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注重疏堵结合缓解污水

注重疏堵结合缓解污水

发布时间:2024-10-17 18:15:56

1.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精神,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建管监并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市畜禽养殖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二、治理范围

全市所有生猪养殖场、群众反映强烈的其它畜禽养殖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

三、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的原则。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由各镇乡、园区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治理。

(二)企业主体的原则。各个畜禽养殖场主是治污主体,必须切实承担治理责任,强化污染治理投入。

(三)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不同畜禽品种、饲养规模和分布区域,分类探索粪污综合治理方式方法,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

(四)源头控制的原则。对现有畜禽养殖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对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四、时间部署

治理工作分三年实施。20xx年着重对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区,以及距离居民较近、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实施治理,治理量占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40%以上。20xx年、20xx年分别治理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30%左右。

五、治理方式

(一)改造粪污输送及排水系统。

1.实行雨污分离。各养殖户须通过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应采用封闭管道式,不得采取明沟或暗渠布设,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废水减量化。

2.实行干湿分离。各养殖户杜绝水冲粪和水泡粪做法,做到干化清粪、集中堆积。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相配套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漏”的堆粪场所,堆积发酵,发酵后的粪肥要全部还田,有效防止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二)建设化粪池、小型沼气和粪污收集中心。

1.建设配套三格式化粪池及小型沼气。具体标准如下:年饲养规模为100头以下的养猪场,要建1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1个;年饲养规模为100头以上500头以下的养猪场,要建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1个;年饲养规模为500头以上1000头以下的养猪场,要建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2个;年饲养规模为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要建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1~2个,并建50立方米小型沼气池一组。

2.建粪污收集处理中心。以镇乡为单位,在畜禽养殖相对集中的区域,按照生猪存栏2~4万头建造一个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的标准,加快建设粪污收集处理中心。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是水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市成立由监察、农办、环保、农委、公安、财政、国土、住建、信访、文广、法制等部门和各镇乡、园区组成的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各镇乡、园区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建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合理安排治理计划,积极推进辖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治理工作,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镇乡、园区要树立强烈的环保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畜牧业污染治理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新建养殖场的有关规定。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通过典型榜样的带动,提高广大养殖业主的环保认知度,引导广大养殖业主向生态养殖模式转变。

(三)强化区域控制。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发展,严格执行禁养区规定。吕四港镇蒿枝港河以北,沿江公路以南区域,距铁路、高速、交通要道、一二级河道、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其他畜禽场等1000米以内,距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畜产品加工区、垃圾及污水处理厂xx00米以内的区域,为禁止畜禽养殖区域。禁养区域内不得再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的养殖场按要求进行整改或迁出。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镇乡、园区对辖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工作负第一责任,督促辖区内各畜禽养殖场业主切实履行好各自的治理职责,强化污染治理投入。市农委具体负责畜禽养殖的规划和统一管理,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把好治理工作的验收关。环保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对畜禽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财政局负责污染治理补助资金的筹措,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国土局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手续,并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其他各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工作。

(五)加大扶持力度。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畜禽养殖场按治理计划积极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市财政要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建设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对化粪池和小型沼气池补助50%的建设资金。各镇乡、园区也要落实配套资金,加大治污经费投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严格督查考核。市建立治理工作领导联系制度和部门包干蹲点督查制度,加强对重点镇、村的监督指导。市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要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实行每周督查一次治理进展情况,并将督查情况报市领导组办公室。对整治不力、进度缓慢的镇乡和责任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重点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2. 7楼房子厕所恶臭味频频传出

以前人们在装修的时候,认为自己住在顶楼,为了扩大一点点面积,把卫生间的污水管露出地面部分给锯掉了。其实,那根污水管的作用是不小的,1,它可以起到排风的作用,2,它在下水的时候有增压的作用。现在原来要排到室外的秽气都到你家里了,你家能不臭吗!对付这种问题只能疏堵结合,疏是重新安装排气管,堵是换个座便器。就这样。
你可以与户主商量这个问题啊,从房钱中扣掉啊。如果房主认可,一定要有书面的确定,避免事后说不清。

3. 辛集巨变

      我们即将辞别辉煌与难忘的2017年,迎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018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不免回顾与展望、总结与规划。回顾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展望则是为了科学合理谋划未来,找出更适合今后发展的办法与路径。

