-18)。
圖2-17 四川盆地水平岩層素描圖
(據徐開禮等,1989)
圖2-18 科羅拉多大峽谷水平岩層景象
(一)水平岩層露頭形態及特徵
所謂露頭就是岩層天然或人工挖掘露出地表部分。實際工作中,常將出露岩層(主要是岩層界線的出露情況)勾繪在平面圖上所呈現的形態,稱為岩層的露頭形態。水平岩層的露頭形態比較簡單。在正常情況下,時代較新的岩層總是疊置在時代較老的岩層之上。當地面平坦時,地表僅有最新岩層的出露,其他岩層均隱伏於地下(圖2-19);當地面起伏時,水平岩層露頭形態具有以下特徵:
圖2-19 切割輕微時,地面只出露最新岩層
(1)時代新的岩層疊置在較老岩層上(上新下老)。若地形切割輕微,較老地層就難於裸露。但像科羅拉多大峽谷那樣,河谷深切,各種時代地層(寒武-白堊系)都在陡崖得以出露,而構成層層疊疊的壯觀景象。新岩層在山頂,老岩層在谷底出露,這一結論在今天看來是那麼簡單,但在1828年英國工程師(石匠)威廉·史密斯(Williams Smith)在工作過程中發現這一規律卻是十分難得的。這一規律被後人命名為地層沉積律。
(2)水平岩層的出露和分布狀態完全受地形控制。岩層出露線(岩層面與地面的交線)在地形地質圖上表現為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圖2-20),在河谷、沖溝中的岩層出露界線隨著地形等高線的彎曲而彎曲,形成「V」字形,「V」字形的尖端指向上游;在山坡和山頂上,岩層的露頭的分布呈孤島狀、不規則的同心狀。
圖2-20 水平岩層的出露分布特徵
(據徐開禮等,1989)
(二)水平岩層厚度和露頭寬度
(1)水平岩層厚度:岩層頂面至底面之間的標高差。
(2)水平岩層露頭寬度:地面上岩層頂、底界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圖2-21)。它隨岩層的厚度和地面坡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坡度不變時,岩層厚度愈大露頭愈寬,厚度越小露頭越窄。當厚度相同時,坡度愈緩露頭愈寬,坡度愈陡露頭愈窄。陡崖處因岩層頂、底界線的水平投影重合為一條線,故露頭寬度為零。
圖2-21 水平岩層厚度和露頭寬度圖
三、傾斜岩層
具有傾斜產狀的岩層稱為傾斜岩層。它是野外最常見的地質現象。傾斜岩層可以是地殼不均勻抬升或下降引起的區域性傾斜,也可是某種地質構造的一部分,如褶皺構造的一翼,抑或斷裂構造的一盤(圖2-22)。如果一地區的岩層都以同一傾角同一方向傾斜,則稱為單斜構造。
圖2-22 傾斜岩層的露頭實景
(一)傾斜岩層產狀要素
岩層產狀是以岩層面在三度空間的延伸方位及其傾斜程度來確定的。岩層面產狀要素包括岩層面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值得指出的是,野外任何面狀構造或地質體的界面,都用產狀要素確定其空間狀態。
(1)走向:岩層面與水平面相交的線稱走向線,走向線兩端所指的方向即為岩層走向(圖2-23之AOB)。岩層的走向有兩個方位角,二者相差180°。
(2)傾向:在層面上與走向線垂直並沿傾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線稱傾斜線,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並指向層面向下傾斜的那個方向為岩層的真傾向,簡稱傾向(圖2-23之OD)。在岩層面上凡是與走向線不直交的任一直線均為視傾斜線,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所指的傾斜方向稱為視傾向或假傾向。
