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治理方案 (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定西城区河道污染治理问题,在城市污水处理和河道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区河道环境明显好转。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河道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沿岸旱厕、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污染河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为进一步防治城区河道污染,改善定西城区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河道污染源基本情况
定西城区河道主要由祖厉河水系关川河及其一级支流西河和东河组成,城区内河道总长17.4公里,其中东河河道长6公里、西河河道长7公里。西河、东河在城区西北气象桥北侧汇入关川河,至王家窝窝河道长4.4公里。
定西城区河道内共有污水排放口130个,其中企业排污口18个、生活排污口112个;垃圾倾倒点23处,其中生活垃圾倾倒点11处、建筑垃圾倾倒点12处。
(一)企业排污口。共18个(东河12个、西河6个),其中接入工业污水管网的10个,分别为薯乡淀粉公司、市政料场、宏煊淀粉公司(南川厂区)、金龙路口、陇海乳品公司、超兴淀粉公司、马家岔沟口、宏煊淀粉公司、陇朊乳品公司、清源污水处理厂各1个;未接入管网的8个,分别为陇海乳品公司3个、超兴淀粉公司1个、张家湾王岗养殖场1个、原锌厂隔壁3家小型塑料编织袋回收加工点3个。已接入工业污水管网,需要整改的是宏煊淀粉公司排污口。
(二)生活排污口。共112个(东河50个、西河62个),其中接入生活污水管网的39个(水冲式公厕2个、其他生活污水排污口37个),未接入管网的73个(旱厕27个、水冲式公厕1个、其他生活污水排污口45个)。
1.旱厕。沿河共有旱厕27处(东河14处、西河13处),分别为南川市政料场后1处,凤翔镇派出所楼西1处,超兴淀粉公司所属院内临河2处,南山新村4处,东中后临河1处,木材市场临河1处,永定桥附近1处,祥龙小区后2处,丁老四洗车行附近1处,友谊村所属清水桥侧和老西河桥侧2处,人行家属楼对面4处,公园桥移动公司附近6处,江夏名城对面1处。
2.水冲式公共厕所。共有3处(其中进入管网的2处、未进入管网的1处)。永定市场公厕为免费公厕,中华桥头西侧公厕为收费公厕,两处公厕均已接入生活污水管网。区园林局所属玉湖公园公厕未接入管网。
3.其他生活排污口。共有82个(其中接入生活污水管网的37个、未接入管网的45个,涉及500多户2000多人)。未接入管网且河道污染比较严重的有:凤翔镇居民所属10个,主要分布于西川园区机电学校至公园桥沿河居民居住区;永定路街道居民所属29个,主要分布于南山新村至永定桥沿河居民居住区;中华路街道居民所属6个,主要分布于解放桥至中华桥沿河居民居住区。另外气象桥两侧居民及餐饮业随意将污水泼入河道现象比较严重。
(三)垃圾倾倒点。共有23处,其中生活垃圾11处、建筑垃圾12处。
1.生活垃圾倾倒点分布情况。共有11处。东河生活垃圾倾倒点共5处,分别是南山新村塑料厂后面、南山新村旧环卫站后面一直到鬃毛厂、市电信局对面、祥龙小区后面和中华桥头东端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附近居民乱倒造成的。西河生活垃圾倾倒点共6处,分别是84514部队附近、西川园区附近、机电学校附近、玉湖公园隔壁、安居工程河道对面和东河水管所右边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附近居民乱倒造成的。
2.建筑垃圾倾倒点分布情况。共有12处。东河建筑垃圾倾倒点共4处,分别是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后面、金龙路口、南山新村附近和飞天路口靠河边一直到驾校考训场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威远路业修路、附近居民搞建筑造成的。西河建筑垃圾倾倒点共8处,分别是西川园区对面,西川园区内,西川园区河道,西川园区东端,84514部队对面,西水湾南侧,友谊七队、八队河道附近和气象新村附近河道各1处;垃圾主要是由园区内部、附近住户搞建筑造成的。
二、整治重点及职责划分
定西城区河道污染治理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相结合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市环保局和安定区政府负责牵头抓总,制定实施方案,搞好宏观监管和协调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市、区住建、工信、水务、发改等职能部门及各责任单位根据各自职责,抓好各类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工作。
(一)工业污水治理
由安定区政府牵头,市、区环保、工信、住建等部门配合,相关企业实施。
1.要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特别是把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作为监管重点,提前部署,及早安排,加强巡查,督促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力争做到达标排放。原则上,企业废水必须要做到三级沉淀。对达不到沉淀标准的企业,要督促企业在8月底前建成治污设施;对没有治污设施或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工生产。对偷排工业废水的企业,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关停。
2.对未进入工业污水管网的6户企业,实行责任包干,由市区有关部门督促限期将污水接入工业管网。区工信局负责督促陇海乳品公司在5月底前接入工业污水管网,督促宏煊淀粉公司对自由街南侧入网支管进行改造,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工业污水管网。区畜牧局、凤翔镇政府负责督促张家湾王岗养殖厂在5月底前接入污水管网。区环保局负责原众星锌业公司隔壁的3家小型塑料袋回收加工点在4月底前完成治理。坚决杜绝工业企业生产污水向河道直排现象。
3.安定区政府要责成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已接入工业污水管网的管线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网管接口不符合标准的,要指导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技术改造,防止由于接口管径过小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疏通管网,确保工业污水管网的畅通。
4.市工信委和安定区政府要严格按照《定西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地将原分散于城区各处的污水排放企业逐步迁入工业园区,做到工业废水集中处置和达标排放。
5.安定区政府牵头,尽快启动实施工业污水收集处理二期工程,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管网向北延伸,对定西城区到?口沿线的企业污水逐步统一收集到工业管网集中处理排放。
(二)生活污水治理
1.由市住建局牵头,在制定生活污水治理方案的基础上,督促责任单位将有条件进入管网而尚未接入管网的生活污水,尽可能在年底前全部接入生活污水管网或工业污水管网集中进行处理,将城区河道内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程度。
2.由市住建局负责,尽快启动实施清源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扩大污水管网覆盖面,实行雨污分流,解决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污染河道的问题。特别是对南山新村、气象新村、公园桥沿河等几个平房散住片带,居民生活污水要收集到生活污水管网或工业污水管网进行处理,严禁直排。要配合安定区政府搞好马家岔沟口和自由街南侧两个排污口现有集排洪、排污一体的管道改造,保障污水接纳能力。
3.由安定区政府牵头,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区环卫站配合,制定治理沿街小餐馆向街道乱倒污水的具体管理办法。要求沿街小餐馆、食品摊贩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理,与环保部门认可的垃圾回收单位签订责任书,由回收单位统一回收处理;对泔水统一进行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乱泼乱倒,拒不改正者,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严防小餐馆直接将泔水等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化学需氧量居高不下。
(三)沿河旱厕治理
由安定区政府结合城区发展规划,责成相关部门在3月底前提出关于旱厕的治理方案,市、区两级财政筹措经费,适当给予补助,8月底前全面完成沿河旱厕的拆迁和改造。
(四)沿河垃圾整治
安定区政府负责协调和组织凤翔镇政府、中华路街道办、永定路街道办和区直有关部门,全面落实环境卫生片区承包责任制和各类垃圾处置办法,确保各类垃圾全部运往垃圾处理厂填埋;加强对沿河居民、单位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依法制止居民向河道内乱倒乱扔垃圾等违法行为。
(五)河道综合管理