      河北省辛集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因皮毛而享誉中外,有中国皮都之称。回顾辛集一年多来的变化,人们不禁个个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辛集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昔日遍布城乡的违章建筑一夜之间神奇般地化作莺飞蝶舞的花海,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飘荡市区上空多年、令人窒息作呕的怪味,被治理大气污染的铁扫帚扫的有去无回。漆黑闷热的夏夜,人们终于敢敞开窗户,静静地享受大自然吹来的习习凉风。

      大街小巷乱停乱放,如今被整齐划一的车辆取代。

      沿街随处可见的小商小贩被整洁卫生的6个便民市场取代。

      辛中公园、湿地公园、束鹿园、明纶园、励慧园······11座各具特色的休闲公园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朝阳路、文昌路、束鹿大街、方碑大街、农贸大街······17条断头路“天堑变通途”;市府大街、方碑大街、建设大街等,不论是机动车道还是人行便道全部翻修一新。

      破旧低矮的城中村正在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首批11名高级人才入住市政府免费提供的“博士楼”;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大学的博士、硕士也看好辛集这块创业热土。

      红外触摸屏、石墨烯、3D打印、保税物流中心等一大批高科技、绿色环保项目纷至沓来······

      满怀喜悦的心情,望着旧貌变新颜的小城,一年多来的耕耘历历在目。

      全域大拆违——还公平正义给人民。邸义书记2016年10月来辛集任职后,形容自己如履薄冰。当时压在心头的有4座大山: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

      在连续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邸书记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发出震耳发聩的呐喊:辛集是该唱国际歌的时候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辛集要发展全靠我们自己!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土地打开突破口。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辛集有许多没有办理合法土地审批手续,私自在国有、集体土地上建造的厂棚、临建等。由于这些大量违建的存在,致使一些新项目、大项目,无法申请到项目用地。某重大项目,就因为申请不到项目用地,在空中整整悬了4年。

      违建不仅制约发展,还严重影响着公共利益和城市形象。要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就必须拆除这些违建。坚决、彻底、干净拆除一切违法建筑,还遵纪守法企业一个公平,还辛集人民一个正义!

      拆违首先从辛集市区出入口——世纪大街开始。由市领导挂帅,成立拆违指挥部,部门分包到户,从机关抽调精兵强将,阶段推进。电台、电视台、报纸、广播车、自媒体齐上阵,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域拆违攻坚战正式拉开大幕。

      老百姓形容这次拆违是“疏堵结合”、“人性化拆违”。首先上门口头、书面通知违建户,限时拆除违法建筑;对响应市委市政府决定、又有实际困难的,分包干部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人性化拆违,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配合;对一时想不通、软磨硬抗的,面对面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胡搅蛮缠、无理搅三分的钉子户,依法办事。由于发动广泛、措施有力,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拆除世纪大街45处共13万平方米的违建。

      拆违第一炮打响之后,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紧接着,安新线、工业路、各乡镇、农村大规模拆违依次铺开。这次全域大拆违,区域广、体量大、难度高。

      做好涉拆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大规模拆违成功的关键。只有最大限度地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拆违才能顺利进行。

      按照“分期推进、营造声势,攥成拳头、合力攻坚,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总思路,全市80多个部门齐上阵,高效衔接、联合作战;既讲法,也讲情,更讲理。

      各职能部门和分包单位干部党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向拆迁户讲政策、说道理、做解释,打开了拆迁户的一把把“心锁”。

      全域大拆违大规模集中拆违3次,共拆除各类违法占地2300宗、15000亩,所有腾出的土地,除用于土地占补平衡和省市级重点项目外,政府不搞商业开发,不要土地财政,全部用于国家级园林城建设,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4121亩用于绿化植树,2818亩用于公园游园、城市道路、三级综合医院及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大拆违,拆出了士气干劲、拆出了民心民意、拆出良好形象、拆出了公平正义!

      全民大治污——还蓝天绿水给人民。近几年,辛集同京津周围一样,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冬季取暖期,雾霾天数多、持续时间长,有时半月20天见不着阳光,人民群众饱受其苦。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健康为代价!辛集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铁腕治理,展开了一场全民总动员、气水土全面综合大治理。

      大治污首先在企业打响。对没有环保审批手续的散乱污企业一律取缔。对有环保审批手续、排放不达标的,先停产,再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不准生产。

      分管市领导挂帅,环保、水务、土地、公安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队伍,在全市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不分白天黑夜,全天候连续作战。充分利用航拍、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镇、村,全区域、无死角监测;同时,通过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布举报电话和奖励办法。在全市迅速形成“利剑斩污”的强大声势,一切污染环境的不法行为,一切偷排偷放的不法之徒,顿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市委书记邸义、副市长刘世民始终站在“利剑斩污”第一线,多次根据群众举报,快速反应,亲自出征,夜查污染源。

