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氧化物質含量的測定原理
<strong>建議用間接碘量法滴定。</strong><br>在一定的條件下用碘離子來還原,定量析出I2,然後用Na2S2O3標准液來滴定析出的碘。關鍵還要看水中的氧化性物質是不是電位比E:I2/I-高,若不高於碘則需要先置換滴定。靈敏度很高,5X10-6mol/.L的碘溶液就看得出來了,加入乙醇可降低其靈敏度。
2. 具有氧化性的化學物質有哪些
1、單質:氟氣、氯氣、氧氣、臭氧、溴水、碘。
2、離子:金屬離子:銀離子、銅離子、鐵離子;部分非金屬陰離子:Br-,I-。
3、化合物:濃硝酸、濃硫酸、雙氧水、高錳酸鉀、次氯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其他: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過氧化物和鹽類,一些氧化性物質的分子中含有過氧基(-O-O-)或高價態元素(N5+、Mn7+等),極不穩定,容易分解,氧化性很強,是強氧化劑,能引起燃燒或爆炸。例如過氧化鈉、高氯酸鈉、硝酸鉀、高錳酸鉀等。
例如亞硝酸鈉、亞氯酸鈉、連二硫酸鈉,重鉻酸鈉、氧化銀等。
(2)純水中可氧化物質擴展閱讀
性質:
第一是受熱、被撞分解性。
多數氧化性物質的特點是氧化價態高,金屬活潑性強,易分解,有極強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燒,但與可燃物作用能發生著火和爆炸。
第二是可燃性。
氧化性物質絕大多數是不燃的,但也有少數具有可燃性。主要是有機硝酸鹽類,如硝酸胍、硝酸脲等,另外,還有過氧化氫尿素、高氯酸醋酐溶液,二氯或三氯異氰尿素、四硝基甲烷等。這些物質著火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參與即可燃燒。
第三是與可燃液體作用自燃性。
有些氧化性物質與可燃液體接觸能引起燃燒。如高錳酸鉀與甘油或乙二醇接觸,過氧化鈉與甲醇或醋酸接觸,都能起火。
第四是與酸作用分解性。
氧化性物質遇酸後,大多數能發生反應,而且反應常常是劇烈的,甚至引起爆炸。如高錳酸鉀與硫酸,氯酸鉀與硝酸接觸都十分危險。
第五是與水作用分解性。
有些氧化性物質,特別是活潑金屬的過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質爆燃。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吸水後,不僅能放出氧,還能放出大量的氯。高錳酸鉀吸水後形成的液體,接觸紙張、棉布等有機物,能立即引起燃燒。
第六是強氧化性物質與弱氧化性物質作用分解性。
強氧化劑與弱氧化劑相互之間接觸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產生高熱而引起著火或爆炸。如漂白粉、亞硝酸鹽、亞氯酸鹽、次氯酸鹽等弱氧化劑,當遇到氯酸鹽、硝酸鹽等強氧化劑時,會發生劇烈反應,引起著火或爆炸。
第七是腐蝕毒害性。
不少氧化性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能毒害人體,燒傷皮膚。
3. 純水是劇毒,這是真的嗎
純水是有劇毒的,這確實是真的。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水都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純水,不管是純凈水、礦泉水還是自來水,都是不那麼純粹的。這些水中多多少少都含有一些雜質,礦泉水中是含有礦物質的,純凈水中也有一些雜質,自來水中還有重金屬的物質。
因此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雖然純水在理論上是絕對干凈的,但是反而喝這樣的水對身體是不好的,於是就有了純水是劇毒的概念。喝了純水對身體會造成損傷,因此並不建議喝純水。平時經常喝得白開水或者礦泉水,其實都刻意的添加了電解質的成分,這樣反而對身體是有益處的,水並不是越純越好。
4. 蒸餾水可氧化物質含量怎麼計算,規范里沒有
現在這個可氧化物的測定有結果了嗎?我也在找這個
5. 水的成分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
1.穩定性:在2000℃以上才開始分解。
水的電離:純水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H2O=可逆=H+ +OH- 或 H2O+H2O=可逆=H3O+ +OH-
注:「H3O+」為水合氫離子,為了簡便,常常簡寫成H+,純水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10^-7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較活潑金屬或碳反應時,表現氧化性,氫被還原成氫氣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3Fe+4H2O(水蒸氣)=Fe3O4+4H2↑
C+H2O=CO↑+H2↑(高溫)
3.水的還原性:
最活潑的非金屬氟可將水中負二價氧,氧化成氧氣,水表現還原性 2F2+2H2O=4HF+O2↑
4.水的電解:
水在電流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工業上用此法制純氫和純氧 2H2O=2H2↑+O2↑
5.水化反應:
水可跟活潑金屬的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飽和烴發生水化反應。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
CH2=CH2+H2O←→C2H5OH
6.水解反應
