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含磷废水的主要特征和排放标准
无机磷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料之一,国内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目前我国的无机磷化工生产,大部分采用黄磷为原料生产,少量采用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一些人问:磷化工废水的特征是什么?
无机磷化工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磷、氟、砷等杂质,其对环境影响较大,必须严格控制后达标排放。这也是磷化工生产企业废水处理最困难的地方。如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每吨磷酸盐产生废水7. 5 m3,主要是污染物为磷、氟、砷等,而磷、氟、砷元素的达标排放是企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
1、化学沉淀法。比如投加钙盐、铁盐、铝盐、镁盐、铵盐等与废水中的磷、氟、砷反应生成难溶物沉淀,如铁离子与磷生成磷酸铁,与砷反应生成砷酸铁,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物;铝离子生成磷酸铝,氢氧化铝;镁离子生成磷酸氢镁,氢氧化镁,磷酸氨镁;氨盐主要是生成磷酸氨镁,此法较适于磷铵生产系统,达标排放需增加生化处理流程;
2、吸附法,比如投加纳米碳酸钙、粉煤灰或改性粉煤灰、蒙脱石、活性碳等。吸附磷化工废水中磷酸根或生成微细沉淀,从而使得废水达标排放。无机磷化工废水中砷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硫化法、铁盐、交换吸附法。
伴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近二十年来,我国磷化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伴随着磷化工的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磷化工在加工生产中都要产生大量的含有磷、氟、硫、氯、砷、碱、铀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很大,那么,磷化工废水排放标准是什么呢?
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沿用了老标准把“磷酸盐”列为第二类污染物。但由于水中磷酸盐形态的多种存在,在日常监测中,环保监测部门既可以理解为可溶性正磷酸盐,也可以理解为可溶性总磷酸盐,造成“磷酸盐”概念的混淆。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在1998年下发了“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磷酸盐及其监测方法的通知”(环函[1998]28号),明确指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磷酸盐指总磷,即废水中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监测时按《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进行,以总磷报告分析数据”,就此重新概定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磷酸盐”的内涵。
❷ 含磷废水的危害
含磷废水的危害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的根源,虽然城市污水的磷含量很低,但是其排放水内量极大。如未经处理容直接排除水体,将会严重污染水环境。磷虽然是一种构成生物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且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大量的磷铜其他营养物质一起排入水提示,问题就产生了。藻类的大量生长使水体的生态平衡失调,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由此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
其他危害还有:
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极毒的元素磷,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采用笔录循环处理系统,废水排放量很少。
农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位高浓度有机磷,该类废水具有毒性大,浓度高,生物难降解的特点,一旦进入水环境,将导致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威胁人类和水生物的生存。
这些含磷有机废水,是有毒的,对水质的影响将更加迅速,更加大
❸ 污水中的磷超标,应该怎么处理
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磷,处理方法却不同:
一、电镀废水总磷超标
电镀废水中的磷比较特殊,与一般总磷不同,电镀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次亚磷,对于次亚磷废水,不能使用传统的除磷剂处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次亚磷去除剂进行处理,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次亚磷去除剂能够与次亚磷结合,形成均相共沉淀。
对于一些电镀厂、电子厂、线路板厂,由于牵涉到化学镀镍工艺,在原水中存在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因此废水中多存在磷超标问题。
二、生活污水总磷超标
生活污水中的磷多为有机磷,对于有机磷而 言,最有效而又省成本的方式是生化处理,现在很多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都有几个生化池进行处理,可以降解COD、总磷、总氮等指标。
对于总磷而言,因为生化处理能够把部分有机磷转化为正磷,在生化以后,往往还要继续进行化学处理,在废水中添加铁系除磷剂或者钙系除磷剂进行处理。
三、磷化废水总磷超标
磷化废水一般是指阳极氧化废水、工业含磷废水、磷酸废水等,这些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正磷酸盐,对于这类磷,一般采用传统除磷剂进行处理,例如,对于磷浓度比较高的阳极氧化废水,可以加入石灰处理,对于磷浓度比较低的工业废水,可以加入铁系除磷剂进行沉淀处理。
四、化肥厂农药含磷废水
化肥厂或者农药废水一般是有机磷废水,对于这类有机磷废水,采用两种工艺进行处理,氧化处理或者生化处理,氧化办法处理废水是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加 入正磷去除剂处理,生化法处理类似,也是先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对正磷进行处理。
(3)含磷多的废水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的方法: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❹ 含磷废水如何处理
含磷废水的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效处理含磷废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处理方法:
1. 化学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磷元素以沉淀的形式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石灰、铁盐等。
2.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通过生物膜等技术将磷元素去除。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且成本较低。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将废水中的磷吸附在其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磷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等。
二、详细解释:
化学沉淀法是处理含磷废水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如石灰等,使磷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磷。这种方法效率高,但可能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妥善处理。
