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滤芯资讯 > 24小时超滤液量是指什么

24小时超滤液量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13 05:26:40

『壹』 2021医疗卫生医学基础:谈谈你的“五官”肾脏的功能

>>>2021年天津医疗卫生职位匹配查询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肾脏生成尿液包括三个过程: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原尿);②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被选择性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终形成终尿。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接近于0mmHg),有效滤过压的改变会影响滤过率的改变: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在7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肾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相对稳定,GFR基本不变;②当肾盂或输尿管结石时,使小管液或终尿无法排出,导致囊内压增高,GFR降低;③当血浆蛋白增加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时,GFR降低;④肾血浆流量增大时,使有效滤过面积增大,GFR增大。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不同:①Na+、Cl-和水的重吸收:近端小管是主要部位,髓袢对Na+通透性不好,远端小管对Na+重吸收受醛固酮的调节,水受血管升压素调节;②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约80%的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远端小管主要是H+的分泌;③K+的重吸收与分泌:K+有65%~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④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葡萄糖只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所以,重吸收最终的部位是近端小管。

尿液的生成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①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保水排钾,醛固酮增加时会使尿量生成减少;②抗利尿激素也称血管升压素,增加时会使尿量生成减少;③心房钠尿肽的作用是促进肾脏排钠排水。

肾脏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器官,日常注意水和电解质的摄入与排出,可以有利于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

『贰』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用微穿刺法实验证明,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浆中的超滤液。
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外径6-10μm的微细玻璃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在与囊腔相接部位的近球小管内,注入石蜡油防止起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细玻璃管直接抽到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图8-2)。分析表明,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各种晶体物质如葡萄糖、氯化物、无机磷酸盐、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及酸碱度也与血浆的相似,由此证明囊内液确是血浆的超滤液。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据测定,体表面积为1.73m2的个体,其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左右。照此计算,两侧肾每一昼夜从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总量将高达180L。此值约为体重的3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例称为滤过分数(filtrationfraction)。经测算,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所以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滤过分数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幔有小球小茁到囊腔中。肾小球滤过率大小决定于滤过系数(KFR)

『叁』 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生理学试题解析(8-29)

1. 下列结构不属于肾单位的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髓袢

D.集合管

2. 下列不属于滤过膜结构的是: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毛细血管基膜

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

D.肾小囊壁层细胞

3.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高血压病晚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少尿,甚至无尿

B.肾盂结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病理情况下肝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4. 下列现象不属于渗透性利尿的是:

A.糖尿病人多尿

B.静脉滴注甘露醇

C.静脉滴注山梨醇

D.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5. 下列关于尿生成的调节正确的是:

A.肾交感神经兴奋时,与肾脏血管平滑肌a受体相结合,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通过激活β受体,使球旁器的球旁细胞释放肾素,使尿量增加

C.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呕吐、高热等导致机体失水多于溶质的丢失,尿量增加

D.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尿量增加

6. 正常尿中不应出现的成分是:

A.水

B.氯化钠

C.葡萄糖

D.尿酸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的知识点。(2)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及与之相连的肾小管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AB不选);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C不选);近端小管由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组成。髓袢由髓袢降支细段和髓袢升支细段组成。远端小管由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组成。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相连接(D选)。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的知识点。(2)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毛细血管与肾小囊之间的结构称为滤过膜。滤过膜由三层结构组成:①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不选);②中间层为毛细血管基膜(B不选);③外层是具有足突的肾小囊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C不选);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上皮囊,其外层为壁层,内层为脏层脏、壁二层之间为肾小囊腔(D选)。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知识点。(2)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为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高血压病晚期,因入球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而狭窄时,亦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尿少,甚至无尿(A不选);当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引起输尿管阻塞时,小管液或终尿不能排出,可引起逆行性压力升高,最终导致肾小囊内压升高,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不选);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使血浆蛋白被稀释,或在病理情况下肝功能严重受损,血浆蛋白合成减少,或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而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在临床上观察到,血浆蛋白浓度显著降低时尿量并不明显增多(C选、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的知识点。(2)肾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和上皮细胞之间的渗透浓度梯度可以影响水的重吸收。当小管液中某些溶质因未被重吸收而留在小管液中时,可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由于渗透作用,也使一部分水保留在小管内,导致小管液中的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于是小管液和上皮细胞之间的Na+浓度梯度降低,从而使Na+的重吸收减少而小管液中有较多的Na+,进而又使小管液中保留较多的水,结果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和NaCl排出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而使超滤液中的葡萄糖量超过近端小管对糖的最大转运率,造成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结果使水和NaCl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A不选);临床上利用渗透性利尿的原理给患者静脉滴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和山梨醇(BC不选);生理盐水为等渗盐溶液(D选)。故本题答案为D。