区水务局负责进一步规范河道管理,严厉打击向河道内乱倒垃圾、乱采滥挖、影响行洪安全的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在河道采砂管理中,督促和确保企业在采砂后负责填平遗留的沙坑,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和沿河居民的安全;增加开闸次数,防止污水聚集和污染;积极实施城区河道堤防工程。市水务局负责拟定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的文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下发执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环保局、市住建局主要领导和安定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安定区政府和各牵头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3月底前报市政府,并负责抓好落实。
(二)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依法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现场执法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对于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或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处理设施的,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予以严惩。同时要杜绝其他乱倒污水、乱扔垃圾和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河道污染问题。
(三)齐抓共管,联合作战。切实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各单位、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既各负其责,又互相配合,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体系,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四)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各相关部门必须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河道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及时完成各项整治任务。整治工作小组的督查、验收工作要全面、彻底,不遗漏任何一个对水质产生影响的问题。对限期治理、整改的企业,必须拿出具体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对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一律依法严惩。**年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各项措施,各实施单位要确保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后,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市环保局和安定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参加,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9月初对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书面报市政府进行通报。
(五)立足长远,防止反弹。综合治理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坚决防止“反弹”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坚持高标准、快节奏,把每项工作做实做好,确保全方位无缝隙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确保城区河道污染治理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必须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城区河道污染整治的长效机制,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
(六)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市政府河道污染治理联席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和治理措施,在广播电视或报纸上对城区河道整治方案进行公告。在综合整治阶段,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宣传保护河道的重要性。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使群众主动参与到城区河道的治理活动中。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宣传和深入报道,做到家喻户晓,努力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定西城区河道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市政府办公室已以文件形式印发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现予公告。
河道治理方案 (二)
“能否设想有朝一日,河道两岸铺上的是我们的蜂窝排水模块?模块表层种有各种净化植物,形成两道可玩可用的绿色屏障。”灼热的夏日午后,当浙江农林大学**级农学专业学生诸葛亦弦站在杭州双龙港河畔,谈起关于这条臭黑河的治理思路时,掩不住兴奋劲。
日前,杭州城管委河道监管中心与“绿色浙江”联合启动城市河道水质改善创意大赛,就“调查监督”、“工程治理”和“绿色畅想”三个参赛板块向公众征集河道治理方案。诸葛亦弦作为负责人,带领同校其他五名相关专业的同学组成“蜜蜂团队”参与了此次比赛,并以其作品“双龙港蜜密花园”创意方案获得“绿色畅想”类板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一条河的未来,因为自己的亲身参与,让这些高校学子心生期待。
蜂窝体系,构建蜜密花园
位于杭州西湖区蒋村街道的双龙港河道呈“L”形,全长1300多米。河道两岸与河水表面形成斜坡,其间穿插种植着茂密的常绿型乔木以及低矮灌木,每隔几百米还建有观景走廊及凉亭。
而在“蜜蜂团队”所提出的方案中,这里可以被改造为另外一番景象:一个个模块状的“蜂窝排水净化体系”将沿着河岸平铺至河床底部,取代了原先品种较为单一的茂密植被;承托有各类水生植物的生态浮床,依照一定比例点缀于河面之上,并配以LED灯光,起到水体修复及美化环境的双重作用;另外,河道的重要结点处皆设有主题广场,例如水车喷泉区、儿童沙滩区、老年健身区等,由此形成一个亲水、近水的“蜜密花园”。
据诸葛亦弦介绍,蜂窝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是这一创意方案的核心,它源自国外一个利用蜂窝状设计改善河道水质的实际案例。每一层蜂窝体系都有一层滤膜,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表层则种植不同功能的植物。雨量较大时,不能通过地下径流及时排出的地表水,借由“蜂窝体系”的高度差一级一级跌落,经层层净化后最终排入河道。同时,还可将雨水收集贮藏在这一体系的每个小单元——“生态池”,用以在平时浇灌植被、滋润土壤或补充地下水,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此外,“蜂窝体系”采用“实时监测”,方便市民与水产生互动。“我们的设想是利用多个荷叶状蓄水池来落实,把它们设于河道两侧的人行区域,河水可以随时被抽上来经过市民检验,最后再把它们注入一系列种有植被的洼地。”诸葛亦弦这样描绘道。
实地调研,收获治水心得
“绿色畅想”并不等于“空想”。为了准备此次的创意方案,6名团队成员不仅积极向专业老师请教,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多次到双龙港河道及周边进行考察,拍摄了总共4000多张河道实景照片。
调研中,团队成员对于河道的污染现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一段一公里不到的河道,竟然有五六个排污口,排出的水又黑又臭,一面走一面还能看到有居民在河里洗衣、洗拖把,甚至给宠物洗澡……”诸葛亦弦告诉记者,原以为做好一条河道的治理方案已属不易,没想到河道整治是个大工程,既要有创新、有细节,更要着眼源头和整个流域的全局。
❷ 急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生态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建设调研组
一、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我市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全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到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1%,比1980年相比下降近6%。草原遭到破坏,人们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大量草原被开垦。从1986年到现在年平均开垦草原2000公顷以上,目前平原乡镇草原基本已经全部退化(具体数字目前正在普查中)。早年的讷谟尔河两岸草塘因围垦造地,使其丧失了应有的生态功能。其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断减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不但恶化了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矿泉生态和旅游休闲特色产业经济,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生态发展之路。
