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凝结水精处理及再生系统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建议你咨询莱特莱德技术团队。 凝结水的含义 凝结水一般是指锅炉产生的蒸汽在汽轮机做功后,经循环冷却水冷却凝结的水。实际上凝汽器热井的凝结水还包括高压加热器(正常疏水不到热井)、低压加热器等疏水(疏水是指进入加热器将给水加热后冷凝下来的水)。由于热力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水汽损失,需向热力系统补充一定量的补给水(除盐水箱来水)。因此凝结水主要包括:汽轮机内蒸汽做功后的凝结水、各种疏水和锅炉补给水。 凝结水精处理的目的 凝结水由于某些原因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大概有以下几点: 1)凝汽器渗漏或泄漏 凝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冷却水从凝汽器不严密的部位漏至凝结水中。凝汽器不严密的部位通常是在凝汽器内部管束与管板连接处,由于机组工况的变动会使凝汽器内产生机械应力,即使凝汽器的制造和安装质量较好,在使用中仍然可能会发生循环冷却水渗漏或泄漏现象。而冷却水中含有较多悬浮物、胶体和盐类物质,必然影响凝结水水质。 2)金属腐蚀产物的污染 凝结水系统的管路和设备会由于某些原因而被腐蚀,因此凝结水中常常有金属腐蚀产物。其中主要是铁和铜的氧化物(我公司热力系统设备基本上没有铜质材料)。铁的形态主要是以Fe2O3、Fe3O4为主,它们呈悬浮态和胶态,此外也有铁的各种离子。凝结水中的腐蚀产物的含量与机组的运行状况有关,在机组启动初期凝结水中腐蚀产物较多,另外在机组负荷不稳定情况下杂质含量也可能增多。 3)锅炉补给水带入少量杂质 化学水处理混床出水即为锅炉补给水,一般从凝气器补入热力系统。由于混床出水在运行中的严格控制,补给水杂质含量很少,其水质要求:DD≤0.2μs/cm ,SiO2≤20μg/L。如果混床出水不合格,就可能对凝结水造成污染。 由于以上几种原因,凝结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污染,而对于超临界参数的机组而言,由于其对给水水质的要求很高,所以需要进行凝结水的更深程度的净化,即凝结水精处理。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介绍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中压凝结水混床系统,具体为前置过滤器与高速混床的串连,每台机组设置2×50%管式前置过滤器和3×50%球形高速混床,混床树脂失效后采用三塔法体外再生系统,其中1、2号机组精处理共用一套再生装置。再生系统主要包括分离塔、阴塔和阳塔(即“三塔”),另外还包括酸碱设备、热水罐、冲洗水泵、罗茨风机、储气罐等设备。 2凝结水精处理体外再生系统树脂流程编辑 设备结构及原理 前置过滤器 1)作用 除去凝结水中悬浮物、胶体、腐蚀产物和油类等物质。它主要用在机组启动时对凝结水除铁、洗硅,缩短机组投运时间。另外除去了粒径较大的物质,延长了树脂运行周期和使用寿命。 2)结构及工作原理 前置过滤器整体为直筒状,采用碳钢结构。内部滤元为管式,滤元骨架采用316不锈钢材质,共有268根管(管束)竖着固定在前置过滤器上下端之间。每根管上有若干水孔,并且在管外缠绕着聚丙烯纤维滤料,滤料过滤精度为10μm。水从前置过滤器底部进入管束之间,流经纤维滤料,杂质被截留在滤料上,水流入孔内,管束中的水汇流至前置过滤器外。当前置过滤器进出口压差达到设定值时,前置过滤器需要反洗,水从底部出水口进入管中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排水从进水口排出(与运行水的流向相反)。另外底部进气松动滤料,加强前置过滤器的反洗效果。为了保证空气反洗时布气均匀,在设备下部共设四个进气口,同时顶部排气口设快开气动蝶阀,以利于产生曝气将附着于滤元的脏物脱离滤元表面,便于反洗时予以清洗。 3)纤维过滤原理 纤维过滤是一种较新型的过滤技术。我公司的前置过滤器为垂直悬挂式前置过滤器,它可以使水流由大孔隙滤层向小孔隙滤层方向流动,提高了截污能力,降低了水流阻力,出水水质亦有较大改善(相对粒料过滤而言,如净化站的空气擦洗滤池、补给水处理设备中的双介质前置过滤器等)。我公司的前置过滤器滤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学纤维材料,叫聚丙烯纤维(又叫丙纶纤维),具有滤料直径小,滤料比表面积和比表面自由能大的优点,增加了水中杂质颗粒与滤料的接触机会和滤料的吸附能力。其化学性质很稳定,不带任何活性功能基团,水中悬浮物向纤维滤料表面的迁移和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 这种材料对水中的悬浮颗粒没有特殊的活性,主要起物理吸附作用,这与石英砂等粒状滤料相似,吸附的结合势能较差,所以纤维表面吸附的泥渣可用水冲洗和压缩空气擦洗的物理方法去除。丙纶丝的直径仅有几十微米,其表面积比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大得多。 高速混床 1)作用 主要除去水中的盐类物质(即各种阴、阳离子),另外还可以除去前置过滤器漏出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 2)高速混床结构及工作原理 我公司高速混床采用直径为3000mm的球形混床,进水配水装置为三级配水。既充分保证进水分配的均匀,又防止水流直接冲刷树脂表面造成表面不平,从而引起偏流,降低混床的周期制水量及出水水质。水从混床上部进入床体,透过树脂后从下部出水装置流出。出水装置设计为蝶形板加水帽,共有176只水帽,整个出水装置采用316制作,其作用有二个:第一,由于水帽在设备内均匀分布,使得水能均匀地流经树脂层,使每一部分的树脂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使制水量达到最大的限度;第二,光滑的弧形不锈钢多孔板可减少对树脂的附着力,使树脂输送非常彻底。混床失效后,树脂从底部输出,输送完毕后,再生系统的阳塔备用树脂从混床上部输入,进入下一运行周期。混床投运时需经再循环泵循环正洗,出水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3)除盐原理: 混床内装有强酸阳树脂和强碱阴树脂的混合树脂。凝结水中的阳离子与阳树脂反应而被除去,阴离子与阴树脂反应而被除去。以R-H 、R-OH分别表示阳、阴树脂,反应如下: 阳树脂反应:R-H + Na+(Ca2+/Mg2+)→RNa(Ca2+/Mg2+) + H+ 阴树脂反应:R-OH + Cl-(SO42-/NO3-/HSiO3-)→RCl(SO42-/NO3-/HSiO3-)+OH- 总反应:R-H+R-OH +Na+(Ca2+/Mg2+)+Cl-(SO42-/NO3-/HSiO3- )→ RNa + RCl+H2O 树脂失效后,阳树脂用酸再生,阴树脂用碱再生。再生化学反应为上面反应的逆向反应。 树脂捕捉器 1)作用: 当混床出水装置有碎树脂漏出或发生漏树脂事故,树脂捕捉器可以截留树脂,以防树脂漏入热力系统中,影响锅炉炉水水质。树脂是高分子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容易分解出对系统有害的物质,如果漏进给水系统势必对热力系统造成较大影响。 2)结构及工作原理: 捕捉器内部滤元为篮筐式结构,滤元绕丝间隙为0.2mm,带少量树脂的水透过滤元流出,树脂被滤元截留。设备设计成带圆周骨架的易拆卸结构,在检修时不需管道解体的情况下打开罐体检查并可以取出过滤元件,清除堵塞污赃物,方便了运行与维修。捕捉器进出口压差超过设定值时,需要反冲洗。 再循环泵 混床投运时用来循环正洗。再循环泵进水是没有经过树脂捕捉器,是混床直接出水,经再循环阀流入混床形成一个循环。再循环泵的作用:第一,混床投运初期水质不合格,必须使其再循环合格后方能投运;第二,启动再循环泵后用较小流量使床层均匀压实,防止运行发生偏流,而大流量则不容易使床层均匀压实。每台机组精处理系统各有一台再循环泵,其出力为500m3/h。 分离塔 1)作用: 空气擦洗树脂擦掉悬浮杂质和腐蚀产物;水反洗使阴阳树脂分离以及去除悬浮杂质和腐蚀产物;暂时贮存少量未完全分离开的混脂层,以待下次分离。 2)结构及工作原理: 分离塔采用碳钢焊制,橡胶衬里。其结构特点是上大下小,下部是一个较长的筒体,上部为锥筒形。这种结构的设计能充分利用反洗时的水流特性,使阴阳树脂彻底分离。设备中间留有约1m高的混脂层,避免了树脂输送时造成阴、阳树脂交叉污染。罐体设置有失效树脂进口、阴树脂出口、阳树脂出口、上部进水口(兼作上部进压缩空气、上部排水口)和下部进水口(兼作下部进气、下部排水口)。底部集水装置设计成双蝶形板加水帽式,绕丝或水帽缝隙宽度0.25毫米,使得水流分布较为均匀,上部配水装置为支母管式,反洗排水装置为梯形绕丝筛管制作,以便于正洗进水和反洗排水。分离塔还设有7个窥视境,用于观察塔内树脂状态。 分离塔的特殊结构有以下优点: 反洗时形成均匀的柱状流动,不使内部形成大的扰动;分离塔顶部锥筒形结构有足够的反洗空间,利于反洗;塔内没有会使产生搅动及影响树脂分离的中间集管装置,在反洗、沉降、输送树脂时,内部搅动减少到最小;分离塔截面小,树脂交叉污染区域小;分离塔有多个窥视孔,便于观察树脂分离;底部主进水门和辅助进水调节门可以提供不同的反洗强度水流,利于树脂的分离。 高速混床失效树脂输入分离塔后,通过底部进气擦洗松动树脂,使悬浮杂质和金属腐蚀产物从树脂中脱离,通过底部进水反洗直至出水清澈。然后通过不同流量的水反洗使阴阳树脂分离直至出现一层界面。阴树脂从上部输至阴塔,阳树脂从下部输至阳塔,阴、阳树脂分别在阴、阳塔再生。剩下的界面树脂为混脂层,留到下一次再生参与分离。 阴塔 1)作用:对阴树脂进行空气擦洗、反洗及再生。 2)结构及工作原理 阴塔上部配水装置为挡板式,底部配水装置为不锈钢碟形多孔板加水帽,既保证了设备运行时能均匀配水和配气,又使得树脂输出设备时彻底干净。进碱分配装置为T型绕丝支母管结构(又称鱼刺式),其缝隙既可使再生碱液均匀分布又可使完整颗粒的树脂不漏过,并可使细碎树脂和空气擦洗下来的污物去除。 分离塔阴树脂送进阴塔后,通过底部进气擦洗和底部进水反洗阴树脂,直至出水清澈。然后从树脂上部进碱再生、置换、漂洗。 阳塔 1)作用:对阳树脂进行空气擦洗及再生;阴阳树脂混合;贮存已经混合好的备用树脂。 2)结构及工作原理(结构同阴塔) 分离塔阳树脂送进阳塔后,通过底部进气擦洗和底部进水反洗阳树脂,直至出水清澈。然后从树脂上部进酸再生、置换、漂洗后,阴塔树脂再生合格后,阴树脂送入阳塔中与阳树脂混合,成为备用树脂。 