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胶印油墨连接料如何做
平版胶印油墨连接料技术资料
连接料是由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植物油、油墨溶剂油及助剂等高温溶融炼制成的液状物质, 连接料是胶印油墨的主要成份,影响油墨的流变性、粘度、酸值、色泽、干燥性、抗水性以及印刷适性、存储稳定性等,所以油墨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连接料。
油墨的连结料可写成连接料、联结料,也叫油墨凡立水等,油墨中的连接料是液相的分散介质。有些油墨的连接料并不是油质的,所以又称为展色剂或载色剂等。连接料是颜料和填充料的载体,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粘滞性。连接料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以后,必须很快地与颜料固着在一起,进一步干燥结膜,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和耐磨性。油墨的流变性、粘度、粘性、干燥速度等主要取决于连接料。采用不同特性的连接料,可以调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油墨。
为了达到快干、亮光及良好的印刷性能,人们对油墨及其连结料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树脂型连结料是这种努力的结晶。
亚麻油连结料是依靠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后结膜干燥的,这个过程比较长,虽然可以采取加入干燥剂的做法来解决,但也有一定限度,因为干燥剂加入过多时,印品虽然干了,而印刷机上有油墨的部分却也早已干了,从而使印刷无法进行,所以,依靠氧化结膜干燥来解决油墨快干之路是行不通的。
印刷品要想得到亮光,就必须使更多的连结料——成膜物质留在印品表面上。亚麻油型连结料尽管可以采取多加干燥剂而使连结料更多地留在印品表面的方法,但是第一,它受到应用性能的限制(不允许过多地加入干燥剂);第二,就是增加了干燥剂使成膜千得快,从而可使比较多的连结料留在表面,但由于成膜特性的关系,其光泽仍是不满意的。
所以,研究一种新的干燥机理是势在必然。树脂型快干连结料就是一种利用物理(凝固)干燥的方法来达到快干与亮光的产物。
1935年就有利用这种原理来制造铅印油墨的报导。胶印油墨则在1950年左右才有了这类产品的,因为在此之前合成橡皮布还没有研究成功。
在这种连结料中,将分子量比较高的树脂溶于植物油(植物油在其中作为潜溶剂而存在,起助溶作用)中,是谓高粘度相,然后再以油墨油(低粘度相)稀释,降低其粘度,使之成为能应用的连结料。由于油墨油是以混溶的状态与树脂/植物油等组合在一起的,因而,当这种连结料/颜料体系(油墨)印到纸张上后,它就向纸内作选择性的渗透,表面张力比较小的、混溶在体系中的油墨油,由于纸张的吸收作用而立即离开(即油墨油渗入纸张,这就是初期干燥-固着,一般地说,这个过程越快越好);体系渗入纸张纤维(在一定的时间以后,又从纸张纤维中逸去)。此时,体系中只剩下高粘度的树脂/植物油组分,失去了流动性能而停留在纸张表面,这个过程就是所谓固着(Set)干燥。由于这个过程是在油墨印到纸张上后立即发生的,所以速度很快,加之留在表面的是高分子成膜物质,所以光泽很大。而氧化结膜则是在后期才慢慢完成的。
可以看出,在这种连结料体系中耍想做到两相分离快(即溶剂释放性快),油墨油与树脂的关系必须做到边缘(临界)拼混状态,但这种做法必须注意其存放稳定性及印刷稳定性,否则,油墨就可能发生变质。
如果我们想把上述这种概念进一步加以扩大,那就是可以采用目共溶剂系统(即不是只用一种油墨油,而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剂),当失去少量“搭桥”的溶剂后,体系就很快胶凝与固化了。“搭桥”溶剂的除(失)掉可以采用加速蒸发方法,或采用挥发快的溶剂或者用吸收性更好极性更强的溶剂。当然,采用共溶剂系统也要考虑到油墨的存放稳定性与印刷稳定性,而且对橡皮及胶辊不能有损害。
必须指出,快固着油墨对纸张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地说,这类油墨在涂料纸上固着比较快,但在非涂料纸上就不然了(它只有一定的分离作用)。