      2017年8月 24日晚上8点多,有群众在反映教育路南头有恶臭味。市委书记邸义得知后,一边转发到微信群,要求大家迅速扩散,广泛发动群众查找线索。 一边与市领导刘士民、曹占忠火速赶到现场进行调度。

      环保局、公安局、辛集镇等单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分组对教育路、晏城路、农贸街、衡井线进行排查,并使用无人机进行侦查。

      2017年 9月18日晚,市委书记邸义、副市长刘士民带领环保、公安、辛集镇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群众举报的环保线索进行了再一次夜查。夜里10点左右,当靠近育才中学东侧的一个小院时,恶臭气味令人作呕。

      原来这是一处无照经营羊剪绒的后期加工窝点,大量的加工品堆集在地上,一股股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

      为防止其转移涉案白皮,连夜进行了清点,对全部1219张白皮进行了查封扣留。环保执法人员对该窝点依法进行查封取缔。

      市领导一线指挥、亲上战场、以身作则、夜以继日、铁腕治污的事迹不胜枚举。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在行动上。

      邸义书记多次强调,各乡镇、村要对各自辖区进行网格化排查,对重点区域内的出租厂房要一个院一个院的查看,确保不漏一处。对散乱污企业要彻底铲除,按照有关规定从严从重,顶格处理,决不手软。

      大治污突出特点是全民参与,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人人都在关注辛集的环境,人人都来爱护辛集的环境,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声势,正是打赢这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法宝。

      在这场全民动员、“利剑斩污”的保卫战中,辛集共取缔381家“十五小”、“土六小”等散小乱污企业;淘汰燃煤锅炉489台1087蒸吨;9家大气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全部安装了烟气在线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

      紧接着煤改气、煤改电相继在全市铺开。

      全民治污一举扭转了辛集大气污染在全省的被动局面。截至2017年12月28日,辛集PM2.5年均浓度为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9%,下降率在京津冀15个城市中位居第一。“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真正实现了还蓝天白云给人民!

      黑臭水体治理是治污的重点工作。黑臭水体主要流经工业路排渠、二分干渠、邵村排渠。每天散发着阵阵恶臭,不仅污染着空气,也严重影响了辛集地下水水质。

      辛集引入高科技治理水污染,聘请高端人才,实地调查,多方论证,认真研究,制定有效方案,科学有序推进污水治理和水环境修复工作。

      实施管网工程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市区北部(包括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全部通过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更是治污的重点。辛集利用土壤遥感科技、互联网和环境保护专网,对涉及土壤污染的企业信息逐一核实。

      建立固体废物动态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固体废物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国惠污泥焚烧发电项目,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认真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工作。

      全力大维稳——还安定日子给人民。一年多来,辛集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的历史遗留问题,采取不回避、不推诿、不怕困难的积极态度,迎难而上,用诚心打动上访群众、用智慧解决重重矛盾。妥善化解黑马、幸福城、孤马营村、支方村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

      化解“黑马”事件。“黑马”实际是河北黑马农村粮油服务有限公司的简称,该公司主要经营是为辛集及周边县市广大农户代储小麦。麦收后农民把小麦存储到“黑马”,什么时候需要面粉了或其它如小米、食用油、豆类、挂面等之类的,可以随时凭储粮本换取。这本来是件好事,农民省去储粮之累,公司也省了流动资金,两厢情愿,一举两得。

      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老百姓没面粉可取,春节人们总要有面粉吃饺子吧,但也只能限量供应。这下老百姓可急了,自己辛辛苦苦一年、有的是几年、十几年的收成眼看就要泡汤,这还得了。于是上访告状、围堵市委市政府大门、越级上访。

      要知道,在“黑马”代储小麦的农民涉及辛集及其周边6个县市,30多万农户,100万人。怎么样才能使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解决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2016年10月邸义书记来辛集任职后对此不遮不掩、勇于担当,成立专门工作队,进驻“黑马”。经过认真调查、摸清底数,反复与储粮户代表协商,制定了一套又一套解决方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多轮反复协商、推倒重来,澳森钢铁公司铁肩担道义,于2017年6月11日全资收购河北黑马面粉有限公司。

      澳森钢铁公司从2017年6月11日全面接手黑马面粉所有债权债务,在不损害农民丝毫利益的前提下,经过10天清理交接后,开始正常兑付。至此,“黑马”事件得到完全、彻底、干净解决!

