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柑橘树脂病的病原是什么
柑橘树脂病的病原为:有性阶段称柑橘间座壳,属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真菌。专无性阶段称柑属橘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真菌。
子囊壳球形,单生或群生,埋生于树皮下黑色子座中,具长喙,偶有分枝,基部略粗,先端渐细,突出于子座外,呈毛发状,肉眼可见。子囊无色,无柄,长棍棒状。内含子囊孢子8个。
子囊孢子无色,双胞,隔膜处缢缩,长椭圆形或纺锤形,内含油球4个。分生孢子器在表皮下形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具瘤状孔口。
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一为卵形,无色,单胞,内含1~4个油球,一般2个;另一种为丝状或钩状,无色,单胞。前者易萌发,后者则否。
Ⅱ 柑橘树脂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树脂病是真菌性病害,为害枝、干、叶片和果实,导致树势减弱,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
【症状】
有流胶、干枯、砂皮、蒂腐4种类型。
①流胶。病部皮层组织松软,呈灰褐色,渗出褐色胶液并有酸臭。在高温干燥情况下发展缓慢,病部逐渐干枯下陷,最后病部停止发展。病斑周缘产生愈合组织,已死的皮层有时会开裂剥落。多发生在主干。
②干枯。病部皮层变为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初时紧贴木质部不立即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隆起界线。多发生在主干或主枝。病菌侵入木质部,可供其变成浅灰褐色,在病、健部交界处有1条黑褐色或黄褐色线状带,枝条枯死。
③沙皮。果实染病在果皮上有散生或密集成片的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叶片上有紫褐色的点粒或连接成片的斑块,表面粗糙不平,通称沙皮。有一种粒点会呈“星状”爆裂,主要是过迟喷布铜剂农药防治沙皮病所致,称作“星状”沙皮病。
④蒂腐。发病位始于蒂部,病斑褐色,周围油渍状,病斑向脐部迅速扩大,最后全果腐烂。发生在成熟的果实,在采后特别是贮运过程中发生较多。
【病原】
树脂病的病原为Diaporthe mesaea属子囊菌亚门。有性世代一般少见,通常见到的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学名为Phomopsis cytosporella。分生抱子器呈球形或不整形,具瘤状孔口,黑色,分生孢子卵圆形或纺锤形,有透明油球,无色,单孢。
【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为害,因此伤口(冻伤或机械伤)是它流行的首要条件。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还必须有水膜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和进行侵染,故要在雨季才能发生流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0℃左右的不冷不热天气,遇雨水多、伤口多时会严重发生流行。不适当使用农药时会导致“星状”沙皮病出现。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重视施用有机质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有冻害的地区要注意防冻。栽培管理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主干和主枝的伤口。
②结合修剪,清除病源。采果后将病枝、枯枝剪除,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③治理病部。先用小刀刮干净病部,伤口用1:1:10的波尔多浆或50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敷涂病部。也可用新鲜牛粪70%,黄泥30%、加入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也可再加入适量的毛发涂病部。或用纵划病部涂药法,即先用利刀纵划枝干上病部,深达木质部,纵划上下要超出病组织1厘米左右,各纵划线间隔宽约0.5厘米,然后均匀涂药3~4次,1周左右1次。目前比较有效的药剂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50~100倍液。
④树干刷白,夏天防日灼,冬天防冻。刷白剂可用石灰1千克、食盐50~100克、水4~5千克配成。
⑤春芽萌发前、花落2/3时,以及幼果期喷1次,可选用如下药剂:0.5%波尔多液,77%可杀得8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
Ⅲ 柑橘树脂病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为害症状
流胶型: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枝干被害,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的裂内纹,水渍容状,并渗出褐色胶液,并有类似的酒糟味。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
干枯型:在早橘、本地早、南丰密橘、朱红等品种上,枝干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不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隆起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病菌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被害处为浅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痕带。
砂皮或黑点型:幼果、新梢和嫩叶被害,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略为隆起,很像黏附着许多细砂。
Ⅳ 柑橘树脂病的发病条件
在有水湿的情况下,孢子才能萌发和侵染。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5℃。此病内菌为弱寄生性,孢容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只能从寄主的伤口(冻伤、灼伤、剪口伤、虫伤等)侵入,才能深入内部。在没有伤口、活力较强的嫩叶和幼果等新生组织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寄主的表皮层内,形成许多胶质的小黑点。因此,只有在寄主有大量伤口存在,同时雨水多,温度适宜时,枝干流胶和干枯及果实蒂腐才会发生流行。而黑点和砂皮的发生则仅需要多雨和适温,在雨水较多的柑橘产区,常年黑点和砂皮均可流行。
Ⅳ 化学防治柑橘树脂病的方法是什么
