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厉害了,新技术能从盐水里提取出100%的水
Ⅱ 马润宇的个人简历
1968年于北京化工学院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化学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ESCO膜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1993~1994年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客座教授。1968~1981年就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1981年~今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1999~2003年兼任北京化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长期从事化学工程及生物化工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膜科学技术领域重点开展了渗透汽化、膜蒸馏、膜吸收与膜结晶等新型膜分离过程的研究;迄今累计指导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64名。主持完成“用MAC方法进行鼓泡过程的机理研究”、“胞内包涵体释放和纯化同时进行的过程研究”、“蛋白质膜结晶过程的基础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用层状材料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插层化学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并完成“用热致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疏水微孔膜”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膜传质机理与膜材料结构设计的平台技术”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及“海水淡化的膜蒸馏技术”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多项。1999~2002年主持完成澳大利亚-中国政府间重要国际合作项目“用膜蒸馏技术处理中国西北地区的苦咸水”,研发成功用太阳能驱动的膜蒸馏中试样机;该技术成果可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化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水溶液浓缩与回收利用,尤为适用于反渗透技术产生的浓盐水的进一步浓缩和结晶,实现零排放。在中外多种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内容涵盖膜科学技术、生物分离、生物能源及制药工程等研究领域;主持编著国家出版总署重点图书《碳四碳五烯烃工学》 和译著《化学工业中的膜技术》。曾任北京膜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现任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膜科学与技术》期刊责任编委,“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Desalinatio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
Ⅲ 膜蒸馏法除盐的原理是什么
膜蒸馏过程几乎是在常压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地区也有实现的可能性;在非挥发性溶质水溶液的膜蒸馏过程中,因为只有水蒸汽能透过膜孔,所以蒸馏液十分纯净,可望成为大规模、低成本制备超纯水的有效手段;该过程可以处理极高浓度的水溶液,如果溶质是容易结晶的物质,可以把溶液浓缩到过饱和状态而出现膜蒸馏结晶现象,是目前唯一能从溶液中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的膜过程;膜蒸馏组件很容易设计成潜热回收形式,并具有以高效的小型膜组件构成大规模生产体系的灵活性;在该过程中无需把溶液加热到沸点,只要膜两侧维持适当的温差,该过程就可以进行,有可能利用太阳能、地热、温泉、工厂的余热和温热的工业废水等廉价能源。
Ⅳ 反渗透的浓水一般怎么处理,求助请问反渗透的浓水
常见的反渗透浓水处理方式有:提高回收率、直接或间接排放、综合利用、蒸发浓缩以及去除污染物。
1、蒸馏—结晶技术工艺
蒸馏法处理浓盐水脱盐多采用蒸馏一结晶工艺。它是淡化脱盐方法,工业废水的蒸馏法脱盐技术基本上是从海水淡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技术是把含盐水加热使之沸腾蒸发,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浓缩液进一步结晶制盐的过程。该方法的技术类型主要有多效蒸发、蒸汽压缩冷凝及多级闪蒸等。
2、膜蒸馏一结晶技术
采用膜蒸馏分离技术加蒸发结晶组合的方式。与其它的膜分离过程相比,具有截留率高、能耗低、设备简单,能处理反渗透等不能处理的高浓度废水等优点,其有节能环保的优势膜蒸馏一结晶是膜蒸馏和结晶两种分离技术的耦合。
首先膜蒸馏过程中去除溶液中的溶剂,将料液浓缩至过饱和状态然后在结晶器中得到晶体,该过程中溶剂的蒸发和溶质的结晶分别在膜组件和结晶器中完成该技术可以利用低热值废热,节约能耗时低温的操作条件对膜和设备的机械性能要求较低,可减少总的设备投资和维修成本。
3、浓盐水低温利用—蒸发-结晶工艺
浓盐水低温利用—蒸发-结晶工艺,采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成熟技术,降低温余热作为热源,利用蒸馏浓缩工艺将高含盐水多效蒸发,回收蒸发淡水作为补充水,蒸发结晶后的残留盐渣作为次生废物进一步处理,实现高含盐水的零排放与回用。
(4)膜蒸馏技术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
工业废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并且在随后的半个世纪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但是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至今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点和技术已臻成熟的城市污水处理是不同的。
浓水在工业上一般认为是普通水变为脱盐水除去的部分,也就是说普通水=浓水+脱盐水。
Ⅳ 反渗透膜的发展史
80年代发明的复合膜,由超薄反渗透膜、多孔支撑层、织物增强自叠加而成,透水量极大,除盐率高达99%,是理想的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在分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时也特别有效,因此对有机化工、酿造工业、三废处理等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21世纪以前,反渗透膜技术都是被国外所垄断,而中国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掌握了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这个历史要追述到建国初期,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将来在社会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员等首先在中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国C.E.Reid建议美国内务部将反渗透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1967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组织全国在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年,会战主力汇集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研制成功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界领军人物。
1982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国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浩劫,毕竟还是衰弱下去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赫然问世。
