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鎭╂浖CPRS闃茶湣闃插灑闃茶厫铓绯荤粺] 闃茶湣闃插灑闃茶厫铓绯荤粺
銆銆绯荤粺姒傝堪 銆銆鎭╂浖鎶鏈(涓婃捣)鏈夐檺鍏鍙哥敓浜х殑闃茶湣銆侀槻鍨銆侀槻鑵愯殌绯荤粺鏄閽堝瑰伐涓氭按涓ラ噸缁撳灑鍙婅厫铓闂棰樹互鍜屾补鐢扮粨铚$瓑闂棰樹弗閲嶈岀爺绌跺紑鍙戠殑涓绉嶆柊鍨嬪伐鍏枫傚伐鍏风殑鏉愭枡鏄涓绉嶉氳繃鑾峰緱涓撳埄鐨勫勭悊宸ヨ壓鑰屽緱鍒扮殑涓嶅悓缁勫垎鐨勫悎閲戞潗鏂欍傝繖绉嶆潗鏂欏彲浠ユ姂鍒跺浐鐩哥矑瀛愩佽湣鍜屽灑鐨勫舰鎴愶紝鑳藉熸敼鍙樻祦浣撶殑闈欑數浣嶏紝灏嗗浐鐩哥熆鐗╄川鎮娴鍦ㄦ恫鐩镐腑锛岄槻姝㈣湣銆佸灑鐨勫舰鎴愪互鍙婂硅惧囩殑鑵愯殌銆傝繖绉嶅伐鍏锋棤纾併佹棤鐢点佷篃鏃犻渶娣诲姞浠讳綍鍖栧﹁嵂鍝侊紝鍏堕槻铚¢槻鍨㈤槻鑵愯殌鐨勬ц兘宸茬粡琚鍥藉唴鍜屽浗澶栫殑鐢ㄦ埛鎵鍏璁ゃ
銆銆宸ュ叿鍘熺悊
銆銆鈼忋鎭╂浖CPRS鍦伴潰宸ュ叿閲囩敤浜嗕竴绉嶇敱涔濈嶉噾灞炵粍鎴愮殑鐗规畩鍚堥噾鏉愭枡锛屽叾涓鍖呮嫭浜嗛摐銆侀攲銆侀晬绛夛紝杩欑嶇壒娈婃潗鏂欏綋涓庢祦浣撴帴瑙︽椂璧峰埌涓绉嶇壒娈婄殑鍌鍖栦綋浣滅敤锛
銆銆鈼 澶氱嶉噾灞炲悎閲戞潗鏂欎綔涓轰竴绉嶇壒娈婂偓鍖栦綋锛屽彲浠ヤ娇鎵鎺ヨЕ娴佷綋鐨勯潤鐢靛姩鍔垮彂鐢熸敼鍙橈紝浠庤屼娇娴佷綋涓鍚勭嶇墿璐ㄥ垎瀛愪箣闂寸粨鍚堝姏鍦哄彂鐢熸敼鍙橈細
銆銆鈼 浣垮浐鐩搁楃矑澶勪簬鎮娴鍒嗘暎鐘舵侊紝鎶戝埗铚°佸灑鑵愯殌鐨勫舰鎴愶細
銆銆鈼 鍚堥噾鏉愭枡鐨勬暣涓浣滅敤杩囩▼涓洪潪鐗虹壊鍙嶅簲杩囩▼銆
銆銆宸ュ叿鐗圭偣
銆銆鈼 闃叉㈠苟娓呴櫎铚°佸灑浠ュ強鑵愯殌鐨勫舰鎴愶細
銆銆鈼 鏃犵併佹棤鐢点佹棤闇浠讳綍鍖栧︽坊鍔犲墏锛屼笉浼氭薄鏌撴墍澶勭悊鐨勬祦浣擄細
銆銆鈼 缂╃煭璁惧囧拰璁炬柦鍋滃伐鏃堕棿鍜岃妭鐪佺淮鎶よ垂鐢ㄨ妭鐪佺淮鎶よ垂鐢锛
銆銆鈼 鑺傜渷鍖栧﹀拰鐑浣滀笟澶勭悊鎴愭湰锛
銆銆鈼 鎻愰珮璁惧囩殑宸ヤ綔鏁堢巼銆佸欢闀夸娇鐢ㄥ垮懡锛
銆銆鈼 瀹夎呯畝渚匡紝浣跨敤杩囩▼涓鍩烘湰涓婂厤缁存姢銆
銆銆宸ュ叿绫诲瀷
銆銆1銆佷簳涓嬪伐鍏
銆銆鑷鍠蜂簳銆佹娊姹曚簳銆佹皵涓句簳銆佹敞姘翠簳
銆銆2銆佸湴闈㈠伐鍏
銆銆鍘熸补鍜屽ぉ鐒舵皵闆嗚緭绠$嚎锛屾敞姘翠綔涓氬湴闈㈢$嚎锛岀煶鍖栧寲宸ュ伐涓氱敓浜ц炬柦锛屽湴闈㈢敓浜ц炬柦銆
銆銆娌圭敯浣跨敤鎯呭喌
銆銆鈼 缇庡浗澹崇墝鍏鍙稿湪灏兼棩鍒╀簹鐨処MO-59T锛岀敱浜庣粨铚′弗閲嶈繛缁鐢熶骇鍛ㄦ湡涓嶈繃涓や釜鏈堬紝瀹夎匔PRS浜曚笅鍚庯紝鑺傜渷澶勭悊璐圭敤50锛咃紝鏃ヤ骇閲忓炲姞2800妗跺師娌癸紝90澶╄瘯楠屾湡鍐呮棤浠讳綍缁撹湣鐜拌薄銆
銆銆鈼 澶у簡閲囨补涓鍘傜瓑浜屾补鐭夸腑鏂201娉ㄦ按绔欙紝鍔犵儹閿呯倝鐢变簬缁撳灑涓ラ噸杩炵画鍔犵儹6澶╁氨闇瑕佹坊鍔犲寲瀛﹁嵂鍓傦紝瀹夎匔PRS鍦伴潰宸ュ叿鍚庯紝涓嶅啀娣诲姞浠讳綍鍖栧﹁嵂鍓傦紝90澶╁悗鍘熸潵鑰佸灑鍏ㄥ熀鏈鍏ㄩ儴鏉捐蒋骞惰劚钀姐
銆銆鈼 杈芥渤娌圭敯涓鍙i噸娌逛簳鍘熸潵闇瑕佹瘡澶24灏忔椂鍔犵儹娌圭′繚璇佸師娌规祦鍔ㄦэ紝瀹夎匔PRS浜曚笅宸ュ叿鍚庯紝涓嶉渶瑕佸姞鐑娌圭″彲浠ュ緱鍒板ソ鐨勫師娌规祦鍔ㄦэ紝澶у箙搴﹁妭鐪佷簡鍔犵儹璐圭敤銆
銆銆鈼 澶ф腐娌圭敯姝у崡3鈥14浜曢槻铚℃晥鏋滆瘎浠凤紝瀹夎匔PRS浜曚笅宸ュ叿鍚庛傝ヤ簳鑷充粖鏈鍐嶇敤鐑娌规礂浜曚綔![k锛岀敓浜фe父锛岃屼笖鍘熸补浜ч噺绋充腑涓婂崌锛岀洰鍓嶈揪鍒11锛5鏂癸紡澶╋紝骞朵笖鎶芥补鏈轰笂锛忎笅鐢垫祦浠庝互鍓嶇殑52锛56涓嬮檷鍒46锛50銆
銆銆鈼 娓ゆ捣娌圭敯瀹18鈥17浜曚负瀹36鍖哄潡1鍙f娊娌逛簳锛屽師娌归粡搴︿负74锛94mpas锛50鈩冿紝鍚铚¢噺涓24锛36锛咃紝鍚鑳堕噺涓16锛15锛呭嚌鍥虹偣涓40鈩冿紝涓洪珮鍑濄侀珮绮樻补銆傚畨瑁匔PRS浜曚笅宸ュ叿鍚庯紝鍒扮洰鍓嶄负姝㈡病鏈夎繘琛屼换浣曠儹娲椾綔涓氾紝鐢熶骇姝e父銆
銆銆
銆銆
銆銆鐭冲寲鍖栧伐宸ヤ笟浣跨敤鎯呭喌
銆銆
銆銆鈼 鍗楅槼鐐兼补鍘傜殑寰鐜姘寸粨鍨㈤潪甯镐弗閲嶏紝铏界劧閲囧彇浜嗕竴浜涢槻鍨㈡帾鏂斤紝缁撳灑闂棰樹竴鐩存病鏈夊緢濂借В鍐筹紝閫氬父6鍒8涓鏈堝繀椤诲规按鍐峰櫒绠℃潫杩涜屾満姊伴櫎鍨銆2004骞8鏈堜唤瀹夎呭伐鍏凤紝浜12鏈8鏃ュ湪杩愯4浠婃湀鍚庢墦寮姘村喎鍣ㄧ鐩栵紝鎹㈢儹鍣ㄧ℃潫鐣呴氾紝娌℃湁缁撳灑锛屽師鏉ユ病鏈夋竻鐞嗗共鍑鐨勫灑涔熷紑濮嬭劚钀姐傚彲瑙侊細CPRS閲戝睘闃插灑宸ュ叿鍏锋湁杈冨ソ鐨勯槻鍨銆侀櫎鍨浣滅敤銆