对树脂病的药剂防治一般采取5次常规用药的方法,用药时间分别是专:30%春芽萌发达属0.3cm左右时、花落2/3时、幼果直径1.5~2.0cm时、梅雨季节过后和8月天气闷热潮湿时。果实自幼果期至膨大期应重点进行该病的防控,若遇上梅雨期超长或者梅雨季节过后持续降水应增加防病次数,具体防治指标为在4~9月中若遇持续5天以上降水即应抢降水间隙用药防治。
Ⅵ 柑橘树脂病的发病条件是怎样的
柑橘树脂病的发病条件:春、秋两季适合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冬季柑橘遭受冻害后,是本病猖獗流行的主要原因。
Ⅶ 柑橘树什么时候打药好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品类丰富种植面积非常广,但是柑橘种植种问题多病虫害多。光病害就有黄龙病、树脂病、溃疡病、脂点黄斑病、碎叶病、衰退病等十几种,虫害也有木虱、红蜘蛛、锈壁虱、潜夜蛾、果实蝇、根结线虫等,怎么科学地防治这些病虫害是每个果农都需要了解的,这里给出柑橘全年各月份打药时间表给大家参考。
1 – 3 月
除了某些早熟或晚熟品种,大部分柑橘都是在 1 月份左右采收上市,从采收到春天萌芽这段时间打药主要是打清园杀菌药。
首先打石硫合剂,又能杀菌又能杀虫,效果好成本低。可以选择购买石硫合剂晶体,也可以自己熬制,现熬现用的效果更好。注意石硫合剂要在萌芽前打,否则会灼伤嫩芽。
打完石硫合剂还可以打矿物油、松脂合剂或者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打其他杀菌杀虫药剂。比如松碱合剂 8 – 10 倍液,炔螨特乳油1500 – 2000 倍液
4 – 6 月
这段时间柑橘主要打控花控梢药,根据树势的不同来打。花多叶少的树,打崔康生力 600 倍液,或者打多效唑 250 倍液。花蕾露白时打崔康花果灵 1200 倍液。根据品种的不同,脐橙打 920 和芸苔素进行保果。
病虫害方面这段时期主要打吡虫灵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 倍液,防治蚜虫和木虱,也可以打蚜虫灵或灭虫乳油等。红蜘蛛防治要打哒螨灵乳油 2000 倍液或四螨净 2000 倍液等。对于蚧壳虫粉虱等害虫,可选用绿颖乳油、锐蚧超微可湿性粉剂等来打。
7 – 9 月
7 月开始果园容易出现锈壁虱,可以使用尼索朗 1500 倍液喷砂防治,为了提高打药效果,可以跟克蝠特交替来打。同时为了防治红蜘蛛,还可以打 三唑锡1500倍液、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
潜夜蛾也是夏季多发的虫害,可以用丁硫克百威、氟氯氰菊酯、呋虫胺等药剂进行防治。锈壁虱可以打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等来防治。
夏季打药还有一个注意避开高温,防止产生药害。
10 – 12 月
进入 10 月,可以打多效唑促进秋梢老熟,秋梢老熟后可以喷施多效唑+大益康促进花芽分化。
到 12 月时主要通过打药预防褐腐病、果实蝇。褐腐病可以打苯醚甲环唑或者嘧菌酯,果实蝇可以打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药剂。
柑橘全年管理中农事操作较多,以上打药时间表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仅供参考。
中国农技推广协会理事单位——天天学农
Ⅷ 柑橘树脂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柑橘树脂病又称沙皮病,为害柑橘枝、干、叶和果实。枝干受害,常发生于主干分叉专处或主属干部。病部皮层组织松软、坏死,呈灰褐色或红褐色,渗出褐色的胶液,具恶臭。在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干枯下陷,微有裂缝,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四周隆起的疤痕,有的皮层不剥落,但病、健交界处,有明显隆起的界线。病部生出许多小黑粒点。叶与未成熟果实受害,病部表面生有许多紫黑色胶质状小粒点,略隆起,表面粗糙,状若沙粒,故又称沙皮病。贮运期间侵害果实,常自蒂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革质,并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褐色。果心腐烂较果皮快,当果皮变色延及果面1/3~1/2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病果味酸苦,病菌可穿透种皮,种子变褐色。
Ⅸ 柑橘树脂病的危害症状是什么
此病是上海地区柑橘的最主要病害,能危害枝干、叶片和果实。专因发生部位不同又被称为流属胶病、黑点病、砂皮病或褐色蒂腐病。发生在枝干上时有流胶和干枯的症状,病斑呈褐色,常流出褐色有异味的胶质黏液,高温干燥的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疤痕四周隆起;发生在幼果、新梢和嫩叶上时表现出黑点或砂皮的症状,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略为隆起,像黏附着许多细沙;发生在果实贮藏期间常自蒂部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的圆形病斑,后期病斑边缘呈波纹状,深褐色,最后全果穿心烂。
Ⅹ 柑橘树脂病怎么防治。
柑橘树脂病又叫砂皮病、蒂腐病,是我国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橘区均有分布。本病原菌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侵染果实使其在储藏时腐烂叫蒂腐病;侵染叶片、枝及幼果,使之发生黑斑,叫砂皮病。3种病均属同一病原,可以互相感染。
柑橘树脂病又可分为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种。流胶型症状在发病部位有褐色胶液流出,皮层呈褐色,组织松软,病斑干枯后下陷,死皮开裂脱落,露出木质部。多在甜橙类、温州蜜柑和槾橘等品种上发生。干枯型症状与流胶型的不同之处,在病部干枯下陷后,皮层开裂不严重,被害层保持较长时间不脱落,病斑四周有明显的隆起疤痕。这种症状多在本地早、早橘、朱红、乳橘和南丰蜜橘等宽皮柑橘上发生。两种类型症状的病原菌,均能很深地侵入木质部,使木质部变为浅灰褐色,在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有1条很明显的褐色带痕;将患病木质部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到大量的褐色胶液和菌丝体,使植物输导组织功能丧失,引起病株死亡。
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砂皮病,主要为害新叶、嫩枝和未成熟的果实。在患病组织表面有许多散生或密集的紫褐色至黑褐色硬质胶点,略突起,如砂粒附着。病菌仅为害表皮及表皮下的5~6层细胞。因此,发病迟的对果树影响不大,发病早的则使患病组织发育不良;有时在果皮表面还会出现龟纹状或流泪状症状。另一种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蒂腐病,本书在果实病害部分已经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