鹽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3N2+6H2O(加熱)=3Mg(OH)2↓+2NH3↑
NaAIO2+HCI+H2O=AI(OH)3↓+NaCI(NaCI少量)
碳化鈣水解: CaC2(電石)+2H2O(飽和氯化鈉)=Ca(OH)2+C2H2↑
鹵代烴水解: C2H5Br+H2O(加熱下的氫氧化鈉溶液)←→C2H5OH+HBr
醇鈉水解:
C2H5ONa+H2O→C2H5OH+NaOH
酯類水解:
CH3COOC2H5+H2O(銅或銀並且加熱)←→CH3COOH+C2H5OH
多糖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
7.水分子的直徑數量級為10的負十次方,一般認為水的直徑為2~3個此單位.。
8.水的電離:
在水中,幾乎沒有水分子電離生成離子。
H2O←→H+ +OH-
由於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發生上述反應,所以純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9.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m^3/kg,溫度高於3.98℃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決定。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2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2O)2和(H2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 (H2O)3的締合分子存在,當溫度升高到3.98℃(101kPa)時水分子多以(H2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一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9.水在離子中是兩性物質,既有氫離子(H+),也有氫氧根離子(OH-)。但純凈蒸餾水是中性的。
6. 雙氧水會影響純化水易氧化物
答案是會,原因:
通俗的說雙氧水也屬於氧化性介質,純化水中的易氧化物的版產生就是與權金屬離子的氧化反應,雙氧水會增加氧化反應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一般我們在純化水系統中使用雙氧水就是做消毒,建議一定把握好濃度,和循環時間,以及做好消毒後的清洗和檢查殘留的工作。
7. 自來水中哪些物質具有氧化性
HClO
因為ClOˉ是一種氧化性較強粒子
在自來水中含有一定量的HClO和ClOˉ能通過氧化性來殺菌消毒。
8. 水中強氧化性物質如何消除
在水中增加還原性比較強的,而且被氧化後能觀察到明顯現象的化學葯品即可,
這樣的葯品很多,看你們實驗室有什麼就用什麼。
9. 水的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用途:
水的物理性質:
純凈的水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液體。在101KPa時,水的凝固點是0攝氏度,沸點是100攝氏度,4攝氏度是密度最大,為1g /cm3.水結冰時體積膨脹,所以冰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能浮在水的上面。
水的化學性質:
1、通電產生氫氣和氧氣 2H2O 通電 2H2↑+ O2 ↑
2、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鹼 CaO + H2O ==Ca(OH)2
3、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酸 H2O + CO2==H2CO3
用處: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狹義不可再生,廣義可再生資源。
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於極弱的電解質。日常生活中的水由於溶解了其他電解質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增強。
(9)純水中可氧化物質擴展閱讀:
性質
三態變化
眾所周知,水有三態,分別為:固態、液態、氣態。
但是水卻不止只有三態,還有:超臨界流體、超固體、超流體、費米子凝聚態、等離子態、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等等。
地下水與地表水
地下水——有機物和微生物污染較少,而離子則溶解較多,通常硬度較高,蒸餾燒水時易結水垢;有時錳氟離子超標,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地表水——較地下水有機物和微生物污染較多,如果該地屬石灰岩地區,其地表水往往也有較大的硬度,如四川的德陽、綿陽、廣元、阿壩等地區。
原水與凈水
原水——通常是指水處理設備的進水,如常用的城市自來水、城郊地下水、野外地表水等,常以TDS值(水中溶解性總固體含量)檢測其水質,中國城市自來水TDS值通常為100~400ppm。
凈水——原水經過水處理設施處理後即稱之為凈水。
10. 水中氧化性物質如何測定請各位高手幫忙解答
建議用間接碘量法滴定,在一定的條件下用碘離子來還原,定量析出I2,然後用Na2S2O3標准液來滴定析出的碘。關鍵還要看水中的氧化性物質是不是電位比E:I2/I-高,若不高於碘則需要先置換滴定。靈敏度很高,5X10-6mol/.L的碘溶液就看得出來了。加入乙醇可降低其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