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成树脂涂料的涂料简介
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的涂料。其机械性能、装饰和防护等综合性能均优于油脂涂料及天然树脂涂料。自1909年出现酚醛树脂涂料以来,合成树脂涂料发展很快。80年代初,美国合成树脂涂料已占涂料总产量的90%。1984年,中国合成树脂涂料约占涂料总产量的50%。
② 什么是树脂涂料,有那几种.分别用于
由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为粘稠液体或加热可软化的固体,受版热时通常有熔融或软化的权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可呈塑性流动状态,某些性质与天然树脂相似。合成树脂最重要的应用是制造塑料。为便于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剂,有时也直接用于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义语。合成树脂还是制造合成纤维、涂料、胶粘剂、绝缘材料等的基础原料。合成树脂种类繁多。按主链结构有碳链、杂链和非碳链合成树脂;按合成反应特征有加聚型和缩聚型合成树脂。实际应用中,常按其热行为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
请不要重复提问
③ 涂料树脂合成及应用的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概述
1.2 涂料的作用
1.3 涂料的分类与命名
1.4 涂料发展概况
1.5 结语
第2章 聚合反应原理
2.1 概述
2.2 自由基连锁聚合
2.2.1 高分子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2.2 聚合反应的类型
2.2.3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2.2.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2.2.5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2.2.6 自由基聚合机理
2.2.7 链引发反应
2.2.8 链增长、链终止反应
2.2.9 自由基聚合动力学
2.2.10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
2.2.11 阻聚与缓聚
2.2.12 加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2.2.13 自由基共聚合
2.3 逐步聚合反应
2.3.1 缩聚反应
2.3.2 缩聚过程中的副反应
2.3.3 线型缩聚的动力学
2.3.4 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2.3.5 线型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2.3.6 体型缩聚
2.3.7 体型缩聚的凝胶现象及凝胶理论
2.4 聚合实施方法
2.4.1 本体聚合
2.4.2 溶液聚合
2.4.3 悬浮聚合
2.5 缩聚实施方法
2.5.1 熔融缩聚
2.5.2 溶液缩聚
2.6 结语
第3章 醇酸树脂
3.1 概述
3.2 醇酸树脂的分类
3.2.1 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类
3.2.2 按醇酸树脂油度分类
3.3 醇酸树脂的合成原料
3.3.1 多元醇
3.3.2 有机酸
3.3.3 植物油
3.3.4 催化剂
3.3.5 催干剂
3.4 合成醇酸树脂的反应原理
3.5 醇酸树脂的配方设计
3.6 合成工艺
3.6.1 醇解法
3.6.2 脂肪酸法
3.7 醇酸树脂合成实例
3.7.1 短油度椰子油醇酸树脂的合成
3.7.2 中油度豆油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的合成
3.7.3 60%长油度苯甲酸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的合成
3.8 醇酸树脂的改性
3.8.1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3.8.2 水性醇酸树脂
3.9 醇酸树脂的应用
3.10 结语
第4章 聚酯树脂
4.1 概述
4.2 主要原料
4.2.1 多元酸
4.2.2 多元醇
4.2.3 其他相关助剂
4.3 聚酯配方设计
4.4 合成工艺
4.5 聚酯合成实例
4.5.1 端羟基线型聚酯的合成
4.5.2 端羟基分支型聚酯的合成
4.5.3 氨基烤漆用端羟基分支型聚酯的合成
4.6 聚酯树脂的应用
4.7 不饱和聚酯
4.7.1 不饱和聚酯的原料
4.7.2 分子设计原理及合成工艺
4.7.3 不饱和聚酯的应用
4.8 水性聚酯树脂
4.8.1 水性单体
4.8.2 助溶剂
4.8.3 户和剂
