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卫生填埋场设计最新标准,越多越好!!!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
(建设部公告第212号)
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2、4.0.2、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四年二月十九日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主要条文介绍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网 点击数:80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共有条文90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9条,主要是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的。
强制性条文介绍(9条):
3.0.2 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4.0.2 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2 洪泛区和泄洪道;
3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
4 填埋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
5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
6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
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8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9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6.0.1 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8.0.1 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填埋气体严禁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水炬法集中燃烧处理。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8.0.3 填埋库区除应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戊类防火区采取防火措施外,还应在填埋场设消防贮水池,配备洒水车,储备干粉灭火剂和灭沙土。方兴未艾配置填埋气体监测及安全报警仪器。
8.0.5 填埋场达到稳定安全期前的填埋库区及防火隔离带范围内严禁设置封闭式建(构)筑物,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将火种带入填埋库区。
8.0.6 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必须小于5%;建(构)筑物内,甲烷气体含量严禁超过1.25%。
10.0.5 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使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埋作业达到设计封场条件要求时,确需关闭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鉴定、核准;
2 填埋堆体达到稳定安全期后方可进行土地使用,使用前必须做出场地鉴定和使用规划;
3 未经环卫、岩土、环保专业技术鉴定之前,填埋场地严禁作为永久性建(构)筑物用地。
11.0.3 填埋场环境污染控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的要求。
其它主要条文介绍(20条):
3.0.3 填埋物应按重量吨位进行计量、统计与校核。
3.0.4 填埋物含水量、有机成分、外形尺寸应符合具体填埋工艺设计的要求。
4.0.3.3 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
5.0.3 填埋场总图中的主体设施布置内容包括:计量设计,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场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5.0.4 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应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给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消防和安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通信、监控等附属设施或设备。填埋场宜设置环境监测室、停车场,并宜设置应急设施(包括垃圾临时存放、紧急照明等设施)。
5.0.5 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与填埋库区之间宜设绿化隔离带。生活、管理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工艺等条件确定。
6.0.2 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2m。
6.0.3 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为防渗衬里时,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符合填埋场防渗的材料性能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6.0.4.1 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
7.0.8 渗沥液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应优先选择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案,排放标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99)中的三级指标。不具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时应建设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
8.0.2 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宜采用竖井(管),也可采用横管(沟)或横竖相连的导排设施。
2 竖井可采用穿孔管居中的石笼,穿孔管外宜用级配石料等料状物填充。竖井宜按填埋作业层的升高分段设置和连接;竖井设置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50m;管口应高出场地1m以上。应考虑垃圾分解和沉降过程中堆体的变化对气体导排设施的影响,严禁设施阻塞、断裂而失去导排功能。