(一)生态保护成果显著。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2002年以来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4.7065.365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造林0.41万亩,退耕地造林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封山育(造)林面积5.5715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林间空地造林面积1.46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疏林补植面积0.9万亩。
不断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2002年以来实际完成退耕还草1900亩、草原治理900亩。加强草原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毁草开荒案件,累计查处毁草开荒案件120余起,解决草原纠纷36起,累计种植牧草780亩,青贮玉米1000亩。
全面推进国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环境治理,2008年8月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团结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严格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区面积12.5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4.37%。完成省重点小流域治理面积达1.8万公顷,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24.39%。2006年完成团结矿泉稻土地整理一期工程250公顷,讷谟尔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585.77公顷,全市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14.6%。2002年10月辟建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总面积为994.899平方公里。
积极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围绕建设“矿泉旅游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005年至2008年四年累计投资3897.98万元,共完成市政工程64项。其中硬化道路15条,总面积62497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325株,绿化防护林5200余株;改造自来水干线4条2210米,排水管线12条8058延长米;新增和改造人行道13段,面积84194平方米,沥青罩面道路5条88326平方米;新增和改造路灯394杆;翻新公厕32座,新建水冲式公厕2座,维修公厕44座;新建3处休闲健身广场,总面积为31838平方米;完成道口硬化、盆栽花卉等项目。2005-2008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5项,40.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4.15万平方米,占整个建设面积的60.27%。自2005年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工程,用3年时间完成了5台20吨锅炉的热源厂、5万延长米的供热管网和9个换热站的建设。截止目前,市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楼房供热普及率97%。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2006年10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发改委、建设部以环发{2006}149号列为国家“十一.五”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至2007年完成了可研、初设、环评、一期等相关批复手续。2008年全面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厂工作,厂区占地19500平方米,工艺采用德国cwsbr先进工艺,出水将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日处理能力1万吨。目前规划、用地、征地补偿、建设项目主体确立等相关手续齐备,进厂道路、输电线路已经完成施工,施工图纸委托省规划设计院设计,设计已基本完成,工程已于今年10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09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二是围绕以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3年以来,累计完成总工程量29.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729.05万元。先后建成灌涝区配套建筑物50座,维修渠首拦河坝1座,维修病险水库5座,改扩建塘坝3座,新打人畜人水井34眼,新购喷灌设备12套,完成渠道防渗500m,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维修各级灌溉渠道15000m,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379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挖排水干、支、斗沟37条、截流沟1条共计39.5公里,清淤河道900米,新增涝区治理面积8790亩,改善农田排涝面积6000亩,新建护岸工程3处。认真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了龙镇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和双泉乡龙丰村畜禽养殖粪便
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积极推广农村沼气清洁能源的使用。现已建成全市 “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国债农村沼气项目515户,重点建设范围涉及到全市6个乡6个村,实现了集养殖业、特、绿色农业,农户照明、取暖、做饭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生态经济不断发展。
以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坚持特色绿色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7处、15万亩,引导农民重点发展“双高”大豆、优质麦、矿泉稻、杂豆、柞蚕、矿泉鱼等优势作物,建立“双高”大豆、优质专用小麦、马铃薯、矿泉稻四大粮食生产基地。“双高”大豆发展到6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0万亩,马铃薯发展到13万亩,矿泉稻达到6万亩,水稻大棚达到11个,杂豆10万亩、柞蚕600把、矿泉鱼2500亩,绿特色食品种植面积85万亩,农作物品种优质率达到95%。同时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矿泉稻获得绿色标志,山口湖渔通过了省有机食品检测中心的检测,成为中国有机食品。
以培育优良、优质畜禽养殖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向畜牧业生产“半壁江山”的转变。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继续坚持以“两牛一羊”和特种养殖为重点,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壮大龙头企业和基地饲养规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截至今年9月份存栏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分别为7238头、35225头、151940只、34544头、60.11万只,同比增长25.8%、33.9%、9.2%、17%、60.4%。打造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已建立朝阳蒙阳冷冻厂、龙镇旺仔冷冻厂等6个肉羊屠宰厂,8个榨乳站点,和平镇大鹅屠宰厂1个。初步形成了5个养殖基地,建成了4个奶牛养殖专业村、3个养殖小区,截至今年6月份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1229个,全市畜牧产业化发展格局雏形显现,逐步向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畜牧发展模式转变。
以特有的自然资源景观和突出的人文社会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围绕“矿泉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依托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境内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风景区外,山口湖风景区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沾河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最大的森林湿地,“神州第一漂”闻名遐迩,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湿地保护项目。旅游配套产业长足发展,现有三星级饭店1个,二星级饭店2个,总投资达6亿元的五大连池宏福温都水乡国际旅游中心正在建设,届时将使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实现旅游业收入10562万元,占gdp比重的3.9%。