銆銆鈼 涓鍥界煶娌瑰崕鍖楃煶鍖栧叕鍙哥鍥涜仈鍚堣溅闂磋嚜甯︽按鍠锋穻绯荤粺锛岃ョ┖鍐峰櫒鐧芥姇鐢ㄤ互鏉ワ紝绠℃潫琛ㄩ潰鑵愯殌姣旇緝涓ラ噸锛屽苟缁撴湁涓灞傞攬鍨銆2006骞1鏈9鏃ワ紝鍦1鍙风┖鍐峰櫒涓婂畨瑁呮姇鐢ㄤ簡涓鍙癈PRS闃插灑闃茶厫铓绯荤粺锛岄氳繃浣跨敤璇ュ伐鍏蜂袱涓鏈堬紝鑰佸灑鍩烘湰鑴辫惤锛屽湪姘存睜搴曞舰鎴愪簡绾1鍘樼背鍘氱殑閾侀攬灞傦紝娌℃湁鑴辫惤鐨勯搧閿堣啘娑叉槑鏄惧彉寰楁澗杞锛岀敤鎵嬪氨鑳藉緢杞绘澗鐨勬懜涓嬫潵銆
② 磁化效应的应用
磁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水经过一定强度的磁场,就成为“磁化水”。目前研究表明水磁化后会产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其中的机理尚不能肯定。一些学者认为磁场会破坏水原来的结构,使原来较大的缔合水分子集团变成较小的缔合水分子集团,甚至是单个分子。而且分子中的氢键也会有部分因为洛仑兹力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反方向旋转而断裂(1)。所以磁化后的水会表现出一些性质的变化,如:pH值、密度、挥发性、溶解性、表面张力、电导率、沸点、冰点都有不同的改变,这种改变和所加的磁场大小有密切的关系(2)。磁化水因为其特殊的性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
早在十三世纪,人们已经注意到磁化水的医疗作用。1945年比利时韦梅朗应用磁化水减少锅垢获得成功并申请了专利。该技术由于装置简单,不需要任何化学试剂而被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广泛应用并得到发展。我国的磁化水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初,以前由于化学法水质稳定剂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磁水器应用推广较慢。现在这一技术又重新获得重视。应用对象已经涉及到建材、化工、冶金、农业、医学等各个领域。在工业锅炉的除垢防垢、油田的防蜡降粘等方面、医学上的磁疗等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如何将磁化效应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
磁化对水性质的影响机理的几个假设和推论
磁化只是单纯的物理过程,不是软化过程。一般认为水系统进行磁处理主要是加快了溶液内部的结晶作用,从而使盐类在受热面上的直接结晶和坚硬沉积大大减少,起到防垢的作用。研究表明,磁场的阻垢效果同磁场强度、溶液过饱和度、流速及溶液中各种离子等均有密切的关系(4)。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磁处理改变了水本身的结构,从而改变了一些性状。从这两方面同时考虑,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假设和推断(5)。
(1)洛仑兹力作用
水与磁流的相互移动,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弱极性的水分子和其他杂质的带电离子作反向运动。该过程中,正负离子或颗粒相互碰撞形成一定数量的“离子缔合体”,这种缔合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了大量的结晶核心,以这些晶体为核心的悬浮颗粒可以稳定的存在于水中。
(2)极化作用
磁场的极化作用使使盐类的结晶成分发生了变化。微粒子极性增强,凝聚力减弱,使水中原有的较长的缔合分子链被截断为较短的缔合分子链和带电离子的变形,破坏了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改变了结晶条件。形成分散的稳定小晶体。
(3)磁滞效应
磁场引起水中盐类分子或离子的磁性力偶的磁滞效应,因而改变了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时使盐类分子相互间的亲和性(结晶性)消失,防止大晶体的结晶。
(4)磁力矩重新取向
在一定基团反应中,磁场影响在基团中成对的磁力矩重新取向,通过这样的中间机理而影响其他化学反应。反应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反应结果中新得到的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磁化水的装置结构和特点