(3)傾角:岩層傾斜線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岩層的傾角,又稱真傾角(圖2-23之α)。真傾角只有唯一一個。視傾斜線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稱視傾角或假傾角。假傾角有無數個,真傾角永遠大於視傾角。
圖2-23 岩層產狀要素
AOB—走向線;OD—傾斜線;OD′—傾斜線的水平投影;箭頭方向為傾向;α—傾角
真、假(視)傾角的關系如圖2-24所示。其數學表達式如下:
tanβ=tanα·cosω
圖2-24 真傾角與視傾角的關系
α—真傾角;β、β′—視傾角;
ω—真傾向與視傾向之間的夾角
上述關系式表明,當ω=0°時,cosω=1,則tanβ=tanα,β=α,即垂直岩層走向剖面上出現的岩層傾角為真傾角;當ω≠0°時,cosω<1,則tanβ<tanα,β<α,即斜交岩層走向剖面上出現的岩層傾角為岩層視傾角,它一定小於真傾角;當ω=90°時,cosω=0,則β=0°,即平行岩層走向的剖面上出現的岩層視傾角等於0°(這一點在野外「走馬觀花」一般觀察時或遇陡壁時,對「水平岩層」要審時度勢)。
(二)產狀要素測定和表示方法
1.產狀要素測定
測量產狀要素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基礎工作。只有掌握岩(礦)層在各個地段的產狀變化,才可能正確認識區內的地質構造特徵。測定岩層產狀要素,可以在野外直接測量,也可利用其他間接方式測定。
(1)直接測量: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岩層層面上測量其傾向、傾角,測量時要注意選擇有代表性又便於施測的層面。值得指出的是,在坑道內常見岩層下層面,這時測量其傾向,羅盤的長臂指向與岩層傾向相反,讀數要讀指針綁了銅絲端方向的數據。
(2)間接測定:在不能直接用地質羅盤測量產狀的地方,如大比例地形圖上可間接測量(間接測量產狀的方法詳見附篇)。
2.產狀要素的表示方法
(1)方位角表示法:這種方法多用於野外記錄、地質報告以及剖面素描中,將方位角分為360°,以正北方為0°(360°),通常只記傾向和傾角,如岩層傾向215°,傾角30°,記為215°∠30°。
(2)象限表示法:這種方法在論文撰寫時常用,以北和南的方向作為0°,一般測記走向、傾角和傾向。如N35°E/40°SE,即走向北偏東35°,傾角40°,傾向南東。值得指出的是,地質工作者習慣將南北方向作為定位標准,這與地理工作者的習慣是不同的,如方位角300°或45°,地質工作者稱為北西方向或北東方向,而地理工作者稱為西北方向或東北方向。
(3)符號表示法:如圖2-25所示。
圖2-25 不同產狀的標示符號
A—水平岩層產狀,表示傾角接近0°;B—傾斜岩層產狀,長線示走向,短線示傾向,數字為傾角;
C—直立岩層產狀,長線示走向,箭頭指向新岩層一側;D—倒轉岩層產狀,長線段表示岩層走向,箭頭所指為倒轉後傾向,數字為傾角
上述符號要按測量的產狀數據,認真標繪在地質圖上相應的位置,不能視為一般記號隨意標記。
在野外測量岩層產狀,通常是測量其傾向、傾角。在野外測剖面,如果剖面線與走向線斜交時,切記:剖面圖上只能畫視傾角(標示的產狀是真傾向、真傾角)。其換算方式除公式計算外,也可查表或用極射赤平投影法以及GeoTools.exe(地信網)求得。查表法最簡便,野外記錄簿內附有「傾角換算表」,該表是根據上述關系式編制而成。如在野外用羅盤測得岩層傾角為60°,並已知岩層走向與剖面間夾角為70°,在換算表中查得與之對應的視傾角為57°。
(三)傾斜岩層露頭界線形態