4.8.4 合成原理及工艺
4.8.5 TMA型水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4.8.6 5-SSIPA型水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4.9 结语
第5章 丙烯酸树脂
5.1 概述
5.2 丙烯酸(酷)及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5.3 丙烯酸树脂的配方设计
5.3.1 单体的选择
5.3.2 Ta的设计
5.3.3 引发剂的选择
5.3.4 溶剂的选择
5.3.5 分子量调节剂
5.4 溶剂型丙烯酸树脂
5.4.1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5.4.2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5.5 水性丙烯酸树脂
5.5.1 丙烯酸乳液的合成
5.5.2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合成
5.6 结语
第6章 聚氨酯树脂
6.1 概述
6.2 聚氨酯化学
6.2.1 异氰酸酯的反应机理
6.2.2 异氰酸酯的反应类型
6.2.3 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
6.3 聚氨酯的合成单体
6.3.1 多异氰酸酯
6.3.2 多元醇低聚物
6.3.3 扩链剂
6.3.4 溶剂
6.3.5 催化剂
6.4 聚氨酯的分类
6.5 单组分聚氨酯树脂
6.5.1 线型热塑性聚氨酯
6.5.2 聚氨酯油
6.5.3 潮气固化聚氨酯
6.5.4 封闭型异氰酸酯
6.6 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树脂
6.6.1 羟基树脂
6.6.2 多异氰酸酯的合成
6.7 水性聚氨酯
6.7.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单体
6.7.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6.7.3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6.7.4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
6.7.5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实例
6.7.6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6.7.7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6.8 结语
第7章 环氧树脂
7.1 概述
7.1.1 环氧树脂及其固化物的性能特点
7.1.2 环氧树脂发展简史
7.2 环氧树脂分类
7.2.1 按化学结构分类
7.2.2 按官能团的数量分类
7.2.3 按状态分类
7.3 环氧树脂的性质与特性指标
7.3.1 环氧树脂的性质
7.3.2 环氧树脂的特性指标
7.3.3 国产环氧树脂的牌号
7.4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固化剂
7.4.1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
7.4.2 固化剂
7.5 环氧树脂的合成
7.5.1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
7.5.2 酚醛型环氧树脂的合成
7.5.3 部分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合成
7.6 新型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
7.6.1 改性多元胺固化剂的合成
7.6.2 改性双氰胺潜伏性固化剂的合成
7.6.3 硫醇固化剂的合成
7.6.4 非卤阻燃型固化剂的合成
7.6.5 微胶囊固化剂的制备
7.7 环氧树脂的改性
7.7.1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7.7.2 环氧树脂的其他改性
7.8 水性环氧树脂
7.8.1 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7.8.2 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实例
7.8.3 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
7.9 环氧树脂的应用
7.9.1 防腐蚀环氧涂料
7.9.2 电气绝缘环氧树脂涂料
7.9.3 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用环氧树脂涂料
7.9.4 食品容器用环氧树脂涂料
7.10 结语
第8章 氨基树脂
8.1 概述
8.1.1 涂料用氨基树脂的发展简史
