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smc树脂的产品使用说明
1.本资料是依据GB8237-87标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用户的需要编写而成的。
2.由于在使用本公司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变因素,因此建议用户在使用前有必要进行测试和试验。
3.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用途日益广泛,因此,产品的某些性能对某特定用途可能不完全适用。本公司保留对某些技术参数的修改权。
4.如果用户对所需的产品及需要了解的问题在本资料中不能找到,请与我公司直接联系,我公司将根据用户的需要尽我们所能提供服务
5.本资料中所列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均属于危险品,贮,运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6.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不稳定的,应贮存在阴凉处,避免火种,隔离热源。20℃以下贮存期为三至六个月(预促进树脂为三个月,非预促进树脂为六个月),20℃-30℃以上贮存期将进一步缩短。
常州方鑫化工专业生产SMC树脂
㈡ 塑料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发
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
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1869年美国
人 J.W.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
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
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
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
1903年德国人 A.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
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
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
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4年世界塑料产量仅有10kt,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
部门。
合成树脂阶段
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1909年美国人 L.H.贝克兰
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
──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
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吕格斯工厂建
立通用酚醛树脂公司进行生产。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
约占塑料产量的2/3。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Н.施
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
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 W.H.卡罗瑟斯提出
了缩聚理论,均为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当时化
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
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
求。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
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
年,英国 F.E.马修斯制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艺复杂、树脂老化等问题。1930
年,德国法本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
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
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
玻璃。
1926年,美国 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
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
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
术。从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种,它又是主要的耗氯产品之一,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着氯碱工业的生产。
1939年,美国氰氨公司开始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模塑粉、层压制品和
涂料。
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
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
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联邦德国 K.齐格勒用烷基铝和四氯化钛作催
化剂,使乙烯在低压下制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首先工
业化。不久,意大利人 G.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
先工业生产。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
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
塑料的世界总产量从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达到