3 填埋深度大于20m采用主动导气时,宜设置横管。
4 有条件进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时,宜设置填埋气体利用设施。
8.0.8 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填埋库区底部及边坡的土层10m深范围内的裂隙、溶洞及其他腔型结构均应予以充填密实。填埋体中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隙应及时予以充填密实。
9.1.1 填埋场作业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填埋作业要求及填埋气体安全知识。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填埋作业工艺、技术指标及填埋气体的安全管理。
9.2.2 填埋应采用单元、分层作业,填埋单元作业工序应为卸车、分层摊铺、压实,达到规定高度后应进行覆盖、再压实。
9.2.3 每层垃圾摊铺厚度应根据填埋作业设备的压宵性能、压实次数及垃圾的可压缩性确定,厚度不宜超过60cm,且宜从作业单元的边坡底部到顶部摊铺;垃圾压实密度应大于600kg/m3。
9.2.4 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单元作业宽度按填埋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作业的车辆数确定,最小宽度不宜小于6m。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
9.2.5 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进行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大覆盖层厚度宜为20 – 25cm;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
9.2.6 填埋场填埋作业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进行封场和生态环境恢复。
10.0.4 填埋场封场后应继续进行填埋气体、渗沥液处理及环境与安全监测等运行管理,直至填埋堆体稳定。
11.0.2 填埋场应设置地下水本底监测井、污染扩散监测井、污染监测井。填埋场应进行水、气、土壤及噪声的本底监测及作业监测,封场后应进行跟踪监测直至填埋稳定。监测井和采样点的布设、监测项目、频率及分析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执行。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共有条文147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18条,同样都是涉及安全和环保方面的。
2.1.5 电源电压超出额定电压正负10%时,不得启动电机设备。
2.1.8 填埋场不得接收处理危险废物。
2.3.5 控制室、化验室、变电室、填埋区等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
2.3.9 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因确实需要,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可临时搭接动力线;使用过程中应有专职电工在现场管理,使用完毕应立即拆除。
2.3.10 皮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必须有机罩,不得裸露运转。机罩安装应牢固、可靠。
2.3.14 场区内封闭、半封闭场所,必须保持通风、除尘、除臭设施和设备完好。
2.3.16 严禁带火种车辆进入场区,填埋区严禁烟火,场区内应设置明显防火标志。
3.1.7 操作人员应随机抽查进场垃圾成分,发现生活垃圾中混有违禁物料时,严禁其进场。
4.3.1 填埋场场区内严禁捡拾废品。
4.3.3 填埋区必须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应保持完好。
4.3.6 填埋作业区内不得搭建封闭式建筑物、构筑物。
5.1.1 填埋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运行、保养气体收集系统。
5.3.3 场区内甲烷气体浓度大于1.25%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1.1 填埋区外地表水不得流入填埋区。
6.1.5 填埋区地下水收集系统应保持完好,地下水应顺畅排出场外。
8.1.4 填埋区及其他蚊蝇密集区应定期进行消杀,每月应对全场的蚊蝇、鼠类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其危险程度和消杀效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消杀方案。
8.3.1 灭蝇、灭鼠消杀药物应安危险品规定管理。
9.1.3 填埋场环境监测项目应包括渗沥液、大气、臭气、填埋气体、地下水、地表水、噪声、苍蝇密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
--------------------------------------------------------------------------------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生活垃圾填埋处置造成的二次污染,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此次为首次发布,于1998年01月01日起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从保护环境的需要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工程设计要求,填埋场入场要求,填埋作业要求,封场要求和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环境监测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物的处置场所。
2 引用标准
GB3097—82 海水水质标准
GB3838—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4843—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675—93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期 三点比较式 臭袋法
GB/T14679—93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
GB/T14678—93 空气质量 硫化氢 甲硫醇甲硫醚 二甲二硫的测定期 气相色谱法
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物的测定 质量法
GB11901—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14—8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7488—87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7478—87 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GB7959—87 大肠菌值测定 多管发酵法