8.1.2 涂料用氨基树脂的特点
8.1.3 涂料用氨基树脂的分类
8.2 氨基树脂的性能
8.2.1 脲醛树脂的性能
8.2.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性能
8.2.3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性能
8.2.4 共缩聚树脂的性能
8.3 氨基树脂的合成原料
8.3.1 氨基化合物
8.3.2 醛类
8.3.3 醇类
8.4 氨基树脂的合成
8.4.1 脲醛树脂的合成
8.4.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
8.4.3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
8.4.4 共缩聚树脂的合成
8.5 氨基树脂的应用
8.5.1 丁醚化氨基树脂的应用
8.5.2 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应用
8.6 结语
第9章 氟树脂和硅树脂
9.1 氟树脂
9.1.1 概述
9.1.2 氟树脂的合成单体
9.1.3 氟树脂的合成
9.1.4 氟树脂的应用
9.2 硅树脂
9.2.1 概述
9.2.2 硅树脂的合成单体
9.2.3 硅树脂的合成原理
9.2.4 硅树脂的合成
9.2.5 硅树脂的应用
9.3 结语
第10章 光固化树脂
10.1 概述
10.2 溶剂型光固化树脂的合成
10.2.1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
10.2.2 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10.2.3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0.2.4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O.2.5 聚醚丙烯酸酯的合成
10.2.6 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10.2.7 环氧树脂的合成
10.2.8 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10.3 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合成
10.3.1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0.3.2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10.3.3 水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0.4 光固化树脂的应用
10.4.1 光固化涂料的其他原料
10.4.2 光固化树脂的应用领域
10.5 结语
第11章 涂料助剂
11.1 概述
11.2 润湿分散剂
11.2.1 概述
11.2.2 颜料分散和稳定机理
11.2.3 常用润湿分散剂
11.2.4 润湿分散剂在涂料中的应用
11.2.5 润湿分散剂的性能评价
11.3 流平剂
11.3.1 概述
11.3.2 流平机理
11.3.3 常用流平剂
11.3.4 流平剂的发展趋势
11.4 消泡剂
11.4.1 概述
11.4.2 泡沫的产生及稳定
11.4.3 消泡机理
11.4.4 常用消泡剂
11.4.5 消泡剂的应用
11.5 光泽助剂
11.5.1 概述
11.5.2 涂料光泽的影响因素
11.5.3 常用消光剂及其使用
11.5.4 增光剂
11.6 流变剂
11.6.1 流体流动模型
11.6.2 流体的主要类型
11.6.3 流变剂的作用机理
11.6.4 常用流变助剂与应用
11.7 增稠剂
11.7.1 概述
11.7.2 增稠剂的作用机理
11.7.3 常用增稠剂与应用
11.8 水性助剂
11.8.1 水性润湿分散剂
11.8.2 水性消泡剂
11.8.3 成膜助剂
11.8.4 防霉杀菌剂
11.8.5 水性流平剂
11.8.6 缓蚀剂
11.9 结语
第12章 涂料配方设计
12.1 概述
12.2 涂料基本组成
12.2.1 树脂
12.2.2 溶剂
12.2.3 颜料
12.2.4 助剂
12.3 成膜机理
12.3.1 溶剂挥发和热熔成膜
12.3.2 乳胶漆的成膜
12.3.3 反应成膜
12.3.4 成膜过程表征
12.4 颜料体积浓度
12.4.1 颜基比
12.4.2 颜料体积浓度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
12.4.3 颜料吸油值
12.4.4 乳胶漆临界颜料体积浓度
12.4.5 涂膜性能与PVC的关系
12.5 流变学
12.5.1 黏度
12.5.2 黏度的影响因素
12.5.3 涂料流动方程
12.6 涂膜病态防治
12.7 结语
第13章 金属涂料
13.1 概述
13.2 氨基烘漆
13.2.1 丙烯酸型氨基烘漆
13.2.2 醇酸型氨基烘漆
13.2.3 聚酯氨基烘漆
13.3 单组分自干漆
13.3.1 醇酸白干漆
13.3.2 丙烯酸白干漆