3.4Mt。随着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发展,原料也从煤转向
了以石油为主,这不仅保证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应,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
发展,使原料得以多层次利用,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大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
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同时
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
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0Mt。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①由单一的大品种
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
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
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②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
种。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 树酯、聚苯醚、聚酰亚胺等。③广泛采用增强、
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
1973年后的10年间,能源危机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70年代末,各主
要塑料品种的世界年总产量分别为:聚烯烃19Mt,聚氯乙烯超过100kt,聚苯乙
烯接近80kt,塑料总产量为63.6Mt。1982年开始复苏。1983年起塑料工业超过历
史最高水平,产量达72Mt。目前,以塑料为主体的合成材料的世界体积产量早已
超过全部金属的产量。
时至今日,塑料材料更朝着功能性材料(如生物功能材料、电磁功能材料、记忆功能材料、吸水功能材料。。。。。。。。。。。)发展。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离开的最大材料来源。
㈢ 环氧树脂固化有哪几个阶段
环氧树脂固化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液化、凝胶、固体。
液体-操作专时间属
操作时间(也是工作时间或使用期)是固化时间的一部份,混合之后,树脂/固化剂混合物仍然是液体和可以工作及适合应用。为了保证可靠的粘接,全部施工和定位工作应该在固化操作时间内做好。
凝胶-进入固化
混合物开始进入固化相(也称作熟化阶段),这时它开始凝胶或“突变”。这时的环氧没有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也将失去粘性;在这个阶段不能对其进行任何干扰,它将变成硬橡胶似的软凝胶物,你用大拇指将能压得动它。
因为这时混合物只是局部固化,新使用的环氧树脂仍然能与它化学链接,因此该未处理的表面仍然可以进行粘接或反应。无论如何,接近固化的混合物这些能力在减小。
固体-最终固化
环氧混合物达到固化变成固体阶段,这时能砂磨及整型。这时你用大拇指已压不动它,在这时环氧树脂约有90%的最终反应强度,因此可以除去固定夹件,将它放在室温下维持若干天使它继续固化。
这时新使用的环氧树脂不能与它进行化学链接,该环氧表面必须适当地进行预处理如打磨,才能得到好的粘接机械强度。
㈣ 塑料是谁发明的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合成树脂阶段 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1909年美国人L.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吕格斯工厂建立通用酚醛树脂公司进行生产。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约占塑料产量的2/3。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W.H.卡罗瑟斯提出了缩聚理论,均为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当时化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
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年,英国F.E.马修斯制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艺复杂、树脂老化等问题。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玻璃。 1926年,美国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术。从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种,它又是主要的耗氯产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氯碱工业的生产。
㈤ 什么是B阶段环氧树脂
1. 半固化片中所用树脂次要为热塑性树脂如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三嗪,聚酰亚胺等多个种类,相应的黏结片为FR-4、BT、PI等不同品牌,其物感性能和电气功能都不尽相反,黏结片在消费进程中其树脂通常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A阶段:在室温下可以完全活动的液态树脂,这是玻纤布浸胶时形态。 B阶段:环氧树脂局部交联处于半固化形态,在加热条件下,又能恢复到液体形态。 C阶段:树脂全部交联为C阶段,在加热加压下会硬化,但不能再成为液态,这是多层板压制后半固化片转成的最终形态。 2. 多层印制板的层压技术是指应用半固化片(由玻璃布浸渍环氧树脂后,烘去溶剂制成的一种片状资料)。其中的树脂处于B阶段,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具有活动性并能迅速地固化和完成黏结,将导电图形在低温、高压下黏合起来的技术。 3.覆树脂铜箔RCC(Resin Coated Copper,涂树脂铜箔或背胶铜箔)是在极薄的电解铜箔(厚度普通不超越18μm)的粗化面上精细涂覆上一层或两层特殊的环氧树脂或其他高功能树脂(树脂层厚度普通60~80μm),经烘箱枯燥脱去溶剂、树脂半固化到达 B阶段 构成的。 RCC在HDI多层板的制造进程中,取代传统的黏结片与铜箔的作用,作为绝缘介质和导电层,可以采用传统多层板成型工艺与芯板一同积层(Build—up)压制成型,采用非机械钻孔技术(通常为激光成孑L等新技术)构成微孔,到达电气互连,从而完成印制板的高密度化。