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靜壓樁施工
淺談靜壓樁在過程中的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方法
一、前言
靜壓法施工是通過靜力壓樁機的壓樁機構以壓樁機自重和機架上的配重提供反力而將樁壓入土中的沉樁工藝。由於這種方法具有無噪音、無振動、無沖擊力等優點,適應今後岩土工程的要求;同時壓樁樁型一般選用預應力管樁,該樁作基礎具有工藝簡明,質量可靠,造價低,檢測方便的特性。兩者的結合便大大推動了靜壓管樁在江蘇地區的應用,使之有望成為廣東今後樁基發展的主打產品。人們在對《靜壓樁基礎技術規程》千呼萬喚的同時,也希望對靜壓樁的沉樁機理及工程實踐中的應用有進一步的了解,本文為此作一介紹。
二、靜壓樁沉樁機理
沉樁施工時,樁尖刺入土體中時原狀土的初應力狀態受到破壞,造成樁尖下土體的壓縮變形,土體對樁尖產生相應阻力,隨著樁貫入壓力的增大,當樁尖處土體所受應力超過其抗剪強度時,土體發生急劇變形而達到極限破壞,土體產生塑性流動(粘性土)或擠密側移和下拖(砂土),在地表處,粘性土體會向上隆起,砂性土則會被拖帶下沉。在地面深處由於上覆土層的壓力,土體主要向樁周水平方向擠開,使貼近樁周處土體結構完全破壞。由於較大的輻射向壓力的作用也使鄰近樁周處土體受到較大擾動影響,此時,樁身必然會受到土體的強大法向抗力所引起的樁周摩阻力和樁尖阻力的抵抗,當樁頂的靜壓力大於沉樁時的這些抵抗阻力,樁將繼續刺入下沉。反之,則停止下沉。
壓樁時,地基土體受到強烈擾動,樁周土體的實際抗剪強度與地基土體的靜態抗剪強度有很大差異。隨著樁的沉入,樁與樁周土體之間將出現相對剪切位移,由於土體的抗剪強度和樁土之間的粘著力作用,土體對樁周表面產生摩阻力。當樁周土質較硬時,剪切面發生在樁與土的接觸面上;當樁周土體較軟時,剪切面一般發生在鄰近於樁表面處的土體內,粘性土中隨著樁的沉入,樁周土體的抗剪強度逐漸下降,直至降低到重塑強度。砂性土中,除松砂外,抗剪強度變化不大,各土層作用於樁上的樁側摩阻力並不是一個常值,而是一個隨著樁的繼續下沉而顯著減少的變值,樁下部摩阻力對沉樁阻力起顯著作用,其值可占沉樁阻力的50~80%,它與樁周處土體強度成正比,與樁的入土深度成反比。
粘性土中,樁尖處土體在擾動重塑、超靜孔降水壓力作用下,土體的抗壓強度明顯下降。砂性土中,密砂受松馳效應影響土體抗壓強度減少,松砂受擠密效應影響土體抗壓強度增大,在成層土地基中,硬土中的樁端阻力還將受到分界處粘土層的影響,上覆蓋層為軟土時,在臨界深度以內樁端阻力將隨壓入硬土內深度增加而增大。下卧為軟土時,在臨界厚度以內樁端阻力將隨壓入硬土的增加而減少。
一般將樁摩阻力從上到下分成三個區:上部柱穴區,中部滑移區,下部擠壓區。施工中因接樁或其它因素影響而暫停壓樁的間歇時間的長短雖對繼續下沉的樁尖阻力無明顯影響,但對樁側摩阻力的增加影響較大,樁側摩阻力的增大值與間歇時間長短成正比,並與地基土層特性有關,因此在靜壓法沉樁中,應合理設計接樁的結構和位置,避免將樁尖停留在硬土層中進行接樁施工。
三、終壓力與極限承載力
在靜壓樁施工完成後,土體中孔隙水壓力開始消散,土體發生固結強度逐漸恢復,上部樁柱穴區被充滿,中部樁滑移區消失,下部樁擠壓區壓力減小,這時樁才開始獲得了工程意義上的極限承載力。從大量的工程實踐看,粘性土中長度較長的靜壓樁其最終的極限承載力比壓樁施工時的終壓力要大,在某些土體固結系數較高的軟土地區,靜壓樁最後獲得的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可比終壓力值高出一二倍,但是粘性土中的短樁,土體強度經一段時間的恢復,摩阻力雖有提高,但因樁身短,側摩阻力占樁的極限承載力的比例差異不大,最終極限承載力達不到樁的終壓力。因此樁的終壓力與極限承載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些初接觸靜壓樁的設計、施工人員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兩者數值上不一定相等,主要與樁長、樁周土及樁端土的性質有關,但兩者也有一定的聯系。 四、常見問題
(一)樁身上抬
由於靜壓樁是擠土樁,在場地樁數量較多,樁距較密的情況下,時常後壓的樁會對已壓的樁產生擠壓上抬,特別對於短樁,易形成所謂的吊腳樁。這種樁在做靜載試驗時,開始沉降較大,曲線較陡,但當樁尖達到持力層,承載力又有明顯增加,沉降曲線又趨於平緩,這是樁身上抬的典型曲線。樁身上抬除了靜載沉降偏大外,對樁而言可能會把接頭拉斷,樁尖脫空,同時大大增加對四周樁的水平擠壓力,導致樁傾斜偏位。在處理上施工前合理安排壓樁順序,同一單體建築物一般要求先壓場地中央的樁,後壓周邊的樁;先壓持力層較深的樁,後壓較淺的樁。出現樁身上抬後一般採用復壓的辦法使樁基按正常使用,但對承受水平荷載的基礎要慎重。
(二)引孔壓樁的問題
