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坑降水的方法有哪些
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各种降水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比较如下:
1,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是国内应用很广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点系统施工简单、安全、经济,特别适用于基坑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场合。
2,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系统能在井点底部产生250mm水银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围。它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与轻型井点一样,一般为0.1-50m/d。但其抽水系统和喷射井管很复杂,运行故障率较高,且能量损耗很大,所需费用比其他井点法要高。
3,电渗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细颗粒土,如粘土、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等。这些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用一般井点很难达到降水目的。 在电渗井点降水过程中,应对电压、电流密度和耗电量等进行量测和必要的调整,并做好记录,因此比较繁琐。
4,管井井点降水,管井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砂砾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以及轻型井点不易解决的场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达到50-100m3/h,土的渗透系数在20-200m/d范围内,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约3-5m。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潜水层降水。
5,深井井点降水,深井井点是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优点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围大等。
由于基坑周围的水位降落曲线随降水要求、降水方法和具体方案的不同而差别较大,因此不要提出过高的降水深度,在满足基本降水要求的前提下,对各种降水方法应分析和比较,筛选最佳的降水方案。
在降水井点与重要建筑物之间设置回灌井、回灌沟,降水的同时降水回灌其中,使靠近基坑的建筑物一侧地下水位降落大大减小,从而控制地面沉降。 减缓降水速度,使建筑物沉降均。在邻近建筑物一侧将井点间距加大以及调小抽水设备的阀门等,减小出水量以达到降水速度减缓的目的。
基坑降水--网络
『贰』 基坑降水的方法介绍
基坑降水的方法,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基坑降水的方法有哪些计算方式呢?以下就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基坑降水的方法基本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中达咨询小编整理相关内容,整理相关基坑降水的方法的内容,基本情况如下:
基坑降水的方法主要包括:集水明排、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等基坑降水办法,其中疏干降水的内容如下:
疏干降水的目的:
①除有效降低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标高0.5~1.0m;
②有效降低被开挖土体的含水量,达到提高边坡稳定性、增加坑内土体的固结强度、便于机械挖土以及提供坑内干作业施工条件。
疏干降水类型
疏干降水运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 在正式开始降水之前,必须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测定静止水位,安排好抽水设备、电缆及排水管道,进行降水试运行。其目的为检查排水及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抽水系统是否完好,保证整个降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2) 抽出的地下水应排入场外市政管道或其他排水设施中,应避免抽出的地下水就地回渗,影响降水效果。
(3) 降水运行应与基坑开挖施工互相配合。基坑开挖前应提前进行预降水,一般在开挖前须保证有2周左右的预降水时间。在基坑开挖阶段,坑内因降雨或其他因素形成的积水应及时排出坑外,尽量减少大气降水和坑内积水的入渗。
(4) 对于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坑内疏干含水层与坑外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强的基坑工程,应严格执行“按需疏干” 的降水运行原则,避免过量降低地下水位。
(5) 在基坑内、外,均应进行地下水位监控。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地下水位自动监控手段,对地下水位实行全程跟踪监测。
(6) 降水运行阶段,应对毁坏的抽水泵及时更换。疏干井管可随基坑开挖进程逐步割除。
(7) 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应根据坑位地下水的补给条件或水位恢复特征,采取合适的封井措施对疏干井进行有效封闭。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