再生辅助设备 1)精处理贮(碱)罐 材质为玻璃钢,酸、碱罐各一个,容积均为30m3,用来贮存酸碱,树脂再生时送到酸(碱)计量箱。化工厂酸(碱)运输槽车运来酸(碱)后,经卸酸(碱)泵送入贮酸(碱)罐。 2)精处理酸(碱)计量箱 内衬耐酸碱橡胶,酸、碱计量箱各一个,其容积均为3m3,用来计量再生酸碱用量。 3)精处理酸雾吸收器 由于浓盐酸是挥发性酸,以防止酸雾对设备、建筑物产生腐蚀以及危害人体健康,设置酸雾吸收器将计量箱的排气口的排气引入,通过水喷淋填料后将酸雾吸收。吸收酸雾后的酸性水排入精处理废液池。 4)精处理酸(碱)喷射器 喷射器是利用流体(液体或气体)来输送介质的动力设备,与其它机械泵(离心泵、齿轮泵、柱塞泵等)相比,无运动部件。因而,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轻便,运行可靠,无泄露,免维修等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有压介质通过喷嘴以高速射出,在喷嘴出口(混合室)造成较强的真空,使混合室中的介质与高速流动的工作介质发生能量交换,使被抽吸介质与工作介质在喉管处进行充分的能量转换。此时,被抽吸介质的流速增加而工作介质的压力降低,两种介质的速度到喉管出口处逐渐达到一致。最后,通过扩散管将混合介质的动能转换为压力。 精处理酸(碱)喷射器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利用喷射器将酸(碱)打入阳(阴)塔。 5)精处理热水箱 热水箱容积为7.8 m3,内部有四根电加热器,它是为了提高碱液温度,以提高阴树脂的再生效果。运行时必须充满水,加热器根据热水箱的温度定时加热。加热器启动加热到高限设定值时自动停止,当水温低于低温设定值时,加热器自动重新启动。冷水从底部进入热水箱,热水从上部出来至碱喷射器。碱喷射器出口温度通过热水箱出口三通阀控制,大约在40℃左右。 6)废水树脂捕捉器 该设备为敞开容器式,内衬耐酸碱橡胶,且设有金属网筒,网缝隙为0.80mm,能截留分离塔、阴塔或阳塔在树脂擦洗或水反洗由于流量控制不当而跑出的树脂,以防树脂排入废液池而树脂遭受损失,截留的树脂可以通过树脂添加斗重新加到阳塔。设备上设一液位开关,液位高报警时提醒工作人员捕捉器滤芯被堵。 7)冲洗水泵 1、2号机组精处理再生系统有3台冲洗水泵,其出力为70—100m3/h。冲洗水泵的水源为除盐水,接自除盐水水箱,用于树脂的反洗、清洗、输送、管道冲洗和稀释再生剂以及前置过滤器失效后的反洗。 8)罗茨风机 1、2号机组精处理再生系统精处理再生系统有2台罗茨风机,风量8.05Nm3/min。罗茨风机是一种容积式动力机械。一对相互啮合的叶轮将进、排气口分开,由同步齿轮传动,两叶轮在汽缸中作等速反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进气口的气体不断的被叶轮推移到排气口,从而达到强制排气的目的。 罗茨风机用于树脂的擦洗松动和树脂的混合。其气源是空气,进口有滤网,防止杂物进入。前后都有消音器,利于减少所释放的噪音。再生步骤需启动罗茨风机时,往往先要预启动,是为了吹去风管的杂物,此时开启风管上的排风门。 9)精处理储气罐 我公司精处理系统共有5个8.0m3的储气罐,其中每台机组前置过滤器和混床系统分别设置1个储气罐,用于前置过滤器的擦洗和混床输出树脂以及阀门仪表用气。1、2号机组精处理再生系统设置分别设置1个储气罐,用于分离塔、阴塔和阳塔的顶压排水和阴塔、阳塔冲洗前的加压以及阳塔气力输出树脂。其气源是厂房来的压缩空气。 10)树脂填充斗:用于阴塔、阳塔的树脂添加,它是利用水的流动把树脂抽入罐体,一次填充树脂体积0.15 m3。 11)精处理废液池:用于收集精处理排放的废水,经3台废水提升泵送至机组排水槽集中处理。 12)机组排水槽 用于收集主厂房的一些排污水,凝结水精处理再生废水也排入机组排水槽。1、2号机组有一台容量大约300 m3的机组排水槽,其中每个机组排水槽设有3台废水提升泵,其中两台将废水送至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另外两台将废水送至锅炉酸洗废水池。 13)锅炉酸洗废水池 用于收集锅炉化学清洗时,收集清洗废液,锅炉酸洗废水池有两台废水提升泵,将废水送至冲灰系统综合利用。 14)电热水箱 再生时提高碱液温度,再生效果,有利除硅。
❷ 树脂砂生产线的操作规程
树脂砂生产线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一、操作工对生产线的认知
1、生产线的构成:包括落砂系统、破碎系统、再生系统、砂调统、气送系统、除尘系统等。
2、系统的分法:前一砂库下料位到下一砂库上料位所包含的设备即为一个系统。
3、设备起停总原则:倒开顺关,空载起停。倒开顺关指受砂方设备先开,停时按进砂方向停止。空载起停指设备在起停时要求空载不能有砂。
二、生产线的构成
1、落砂系统:主要包括落砂机、震动输送机、磁选机、1#斗提机、1#砂斗上料位。
2、破碎系统:主要包括1#砂斗下料位、振动给料机、破碎机、冷却分离机、提升机、砂库上料位。
3、再生系统:主要包括砂库下料位、磁选机、再生机、风选机、斗提机、砂库上料位。
4、砂调系统:主要包括砂温调节器、冷却塔风机、循环水泵、斗提机、温控仪等。
5、气送系统:主要包括砂库闸门、罐闸门、发送阀、增压器、截止阀等
三、生产操作
首先检查水源、电源、气压是否正常。(电源三相380V,气源压力至少在0.6MP)
1、落砂系统
⑴、开机前准备
①、认真检查每台振动电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引出线绝缘是否损坏;台面及框架有无断裂;弹簧如断裂应及时更换;电机是否需要补充润滑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汇报有关人员。
②检查振动输送机电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引出线绝缘是否损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汇报有关人员。
③检查磁选机是否有螺栓松动、皮带松动或跑偏现象。
④检查1#斗提机进料口是否通畅,打开检查门,检查内部是否卡阻或堵料;检查料斗是否跑偏和碰撞机壳,检查环链螺栓是否松动,传动皮带是否松弛。
⑵、操作
①、手动操作:将〈落砂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手动”位置,按〈开车报警〉→启动落砂除尘风机→1#斗提机→磁选机→沸腾风机→沸腾是电机→1#振动输送机→落砂机。停机时待落砂完后先停落砂机→振动输送机→沸腾电机→沸腾风机→磁选机→1#斗提机→落砂除尘风机。*(其间隔时间由操作者自己控制,一般要求大电机启动后视电网压降情况来定)注:正常情况下严禁使用手动。
②自动操作:将〈旧砂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自动”位置,按〈开车报警〉→启动落砂除尘风机→启动〈自动启动〉即可。停车时按下〈自动停止〉即可。
⑶、注意事项
①落砂机严禁频繁起动和制动,间隔周期应大于5min,否则制动变压器易烧。
②严禁振动电机周围堆积热砂,落砂后的热砂应及时清理,否则电机无法散热易损坏。
③落砂后的热砂应及时运走,严禁在砂斗内储存热砂。
④落砂速度与输送速度要相匹配。当落砂量大于输送量时,输送式落砂机输送设备会向外溢砂;底落式落砂机下方受料斗会把落砂机托起使落砂机无减振损坏振动体或受料斗。
⑤落砂系统所有设备必须启动完后,才能启动落砂机。
⑥ 在落砂机没启动之前严禁加砂。
⑦落砂机和振动输送槽的偏心振动机构要及时注油,每15天注油一次,每三个月清洗更换新润滑脂。电机要半年对轴承更换润滑脂一次。
⑧启动顺序是先开鼓风机再开振动电机,停车时应先停振动电机再停鼓风机。这样可避免砂子过多的掉入气室中。
⑴、开机前准备
①、检查振动给料机减振弹簧是否损坏、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排料口是否通畅。
②、检查砂块破碎机周围积砂是否清理干净、紧固螺栓是否松动、筛框上的孔是否破损和堵塞、弹簧是否异常,检查机内是否有残余砂团、杂物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汇报有关人员。
③、检查斗提机进料口是否通畅,打开检查门,检查内部是否卡阻或堵料;检查料斗在输送带上位置是否正确,紧固是否可靠,是否有偏斜和碰撞机壳,传动皮带是否松弛。
④检查再生机油箱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转子盘内是否有如螺钉、扳手等异物;上、中、下挡圈磨损是否严重,如严重应及时更换,传动皮带是否松弛
⑵、操作
①、手动操作顺序:将〈破碎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手动”位置,按〈开车报警〉→启动再生除尘风机(如果再生除尘风机已启动,不需要此步骤)→1#气送自动启动→1#再生油泵2→1#再生机2→1#再生油泵1→1#再生机1→2#斗提机1→强磁1→1#破碎机→1#双闸门1→1#双闸门2。停机顺序相反。*(其间隔时间由操作者自己控制)注:正常情况下严禁使用手动。
②、自动操作:将<破碎再生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自动”位置,先按〈开车报警〉→然后按“破碎再生系统”<自动启动按钮>,破碎再生系统顺序启动。(启动和停止时间自动间隔)。*(2#砂斗满自动停止破碎再生系统)
⑶、注意事项
1,破碎机要注意定时清理,否则珊格板易堵塞影响下砂。
2,过砂量不能超过再生机负荷,否则电机会超载保护空开掉闸断电。
3,风选分离机根据再生砂的粒度、耐火度及树脂的加入量调整风量的大小及风幕的薄厚。
5、砂调系统
⑴、开机前准备
①、检查砂温调节器汽缸、料位计是否工作可靠,水、气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②、检查砂调大闸门是否灵活、气动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出料是否通畅。
⑵、操作
①、手动操作顺序:将〈砂调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手动”位置,按〈开车报警〉砂调大闸门(必须保证砂调中料位有砂时才能打开此闸门)。(其间隔时间由操作者自己控制)注:正常情况下严禁使用手动。
