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渗透设备主要用在哪里产品工艺是什么再稍微介绍一下这款设备吧,近期准备购入!
主要用途:
制取电子工业生产如显像管玻壳、显像管、液晶显示器、线路板、计算机硬盘、集成电路芯片、单晶硅半导体等工艺所需的纯水、高纯水;
制取热力、火力发电锅炉,厂矿企业中、低压锅炉给水所需软化水、除盐纯水;
制取医药工业所需的医用大输液、注射剂、药剂、生化制品纯水、医用无菌水及人工肾透析用纯水等;
制取饮料(含酒类)行业的饮用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酒类酿造水和勾兑用纯水;
海水、苦咸水制取生活用水及饮用水;
制取电镀工艺用去离子水;电池(蓄电池)生产工艺的纯水;汽车、家用电器、建材产品表面涂装、清洗沌水;镀膜玻璃用纯水;纺织印染工艺所需的除硬除盐水;
石油化工业如化工反应冷却水;化学药剂、化肥及精细化工、化妆品制造过程用工艺纯水;
生活、医院、制革、印染、造纸工业废水及垃圾渗沥液的处理
产品工艺:
原水箱→原水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添加系统→软化器→精密过滤器→高压泵→RO反渗透系统→化学清洗系统→纯水箱→臭氧杀菌→用水点
产品介绍: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孔径为1/10000μm(相当于大肠杆菌大小的1/6000,病毒的1/300)的反渗透膜(RO膜)而分离出来,故称为反渗透。反渗透作为高效的脱盐工艺技术,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方法达成分离、摄取、纯化和浓缩等目的。
特点:
反渗透复合膜的脱盐率可达到99.5%以上,并可同时去除水中的胶体、有机物、细菌、病毒等。
自动化程度高,遇故障自动停机,具有自动化保护功能。
无需大量化学药剂处理、无化学废液排放、无环境污染。
可连续运行制水,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产水水质稳定。
B. 水质工程学
第1篇基本理论介绍
第1章绪论
1.121世纪水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
1.1.1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
1.1.2水质标准将更加完善
1.1.3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1.4水质检测技术快速可造
1.1.5水厂和污水厂控制技术日益提高
第2章水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
2.1水溶液的基本性质
2.1.1水合、配合与离子对
2.1.2天然水中的溶解固体
2.1.3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2.1.4水中阴、阳离子间的关系
2.2反应器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2.1物料衡算和质量传递
2.2.2理想反应器与非理想反应器
2.3水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2.3.1微生物生态
2.3.2污染物结构与微生物代谢动力学
2.4水质参数和在线检测技术
2.4.1浊度、悬浮物浓度与悬浮微粒浓度
2.4.2有机物的水质替代参数
2.4.3饮用水水质与健康
2.4.4水质参数的光电检测技术概论
2.5水质标准与水质模型
2.5.1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概述
2.5.2水体水质基本模型
思考题
第2篇物 化 处 理
第3章预处理
3.1格栅的分类与设计
3.1.1格栅的分类
3.1.2格栅的设计
3.2沉砂池的种类与设计
3.2.1平流沉砂池
3.2.2曝气沉砂池
3.2.3钟式沉砂池
3.3沉淀预处理的应用
3.4调节池的分类
3.4.1水量调节池
3.4.2水质调节池
3.5饮用水预处理技术
3.5.1化学预氧化法
3.5.2生物预处理
3.5.3活性炭吸附
思考题
第4章颗粒分析与混凝
4.1双电层的构造和界面电位
4.1.1胶体表面电荷的来源和双电层的构造
4.1.2胶体间的相互作用位能和DLVO理论
4.1.3混凝剂的水解反应与混凝机理
4.2絮凝动力学理论
4.2.1异向絮凝动力学模型
4.2.2同向絮凝动力学模型
4.2.3Camp?Stein公式
4.2.4絮凝特性曲线
4.3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和应用
4.3.1传统铁盐、铝盐混凝剂的应用
4.3.2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4.3.3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4.3.4新型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的研究进展
4.3.5助凝剂
4.3.6混凝剂的卫生安全性
4.4混凝工艺的工程实践
4.4.1絮凝剂配制投加设备
4.4.2混合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4.4.3絮凝池的设计与计算
4.4.4新型组合式絮凝池的研究进展