根据上述道理,快干亮光连结料应当是:植物油在体系中应当尽可能的少,因为它在体系中仅有两个功用:即1,起桥梁作用,是它使树脂与油墨油连结组合在一起的,不用植物油则它们不可能组合在一起,组合在一起时也不能应用,2、使成膜柔软有光,如果没有植物油,则成膜是很脆的。植物油太多了就影响固着速度。
树脂含量则应越多越好,固体组分越多,则固着速度越快。无疑,树脂既要能容纳一定量的油墨油,又要在印到纸上后尽快地释放它,释放得越彻底越好。
如果采用一种树脂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两种树脂,这样,另一种树脂可以起到类似共溶剂的作用,从而使溶解性差的一个树脂,能在体系中有较好的混溶性。
油墨油的沸点要高一些,太低时在印刷机上不稳定,太高时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固着及干性,根据经验,一般应在250-310℃的范围内。馏程要窄,以利干燥。它在连结料中的含量,相对地说要高,只有它的含量高了,才能提高树脂在体系中的含量。
总之,为了达到快干,亮光及印刷性能好的原理,连结料中的树脂含量要高,固着要快,以使更多的连结料留在表面,而应用性能——印刷性能还必须良好。这就需要连结料有较好的抗水性(注意:分散型连结料的抗水性是个关键问题)及颜料润湿性,否则,它也不能侧得印刷性能良好的油墨。
这类连结料的组成,基本上是三种因素:即固体树脂,干性植物油和作为稀释,降低粘度用的油墨油。
下表是个代表性的树脂型连结料的配方,它有助于我们产生一个数量概念。当然,不是唯一的概念,因连结料配方中的百分组成,可随树脂规格的不同、油墨要求的差异而有千变万化的区别。
品 名 规 格 %
酚醛树脂 熔点140-160℃ 40
桐 油 精 漂 12
亚麻油 精 漂 13
油墨油 270-290℃ 35
为了对选择这种连接料中的树脂有个更广泛的概念,下表的情况是极有参考价值的。表中数据是将树脂制成连接料后测得的。连结料的制造,将树脂与亚麻油升温(增,减亚麻油与树脂的比例,使其最后粘度相等)至200℃,待树脂完全溶解后,加入少量油墨油而成。也就是说这三个连接料的粘度是基本相似的,但树脂含量不同。
项 目 低熔点树脂 中熔点树脂 高熔点树脂
亮 光 十分好 好 平
干性(固着) 十分慢 好 十分快
印刷性能 好,有些飞色 好 在辊子上干燥
油墨油容纳度 高 中 低
颜料润湿性 好 中 次
粘 性 高 中 低
注:印刷性能用油墨粘性仪测定。
从表中可以看出,低熔点树脂光泽最好,固着速度慢,印刷性能良好,稍有些飞色。而高熔点树脂除了固着速度快以外,几乎无更多的可取之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熔点树脂不能采用了,因为这是平行对比的结果。相反,我们今天正是大量地采用着高熔点树脂。这些结果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比较系统的概念,使我们在设计快干、亮光型的树脂连结料时,对树脂有个更好的考虑。
DC系列胶印油墨连接料(软树脂)
高档胶印油墨连接料
DC3110胶质油
主要成分:该树脂为壬基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流动性和印刷稳定性优异、光泽度高、身骨好、干燥性能极佳,主要用于高级胶印油墨。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胶状液体 粘性(TV):8~12 粘度:120000~200000mpa·s/25℃
流动:31~33 色泽:≤13#
DC3106胶质油
主要成分:该树脂为壬基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具有光泽度高、干燥快、气味低、固着性能优良、流动性能优异等特点,用于高级单张纸亮光胶印油墨。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胶状液体 粘性(TV):28~32 粘度:150000~250000mpa·s/25℃
流动:312~35 色泽:≤13#
DC3001胶质油
主要成分:该树脂为辛基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具有抗水性好、干燥性能优异、网点还原性好,特别是相溶性和固着性及印刷稳定性极其优异,主要用于高级单张纸亮光胶印油墨。
技术指标:外观:浅琥珀色透明胶状液体 粘性(TV):18~22 粘度:200000~300000mpa·s/25℃
流动:30~35 色泽:≤12#
JC系列胶印油墨连接料(软树脂)
中档胶印油墨连接料
JC3135亮光树脂
主要成份:该树脂油为松香、桐油酸改性的酚醛树脂。