能制备磁化水的装置称为磁水器。按磁场形式的方式可将磁水器分为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按磁场位置又可将磁水器分为内磁式和外磁式两种。永磁式和电磁式磁水器在间隙磁场强度相同的情况下效果相同,但各有特点。永磁式磁水器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能源,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但其磁场强度受到磁性材料和充磁技术的限制,且存在随时间的延长或水温的提高而退磁的现象。电磁式磁水器的优点是磁场强度容易调节,而且可以达到很高的磁场强度,同时磁场强度不受时间和温度影响,稳定性好,但其需要外界提供激磁电源。与内磁式磁水器相比,外磁式磁水器可能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主要优点是检修时不必停水及拆卸管道,也不易引起磁短路现象。
目前国内已有四项关于磁水器的专利,这些专利通过选用不同的磁性材料和水流的通路形式来达到使水磁化的目的(3)。如图1所示的磁化水装置外型为管状,采用不锈钢管制作,两端带法兰盘可与管道直接相连。磁化水装置内部采用两组N,S极相对的特殊合金永磁材料制成的磁棒,按照N-S,N-S排列,磁场能量很高,可高达6000高斯,使用期限为25年,磁场强度衰减率为3%,由于磁化装置使用的是永久磁性材料,无须外加电源,不耗电能。结构简单,不需要做任何调整,也不需要特殊的保养与维护,而且装置安装十分方便,并且不占地。
(5)氢键变形
磁场对水的偶极分子发生定向极化作用后,电子云会发生改变,造成氢键的弯曲和局部短裂,使单个水分子的数量增多。这些水分子占据了溶液的各个空隙,能抑制晶体形成。并使水的整体性能发生变化。
(6)活化能改变
磁场的的影响与系统的转化有联系。虽然水在磁化时获得的能量很少,但在系统中开始和终结之间存在一个“能障”为克服这种能障必须向系统输送相应的能量以触发活化能。磁场短时间的作用起着“催化”水系活化能改变的作用,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性质的变化。
磁化处理对水体生物效应的影响
3.1 磁化处理对藻类初级生产能力的影响及机理。
实验表明(6),经过磁化的水体中藻类的生产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处理的水体中的藻类。
藻类属于光合自养型微生物,磁化处理引起其光合作用的生物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光合自养微生物在无机环境中吸收无机盐,利用光能同化CO2和H2O合成自身物质。而水体磁化可以使BOD,COD降低,使部分有机物矿化,矿化程度高,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第二,磁化处理导致水体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经过磁化处理的水比未处理的水对光的吸收率高30%,水体透光性的改善,保证了光合自养生物的能源。这是磁化处理引起藻类迅速生长的原因之一。第三,磁化水的硬度、pH值、电导率都明显的高于非磁化水,无机盐在磁化水中可以较好的溶解,这有利于藻类对营养盐类的吸收。第四,磁化处理后的污水,能引起生物膜渗透性的增加,从而改善了藻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藻类的生长和生产能力的增加。
3.2 磁化处理对水中异养细菌总数的影响
异养型细菌是以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一大类微生物,它的总数随水中有机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水中异养菌总数可间接反映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的程度及水的净化程度。污水经过不同强度磁场的处理后,水中的细菌总数均明显下降。其原因机理还没有完全清楚,初步认为:第一,在磁场的直接作用下,引起水体BOD,COD的降低,使异养生物的能源和C素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水体异养菌的死亡速度大于增殖速度,于是出现负增长现象。第二,磁场力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内的水和酶,使酶钝化或失活。