4.5颗粒分析方法与絮凝过程的自控技术
4.5.1颗粒分析的基本内容
4.5.2絮凝过程的光电检测技术综述
4.5.3絮凝投药自动控制技术与设备
思考题
第5章沉淀与气浮
5.1颗粒沉降基本理论
5.1.1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
5.1.2自由沉降试验
5.1.3分层沉淀
5.1.4沉淀效率的计算
5.2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和设计
5.2.1平流式沉淀池的进出水布置
5.2.2平流式沉淀池的排泥设施
5.2.3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5.3其他沉淀池的设计和计算
5.3.1斜板(管)沉淀池的类型和设计
5.3.2辐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与设计
5.3.3其他新型沉淀池的应用
5.4澄清池的原理和设计
5.4.1澄清池的一般工作原理
5.4.2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
5.4.3水力循环澄清池的设计
5.4.4脉冲澄清池与悬浮澄清池的运行特点
5.5浓缩池的理论和设计
5.5.1浓缩池的原理和特点
5.5.2浓缩池的设计
5.6气浮池的设计计算
5.6.1气浮原理概述
5.6.2气浮池的设计
5.6.3吹脱和气提
思考题
第6章过滤
6.1过滤理论综述
6.1.1过滤工艺理论的发展历程
6.1.2过滤理论的主要内容
6.1.3迹线分析模型
6.2滤层和承托层
6.2.1滤层综论
6.2.2滤料
6.2.3承托层
6.3滤池的运行方式
6.3.1等速过滤
6.3.2变速过滤
6.3.3滤层负水头
6.4滤池的配水系统
6.4.1配水系统
6.4.2大阻力配水系统
6.4.3小阻力配水系统
6.5滤池的过程控制
6.5.1滤池控制策略
6.5.2液位控制
6.5.3反冲洗控制
6.6普通快滤池的设计计算
6.6.1滤池的面积和滤池的长宽比
6.6.2滤池的深度
6.6.3管廊布置
6.6.4管渠设计流速
6.6.5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6.7其他滤池的特点和应用
6.7.1V型滤池
6.7.2虹吸滤池
6.7.3移动冲洗罩滤池
6.7.4压力滤池
6.7.5多级精细过滤装置
思考题
第7章消毒
7.1消毒的基本理论
7.2液氯消毒
7.2.1氯的性质
7.2.2氯消毒作用机理
7.2.3折点加氯法
7.2.4加氯点的确定
7.2.5消毒副产物
7.3其他消毒方法
7.3.1二氧化氯消毒
7.3.2漂白粉和次氯酸钠消毒
7.3.3氯胺消毒
7.3.4臭氧消毒
7.3.5高锰酸钾消毒
7.3.6物理消毒法
思考题
第8章吸附
8.1吸附的基本理论
8.1.1吸附类型
8.1.2吸附等温线
8.1.3吸附速率
8.1.4影响吸附的因素
8.2活性炭吸附的理论和设计
8.2.1活性炭的制造
8.2.2活性炭的细孔构造和分布
8.2.3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8.2.4活性炭吸附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8.2.5活性炭吸附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2.6废水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设计实例
8.3吸附塔的设计
8.3.1吸附工艺
8.3.2吸附塔的设计要点
8.3.3吸附塔的设计方法
思考题
第9章其他物化处理方法
9.1萃取
9.1.1基本原理
9.1.2萃取剂的选择与再生
9.1.3萃取工艺过程
9.2蒸馏
9.2.1多效蒸发
9.2.2多级闪蒸
9.3离心分离
9.3.1离心分离原理
9.3.2离心分离设备
9.4氧化还原
9.4.1药剂氧化还原
9.4.2金属还原
9.4.3臭氧氧化
9.4.4空气氧化
9.4.5光氧化
9.5电解
9.5.1概述
9.5.2电解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9.6离子交换
9.6.1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9.6.2离子交换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思考题
第3篇生 物 处 理
第10章活性污泥法
10.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10.1.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10.1.2活性污泥的形态与活性污泥微生物
10.1.3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10.1.4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系统的主要控制目标与设计、运行参数
10.2活性污泥动力学基础
10.2.1概述
10.2.2莫诺方程式
10.2.3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
10.2.4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10.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