②、自动操作:将〈砂调系统手动/自动〉旋钮开关调至“自动”位置,先按〈开车报警〉→然后按“砂调系统”〈自动启动〉 按钮。其间砂温超过砂温设定值时,砂调大闸门自动关闭,且启动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砂温低于砂温设定值时自动停止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另外中料位无料时砂调大闸门也自动关闭。
当夏天砂温降不下来时开启冷却机组
⑶、注意事项
1、操作时砂调器上砂斗下料位无料,调节闸门不应打开(手动、自动相同)。
2、正常情况下严禁手动让砂直接通过砂温调节器,否则会将冷却水管磨漏,造成整屉冷却段报废的恶性事故。尤其是砂冬季不需降温时更需加强管理。
3、定期检查料位计,防止出现故障磨漏冷却水管。
5、气送系统
⑴、开机前准备
①、检查气动压力是否0.5-0.7Mpa范围内。
②、检查气水滤清器是否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③、检查增压器是否有漏气、电磁阀是否有不工作现象
⑵、操作:
开罐闸门→开自动门→(进砂)罐料位计显示有料→关自动门→关罐闸门→开发送阀→开增压器→等压力继电器下限动作时停发送阀→增压器。(手动和自动顺序相同)
⑶、注意事项
①、检查发送器密封是否完好,是否有漏气现象;进出料是否通畅。
②、检查卸料器排料是否通畅。
③、检查自动门是否灵活;气动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出料是否通畅。
④、检查电接点压力表信号是否正常(设定压力大小试距离远近而定。设定过高可能砂发送不完;设定过低可能砂发送完还一直工作,浪费气源)。
⑤、检查发送罐料位信号是否正常。
6、混砂机
⑴、检查液料桶内是否清洁及上方砂库是否干净,检查完后方可在砂库内加砂,液料桶内加入适量液料需把液料箱下截门
⑵、通过设备的承载能力来确定加砂闸门开启的大小。如10T设备大电控盘上的转向开关转到测量位置(计时)PLC内时间已设置为10秒,旋转加砂闸门旋钮到砂闸门打开位置,待准备结束后,启动设备。在出砂口用容器接砂,待砂流完后用称来称是否达到10吨/小时砂量,经几次调整到合适砂后一定要把加砂闸板气缸后的调节螺母锁死使砂量稳定。
⑶、液料调整,液料的加入量的多少是由液料泵电机的转速决定的,液料泵电机的转速是由变频器或调速器所输入数据决定的。因此,通过对变频器或调速器数据调整来实现液料加入量的多少,具体操作:
①、首先把电控盘的操纵方式放在手动位置上分别开固化泵、树脂泵,使回流和出液管路充满液料不得有气泡现象。
②、把操纵方式在电控柜上转换成测量(计时)位置,把所需测量的液料如树脂剂的阀开关在开的位置,用容器接好出液口待自动准备后接下启动的按钮,液料流出10秒钟关闭。称重是否符合用户的工艺要求,应为1000kg/36×工艺要求树脂的值%。通过调节变频器或调速器的树脂获得准确量,调整固化剂同树脂的方法相同,量的大小应为1000kg/36×工艺要求树脂的值%×工艺要求固化剂的值%。
⑷、每班需清理混砂槽及叶片上的粘砂。
⑸、每班需检查混砂叶片、衬套及推进螺旋的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⑹、每班需检查液料系统有无漏气液料不均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7、除尘
①、振打或反吹式除尘器排灰时注意风机开时振打电机和反吹电机不可开,否则影响排尘效果。时间可视粉尘含量而定。
②、脉冲式除尘器注意每班必须人工清灰。
③、每星期检查布袋联接情况,防止布袋脱落排尘超标。
④、除尘器工作时严禁在生产线中使用焊接设备,否则易吸入火星烧穿布袋。
⑤、风量调节门定时定期检查,防止松动后风量匹配不合理影响除尘效果。
⑥、多年使用的除尘管路有可能粉尘堆积在管路下方影响除尘效果,如车间内粉尘增高更换布袋也无明显改善,建议清理管路。
四、停机后的工作
1、关闭系统的电源、气源、水源。
2、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积砂,打扫现场周围卫生。
3、冬季时,每班工作结束后,应将各水点放水阀打开,排净余水,再关闭放水阀。
4、认真作好点检(交接班)记录,把工作中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下一班或有关人员汇报。
❸ 电导法测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盐的溶解度
2-7不溶性强电解质的溶度积溶度积测定实验
?
首先,实验的目的
了解很稀的溶液浓度测量方法;
了解难溶性盐溶度积的决心;
3,巩固活动,活动的浓度和相关系数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
??一些在一定温度下的离子平衡,电解质的不溶性盐的饱和溶液,在溶液中形成,并且一般表示式如下:
严格地说溶度积的平衡常数溶度积称为的溶度积,或简称为相应的离子的活性产物的溶液牵制的离子作用的溶度积,但认为几乎不含有电解质的饱和溶液的离子强度是非常小,可以的警告,而不是使用浓度活动。
在对氯化银
从上面的等式中,如果测得的饱和溶液中的不溶性的电解质离子浓度,可以计算出的溶度积的溶度积,。因此,测量最终测量的离子浓度。设计一种方法测定的浓度,发现测量方法的溶度积。
具体测量的浓度的方法,包括的滴定法测定(如AgCl溶解度产品),离子交换法(如硫酸铜的溶解性产物的测定),电导率(如AgCl的溶度积的测定),离子电极方法(如氯铅的测定的溶度积)时,电极电位的电极电位的方法(溶度积的关系),即分光光度法(例如氢碘酸铜的溶度积的测定),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
Ⅰ,硫酸钙的溶度积的测定(离子交换法)
?
首先,实验的目的
1,练习使用离子交换树脂;
要了解离子交换所测得的硫酸钙的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原则和方法。
进一步实践酸碱滴定法,大气中的滤波操作。
二,实验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合成,与其他物质的固体球形聚合物,含酸性基团可以与其他物质交换的离子交换包含特殊的反应性基团在分子中,阳离子是一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碱性基团,其中可以与其它物质交换,阴离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磺酸型树脂,最常用的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此实验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R-SO 3 H)(型号732)交换硫酸钙饱和溶液中的Ca2 +交换反应:
2R-SO3H +钙+→(R SO3)2的Ca + 2H +
?
硫酸钙是微溶盐,其溶解度以外的部分增加了Ca2 +和SO42-离子的硫酸钙饱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对和简单离子之间的平衡:
硫酸钙(AQ)=内Ca2 + + SO42-
由于Ca2 +离子交换平衡向右侧移动时,该溶液流经交换树脂,硫酸钙(ag)的离解的结果都被交换为H +从流出物中[H +]计算值硫酸钙摩尔溶解度?:
?
[H +]的测量可用的pH计,并且还可以是一个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绘制这里介绍滴定。
让饱和的硫酸钙溶液的[Ca2 +] = C [SO42-] = C,然后按[硫酸钙(AQ)] = Y - C
和
KD,25℃,离子解离常数Kd = 5.2×10-3
和
由等式,C,并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溶度积= [内Ca2 +] [SO 4 2 - ] = C2,所定义的溶度积Ksp。
第三,的实验步骤
1。填充柱离子交换柱(基本滴定管替代)洗少量的玻璃纤维或关闭棉脂肪填充的底部,说要带一定数目的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放入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浸泡和搅拌后与水一起除去的悬浮颗粒和杂质被转移到离子交换柱,交换柱旋钮剪辑的下端打开,使水慢慢流出,直到液位高于树脂约1cm,夹紧螺钉夹紧,如果气泡,使玻璃棒插入树脂以除去气泡,之后的操作过程中,应先浸泡在溶液中,使树脂。去掉气泡,添加少量的上述的树脂中的玻璃纤维(或棉花)。
2。过渡到确保的Ca2 +完全交换成H +和Na +型树脂,必须完全转换后的模制的H +,采取40毫升2mol / L的盐酸溶液分批加入交换柱中,控制每分钟80-85滴流量让通过交叉树脂HCl溶液流后,保持10分钟后。 [注意:如果使用的是一个很好的酸处理树脂,装柱后直接按治疗],用50-70ml的蒸馏水,漂洗树脂,直到流出物的pH值是6-7(pH试纸测试)。
3下游饱和硫酸钙1克分析纯硫酸钙固体的溶液放置约70毫升,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搅拌10分钟后,静置5分钟,并用定量滤纸(过滤器过滤纸,一个漏斗和抽滤瓶应干燥),将滤液饱和硫酸钙溶液。
4。外汇吸取20.00毫升饱和硫酸钙溶液,注射远离交叉柱,控制交换柱流出物的20-25滴/分钟的速度,用洗涤的锥形烧瓶中进行污水。在树脂床层几乎完全的饱和溶液流入,在蒸馏水中洗涤树脂中加入(约50毫升水分批洗脱)流出的液体的pH为6-7。请注意不要将整个交换和浸出工艺废水损失。
5的氢离子浓度的测定在酸 - 碱滴定,污水加2滴溴百里酚酞指示剂,将溶液从黄色到明亮的蓝色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滴定终点。准确地记录使用的NaOH溶液,在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的下述式的体积。
数据记录和结果
硫酸钙的饱和液体温度
?
?
通过交换柱的饱和溶液的体积(mL)
?
?
NNaOH(MOL / L)
?
?
VNaOH(mL)的
?
?
[H +] mol / L的
?
?
硫酸钙溶解度?
?
?
硫酸钙溶度积Ksp
?
?
计算Kd值近似25°C的数据,计算过程写实验报告。
错误分析操作错误,根据文献值吗?硫酸钙的溶解度,并讨论错误的原因。
五问题
为什么操作来控制液体的流速是不是太快了?为什么不允许气泡的存在下的树脂层?如何避免?
2,计算得出的实验结果硫酸钙的溶解度产品?
制备的饱和溶液,硫酸钙,为什么您要使用的CO2的蒸馏水已被删除?