3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环境保护要求
(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在畜居栖点500米以外。
(3).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
a.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b.居民密集居住区。
c.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f.活动的坍塌地带、断裂带、地下蕴矿带、石灰坑及溶岩洞区。
4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环境保护要求
(1).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防渗工程,垃圾渗滤液输导、收集和处理系统。
(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的渗透系数K<=10cm/s。
(3).防渗工程应采用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工艺。
(4).填埋场基底为抗压的平稳层,不应因垃圾分解沉陷而使场底变形。
(5).填埋底最低处应设有集液池(并),其内应设有总管通向地面,并高出地面100厘米,以便抽出垃圾渗滤液。
(6).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
(7).气体输导系统应设置横竖相通的排气管,排气总管应高出地面100厘米,以采气和处理气体用。
(8).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达到燃烧值的要收集作用;对不能收集利用的可燃气体要烧掉排空,防止火灾及爆炸,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相应设施。
(9).建筑物应保持良好通风,防止可燃气体集聚遇明火爆炸。
(10).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导流坝和顺水沟,将自然降水排出场外或进入蓄水池。
5 填埋物入场要求
(1)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应是生活垃圾。
(2)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性废弃物混合一起;严禁爆炸性、易燃性、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生活填埋场。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1)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颗粒物(TSP)、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
(2)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 颗粒物场界排放限值<=1.0毫克/立方米。 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场界排放限值: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别按照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
7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1)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为: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大肠菌值。
(2)其他项目,视各地垃圾成分,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3)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7.2.1 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排入GB3838—88中规定的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及GB3097—82一类海域。
7.2.2 对排入GB3838—88三类水域或GB3097—82二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二级指标值。
7.2.3 对排入GB3838-88 Ⅳ、Ⅴ类水域或GB3097-82三类海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二级旨标值。
表1 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
mg/ L(大肠菌值除外) 一级 二级 三级
悬浮物 70 200 400
生化需氧量(BOD5) 30 150 600
化学需氧量(CODcr) 100 300 1000
氨 氮 15 25 ——
大肠菌值 10-1-10-2 10-1-10-2
7.2.4 排入设置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其排放限值执行表1中的三级指标值。
具体限度还可以与环保部门、市政部门协商。
7.2.5 排入未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污系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
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7。2。2和7。2。3的规定。
7.2.6 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项目,其排放限值按照GB8978-1996《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8 生活垃圾填埋场蓄水池废水的排放要求
蓄水池的废水应进入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若单独排放,应做适当处理后方可排放。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按照渗滤液的排放要求执行。
9 生活垃圾填埋场噪声控制限植
生活垃圾填埋场噪声控制限值,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分别按照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相应级别的指标值执行执行。
10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其限值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
对于因地质化学结构而造成地下水本底含量较高的特殊项目,应以场区地下水上游观测井水质指标作为参考指标。