為了防止樁間的擠土效應太大,或土質太硬而使樁身較短,施工中往往採用引孔壓樁的工藝 ,即先鑽比管樁略小規格的直徑鑽孔,深度是樁長的(2/3~1)L,然後將管樁沿預鑽孔壓下去。引孔應隨引隨壓,中間間隔時間不宜大長,否則孔內積水,一是會軟化樁端土,待水消散後孔底會留有一定空隙;二是積水往樁外壁冒,削弱了樁的側摩阻力。
對於較硬土質中引孔壓樁還會有樁尖達不到引孔孔底的現象,施工完成後孔底積水使土體軟化,使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
(三)樁端封口不實
當樁尖有縫隙,地下水水頭差的壓力可使樁外的水通過縫隙進入樁管內腔,若樁尖附近的土質是泥質土,遇水易軟化,從而直接影響樁的承載力。對於樁靴的焊接質量要求與端板間無間隙、錯位,保證焊縫飽滿,無氣孔。施焊對稱進行,焊拉時間控製得當,焊接完成後自然冷卻10分鍾左右方可施打,因高溫焊縫遇水後變脆,容易開裂。工程上比較有效的補救技術措施是採用填芯混凝土法,即在管樁施壓完畢後立即灌入高度為1.2m左右的C20細石混凝土封底,樁端不漏水,樁端附近水壓平衡,樁端土承受三相壓力,承載力能保持穩定。
(四)樁頂(底)開裂
由於目前壓樁機越來越大,最重可達6800KN,對於較硬土質,管樁有可能仍然壓不到設計標高,在反復復壓情況下,管樁樁身橫向產生強烈應力,如果樁還是按常規配箍筋,樁頂混泥土抗拉不足開裂,產生垂直裂縫,為處理帶來很大困難。另一種情況就是管樁由軟弱土層突然進入硬持力層,沒有經過渡層,樁機油壓迅速升高,樁身受到瞬間沖擊力也容易引起樁頂開裂,如果硬持力層面不平整,樁靴卡不進土引起樁頭折斷破碎,樁機油壓又下降,再壓時壓力不穩定,吊線測量樁長發現比入土部分短。處理上事前改進樁尖形式(圓錐形樁尖易滑),事後用壓力灌漿把樁底破碎混凝土粘結住,適當折減承載力設計值。
(五)基坑開挖
由於靜壓樁逐漸用在高層建築中,基坑開挖不可避免。應根據開挖深度考慮是否需要先圍護開挖再沉樁的方案。邊打樁邊開挖是不可取的,先打樁後開挖應考慮對稱均勻,如在中間開挖把土堆在周圍就會造成四周和中心的土體高差懸殊,同時超孔隙水壓及震動會使管樁傾斜或折斷,所以合理制定基坑開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五、結語
靜壓樁的沉樁機理非常復雜,與土質、土層排列、硬土層厚度、樁數、樁距、施工順序、進度等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靜壓樁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也各種各樣,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是提高終壓力進行復壓。往往樁在做完靜載試驗發現不合格後,還要增加靜載試驗或大應變檢測,以確定更大范圍不合格樁數量分布。有時基坑已開挖,樁頭已鑿去位置難確定,壓樁機撤出現場,復壓或補樁有一定困難,這就要採取其它一些措施處理不合格樁,如灌漿補強、降低樁承載力標准或擴大承台等。相信隨著工程實踐的不斷豐富,能為靜壓樁規程的制定提供更多的素材。
⑵ 提醒甲方聯系樁檢測單位對支護樁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測的聯系單怎麼寫
摘要 1、條件允許時,宜採用孔內攝像或將低壓燈泡放入管樁內腔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查。
⑶ 樁基界面管和深測管孔洞是否一定要處理
摘要 封底:管樁打完後需要混凝土封底。現場施工一般是第一節樁施工完畢,焊接第二根之前,直接將拌好的混凝土倒入管樁內部即可,灌注高度約1~2米。作用是防止持力層被地下水軟化。
⑷ 預應力管樁樁長及最後貫入度雙控主要注意什麼
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採用焊接或漿錨法接樁。預制樁打入深度以最後貫入度(一般以連續三次錘擊均能滿足為准)及樁尖際高為准,即「雙控」,如兩者不能同時滿足要求時,首先應滿足最後貫入度。堅硬土層中,每根樁已打到貫入度要求,而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未達到設計標高,應根據實際情況與有關單位會商確定。
一般要求繼續擊3陣,每陣10擊的平均貫入度應不大於規定的數值;在軟土層中,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貫入度可做參考。符合設計要求後,做好施工記錄,然後移樁機到新樁位。如打樁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一般採取補樁方法。
(4)管樁樁端持力層遇水軟化擴展閱讀
管樁沉樁方法有多種,在我國國內施工過的方法有:錘擊法、靜壓法、震動法、射水法、預鑽孔法及中掘法等,而以靜壓法用得最多。