      辛集市委市政府从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矛盾接着一个矛盾化解。京州幸福城住宅小区、天润广场项目建设、孤马营村、支方村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一个个被妥善化解。

      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了却了老百姓心里多年的心病、解开了多年的疙瘩。老百姓气顺、心情好、干劲足;上访的少了;围堵市委市政府门口的少了;人们的日子过着舒心、踏实、满足。

      全市大植绿——还优美环境给人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辛集的建设者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邸义书记说:拆违不是目的。拆出发展新空间、建设美丽新家园才是我们的目标。在全域拆违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城市发展布局,对腾出来的空间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利用。

      大力发展植树造林,真正还绿于民。2017年3月20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辛集市“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暨义务植树活动启动。市委书记邸义及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

      邸义书记说,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种树。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我们的事业承前启后,我们的责任薪火相传,我们的使命光荣艰巨。每一个辛集人都要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积极投身到共建共享的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栽几棵树、添几分绿。

      植树造林既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净化、美化环境,还可以降低噪音、减少雾霾,是彻底改善我们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2017年辛集共植树1.2132万亩。

      一年多来,辛集先后在安定大街、束鹿大街、农贸街、西华路、文昌路等新建各具特色的公园、游园11个,总占地1300亩。

      建成妍园路403亩的花海景观。 妍园路原有79处269011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这些违建拆除后,全部用来植树种花种草。

      现如今,走在妍园路上,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木与摇曳生姿的花卉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副枝繁叶茂、碧波千顷的优美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真正做到还绿于民,让城区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更加优美。

      2017年9月9日,以重庆市园林局原巡视员况平为组长的国家园林城市考查组莅临我市,对辛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检查评审。

      2017年金色十月,传来辛集被评为国家园林城的特大喜讯。辛集举城沸腾 ,30年国家园林城梦想今朝成真!

      全面大发展——还生态经济给人民。如果说拆违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全力维稳、全市植绿,让辛集人民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实惠。那么,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实施科技创新,力促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必将为辛集今后的全方位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辛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各类高端人才搭建一个创新创业、施展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积极鼓励企业引进管理、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顶尖人才,为辛集企业发展服务,为辛集经济腾飞服务。

      辛集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了50套“博士楼”,现已有首批11名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入住,为骨干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科创新支撑,不能实现绿色发展,企业终究会被淘汰。辛集市抢抓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与中科院、清华、北大、北科大等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关系;设立了东明皮革、马兰农场、天泓环保3家院士工作站;申科精密互感器、金士顿空气动力轴承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惠华红外触摸屏、紫熙3D打印、燕园众欣石墨烯、易达LED照明、思蓝空气监测、镜圆光纤检测等一批高科技项目成功落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0家。2017年项目建设,市级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923.2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5个,投资权重占投资总量的58.7%以上;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

      邸义书记反复强调:辛集要发展,就要尽快实现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阳光企业、绿色企业、生态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辛集力促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皮革、化工、钢铁是辛集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减少那些污染环境、高危风险、落后产能的因素,真正使传统产业除污去垢、轻装上阵,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辛集原有制革企业108家,经营粗放、管理滞后、污染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委市政府引领企业重组整合,最终目标是形成30家股份制企业。真正实现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生态皮革生产基地。

      澳森钢铁公司,是辛集最大的民营企业。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向产业高端和尖端发展。两年来,澳森公司在环保技术攻关、科学精准治理上取得重大突破,总体颗粒物排放低于国家标准。同时,澳森还积极研发生产82B、焊丝钢、号钢等特种钢材,努力打造科技澳森、绿色澳森、生态澳森、旅游澳森。

      在化工业方面,辛集市实行总量控制,坚决关停取缔11家涉氯化工企业,并按照环保部“退城入园”的要求,积极引导液压支架油、皮革辅助剂等12家市区内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化工企业向开发区整体搬迁,在规模发展中提升环境治理和抵御风险能力。

      引进高端人才、实施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等,这些被老百姓称为“内核”的“实质性”变化,将为辛集今后的全方位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成为辛集发展的新引擎。

      辛集的变化太大、太快、太多,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总之,辛集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新鲜、人民安居乐业。

      我们相信,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就业广泛、收入丰厚、发展势头强劲的辛集定将在华北平原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4. 治理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还竟然包括了很多方面,比较明显的就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这两种污染可以让我们受到很大的生存威胁。除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之外,还有白色污染和噪音污染,这些污染如果不治理的话,就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治理污染的措施,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有哪些措施是可以治理污染的。