影响最终测定结果的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你认为在整个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5,下面的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1)过渡,树脂不能完全转化为H +形式。
2)是不允许的硫酸钙的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在过滤器上。
3)过滤漏斗硫酸钙饱和液体和接收烧瓶中未干燥。
4)改造,洗脱液流出,低于中性停止浸出和交流。
?
附加硫酸钙溶度积的文学价值
?
T℃
?0
?10
?20
?30
?40
?
溶解性×102mol / L
?1.29
?1.43
?1.50
?1.54
?/
?
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0.1759
?0.1928
?/
?0.2090
?0.2097
?
?
阅读材料
离子交换技术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中的化合物,该方法由于交换的离子键,得到相应的产物被称为作为离子交换方法。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元素的分离,提取,纯化,有机脱色精制,水净化,并用作反应催化剂,等,离子交换法所需要的项目,包括相应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
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天然的和合成的两类,其中较重要的是一种合成的有机树脂,它主要是作为树脂基体结构的聚合物的交联成的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使用,然后连接相应上部反应性基团的和合成的。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反应性基团的,具有网状结构的聚合物,有许多的网状结构的骨架可以被离子化和周围溶液中的一些离子交换活性基团,网状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溶解在水或酸,碱溶液是极其困难的,对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热不发挥作用。
A.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发生纠纷组和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阳离子交换反应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特殊的功能。
1。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用酸性的交换基团的树脂,这些酸性基团包括磺酸基(-SO 3 H),羧基(-COOH),酚性羟基基团(-OH)。在这些树脂中,它们的阳离子可以是在溶液中的阳离子交换,根据上的活性基团的强度,pH值,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被进一步细分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是-SO 3 H ),国内732树脂(新牌号001-100),中度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PO3H2)和(#401-500)取得了新的成绩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CO 2 - C6H4OH等)(例如,724型,#101-200新牌号)等,这是最广泛使用的强酸性树脂。
2。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一个基本的反应性基团的树脂,这种树脂的阴离子可以是溶液的阴离子交换。根据碱性强度差异中的活性基团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是季胺碱,如,711#,714#,等),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被分成(活性基团是伯胺,仲胺基和叔胺基团,如701#树脂,等等。)
3。具有特殊的功能性树脂,如螯合树脂,两性树脂,氧化还原树脂等(见表2-8)。
在使用中应根据该实验中,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具体要求。
II。离子交换的基本原则
?离子交换过程是在溶液中的离子通过扩散到颗粒内的树脂,在用树脂上的H +离子交换(或Na +等离子的活性基团),交换的H +离子扩散的解决方案,并已出院。因此,在离子交换过程是可逆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更大的离子价交换电位越大,即与树脂结
表2-8中,离子交换树脂类型的
类型
?活动组
?类别
?案例
?
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性
?磺酸基
H-型(R-SO 3 H)的Na型(R-竹红菌素衍生物)
?732,IR-120型
?
磷酸基团
H-型(R-PO3H2):Na型(R-PO3Na2)。
?
?
弱酸
?羧酸基
H-型(R-CO 2 H):Na型(R-CO2Na)。
724型,IRC-50型
?
酚基
H-型(R-C6H4OH)Na型(R-C6H4ONa)
?
?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性
?第四纪胺组
OH-型(R-NR`3OH)
氯型(R-NR“3CL)
?717,IRA-400型
?
弱碱性
伯胺组
OH-型(R-NH3OH)
氯型(R-NH3Cl)
701,IR-45型
?
仲氨基的基团
OH-型(R-NR“H2OH)
氯型(R-NR“H2Cl)
?
?
叔胺基团
OH-型(R-NHR`2OH)
氯型(R-NHR“2CL)
?
?
特殊功能树脂
螯合树脂,两性的树脂,氧化还原树脂
?
较强的合作能力:
K + <H +的Na + <K +银+ <FE2 + CO2 +镍+铜+镁+钙+ <Ba2 +的<SC3 +
?同样,对于目的的结果,离子交换树脂,与增加的离子价的增加,如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的交换势:
AC-F-OH-HCOO-H2PO4-HCO3-BrO3-CL-<NO3-<BR-NO2-I-CrO42-C2O42-SO42-
??一般制造的所谓的交换容量的1克干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交换容量是毫当量相应的离子交换的数目。不同类型的树脂的交换容量为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一般≥4.5毫克当量/克干树脂的交换容量,从而可以计算出从最小量的树脂,需要一个特定的实验。
III。交换树脂的影响因素
有许多因素影响树脂的交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的性质的树脂本身的不同制造商,不同型号的不同树脂的交换容量。
2。预处理的树脂或再生的质量。
3。填充树脂,在离子交换柱中的树脂填充的是是否有气泡。
4。柱直径和由于离子交换过程的流出速度的比率是一个缓慢的交换过程中,这种交换是一个可逆过程。的流出速度交换的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流出速度过大,为时已晚,离子交换,从十字架上的效果是不佳的。流出速度的柱塔直径比[离子交换柱的高度与直径之比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流动相和离子交换(图2-35)]和其他因素,如离子浓度小时,可能是适当增加流出的速度。在实验室中柱直径比为10:1或以上的一般要求,可适当增加柱直径比较大的流出速度。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流出速度一般控制在20-30滴/分为适当的。
IV。新树脂预处理老化树脂再生的
1。阳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的目的⑴清洗以去除一些外源性杂质会购买一个新的树脂,用清水浸泡,不烦躁时。丢弃的酸洗液,并不断换水,直到酸洗液无色。的⑵苛性由于稳定性要求,购买新的树脂基本上是钠型,苛性处理的使用,可能是一些非钠的类型转换为钠形式,以方便下一处理。增加的容量的8%的NaOH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分离的碱液,用水洗至中性。 (3)转化率7%的HCl溶液三次,每次是容量和浸泡30分钟后,分离出酸,并洗涤至中性备用(注:应使用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多次。
2。阴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⑴新购阴离子交换树脂加入等量的50%乙醇,搅拌,静置过夜,除去乙醇,用清水洗净,直到酸洗液无色无味。 ⑵用7%的HCl溶液3次,每次,容量和浸泡30分钟,分离的酸,并用水洗至中性。 ⑶与8%NaOH溶液3次,每次在容量和允许浸泡30分钟,用水洗涤至pH为8-9。
3。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色,和损失的交换容量,可以是该树脂的老化处理,以再生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使用。再生树脂的方法,是对类似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步骤和预处理,第一漂洗,然后用离子交换过程的可逆性原理,与H +,Na +的(或OH - ,Cl-)的交换树脂离子IE浏览器可以。再生过程中,你可以使用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和其他方法。 2mol / L的盐酸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例如:(1)静态方法,漂洗后的树脂中加入适量(2-3倍(体积)或更多)的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应始终是搅拌),弃掉的酸,并用水洗至中性。 (2)动态方法是2-3倍容量的2 mol / L的(约7%)的HCl溶液(或其它酸),从下部的横柱的开关旋钮打开第一次释放,残留水从跨列,让液体慢慢的pH值测试的污水流出,并在任何时候,当污水呈强酸性,关闭旋钮,静置一段时间,换来的是完全的(静态再胜)后释放的酸,以及所添加的酸的其余部分(动态的再生),最后用水洗至中性漂洗可以。
注(1)为了避免在洗涤过程中,树脂的交换动作的自来水中的离子发生,最好先用自来水洗出,大部分的树脂酸(或碱)[的流出物的pH为约2-3(11 - 12)](去离子水),用蒸馏水洗涤至pH为6-7(或8-9)。 (2)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很容易地分解超过40个时,应特别注意。 ⑶树脂支付的过程中逐渐开裂破碎,但一般为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不容易倒掉。 (4)交易(或再生)树脂应立即使用,不能阻止足够长的时间,因
?
?
Ⅰ阳离子交换柱
Ⅱ阴离子交换柱
Ⅲ混合离子交换柱
?
?
?????????????????
?
?
?
图2-35图2-36离子交换装置图的横栏柱直径比
?