由於柴油錘打樁時震動劇烈、噪音大,為適應市區施工需要,近幾年來我國各地開發了大噸位的靜力壓樁機施壓預應力管樁的工藝,靜力壓樁機又可分為頂壓式和抱壓式,抱壓式是樁機的夾板夾緊樁身,
依靠持板的摩擦力大於入土阻力的原理工作,靜力壓樁機最大壓樁力可達5000-6000kN,可將直徑500、600的預應力管樁壓到設計要求的持力層,從而大大推動了預應力管樁的應用和發展。
⑸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不宜在什麼條件下應用
下列地質條件下不宜選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1、土層中夾有難以消除的孤石、障礙物;
2、含有不適宜作持力層且管樁又難以貫穿的堅硬夾層;
3、基岩面上沒有合適持力層的岩溶地層;
4、非岩溶地區基岩以上的覆蓋層為淤泥等松軟土層,其下直接為中風化岩層或微風化岩層或中風化岩面上只有較薄的強風化岩層;
5、樁端持力層為遇水易軟化且埋藏較淺的風化岩層;
6、對管樁的混凝土、鋼筋及鋼構件有強腐蝕作用的岩土層(含地下水)。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可分為後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先張法預應力管樁。 先張法預應力管樁是採用先張法預應力工藝和離心成型法製成的一種空心筒體細長混凝土預制構件,主要由圓筒形樁身、端頭板和鋼套箍等組成。
管樁按混凝土強度等級或有效預壓應力分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和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代號為PC,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代號為PHC,薄壁管樁代號為PTC。PC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60,薄壁管樁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60,PHC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80。
PC樁和PTC樁一般採用常壓蒸汽養護,一般要經過28天才能施打。而PHC樁,脫模後進入高壓釜蒸養,經10個大氣壓、180度左右的蒸壓養護,混凝土強度等級達C80從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時間只需一兩天。
⑹ 土建基礎用靜壓管樁在施工中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一、開工前應具備下列文件和資料:
1、擬建場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2、現場可供參考的試樁資料;
3、樁基礎設計圖,設計人員技術交底及圖紙會審記錄;
4、擬建場地周圍建(構)築物、地下管線、高空線路、臨邊馬路等相關的技術資料;
5、主要施工設備的技術性能資料;
6、經檢查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7、管樁出廠合格證、產品說明書及質量檢驗資料;
8、專業分包合同,管理人員委派書,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9、監理合同,監理對施工組織設計審查等資料,監理委派書;
二、施工現場條件要求:
1、場地清楚樁位位置的原建(構)築物基礎及地下障礙物;
2、施工場地應平整,排水暢通,坡度宜小於1%。壓樁機船型履靴的接地壓強一般要求120-140KPa,當場地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對其採取加固處理措施;
3、當樁基施工可能影響周圍建(構)築物,地下管線邊坡道路等正常使用和安全時,應預先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並跟蹤監測。
管樁基礎施工前,應在現場進行沉樁工藝試驗,並按規定進行靜載試樁。
三、壓樁機的選擇:
1、靜壓沉樁可採用頂壓式沉樁或抱壓式沉樁,一般採用抱壓式沉樁機,抱壓式沉樁宜採用多點均壓式夾樁機構,壓樁機型號及配重的多少可根據設計要求確定的壓樁力,場地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或根據試樁資料選擇。
2、壓樁機應配足配重,最大壓樁重量(包括樁機自重和配重)不得小於設計的單樁極限承載力,且不小於終壓值的1.2倍,壓樁機的最大壓樁力應是壓樁機的機架重量加上配重再乘以0.9.