生物处理法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处理方式。通过微生物的生物膜等技术,将废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或是转化为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磷的目的。这种方法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处理含磷浓度不高的废水。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特殊性能来处理含磷废水。吸附剂如活性炭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磷。通过吸附过程,磷被固定在吸附剂上,从而实现磷的去除。吸附法操作简单,但吸附剂的再生和更换可能带来一定的成本。
综上所述,针对含磷废水的处理,可以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确保处理效果达到环保标准。
❺ 含磷废水中的磷包括几种形式怎么处理
含磷废水形式
磷通常以低浓度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废水中,包括有机磷酸盐、无机磷酸盐(主要是正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其中以正磷酸盐和聚磷酸盐为主要形态。当然,废水来源不同,各种形式的磷含量也不同。由于废水瞎亏镇中的磷多以正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形式存在。因此难以生化处理,传统的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远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1、化学法
化学法除磷的原理是将化学药剂投加到含磷废水中,试剂与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解性磷酸盐沉淀,通过过滤,去除磷酸盐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化学试剂主要是二价或者三价金属离子。兰吉奎和曾雪梅曾报道使用钙盐处理含磷废水,去除率可达90.0%以上。谢经良等研究了不同形态的铁盐,通过实验和研究发现,聚合态和凝胶态的铁不如离子态的铁除磷效果好。张萌使用强化铁盐除磷工艺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进水磷浓度为93.30mg/L,去除率达到97.02%。
铝盐与磷酸根离子生成磷酸铝沉淀,通过吸附作用可去除去污水空歼中的磷。孙连伟等对氯化铝除磷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三磨粗价铝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是等摩尔反应,因此药剂的投加量与原水TP浓度有关,pH为6.0时去除效率最高。
在含磷废水中投加铵盐、镁盐是目前国内常用的处理方法。铵盐、镁盐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难溶的复盐磷酸铵镁,又名鸟粪石。张玉生等研究了鸟粪石法回收磷,实验研究明,当pH控制在9.3,氮、磷物质的量比控制在4.0,镁、磷物质的量比控制在1.1时,除磷效果最好。周庄古镇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除磷工艺,在出水总磷含量小于1mg/L的情况下,处理成本为0.645元/m3。
2、生物法
生物除磷主要由一类统称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由于聚磷菌能在厌氧状态下同化发酵产物,使得聚磷菌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具备竞争的优势。在厌氧状态下(没有溶解氧和硝态氮存在),兼性菌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聚磷菌把细胞内聚磷水解为正酸盐,并从中获得能量,吸收污水中易降解的COD,同化成细胞内碳能源存贮物聚β-羟基丁酸或β-羟基戊酸等。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聚磷菌以分子氧或化合态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代谢内贮物质PHB或PHV等,并产生能量,过量地从污水中摄取磷酸盐,能量以高能物质ATP的形式存贮,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聚磷,作为能量贮于胞内,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高效生物除磷目的。
生物法除磷的主要工艺有Phostrip侧流生物除磷工艺、厌氧-好氧(AO)生物除磷工艺、厌氧-缺氧-好氧(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工艺、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反硝化除磷工艺等。陈洪波实验表明,当进水磷浓度2~10mg/L时,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王然登等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研究发现,除了聚磷菌(PAOs)对磷有去除作用外,细菌的胞外聚合物(EPS)对磷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生物法的优点是:
(1)成本低,微生物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进行更新换代;
(2)产泥量少。生物法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生理需求从水中摄取可溶性磷酸盐,在体内合成多聚磷酸盐,慢慢地累积成高磷污泥;
(3)除磷范围广,在生化除磷中,除了可以将正磷酸盐直接利用外,还可以使其它磷转化为正磷。但是微生物对周围生活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对水质变化敏感。
日本滋贺县湖南中部净化中心,先后采用厌氧-好氧(AO)、厌氧-缺氧-好氧(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和分段进水多级缺氧-好氧/反硝化(SMAO)3种深度处理工艺,均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3、吸附法
吸附法除磷的原理是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积的固体物质对水中磷酸根离子具有吸附亲和力,通过吸附亲和力去除废水中的磷。
磷吸附剂的选择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1)高吸附容量;
(2)高选择性;
(3)吸附速度快;
(4)抗其他离子干扰能力强;
(5)无有害物溶出;
(6)吸附剂再生容易、性能稳定;
(7)原料易得并造价低。
❻ 污水磷超标怎么处理
在面对污水磷超标的问题时,化学法是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对于正磷酸盐的去除,HMC-P4复合除磷剂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它的除磷效率非常高。
而对于次亚磷的处理,则需要采用更为专业的技术。次亚磷通常出现在化学镀行业中,这类废水中的次亚磷与其他常规除磷剂无法发生反应,因此难以去除。苏州湛清研发的HMC-P3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能够直接与废水中的次亚磷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有效的去除。
在处理有机磷废水时,往往需要采用组合工艺。例如,高级氧化-生化工艺或生化-沉淀工艺,这些组合工艺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有机磷废水。湛清环保提供了一整套含磷废水处理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些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水质条件和污染物特性进行选择和调整。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污水中的磷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技术手段,还需要结合实际操作中的监测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污水处理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