10.3.1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
10.3.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0.3.3再生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0.3.4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系统
10.3.5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10.3.6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统
10.3.7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系统
10.4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新工艺
10.4.1概述
10.4.2氧化沟
10.4.3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10.4.4AB法污水处理工艺
10.5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10.5.1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10.5.2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10.5.3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与剩余污泥的处置
10.5.4二次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10.5.5曝气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10.5.6处理水的水质
10.6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
10.6.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10.6.2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10.6.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状况与对策
思考题
第11章生物膜法
11.1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11.1.1生物膜的构造及净化机理
11.1.2生物膜的增长过程
11.1.3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
11.2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11.2.1普通生物滤池
11.2.2高负荷生物滤池
11.2.3塔式生物滤池
11.2.4曝气生物滤池
11.3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11.3.1生物转盘的构造及净化原理
11.3.2生物转盘系统的特征
11.3.3生物转盘的计算与设计
11.4生物接触氧化
11.4.1概述
11.4.2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及形式
11.4.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计算
11.5生物流化床
11.5.1概述
11.5.2生物流化床的工艺类型
11.5.3生物流化床技术的特点
思考题
第12章厌氧生物处理法
12.1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
12.1.1基本原理
12.1.2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
12.1.3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求
12.2厌氧过程动力学
12.3厌氧活性污泥法
12.3.1普通厌氧消化池
12.3.2厌氧接触法
12.3.3UASB
12.3.4厌氧折流板式反应器(ABR)
12.4厌氧生物膜法
12.4.1厌氧生物滤池
12.4.2厌氧生物转盘
12.5厌氧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
思考题
第13章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
13.1污泥的分类、性质及性质指标
13.1.1污泥的分类与性质
13.1.2污泥的性质指标
13.2污泥的浓缩
13.2.1污泥重力浓缩
13.2.2污泥气浮浓缩
13.2.3污泥的其他浓缩法
13.3污泥的消化
13.3.1污泥的厌氧消化
13.3.2污泥的好氧消化
13.4污泥脱水与干化
13.4.1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
13.4.2机械脱水的基本原理
13.4.3压滤脱水
13.4.4滚压脱水
13.4.5离心脱水
13.4.6污泥干化