四、沉樁規定:
確定靜壓樁的終壓標准,靜壓樁的終壓標准應以現場試壓樁的試驗結果確定,試壓樁不少於3根,也可參考當地條件相似工程的施工經驗確定。
1、當終壓力值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而達不到根據當地經驗預估的終壓力值時,宜按實際情況降低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的取值,不得任意增加復壓次數,復壓時穩壓壓力不得小於終壓力,穩壓時間宜為5-10s。
2、對於樁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丙級的靜壓樁,其終壓力標准要進行現場試壓樁的試驗,且當地施工經驗較少,尚未建立符合當地情況的終壓值與樁的豎向承載力特徵值相關關系時,靜壓沉樁的終壓標准可按設計樁長和標高為准,終壓力作為參考,在施工前可先施工2-3根樁,待24小時後採用與樁的極限承載力相等的壓樁力進行復壓,如果樁身不下沉,即可按該設計樁長和標高進行全面施工,否則應進行調整。
3、當採用抱壓式液壓樁機時,樁身允許抱壓最大壓樁力宜滿足下列要求
PC樁 Pjmax≤0.55(fce–Gpc)A PHC樁 Pjmax≤0.50(fce–Gpc)A
式中Pjmax—樁身允許抱壓壓樁力
Fce—管樁離心砼抗壓溫度,對於C60的PC樁取fce=60MPa
對於C70的PC樁取fce=70 Mpa,對於C80的PC樁取fce=80 Mpa
Gpc—管樁砼有效預應力,當管樁說明書上未列Gpc=5 Mpa。
五、沉樁過程應符合下列規定:
1、首節樁下沉時垂直度偏差不大於0.5%,樁機要求調整水平,沉樁時採用經緯儀在兩個方向投測
2、每一根樁應一次連續沉樁到底、接樁、送樁,中間不得無故停歇,盡可能縮短休歇時間,盡可能避免在接近持力層時接樁。
3、當樁端持力層為遇水軟化的風化岩(土)層時,打樁施工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管樁端封底砼施工。
六、沉樁順序應符合以下要求:
1、對於密集樁,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向四周對稱施工。
2、根據樁長和樁頂設計標高,宜先沉長樁後沉短樁。
3、根據管樁的規格宜先大後小。
4、根據建築物設計的主次宜先主後輔。
5、根據整個工程布樁的疏密程度,若相差較大,宜先密後疏。
七、接樁、送樁、截樁:
1、管樁的接長可採用樁頂端板圓周坡口槽焊接或機械嚙合接頭連接法。焊接宜採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也可採用手工電弧焊。
2、當管樁需要接長時,其入土部分樁身的樁頭宜高出地面0.5-1.0M,以便操作。
3、下節樁的接頭處宜設導向措施,以方便上節樁就為,接樁時上下節對接偏差不宜大於2mm。
4、管樁對接前,應用鋼刷清理上下樁節端板,坡口處應刷至露處金屬光澤。
5、焊接時宜先在坡口圓周上對稱點焊4-6點,待上下樁節固定後拆除導向箍,再分層施焊,施焊宜對稱進行。
6、焊接層數宜為3層,不得小於2層,內層焊渣必須清理後再施焊外一層。焊縫應連續飽滿,其外觀質量應符合二級要求。
7、當採用手工電弧焊時,施焊宜由兩個持證上崗的焊工對稱進行,施焊Φ400以上管樁宜為二層三道,焊接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兩個焊工對焊時,正常情況下
Φ300的,8-10分鍾;Φ400的,12-15分鍾;Φ500的,宜為15-22分鍾;Φ600的宜為22-28分鍾。
8、略--。機械嚙合接頭。應該要求機械嚙合接頭
9、焊接好的接頭應自然冷卻後,才可繼續沉樁,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小於8分鍾;手工電弧焊的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少於5分鍾;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的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小於3分鍾,嚴禁用水冷卻和焊畢即沉。
10、送樁應用專用送樁器,不得用工程樁做送樁器。
11、截割樁頭宜採用電動鋸樁器。
八、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應暫停沉樁,並及時與設計監理等有關人員研究處理:
1、壓樁力或貫入度突變;
2、樁頭混凝土剝落、破碎;
3、樁身突然傾斜、跑位、沉陷;
4、地面明顯降起,鄰樁上浮或位移過大;
5、總錘擊數超過有關規定;
九、偏位補樁:
1、在沉樁過程中發現樁位誤差過大,超過規定且偏差將使樁的受力產生不良影響時,應及時進行補樁,補樁位置和規格應由該基礎的設計單位確定,補樁的規格應根據受力情況採用相同規格或直徑稍小的樁
2、當發現偏差時樁機已離開現場,或再進入現場確有困難,若樁位誤差過大對受力產生不良影響時,宜採用錨桿靜壓樁法補樁。
3、如樁位除偏心外,還伴隨產生樁身傾、,斷裂等現象,應通過質檢部門檢測,並提供檢測報告,說明樁的偏位大小和方向,傾斜度和斷裂位置等情況,由當地質量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及設計、施工、監理等部門共同研究處理方法。
4、若樁位偏位較小且偏位對樁不會產生水平力和拉拔力時,可考慮採取高壓旋噴樁進行補樁。
5、補樁後應對相應的樁台、地梁進行相應加固處理。
十、冬季沉樁:
1、冬季沉樁或越冬工程樁,沉樁後的樁頂標高宜在地表以下至少1M處,或採取措施加以覆蓋防止樁周土凍脹將樁撥裂。
2在飽和淤泥質粘土地區沉樁,為避免施工時陷機現象,可利用冬季在堅硬的凍土層上沉樁加快工程進度,提前躲開場地翻漿期。
3、冬期施工樁接頭焊接應採取相應的措施,焊條烘焙,氣體保護焊,二氧化碳純度不低於99.5%。
⑺ 管樁碎樁的問題
原則上講,是不行的。
一、管樁的產品質量問題
為敘述方便,將管樁在吊裝、運輸、堆放中出現的問題歸入產品質量之中,同時也將樁尖質量問題一並列出:
(1)端頭板的設計寬度小於管樁設計壁厚。如曾有Ф550—100管樁,端板實用寬度只有70mm。
原因:設計錯誤,偷工減料。
危害:無端板處的混凝土高出端板2—3mm,很難接駁,若要接駁,只能將高出部分的混凝土敲掉,不僅費時費工,而且往往將內壁混凝土敲掉樁壁變薄,使樁的傳力性能減弱。
(2)端板四周的坡口不按設計要求加工,誤差大,坡口尺寸偏小。
原因:加工設備和工藝落後;加工質量差;未認真檢查驗收;有些甚至是施工單位提出的加工要求。
危害:焊縫厚度得不到保證;有的坡口甚至塞不進焊條,接頭質量差。
(3)端頭板焊接性能差。
原因:不用A3或AY3鋼板,而用一些如舊船板等可焊性差的鋼板作端頭板。
危害:焊接質量難以保證;接頭極易開裂。
(4)端頭板翹曲不平。
原因:加工不平整;加工好後被壓彎而仍然使用。
危害:樁頭處易打碎;樁身無法接長或接頭質量很差。
(5)端頭板微凹成盆碟狀。
原因:主筋位於設計壁厚的中間或稍偏里,張拉時端板受力不勻,外側小內側大;施加預應力時樁身橫截面受力不勻,內側壓縮量大於外側壓縮量,從而使端板內側微凹成盆碟狀;端板厚度不符合規范要求。
危害:對接不平,傳力性能差;打樁時樁頂混凝土應力集中易破碎。
(6)端頭板與樁身軸線不垂直,即端部傾斜。
原因:預應力鋼筋長短不一;張拉力偏心;樁模端部傾斜。
危害:打樁時樁頭受力不勻,應力集中易破碎;樁身接長後不是一直線而是折線狀。
(7)鐓頭凹出端板面。
原因:端板上的鐓頭孔太淺;鐓頭形狀不規則或異型。
危害:樁頭接長時端面不能吻合;打樁時應力集中,樁頭或樁接頭很快破碎。
(8)端頭板上手鐓頭孔底被拉脫。
原因:鐓頭孔鑽得太深,或端板太薄,以至孔底厚度太薄,張拉時鐓頭將孔底拉脫穿孔而出。
危害:無法張拉,成不了預應力管樁。
(9)鋼套箍凹陷。
原因:鋼套箍加工質量差;成型後尚未入模時受外力撞磕而變形。
危害:樁頭處易跑漿,外觀難看。
(10)鋼套箍與端頭板連結質量差。
原因:焊接馬虎,焊縫質量差;有的廠家採用先將鋼筋穿入端板孔然後再鐓頭的落後工藝,於是,鋼套箍與端板的連結不能在內側連續焊接而只能在外側用點焊連結,不僅連結力不足,而且將薄板燒壞。
危害:鋼套箍起不了圍護混凝土的作用;打樁時鋼套箍會整個脫落;燒焊時散熱作用差,易燒壞樁身混凝土。
(11)鐓頭被拉脫。
原因:鋼筋材質差;鐓頭形狀不規則,尺寸偏小;鐓頭工藝差,強度損失大。
危害:脫頭鋼筋無法張拉,其餘鋼筋超張拉,易發生斷筋;預應力不勻,樁身耐打性差。
(12)斷筋。
危害:未斷鋼筋超張拉;預應力不勻;樁身易成香蕉形;樁身耐打性差。
(13)內外表面露筋(包括主筋和箍筋)。
原因:鋼筋骨架成型時質量差;混凝土拌和物質差;樁身混凝土坍落。
危害:打樁時樁身易破裂;樁基耐久性差。
(14)預應力鋼筋內移。
原因:手工綁扎的鋼籠直徑偏小;滾焊機中的定位塊上的孔特別是銅圈磨損大而不及時修補或更換,故成型的骨架直徑偏小。
危害:預應力分布不勻;樁身抗彎強度減少。
(15)樁身粘皮。
原因:樁模未塗脫模劑,或塗得不均勻,或脫模劑質量不良,或脫模劑來不及成脫就灌混凝土;蒸養制度不合理。