作为制造HDI的一种最次要的基材,RCC在国外已有十余年的开展历史,其消费制造与使用技术在日本等印制板技术先进的国度或地域曾经十分成熟,并随着HDI技术的迅速开展而在高端电子产品,如挪动电话、手持电脑、PDA等范畴失掉了普遍的使用。 RCC产品技术不但需要高技术含量的树脂配方,而且也需求公用的精细涂覆与后加工等制造与处置设备。同时,设备技术高新,需求出口,投资宏大。因而,过来只要日本、欧美等多数国外电子资料制造厂家才干消费出RCC产品,中国国际是空白;国际印制板企业开发制造HDI所需的RCC产品完全依赖出口,价钱高,交货时间长,不利于国际HDI的开展。2002年8月中国际地第一条RCC公用消费线在广东生益建成并投入批量消费,成功消费出高程度的RCC产品。RCC是超薄铜箔的粗化面上涂覆一层可以满足特定功能要求的高功能树脂组合物,然后经烘箱枯燥半固化,在铜箔的粗化面上构成一层厚度平均的树脂膜而构成。RCC根本制造流程可分为涂消费和后加工处置两大局部。其中RCC涂覆消费由RCC树脂胶液制备零碎、精细涂覆零碎及树脂枯燥半固化零碎构成。 4. 酚醛树脂的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阶段)热固性酚醛树脂是体型缩聚控制在一定水平内的产物,在适宜的反响条件下可促使体型缩聚持续停止,固化成体型高聚物,在这一阶段生成线型、支链少的低分子混合物,该树脂的均匀绝对分子质量较低,在300—1000范围内,表现出可溶性质,即易溶于乙醇(酒精)、丙酮等溶剂中。常温下具有活动性,加热后能变成B、C阶段。第二阶段又称B阶段,是由第一阶段树脂经过热处置或酸催化进一步缩聚而成,在加热时具有橡胶似的弹性,能拉成丝,不粘手;常温下不溶于乙醇和丙酮之中,仅能溶胀,或加热时局部溶解,这是树脂固化的两头形态,具有加热变软的特点。第三阶段又称C阶段,是二阶树脂经过加热或酸催化进一步缩分解体型网状构造的树脂,属于不溶、不熔的固体物质,是加热固化的最终形态。 5. B阶段的构造与固化物的性质像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这类的热固性树脂,人们很早就懂得应用B阶段树脂制品或许参加补强资料后制成预浸料。这种B阶段树脂成型时只需采用加热加压就行,它的消费效率要比直接从树脂成型高得多,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失掉制品。但是经过B阶段所失掉的制品和直接从树脂相比拟在构造和物性等方面的差异不是非常分明,另内在储存进程中B阶段树脂在构造和物性方面有无变化?为理解决这些问题,异样也用上述的树脂和固化剂(工匕工一卜828和DDM)试制成B阶段树脂,其中未添加促进剂。将它们储存1—6个月,每一个月从中抽出样品固化后与相反条件下直接从树脂固化的试样一同作物性测定。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冲击强度都处在同一个程度上。即用直接办法固化的环氧树脂与处于B阶段形态的树脂储存1一6个月之后的固化物其力学功能根本上是相反的。 6. 环氧树脂是一个开展很快的树脂种类,目前品种很多,并且不时有新种类呈现。环氧树脂的分类办法很多。 按其化学构造和环氧基的结合方式大体上分为五大业。这种分类办法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环氧树脂在固化进程中的行为和固化物的功能。(1)缩水甘油醚类,(2)缩水甘油酯类,(3)缩水甘油胺类,(4)脂肪族环氧化合物,(5)脂环族环氧化合物。此外,还有混合型环氧树脂,即分子构造中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环氧基的化合物。例如:TDE—85环氧树,AFG-90环氧树脂。也可以按官能团(环氧基)的数量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对反响性树脂而言,官能团数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还可以按室温下树脂的形态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这在实践运用时很重要。液态树脂可用作浇注料、无溶剂胶粘剂和涂料等。固态树脂可用于粉末涂料和固态成型资料等。这里所说的固态环氧树脂不是己到达,b阶段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也不是到达C阶段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已固化的树脂),而是绝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单纯的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塑性的固态低聚物。
㈥ 酚醛树脂的发展历史
1872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 Baeyer)首先发现酚和醛在酸的存在下可以缩合得到无定形棕红色的不可处理的树枝状产物,但未开展研究。
1902年,布卢默(L. Blumer)用酒石酸135份作催化剂,得到了第一个商业化酚醛树脂,命名为Laccain,但没有形成工业化规模。
1905~1907年,酚醛树脂创始人美国科学家巴克兰(Baekeland)对酚醛树脂进行了系统而广泛的研究,于1909年提出了关于酚醛树脂“加压、加热”固化的专利,实现了酚醛树脂的实用化,有人提议将此年定为酚醛树脂元年(或合成高分子元年)。
1907年,巴克兰申请了关于酚醛树脂“加压、加热”’固化的专利。并于1910年10月10日成立Bakelite公司,分布在许多国家[1939年附属于联碳(UC)公司],他们先后申请了400多个专利,预见到除酚醛树脂作烧蚀材料以外的主要应用,解决了酚醛树脂应用的关键问题。巴克兰还成功地获得了施加高压使酚醛预聚物固化的技术,他明确指出,酚醛树脂是否具有热塑性取决于苯酚与甲醛的用量比和所用催化剂类型,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即使苯酚过量一些,生成物也是热固性树脂,受热后能够转变为不溶不熔树脂。
1911年,艾尔斯沃思(Aylesworth)发现用六次甲基四胺可以使酚醛树脂固化,转变为不溶不熔状态,使其具有较高电绝缘性等应用特性。酚醛树脂因此开始用于电绝缘制品。
1912~1913年,俄国科学家彼得洛夫、塔拉索夫等研究了在石油磺酸和芳香族磺酸存在下的酚与醛的反应,并发明了将其注塑成型制取酚醛树脂注塑制品的方法。
1913年,德国科学家阿尔贝特发明了松香改性酚醛树脂,这种树脂适合制作油漆涂料,这一发明为酚醛树脂在涂料领域的应用铺展了成功之路。
1914年,日本引进巴克兰技术在东京开始生产酚醛树脂,开创了亚洲先河。
1923年,美国投产苯酚糠醛模塑粉。
1930年,酚醛泡沫塑料在美国投产。
1937年,开发了增塑的醚化的酚醛树脂并用于油漆涂料。
1945年,高邻位酚醛树脂及其快速成型模压粉在美国工业化生产。
1946年,美国投产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及其模塑粉。
1949年,苯胺改性酚醛模塑粉商品面市。
㈦ 不饱和树脂保存问题!