(三)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
2003年启动生态市建设以来,先后召开政府常务会议5次,市长办公会议11次,认真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先后三次调整了我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编委批准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并由专人负责。建立了联络员队伍,健全了28个部门46个联络员个人档案。
科学合理规划。2003年参照《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了《五大连池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草案)》,同年10月该规划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实施,2004年对该规划进行了二次修编,同年4月份修编后的《规划》顺利地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使我市的生态市建设规划日趋完善、更加科学缜密。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年度重点工作有效推进。2006、2007两年,由我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圆满完成“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一、二届的我市参展任务,一方面有效地推介了参展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宣传了我市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城市风貌。深入开展生态示范试点创建活动,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逐渐消除。2005年11月我市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示范区。2007年10月双泉乡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今年龙镇、龙镇发展村、双泉乡龙丰村三个试点已完成申报工作,年底有望获得省环保厅的验收与命名。
二、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生态对经济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但总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一部分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违法破坏生态植被开荒、兴建鱼池等现象仍然存在。化肥过度使用,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造成土壤养分单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受限。农药残留危害,致使土壤药害严重。
(二)生态治理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国家的地方生态建设与治理项目资金,主要是投向典型生态示范试点地区,多数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资金补助,其他地区享受资金支持补助甚少。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大型农业水利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和绿色产品生产开发进展比较缓慢,有的不能开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个别部门行政许可把关不严,不遵守环保前置审批条件,擅自对资源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审批,同时又没有履行对其他部门的通告义务,一旦发生环境权益纠纷,相互推诿,刻意减轻承担的责任,社会影响与群众反映强烈。部门间联合执法相互配合不到位,执法不严、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下步工作思路与措施的建议
总体思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七届四次人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青山绿水就是发展的理念,继续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好全市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积极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实现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自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实现生态市建设有效推进。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使我市农村真正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抓住国家着力建设大小兴安岭功能区有利契机,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保持草原现有水平,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灌溉草场,恢复草原生态植被,逐步解决草原畜禽超载放牧的问题。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推进山口电厂开闸放流,实现下游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养护和农业灌溉用水永续利用,使水源下游水生生物物种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围绕矿泉水、苏打水项目系列合理开发利用,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进一步强化对双泉水源地和农村水源地的监督管理。推进讷谟尔河流域团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山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建进程,积极开展讷谟尔河流域省级自然保护区辟建工作,打造讷谟尔河流域生态长廊。加大山口库区湿地及其动植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保护珍稀物种和物种资源,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的晋级工作,积极谋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依托比较优势资源,开创我市特色生态矿泉旅游经济之路。重点发展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加快园林式公园、沿街花草植被建设步伐。合理规划,建设讷谟尔河桥北生态休闲城,吸引外来人口落户我市,促进消费增长,努力创建“生态、休闲、养生、宜居” 的绿色之都、魅力之城。
(二)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鑫源热力公司要新上先进脱硫设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实现总量削减。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城市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实现并入城区集中供热管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继续加大生态农业,特别是矿泉系列农作物的开发,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管理工作,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开发认证绿色食品,不断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壮大工业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与管理。加大生态旅游产业景区、景点及基础配套设施开发建设,以“太平——和平——建设”、“新发——双泉——龙镇”两条主线,辟建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绿色走廊,吸引观光游客到我市休闲旅游,提高对外知名度。加快林业特产经济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提高山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实现农民“环境权益、经济增长”双赢。
(三)畅通资金投入渠道,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多元化。
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扶持,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生态治理专项补助资金投入的契机,做好上下对接,加强生态和环保项目的筛选、申报及立项工作,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域外投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化。