岩層的露頭形態取決於地形、岩層產狀以及兩者的相互關系。水平岩層的露頭界線在地質平面圖上,表現為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圖2-20,圖2-26之Ⅰ);直立岩層露頭界線在地質圖上是沿走向呈直線延伸,不隨地形等高線彎曲而彎曲(圖2-26之Ⅱ);傾斜岩層露頭界線分布形態則較復雜(圖2-26之Ⅲ)。當地面平坦時,產狀穩定的傾斜岩層其界線呈直線延伸,岩層露頭呈直線條帶狀分布,其延伸方向即岩層走向。當其橫過溝谷或山脊時,均呈「V」字形形態。當岩層產狀、地面坡向及坡度不同時,「V」字形形態也有不同的變化規律,人們將這種規律稱為「V」字形法則。現分述如下:
圖2-26 水平岩層(Ⅰ)、直立岩層(Ⅱ)、傾斜岩層(Ⅲ)的露頭形態(A)及平面圖(B)上的表現
(1)岩層傾向與地面坡向相反時,岩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彎曲方向相同,在溝谷處,岩層界線的「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圖2-27),但岩層界線彎曲程度比等高線的彎曲程度小;簡稱「相反-相同」。
圖2-27 傾斜岩層露頭形態之一
(2)岩層傾向與坡向相同,且岩層傾角大於地面坡度角時,岩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在溝谷處,岩層界線的「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圖2-28);簡稱「相同-相反」。
圖2-28 傾斜岩層露頭形態之二
(3)岩層傾向與坡向相同,但岩層傾角小於地面坡度角時,岩層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同,在溝谷處,岩層界線的「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圖2-29),但岩層界線彎曲程度比等高線的彎曲程度大;簡稱「相同-相同」。
圖2-29 傾斜岩層露頭形態之三
「V」字形法則具有較大的實際意義,可以指導我們觀測地質構造或填繪、分析地質圖。
在應用時,需注意兩點。其一,在大、中比例尺地質圖上,「V」字形法則表現明顯,有很大的實用意義,但在小比例尺圖上,由於地形起伏對地質界線的影響不明顯,其「V」字形法則的實用意義不大。其二,當地質體界面走向與山脊、溝谷延伸方向呈大角度相交時,「V」字形法則表現明顯。如果地質體界面走向與山脊、溝谷方向近於平行時,則表現不明顯,並為一直線(圖2-30)。
上述規律常運用於各類傾斜界面(如地層分界線、不整合界線、斷層線及礦層等界線)的連接和制圖中。而在對岩相分界線、侵入接觸界線、變化的礦脈界線的連接和褶皺的制圖時,由於這些地質界面常常變化較大,就絕不能硬套上述規律,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航片、遙感圖像等,在野外實地勾繪。
圖2-30 傾斜岩層順溝谷的露頭形態
(四)傾斜岩層露頭寬度
傾斜岩層的露頭寬度與岩層厚度、地面坡度和岩層產狀有關。
(1)當地面平坦且岩層傾角不變時,露頭寬度取決於岩層厚度,厚者寬,薄者窄(圖2-31A)。
(2)當地面平坦和岩層厚度不變時,露頭寬度取決於岩層傾角的變化。一般岩層傾角越小,岩層露頭寬度越寬。岩層傾角越大,岩層露頭寬度越窄;當岩層直立時,露頭寬度等於岩層厚度(圖2-31B)。
(3)當地面坡度和岩層厚度不變時,岩層傾向與坡向相同,且傾角小於坡角時,傾角越小,露頭寬度越寬;傾角越大,露頭寬度越窄。當坡向與傾向相反且坡向與傾向垂直時,露頭寬度最小。
圖2-31 岩層露頭寬度與厚度、傾角的關系
(4)當岩層傾向與坡向相反時,一般是地面坡度緩,岩層露頭就寬,坡度陡,露頭就窄(圖2-32A、B);岩層出露在陡崖峭壁上,則岩層頂、底面的界線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成一條線,造成在平面上岩層「尖滅」的假象(圖2-32C)。