5.【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的知识点。(2)在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保持肾血流量相对稳定,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和终尿的生成量保持相对恒定。此外,在整体状态下,尿生成的全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肾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①与肾脏血管平滑肌α受体相结合,引起肾血管收缩而减少肾血流量。由于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A错);②通过激活β受体,使球旁器的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导致循环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增加,增加肾小管对水和NaCl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错);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呕吐、高热等导致机体失水多于溶质的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域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集合管管腔膜对水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多,尿液浓缩,尿量减少(C错);当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稀释,尿量增加。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D对)。故本题答案为D。

6.【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的知识点。(2)肾小囊超滤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相等,但正常情况下,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表明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C选);正常尿液中含有的成分为:水、蛋白质、无机盐、尿酸、尿素、氯化钠等(AB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肆』 什么是超滤液

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液顷血浆蛋白,可以滤入肾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滤过液。这种滤过液就是超滤液。

尿液首先在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超滤液,人体每天正常生成的超滤液可以达到180升。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那么肾小管和集合管可以把人体大部分的水分和各种溶质重吸收回血液,称之为重吸收。

除此以外,肾小管和集合管还有分泌的功能,可以将某些物质分泌入小管腔内,称为分泌。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人体正常每天生成的尿液只有1.5升。

(4)24小时超滤液量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超滤技术: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

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闹磨陆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

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

超滤原理并不复杂。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为此,需通过试验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和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使超滤成为一种可靠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UItrafil-tration 简称UF)。能够将溶液净化,分离或者浓缩。超滤是介于微滤与纳滤之间,且三者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一般来说,超游段滤膜的孔径在0.05 um–1 nm之间,操作压力为0.1–0.5 Mpa。

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超滤膜根据膜材料,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为:平板式、管式、毛细管式、中空纤维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滤净水器,多以中空膜为主。

超滤膜的工作以筛分机理为主,以工作压力和膜的孔径大小来进行水的净化处理。以中空纤维为例。

以进水方式可分为外压式:原水从膜丝外进入,净水从膜丝内制取。反之则为内压式。内压式的工作压力较外压式要低。超滤膜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用超纯水和溶液浓缩分离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资料:网络-原尿

参考资料资料:网络-超滤技术

『伍』 生理学 机体对尿量怎样调节

肾小球滤过时又肾小球滤过率 然后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功能 很长的章节呢
滤过:肾小球
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
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
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为主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均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在紧急情况下,全身血液将重新分配,通过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素等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得到保证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左右。
两侧肾脏24h的超滤液总量180升左右
重吸收
指小管液中物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回到血液中的过程
经肾小球滤过的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又称为小管液
一)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
几乎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蛋白质
大部分Na+、K+、Cl-和水、HCO3-被重吸收

近曲小管
前段Na+的重吸收主要与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转运重吸收;
后段Na+主要与Cl-一起被重吸收。

水则随NaCl等溶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
Na+在近曲小管属于主动重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主要由钠泵活动分解ATP而提供。