11 填埋作业及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
a.填埋施工应实行单元填埋,随倒随压、层层压实,当日覆盖,填入的垃圾厚度应以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b.当作业场所降尘过高时,应洒水降尘,或将蓄水池内净化的水回喷到填埋场表层。
c.填埋场封场时,应做好地表面处理,并在其表面覆30厘米厚的自然土,其上再覆15~ 20厘米厚的粘土,并压实,防止降水渗入填体内。
d.封场时终场表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倾向一方,以排出降水。
e.在填埋场未达到安定化前不准作为建筑用地。
12 监测
12.1大气监测
1. 采样
颗粒物采样点数目和采样点设置按照GB16297-196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规定执行。
恶臭污染物采样点、采样频率按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6.2的规定执行。
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按表2执行
表2 大气污染物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项 目 分 析 方 法 方 法 来 源
颗粒物 重量法 GB/T15432-1995
臭气强度 三点比较式 臭袋法 GB/T14675-93
氨 次氯酸盐-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14697-93
硫化氢 气相色谱法 GB/T14678-93
甲硫醇 气相色谱法 GB/T14678-93
3.噪声监测
生活垃圾填埋场界噪声监测按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规定执行。
4.地下水监测
a.采样点的布设
填埋场地下水采样点应布设五点:
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米处。
污染扩散井两眼:设在填埋场两旁各30~50米。
污染监视井两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米处、50米处各一眼井。
b.采样方法
用特制的小水桶提取水样,严禁用水泵抽吸水样,每个样品采集2000毫升,特殊项目的采样量和固定方法按其所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c.采样频率
在填埋场投入使用前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按枯、丰、平水期各监测一次,直到填埋场达到安定化为止。
d.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12.3.4.1 填埋场投入使用前的地下水本底水平监测项目,按照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可根据当地垃圾成分选择监测项目。
12.3.4.2 分析方法按国家有关水质测定方法进行。
12.4 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
12.4.1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设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排放口(即填埋场废水外排口)。
12.4.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3)。
表3 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项目 分 析 方 法 方 法 来 源
悬浮物 重量法 GB11901-89
化学需氧量(CODcr) 重铬酸钾法 GB11914-89
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7488-87
氨 氮 蒸馏和滴定法 GB7478-87
大肠菌值 多管发酵法 GB7959-87
12.5 蓄水池排放监测(单独排放时)
12.5.1 采样点的布设
采样点设在蓄水池的排放口。
12.5.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同表3,但应增加溶解氧的监测(DO-碘量法,GB7489-87)。
13 标准实施监督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B.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一级A标准,BOD、COD、SS、TN、TP浓度具体为多少
BOD:10。BOD:生物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
COD:50。COD: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
SS:10。
TN:15。
TP:1。
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水质污染越严重。
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BOD越高,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质污染越严重。
(2)污水厂智能监控系统百度文库扩展阅读: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的重要性还没被普遍认识和接受,不少污水厂建成后没有进行工艺调试,这就产生了要么运行不起来,要么运行起来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运行成本偏高等现象。 事实上,工艺调试是污水厂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并解决设备、设施、控制、工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使污水厂投入正常运行;
二是实现工艺设计目标,即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三是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各项控制参数,在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行成本。
C. 有没有污水处理厂观后感700字
污水处理厂观后感
水,在人体所占比例达70%以上。
水,汇集成江,汇聚成河,可载舟覆舟。
水,从女人的眼睛流出来,力量可融掉一个铁汉子的心!
水,可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你,又怎能不喝水?
饮水能助你集中精神和恢复体力。疲劳和不能集中精神都是缺水的最初征兆。
你每天最少需饮 8 杯水,以补充24小时内流失的水分。
女士比男士需要更多水分。因为女性的皮下脂肪较多,这些脂肪就好像一层绝缘体般,增加体温,因而加速水分流失,故此要多饮水以作补充。