13.5污泥的消毒
13.5.1巴氏消毒法(低热消毒法)
13.5.2石灰稳定法
13.5.3加氯消毒法
13.6污泥资源化技术
13.6.1农肥利用与土地处理
13.6.2污泥堆肥
13.6.3其他方式
13.7污泥减量技术
思考题
第14章膜生物反应器
14.1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分类
14.1.1膜生物反应器
14.1.2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14.2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运行机理
14.2.1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14.2.2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机理
14.3膜生物反应器特征及膜过滤的影响因素
14.4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应用实例
14.4.1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某石化企业废水实例
14.4.2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涤、洗浴污水工程实例
第4篇深 度 处 理
第15章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15.1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特征
15.1.1生物硝化过程与反硝化过程
15.1.2单级活性污泥脱氮工艺
15.2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特征
15.2.1污水生物除磷的机理
15.2.2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
15.3污水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与设计
15.3.1A?A?O工艺
15.3.2Phoredox工艺
15.3.3UCT工艺
15.3.4VIP工艺
15.3.5其他脱氮除磷工艺
思考题
第16章膜分离处理技术
16.1电渗析法
16.1.1电渗析原理及过程
16.1.2电渗析器的构造与组装
16.1.3电渗析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2反渗透
16.2.1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16.2.2反渗透
16.2.3反渗透膜及其透过机理
16.2.4反渗透装置、工艺流程与布置系统
16.2.5反渗透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3纳滤、超滤和微滤
16.3.1纳滤
16.3.2微滤和超滤
16.4纯水的制备方法
思考题
第17章其他深度处理方法
17.1地下水除铁除锰方法
17.1.1地下水除铁方法
17.1.2地下水除锰方法
17.2除氟和除砷技术
17.2.1水的除氟
17.2.2水的除砷
17.3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地表水源处理的应用
17.3.1去除有机物
17.3.2除藻及藻臭
17.3.3去除微污染水的色度与浊度
17.3.4高锰酸钾及PPC与其他方法的联用
17.4纳米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7.4.1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
17.4.2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技术
17.4.3纳米材料的磁性吸附技术
17.4.4纳米材料的吸附与强化絮凝
17.5高级氧化技术的联合应用
17.5.1催化臭氧化
17.5.2臭氧?光催化氧化技术
17.5.3超声?臭氧联用
17.5.4超声?电化学联用
17.5.5超声?光催化联用
17.5.6微波强化光催化氧化技术
17.6新型高效催化氧化技术
17.6.1光催化氧化
17.6.2催化湿式氧化
17.6.3超临界水氧化
17.6.4纳米TiO2光电催化技术
17.6.5超声空化氧化
17.6.6微波氧化
思考题
第5篇水厂、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管理
第18章水厂的建设和设计
18.1水厂建设的基本内容
18.1.1厂址选择
18.1.2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18.1.3水处理构筑物类型选择
18.1.4平面布置
18.1.5高程布置
18.2水厂设计和施工基本原则
18.2.1水厂设计原则
18.2.2水厂施工原则
18.3水厂的日常运行管理
18.3.1水厂内控指标
18.3.2水厂生产现场管理
18.3.3水厂现场监测
18.3.4水厂运行控制
18.3.5水量计量设备管理
18.3.6水厂机电设备管理
18.3.7水厂安全生产
18.4给水厂的国内外建设实例
18.4.1狼山水厂平面布置
18.4.2瑞士日内瓦皮约尔水厂
思考题