治理污染的措施

1、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2、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3、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4、制定好治理环境污染长期规划,治理环境污染要有制度保障。广大农村人居散漫,地域辽阔,治理环境污染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抓不懈;提倡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保护村庄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

5、依靠党支部村委会,大力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增强广大群众治污自觉性,坚持疏堵结合,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治理污染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污染,这些污染可以分分钟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健康,我们必须要将环境的污染治理好,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下生存。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大部分的生活垃圾会导致环境污染,会让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环境。

5. 关于环境综合治理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容貌秩序和发展环境,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促进我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良好的城乡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去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人居环境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但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在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方面还存在不 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脏乱差冶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5·12冶汶川特大地震又对我省城乡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加快进行,城乡环境亟待治理的问题日趋突出。 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关系我省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我省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把加快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一件大事、执政为民的一件实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冶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为契机,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冶标准(以下简称“四化冶标准),灾区先行,试点示范,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完善机制,健全队伍,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加 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要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
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冶标准,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2009年下半年工作目标:在地震灾区和试点城市先期启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市场环境治理、城乡交通秩序治理、城镇绿化及容貌治理等专项行动“攻坚月冶活动,集中治理城乡环境“脏乱差冶,在城镇切实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冶问题,在村庄切实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堆冶。同时启动城镇、村庄容貌改造,有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冶活动(以下简称“七进冶活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工作目标:巩固集中治理成果,以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集中开展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整治和村庄庭院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七进冶活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加强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
2011年工作目标:结合治理工作实践,重点抓好完善设施、提高治理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等工作,全面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要目标。地震灾区、试点城市的工作目标按《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确定。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构根据上述要求, 在工作方案中确定具体工作步骤和年度工作具体目标。
(四)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共享和谐。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接受群众检验,切实让群众满意,确保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统筹安排,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城市、乡村和灾区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把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升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从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划分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区域,区别城市、乡镇、村庄等层面,确定不同标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具特色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三、加强管理,切实解决影响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
(五)规范城乡垃圾收运处理,重点治理城镇街道、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城中村冶及辖区公路、河道、堰塘、桥梁、铁路周边、公共厕所等卫生死角。指导乡镇、村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冶和卫生填埋等形式,建立日常保洁、清运机制,配置完善相应设施,集中收集、处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 抓好卫生防疫和生活垃圾及灾后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工作。大力推进城乡道路保洁作业机械化,逐步提高环卫道路清扫机械化水平,力争在2011年底全省设市城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
(六)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牛皮癣冶顽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完善户外广告审批制度和管理办法,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城市建筑立面装饰、户外广告、商店招牌及内部陈设进行规范引导。 在居民区、办公楼等处建设一批广告栏、广告橱窗,引导广告规范发布。
(七)规范城乡车辆停放,重点治理车辆乱停乱放、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危及安全等问题。实施“畅通工程冶,建设“平安畅通县冶,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加强对城乡主要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通管理,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设置车辆停放区域,严格管理车辆停放秩序。 禁止在盲道和无障碍设施上停放车辆,为残疾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
(八)规范城乡摊位摆设,重点治理乱设乱摆、跨门槛经营、占道经商等问题。坚持疏堵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 立足于既方便群众又促进就业,合理布局、科学规范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乡村粮油超市与连锁店,合理设置临时市场,提供规范、低门槛的经营条件,加强综合管理,引摊进场,保持环境整洁。
(九)规范建筑工地管理,重点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及建筑垃圾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问题。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活动,强化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长效管理。 采取限时施工和应用散装水泥等措施,解决施工现场噪音扰民和扬尘污染问题。 运输建材与建筑垃圾的车辆必须采取加盖密闭等措施,严厉查处随意撒漏和倾倒建筑垃圾污染城市道路和环境的行为。加强城乡规划督查,治理违法违规建设。
(十)规范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管理,重点治理“城中村冶、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活环境。继续推广和规范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小区物业管理。 积极探索“城中村冶、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和改造模式,县级及以上城市逐年安排综合治理任务,推进“城中村冶、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社区化管理。
四、强化建设,大力改善全省城乡环境面貌