它的稳定性差。交叉Na +型阳离子树脂通常比H +从十字架上的阴离子树脂的Cl-比OH-的形式形成稳定的稳定。 ⑸树脂再生,应选择于树脂上的酸(碱),如对Pb2 +的组合相结合的离子的基础上,不能使用盐酸硝酸铅(NO3)2应是可溶的。
五,离子交换方法的具体操作
1。应该是预处理或再生树脂树脂的变换,变换后的树脂放置在蒸馏水中。
2。装柱(1)的选择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情况不同性质的离子交换树脂中选择的树脂,
如果吸附的无机阳离子或有机碱,应该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而随后的吸附是一种无机阴离子或有机认为应该使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如果分离的氨基酸,例如两性物质,使用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未定羊后,阴离子交换树脂,以确定需要的类型的交换基团的,弱的酸(碱)等树脂为强吸附的离子从交叉的电阻,可以使用,和用于吸附较弱的酸(碱)电阻,应选择从AC树脂。几种离子的共存应该使用弱吸附县,强交换树脂的吸附后的重新选择。的树脂作为催化剂时,应使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基峰)。 (2)树脂填充柱好书装入离子交换柱的激活过程被加载柱。柱填料,关键在于的间隙中或气泡不能为树脂的具体做法是:第1离子交换柱部的去离子水,然后放入列中的树脂与水,并打开所述活塞的下部,水开始流程。当树脂滴加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树脂,直到流出物的pH为中性。柱填料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不能没有水,树脂层,以避免气泡和使树脂故障。如果无意中产生的气泡,用玻璃棒搅拌分支,并与气泡。
3。开关旋钮远离交叉打开的离子交换柱的下端,将已处理的离子交换柱,在去离子水排出(注:进一步测试一次的流出物的pH值是中性的,如果不是则继续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直到刚好隐瞒树脂的去离子水,被添加到待处理的样品液体的离子交换柱(注意:当他们不使树脂翻转),开关旋钮打开该树脂柱的下端,控制流速20-30滴每分钟,样品液体时,当几乎所有进入到树脂中,加入去离子水(注:不能让树脂层的交叉过程中没有水,以避免产生气泡,影响从交叉影响)继续在十字架上,直到出水pH约6-7年。 ⑷
树脂再生方法的运算。
❹ 中新生界分布特征
沙雅-哈纳斯地学断面在地层区上横跨天山-兴安区、南天山区和塔里木区(图2-1),造山期后的中新生代沉积十分发育,并且成因类型复杂(表2-1)。
图2-1 新疆阿尔泰-天山地学断面位置示意图
表2-1 新疆塔里木、准噶尔盆地二叠纪以来地层系统对比表
一、三 叠 系
沿断面三叠系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但基本被覆盖,仅在天山南北两侧山前有出露,即北天山的巴音沟牧场和托斯台地区及南天山库车坳陷北部,为陆相沉积。北天山-准噶尔及天山南脉-塔里木两区的岩相建造基本一致,但前者的下、中统,尤其是下统含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以区别于后者,而后者的上统上部含有具工业意义的煤层又区别于前者。
三叠系在新疆各含油盆地中,既是生油层,又是储油层之一,库车坳陷的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含煤,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一)北天山山前
北天山山前断面范围内,三叠系仅分布在玛纳斯河—紫泥泉子及托斯台地区,上、中、下统均有出露。
上仓房沟群(T1chb)
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红色砾岩夹泥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或断层接触,总厚269m。
克拉玛依组(T2-3k)
主要岩性是河湖相的灰绿色砂岩、砾岩与灰绿色、灰黄色及棕色、杂色泥岩的互层,其中含植物及瓣鳃类化石,与下伏古生界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总厚404.8m。
黄山街组(T3hs)
主要岩性是湖相及河湖相的灰黄色、暗灰绿色厚层泥岩,总厚172.5m。
小泉沟群(T2+3xq)
主要岩性为湖泊相及河湖相的黄绿色、灰绿色砂岩、砾岩,灰色、灰绿色、杂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菱铁矿层,下细上粗,含动植物化石,厚度370~890m。
(二)南天山山前
南天山山前沿断面范围内,三叠系主要出露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内,为一套与准噶尔盆地相似的碎屑岩沉积,分为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和上三叠统下部黄山街组,上部塔里奇克组。 中上三叠统亦称小泉沟群。
下三叠统俄霍布拉克群(T1eh)
拜城县克拉苏河东,该群厚547.6m,岩性为灰白、灰绿、灰紫色砾岩、砾状砂岩夹粉砂岩、砂岩,含叶肢介和植物化石。与上覆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整合接触,与下伏上二叠统比尤勒包谷孜群平行不整合接触。该群岩性稳定,各地大致均为绿色砂岩、砂质泥岩和紫色砾岩。库车西北厚度最大,达592m,其他地区一般为191~430m。
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k)
拜城县基奇克套河厚885m,岩性为暗绿、灰绿、灰褐色砂岩、粉砂岩、砾岩、砂质泥岩,夹炭质页岩,含植物及鱼鳞化石。 与上覆上三叠统黄山街组整合接触。 该组在库车河一带为灰绿色砂岩夹粉砂岩,一般厚度400~600m,各地剖面顶部均有一层厚度40~90m具叠锥构造的炭质页岩。含植物及双壳类化石。
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
为灰黑、灰绿色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粗砂岩、细砂岩,夹叠锥灰岩和泥灰岩、粉砂岩,厚度299m,与上覆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为整合接触。
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
岩性为砂岩、砾状砂岩、石英粗砂岩、泥质砂岩夹炭质页岩、煤层及砾岩,底部为块状砾岩,含植物化石,厚度177m。 与上覆下侏罗统阿合组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二、侏 罗 系
沿断面侏罗系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及天山山间盆地中。 为陆相沉积,出露范围较三叠系更为广泛,超覆现象普遍,且以天山南北缘发育最好,出露完整,下中上三统俱全。 下统以粗碎屑岩为主,上部含煤层;中统为以细碎屑岩为主的含煤岩系;上统为以红色为主的杂砂岩组合,并以含脊椎动物化石为特征。 天山南北侏罗纪沉积起始时间南早北晚,而成煤时期北早南晚。侏罗系既是重要的含煤地层,也是重要的生油和储油地层。
(一)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沿断面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周围,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中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上统齐古组、喀拉扎组。
八道湾组(J1b):为一套河流-沼泽相沉积,以灰、灰绿色砾岩、砂岩夹泥岩和煤层(线)为主。 沉积物由准噶尔盆地周边向盆地中心逐渐变细、厚度增大。 准噶尔南缘发育最好,以玛纳斯—乌鲁木齐一带为沉降中心,泥岩增加,砾岩较少,厚度较大,小泉沟最厚可达1000m,向东西两侧逐渐减薄至100~167m,本组与下伏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一般呈不整合接触,局部为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接触。 含双壳类化石。
三工河组(J1s):整合于八道湾组之上,以一套湖泊相为主的杂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不均匀互层为特点,局部地区见有砾岩、煤线和菱铁矿薄层,含植物及双壳类化石,厚度800余米。
西山窑组(J2x):主要岩性为湖沼相的砂岩、泥岩、煤层及菱铁矿的互层为特征,局部地区夹有砾岩,富含植物及瓣鳃类化石,最大厚度为980m。 整合于三工河组之上。
头屯河组(J2t):该组出露广泛,主要岩性为黄绿色、灰绿色、紫色、杂色河湖相泥岩、砂质泥岩、灰绿色砂岩夹凝灰岩、炭质泥岩、煤线等,其中富含瓣鳃类、介形类、叶肢介等化石,并含植物及鱼类化石,总厚654m。整合于西山窑组之上。
齐古组(J3q):主要岩性为一套河湖相紫红色、褐红色砂质泥岩夹紫灰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砂岩及凝灰岩,含脊椎类、介形类化石,总厚683m。 与下伏头屯河组整合接触。
喀拉扎组(J3k):主要分布于玛纳斯南部山前,地貌上与白垩系底砾岩构成陡峻的山脊,岩性主要为山麓河流相的灰褐色砾岩夹褐色泥岩及砾状砂岩,有的地方为纯褐色砾岩,有的地方则为绿带黄色的砂岩,粒径变化较大,厚度50~800m,整合于齐古组之上。
(二)天山地区
天山地区沿断面只在尤路都斯盆地出露三间房组(J2s)、七克台组(J2q)、齐古组(J3q)。
(三)南天山山前
在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内,侏罗系分布齐全。 自下而上为阿合组(J1a)、阳霞组(J1y)、克孜勒努尔组(J2k)、七克台组(J2q)、克拉苏群(J1-2KL)、齐古组(J3q)、喀拉扎组(J3k)。
阿合组(J1a):主要为河流相或河流三角洲相、斜层理发育的块状粗砂岩、砾状砂岩,含植物化石,一般厚度200~300m,最大厚度为330m,与下伏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不整合接触。
阳霞组(J1y):分布于北部单斜带及吐格尔明背斜东高点。岩性主要为灰白色、黄灰色粗砂岩与灰绿色细粉砂岩、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顶部有厚40~60m的黑色炭质泥岩,是进行区域对比的标志层。该组含植物、瓣鳃类化石,厚度一般为200~400m。在塔克拉克和吐格尔明地区夹有可采煤层,在北部单斜带,该组上、下部含砾岩层。
克孜勒努尔组(J2k):主要分布在北部单斜带,线状吐格尔明背斜带和库尔楚地区亦有出露。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灰白色石英砂岩互层夹煤层,下部砂岩粗而厚,上部砂岩细而薄,含有铁质结核。克拉苏河一带岩性变粗,灰白色砾状砂岩增多,克孜勒努尔和吐格尔明一带,有煤层自燃现象,形成燃变岩,且吐格尔明含黄铁矿结核。含丰富的植物、瓣鳃和介形虫化石。最大厚度843.3m。
七克台组(J2q):分布于北部单斜带及吐格尔明背斜北翼,主要岩性为鲜绿色、紫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砂岩,局部有深灰黑色油页岩层,底部为黄褐色泥灰岩透镜体。厚度一般为100~150m,最厚为库车河上游北部单斜带178.4m。