所以污水磁化处理以后,不仅直接改善其耗养特性的作用,而且磁化后的水体具有新的生物特性。
磁化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
有机废水处理是当前污染治理的一个普遍问题,传统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反应器法、氧化塘法等。前两种方法是目前二级处理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运行稳定,出水可达允许排放标准,但缺点也很突出,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昂,尤其运行费之高,使许多单位望而生畏,无力负担如此之高的运行费用,因此,常常对污水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淮河流域1994年发生的流域性污染灾害,就是传统污水处理模式费用太高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开发一种投资少、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技术。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在90年代初,根据磁化水能改变水的一些物理特性,改善生物机能、促进生物生长、提高农业、水产产量和治疗保健等经验,开展磁化—人工生态系统方法处理和利用有机废水的研究(7),近10年的大量实验研究和初步应用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实际应用是成功的,有必要广泛推广,并在实用中进一步完善,以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 去除COD的效应与分析
在水中有氧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水温、磁化流速等对各种污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水温对污水瞬间通过磁化器直接去除COD没有影响。磁化流速2.5m/s时最好,这时对形成核磁共振比较有利,磁化去除COD的能力较强。常温下磁化流速2.5m/s左右,磁感应强度0.262~0.315T下,上述各类污水的COD直接去除率平均医院污水为25.4%,印染废水为21.2%,城镇污水为16.4% (磁化流速为2.5m/s时为20.0% )、橡胶业废水为11.3%,造纸废水为8.1%,葡萄糖水为17.8%,淀粉水为11.1%,氨水为 8.1%。另外,为查明瞬间磁化直接使COD减少的原因,还对去离子水、自来水和城镇污水磁化前后的溶解氧进行测试。常温下磁化流速2.0m/s,最佳磁感应强度0.315T,4组去离子水磁化前后的溶解氧浓度不变,磁处理对溶解氧无影响;5组自来水磁化后溶解氧略有降低,平均减少4.1%;12组城镇污水,磁化后溶解氧平均减少24.7%。这种瞬间磁化使污水有机物降解和溶解氧减少的现象,称磁处理污水的直接效应。这一作用并非水中微生物酶引起的有机物分解,也非磁化使水中有机物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是磁处理引起核磁共振激活了水中的溶解氧,促使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这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上述实验中,葡萄糖、水、淀粉水、氨水均为蒸馏水配制,其中没有微生物,显然瞬间磁化使污水COD降低并非微生物酶的作用;二是水和有机物分子的化学键断裂,需要消耗相当大的能量,如水分子的氢键断裂需4~6千卡 /克分子的能量,如此之低的磁感应强度所提供的能量很小,无法使化学键断裂;最后,B?帕特罗夫的实验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论断,他使有溶解氧的水连续从感应磁场中通过,水中则产生5×10-5%的h2O2 ,这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可使水中的有机物直接氧化分解。另外,我们还做了对污水多次连续反复磁化的实验,可见随着磁化次数的增加,每次去除COD的比率急剧变小,并趋于水平。因此,将磁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时,应使磁处理器间水流有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经验表明,水力滞留时间约2~3d以上为佳。