危害:外觀難看;深度大或面積大的粘皮有損樁身質量。
(16)樁身麻面。
原因:樁模內側不平,存在麻點、起鱗、銹蝕等缺陷;混凝土流動性能差,離心工藝制度不合理,表面出現成片水泡。
危害:外觀難看。
(17)樁身合縫漏漿。
原因:樁模合口間隙太大;樁模合模時螺栓上得不緊;縫合處止漿措施不良。
危害:外觀難看;漏漿太多,樁身出現一條無漿的碎石溝,樁身耐打性差。
(18)鋼套箍與樁身結合處漏漿。
原因:止漿措施不良;鋼套箍變形。
危害:外觀難看;漏漿多時只露出石子,樁頭混凝土鬆散,極易破碎。
(19)樁頭內部有空洞和蜂窩。
原因:鋼套箍漏漿嚴重;樁頭內有空氣,離心時空氣跑不出以至混凝土無法充滿樁頭空間;樁頭構造筋太密,混凝土擴散困難;混凝土太干或時間太長流動性差,成型困難;混凝土中石子太大。
危害:打樁時樁頭易破碎。
(20)內表面混凝土坍落。
原因:混凝土攪拌不勻;樁模跳動;離心制度不當。
危害:樁身薄弱易打斷。
(21)樁壁太薄。
原因:混凝土量不足;浮漿太多。
危害:樁的耐打性差。
(22)樁身混凝土分層離析,外側石子、內側浮漿層次十分清晰。
原因:混凝土配比不當;水灰比太大,離心制度不合理;離心時樁模跳動。
危害:樁身強度內外差別大、強度低。
(23)樁身混凝土脆性大、強度低。
原因:靜養時間短;蒸氣養護時升溫太快、太高,降溫太快;摻合料不合理。
危害:樁身經不起錘擊,容易脆裂或爆裂。
(24)樁身浮漿多而又殘留在樁孔內,有的甚至占據一半內孔。
原因:水灰比太大;浮漿多而不倒掉。
危害:樁身強度降低;樁重;外觀不雅;安放承台插筋時很難插入。
(25)樁身縱向彎曲大,呈香蕉形狀。
原因:預應力鋼筋長度誤差大;有少量斷筋;偏心張拉造成應力不勻;長細比太大,脫模強度低,Ф300樁尤為多見。
危害:接駁不直;打樁時易打斷,易爛樁頭;受力不良。
(26)同規格的管樁外長誤差大。
原因:樁模直徑誤差大,尤其是不同廠家的管模混用,生產出來的管樁直徑有大有小。
危害:如果直徑大一些的樁在下一節,上一節直徑小一些,樁的摩擦力損失大;上下節樁接頭質量差。
(27)樁身有冷卻裂縫。
原因:壓蒸工藝制度不合理,高壓蒸養出釜時,溫差太大,外界溫度太冷而又沒有保溫措施,或淋上雨水。
危害:樁身不耐打,耐久性差。
(28)樁身局部磕損。
原因:吊裝過程中發生碰撞;運輸時有菱角的鐵件上震盪摩擦。
危害:嚴重損壞時不能應用。
(29)樁身出現縱橫裂縫。
原因:吊裝、堆放、運輸過程中管樁發生強烈碰撞或掉地摔壞;堆放為不合理、上下支點不在同一垂線上。
危害:管樁報廢不能用。
(30)樁身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原因:水泥、砂、石質量有問題;水灰比太大;離心制度或蒸養制度不合理;管理混亂。
危害:產品質量不合格,或降級使用。
(31)用普通鋼筋代替高強進口鋼筋。
原因:偷工減料,經營作風不正。
危害:產品不符設計要求;損害廠家信譽。
(32)用PC管樁冒充PHC管樁。
原因:經營作風不正,以次充好,以低頂高。
危害:破損率高,損害廠家信譽。
(33)不經壓蒸養護的管樁混雜在壓蒸養護的管樁中。
原因:產品供不應求時經營作風不正。
危害:破損率高,損害廠家信譽。
(34)十字樁尖底座板不是整塊蓋住管樁截面,僅僅蓋住內孔口,十字刃直接焊在端板上。
原因:樁尖設計錯誤,偷工減料。
危害:應力集中,易打爛樁端部。
(35)樁尖十字刃寬度超過樁直徑。
原因:下料不準,沒有扣除焊縫的增量;製作粗糙。
危害:樁尖大樁身細,樁側摩阻力大大減少。
(36)樁尖十字中心或圓錐形尖尖端不在樁中心軸線上。
原因:製作粗糙。
危害:打樁時樁身易傾斜。
(37)外觀難看:例如止漿棉紗在樁頭隨風飄;鋼套箍上混凝土薄片殘留……
原因:堆場前未加清理;管理不善。
危害:有損管樁外觀,有損廠家水準。
(38)樁尖焊在樁身上的焊縫質量差。
原因:焊接不認真。
危害:管樁內滲水,若持力層為強風化泥岩、頁岩等軟質岩,遇水變軟,承載力達不到要求。
二、管樁的工程質量問題
管樁的工程質量問題不外乎:樁位及樁身傾斜率超過規范要求;樁頭打碎,樁身(包括樁破損,接頭開裂)斷裂;沉樁達不到設計的控制要求;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至於環境質量方面的問題不在此敘述。
(一) 樁頂偏位超過規范要求(一般要求≤10cm)。
原因:
(1)測量放線有誤;
(2)現場放樣樁受外界影響變位而未糾正;
(3)插樁對中馬虎;
(4)在軟土地基或樁密集處,先施工的樁易被擠壓而偏位;
(5)打樁順序不當能引起樁頂大偏位;
(6)大承台處若樁間距太小易使樁偏位;