然而你可知道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的江河湖海在呻吟,我们唯一的地球在哭泣,看看以下资料吧,让你目瞪口呆: 在2004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湖泊环境研究首席科学家刘鸿亮教授介绍说,我国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且呈发展趋势。对全国55000km的河段调查表明,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的河段约占23.3%,45%的河段鱼虾绝迹,85%的河段不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生态功能严重衰退。
河流 1998年对我国176条城市河段监测数据显示,52%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 COD、BOD5、氨氮、挥发酚和古油类,其次为重金属。据中国环境公报数据,中国七大流域水质状况从坏到好的次序是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191条支流中近80%的河段河水泛黑发绿。
湖泊 近30年污染呈迅速增长趋势。大型湖泊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滇池、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滇池中氮、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劣于V类,蓝藻泛滥日益严重。
海洋 污染严重表现在赤潮发生频率增加及泛滥范围扩大。我国60年代赤潮仅发生几次,而至90年代则发生了360多次,60年代涉及的面积是很小的,而1997年7月,渤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赤潮大爆发,面积达46平方公里,延续时间近1个月。
地下水 全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89%,近20年城市地下水质普遍恶化。1992年调查显示北方9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28%已不适合饮用。
饮用水亦被污染化饮用水的安全性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我国城镇附近水体受污染率已高达90%,对数亿人口饮用水的安全性构成重大威胁,导致疾病、劳动力丧失、残疾甚至早亡。
现在国内外由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已有2000余种,其中114种具有或怀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我国各地的水源中一般都能检出百余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常含有“三致物”,经自上而下为水厂的传统工艺处理后不能去除,相反会因为加氯消毒而形成危害更大的氯代有机物。
水中致病微生物会导致大规模的疾病暴发和流行。农村缺乏饮用水处理设施的地方,肠道传染发病率达87%~95%,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水体污染殃及“菜篮子”
大量未经充分处理的污水被用于灌溉,已经使1000多万亩农田受到重金属和合成有机物的污染。全国明显或重度污染的农田有340万亩,仅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就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据农业部在占国土面积85%的流域内,通过372个代表性区域取样调查,发现全国粮食总量的1/10不符合卫生标准。严重污染区主要农畜产品的超标率为:粮食12%(水稻最高)、蔬菜17.9%、水果15%、肉类8.6%(鸡肉最高、牛肉最低)、禽蛋19%、鲜奶2%。
污水灌溉还造成粮食产量低,污染加大,营养成分下降。因粮食、蔬菜等污染,北京居民中砷日摄取量已达到WHO规定的120%。长期的污染水灌溉使病原体、致突变、致癌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迁移到人体内,造成人群多种疾病大幅度提高。
水污染还对渔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致病菌、病毒、有害有毒物质导致养殖生物疾病及大量死亡。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发生赤潮,广东渔业损失达4000万元,香港为1亿港币。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因藻类大量繁殖,使深解氧下降,鱼虾缺氧窒息死亡。大量污染特直接海域,还使珍稀动物如斑海豹、玳瑁、中华白鳍豚数量剧减。海水产品质量下降,贝类所含毒素和鱼体内重金属残毒增加。
遏止水污染迫在眉睫
水源污染使原有的水处理工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鸿亮院士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水污染的原因,如人口和经济增长、粗放型发展模式、无组织大面积排施污染物、污水处理率偏低,以及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眼前利益等。
为了实现在2010年基本控制我国水污染,到2030年使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50年有较大改善的目标,有两种基本对策:提高规划的城市废水处理率;加强推行节水减污的清洁生产力度,使工业用水量、废水量和污染负荷进一步降低。
为此2005年11月27日上午9:30-11:00,我有幸参加了南山义工联的“环保系列活动--参观南山污水处理厂”,现在就随着我的拙笔带领你一起参观一下吧:
南山污水处理厂位于月亮湾大道16号,接待我们的是处理厂的赵先生,一位博学的,十分热爱环保事业的人士(右图赵先生在讲解深圳排污系统)。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了解了深圳污水处理厂的大概情况,目前深圳有四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盐田污水处理厂、罗芳污水处理厂、滨河污水处理厂和南山污水处理厂,各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采用的是深水排污、净水排污和排海污水处理法(各位观众,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先声明一下,这些都是我前所未闻,今天初次听到的,听得是小女子蒙差差,由于同行伙伴都是听得带众多“?”号,所以只有带着问题到Internet上求助)。
第一站:提水泵房,即污水进入处理的第一道工序。进入这个房间,只能用一个字形容“臭”,真的是臭气熏天呀,大家马上用手掩上了鼻子。因为这一站是工业、家业、家庭废水进入的第一关,在这里两个大型的过滤设备在工作,它们是用来简单处理污水的,即把排放进来的污水中的塑料袋、纸张等固体物质打捞出来。看这眼前令人发呕的污水,看着状态正常的赵先生,听着他的讲解“这些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目前我们国内的技术还达不到,每年设备投入的资金加上耗电费加上国家审核费用,你们知道吗有很多的污水处理厂都处于亏损状态,而我们的员工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月也只有比其他工作人员多拿150元补助”。我感慨万千,为我们的技术不发达,为我们国家对第一线工作人员的不对称福利,为我们第一线工作人员那种牺牲精神!