1984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海水淡化用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大面积商业化了,投入到了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军顶,以“中心”为依托,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实行集团化分体管理,所辖三个控股的中外合资公司,两个中资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同年,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正式公开问世,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反渗透膜产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中国制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复合膜元件开始投放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自主反渗透膜技术的国家。
Ⅵ 关于现代分离技术的综述
膜分离技术综述一
膜分离技术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是多学科交*的产物,亦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它与传统的分离方法比较,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
1.高效:由于膜具有选择性,它能有选择性地透过某些物质,而阻挡另一些物质的透过。选择合适的膜,可以有效地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浓缩;
2.节能:多数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作,被分离物质不发生相变, 是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单元*作;
3.过程简单、容易*作和控制;
4.不污染环境。
二.膜分离技术简介
1.分离膜的种类:膜是膜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性质和化学结构对膜分离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膜的种类很多,其中按材料分有高分子膜、金属膜、无机膜。高分子膜用途最广,其所使用的材料见后面附件Ⅰ。
按结构分有七类:
(1)均质膜或致密膜,为结构均匀的致密薄膜,见附件Ⅱ图1。
(2)对称微孔膜,平均孔径为0.02~10。按成膜方法不同,有三种类型的微孔膜,即核孔膜、控制拉伸膜和海绵状结构膜(见附件Ⅱ图2、图3、图4)。
(3)非对称膜。(见附件Ⅱ图5),膜断面为不对称结构,是工业上应用最多的膜。
(4)复合膜,如图6。在多孔膜表面加涂另一种材料的致密复合层。
(5)离子交换膜
(6)荷电膜
(7)液膜、包括支撑液膜和乳状液膜
2.膜分离设备(组件)
板框式,见图8,结构类似板框式压滤机。
卷式,见图9,结构类似出螺旋板换热器。
管式,见图10,结构类似列管式换热器。
中空纤维式,图11,结构类似列管式换热器,由几千根甚至几百万根中空纤维组成。
3.膜分离过程
膜分离过程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不同的膜过程使用不同的膜,推动力也不同。目前已经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过程有微滤(MF)、超滤(UF)、反渗透(RO)、渗析(D)、电渗析(ED)、气体分离(GS)、渗透汽化(PV)、乳化液膜(ELM)等八种。
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这四大过程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已有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有许多商品化的产品可供不同用途使用。
气体分离和渗透汽化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其中气体分离相对较为成熟一些。目前已有工业规模的气体分离体系是, 空气中氧和氮的分离;合成氨厂中氨、氮、甲烷混合气中氢的分离;天然气中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分离。渗透汽化是这些膜过程中唯一有相变的过程,在组件和过程设计中均有特殊的地方。它主要用于有机物/水,水/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分离,是最有希望取代某些高能耗的精馏技术的膜过程。80年代中期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除了以上八种已工业应用的膜分离过程外,还有许多正在开发研究中的新膜过程,它们是膜萃取、膜蒸馏、双极性膜电渗析、膜分相、膜吸收、膜反应、膜控制释放、膜生物传感器等。这些膜过程目前尚处在小型试验和中试阶段。
五.目前基础研究的前沿课题
1.以水处理为主的膜材料及膜研究
大通量、高表面积的反渗透膜研究
截留分子量低于1000, 高于100万的超滤膜及透过机理; 抗污染膜制造孔径从0.1m到75m 微孔膜系列化研究
界面缩聚法制备纳滤膜活性层的方法
2. 大通量高选择性气体分离膜研究
二氧化碳分离
有机废气(VOCS)处理
3. 渗透汽化膜
从水中分离有机物的高选择性膜研究
有机物/有机物分离膜研究
4. 无机膜
超薄化, 超微孔化复合膜研究; 多组分复合膜研究
电导移动膜研究
无机与有机材料接枝膜
5. 膜催化反应器的传质、传热模型
6. 膜过程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水资源再生、燃料电池隔膜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7.膜中的分子模拟
Ⅶ 膜蒸馏的介绍
膜蒸馏(MD)是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膜分离过程,它以疏水微孔膜为介质,在膜两侧蒸气压差的作用下,料液中挥发性组分以蒸气形式透过膜孔,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与其他常用分离过程相比,膜蒸馏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条件温和、对膜与原料液间相互作用及膜的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等优点。
Ⅷ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膜蒸馏技术的原理
膜蒸馏技术传质和传热模型如图所示,当多组分的热流体流过多空膜的热侧。多孔疏水膜内的作用之一是可容将温度和组成不同的两种料液隔开,其二是在膜两侧蒸汽压差的作用下,挥发性的轻组分以蒸汽形式通过膜孔,以扩散形式从膜热侧到达冷侧,冷凝,这就是膜蒸馏的基本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冷侧既可以设一与膜保持一定Z距离的冷壁(即间接接触式),也可以不设冷壁直接与冷却水相接(直接接触式)两种冷却方式。膜蒸馏技术以其能常压低温操作、可利用废热等优点,被认为能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的制备、非挥发性物质水溶液的浓缩和结晶、回收水溶液中的挥发性物质等方面。
Ⅸ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实验过程
把海水烧到沸腾,淡水蒸发为蒸汽,盐留在锅底,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即是淡水。蒸馏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备蒸馏水的原理。把海水烧到沸腾,淡水蒸发为蒸汽,盐留在锅底,蒸汽冷凝为蒸馏水,即是淡水。
蒸馏法这种古老的海水淡化方法,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现代多级闪急蒸馏淡化使古老的蒸馏法焕发了青春。
多级闪蒸水在常规气压下,加热到100℃才沸腾成为蒸汽。如果使适当加温的海水进入真空或接近真空的蒸馏室,便会在瞬间急速蒸发为蒸汽。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做成多级闪急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可见,百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淡化海水,以克服淡水资源紧缺的威胁,而我们新闻中所提到的膜蒸馏技术与纳米光子学结合的海水淡化法,则又是新的进步与鼓励,希望我们能早日求得解决之法,不过在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之前,小编还是例行提倡: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有关科普中国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服务:向TA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