(7)孤石和其他的障礙物可將樁尖和樁身擠向一旁;
(8)樁尖沿裸露岩石傾斜面滑移而使樁尖偏位;
(9)接樁不直,樁中心線成折線狀;
(10)樁身傾斜率太大都可使樁頂偏位較大;
(11)邊打樁邊開挖基坑;
(12)開挖基坑時樁周土體高差懸殊。
危害:樁基受力不良;有些偏位太大的樁,樁身可能斷裂;承台尺寸變化,
給施工帶來困難。
(二) 樁身傾斜超過規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於1%)。
原因:
(1)打樁機導桿不直;
(2)施工場地不平,地耐力不足引起打樁機前傾後仰;
(3)插樁馬虎,第一支樁傾斜過大;
(4)樁身本身是香蕉形;
(5)樁端面與樁軸線不垂直,傾斜太大;
(6)開始打樁時樁身未穩定就猛烈撞擊,易使樁身傾斜;
(7)在淤泥軟土層中開始打樁,一錘擊就沉下去幾米甚至十幾米,此時樁身最容易傾斜;
(8)施打時,樁錘、樁帽、樁身中心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偏心受力;
(9)樁墊或錘墊不平,錘擊時會使樁頂面傾斜而造成樁身傾斜;
(10)樁帽太大,引起錘擊偏心而使樁身傾斜;
(11)多節樁連接後成曲折線;
(12)遇到孤石和障礙物,使樁尖跑位樁身傾斜;
(13)樁尖沿裸露岩石傾斜面滑移,石灰岩地區多見;
(14)先打的樁被後打的樁擠斜,尤其是打樁順序不當時更顯得嚴重;
(15)先打的樁送樁太深,附近後打的樁會往送樁孔的方向傾斜;
(16)錐形樁尖尖端或十字樁尖交叉點偏點;
(17)「鑽孔埋樁法」施工時,鑽孔本身傾斜而引起管樁傾斜;
(18)送樁器套筒太大或送樁器傾斜也會引起管樁傾斜;
(19)邊打樁邊開挖基坑易使樁傾斜;
(20)開挖基坑時樁周土體高差懸殊。
危害:樁基偏心受壓,承載力減少,傾斜太大樁身會折斷。
(三) 樁頭碎裂。
原因:
(1)樁頭結構設計不合理,或製作時不按設計要求進行;
(2)樁頭嚴重跑漿,形成空洞;
(3)蒸養制度不當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壞;
(4)PC樁混凝土齡期不足二十八天;
(5)樁頂面不平整或翹曲;
(6)預應力主筋鐓頭高出樁端面;
(7)樁頂面與樁軸線不垂直;
(8)樁身彎曲度太大;
(9)搬運、吊裝、堆放過程中樁頭嚴重損傷;
(10)柴油打樁錘選用不當,過輕、過重;
(11)自由落錘落距太大,一般超過1.5m易將樁頭擊碎;
(12)樁帽太小、太大、太深,或樁頭尺寸偏差太大;
(13)樁帽襯墊太薄或未及時更換;
(14)樁身傾斜,偏心錘擊;
(15)打樁機傾斜,偏心錘擊;
(16)遇到石灰岩等硬岩面時繼續猛打;
(17)貫入度要求大小,總錘擊數過多,或每米錘擊數過多;
(18)貫穿厚度較大的硬隔層進易打擊碎樁頭。
危害:樁頭擊碎,不能繼續錘擊,樁無法打下去,收不了錘,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這是打樁中常見的事故。在單樁承台中發生樁台破裂,連補樁都困難。
(四)樁身裂斷(包括樁尖破損,接頭開裂,樁身出現橫向、豎向、斜向裂紋或斷裂)。
原因:
(1)在卵石層中打開口管樁,下端樁身有發生劈裂的可能;
(2)樁尖遇裸露的新鮮岩面仍硬打,樁尖易擊碎;
(3)十字平頭樁尖一半嵌岩一半入土時也會引起樁尖破裂;
(4)樁尖焊接質量差易打爛;
(5)底板只蓋住樁孔、十字刃直接焊在端板上的樁尖破裂;
(6)接樁時接頭焊接質量差易引起接頭開裂;
(7)端板可焊性差的接頭經不起錘擊;
(8)坡口小的接頭易開裂;
(9)鐓頭高出端板的接頭易破碎;
(10)接縫間隙只用少量鋼條填塞的接頭易引起集中傳力而破碎;
(11)焊接時自然冷卻時間太少,焊好後立即施打,焊縫遇水淬火易脆裂;
(12)樁身強度不足,質量差,錘擊時易打爛樁身;
(13)合縫漏漿嚴重,或內壁坍落嚴重的樁身易打斷;
(14)蒸養制度不當,樁身混凝土脆性大,經不起重錘敲擊;
(15)打樁錘選擇不當,過輕、過重;
(16)打樁時未加樁墊或樁墊太薄,或未及時更換;
(17)樁身出現斷裂裂縫而未發現;
(18)在「上軟下硬、軟硬突變」的地質條件下打樁易斷樁;
(19)樁身斷筋或預應力值不足,不足以抵抗錘擊時出現的拉應力而產生橫向裂縫;
(20)樁身彎曲度過大;
(21)打樁時偏心錘擊;
(22)樁身由於各種原因傾斜過大;
(23)管樁內孔充滿水時密封錘擊易使管樁產生縱向裂縫;
(24)樁身自由段長細比過大,樁尖處又遇到堅硬土層時,打樁易使樁身顫動而折裂;
(25)一根樁總錘擊數達3000-4000擊,樁身混凝土疲勞破壞;