主要特性:该树脂油具有卓越的相溶性,能显著提高油墨的光泽度。制成油墨色泽艳丽、印刷网点清晰、抗水性优良。同时具有成膜韧性好的特点,适用于胶印亮光油墨、胶印树脂油墨。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 酸值:≤20mgKOH/g 粘度:24000~31000mpa·s/25℃
色泽:≤13#
JC3184胶质油
主要成份:该树脂为高酚树脂、干性植物油、高沸点煤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具有成胶性好、固着快、网点清晰完整、光泽度较高等特点。适用于中速印刷使用的胶印亮光油墨、轮转油墨,用来调整油墨身骨。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 粘性:8~12 流动:29~33 色泽:≤14#
JC3189树脂油
主要成份:该树脂为叔丁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醇酸树脂、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较快的固着速度、优良的抗水性等特点,适用于胶印亮光树脂油墨的生产。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 粘度:30000~40000mpa·s/25℃ 粘性:12~16
色泽:≤14#
JC3183树脂油
主要成份:该树脂为叔丁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树脂油具有较好的光泽、较快的固着速度等特点,适用于胶印亮光快干油墨的生产。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 粘度:15000~20000mpa·s/25℃ 粘性:11~15
色泽:≤13#
高档胶印油墨连接料
JC3188胶质油
主要成分:该树脂由高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具有固着速度快、网点清晰完整、光泽度高、机上印刷适性和稳定性佳等特点。适用于高速印刷使用的胶印亮光油墨、轮转油墨,用来调整油墨身骨及光泽。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粘稠液体 粘度:100000~200000mpa·s/25℃ 粘性:12~16
流动:31~33 色泽:≤14#
JC3118树脂油
主要成分:该树脂由高酚改性树脂、干性植物油、油墨溶剂油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
主要特性:该产品具有极好的光泽、较快的固着速度、优良的抗水性,适用于高速印刷使用的胶印亮光油墨。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胶状液体 粘度:30000~45000mpa·s/25℃ 粘性:10~13
色泽:≤13
五、DCH系列环保大豆油胶印油墨连接料/联结料凡立水
本公司新近推出DCH系列环保胶印油墨树脂,此系列产品大豆油含量高,其油墨具有身骨好、固着快、光泽高、网点清晰、抗水性好、且对润版液有较宽的适应性,是目前环保大豆平版胶印油墨生产的优质选择。
DCH系列胶印油墨连接料(软树脂)
DCH3101胶质油连接料
主要特征:该产品为辛基酚改性树脂、豆油、醇酸树脂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具有环保性好、光泽高、抗水性好、成胶性好、身骨好,网点清晰等特点。
技术指标: 外观:琥珀色透明胶状液体 粘性:12~16 粘度:180000~300000mpa·s/25℃色泽:≤12#
主要用途:环保型大豆油平版胶印油墨、轮转油墨。
DCH3102树脂油连接料
主要特性:该产品为多种辛基酚改性树脂、豆油及豆油改性物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具有环保性好、光泽高、溶解性好、固着快等特点。
技术指标:外观:琥珀色透明胶状液体 粘性:15~20 粘度:35000~50000mpa·s/25℃ 色泽:≤12#
主要用途:环保型大豆油平版胶印油墨、轮转油墨。
DCH系列大豆油改性平版胶印油墨连接/联结料主要分为大豆油树脂油,大豆印油胶质油和大豆油长油醇酸树脂,可用于环保单经纸胶印油墨、亮光胶印油墨、四色版树脂胶印油墨、铅印油墨、一体机油墨、轮转胶印油墨、丝网(网孔版)印刷油墨。
李中和,电话:0755-29892588,13923493006.
