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酒从什么时候开始蒸馏的
http://post..com/f?kz=6567474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这个观点经过现代学者的大量考证提出的。现将主要依据版罗例于下。
(1)宋权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lt;<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吴德铎先生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至迟在宋以前,中国人民便已掌握了蒸制烧酒所必需的蒸馏器"。当然, 吴先生并未说此蒸馏器就一定用来蒸馏酒。
Ⅱ 白酒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出现于唐朝。
白酒的起源,具体的开始时间没有定论,史料中并没有对“白酒”的记载,白酒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定下来的名字,但普遍认为始于唐朝,这多亏了那一群才华横溢的诗人们。
《本草纲目》中记载酿造蒸馏酒,与酿造黄酒不同处,在于增加了关键的蒸馏工艺。 经过窖池发酵老熟的酒母,酒精度低,需要进一步蒸馏和冷凝,天锅分上下两层,下面装酒母,上面装冷水。在基座下烧柴火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气体上升,遇到冷水冷却,凝固成液体流出,这就成了蒸馏酒,俗称“烧酒”。
Ⅲ 粮食蒸馏酒到底能窖存多少时间
是白酒吗?来酒的贮存是源很有讲究的,时间上来说如果你贮存的好,是可以放很久的。不然那些三十年、六十年的好酒是哪里来的。白酒原酒储存过程变浑浊的原因很多,像容器带来、光照、接触铁质工具等,最常见的是蒸馏温度太高,流酒速度太快,带来水分太多,接入尾酒太多,温度较高时不易看出,温度较低时容易析出的脂肪酸酯类物质,酒就不清亮了。
Ⅳ 蒸馏酒的火候需要多大
酿酒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要有一定的耐心。才能制作出口感上佳的美酒,前面跟大家分享蒸馏酒选用的加热方式,但是蒸馏过程中火候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到底蒸酒的过程中要如何去掌握火候呢?如果火候没有掌握好,那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其实前面有很多人说其实蒸酒很简单,不就是烧火么?这个谁不会呢?其实蒸酒一定要注意的是火候口诀——大火烧开,中火出酒,大火追尾。具体细分步骤如何去理解呢。一般正常的出酒都是先出高度酒,酒的度数再逐步的下降,最后是低度尾酒,所以我们现在来看下蒸酒火候的控制。
首先大火烧开,指的是在刚开始时,一定要把火力开到最大,让发酵好的粮食(酒醅)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78.3摄氏度以上,确保酒的口感不受低沸点物质的影响,否则不仅酒会出现杂味,而且出来的高度酒的度数有限。
其次,中火烧开,也就是在开始出酒后,火力要略小些,因为这个过程中要取得我们理想的商品酒。火力过大会使酒醅中的温度上升,从而高沸点物质会出来进到我们的酒里面去。这些高低沸点的物质不是属于酒该有的口感,但是含量少,所以很多人不注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酒蒸汽冷却的这个环节,如果火力过大,产生的蒸汽就会多,冷却的速度跟不上,出来的酒就会热,不但口感会杂,而且热的酒容易挥发,致使产量下降。所以这个过程中要格外保持火候稳定。
最后,大火追尾,在我们取得相应的商品酒以后,剩下的低度尾酒不适合拿来直接饮用。但是这里面也是有酒成分的存在。
Ⅳ 发酵蒸馏酒为什么要60天
时间不一定固定。影响发酵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酿酒工艺,而内重要的是发酵温度。容20-30度是酿酒发酵的佳温度,也就是说春季和秋季是酿酒发酵的佳时机,其中秋季是好的,因为秋季大家农作物成熟,酿酒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温度适宜。影响发酵周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发酵工艺了,一般而言,生料酿酒发酵周期要稍微长一点,熟料酿酒发酵周期要稍微短一点。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新工艺酿酒发酵都需要一个过程,传统工艺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左右,而新工艺酿酒一般要10天左右,为了提高产量及加快发酵时间,期间还要适时搅拌,一般发酵到粮食全部沉底,发酵液清澈透明时基本就可以蒸馏了。所以,新工艺酿酒发酵既省时—操作简单,又省力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重要的还是省钱—粮食不需要蒸煮。酿酒发酵到底要多长时间,要根据实际而定,你要学会如果判断发酵液是否发酵彻底,只要发酵彻底了,你就可以蒸馏了。
Ⅵ 自制蒸馏酒什么时候能喝
朋友,我回复这个问题只是为了探讨不算回答。
我一直想知道如何自制蒸馏酒,您用什么原料版做的基酒啊,水果(权葡萄、苹果)?还是粮食(大麦、土豆)?如何处理头液和尾液?这两部分都是含有有害物质或者不被蒸馏的成分啊。用的什么蒸馏器?壶式还是柱式?
如果上面的环节都没啥问题,我觉得蒸馏酒既然出来了就可以随时喝啊(稀释一下到40度左右,容易入口点),除非你还要添加风味物质再加工,或者想让它颜色变深点加焦糖和橡木陈酿。
Ⅶ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时间
没看懂问题呀。是浓香型白酒的起源?还是浓香型白酒的最佳酿酒时间。前者,中国独有,古已有之。后者,除了夏季气温高,不适宜酿酒,需要停排三个月之外,其他全年任何时候都可以酿酒。
Ⅷ 酿酒蒸馏法出现的时间
<<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所以出蒸馏酒出现在元代
Ⅸ 真正意义上的白酒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我国烧酒的起源】
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唐诗《荔枝楼对酒》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诗亦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之句。”(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Ⅹ 蒸馏酒的技术是什么时候,哪里发明的
方心芳先生认为宋朝已有蒸馏器(《自然科学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时曾版说我国唐代即有蒸馏酒(《权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调查报告》第7号)。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龙县出土的金代铜质蒸馏器,其制作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的金世宗时期(南宋孝宗时),认为可信无疑。据西方在10或11世纪发现蒸馏法以后,就可能由发酵的饮料中得到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纪以来,由谷物原料直接制备乙醇,其酒精和水的类似饮料产品,就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