(26)樁身已入硬土層後再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的方法糾偏易將樁身扳斷;
(27)樁身已改硬土層後再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的方法糾偏易將樁身扳斷;
(27)打樁完畢露出地面部分的樁身,易被施工機械碰撞而斷裂;
(28)邊坡滑移可使成片樁傾倒折斷;
(29)開挖基抗土方不當引起樁身大傾斜大偏位而使樁身斷裂。
危害:樁基質量存在嚴重隱患;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大多數斷樁只可按報廢處理。
(五)沉樁達到設計的控制要求(主要指貫入度和持力層)。
原因:
(1)勘探資料有誤碼有假;
(2)樁頭被擊碎無法繼續施打;
(3)樁身被打斷,無法再打;
(4)設計選擇持力層不當,如要求打到中風化微風岩石層是不現實的事;
(5)沉樁時遇到地下障礙物或厚度較大的硬隔層;
(6)打樁錘選得太小,或柴油錘破舊錘擊力不足,跳動不正常;
(7)布樁密集或打樁順序不當,使後打的樁無法達到設計標高,並使先打的樁涌動上升;
(8)在厚粘土層中的樁不是一氣呵成地打到底面而是間歇時間太長,以至無法再打下去;
(9)送樁深度超過設計要求還收不了錘,或配樁長度短而盲目送樁,易造成樁端達不到設計持力層;
(10)「一腳踢」的承包方式易出現偷工減料的結果。
危害:樁基質量存在較多問題,有的樁承載力達不到要求,有的樁下沉量過大……
(六)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
原因:
(1)樁身斷裂,樁尖破損,接頭碎壞,樁頭破碎;
(2)樁頭碎裂無法打至設計的持力層;
(3)打樁時弄虛作假,偷工減料,樁長不夠;
(4)收錘貫入度不是當天測定,而是過了幾天以後才測定;
(5)送樁太深,收錘貫入度不能真實反映實際;
(6)配樁不準,送樁後收不了錘;
(7)厚粘土層中的樁不是一氣呵成地打進持力層;
(8)地質資料有錯有假,持力層弄錯;
(9)工程地質條件太差,如淤泥層太厚,強風化岩層太薄等;
(10)先打的樁被後打的樁拱動上涌;
(11)錘擊過度,收錘貫入度很小而使樁身損傷;
(12)設計要求太高,脫離實際,根本達不到這樣高的承載力;
(13)在「不宜應用預應力管樁的工程地質條件」下應預應力管樁。
(14)持力層為軟質強風化岩而樁端滲水,使持力層軟化、承載力降低。
(15)布樁密集,打樁速度過快,超孔隙水壓力陡增,日後基樁成片上拱,單樁承載能力下降。
危害: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樁基無法使用,不是補樁就是報廢。
以上列出管樁產品質量和工程質量方面的諸多問題,並不是說我們的管樁質量不好,應該說我們國家管樁的質量一年比一年提高,有些廠家的產品已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筆者希望製造廠家不斷加強全面質量管理,降低成本,降低消耗,生產出價廉物美的一流產品;但施工方面的質量也千萬不能忽視,要知道,如果施工質量有問題,再高質量的管樁也會被打碎打爛;如果施工技術高超,稍有疵病的管樁也會被好好地打到設計要求,所以,製作和施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我們只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才能將我國的管樁生產和應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⑻ 預制管樁施工前為什麼要在第一節樁內灌微膨脹砼
是防止地下水滲入樁底與持力層接觸,防止強風化土層遇水軟化
⑼ 預應力管樁有沒有強制性規定樁底一定要灌混凝土,請各位友友給點技術支持
強制性規定是沒有的,是否要灌混凝土要看持力層是什麼土質,
根據廣東省標准版《錘擊權式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工程》DBJ/T 15-22-2008第5.2.18條:樁端持力層為遇水易軟化或崩解的風化岩(土)時宜加灌C30細石混凝土1.5~2.0m
⑽ 如何預防預應力管樁遇水軟化
1 應在終樁後立即往樁孔中灌強度等級C20混凝土,高度不小於1.5米;
2 採用封口型樁尖,焊縫要連續飽滿不滲水;
3 第一節管樁用尖頭形封閉混凝土樁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