13.3.3 环氧酯白干漆
13.4 双组分自干漆
13.4.1 双组分聚氨酯自干漆
13.4.2 双组分环氧自干漆
13.5 结语
第14章 建筑涂料
14.1 概述
14.2 建筑涂料的分类
14.3 乳胶漆
14.3.1 乳胶漆的特点
14.3.2 乳胶漆的组成
14.3.3 乳胶漆的配方设计
14.3.4 乳胶漆的生产工艺
14.3.5 乳胶漆生产工艺探讨
14.4 乳胶漆国家标准
14.5 乳胶漆配方
14.5.1 经济型内墙乳胶漆
14.5.2 高档内墙乳胶漆
14.5.3 经济型外墙乳胶漆
14.5.4 高档外墙乳胶漆
14.5.5 弹性拉毛乳胶漆
14.5.6 水性真石漆
14.5.7 丝光涂料
14.5.8 透明封闭底漆
14.5.9 遮盖型封闭底漆
14.6 结语
第15章 木器涂料
15.1 概述
15.1.1 木器表面涂装的目的和要求
15.1.2 木器涂料的分类
15.2 醇酸型木器漆
15.3 丙烯酸白干木器漆
15.4 聚氨酯木器漆
15.5 不饱和聚酯木器漆
15.6 硝基漆
15.7 光固化木器涂料
15.8 水性木器漆
15.9 结语
第16章 涂料生产设备与工艺
16.1 概述
16.2 涂料生产设备
16.2.1 分散设备
16.2.2 研磨设备
16.2.3 过滤设备
16.2.4 输送设备
16.3 涂料生产工艺过程
16.3.1 基本工艺
16.3.2 乳胶漆生产工艺
16.3.3 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6.4 质量检验与性能测试
16.4.1 涂料产品本身的性能
16.4.2 涂料施工性能
16.4.3 涂膜性能
参考文献
④ 合成树脂涂料的涂料新品种
自60年代初水型涂料问世以来,相继开发了多种无(低)污染、省资源、节能型涂料新品种,其中产量较大,应用较广的有以下几种。 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合成树脂涂料。主要包括水溶性或水分散性两类:
①水溶性涂料以水溶性酚醛树脂、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为原料制的涂料,通常是在生产树脂时,在树脂分子中引入一定数量的羧基。这种树脂与氨水或有机胺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铵盐,便成为水溶性树脂。再配以颜料、填料和助剂等,经研磨而成涂料。有的水溶性涂料可采用电沉积涂装(见涂漆方法)施工,故称为电沉积涂料,它分为阳极电沉积涂料(阴离子型)、阴极电沉积涂料(阳离子型)。自70年代后期以来,阴极电沉积涂料发展很快,在汽车行业已获得广泛应用。
②水分散性涂料其中一大类乳胶涂料,是乳液聚合生成的树脂,在水中形成的分散体粒径为 0.05~1μm。丁苯乳胶涂料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品种,常用于内墙涂装。60年代后期,丙烯酸系乳胶涂料迅速发展,主要有醋酸乙烯-丙烯酸系、苯乙烯-丙烯酸系和纯丙烯酸系三个系列,均有很好的装饰性和耐候性,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涂装,1980年在美国占建筑涂料(年产量2.1Mt)的68.7%。70年代后期进入工业领域的涂装。为了方便涂料运输、节约包装,从70年代开始研制固体粉末乳胶涂料。80年代初,又开始研制无乳化剂乳胶涂料。 在辐射能的作用下,固化成膜的合成树脂涂料,又分为紫外线固化涂料和电子束固化涂料,前者产量较大。①紫外线固化涂料,即经紫外线辐射使光敏剂分解成游离基,以引发含不饱和双键的树脂聚合成膜的涂料,是由光聚合性树脂、光敏剂和活性稀释剂等组成的。光聚合性树脂主要采用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类树脂。光敏剂是易于吸收紫外线而产生游离基引发光敏树脂聚合的物质,主要采用安息香醚类、二苯甲硐、苯乙酮衍生物等。活性稀释剂是液态活性单体,起着交联剂和降低涂料粘度的双重作用,多采用单、双和三官能丙烯酸酯类。新开发的紫外线固化涂料有含环氧基树脂经阳离子聚合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涂料的优点是:在常温下可迅速(数秒)固化,生产效率高,无溶剂,污染少,省料和节能,广泛用于木材、塑料和金属涂装。但因只能用流延淋涂法施工,所以仍局限在平板和圆筒上面应用。此外,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危害。②电子束固化涂料,是光敏剂吸收电子束发射的能量,分解为游离基,以引发不饱和树脂聚合成膜的涂料。
⑤ 研究涂料,学习哪些课程
1、涂料工艺(上下)
作者: 涂料工艺编委会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2-21
评论:该书的作用就不多说了,堪比涂料网络全书,是必备工具书,要熟读!
推荐等级:★★★★
2、有机涂料科学和技术
作者美)Frank N.琼斯 等 译者:等 经桴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03月
评论:该书是基础理论书籍,讲了很多涂料性质方面的知识,最好要熟读!