圖2-32 露頭寬度與坡度的關系
(5)當岩層面與傾斜地面近垂直時,這時露頭寬度小於岩層厚度(圖2-33A);當岩層厚度不變時,若岩層面與地面間的夾角(指相交銳夾角)由小變大,則露頭寬度由寬變窄(圖2-33)。
圖2-33 露頭寬度與岩層傾角和地面坡度之間的關系
值得說明的是,在野外影響岩層露頭寬度的上述各種因素是變化的且相互約束,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
(五)傾斜岩層的厚度
岩(礦)層厚度數據是計算礦產儲量、分析沉積環境、推斷地質發展歷史的基本參數之一。
1.真厚度、鉛直厚度和假(視)厚度
(1)真厚度(h):岩層頂面到底面的垂直距離(即頂、底面間的法線距離),簡稱厚度(圖2-34)。
(2)鉛直厚度(H):岩層頂面到底面的鉛直距離。同一岩層在不同方向上的鉛直剖面出現的鉛直厚度都相等(圖2-34)。
(3)假(視)厚度(h′):指在不垂直岩層走向的剖面上,岩層頂、底界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圖2-35)。產狀穩定且頂、底面相平行的岩層,其真厚度、鉛直厚度都只有一個,而假(視)厚度有無數個(即隨剖面方向不同而變化)。
圖2-34 真厚度、鉛直厚度和視厚度
圖2-35 測算傾斜岩層厚度立體圖
2.三種厚度的關系與計算
(1)真厚度與鉛直厚度的關系可在圖2-34中垂直岩層走向剖面上求得:
h=H·cosα
(2)假(視)厚度與鉛直厚度得關系可在圖2-34中不垂直岩層走向剖面上求得:
h′=H·cosβ
(3)真厚度與視厚度關系:
h=h′·cosα/cosβ
由於β總是小於α,故h<h′,即真厚度總是小於視厚度。
岩層厚度可在野外直接測得,但因受條件限制,也常採用地質剖面法測得有關數據後再計算出岩層的厚度。通過野外的實測剖面,可以取得的數據有:導線上岩層頂、底界線間的斜長(L),導線上地面的坡度角(β),岩層傾角(α),岩層傾向與剖面方向間夾角(ω)或岩層走向與剖面間夾角(γ)等。將這些數據代入下列公式計算岩層得真厚度(h)和鉛直厚度(H):
h=L(sinα·sinβ·sinγ±cosα·sinβ)
H=L(tanα·cosβ·sinγ±sinβ)
式中的「±」號視情況而定,當地面坡向與岩層傾向相反時用「+」號;當坡向與岩層傾向相同時用「-」號。計算中出現負值時,取其絕對值。
在地質圖上直接用做圖法或利用赤平投影方法來求,其方法詳見附篇和附錄。
四、直立岩層出露特徵及厚度
(一)直立岩層出露形態
層面呈直立產狀的岩層稱為直立岩層。當岩層走向穩定不變時,其露頭形態在平面圖上呈直線延伸。
(二)直立岩層露頭寬度及厚度
因直立岩層露頭形態不受地形影響,其露頭寬度等於岩層厚度。因此,厚度愈大,露頭愈寬;厚度愈小,露頭愈窄(圖2-36)。
圖2-36 直立岩層的露頭形態
直立岩層的厚度,在野外用捲尺測量其頂、底界線間的水平距離即得;亦可在地質圖上量取頂、底界線間的垂直距離,按比例尺換算出實際長度求得。
『肆』 雅丹地貌的岩層軟化現象是啥雅丹
1、一開始,在沙漠里有一座基岩構成的平台形高地,沙漠河流的沖刷使得高地內的節理或裂隙加寬擴大。風的吹蝕使風蝕溝谷和窪地逐漸分開了孤島狀的平台小山,後者演變為石柱或石墩。
2、風的吹蝕將石柱「雕刻」成各種形狀。如果岩層近於水平且硬、軟岩層相間,軟岩層被剝蝕掉,硬岩層相對突出,就會變得像屋檐那樣,稱為石檐。
3、如果軟、硬層相間的岩層是陡傾斜的,就會形成鋸齒狀的雅丹地形。
4、如果組成石柱的岩石下軟上硬,兼之低處的風攜帶的沙多且沙粒粗大,高處的風攜帶的沙少且沙粒細小,風的吹蝕和磨蝕作用就會讓石柱下部變得很細,像磨菇把,上段就成了蘑菇傘,形成蘑菇石。
5、若蘑菇把被剝蝕掉,蘑菇傘只靠著很小的一點接觸面積坐落在基岩上,看上去搖搖晃晃的,就稱為搖擺石。