克拉苏群(J1-2KL):分布于北部单斜带,主要是一套含煤建造。下部为河流相或三角洲相厚层或块状砂岩,中部为砂或泥岩互层夹煤层,上部为河流相砂岩与沼泽相炭质页岩或油页岩。
齐古组(J3q):分布于坳陷北部。主要岩性是暗棕黄色砂质泥岩,带有灰绿色斑点,层理不清,风化成碎块,夹有灰白色泥灰岩与灰蓝色高钙质粉砂岩薄层。 厚度一般为300m左右,最厚在卡普沙良河北单斜带,为406m。与上下地层连续沉积,产介形虫化石。
喀拉扎组(J3k):分布于坳陷北部。主要是一套河流相的红色粗碎屑沉积,以砾岩为主。厚度一般为10~40m,最厚为捷列维切克河北单斜带92.1m。
三、白 垩 系
白垩系沿断面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地区、北天山山前和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内,为陆相沉积。 白垩系是主要含油盆地的储油层和生油层之一,并含有石膏、岩盐、膨润土等。
(一)北天山一准噶尔
下白垩统吐古鲁群(K1TG):该群自下而上分为清水河组(K1q)、呼图壁河组(K1h)、胜金口组(K1s)和连木沁组(K1l)。 以准噶尔南缘较为典型。
清水河组(K1q),该组厚144m,与上覆呼图壁河组(K1h)整合接触,与下伏上侏罗统喀拉扎组(J3k)平行不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灰绿、黄绿、浅灰色砂岩、细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夹砾状砂岩和砾岩。 含软体类、鳄类、叶肢介化石。
呼图壁河组(K1h),该组主要为湖相沉积,厚度321m。 岩性为灰绿、紫红、紫褐和暗紫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泥灰岩、砂岩和灰岩。 含双壳类、鱼和介形类等化石。 与上覆下白垩统胜金口组(K1s)整合接触。
胜金口组(K1s),该组主要为一套湖泊相细碎屑砂岩、砂质泥岩组合。 本组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吐鲁番盆地以绿色和含鱼化石为特征,俗称“绿色含鱼层”。 厚度62m。 与上覆下白垩统连木沁组(K1l)整合接触。
连木沁组(K1l),该组为灰绿、黄绿、紫褐、紫红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夹薄层砂岩,含双壳类化石。 厚度359.5m,与上覆上白垩统东沟组(K2d)整合接触。
上白垩统,在克拉玛依一带称艾里克湖组(K2a),准噶尔盆地南缘称东沟组(K2d)。该组为一套砖红、褐红棕红色砾岩、粗砂岩、粉砂岩夹含钙质结核的砂岩,局部见灰褐、淡绿色砂岩、砾岩夹层,总厚度884.5m。含脊椎动物化石。 与上覆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E1-2z)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东沟组岩性变化不大,厚度较稳定,与东沟组相当的艾里克湖组(K2a)一般厚度80 ~179m。 岩性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夹棕色、棕黄色砂质泥岩,底部含脊椎动物化石。
(二)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
本区白垩系以库车一带发育较好,划分为下统喀普斯浪群和上统恰克马克其组,总厚度达1470m。
下白垩统喀普斯浪群:该群厚度1344.2m,由下到上分为亚格列木组(K1y)、舒善河组(K1sh)、巴西改组(K1b)。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亚格列木组(K1y),该组为浅紫、灰紫色砾岩、砂岩和砾状砂岩,厚度122.2m。 与上覆舒善河组(K1sh)整合接触,与下伏下侏罗统喀拉扎组(J3k)平行不整合接触。
舒善河组(K1sh),该组岩性为棕黄、棕红、紫和蓝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砂岩、粉砂岩,厚度855m。 上部含介形类化石。
巴西改组(K1b),该组为棕红、粉红、浅棕色砂质泥岩夹粉砂岩薄层,偶夹细砂岩,下部含介形类化石。厚度367m,与上覆上白垩统恰克马克其组整合接触。
上白垩统恰克马克其组(K2q),岩性为紫色、粉红色中-细粒砂岩、砾状砂岩、砾岩,夹薄层泥岩与粉砂岩,厚度128m,与上覆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四、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
沿断面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发育齐全,且分布广泛,尤以盆地及山前地区发育最佳。 准噶尔盆地为陆相碎屑沉积,沉积中心有少量泥灰岩,南北山前地带,中新统以后为磨拉石沉积。 生物以双壳类、脊椎化石为主,介形类、轮藻、孢粉次之;库车地区的古-始新统以河湖相为主,有海相、澙湖相夹层,始新统以后为红色碎屑岩沉积,沉积中心为细碎屑岩,山前是山麓河流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生物以介形虫、孢粉常见。 另外,在天山内部的巴音布鲁克盆地有零星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分布。
沿断面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中含有多种矿产,已发现的有石油、盐岩、石膏、铜、铅、锌、锶、硫、金、铂、方沸石、玛瑙等。
(一)准噶尔区
该区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为河、湖相沉积,各地均可对比,其中以南缘最为典型,且出露齐全。
古新统—始新统紫泥泉子组(E1-2z),总厚461.6m。 与下伏上白垩统东沟组(K2d)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始新统—渐新统安集海河组(E2-3a)为整合接触。下部为红色泥岩、砂岩、砾岩互层,底部有厚8.9m的钙质胶结砾岩,中部为红色砂质泥岩夹绿色砾岩、泥灰岩及钙质结核,上部为红色泥岩与砂岩、粉砂岩互层,夹砾岩透镜体。
始新统—渐新统安集海河组(E2-3a),总厚561.9m。 与上覆渐新统—中新统沙湾组(E3—N1s)整合接触,总的岩性是灰绿色的湖相泥岩夹泥灰岩、介壳灰岩及薄砂岩,含丰富的介形、瓣鳃、腹足类化石。
渐新统—上新统昌吉河群,该群自下而上划分为沙湾组(E3—N1s)、塔西河组(N1t)、独山子组(N2d)。
渐新统—中新统沙湾组(E3—N1s),主要岩性为河湖相的棕红色砂质泥岩夹灰红色、灰绿色砂岩、砾岩、团块状灰岩,含介形类及脊椎化石。 在霍尔果斯厚359.5m,与上覆中新统塔西河组(N1t)整合接触。
中新统塔西河组(N1t),厚度100~900m,上部为黄绿、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砂岩,中部以泥岩为主夹有泥灰岩,下部以砂岩为主,砾岩、泥岩次之。 本组出现多层含黄钾铁矾的泥岩、粉砂岩,以往有“上绿色组”之称。与上下地层均为整合接触。 向西粒度变粗,向东厚度急剧变薄。
上新统独山子组(N2d),为山麓河流相沉积,总厚1457.6m,为褐黄、土黄、棕红色砂质泥岩与灰绿色砂砾岩、砾状砂岩或砂岩的不均匀互层,中部含钙质结核。 与下伏中新统塔西河组(N1t)及上覆下更新统西域组(Q1x)均为整合接触。
(二)天山区
天山地区的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主要为渐新统—上新统昌吉河群(E3—N2) CH,主要分布于小尤路都斯盆地边缘,出露不完整。 在小尤路都斯盆地南缘,上部为黄褐色、灰色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细砂岩、粗砂岩、砂砾岩及砾岩,下部为紫红色砂砾岩夹砾岩和泥质细砂岩,厚度大于169m。
(三)南天山山前库车地区
古新统—始新统库姆格列木组(E1-2k),从西部的塔克拉克到东部的克孜勒努尔沟北单斜带均有出露,线性褶皱带的库姆格列木、依奇克里克、巴什基奇克亦见出露。该组岩性和厚度变化很大,主要是红色碎屑岩建造。该组假整合或不整合于白垩系之上。
渐新统苏布衣组(E3s),主要分布在库车坳陷北部。 在吐格尔明背斜北翼塔拉克河和南翼吐兹洛克河,该组不整合在白垩系和侏罗系之上。 在北单斜带,岩性主要为褐红色砾岩,在线性褶皱带主要为褐红色砂岩、泥岩和少量砾岩,在本区西部阿瓦特地区,该组为红色含盐建造,仅个别剖面产介形虫化石。 该组在北部单斜带厚度一般为300~400m,克拉苏河北单斜带最厚为571m,在线性褶皱带厚度一般为200~300m,最厚为库姆格列木组背斜南翼436.6~494.6m。
中新统吉迪克组(N1j),分布于北部单斜带及线状褶皱带,主要岩性为褐红色的砂泥岩互层,东部膏泥岩发育,并含盐,西部膏泥岩不发育。本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发育有厚层的灰绿色泥岩、泥质砂岩条带,产介形虫化石。厚度700~800m以上,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中新统—上新统康村组(N1-2k),在库车坳陷内分布广泛。 其下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相似于中新统,上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相似于上新统。 主要岩性是:下部为灰色砂岩和褐色泥岩的互层,夹有灰绿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条带,上部主要是灰褐色砂泥岩,含钙很高,不含灰绿色条带。 但西部的阿瓦特地区,本组全为砖红色块状砂岩,含砾砂岩,风化后常呈高耸的“宫殿”,厚度一般为300~800m,最薄为(库姆格列木背斜北翼)119m,最厚(吐格尔明背斜南翼吐兹洛克沟)1506m。
上新统库车组(N2k),广泛分布于库车坳陷内。本组岩性变化很大,在北部单斜带和线性褶皱带北支,主要为灰褐色砾岩,往南到线性褶皱带南支即变为灰色、灰棕色的砂岩、粉砂岩与砾岩的互层。 岩性在东西向上变化亦很大。 厚度一般为300~700m,个别达2670m。
五、第 四 系
沿断面第四系均为陆相沉积,分布相当广泛,它包括冲积、洪积、坡积、残积、风积、湖积、化学沉积、火山堆积、冰川堆积,以及洞穴堆积和古文化层等多种成因类型。并且第四系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盐类矿产和砂金,并已发现有铂族矿物及金刚石等贵重砂矿。 阿尔泰山的第四系坡积、冲积、洪积层中尚含有绿柱石、钽铌铁矿、独居石、褐帘石、烧绿石、褐钇铌矿、磷钇矿等稀有稀土矿产。 准噶尔盆地有第四系残坡积玛瑙矿。
(一)下更新统
(1)冰碛
早更新世的冰碛,广泛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腹地及山前地带,构成显著的冰川阶地,海拔一般在1000~2000m。
在阿尔泰山称查岗戈勒冰期,冰碛海拔1500m,为橘黄、褐红色混杂泥砾,厚度20m,与其时代接近的铁力沙干冰期的冰碛物海拔1900m,构成台阶或垄岗,厚度200m;天山西部木扎尔特河一带称阿合布隆冰期,冰碛物高出河床50m,冰碛砾石为花岗岩、大理岩,为砂泥质和钙质胶结,厚度15m。
(2)西域组(Q1x)
分布于山麓地带及山间盆地中,主要为山麓相磨拉石堆积,为灰色砾岩、砂砾岩夹砂岩层,呈泥砂质、钙质的胶结半胶结状态,成分因地而异,砾石滚圆度良好,远离山区粒度变细。厚度数十米至3020m。 与下伏上新统一般为整合。 与上覆乌苏群均为不整合接触。