推荐等级:★★★
3、涂料助剂(第二版)
作者: 林宣益主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
评论:该书从原理、品种和应用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工业味精”之称的涂料助剂!
推荐等级:★★★
4、国内外涂料助剂品种手册(精 第二版)
编者:郭淑静 张秀梅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评论:光知道助剂的理论知识还不行,还需要有这个工具书,不然你无从下手,必备!
推荐等级:★★★★
5、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技术标准手册(第二版)
编者:张秀梅 吴伟卿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评论: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涂料最终性能,所以绝对不能马虎,要严格把关,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把关,必备!
推荐等级:★★★★
6、涂料树脂合成及应用
作者:闫福安 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评论:树脂作为涂料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性能至关重要,即使你不自己开发树脂,也应该熟悉树脂的相关基本理论和特性!
推荐等级:★★★
7、国内外涂料树脂品种手册(精装)
作者:张秀梅 郭淑静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评论:有了上面的树脂理论,再加上这本工具书,选择树脂就容易多了,必备!
推荐等级:★★★★
8、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涂料试验方法涂膜性能卷 2007
作者: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评论:这是工具书,涂料做出来是要检测性能的,这个就是检测方法大全,必备!
推荐等级:★★★★
9、新编涂料配方600例
作者:张传恺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评论:参考配方的意义在于减少你前期摸索的时间和精力,绝不等于你可以照搬,当你需要开发一个你没做过的品种时,在现有的基础上直接改进无疑是最快的!
推荐等级:★★★
10、涂料调色(周强)
作者: 周强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评论:该书主要是涂料行业的计算机调色和人工调色技能方面的理论!
推荐等级:★★
⑥ 纳米无机树脂涂料的合成与应用技术
我有这四本书,现代涂料与涂装技术,最新涂料品种配方和工艺集,涂料助剂专大全,新编涂料属品种的开发配方与工艺手册,你说的那个没有,不过推荐你去小木虫论坛看看。以上的超星电子书如果你要,告诉你的邮箱,给你发去,希望对你有帮助。
⑦ 喷漆和合成树脂涂料可以一起用吗
不可以的,虽然现在油漆树脂的成分主要是合成树脂,但是两种漆的树脂合成条件以及别的成分都不一样,混合到一起会起反应,严重会导致油漆失光,起裂纹等
⑧ 什么是合成树脂乳液类主层涂料
合成树抄脂乳液内墙涂料是以袭合成树脂乳液为粘结料,加入颜料、填料及各种助剂,经 研磨而成的薄型内墙涂料。这类涂料是目前主要的内墙涂料。由于所用的合成树脂乳液不同,具体品种的涂料的性能、档次也就有差异。常用的合成树脂乳液有:丙烯酸酯乳液、苯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醋酸乙烯一丙乙烯酸酯乳液”、氯乙烯一偏氯乙烯乳液等等。
常用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的品种及适用建筑档次
临时或普通建筑: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胶漆
中档建筑:醋酸乙烯-丙烯酸乳胶漆、苯乙烯-丙烯酸乳胶漆、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共聚乳胶漆。
高档建筑:纯丙烯酸乳胶漆、硅丙乳胶漆、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性氟碳涂料。
按涂膜光泽度可分为亚光、半亚光、高光和丝光等。
按涂膜类型可分为弹性和非弹性。与一般意义的乳胶漆相比,弹性涂料可以弥盖墙面的细小裂纹。
⑨ 涂料用树脂应具有哪些特性分类是什么样的
涂料中的树脂有以下特性:1.有一定的保护性跟装饰性、耐水耐酸坚韧等;2.树脂的互溶性好;3.溶解性好
根据数值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根据其受热后的性能变化可分为热塑性树脂跟热固性树脂
⑩ 合成树脂涂料的内墙涂料
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称为合成树脂涂料。一般合成树脂涂料是由丙烯酸共聚物为主要组成部分,例如晨光乳胶漆是由丙烯酸合成树脂,颜填料,各类助剂构成的,是一种水溶性的环保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