6、在球狀風化的配合下,兩塊圓咕隆咚的大石頭只靠一個切點互相接觸,上面的圓石似乎風都吹得動,就叫風動石
『伍』 為什麼會有水平岩層`和傾斜岩層
水平岩層是在開闊台地或平靜瀉湖中沉積形成的層狀沉積岩,其後期未受地質應力作用,因此產狀水平的岩石單位。傾斜岩石是水平岩層經過地質應力作用發生褶皺或斷層而使遠水平地層不水平。
『陸』 高中地理岩層問題,求解14題為什麼是先水平擠壓,後伸張
老半天看不出來,原來是你那個圖不夠清楚,有問題,如下圖:
右邊兩處大理岩原來應是連在一起的,由於後來水平擴張運動導致斷裂下陷才使兩處大理岩錯位,說明水平擴張運動在變質作用(大理岩)之後形成;
沉積岩(頁岩、石灰岩)形成時是岩層水平的,現在基本是豎直的,說明發生了水平擠壓運動才使水平岩層發生變形;從圖中看出大理岩(變質作用)和花崗岩(岩漿活動)是在水平擠壓運動後岩漿侵入石灰岩而形成,說明大理岩(變質作用)和花崗岩(岩漿活動)是在水平擴張運動之後;
大理岩是岩漿侵入石灰岩後使石灰岩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發生變質作用而形成的,說明岩漿活動在變質作用之前。
答案:C。
『柒』 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
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
1、岩性條件:岩性條件是雅丹形成發育的基礎。因對雅丹的定義不一致,雅丹形成發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時代的岩石上。
2、環境條件:現發現的絕大多數雅丹分布在極端乾旱區,年降水量小於50毫米,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區,風蝕作用強烈;或較為濕潤的窪地,鹽類風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強烈的地區。
3、動力條件:動力條件是雅丹地貌形成的關鍵因素,現主要集中於外營力條件的研究,包括風力和水力等方面。
(7)岩層上硬下軟水平相疊擴展閱讀:
雅丹分類的目的是將眾多形態、規模、年代及發育階段和成因不同的雅丹地貌分別歸類並確定它們在雅丹地貌分類系統中的位置和聯系。由於採用的分類原則不同,各種分類系統也有差異。
從已有研究來看,國內有3種分類系統。其中陳宗器按大小與形成年代將雅丹按形態分為邁賽(mesas,平頂山)和雅丹(yardangs)。
夏訓誠按成因把雅丹分為風蝕為主的雅丹、水蝕為主的雅丹和先水蝕後風蝕的雅丹三類;鄭本興按雅丹地層地球化學組成不同形成的顏色差異分為紅色雅丹、白色雅丹和黃色雅丹。
國外有2種分類系統,除了Cooke等按雅丹形態大小分為小、中、大三類雅丹外,需要重視的是Halimov等根據形態和發育階段,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對柴達木盆地雅丹地貌提出的分類系統,在當前雅丹地貌分類研究中值得借鑒。
『捌』 岩層產狀的測定方法
遙感圖像上岩層及其它構造面產狀測定,就是從影像特徵來定性或半定量確定其走向、傾向和傾角。
(一)岩層三角面的圖像特徵
1.岩層三角面
岩層三角面是指在遙感圖像上同一傾斜岩層地表露頭線上的最高點(山脊點)和與之相鄰的兩個最低點(河谷點)相結而成的一個假想三角形平面。岩層三角面是岩層風化剝蝕出露的實體上三點連結成的面,所以這個三角面的產狀可代表岩層的產狀,它是在遙感圖像上判斷岩層產狀要素的最佳標志。它的形態受岩性和地形侵蝕形態的影響,遙感圖像上可以是三角形、熨斗形、半圓形、半月形、梯形等形狀,多個岩層三角面常沿岩層傾向形成疊瓦狀影像,沿岩層走向斷續相連形成鋸齒狀、波浪狀或不規則的折線狀(圖版45)。與傾斜岩層的層面一樣,任何傾斜的構造面(包括斷層面、節理面、不整合面等)在地表遭受切割後都會構成「三角面」(或「V」字形影像)。