在造林绿化上,要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低产林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质量,积极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农村能源建设上,要注重推广“四位一体(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生态模式;积极推广秸秆气化、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步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
(五)切实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考核目标化。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推进。加强重点工程监管,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项目坚决不批。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包乡(镇)、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继续坚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环保目标和生态目标量化考核机制。
❸ 汉中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关键一年。从面临的有利因素看,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城镇化建设和扩大消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市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较快增长,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实施,这是我们乘势而上的基础所在、希望所在。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看,国内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我市经济发展仍将处在比较艰难的阶段;经济总量偏低、增速不快依然是影响率先突破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抗风险能力低,地方财政增长缺乏有力支撑,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消极畏难,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争抢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汉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达标任务。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强力推进经济较快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把扩大投资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首要位置,又要注重扩大消费和外贸出口,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合力;既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又要抓好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又要坚持不懈地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上述目标和工作要求,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强推“三化”进程,突出“三大增收”,主攻“五大突破”,实施“十大项目”。具体要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实施投资拉动战略
加快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年度投资192.06亿元。建成十天高速汉中东段、国道108水磨湾至宁强县城段、省道309灾后重建以及330千伏略阳变电站等工程;加快建设十天高速汉中西段、宝汉高速汉中段、汉中机场、红石梁隧道以及略电二期、110千伏输变电、嘉陵江水电梯级开发等工程;开工建设西汉蓉客专、西汉高速佛坪连接线等工程;积极做好阳安铁路扩能改造、镇巴油气开发、4×100万千瓦火电等38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强化项目管理。进一步落实市级领导包抓、联席会议协调、重大项目稽查、综合执法监督等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项目责任考评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实行责任追究,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
抓好项目储备。建立项目工作联动机制,围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特别要根据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布局和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加快策划、论证、包装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以大项目拉动大投资,以大投资引领大发展。
(二)千方百计促进工业快速增长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牢固树立“循环、低碳、绿色”意识,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加快推进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六大企业集团”、“八户明星企业”为重点,支持鼓励企业相互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汉中航空工业园以及9个县区工业园建设,促进工业经济走集群化、园区化、现代化发展道路。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依托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搞好技术中心建设。强势推进工业再翻番“三个一”工程,抓紧实施64个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2亿元。加快500万吨钢技改、汉川机床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汉航集团航空基地、陕南现代生物医药园等项目开工,确保中航电测二期、洋县钒钛磁铁矿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
提升协调服务水平。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抓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衔接协调,促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密切银政、银企联系与合作,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发展。积极促进中航电测实现上市融资,汉川机床、汉王药业、安中机械加快上市步伐。
(三)大力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三农”基础,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抓好“三个六”、“四个优”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核桃、蚕桑、烤烟、渔业、花卉等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实用技术,确保粮食总产110万吨、油料总产16万吨。生猪饲养量力争达到700万头;新建和改造茶园13万亩、柑桔园7万亩。巩固茶叶品牌整合成果,扩大优质品牌效应。
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提高比较效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突出抓好劳务输出和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4000元以上。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通村公路1000公里、户用沼气池2万口、农村信息站500个、扶贫重点村138个,移民搬迁1.42万人,解决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四)下大力气推动三产持续繁荣
做强旅游产业。加大“四区四湖四园”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开发力度,洋县梨园景区三月下旬开园,青木川古镇重建力争“五·一”完成,华阳景区“七·一”前推向市场,定军山、天台山景区和温泉资源开发有突破性进展。深入开展景区创A、饭店创星、服务创佳活动,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精心办好央视“心连心”慰问演出、“欢乐中国行—魅力汉中”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和首届“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中国陕西首届茶叶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强化宣传促销,依托节庆造势,繁荣旅游产业,全年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48亿元。