(十一)加快规划制定和风貌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抓好城市风貌的规划和建设。明确城市风貌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建设宜居、生态、现代城市;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编制城市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局部规划,做到既个性突出又整体协调;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注重历史传承,精心保护承载城市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充分展示各地民族特色、地域风情 和文化传统的魅力。 按照“路通、灯明、特色、排水畅、环境整洁冶的要求,积极改造小街小巷、公厕、重点街道两侧建筑外观,通过风貌改造形成特色建筑风格。合理配置环卫、健身、宣传等各类公益设施,改善邻里和谐共处的物质条件。 抓好村镇建设规划。 提高村庄布局水平,做到离开公路一定距离布局新建村庄,严禁在公路两侧夹道建房,实现道路通畅、村容整洁;提高村落规划水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提高民居设计水平,融合地域和民族文化,外观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让农民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十二)加快城乡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 力解决设施不足、运行不畅的问题。 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县城,原则上都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应因地制宜加强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 加强对已建成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确保达标排放;加快在建设施的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建成投入使用;尚未建设的市、县,按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落实相关建设条件,争取尽快启动实施。 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做好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 对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有序推进。实施环境保护民生工程,推进治污减排,治理面源污染。 加快城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确保各繁华地段建筑和住宅区的原有停车场按设计功能使用,积极推进立体停车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十三)加快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低的问题。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做好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省级遗产的保护、监测和申报工作。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冶、“环保模范城市冶、“园林城市冶、“森林城市冶等创建活动和生态村、生态家园、各类型生态小区及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等“生态细胞冶工程建设,抓好城市“拆墙透绿冶、“屋顶添绿冶和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成区和村庄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
(十四)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较差的问题。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既需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和支持,也是提高城乡居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要突出人民群众在环境建设和城乡容貌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推行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导城乡居民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养成讲文明、爱卫生、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
(十五)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行业改革,着力解决机制不活、行动乏力的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持环保、市政等行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法依规减免行业发展的有关税费,鼓励行业加快发展。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金、国(境)外资金采用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市政行业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建立健全城镇生活污水与环卫处理及园林、绿化基础设施运行与维护工作的市场运作机制。 开放作业市场,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与处理、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的企业化运作。
五、全力保障,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 建立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由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深入扎实推进。 省上成立相关工作机构,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 建设、环保、卫生、交通、工商等有关部门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积极作为、主动作为。
(十七)科学制定规划。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3年规划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本地、本部门的治理规划,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市容、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交通管理等专业规划。地震灾区的治理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要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结合城乡住房和城乡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
(十八)开展试点示范。 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指导试点城市继续抓好试点工作。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的城镇和村庄抓好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指导和带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进。
(十九)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各部门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取得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大力宣传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二十)健全长效机制。 坚持一手抓专项治理、一手抓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建立经费保障和稳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建立行政监督机制,紧密结合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加强督促指导,强化规划和目标督查。 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完善服务热线,设立公开电话或投诉信箱,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 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法制轨道。 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等法规;健全法规、规章和规范体系,尽快启动《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联系实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固化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的政策规定, 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
(二十一)强化队伍建设。 坚持“专群结合、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冶的原则,着力建设好职能化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市场化的日常保洁维护队伍。 配齐配好懂管理、会管理的管理人员,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实行依法管理和职能化管理。 积极推进执业资格制度, 逐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从业人员准入与执业的管理,大力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质量和水平。 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分离管理监督与日常保洁维护职能,聘用专业保洁公司,建立竞争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二十二)加强督促检查。 加强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 对工作落实、完成任务好的,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按照相关法规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追究责任。 把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与行政单位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采取设立举报电话、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等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 实行规范化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阅读全文

与注重疏堵结合缓解污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样清理水瓶中的水垢 浏览:893
脱硫系统为什么会出废水 浏览:763
自做吸管过滤器图片 浏览:111
铝锅用火碱除垢 浏览:643
煤矿污水处理厂上班怎么样 浏览:936
化工园区净水器怎么选 浏览:831
废乙醇的蒸馏 浏览:24
水地暖超滤 浏览:511
换完滤芯是什么颜色的指示灯 浏览:8
聚丙烯汽液过滤网 浏览:836
养殖废水参考值 浏览:608
雨污水顶管施工合同 浏览:99
江苏饮水机什么牌子好 浏览:665
汽车不要空调滤芯会怎么样 浏览:509
密云抽污水怎么样 浏览:277
污水泵改切割污水泵 浏览:860
关于小区污水的媒体报道 浏览:742
反渗透化学清洗药剂 浏览:240
厨房装修怎么样安装净水器 浏览:777
屈臣氏的蒸馏水可以直接饮用吗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