2.中心投影成像引起岩層三角面的畸變
由於航空像片屬中心投影,因此它出現在像片不同部位時,其形態會產生畸變,如圖8-2所示,地面上一組向西傾斜,傾角都是60°的單斜岩層,在圖像上形成一系列形態與大小不同的三角面。在像主點右側的三角面顯示岩層的西傾,但隨著與像主點距離的增大三角面尖端愈來愈尖銳,造成岩層變緩的假象(圖8-2中1—5);而在像主點左側(圖8-2中6—8)三角面亦指示岩層向西傾斜,但隨著它與像主點距離的增大,三角面的尖端愈來愈鈍,造成岩層越來越陡的假象;當攝影投射角與岩層傾角相等時(圖8-2中9),岩層三角面在像片上的投影變為一條直線,造成岩層直立的假象;而在攝影投射角小於岩層傾角的部位(圖8-2中10,11),岩層三角面尖端指向改變,圖像上指示岩層向東傾,造成岩層倒轉的假象。因此,在利用岩層三角面確定岩層產狀時,應盡量選擇在像主點附近的三角面來作產狀解譯,而不能選擇像片邊緣處的三角面。
圖8-2 航空像片上岩層視傾角和岩層三角面形態的變化規律
(二)岩層走向和傾向的確定
在分析構造時,必須在充分考慮岩層分布,露頭形態以及它們與地形和影像的相互關系的基礎上,來估測岩層的走向和傾向。在地勢平坦地區,傾斜岩層出露地表的地質界線就是岩層走向線,直線狀地層條帶的延伸方向就是地層走向。在地形起伏較大的地區,傾斜岩層的露頭線變成折線狀的條帶影像。這時可沿著河谷的相對兩岸、窄分水嶺的兩邊或者兩個平行的溝穀穀坡上的岩層露頭,選擇同一岩層層面上高程相等的兩個點,其連線即為岩層的走向線,向岩層傾斜方向作走向線的垂線,即得到岩層傾向線;然向利用地形圖或通過圖像經緯線確定像片上的真北方向,測量出走向線和傾向線的方位角。
當溝谷與岩層走向近於垂直時,根據構造地質學中的「V」字形法則來判斷岩層傾向應當慎重。
(三)岩層傾角的測定方法
測定岩層傾角大小的測定方法有多種,下面介紹兩種常用的方法:
1.目估法
可以依據遙感圖像上岩層三角面的形態特徵目估岩層產狀。在其它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岩層三角面的高(即三角面頂點到底邊垂線的長度)愈長,岩層傾角愈小(圖8-3)。也可以據岩層三角面頂角的大小來判別,岩層傾角較小時,其頂角也較小。目估法只能定性地判定岩層傾向及傾角大小。通常把水平岩層、緩、中等及陡傾斜及近直立岩層的傾角定為<5°、5°-20°、20°-45°、45°-80°、>80°。利用航空像片目估產狀時要盡量選用在圖像中心處的岩層三角面,以減小中心投影產生的誤差。
圖8-3 用岩層三角面的影像特徵判別岩層傾角
2.立體模型測量法
這種方法需用航空像片立體像對。首先在立體鏡下觀察出立體模型,從像片中心(即靠近像主點附近)露頭良好地段選定一個岩層三角面,然後用一小三角板(硬紙板)貼著立體模型中所測量的岩層三角面逐漸變化三角板的傾角,直到確認小三角板很准確地模擬出所測岩層三角面的產狀時為止。然後用量角器測量小三角板與像平面間的夾角,即為該岩層三角面的視傾角。由於立體鏡下的光學立體模型在垂直方向上有誇大,所以量得的視傾角要經換算才是真傾角。換算首先要知道垂直誇大系數K,它是一個立體模型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的比值,取決於航攝儀系統和立體觀察系統的幾何關系,主要與兩攝影基站的距離B,立體觀察用的兩張像片相對定位後像主點之間的間距S、航攝儀焦距f、航高H等多種因素有關。室內解譯時,可採用M.H.彼得魯謝維奇等人推薦的下列經驗公式:
遙感地質學
圖8-4 真傾角、視傾角及垂直誇大系數的關系
