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工业污水处理中采用的水解酸化工艺是怎么一回事
工业污水处理中,微氧水解酸化工艺作为一种预处理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水解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如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如葡萄糖和氨基酸,同时通过产酸菌进行酸化和发酵,将不溶性和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溶解性和易生物降解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然而,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并非完美无缺,其效率较低、运行稳定性差且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研究发现,通过在水解酸化阶段通入适量氧气,可以显著提高效率。这是因为氧气能促进有水解作用的微生物如杆菌的繁殖,加速代谢,使得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更加高效。在微氧环境中,氧气的作用包括:
尽管微氧水解酸化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能不如传统工艺显著,其COD去除率较低,甚至可能导致出水COD升高,但其对复杂工业废水如制药废水、石化废水的预处理能力强大,能有效处理有机物浓度高、有毒及难降解的污水。因此,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在工业污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预处理角色。
『贰』 污水水解酸化池作用是什么
水解酸化池的原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水解池出水氨拿缺氮高于进水。
根据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4小时,污泥龄在6d左右,水解酸化池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42.34%,凯氏氮去除率为40.1%,总氮去除率为37.92%。
目前污水处理中所使用卜唯的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有水解酸化法和催化氧化——Fenton试剂消弊辩等方法。由于Fenton试剂法使用大量的药剂,会使运行成本大大提高因此,水解酸化法相对经济优选。
水解酸化池的稳定性:
水解酸化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COD为1000mg/l时,仍能保证出水在200mg/l,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短,土建造价低,操作成本低。
额定成本低,能耗低,污泥水解率高,降低脱水机运行时间,降低能耗。因此,水解酸化池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远远高于其他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