www.szjiucai.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Ⅱ 锤纹漆相较于晶纹漆,有什么优缺点
1.锤纹漆由改性醇酸树脂、特殊色浆、添加剂和铝粉制成。锤纹漆图案清晰,颜色鲜艳,适用于各种机床、豪华门窗、保险柜等室内表面装饰。也用于铁制品上,广泛用于防盗门、安全门,具有防锈、美观效果。一般来说,喷涂和施工都很方便,但经常会出现油漆损坏导致漆膜下腐蚀的情况。使用前,将油漆充分搅拌,直到油漆表面锤平,并清洁基底。
4.它是利用桐油在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存在下容易折成冰裂漆膜的原理制成的。涂上颗粒漆后,工件应在有气体火焰、炭火等的环境中干燥。,这样表面就有冰裂,然后温度要升高才能烘烤干燥。喷涂后漆料快速挥发、不易流平,喷涂后漆中铝粉以小漆滴旋转运动产生锤痕。有快感氨基醇酸锤纹漆、自干硝基醇酸锤纹漆、全氯乙烯锤纹漆等。
Ⅲ 什么是醇酸树脂,什么是干性油,用干性改性的目的是什么
一、干性油( drying oil,dry oil,siccative oil )
是指含有二个、三个或多个双键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桐油酸等) 所组成的油脂,如苏子油(荏油)﹑亚麻油﹑桐油、梓油、大麻油(线麻油)、脱水蓖麻油等,一般为黄色液体,碘值在130以上,主要成分是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在空气中能吸收氧气而干燥固结成连续均匀、富有弹性的干爽薄膜。是制造油墨﹑涂料、油画颜料、密封剂、防锈剂、脱模剂、润滑剂、肥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有些可以食用,有些不能食用。
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将多官能醇、多元酸以及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缩聚酷化而成,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分子中双键的数量不同,由此可划分为干性、不干和半干性醇酸树脂。干性醇酸树脂在空气中可自干,其干燥是大分子在空中经氧气交联固化的过程。按照所用植物油或植物油酸的含量来划分,有短油度、中油度、长油度、超长油度和超短油度醇酸树脂醇酸树脂的制造方法有熔融法和溶剂法。熔融法是采用多元醇、多元酸、植物油或植物油酸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高温酷化,待酸值达到要求,再加入溶剂稀释。溶剂法是反应原料在溶剂二甲苯中反应,二甲苯作为溶剂,能够与水产生共沸,加快反应速度。相比溶融法,溶剂法所需的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条件易控制,合成的醇酸树脂颜色较浅。醇酸树脂的性能与油的种类有关,随分子量的大小及结构不同,性能也有差异,在油漆、涂料、船舶等方面有很广的应用。
三、干性油醇酸树脂
干性油醇酸树脂是指由不饱和脂肪酸或碘值125-135 或更高的干性油、半干性油为主改性制成的醇酸树脂,可以直接涂成薄层。主要用于各种自干性和低温烘干的醇酸清漆和瓷器产品。可用来涂装大型汽车、玩具、机械部件等。
1特点
酸树脂的一种,是用业麻油、苏子油、梓油、大麻油等卜性油或豆油、葵花油等半十性油改性的醇酸树脂:涂膜在室;}i与氧存在下能直接转化成连续的固化薄膜.用于制备自干或烘干涂料。根据含油量的不同,涂膜具有不同的弹性和耐久性,光泽、耐油性、附着力、硬度、耐磨性、耐水性、电绝缘性等均较好。
通过氧化交联的方法,干性醇酸树脂在空气中可自干,从某种原则上来说,干性醇酸树脂是干性油的改性产物。此种漆膜的干燥原理是醇酸树脂分子经过一连串的反应交联成大分子。干性油的分子量较低,形成大分子要经过多步交联,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漆膜才能实干。由干性油合成出醇酸树脂后,相当于增加了干性油的分子量,只需要较少的交联点便可固化成膜,同时醇酸树脂的漆膜性能明显优于干性油漆膜。
2干性油醇酸树脂的类型
a.干性短油度醇酸树脂
干性短油度醇酸树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30%?40%。主要由亚麻油、部分桐油、豆油、蓖麻油、梓油和其他的干性油及其脂肪酸为主要原料制成。醇酸树脂粘度髙,须用芳烃类溶剂才能溶解。该醇酸树脂制成漆采用喷涂或浸涂,最好不用刷涂。室温下能自动氧化干燥,自干性能良好,柔朝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光泽性、保光保色性、耐候性,干燥速度较快。短油度醇酸树脂的硬度大,光泽性、耐磨性均较好,适用于汽车、机器零部件等金属用品,能作为面漆和底漆使用。短油度醇酸树脂能单独作烘干漆使用,也可和氛基树脂、脲醛树脂等混合使用。
b.干性中油度醇酸树脂
中油度醇酸树脂含油或脂肪酸量40%~60%,在醇酸树脂中最常用,其制成的漆能够喷涂、刷涂、辑涂,漆膜实干较快,光泽性和耐候性很好,能自行烘干,也可混合氧基树脂烘干。烘干时间较短油度醇酸树脂漆长,保光保色性略差些。干性中油度醇酸树脂用作自干清漆、底漆等,也可作装饰漆、建筑用漆、家具漆、金属底漆等,能够施工于金属、木材及其他材质上。
c.长油度醇酸树脂