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开发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注重培育汽车等大宗消费和继续教育、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用足用活政策,鼓励支持干部职工住房消费。
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天汉大道百亿元商贸街区、褒河物流园区和汉中口岸建设步伐。坚持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县超”工程,促进“农超对接”,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五)全力以赴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以“双百”城市战略为引领,深入开展“城镇化建设重点推进年”活动,继续在“画好城市、建好城市、管好城市、用好城市”上下功夫,坚持规划刚性管理,重点打造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县级城市,着力培育大乡名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力争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年增长30%以上,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努力将汉中建设成西部地区最具特色的园林生态城市、宜居休闲城市、旅游观光城市。
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围绕打造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大城市经营力度,做大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土地经营收益4亿元以上。今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30个,年度投资20.09亿元。以“一江两岸”和滨江新区为重点,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十大工程”,建成汉南大道、江南东路,加快建设汉江“双桥”、体育运动中心,开工建设桥南桥北广场改造工程、滨江西路、朱鹮阁和滨江绿化带,抓紧汉中火车站广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切实抓好汉中茶城、十天高速北出口等重点项目。以彰显个性特色、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突出县城畅通、生态、点亮、文体、安居五大工程,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集中建好大乡名镇。按照“六个一”要求,突出抓好省级重点镇和陕南重点镇建设,力争到2012年每个重点镇建成区面积扩大0.5平方公里以上。推进县域优质教育、卫生等资源优先向重点镇布局,放开城镇落户政策,提升重点镇资源聚集能力。抓好农村“清洁工程”,集中治理高速路、国省道、景区和乡村道路两侧脏乱差问题,全力改善农村面貌。
深入开展“联创”工作。下功夫抓好城镇绿化,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树栽植工程;继续开展取缔占道经营、拆除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快公厕、集贸市场等公用设施建设,力争两年内所有县城建成省级园林城市,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取得重大进展。
(六)坚持不懈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以股权多元化为目标,继续深化以市属企业为重点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深化价格、财税、投资等方面改革;以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以体现公平正义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抓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充分利用世博会、西洽会、西交会等平台,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来汉投资,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能够产生聚集效应的大项目。加强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衔接协调,实行签约项目进展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切实提高招商成效。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大力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严肃查处损害投资环境、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让外来投资者感到办事有方便感、投资有优越感、创业有安全感,使汉中成为投资热土、创业乐园。
(七)倾情倾力实施惠民利民工程
持续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全年完成财政投资22亿元以上,确保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支持鼓励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学生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市级统筹,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重点优抚对象的救助标准和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妥善解决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问题。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争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务输出70万人、收入65亿元。
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加强重建项目衔接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尽快启动二、三批恢复重建项目,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八)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双高普九”步伐,推动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及特殊教育;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蛋奶工程”;加快汉中中学、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抓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新体制机制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基层基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县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健全以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重点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抓紧张骞墓“申遗”工作,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文化站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力争在省十四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抓好节能减排24项工程,建成汉中江南和勉县江北污水处理厂,其余县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争取年内开工。加强医药、化工等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大环境污染整治,确保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20天以上、县城达二级以上标准。