天山地区的西域组在博罗科努山为浅褐色砾岩、砂岩夹粘土,厚度400m;在拜城县喀桑托开等地为深灰色砾岩夹砂质泥岩、砂砾岩、粉砂岩,厚度50~600m,最厚达1366m。
(二)中更新统
(1)冰碛
该期冰碛在阿尔泰山、天山均有分布。 阿尔泰山称禾木冰期及那伦冰期,冰碛物由泥砾、砂砾组成冰碛垄,高出河床150m,厚度20~150m,海拔1800~2100m,属山谷冰川。 天山区的冰碛分布在西部的木扎尔特河一带,称煤矿冰期,冰碛物为灰白色半胶结的砂泥砾,厚度12m。
(2)冰水堆积
分布在天山北麓沙湾南一带及托斯台地区,为灰色钙泥质半胶结的砂砾岩,厚度20~50m。
(3)乌苏群
乌苏群广泛分布于盆地周边、山区大河两岸及山麓地带,以乌苏地区出露最全。为冲—洪积砂砾层,组成高出最大戈壁平原或相当的河谷阶地之高阶地,可高出河床数十米,甚至200m。具有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下部为稳定的灰色砾石层,上部为时有时无的黄土状堆积。不整合在西域组或老地层之上,并受到不同程度的褶皱变形和错断。
(4)黄土沉积
主要分布于沙湾南石场一带,称石场黄土。 为褐、棕黄色黄土夹砂砾石薄层,上部有1~3层厚度1.8m的棕色古土壤,并以此与上更新统分开。 宁家河的该层黄土与上更新统黄土之间夹有10m厚的砾石层,其中含脊椎动物化石。
(三)上更新统
(1)冰碛
晚更新世有早晚两期冰碛。早期冰碛:阿尔泰山称大青河冰期,冰碛海拔2160m,为灰黄褐色泥砾及块积构成3个终碛垄岗,比高30m,属山谷冰川;天山西部木扎尔特河的克孜尔布拉克一带的冰碛物为灰白色大理岩块,大小混杂,厚度4m。
晚期冰碛:冰碛物保存完整,属山谷冰川。 阿尔泰山称喀纳斯冰期,冰碛海拔1300m,为火山岩块混杂,厚度300m;天山西部木扎尔特河的破城子一带的冰碛物呈10列高大弧形终碛垄岗,长7.5km,海拔1960m,冰碛厚度20m。
(2)冰水沉积
主要分布在哈尔里克山、塔尔巴哈台山及阿尔泰的冲乎尔盆地。 为磨圆较好、大小混杂的砂砾石层。
(3)新疆群
该群主要分布于山前地带,形成冲-洪积扇及广泛分布的倾斜戈壁砾石层。 在空间上比乌苏群更远离山区而接近平原,其砾石层比乌苏群发育,呈胶结或半胶结状,少有构造变动,常见多级阶地逐渐消失或合并。 在平原区常变为砂砾层及砂质粘土层。 在冲洪积扇外围粘土质增多,地表常被砂壤土代替,因接近潜水面而成为“绿洲”。 新疆群的最大特点是砾石相与粘土相直接过渡,与乌苏群之间存在较大沉积间断。
洪积层:分布于间歇性河流两岸、山前地带或山间洼地周围,形成洪积扇或山前倾斜戈壁洪积平原,常被现代洪积散流切割,有时形成低阶地。 由砾石层、砂、碎石及砂质粘土组成,近山麓沉积厚度大,粒度粗,一般厚度数米至百米。
冲积层:形成大河两岸低级阶地及山前冲积平原,与洪积层互为过渡。 在阿尔泰山为砾石、砂、砂土;天山区形成Ⅰ,Ⅱ级阶地,为砂砾粘土,呈半胶结状,高出河床200m,厚度20m;在塔里木盆地组成戈壁砾石层,与下伏乌苏群为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4)湖积层
湖相沉积在奎屯河、乌尔禾、艾比湖等地为粘土、淤泥、泥炭、含砂粘土,含介形类化石;大小尤路都斯盆地中为黄褐、灰绿色粉砂质粘土,含钙质结核,表面盐渍化,厚度60m。
(5)黄土沉积
分布于天山北坡、准噶尔西部等地,为淡黄色及灰白色亚砂土、亚粘土夹砂砾层。 在天山北坡海拔2400m,并随高度增大粒度变细。厚度10~100m,在乌苏一带达118m。研究认为(冯先岳),黄土及黄土状土的时带为晚更新世,其颗粒成分、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均与马兰黄土相当。
(6)风积层
分布于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中,为灰褐色石英、云母、亚砂土及细砂土组成的沙丘、垄岗,比高60~100m,厚度2~30m。
(四)全新统
沿地学断面全新统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一般厚度30m左右,最厚150m,不整合在老地层之上。 富含泥炭堆积、地表土壤化,有细石器时代文化层是全新统的突出特征。
(1)冲积层
冲积物多处于河床及河漫滩阶地上,为砂砾、亚砂土、粘土,厚度数米至数十米,与下伏新疆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洪积层
洪积物广泛分布于河谷、山麓平原、山间洼地中,多形成洪积扇、洪积锥、干旱三角洲及倾斜洪积平原,由砂、砾和粘土组成,高出河床数米至数十米,与冲积层往往互为过渡彼此交替。
(3)湖积层
分布在湖泊周围及低洼地区,为土黄、灰黑色砂粘土、淤泥、细砂砾石,厚度1 ~30m。
(4)泥火山堆积
在独山子、霍尔果斯、四棵树等地区有分布,泥火山堆积物表层为灰绿色粘土,其下为泥岩,角砾石,厚度100m,属比较典型的泥火山堆积。
(5)风积层
风积包括风积砂及黄土。风积砂广布于断面的山前河谷、丘陵区及盆地中,形成沙丘、砂山、砂垄,一般比高1 ~50m,长数米至数千米,成分为长石、石英,分选性及磨圆度均好。黄土主要分布于天山北麓丘陵地带及阶地上部,一般形成“黄土帽”,成分为土黄色细粉砂粘土,富含钙质,厚度1~30m。
(6)洞穴堆积及古文化层
在沙湾牛圈子、博罗科努山北坡等地均见有古文化遗迹。其中古文化层多为木炭碎片、骨片、尖状器、石斧等;洞穴堆积呈深褐、灰黄色砂质粘土夹炭块、木屑等,属距今6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的古文化遗迹。
(7)现代冰碛层
现代冰积广泛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的高山区,属山谷冰川、冰斗冰川。 阿尔泰山的冰碛海拔3500m,组成丘状垄岗,距现代冰川末端3.5km;天山地区由老而新分为新冰期及小冰期。新冰期,距今3000年,在乌鲁木齐一号冰川也称冰达板新冰期,与晚更新世望峰冰期之间有一红色风化壳。小冰期,为17世纪寒冷期。冰碛物主要为大小混杂的漂砾、碎石、泥砂。
此外,全新统还有淤积、沼泽沉积以及残、坡积等成因类型的堆积,但均分布局限,厚度很小,意义不大。
❺ 浅层河道砂体基本地质特征
济阳坳陷新近系包括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主要发育了河流相沉积,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馆陶组下亚段和上亚段、明化镇组下亚段和上亚段。
(一)沉积相类型
济阳坳陷新近系主要存在三种相类型,即山麓洪积相、扇前洪泛平原相和河流相(表5-19)。
表5-19 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划分依据
1.冲积扇相
冲积扇是山麓洪积相的主体,多在山谷出口处向外呈放射状分布,主要由暂时性洪流形成的山麓堆积物-河道沉积的砂、砾和溢岸漫流的泥、砂物质组成,扇体的边缘与冲积平原相过渡,主要由泥质沉积物组成。
济阳坳陷新近系的冲积扇相主要是在Ng早、中期地形高差相对较大的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均位于坳陷周缘或坳陷内凸起的边缘(表5-19)。
(1)岩性特征:扇根以砾岩为主,扇中以块状含砾砂岩为主,扇缘岩性变细,主要为杂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砾石及岩屑成分复杂,多为变质岩岩屑(石英岩、花岗片麻岩等),其次为泥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岩屑,砾石和岩屑多呈松散的粒状。泥岩多为棕红色,且自下而上单层厚度逐渐增厚。
(2)结构特征:粒度中值变化大,分选性、磨圆极差。粒度概率图上表现为一段式或较为平缓的两段式,反映为块体悬浮搬运的特征;C-M图上主要发育O-P-Q-R段,缺少均匀悬浮(RS)段。
(3)沉积构造:砾岩中可见正递变粒序层理,砂岩中可见交错层理,底冲刷现象明显;粉砂质泥岩层面上见有泥裂。冲积扇扇中的辫状河道沉积在纵向上显示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每个韵律厚度在3~20m不等,砂(砾)岩厚、泥岩薄,且自下而上发育具有冲刷—冲填构造的砾岩、含砾砂岩,具模糊不清的大型斜层理的砂岩,水平纹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棕红色块状泥岩,而且这种韵律在垂向上重复出现。
(4)砂体厚度及横向分布: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或锥形。纵剖面上呈底部不甚规则而顶凸的楔形,横剖面上呈顶凸的透镜状。扇中的辫状河道平面上多呈放射状或树枝状,横剖面上呈孤立的透镜状或叠加的透镜状。
(5)测井曲线特征:扇根——在自然电位曲线上为漏斗形或漏斗形-箱形组合,具前积式包络线,幅度中等(图5-95a)。主要反映扇根部位砂、砾岩体的快速堆积,物源供应及能量逐渐增强。扇中辫状河道沉积——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顶部突变的箱形、齿化箱形,以及钟形等(图5-95b)。反映辫状水道水浅流急,河道堆积快,迁移速度也快,泥质夹层增多。扇缘——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多表现为齿化漏斗形或指形及其叠加形式等,主要反映受多次洪水影响,且砂质供应明显较扇中辫状河道少的结果(图5-95c)。
(6)地震反射特征:在平行于沉积方向的地震剖面上,冲积扇具有楔状外形,自扇根部位向扇缘方向厚度逐渐减小,扇体内部呈杂乱反射,连续性差。
图5-95 济阳坳陷冲积扇相电性特征图
2.扇前洪泛平原相
(1)岩石类型:紫红色、灰绿色、杂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薄层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砂岩中岩屑含量极少。
(2)结构特征:粒度中值一般小于0.1mm;概率曲线一般表现为两段式,以悬浮总体为主,含量一般在65%~75%,跳跃总体与悬浮总体的截点Φ值一般在3.5~4.0之间。
(3)构造特征:砂岩中可见水平层理、波状层理,见生物扰动构造;泥岩中可见黄铁矿结核,层面可见泥裂。
(4)古生物特征:见炭化植物碎屑,有时可与云母片富集成层。
(5)砂体厚度及横向分布:砂体累计厚度一般小于45m,单砂层厚度一般小于15m,砂层厚度系数一般小于0.45,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
(6)测井曲线特征:自然电位曲线一般呈指状叠加或齿化泥岩基线,幅度中-低幅。
(7)地震反射特征:中等振幅,中等连续性,同相轴呈微波状的亚平行反射结构。
3.河流相
陆相断陷盆地坳陷期河流沉积体系的各种类型广泛发育,济阳坳陷新近系以河流相积沉积为主,不仅分布面积广而且延续时间长,其总体特征如下:
(1)岩石组合特征:以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砂岩、泥岩为主,部分地区发育薄层含砾砂岩及砾状砂岩。岩屑成分较复杂,成分成熟度较低。
(2)结构特征:碎屑颗粒分选差-中等,粒度概率图上表现为明显的两段式,且以跳跃总体为主,有时跳跃总体可分为两个次总体。在C-M图上表现为牵引流型的S型图形,有较为发育的PQ、QR、RS段(图5-96)。
图5-96 河流相沉积砂岩C—M图
(3)沉积构造特征:以大型槽状及板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但小型的板状层理、楔状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等十分常见。此外在粉砂岩和泥岩中还可见到钙质结核、炭化植物碎屑及较完整的塔螺化石等。尤为重要的是在块状砂岩底部见冲刷面,且在冲刷面之上可见到泥砾,这是河流相的主要鉴定标志之一。