长油度醇酸树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在60%~70%。干性长油度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干燥性能,漆膜弹性好,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和耐候性,但漆膜硬度、耐磨性等比中油度醇酸树脂差。长油度醇酸树脂溶于脂肪烃类溶剂,粘度低,易于刷涂施工,流平性能好,可用于户内户外建筑用涂料和船舶涂料,能与油基树脂漆相容,可用来增强油基树脂漆和乳胶漆。
d.极长油度醇酸树脂
极长油度醇酸树脂含油或脂肪酸量大于70%,溶于脂肪烃类溶剂,能与油基树脂漆相容。这种醇酸树脂干燥慢,但其刷涂性和耐候性优良。可用于油墨、调色基料、户外房屋用漆。
Ⅳ 涂料和油性涂料的区别是什么
“涂料”与“油漆”
谈起涂料知识和技术,免不了要涉及涂料与油漆的叫法的话题。下面,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1、几种叫法
在涂料业内,“涂料”与“油漆”的理解一直是统一的,即涂料就是油漆,油漆即为涂料,是同一类产品。然而,在业外,就不是这样,有多种理解和说法。
①常常把他们分割开来,认为涂料不同于油漆,他们是二类产品。
②有的地方政府把“油漆”当做易燃易爆危险品严加控制,而把“涂料”归为环保类产品进行管理。有的企业则钻了这个空子,明明生产的是溶剂型涂料,却起了“涂料生产厂”的厂名,避开“油漆”二字,造成了管理的混乱。
③有的尽管将涂料与油漆看做是同一类产品,但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叫法。
④在20世纪50-60年代,有的甚至到了70年代,很多情况将“涂料”理解为学称,把“油漆”理解为俗称,让涂料的称谓多少带有一点学术性的味道,似乎只有研究单位才可享受“涂料”二字的冠名,如“涂料研究所”、“涂料研究室”。而企业一概称为“油漆厂”、“造漆厂”、“制漆厂”,如“上海振华造漆厂”、“天津东方油漆厂”。
⑤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乳胶漆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性系列涂料及这类涂料的生产企业的大量涌现,原来统一的概念又被歧化,在民间再次被重新定义,似乎“涂料”与“油漆”又成为二类截然不同的产品了。
2、“油漆”与“涂料”词语的历史演变
“油漆”与“涂料”的叫法的历史演变,离不开漆、油、油漆、树脂、天然树脂、合成树脂、涂料的来历和涵义。
①“漆”
“漆”字自古有之。周朝有一条河叫漆水,秦朝时置漆县。我国先民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种植漆树。漆树,系落叶乔木,高20多米,有乳汁(即漆液),我国特产,生长5~7年后便可割漆。漆液中含漆酚、漆酶、树胶质等。漆酚的酚环上带有二个羟基及不饱和烯烃,在空气中易氧化成粘稠的黑色液体,并在氧和漆酶的作用下干燥结膜,即形成漆膜。
于是,“油漆”之“漆”的概念就形成了。
②“油”
“油”字也古已有之。油水发源于湖南石门县,到湖北公安县的油口入长江。油水是河流名,油口是地名,均与“油漆”的“油”字无关联。公元前770-470年的春秋时代,先民们已经采用从桐籽中榨出来的油涂敷于建筑物、车辆、船舶和日用品等。
桐油树系落叶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其种子(桐籽)经榨油得到桐油。桐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其中88%-90%是桐油酸,将它涂于物体表面,可缓慢成膜。若将桐油加催化剂熬炼后即得到熟桐油,干燥速度加快,膜的性能提高。
这就是“油漆”之“油”的来历。
③“油漆”
人们将“漆”与“油”(桐油、亚麻籽油、梓油等)加以合称,就有了“油漆”的称谓。
④树脂、天然树脂、合成树脂
树脂,原先指的是植物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物或分泌物,为低分子或高分子的有机物。
自从人们采用化学方法由低分子有机物合成得到高分子聚合物以后,由于这些产物的形态和性质类似于树脂,也可称为一类树脂,但为了与天然树脂相区别,就有必要区分二类树脂——天然树脂与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的无定形的半固体、固体的有机物质,分子量较大,如漆液、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由各种单体聚合或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加工而得的高分子树脂产物,如聚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等。
⑤“涂料”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油漆质量、品种和数量已不能适应各种特殊环境和特种需要,这时,恰好多种合成树脂问世了,涂料工业部门就广泛地应用这些合成树脂来制造油漆,使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以天然漆液、植物油和天然原料生产的品种,已逐渐被合成原料制造的品种所替代。这样,再用“油漆”来命名新类产品已不能确切地反映它们的本质,只有将它们与以前的油漆合起来统称为“涂料”才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