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把大街上的污水井叫做古力啊这个名字好奇怪,怎么来的呢
古力和古力盖 读青岛的报纸,看青岛新闻,常常会遇到“古力”一词。外地人往往不明所以。其实,“古力”一词是德语的译音,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至于“古力”究竟应该翻译成汉字的哪两个字,也有专家认为还是用“轱哩”比较好。由“古力”派生出来的另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还有我们经常在马路上见到的地下雨水、污水、自来水、电缆、煤气等管道井盖,青岛人称之为古力盖(儿化音)。青岛的公共地下管网是全国最发达的,所以青岛道路上的古力盖就非常多。曾经有一个外地来青办事的汽车司机,说过这样一桩趣事。他说,当他第一次开车来青的时候,就发现了那么多的古力盖。结果等他再回去的时候,就一路数起了古力盖。据他那次统计,仅出一趟青岛市,就会遇到四百多个古力盖。青岛古力盖的使用,至今已有上百年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力盖在天主教堂附近还有一些,都是圆形的,上面铸有不少德文。建议市文物局、市博物馆等有关部门将其登记注册,还可以换下一两个实物来充实馆藏。不然,这些上百年的古力盖总有一天会毁坏丢失殆尽,成为青岛市政史上的一件遗憾事。青岛的雨水、污水排水管道铺设于德占时期的1898年10月至1905年,全部为地下暗渠。首批铺设的下水管道约有3200米。至德占前的1914年,全市市区雨水管道为29.97公里、污水管道为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为9.28公里。德国人还在市区设立了四个排水泵站,对地下的雨污水进行处理。这是青岛首次铺设的大规模地下管网工程。现在,青岛的市区扩大了,新增的地下排水管道已四通八达,非往日可比。此幅照片即为天主教堂前街道的一处“古力盖”,被车辆和行人摩得发亮的古力盖透射着历史的沧桑。
Ⅱ 实在受不了,为什么大街上总是有井盖冒热气
那是因为地下的温度高于地表温度,马路井盖下面有污水,这些污水发酵就会产生热气,热气冒出井盖遇到冷空气就特别容易看到,所以经常冬天就会看到井盖冒热气
Ⅲ 街道上的路面上的井有什么用
街道上的路面上的井叫窨井,其作用为检查、检修、及其他作用。包括检查井、工作井等。
窨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叫检查井。同理,埋设在地下的电讯电缆检查井、电力电缆检查井,也叫窨井。窨井也就是地下室的意思。
Ⅳ 污水管道闭水找那个部门,污水管道阴井盖上面冒水上来,很大,全是污水,盖满整条大街,很臭的,向镇里反
如果投诉可以找环保局,也可以找城管局进行协调,但是不跟直接找环保局说周边环境污染力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