严格管理并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项目,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九)深入持久推进平安汉中建设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做好道路、矿山、交通等重点领域,学校、商场、车站等公众场所,烟花爆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以及节庆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抓好法治汉中创建工作,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以“三无”创建为载体,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坚持律师接访、法律援助、联合督查、信访救助等措施,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三项建设”,深化“两见警”模式和农村社区警务工作,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禁毒和反邪教等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十)周密细致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从汉中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要立足实际,认真总结“十一五”成功经验,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区位、资源优势和人民群众最关心、长远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规划安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要注重衔接,指标上既要以率先突破目标为基础,又要着眼长远发展,确定适度的赶超目标;体系上既要与省上规划相衔接,又要与各专项规划相一致,做到上下协调。要统筹兼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精心谋划一批能支撑引领汉中发展的重大项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❹ 原阳县国土资源局
原阳县隶属新乡市管辖,被称为“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东临封丘县,西依市平原新区,北接新乡县、延津县,南临黄河,与开封市、郑州市隔河相望。京港澳高速、石武客运专线、省道310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县辖城关镇、师寨镇、太平镇、齐街镇、福宁集镇、葛埠口乡、蒋庄乡、官厂乡、大宾乡、陡门乡、阳阿乡、路寨乡、韩董庄乡、靳堂乡5个镇9个乡。
张国新 党组书记
吴焕敏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长安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副局长
李建峰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永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玉庄 副主任科员
张传文 副主任科员
买福利 副主任科员
张国新简介:河南省浚县新镇人,1960年4月出生,汉族,1978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02年3月~2006年6月任国土资源局局长,2006年7月任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2008年8月任党组书记。
【机构设置】原阳县国土资源局的前身是原阳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8年4月,2002年5月改组为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共有干部职工255人,其中干部(含聘用制干部)97人,工人158人,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52人,中专(含高中)学历166人。内设办公室、财务科、人事教育科、用地审批管理科、地籍与测绘管理科、土地利用科、规划与耕地保护科、法规监察科、信访科、国有土地管理所等10个科室。因区划调整,现辖城关镇、靳堂乡、蒋庄乡、福宁集镇、韩董庄乡、师寨镇、葛埠口乡、齐街镇、大宾乡、陡门乡、太平镇、路寨乡、阳阿乡、官厂乡等1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全县行政区总面积131171.07公顷,其中耕地81370.83公顷、林地3635.20公顷、园地540.62公顷、草地107.3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773.1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218.61公顷、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23044.72公顷、其他用地1480.62公顷。
【耕地保护】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对政府履行耕地保护目标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原阳县对全县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对交通干道大型标志牌、补划标志牌进行了更新,对耕地保护责任状进行了完善,并制作了耕地保护宣传册,刷写了固定标语等。通过自查,进一步强化了耕地保护责任和各项管护措施,使全县耕地总面积达到81370公顷,实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65797公顷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障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原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继续做好原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原阳县17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在县、乡两级规划获得批准后,积极完善县、乡(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备案工作;按照《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豫政办〔2009〕124号)文件精神,认真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挂钩规划工作,30个计划启动的重点社区已向市局上报19个(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社区两个),其他已按照上级要求修改文本材料后上报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通知》要求,原阳县下半年集中推进了已启动社区的旧村拆除复垦工作,实现了“拆旧村、换指标、建新村、促发展”的目标。新乡市定闲散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任务目标1013亩,现已累计完成863.2亩,完成任务量的85%。
【土地利用管理】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决控制国家禁止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入驻,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努力加大对建设用地的依法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不断完善土地交易手续,严把土地一级市场关。2010年1月以来,先后对原物资局办公院附近、浙江万向集团等23宗国有土地进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出让面积370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41亿元。二是正确引导企业向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集中,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努力使各项用地更趋节约集约化。
【地籍管理】根据《关于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核实分析和全面检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成果的紧急通知》(豫国土调查办明电〔2010〕4号)的相关要求,原阳县国土资源局重点做好了全县农村调查成果上报工作,原阳县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已于3月上报省厅。7月上旬,原武镇、桥北乡、师寨镇三个建制土地调整外业成果通过市国土资源局检查验收。按照上级测管部门要求,将国家测绘局测绘统计网络直报系统转发给全县各个测绘单位,各测绘单位已将成果上报市国土资源局。除了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外,原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完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登记方面,认真把关,细致审核,严格按照“五不登记”原则进行,杜绝了错证、重证现象发生。