厌氧条件下磁化对提高水中有机物分解也有很好的效果,且更为显著。我们取4组城镇生活污水做实验,温度保持在0℃,最佳磁感应强度仍为0.315~0.368T,厌氧培养10d测试COD,表明磁化使COD的去除率提高21%~28%,平均为24.5%。其效果即使肉眼也能清楚看出,但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2)水磁处理生态效应及间接净化影响
外加磁场对生物影响称生物磁效应,可分为生物分子效应、细胞效应、组织器官效应及整体效应,例如病毒为单纯的大分子微生物、细菌、真菌基本上为单细胞微生物、原生动物、高等生物为不同功能器官所构成,其组织器官又为细胞组成。污水中生物种类繁多,构造与功能各异,它们通过某一强度的磁场时,受到的影响也很不相同。从整体上说,有些被抑制,甚至死亡;有些被激活,加快新陈代谢和生长,间接上提高了净化污水的作用。对此,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系列实验和分析(8):
(a).污水磁化具有很强的灭菌作用。磁感应强度0.315~0.420T下,磁化流速2.0~2.5m/s,3组水样的情况基本一致,灭菌率为74%~81%。但连续反复磁化,灭菌率则提高不大,说明有些种类的菌群能够抵御磁场的作用,甚至激活其代谢能力,会更快地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磁化处理灭菌原因,可归纳为(7):一是在磁场的直接作用下,引起BOD、COD降低,使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和C素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水体异养菌死亡速度大于增殖速度,于是出现负增长现象,二是磁场力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内的水和酶,使酶钝化或失活。而BOD数值的降低是细菌总数减少的反映,一方面在外加磁场直接作用下,BOD随COD指标的降低而降低,另一方面,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水体中功能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受到影响,一部分细菌适应能力强,生命代谢活动不受到干扰,或者虽受到干扰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这部分细菌以更强的适应能力生存下去,大部分细菌受到外界磁场作用下,由于体内外水的理化性质的变化(如电导率、表面张力等 )以及酶的钝化、失活,不能适应而发生死亡现象,功能细菌数目的急剧减少,造成了BOD指标的降低,因此认为磁处理后BOD降低是水中细菌总数减少的反映。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种认识,外界磁场作用于微生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存在有害的一面,也存在有利的一面。磁处理具有杀菌效果,当磁场强度加大到2100GS(4A)以上,可以使70%以上的细菌死亡。施加磁场可以看作微生物生存环境的突发改变,能够经得起周围环境及体内离子、电子传递速度变化的细菌继续生存下来并且维持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这部分细菌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或者说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
