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将实际需氧量变成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
将设计需氧量AOR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SOR。
㈡ 污水处理中,供氧量是怎么计算的
供氧量计算:抄
O2=a’QLr+b’V
式中: O2 ----曝气袭池混合液需氧量kgo2/d.
a’---氧化kgBOD所需要 kg数;
b’----污泥自身氧化需要率1/d,即每kg污泥(MLVSS )每天所需氧量kgshu 3;
Lr=La—Le
La---进曝气池污水有机物BOD5浓度,mg/l;
Le--- 二次沉淀池出水的BOD5,mg/l;
V----曝气池有效容积,m3;
Xv----挥发性污泥浓度, mg/l,对生活污水Xv/X=0.75.
㈢ 怎么计算工业污水处理化学需氧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氧排放量源的计算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为X毫克/升(MG/L),
化学需氧排放量(KG)
=X毫克/升*污水排放量(吨)*1/100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通知》规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按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法计算,由于火力发电厂烟气监测装置的应用并没有普及,因此大多采用物料平衡方法进行计算:
由此可见,此计算方法涉及燃煤的重量(B)、含硫量(S,全硫,下同)和锅炉的型式(F,电站锅炉视为常数)及其脱硫效率(含湿式除尘器的脱硫率,NSO2)等量值的计算
㈣ 如何计算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值)
COD值理论计算:
COD即氧化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所消耗的氧量,对于有机物来说,即是将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可根据化学式中碳、氢、氧原子数计算COD的理论值。换算系数=(碳原子数*2+氢原子数*0.5-氧原子数)*16/分子量
如:磷酸三丁酯 (C4H9O)3PO 分子量为266
其换算系数为:3*(8+4.5-1)*16/266=2.1
COD值: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4)污水需氧量怎样计算扩展阅读
BOD5与COD的关系:
BOD5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更是污水生物处现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控制参数。但是由于测定时间较长(5d),不能及时反映和指导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只能用于工艺效果评价和长周期的王艺调控。
对于特定的污水处理厂,可以建立BOD5和COD的相关关系,用COD粗略估计BOD5值来指导处理工艺的调整。有时会因为某些生产污水不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如存在有毒有机物),无法准确测定其BOD5值。
化验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值可以较准确地测定水中有机物含量,但化学需氧量COD不能区别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人们习惯于利用测定污水的BOD5/COD来判断其可生化性,一般认为,污水的BOD5/COD大于0.3就可以利用生物降解法进行处理,如果污水的BOD5/COD低于0.2.则只能考虑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化学需氧量COD值一般高于生化需氧量BOD5值,其间的差值能够大概反映污水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对于污染物成分相对固定的污水来说,COD与BOD5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互相推算。
加上COD的测定所用时间较少,按回流2h的国家标准方法来化验,从取样到出结果,只需要3~ 4h,而测定BOD5值却需要5d时间,因此在实际污水处理运行管理中,常利用COD作为控制指标。
㈤ 污水处理 曝气池 需氧量计算, 以下两个公式哪个是对的
需氧量的计算我之前还跟朋友们一起讨论过比较常用的就是方法一,也就是你说的崔玉川的书上写的那个这个就是工程经验数据,一般做工程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做工程的时候不会给你算的很细的,如果很细的就是科学了而不是工程了第二种也不完全是理论吧,也是理论+经验的一个公式。但是两个公式都是对的,但是试用的场景不同。
#需氧量 #计算 #方法一 #崔玉川 #工程经验数据 #工程 #科学 #第二种 #公式 #理论 #经验 #试用 #场景
㈥ 怎么计算工业污水处理化学需氧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COD为自X毫克/升(MG/L),
化学需氧排放量(KG)
=X毫克/升*污水排放量(吨)*1/1000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Y毫克/立方米(MG/M3),一般煤锅炉尾气未经脱硫,浓度为1000毫克/立方米左右.
二氧化硫排放量(KG)
=Y毫克/立方米*废气排放体积(立方米)*1/1000000
注:如果烧煤,可用煤中硫含量去估算.煤中硫含量一般在1%.
使用1吨煤二氧化硫排放量(KG)=1*1%*1000*2=20
㈦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 系列四
污水脱氮反硝化碳源计算
在污水进行反硝化处理时,需要一定的碳源。碳源通常指的是化学需氧量(COD),即COD/N(COD代表化学需氧量,N代表氮)。通过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COD与有机物含量的关系,比如甲醇的氧化过程,用(1)式表示,但需要注意的是,COD与COD/N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按照比例增加,有机物越多,需氧量也越多。因此,我们可以用COD来表征有机物的变化。
CH3OH+1.5O2→CO2+2H2O(1)
在反硝化过程中,通常以甲醇作为碳源。方程式(2)描述了在不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情况下的反硝化过程。通过对比(1)和(2)式,我们可以得到C/N=40/14=2.86。如果考虑微生物自身生长的情况,方程式变为(3),则C/N=3.70。这种计算是基于化学方程式的数学计算,不代表真实反应情况。
稳定塘设计参数以及计算公式
稳定塘是利用天然湖塘洼地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构筑物。这类塘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每种类型塘的设计参数和适用条件不同。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污水处理的可行性、分格数、预处理要求、串联或并联运行方式、串联级数、塘的形状和尺寸、超高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防止污染地下水源和大气、塘内底泥处置、以及后续养鱼塘的设计。
设计数据和计算公式
好氧塘和兼性塘的设计通常根据BOD5面积负荷率进行计算。而厌氧塘的设计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有机物负荷率设计计算,另一种是根据水力停留时间设计计算。曝气稳定塘的计算方法则见相关表6。城镇污水处理的能耗计算主要分为工艺能耗、预处理能耗、生化处理能耗、和污泥处理能耗。预处理能耗主要与污水提升泵相关,生化处理能耗则集中在曝气系统。污泥处理能耗主要涉及污泥的稳定和处理过程。具体能耗计算方法和公式见上述段落。
脱硫计算公式
钠碱法脱硫工艺中,采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作为脱硫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双碱法脱硫工艺中,先用碳酸钠启动,再用氢氧化钠启动。在脱硫过程中生成亚硫酸钠,当pH值在5-9时,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再生过程中,氢氧化钙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煤初始排放浓度的计算
根据耗煤量(500kg/h),煤含硫量(1%),煤灰分(20%),和锅炉出口烟气温度(150℃),可计算得到烟气量、SO2初始排放量、以及标态烟气量和SO2初始排放浓度。粉尘的初始排放量和浓度通过耗煤量、煤灰分、和膛系数计算得出。
运行成本计算
运行成本计算基于SO2初始排放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用量。考虑实际误差,需要添加额外的氢氧化钠。
风管和设备直径计算
风管直径计算需考虑流速(10~15m/s),水膜除尘器流速(4~5m/s),脱硫喷淋塔流速(3~3.5m/s)。
除尘效率和脱硫效率
除尘效率通过进入除尘粉尘量与除尘器捕集量的比例计算,脱硫效率则通过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