第二站:取污水沙,即将污水中的沙子初步分离出来;第三步水泵排污设备;第四步细格栅除污机,用于清除设备上的污垢;第五部刮砂机去除污水中的沙,起到沉淀作用;第六步分离其他垃圾物,知道吗?在这里一周就能分离出15吨的大卡车一车,这些垃圾物在目前的技术上是无法利用的,但污染又严重,于是污水处理厂以每车40元的价格付费给垃圾处理站来燃烧处理;第七步沉淀池,初步沉淀污水中的泥,在南山污水处理厂这样的池子共有6个,每个池深8M,主要是通过BOD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些设备也是从国外引进的;第八步污泥处理车间;第九步,污泥脱水机房,在这里通过大型仪器和化学药品对过滤沉淀下来的污泥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污泥含水份只有70%,但由于含重金属过多,无机物过少而无法循环使用,而这些污泥以每天10多车(10吨以上的卡车)的数量被拉到清水河处理掉。
以上是整个南山污水处理厂治污的简要过程,各位观众对不住您的视角啦,由于本人文笔有限,墨水有量也只能写出这种流水账的文章仅供您参考,到目前大家可能都有一个疑问“那处理后的水怎么办呢?”甭着急,由于目前资金、设备、技术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南山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工程还未完成。二期竣工投入使用后,就可以将处理后的水再次进行处理,那么处理后的水即为生物处理水,就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但是是非饮用水,这样的处理费用更为昂贵。各位知道吗?我们目前在深圳饮用的水都是从东江集团买来的,听赵先生讲每立方未经过净化买过来就一元多呢,那么再经过净化等一系列工作一立方的水成本之昂贵,工作人员之辛苦,投资成本之高可想而知了。
不知不觉已到11:20,我们的参观也到此结束啦。各位,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如果之前去宣传环保,去做调查问卷是意识到环保的重要,那么今天的污水处理厂参观是真正的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真正触及到灵魂深处那种对环保的认知,认可,严重认识到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她真的是已被我们所谓的文明、先进的、高科技的产品创伤得伤痕累累,她在流泪,在呜咽,在哭泣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我们这群挂着“高科技”的人群。 水向人类一次次敲响了警钟, 为使我们拥有一个安全而繁荣的未来,让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地球上最珍贵的生存资源——水,从点滴做起!
D. 污水处理厂的的设计方法
一、首先了解污水的主要来源
(要知道污水的水量水质以及要达到的排放标准)
二、知道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般有COD\BOD\NH3-N\SS\P等)
三、针对污染物确定方案
SS用格栅(主要去除漂浮物)、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等去除
COD\BOD等用生化法比较容易去除 例如:生物膜法 生物滤池 都可以。具体可以用UASB\SBR等。
NH3-N和P用A2O工艺或者CASS池等就可以~\(≧▽≦)/~啦啦啦
具体处理池的计算可以在网络文库里找到哦
E.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回天然水体的水叫什么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回天然水体的水依然叫污水,只是说这些污水是符合排放标准的内水(有很多容污水排放标准,根据行业、工艺的不同,排放标准也不一样,在网络文库里均能找到相关的标准)。
根据污水处理厂源水(废水来源)的不同,分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对应的达标外拍的水叫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厂处理完后的达标废水,一部分排回到自然界,一部分用于回用,只有用于回用的部分才叫中水。
绝对正确!
F.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参观报告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参观报告
摘要: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二路7号。处理来自关山和中南民族大学等的生活污水,每天的处理量约15万吨。处理后达到二级或三级水质标准,处理后的水排放到南湖。此污水处理厂运用的是A/A/O工艺。
关键字:格栅、水泵、沉淀池、生物处理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
正文:
进水 → 格栅 → 沉淀池 → (缺氧池 →厌氧池 → 好氧池) → 二沉池 → 接触消毒池 → 排水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一. 格栅
污水处理工程中格栅间内安装的主要设备是格栅机,它用来拦截、清除污水中的漂浮物。格栅机分粗格栅和细格栅两类,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栅条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当栅条上拦截的漂浮物过多以至影响到格栅过水时,启动机械装置清除栅条上的漂浮物,就这样循环往复。
该污水厂的粗格栅:格栅间距25mm ,采用皮带输送机;细格栅:格栅间距5mm, 采用螺旋输送机。
二.水泵
设置水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污水的高度,使后面的每个流程部分自高到低形成一个水位差,从而更流畅的运作。
该污水厂共有六台功率为160kw的水泵,三台使用中,三台备用,提升高度17.8米
三. 沉淀池
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的原理,去除污水中的泥等悬浮物。它有幅流式、平流式、周进周出、周进中出等多种形式。根据它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位置不同,还可把沉淀池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沉淀池中一般装有刮泥车,它以非常慢的速度连续运行。生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是它什么时候要排泥,每次排泥持续多长时间。