(b).活性污泥磁化会明显提高其活性,从而增强污水的处理效率。我们取7组活性污泥,在37℃恒温下观测不同磁强处理后的甲基兰脱色时间,表明0.367T下脱色时间由无磁化的29h减少至24h,污泥活性增强17%,原因就在于磁化后生存下来的微生物有更大的增殖和代谢能力。为证明这一论断,又取3组造纸中段废水稀释水样,分别在不磁化和磁化处理后标准温度下培养,测得它们的BOD5,后者均比前者高,平均高13%,可见磁处理既有灭菌作用,也有激活某些功能微生物的作用,并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c).磁化使藻类光合作用大大增强,显著地提高了水中的溶解氧。常温下取2组同样的污水实验,3天后磁化水中绿藻生长旺盛,非磁化水几乎看不到藻类。另外,又取3组生活污水用明暗瓶对比实验磁处理对藻类产氧能力的影响,都表明磁感应强度0.367T时污水的藻类产氧能力最高,比非磁化的平均高出1.1倍,按藻类固炭生产力与产氧能力的关系推算,藻类的生产力也将提高1.1倍,这与农业上磁化水使作物显著增产和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的结论一致。其原因主要是:①磁化污水使有机物分解加快,为藻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C,N,p等营养物;②磁化使生物膜渗透性增加,给藻类吸收营养元素创造了有利条件;③磁化使水的透光性增强,为藻类光合作用提供了更好的光能。水中溶解氧的增加,又促进了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分解,二者相互促进,导致有机废水加速分解。
(d).污水磁化可促进高等水生生物生长,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我们以泥鳅做实验,在 3个水桶(10L)中,1个未磁化,2个被磁化,磁强分别为0.03T和0.25T,分别放养1.5kg的泥鳅,其他条件相同,3个月后所有磁化的水中泥鳅产量均高于未磁化的,平均产量提高15%~20%。另外,还对泥鳅的耐污能力和同化COD进行实验,表明未磁化水桶中放养的50条泥鳅到第5天时全部死去,磁化的水桶中的50条在第7天时还有23条存活下来。由于高等水生动物通过食物链使有机物分解转化,间接上提高了污水的净化能力3组水样测定7天后的COD,表明被磁化且养有泥鳅的2、3号水桶的COD去除率比无磁化、无泥鳅的提高20%),并使之以更高的速度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产物,变废为宝,防止了二次污染。
磁化-人工生态系统方法净化污水应用实例
如图2,1980年在原污水站基础上,建成了一个磁化—人工生态处理系统工程,主要由二级磁化和3个生态池组成。该处理系统有效占地面积770m2,平均日处理医院生活污水和病房污水700t。污水直接排入预沉调节生态池,水力滞留时间约4.0h,经水泵提升和一级磁化,进入放养大量鱼类的生态转化池,水力滞留2.0~2.5d,再次磁化并自流到设有许多垂直生态滤管的金鱼池,滞留时间2.5~3.0d,通过生态滤管集中后排出,出水达三级地面水标准,供医院绿化和清洗之用。该站运用多年来,仅1994年在预沉池排过一次池污,且数量不多,足见污染物降解转化率之高。该系统中:①预沉调节生态池面积180m2,平均水深 1.1~ 2.5m,为兼氧池,池面风眼莲覆盖,吸收污水分解的N,p等营养盐 ;②生态转化池,直径25m,由中心园池、环形复氧沟、环形外池组成,接纳来自预沉池并进行一级磁化的污水,池中放养数万尾罗非鱼,吞食大量生长的菌、藻及原生动物,使水体快速净化,并流入中心园池;③生态滤池100m2,平均水深2.3m,其中放养约6万条金鱼和布设许多生态滤管,接纳中心园池流来并经二级磁化的水流,继续生态转化后经生态滤管过滤后排放,完成整个净化过程。该系统对BOD(Biological Oxygendemand),COD,N,p去除率全年平均分别为 89.9%,87.6%,69.6%和73.6%。该系统工程基建总投资27万元,折合日处理污水1t/d的基建投资单价为386元;年运行费用7500元,折合处理污水1t/d的年运行单价10.7元,远低于表 1所列的常规二级处理的投资单价和运行单价。不仅如此,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牛蛙、金鱼、罗非鱼、中药材、葡萄等收入,每年还可收益1.8万元,比年运行费还多出1.0万元,形成污水处理过程的负投入。该法由于生态处理中的磁化效应,大大加速和提高了污染物转化速度和效率,且变废为宝,使之成为投资少、占地小、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并有一定产出收益的污水处理新途径。