第19章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19.1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本原则
19.1.1污水处理厂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
19.1.2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
19.1.3污水处理厂选址原则
19.2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19.2.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19.2.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19.3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自动化控制
19.3.1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19.3.2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自动控制
19.4污水处理厂的国内外建设实例
19.4.1北京市大兴污水处理厂
19.4.2安徽阜阳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
19.4.3美国加州San Jose污水处理厂
C. 工厂如何制作蒸馏水
工厂制作蒸馏水
用蒸馏法,并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获取质量较高的蒸馏回水。
①排去答初始馏分(约占原水的20%),因为挥发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馏分中。
②排去残留部分(约占原水的20%),因为很多不挥发组分集中在残留水中。
③添加某些物质以利于蒸馏。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变成难挥发组分,添加KMnO4可氧化水中的有机物
工业制蒸馏水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蒸三次的叫三蒸水。有的时候为了特殊目的,在蒸之前加入特殊试剂。经过多级蒸馏才能达到很纯,成本相对较高。
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锰酸钾与酸工业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
D. 鏃犳満鍖栧︿腑甯哥敤鐨勭幓鐠冧华鍣ㄦ湁鍝浜璇曠畝鍗曡存槑鍏剁敤閫斻
绗涓瀛︽湡 鏃犳満鍖栧﹀疄楠
涓昏佸疄楠屼华鍣锛氳瘯绠°鐑ф澂銆佺儳鐡躲佹淮鐡躲佽瘯鍓傜摱銆侀噺绛掋佸惛閲忕°瀹归噺鐡銆佹紡鏂椼佸垎娑叉紡鏂椼佽捀鍙戠毧銆佽〃闈㈢毧銆侀厭绮剧伅銆侀搧鏋跺彴銆佽瘯绠″埛銆婊村畾绠銆佺偣婊存澘銆佺爺閽点佽瘯绠″す銆佺煶妫夌綉銆佽嵂鍖欑瓑
绗浜屽︽湡 鏈夋満鍖栧﹀疄楠
鍦嗗簳鐑х摱銆佸钩搴曠儳鐡躲佷笁棰堢儳鐡躲佽捀棣忕摱銆佸厠姘忚捀棣忕摱銆佺幓鐠冩紡鏂椼佸竷姘忔紡鏂椼佺儹婊ゆ紡鏂椼佹娊婊ょ摱銆佹娊婊ょ°佹ⅷ褰㈠垎娑叉紡鏂椼佸渾褰㈠垎娑叉紡鏂椼佹淮娑叉紡鏂椼佹亽鍘嬫紡鏂椼佺┖姘斿喎鍑濈°佺悆褰㈠喎鍑濈°佺洿褰㈠喎鍑濈°佸埡褰㈠垎棣忔煴銆乊褰㈢°佹按鍒嗗垎绂诲櫒銆佸共鐕ョ°佹帴娑茬 绛夌幓鐠冧华鍣
鐢电儹濂椼佹棆杞钂稿彂浠銆佺數鍔ㄦ悈鎷屽櫒銆佺佸姏鎼呮媽鍣ㄣ佺儤绠便佸彴绉ゃ佸ぉ骞崇瓑
绗涓夊︽湡 鍒嗘瀽鍖栧﹀疄楠
閰哥⒈婊村畾绠°鍧╁煔銆侀┈寮楃倝銆鍒嗗厜鍏夊害璁銆佸垎鏋愬ぉ骞炽佺數鐐夌瓑
绗鍥涘︽湡 鐗╃悊鍖栧﹀疄楠
瓒呯骇鎭掓俯姘存荡銆佽礉鍏嬫浖娓╁害璁°佽〃闈㈠紶鍔涗华銆佹瘺缁嗙°佽浆瀛愭祦閲忚°侀樋璐濇姌灏勪华銆佹亽鐢典綅浠銆乁J-25鍨嬬數浣嶅樊璁°佺數鏋併佺數瀵肩巼浠銆佸渾鐩樻棆鍏変华銆佸垎鍏夊厜搴﹁°姘旂浉鑹茶氨浠銆佷箤姘忕矘搴﹁$瓑
绗浜斿︽湡 鍖栧伐鍘熺悊瀹為獙
绂诲績娉点佺¤矾銆佽繃婊ゅ櫒銆佹澘寮忓斻佽捀棣忓斻佸~鏂欏惛鏀跺斻佸垎娑叉紡鏂椼佽浆瀛愭祦閲忚$瓑
绗浜斿︽湡 鍖栧﹀伐绋嬩笌宸ヨ壓瀹為獙
鐢靛伐瀛﹀疄楠
澶у︾墿鐞嗗疄楠
閲戝伐瀹炰範
E. 如何降低自来水的电导律
1、观察浓排水流量,如果浓排水流量也小,说明前置石英砂塔+活性碳塔+软化塔+过滤器有可能堵塞,堵塞的原因包括:杂质积聚、细菌繁殖等,考虑更换;
2、RO膜要更换每次应全部更换,局部更换,有可能因为其他未更换的膜老化或堵塞造成出水量和水质都下降。
3、后置管路、储水罐、滤芯污染造成堵塞和水质下降,可以进行消毒清洗。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降低水的电导率。
F. 浅谈药用纯化水制备系统的设计:制备纯化水的方法有
摘 要:制备出符合GMP标准的药用纯化水是制药生产的首要保障,两级RO+EDI的制水方式满足了现今生产用水需要。本文对二级RO+EDI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关键词:药用纯化水 制备 设计
中图分类号:R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95-01
