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工地上用的木模板含有甲醛吗
建筑工地上用的木模板确实含有甲醛。以下是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甲醛简介: 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气味。 它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形成的溶液俗称福尔马林。 甲醛具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能燃烧,且与空气形成的蒸气具有爆炸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上的木模板由于使用了含有甲醛的尿醛树脂作为粘接剂,因此会含有甲醛成分。
㈡ EVA 材料是否都耐高温
EVA材料都不耐高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加热分解产生易燃气体。
EVA中的醋酸乙局简烯的含量低于20%时,这时才可作为塑料使用。EVA有很好的耐低温性能,其热分解温度较低,约为230℃左右,随着分子量的增大, EVA的软化点上升,加工性和塑件表面光泽性下降,但强度增加,冲击韧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提高。
EVA比PE的性能改善,主要是弹性、柔性、光泽性、透气性等方面,另外,它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得到了提高,对填料的受容性增大,可以采用加入较多增强填料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少EVA力学性能比PE的下降。
EVA还春腊锋可以通过改性而得到新的应用,其改性主要可从二个方面考虑:一是将EVA作为其他单体接枝的主干;二是将EVA进行部分醇解。
EVA材料主要用途
1、发泡鞋材
鞋材是我国EVA树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在鞋材使用的扒晌EVA树脂中,醋酸乙烯含量一般在15%~22%。由于EVA树脂共混发泡制品具有柔软、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高档旅游鞋、登山鞋、拖鞋、凉鞋的鞋底和内饰材料中。另外,这种材料还用于隔音板、体操垫和密封材领域。
2、薄膜
EVA薄膜的主要用途是生产功能性棚膜。功能性棚膜具有较高的耐候、防雾滴和保温性能,由于聚乙烯不具有极性,即使添加一定量的防雾滴剂,其防雾滴性能也只能维持2个月左右;而添加一定量EVA树脂制成的棚膜,不仅具有较高的透光率,而且防雾滴性能也有较大提高,一般可超过4个月。另外,EVA还可用于生产包装膜、医用膜、层压膜、铸造膜等。
3、电线电缆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工程的不断发展,出于对机房安全的考虑,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无卤阻燃电缆和硅烷交联电缆。由于EVA树脂具有良好的填料包容性和可交联性,因此在无卤阻燃电缆、半导体屏蔽电缆和二步法硅烷交联电缆中使用较多。另外,EVA树脂还被应用于制作一些特殊电缆的护套。
㈢ ABS树脂加热时放出的气味是什么成分
咱们说的ABS,在我们化工上的专业术语叫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
你说燃烧时发出难闻的气味,是一种像肉桂的气味。
我给你分析一下这三种物质的性质:
丙烯腈,有氧存在下,遇光和热能自行聚合.易燃,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极毒!不仅蒸气有毒,而且经皮肤吸入也能中毒。是个毒家伙!
丁二烯: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咽痛、耳鸣、全身乏力、嗜睡等。重者出现酒醉状态、呼吸困难、脉速等,后转入意识丧失和抽搐,有时也可有烦躁不安、到处乱跑等精神症状。脱离接触后,迅速恢复。头痛和嗜睡有时可持续一段时间。皮肤直接接触丁二烯可发生灼伤或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丁二烯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心悸等症状。偶见皮炎和多发性神经炎,也不是个好东西!
苯乙烯就更不用多说了,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一般说法是:ABS经过聚合,无毒。但是那是在适宜温度的稳定状态下。如果加热,使聚合物分解扩散出来,就厉害的多了,你做热稳定性测试时,用量不大,所以浓度不高的情况下,还没什么太大问题,但是我建议,还是要高度防范,再做试验的时候,多通风,带口罩。尽量远离!
补充,我知道你问题的含义,但是这种气体真的没有固定名称,如果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分子。
㈣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高温分解会产生哪些单体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的单体分别是环氧乙烷以及苯酚和甲醛。
酚醛树脂是通过苯酚和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环氧树脂是通过环氧乙烷自身的加聚反应得到。
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原料称单体,分子量较大的聚合原料称大分子单体。若单体聚合生成分子量较低的低聚物,则称为齐聚反应,产物称齐聚物。一种单体的聚合称均聚合反应,产物称均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
总体分类
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为加聚反应(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缩合反应)。
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四种。自由基聚合可选用其中之一进行;离子型或配位聚合,一般采用溶液聚合,例如乙烯、丙烯采用钛催化剂聚合,由于催化剂与聚合物均不溶于溶剂,常称淤浆聚合;缩聚反应一般在本体或溶液中进行,分别称为本体(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在两相界面上的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危险特性:
(1)聚合反应中的使用单体、溶剂、引发剂、催化剂等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质,使用或储存不当时,易造成火灾、爆炸。如聚乙烯的单体乙烯是可燃气体,顺丁橡胶生产中的溶剂苯是易燃液体,引发剂金属钠是遇湿易燃危险品。
(2)许多聚合反应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单体在压缩过程中或在高压系统中易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例如,乙烯在130~300 MPa的压力下聚合合成聚乙烯。
(3)聚合反应中加入的引发剂都是化学活性很强的过氧化物,一旦配料比控制不当,容易引起爆聚,反应器压力骤增易引起爆炸。
(4)聚合物分子量高,黏度大,聚合反应热不易导出,一旦遇到停水、停电、搅拌故障时,容易挂壁和堵塞,造成局部过热或反应釜飞温,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