(4)沉积层序特征:新近系沉积具有较为明显的正韵律特征,底部为冲刷面,冲刷面之上常见有滞留沉积物;具“二元结构”,特别是Ng沉积末期和Nm沉积时期“二元结构”更为突出,底部可见含砾砂岩,以侧向加积为主;下部以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为细粒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属于泛滥平原亚相沉积,以垂向加积为主。这种具有正韵律的“二元结构”在沉积剖面上多次重复出现。
(5)砂体厚度及横向分布:砂体厚度变化较大,其中Ng砂体厚度大,横向上连通性较好,Nm砂体厚度相对较小,横向分布较为局限。平面上砂体多呈宽带状,横切河道的剖面上,砂体多呈底凸顶平的透镜状和叠加透镜状等。
(6)测井曲线形态:自然电位曲线上多呈箱形、箱形叠加、钟形、钟形叠加、箱形-钟型组合、指状等。
河流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亚相、河道边缘亚相、泛滥平原亚相、河道间沉积亚相和废弃河道亚相。
1)河道亚相
河道亚相是河流沉积中砂体最为发育,砂层厚度最大的沉积相带。济阳坳陷新近系发育两种类性的河流-曲流河和辫状河,该两种类型河流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1)辫状河水道亚相:辫状河水道亚相基本特征列于表5-20。垂向上显示正递变粒序,但由于辫状河心滩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加上砂体的向前迁移及辫状河的游荡性和洪水水流的不稳定性等,常使砂体垂向粒序正递变不甚明显,甚至会出现反递变。与曲流河相比,辫状河在垂向层序上底层粗粒沉积发育良好,厚度较大,而顶层细粒沉积不发育或厚度较小;底层沉积的粒度粗,砂砾岩发育;由河道迁移形成的各种层理类型发育,如巨型槽状交错层理、单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等。
表5-20 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划分依据
(2)曲流河水道亚相:曲流河水道亚相基本特征列于表5-21。曲流河沉积剖面中砂岩发育带,主要由块状、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砂岩、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粉砂岩及泥质岩构成向上变细沉积层序,自然电位曲线呈“钟形”,厚度常大于6m;一个曲流砂坝由多个侧积体侧倾叠加组成,侧积体之间以侧积面和楔形泥质侧积层隔开。在垂直于河道的方向上,砂体呈底凸顶平的透镜状。一期曲流河弯曲延伸,形成多个曲流砂坝,这些砂坝连接起来组成曲流砂带,图5-97为曲流砂带及走向剖面的一般模式。济阳坳陷埕岛油田Ng上43小层的砂体平面分布形态即属此类(图5-98)。
表5-21 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划分依据
图5-97 曲流砂体及走向剖面的一般模式
图5-98 埕岛油田馆上段43小层砂体平面分布图
曲流河河道亚相自然电位曲线主要有钟形、齿化钟形、(齿化)钟形叠加、小型箱形、指形等类型,曲线幅度中等(图5-99)。地震反射特征上,在垂直与河道的地震剖面上,河道亚相一般表现为强振幅、中一高频、连续性中等-差(图5-100)。
2)河道边缘亚相
河道边缘亚相是河水满岸或漫溢时,在主河道两侧形成的细粒沉积。对于曲流河来说,可进一步划分为天然堤和决口扇两个微相。河道边缘亚相特征如下表5-22:
辫状河河道边缘亚相砂体厚度较大,单砂层最大厚度可达8~16m。曲流河河道边缘亚相砂层厚度相对较小,一般为小于20m,单砂层厚度一般介于2~6m。横剖面上,河道边缘砂体与河道砂体相邻,呈楔形,延伸距离短,纵向剖面上呈宽度不等的条带状。
河道边缘砂层较薄、泥岩夹层较多,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呈锯齿状或指状,反映能量强弱交替变化的过程或间歇性水流沉积作用(图5-101)。
图5-99 济阳坳陷曲流河河道亚相测井曲线特征图
图5-100 馆上段—明化镇组下切河道地震响应特征图
表5-22 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划分依据
图5-101 济阳坳陷河道边缘亚相电性特征图
3)泛滥平原亚相
泛滥平原亚相是指曲流河河道边缘以外的广阔冲积平原沉积,其沉积特征如下(表5-23):
泛滥平原亚相砂层薄,泥岩厚度大,因此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现出低缓的弹簧状。在地震反射特征呈现中等振幅,中等连续性,同相轴呈微波状的亚平行反射结构。
表5-23 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划分依据
4)道间沉积亚相
辫状河道间沉积亚相与曲流河的泛滥平原亚相沉积特征极为相似,这里也不再逐一描述。不同之处表现在道间沉积砂层厚度及单砂层厚度稍大,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指状或指状叠加;泥岩则表现为微齿的基线,与曲流河泛滥平原亚相相同。
5)废弃河道亚相
废弃河道亚相是指曲流河的截弯取直作用或者辫状河迁移改道后,废弃河道段经过淤塞堆积而成。砂层厚度一般在20~40m,单砂层厚度一般在4~10m左右。在空间分布上,砂体远离河道形成弯曲的或新月型砂岩分布带,其特征见表5-24。
表5-24 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相类型及划分依据
4.沉积相的演化
从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过渡,是一条河流从物源区向湖盆推进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但由于地形坡度、流域岩性、气候变化、构造运动以及河水流量负载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或同一河流发育过程的不同时期,河道类型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时期的同一河段,因水位不同,河流类型亦有变化。其中,河流流域的坡降,无疑是控制河道类型的重要因素。而基准面的变化改变了河流的坡度。即基准面和可容纳空间的产生速率的变化,决定了河流的类型。可容空间为正时:当基准面很低、同时可容空间的产生速率也比较小,这时为粗的连片砂砾组成的辫状河型;当基准面抬升慢、同时可容空间产生速率较小时,为砂、粉砂等组成的侧向较密的曲流河型;当基准面抬升很快、同时可容空间产生速率较快时,形成以细砂、粉砂等组成的分布孤立的网状河型。当可容空间为零时:河流为均衡河流,均衡河流为曲流河。可容空间为负时:河流下切,侵蚀,无沉积。
综观新近纪各时期的相带展布特征,不难看出该时期河流沉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发育阶段:
1)冲积扇-辫状河发育阶段(馆陶组下段)
这个阶段是从Ng早期开始,一直延续到Ng沉积中晚期,是济阳坳陷河流沉积范围逐渐扩大、砂体厚度最大、岩性最粗的沉积阶段。在该阶段早期,北部受断裂影响较大,地形高差悬殊,物源供给充足,沿埕宁隆起的南麓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彼此连接,构成沿山麓分布的环形冲积扇裙。在冲积扇裙末端,水流汇集成辫状河进入凹陷,在凹陷内河道频繁分叉、合并,形成较大面积的河道砂体沉积。道间沉积范围局限,显示出辫状河规模巨大,迁移频繁的特征。Ng沉积中晚期之后,这种沉积格局逐渐消失,河流性质发生变化。
南部的东营凹陷在该时期也同样经历了沉积范围逐渐扩大、砂体厚度逐渐增厚的过程,它逐渐从孤立的半封闭性盆地中摆脱出来,最后与北部融汇一体。
2)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发育阶段(馆陶组上段)
该阶段主要指的是Ng晚期,根据前面已叙述的沉积特征和该期的相带平面展布状况可知,该时期济阳坳陷北缘、东南部主要发育辫状河,但是沉积物的颗粒较前期明显偏细;坳陷内的其他地区基本上属于曲流河沉积,但是河流的弯曲度较小。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该准层序组沉积早期的沉积物经河型判别分析,河床形态(
3)高弯度曲流河发育阶段(明化镇组下段)
这一阶段(准层序组Ⅴ、Ⅵ、Ⅶ)包括Nm早期,该时期泛滥平原亚相广泛发育。河道分布范围小,而且呈弯曲的窄带状(蛇曲状),属于高弯度曲流河。
(二)储集层特征
济阳坳陷新近系属于早成岩期的浅成岩带,相当于早成岩期的A阶段,主要特征有:地温一般低于75℃,埋深小于1700m,成岩作用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化学变化很弱;泥质岩中的蒙脱石还未开始大量向伊利石转化,I/S混层中蒙脱石(S)层大于70%,属于蒙脱(皂)石带;镜煤反射率小于0.35%,孢粉为黄色,热变指数小于1.9,有机质未成熟。
砂岩的填隙物主要为易膨胀的蒙脱石类粘土矿物,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见到自生高岭石,局部见早期方解石嵌晶胶结物和石膏胶结物,后者仅出现于明化镇组。
砂岩固结性很差,普遍为松散状,即使成岩,其砂粒多以“漂浮”状为主,少部呈点接触,孔隙的连通性极好,储层物性好,孔隙度多在30%~35%,高者甚至超过40%,孔隙大、喉道粗而均匀。根据油层物性参数和孔隙结构参数,可以将不同相带储层分为五大类(表5-25)。
表5-25 储集层类型划分标准
Ⅰ类储层:特高孔高渗储层,该类储层以岩性较纯的中砂岩、细砂岩为主,孔隙半径大,可达65.2μm,孔隙粗,孔隙半径一般大于15μm,连通性好;渗透率大于5000×10-3μm2,孔隙度大于33%。这类储层主要分布于河道主流线附近和心滩、边滩等部位,该类储层占整个储层的10%左右。
Ⅱ类储层:高孔高渗储层,岩性以较纯的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孔隙半径大,孔隙粗,一般孔隙半径在10~15μm之间,连通性好,孔隙度在25%~33%之间;渗透率在2000×10-3~5000×10-3μm2之间。这类储层主要是河道砂体和边滩砂体,这类储层占整个储层的45%左右。
Ⅲ类储层:高孔中渗储层,这类储层以粉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岩性较细,泥质含量相对较高,孔隙较大,孔隙平均半径在6~10μm之间,连通性变差,孔隙度在20%~30%之间;渗透率较高,在500×10-3~2000×10-3μm2之间。这类储层主要是河道边缘砂体和小型河道砂体,占整个储层的35%左右。
Ⅳ类储层:中孔中渗储层,这类储层以粉砂岩为主,岩性细且泥质含量高,喉道细小,弯曲度高;渗透率低,一般200×10-3~500×10-3μm2之间,孔隙度20%~15%之间。这类储层主要分布在天然堤相中,占整个储层的5%~10%左右。
Ⅴ类储层:低孔低渗储层,这类储层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岩性细且泥质含量高,喉道细小,弯曲度高;渗透率低,一般小于200×10-3μm2,孔隙度小于15%。这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漫滩相中,占整个储层的5%~10%左右。
❻ 电厂化学水混床内部什么结构,工作原理是什么
进碱装置:体内再生混床的进碱装置宜单独设置,要求形式与阳、阴交换床相同。设备容易结垢,杀菌灭藻剂是专门针对菌藻而配的药剂,能迅速杀菌灭藻。
体外再生混床的进碱装置可以从上部进水装置进入。
进酸装置:进酸装置无论是体内再生式混床和体外再生式混床,一般都采用从底部排水装置进入的方式,不宜从中间排水装置进入。因为从再生工艺上讲,从中排进酸,上部阴树脂的清洗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