由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重吸收是依据机体内环境状态而决定
Na+在远曲小管的重吸收是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在远曲小管液内,Na+浓度可低到20mmol/L,而小管周围组织间液的Na+浓度却有140mmol/L
管内外电位差在远曲小管起始段前1/3处平均为-10mV(管内为负),管的后段为-45mV。
⑵重吸收的特征:

①无泵-漏现象: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对小离子(如Na+、K+、Cl-)的通透性低。

②重吸收的量可被调节:醛固酮可增加管腔膜上的Na+通道数目,促进Na+易化扩散进入细胞;还可增强管周膜Na+泵的活性。
分泌功能
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排泄功能
则指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常把两者统称为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分泌的物质主要有H+、NH3和 K+等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压>血渗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压<血渗压=低渗尿=尿稀释
如:大量输液、饮水→多水
▲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
如:肾衰
肾脏对尿的浓缩过程主要在肾脏髓质进行
人最多能产生4~5倍于血浆渗透压浓度的高渗尿。
血浆渗透压浓度约为313 mOsm/(kg.H2O)
终尿渗透压浓度可达1200~1400mOsm/(kg.H2O)
肾髓质高渗梯度现象
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血液ADH的浓度
●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液浓缩↓→垂体性尿崩症。
●远曲小管、集合管对ADH不敏感→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液浓缩↓→肾性尿崩症。

『陆』 验血单上eGFR (CDK -EPI)是什么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31

『柒』 腹膜透析患者刚刚开始透析,不太明白超滤量怎么算,比如我中午灌入1330毫升,晚上流出1300毫升

腹膜透析超滤量是透出量减去透入量。因为没有描述透入量,不能准确算出超滤量。一般常规透入量是2000ml,故超滤量是500ml。

以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为例。如果患者有腹膜透析适应证,没有禁忌证,则可以选择腹膜透析治疗。专科医生将向患者或监护人无偏见地介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治疗方式、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并给予中肯的治疗建议。除医疗方面原因外,可由患者自主选择透析方式。


(7)24小时超滤液量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的情况:

透析疗法是利用半渗透膜来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维持酸碱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患者血肌酐浓度超过700,或者肾小球滤过率在15ml/min/1.73m2以下时,如果出现了水负荷过重(比如有水肿或腹胀的症状)、严重的营养不良、药物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就需要做好随时做透析的准备。

『捌』 肾小球滤过率详细资料大全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本介绍

临床意义,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可见于 (1)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早期,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肾小球肥大,肾小球滤过带团慧率增高。 (2)部分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而肾小球病变轻,故滤过增加。 (3)妊娠期肾小球滤过率可增高,产后即恢复正常。 2.肾小球滤过蠢答率降低可见于 (1)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 (2)随着年龄老化,肾小球滤过率也逐渐减低,40岁以后肾小球滤过率每年减低1.15ml/min。

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125土15)ml/min;女性约低10%。

阅读全文

与24小时超滤液量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门子洗碗机洗碗有水垢 浏览:593
树脂分离硝酸和盐酸 浏览:728
净水器怎么拆了扔掉 浏览:831
喝烧开后没有水垢的开水 浏览:304
多伦斯净水器d08价格是多少 浏览:666
口罩换滤芯片什么材质 浏览:110
瓶装纯净水厂需要办什么证 浏览:138
中国镀锌污水处理 浏览:32
播放器提升视频帧数 浏览:925
烟台蒸馏酒公司 浏览:59
饮水机绿霉怎么处理 浏览:618
家用蒸馏酒设备图理 浏览:688
电脑处理器跑风怎么提升 浏览:908
3合1的泵如何改成纯过滤 浏览:592
鼻子闻了污水会怎么样 浏览:116
焦化水处理专用药剂 浏览:508
甲醇厂污水氨氮超标处理方法 浏览:953
pvc污水管缓冲弯怎么敌 浏览:994
洗碗机污水如何处理 浏览:129
泰国美的净水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