药用纯化水对医药生产影响深远,由于它在药物生产中不仅作为清洗剂还同时作为原料参与生产,所以纯化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物产品的质量。因此,制备出符合制药用水要求的纯化水是生产合格药品的首要保证,药用纯化水系统的设计又是所有一切的先决条件。因此,本文对纯化水制备系统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1 纯化水制备系统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纯化水制备系统也有了很大改观,其处理技术先后经历了蒸馏法、离子交换技术、膜分离、反渗透(RO)和电法去离子(EDI),其设备也由单台制备机组发展到一整套完整的模块化制备流程。由于世界范围内对药物安全问题关注度日益提高,各国药典对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和用途都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要求,为与国际接轨,严谨制水系统,现今纯化水制备过程多采用当今主流的二级RO+EDI的制备工艺来满足生产用水要求,力保产出符合各国GMP需求的水质。
扰伍2 纯化水制备系统的设计
由符合一定要求的饮用水到制备出符合药典标准的纯化水,整个制备流程可由预处理、初级除盐系统和深度除盐系统三部分组成。
2.1 预处理
预处理是制备纯化水的第一步,其主要功能是在保证不同进水情况下,去除水中微生物及化学物质,使两级RO系统获得一个稳定、合格的的进水水质,其主要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
2.1.1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一般由石英砂或者无烟煤为滤料,二者按粒径大小,由上到下填充于过滤器内,截留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胶体及泥沙等,使SDI值<5,出水浊度<1,保证达到后续进水要求。随着设备的持续运转,压差将不断升高,以3~10倍流速的清洁原水反冲洗可以去除滤料沉积物,降低过滤器压力,滤料得以再生。
2.1.2 活性炭过滤器
过滤介质通常由颗粒活性炭如椰壳炭、无烟煤等构成的固定层,不仅可以有效吸附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吸附率约为`60%左右),同时由于大量平均孔径在2mm~5nm的微孔和粒隙,使活性炭吸附表面积能达到500~2000m2/g,对水中的残余余氯离子有很强的脱氯能力,其次还能有效除去水中臭味、色度,以及残留的浊度。综合处理后,应保证出水余氯<0.1ppm,SDI≤4。由于活性炭内部表面积大,流速缓慢,微生物易于滋生。为保证活性炭的吸附活性,应定期采用巴氏消毒控制微生物污染。
2.1.3 软化器
原水中的硬度主要由Ca2+、Mg2+组成,如在RO膜表面结垢,将堵塞反渗透膜,影响水的通量。衫逗因此,为防止钙镁盐的沉积结或李卖垢,目前软化器使用钠型阳离子树脂,利用树脂中可交换的Na+将水中的Ca2+、Mg2+交换出来,使原水软化成软化水,降低水的硬度,提高后续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生产中,软化器通常用一备一,利用PLC自动控制,完成树脂的转换和吸盐再生。
2.2 初级除盐系统
两级RO系统作为初级除盐,是整个制备过程的主要脱盐设备,它主要包括膜保安过滤器、高压泵、NaOH加药箱,两级RO装置。
2.2.1 膜保安过滤器
预处理阶段的小颗粒滤料由于泄漏的原因可能会随管路进入反渗透单元,从而阻塞反渗透膜,膜保安过滤器作为原水进入除盐系统的最后一层过滤屏障,能滤除原水中粒径≥5μm的微粒,为后续除盐系统提供可靠水源。因此,膜保安过滤也称精滤。
2.2.2 高压泵
反渗透需在较高的压力作用下才能使原水从浓溶液侧向稀溶液侧流动,高压泵就为该系统提供了这样的稳定动力源,保证了二级RO系统持续不断的稳定运行。由于高压泵的持续运转,宜配备高低压保护及过热保护,防止泵的损坏。
2.2.3 NaOH加药箱
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会使纯化水电导率变大,对于两级RO系统,NaOH加药箱放置于一级反渗透之后,用于调节一级出水pH值,使水中CO2气体分子在碱性环境中转换成CO32-离子溶解于水中,增加二级脱盐效果。
2.2.4 两级RO装置
两级反渗透过程是一种物理除盐过程,它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原水中的水分子在压力作用下由浓溶液侧向稀溶液侧流动,经汇聚后进入后续EDI单元;而原水中的微生物、内毒素、胶体和各种盐类被截留下来,随浓水排放,系统脱盐率可达98%以上,排放的浓水收集后续可用做冷却塔的补水或用于厂区绿化。
2.3 深度除盐系统
EDI是两级RO之后的深度除盐,它是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处理技术,利用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膜,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完成阴、阳离子的定向迁移,达到深度除盐目的,制备出的纯化水电阻率可达15MΩ·cm以上。在整个除盐过程中,系统借助持续电解出的H+和OH-进行树脂再生,而不借助酸、碱试剂,保证了制备过程的连续、稳定、无污染。
3 结语
综上,两级RO+EDI的纯化水制备方式为药物生产提供了符合GMP标准的纯化水,并且整个制备过程节能、环保,符合当今药用纯化水制备的发展趋势,为药物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