垂直誇大系數K一般為2.5—3.5。圖8-4為一種將視傾角換算成真傾角的圖表,其橫坐標為視傾角,縱坐標為垂直誇大系數,曲線為真傾角。假設垂直誇大系數為3.0,視傾角為70°,則沿橫坐標70°線上向上直至縱坐標為3.0處,得一交點,順曲線方向向上至上邊標有真傾角數處所指示的42°,就是換算後的真傾角。
上述測量岩層產狀要素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在遙感圖像上求其它地質構造面(如斷層面、節理面、不整合面等)和岩脈、礦脈等的產狀要素。
岩層產狀要素的解譯是大量的、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解譯。它是構造與岩性識別與編圖的基礎。由於岩性、地形及成像方式的不同,岩層和岩層三角面在遙感圖像上影像特徵會有很多變化,作產狀(尤其是傾向)解譯時要慎重和充分應用地質知識和解譯技巧。
『玖』 瀑布的岩層為什麼上硬下軟
有一位大神告訴我的。大部分的瀑布主要原因是因為河流對於軟、硬不同的岩石進行侵蝕後所造成的。通常這種瀑布的下面岩層較軟,容易被侵轉。而上面的岩層較硬,侵蝕速度慢,所以上下岩層就會因侵蝕速度的不同而形成高度上的差異。當河水流過這種坡度很陡的岩層時,就會形成爆布。而世界上的瀑布分布並不平均,通常沙漠、半乾旱地區等,都不容易形成爆布。希望你能採納
『拾』 水平岩層可以有角度不整合嗎
水平岩層(horizontal stratum)是指產狀呈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層。即同一層面上的各個點大致具有相同的海拔高度,地質圖上的地質界線大致平行於地形等高線。水平岩層是沉積成岩後只有整體升降而未經傾伏和褶曲的原始水平產狀的地層,也包括經過構造變動,但仍具有近水平產狀的地層,如大型平卧褶皺兩翼的岩層。
斷裂是指岩層被斷錯或發生裂開.據其發育的程度和兩側的岩層相對位錯的情況把斷裂分為三類.一類叫劈理,是微細的斷裂變動,還沒有明顯破壞岩石的連續性.最常見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發育的軸面劈理,常呈扇形
1.
水平岩層:同一層面上各點海拔高度都基本相同,
5. 露頭寬度:野外岩層出露寬度的水平投影,也就是傾斜岩層在地質圖上反映的寬度
6. 角度不整合:上下兩套地層之間不僅缺失部分地層,而且上下地層的產狀也不相同
7. 平行不整合: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基本一致,但二者之間缺失一些時代的地層的解除關
系
8. 傾斜岩層:岩層改變了原始產狀而向著某一方向傾斜,即指岩層面和水平面有一定的夾
角
9. 相當層:
10. 傾向:傾斜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位角
11. 視傾角:視傾向線和它的水平投影線之間的夾角
12. 視傾向:在同一岩層層面上凡與走向線不直交的任意直線均為視傾斜線,它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方位角叫視傾向或假傾向。
13. 產狀:岩層在三維空間的產出狀態,包括岩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14. 方位角表示法:用傾向方位角?傾角表示,NW330??35? 15. 視厚度:在不垂直於岩層走向的剖面上,岩層頂、底界線之間的垂直距離。
16. 真厚度:岩層上下層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17. 鉛直厚度:岩層頂、底面之間的鉛直方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