③ 如何去除工业循环水垢
1、水垢控制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离子交换树脂法,即钙离子、镁离子从水中置换出来并结合在树脂上,达到从水中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目的。
用离子交换法软化补充水,成本较高。因此只有补充水量较小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间或采用。
2、循环水系统去除水垢的方法,还有石灰软化法、加酸法、加阻垢剂法等,这些都是循环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去除水垢的方法比较多,具体采用叧种方法,要根据系统的水质还预防。
循环水系统中的污垢去除,主要是降低水质的浊度。浊度高说明水质污垢多,浊度低说明水质良好。一般水质中的悬浮物超过20mg/L,就要进行补水处理或者加入阻垢剂、分散剂。在进行阻垢、防腐和杀菌灭藻处理时,投加一定量的分散剂,也是控制污垢的有效方法。
分散剂能将大的泥团分散成悬浮在水中细小微粒,随着水流的流动而不沉积在传热表面上,从而减少污垢对传热的影响,同时,部分的悬浮物还可以随排污水排出循环水系统。
(3)合金催化防垢除垢器扩展阅读:
水垢危害
1、水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
2、水垢如果附着在热力设备受热面上时都将危及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因为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妨碍传热。使炉管从火焰侧吸收的热量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水,炉管冷却受到影响,这样壁温升高,造成炉管鼓包,引起爆管 。
3、水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
4、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会与盐酸反应,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前者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后者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④ 洗衣粉和肥皂的去污效果是不是互相抵消
不是的.有人以“肥皂是碱性,洗衣粉是酸性”为依据说二者不宜混用,否则会酸碱内中和,抵消去污作用。果容真如此吗?
首先,肥皂(主要成份脂肪酸钠盐和泡花碱)和洗衣粉(主要成份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钠)全是碱性化工产品,其PH在9~11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酸碱中和”之说;
其次,肥皂的主要成份脂肪酸钠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成沉淀,影响去污力。而洗衣粉中所含的三聚磷酸钠具有络合钙、镁离子,软化硬水的功效,可以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得以提高而不是降低;
第三,肥皂中的脂肪酸钠与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可产生“协同去污效应”,提高了二者的去污能力。
第四,肥皂能抑制洗衣粉的发泡能力,使衣物易于漂洗过清。由于二者混用有诸多益处,在当今市面上出售的高效低泡洗衣粉中本来就含有3~5%的肥皂成份。
因此,说二者不能混用的人,根本就不懂它们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