该污水厂沉淀池中的涡流量很大,我们在上面听到了很大的水流声。粗砂通过水流的螺旋运动而沉淀下来,接着污水被进一步送到初沉池中,池面上的刮渣装置将浮渣缓缓地刮到渣槽中送走,污水则通过初沉池外围的三角堰流出。
四 . 生物处理池
生物处理池是污水处理工程中最重要的处理构筑物,为污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场所和条件。
在本次参观的A/A/O处理工艺中,把生物处理池划分为厌氧、缺氧、好氧三个区。由于每个区的工艺条件不同,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完全一样,使每个区的处理功能不一样,通过这些不同的功能组合,达到除磷脱氮的处理目的。虽然厌氧、缺氧区可以去除一部分BOD、COD,但好氧区的去除能力更为突出。好氧区好氧菌群数量的多少与其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好氧菌数量偏少,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进行得不充分,处理效果当然不会好;数量偏大时,好氧区中的需氧量也会随之增大,造成能源的浪费。了解好氧菌群在好氧区的数量并使之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对生产管理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污泥,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微生物——好氧菌。所以污泥浓度间接反映了好氧菌的数量。在好氧区设置污泥浓度计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使管理者能直观地了解好氧菌的生长情况,也为回流污泥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需要在好氧区设置的另一个重要仪表是溶解氧。从好氧区进行的一个重要反应—硝化反应的方程式看:NH4++2O2→NO3-+2H++H2O+能量,好氧区有无足够的氧,与硝化反应能否完成至关重要,同时氧还是好氧菌能否正常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在好氧区设置溶解氧仪,生产管理者或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据此调节供氧量使之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理论上,厌氧区溶解氧值应保持为零,缺氧区溶解氧应≤0.2mg/L,好氧区则在0.2至0.5 mg/L之间。在生物处理池的进水和出水处设置BOD、COD、NH等仪表,可直接观察其处理效果。
五. 污泥浓缩池
作用:通过污泥重力沉淀降低污泥含水率和减少污泥体积。
设备:桥式浓缩机2台
工艺参数:进水含水率99.7%,出水含水率:92%,污泥固体负荷85.20kg/㎡.d
六.污泥脱水机房
作用:用离心式脱水机使固液分开,使污泥进一步减容,便于污泥的最终处理。
设备:离心机2台,螺旋输送机2台,絮凝剂自动配置系统1套
工艺参数:进泥量:200t/天,进泥含水率:92%,出泥含水率:80%
七. 其它部分仪表
进水处需要测量的参数一般有:SS、DO、pH、水温、流量等。检测仪表的安装部位在格栅与沉砂池之间。出水处需要测量的参数一般有:SS、DO、余氯等。
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对污水处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从事环保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身为一个地球人,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工作者更要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练自己,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工作者!
G. 谁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啊,很急!!!
看不懂你的1、2、...组是什么,是老师布置的分组吧。把时水量乘上24=水量。
设计回的时候要用最大水量,可以取答变化系数为1.2~1.3。最大水量=水量×变化系数。
题目中只给了COD和BOD和SS,没有给TN和TP,所以确定不下来需不需要用脱氮除磷工艺。所以用氧化沟就行了: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紫外消毒池 (出水),污泥工艺就用最简单的 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
风向和水文是考虑平面布置用的,东南风(就是指你的污泥处理区设置在西北方向),水文是考虑池子埋的深度,不会影响地下水。
如果实在不会,算出水量之后,到筑龙网、土木在线论坛、网络文库都能找到很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说明书
H.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回天然水体的水叫什么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回天然水体的水叫“再生水”或“中水”。
城市污水经处理设回施深答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亦故名为“中水”。
再生水的用途很多,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公园、校园、高速公路绿带、高尔夫球场、公墓、绿带和住宅区等)、工业(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大型建筑冲洗以及游乐与环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泽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鱼类养殖等),还有消防、空调和水冲厕等市政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