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不稳定的,应贮存在阴凉处,避免火种,隔离热源。20℃以下密封贮存期为三至六个月(预促进树脂为三个月,非预促进树脂为六个月),20℃-30℃以上贮存期将进一步缩短。
㈧ 做树脂贴面后能用多久
树脂贴面的变色、使用年限、价格等问题(附病例照)
“直接树脂贴面技术”这项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流行的牙齿美容方法在我国正在逐步开展,其微创、不刺激牙龈、可重复、即时显效等优点也逐步被认可。现就患者经常提出的变色、使用寿命、价格等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1、树脂贴面变色吗?
过去人们认为塑料不导电,1962年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塑料可以导电,又经过科学家的努力,现在触摸屏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了。树脂和塑料是同类物质,老化变色是过去的认知,现在科技进步水平已经达到了树脂材料性能长期稳定不变色的阶段。
⑵“直接树脂贴面技术”的临床操作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其产品可以称之为艺术再创作。是现今口腔科学最具创造性的牙科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前牙美容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浓缩的是精华,口腔医生在有限时间内,使用美学树脂材料,在狭小口腔中一次性完全由医生直接完成牙齿美容修复的技术。完成牙体洁备、牙髓保护、树脂分层雕塑、配色、粘接、固化、修形、抛光等十几个操作步骤。特点在于短时、高效、微创、仿真等。特别是高级美学树脂的应用,对牙体色、形、质的直接完美塑造,再现牙齿光学立体自然美的视觉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由于美学树脂材料的特殊和临床操作技术难度大,价格也比其它方法低,愿意开展树脂贴面技术的口腔医疗机构也不多,目前价格范围相当于同级别材质全瓷冠的1/4至2/3左右,有极个别民营医疗机构的费用与欧美同步几乎达到了1/1。
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树脂贴面技术历尽波折,峰回路转在新美学树脂材料的面世之际,柳暗花明又一村,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新的微创牙齿美容树脂贴面技术,其几乎不磨牙不刺激牙龈的微创性和可重复性,吸引了人们,并在接触后获得了认可。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美学树脂产品推出,至少提供更多的高级美学树脂供我们选择。
㈨ 树脂最早是何时发现的
天然树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塑料工业形成于1930年, 近40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树脂这一名称是由树木分泌出的脂质而得的。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树脂是松香、虫胶等。天然树脂的生产受到地区的限制而产量不大,质量也不高,使用受到限制。人们为了寻求天然树脂的代用品,1846年用纤维素(棉花)和硝酸制得硝酸纤维素,将潮湿的硝酸纤维素和樟脑混合,制成虫胶的代用品,于1872年建厂生产。虽然从发现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但目前仍在广泛使用,常用名称为赛璐珞, 如乒乓球、玩具、梳子、钮扣等。随着人类对塑料材料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发出了比天然树脂用途广泛得多的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制得的高分子量的树脂状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一般是固体,也有为粘稠状液体的。第一个合成树脂品种为热固性酚醛树脂(俗名电木),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的。从1907年建立了第一个酚醛树脂厂算起,便开始进入合成高分子时期,1931年开始了第一个热塑性树脂聚氯乙稀树脂的工业生产,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陆续工业化生产。目前有工业生产的约30大类树脂。在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中,以合成树脂生产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据统计,1995年世界合成树脂产量约1.2亿吨,我国大陆合成树脂产量约440万吨。
㈩ 什么是环氧树脂B阶段
环氧树脂固化分为三个阶段:
1、液体-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也是工作时间或使用期)是固化时间的一部份,混合之后,树脂/固化剂混合物仍然是液体和可以工作及适合应用。为了保证可靠的粘接,全部施工和定位工作应该在固化操作时间内做好。
2、凝胶-进入固化
混合物开始进入固化相(也称作熟化阶段),这时它开始凝胶或“突变”。这时的环氧没有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也将失去粘性。在这个阶段不能对其进行任何干扰。它将变成硬橡胶似的软凝胶物,你用大拇指将能压得动它。
因为这时混合物只是局部固化,新使用的环氧树脂仍然能与它化学链接,因此该未处理的表面仍然可以进行粘接或反应。无论如何,接近固化的混合物这些能力在减小
3、固体-最终固化
环氧混合物达到固化变成固体阶段,这时能砂磨及整型。这时你用大拇指已压不动它,在这时环氧树脂约有90%的最终反应强度,因此可以除去固定夹件,将它放在室温下维持若干天使它继续固化。
这时新使用的环氧树脂不能与它进行化学链接,因此该环氧表面必须适当地进行预处理如打磨,才能得到好的粘接机械强度。
环氧树脂B阶段也就是第2个阶段 凝胶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