【建设用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设用地管理,积极主动为重点项目搞好服务,保证了全县重点项目依法、及时用地。一是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统一部署,补充完善了2009年乡镇二批、三批报件的报送。二是拨付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拆迁补偿费58.3662万元,将补偿款全额及时拨付给被征地群众。三是按照上级要求,逐宗上报2007~2009年度经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建设用地。四是完成卫片执法检查报批面积1413.144亩,其中:一批城市103.83亩、二批城市423.432亩、一批乡镇192.852亩、二批乡镇247.4595亩、三批乡镇86.754亩、京港澳高速公路原阳服务区扩建项目163.239亩、原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项目119.733亩、桥北新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45.87亩、原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29.988亩。五是已上报到市局6个批次用地报件,土地面积共计2954.6625亩,其中2010年度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乡(镇)建设用地报件,共涉及18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1464.1965亩;2010年度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城市批次报件,共涉及21宗土地,土地面积1490.466亩。六是已上报到市国土资源局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共4个报件,其中河务局防浪林项目用地536.739亩,黄河堤防加固工程项目用地83.6505亩,1999~2004年河务局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用地7816.0125亩,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畜牧养殖基地项目用地271.623亩。
【土地开发整理】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协调配合完成了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规划设计的编制与上报工作,并得到上级批准实施,该重大项目于2010年10月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路寨乡王村等15个村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前期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紧张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90%。该项目总规模1579.58公顷,净增耕地110.06公顷,总投资2498.32万元。原阳县太平镇等4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目前正在组织报验,该项目总规模2287.21公顷,净增耕地161.82公顷,总投资3002.6万;完成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中的路寨乡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总规模987.82公顷,净增耕地面积110.46公顷,总投资1046.6万元;陡门乡赵张庄村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36.45公顷,净增耕地24.78公顷,总投资48.95万元;陡门乡大三李村土地开发项目,总规模78.27公顷,净增耕地73.78公顷,总投资106.1万元;官厂乡滩涂开发项目,总规模337.43公顷,净增耕地315.02公顷,总投资845万元。完成蒋庄乡滩涂开发项目Ⅰ总规模179.05公顷,总投资460.79万元,新增耕地174.98公顷,涉及乔连山庄、王村。完成蒋庄乡滩涂开发项目Ⅱ总规模215.45公顷,总投资684.59万元,新增耕地208.76公顷,涉及乔连山、杜屋、靳屋等。完成太平镇郑皋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规模145.07公顷,总投资271.30万元,净增耕地59.87公顷。
【信息化建设】按照新乡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先后投资40余万元,完善了信息化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建立了建设用地的监管系统,实现了建设用地无纸化网上报批。另外按照办公外网和办公内网物理隔离、分开构建的要求,对已有的局域网加以补充完善,实现网络横向互联、上下贯通;另外,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已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于7月底完成了与市国土资源局的对接,同时,根据市国土资源局要求,完成了门户网站的升级改造,完全满足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的各项要求。
【执法监察】认真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和奖励暂行办法》,强化六级巡查,建立动态巡查台账,巡查人员巡查时都有翔实的巡查记录,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特别是在黄河滩区砖瓦窑厂治理整顿工作中,配合和参与拆除窑厂104座,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工作任务。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工作方案。原阳县共涉及图斑127个,面积3888.7亩,其中合法图斑86个,面积2761.57亩;违法图斑5个,面积130.1亩;实地伪变化图斑36个,面积997.03亩;已拆除图斑17个(拟拆除20个),面积197.3亩;占应拆除面积的89.23%;已复耕图斑15个,面积185亩,占应复耕面积的83.6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4.32%。2010年,原阳县国土资源局共立案查处90起,提出处分建议5人次。
【信访工作】2010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35人次,受理信访案件46起,其中省国土资源厅交办7起,新乡市国土资源局交办10起,现已查结42起,按期结案率达95%以上,为全县的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孟卫军 马庆智)
❺ 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职工待遇
好。
1、工资方面。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职工的工资为9000元,而其他地区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相比之下,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职工的工资水平更高,待遇更好。
2、休息方面。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职工的休息时间为上5休2,而其他中心的休息时间为上6休1日。所以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职工的休息时间更多,更好。
❻ 南京扬子石化污水处理厂地址及简介
南京扬子石化污水处理厂地址及简介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扬子石化公司乙烯大道(乙稀路)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水厂,地处南京市大厂区扬子石化公司界区内,远眺紫金山,近望八卦洲,北依化工装置区,南临长江二桥。该厂是扬子公司公用工程重要配套厂,担负着全公司工业、生活、低硅水的供应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全厂拥有三套生产装置,占地51.4公顷,固定资产6.57亿。该厂供水装置建成于1986年,率先在国内开发应用了微机控制自动加矾技术。1997年装置扩容,引进了迷宫沉淀、V型滤池等国际先进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装置日供水能力66万吨。两套污水处理装置分别建成于1987、1989年,日处理能力8万吨。该厂污水处理工艺集中应用了目前国内外纯氧曝气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A/O生物膜法等先进技术。其中纯氧曝气技术及设备系德国成套引进,微机自动控制;厌氧生化处理PTA高浓度废水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扬子水厂成立于1987年10月,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22%,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78人,技术力量雄厚。“创一流水厂”是该厂建厂伊始立下的夙愿,十多年来全厂职工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凭借“严细、求实、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不断强化基础管理,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实现了安全生产十年无事故,供水水质一直名列南京市同行业前茅,污水处理合格率一年一个新台阶。该厂现已成为南京市首批环保教育基地。扬子水厂多次荣获南京市先进企业、供水卫生管理先进单位、环保先进单位、设备管理“十佳企业”、安全消防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等殊荣。目前该厂正根据扬子公司的统一要求,开展ISO9000贯标工作,厉兵秣马,为扬子石化公司的腾飞保驾护航。
南京扬子石化治理污水处理装置恶臭http://shui.shejis.com/zxzx/hyxw/200809/article_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